去掉自己身上气味的寓言故事
“二狗砸”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去掉自己身上气味的寓言故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去掉自己身上气味的寓言故事,欢迎参阅。
篇1:去掉自己身上气味的寓言故事
去掉自己身上气味的寓言故事
一只鸽子老是不断地搬家。
它觉得,每次新窝住了没多久,就有一种浓烈的怪味,让它喘不过气来,不得已只好一直搬家。
它觉得很困扰,就把烦恼跟一只经验丰富的老鸽子诉苦。
老鸽子说:“你搬了这么多次家根本没有用啊,因为那种让你困扰的怪味并不是从窝里面发出来的`,而是你自己身上的味道啊。”
寓言启示录:与团队格格不入,问题来自于自己!
有些人会不断埋怨别人的过错,指责别人的缺点,他们觉得周围的环境和人处处跟自己作对;或者是认为自己“曲高和寡”,一般人无法理解自己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实际上,他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周围,而是来自于他们自己。
像这样的人,必须试着认清自己,试着认真而深刻地反省自己。
而一个组织也没必要为了失掉这样一只“鸽子”而遗憾。
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领导能力不是天生的,人们完全可以透过后天的努力获得这种能力。因此。领导者要想成功地改变员工,首先就必须改变自己的领导特质。
对领导者而言。出色的管理能力仍然是必需的。领导者拥有这种管理能力,不是为了控制和命令员工,而是为了支持、帮助员工的发展与成长。
在这变幻莫测的全球竞争时代。公司高层与其苦苦追寻“先进”的管理方法与手段,不如将眼光放远。锁定员工的才智与热情,这是公司取之不尽的宝藏,公司必须找到适当的途径将他们释放出来。实现这个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让管理从控制员工,转向为相信员工潜力、鼓舞员工热情。
篇2:寓言故事《气味传情的飞蛾》
寓言故事《气味传情的飞蛾》
在昆虫中,飞蛾是蝴蝶的姊妹,属鳞翅目,异脉亚目。飞蛾虽则没有蝴蝶漂亮,但它们的恋爱方式却差不多。(儿童故事大全)
在雌蛾体上长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物质,即性外激素。通过性外激素的扩散传布,把雄蛾从遥远的'地方招引来,进行交尾。性外激素分泌的量虽然很少,但作用却很大。据说一只雌性舞毒蛾只要分泌0.1微克的性外激素,就可以把100万只雄蛾招引过来。雄蛾的嗅觉器官特别发达,它们的触角往往长成羽毛状或栉状,从而对雌性蛾所释放的性外激素感觉十分灵敏,几乎可以感知只有几个分子的信息。有人用舞毒蛾做试验,当风速在每秒100厘米时,雄蛾对4.5千米以外的雌蛾性外激素仍有反应,但除去触角后就失去了这种反应。(童话故事)
飞蛾这种以气味传情,寻找配偶的方式,在生物学中称为“化学通讯”。
飞蛾是完全变态昆虫,它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幼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与成虫完全不同。除少数种类成虫吸食果汁外,大部分成虫不危害农作物,幼虫则大部分危害农作物、果树、林木。因此,人们就利用飞蛾的“化学通讯”特点,分离和测定了许多飞蛾类害虫性外激素的结构,并进行人工合成,用来诱杀雄性飞蛾,以达到生物防治的目的。
飞蛾类多在夜间活动,喜欢在光亮处聚集,因此民谚有“飞蛾扑火自烧身”的说法。
篇3:如何发现自己身上的潜能
1、发现自己的潜能,认识自我的潜能。比如说:一位农夫在粮仓面前注视着一辆轻型卡车快速的开过他的土地,车子在沟里压住了孩子,但是农夫子想都没想,跳下去,掀起的车让别人把自己孩子救了出来,这是农夫从哪里来的力量掀起了一辆大卡车?由此可见,一个人通常都存有极大的潜在体力,这一类的事还告诉我们另一项重要的事实,农夫在紧张情况时产生一种超长的力量,其实每一个都是有的,只是没有开发出来而已。
怎样开发大脑潜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发现,人类贮存在脑内的能量大得惊人。人平常只发挥了极小的大脑功能,要是能够发挥一大半的大脑功能。一点也不夸张。那么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背诵整本百科全书,拿12个博士学位。
2、发掘自己的潜能,也许有很多又问,我该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呢?专家也再这里给出了几点建议。
①、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当中,经常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心和勇气,能帮助我们发掘潜能。
②、在空闲的时间呢,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我”的形象,能够激励自己的斗志,有利于释放自己的潜能。
③、最后就是只有实践才能激发潜能。
如何发现自己的潜能,这个不是说有什么特殊的方法,一下子就能够知道,也许在特殊的情况下,你的潜能就被激发出来了,不过同样也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训练和潜移默化的培养的。
开发大脑潜能
【科学运用左右脑】人的大脑是由左脑和右脑组成,在功能上各司其责,左脑负责语言等抽象活动,右脑则负责想象等感性活动,从左右手分工不同便可以看出。左右脑换位法并不是要求我们右撇子用左手干右手的活,那样不现实,会导致精神紧张,甚者会口吃。其实很简单,让大脑交叉运作,合理用脑,例如就像我们一边做数学题,一边听英语听说那样,互不干扰,又可以交叉运作。如果只是单纯强制大脑某个区域高度兴奋,加快代谢,废物堆积的话,会影响大脑的工作效率。
许多科学家也懂得科学用脑,他们有些在写作疲倦的时候,读外文书籍或者演算数学题来消除疲劳;在创作时,读些其他刊物作为休息。懂得科学用脑才是最好地发挥大脑潜能,合理地运用我们的脑力,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适当体育活动】适当的体育活动会使大脑高度兴奋,经常做体育运动,加快血液循环,新陈代谢速率增大,增强脑细胞的能力,左右手同时接受到刺激,大脑就可以不断发展,左右脑就可以协调发展。例如,我们可以跑步,跑步是个有氧运动,它可以让我们消除脑疲劳。我们还可以跳绳、打篮球等等。
运动可以减轻我们的压力,改善我们的心情,如果压力大、心情不好,谈何让大脑潜能开发呢?许多idea都是在心情愉悦或者放松时出现的。心情不好会让许多脑细胞死亡的,不利于大脑潜能开发。
【闭目养神】当我们大脑使用过度,离大脑最近的眼睛,便会感到疲倦,又苦于时间限制不能睡觉,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闭目养神。闭目养神是养脑的好方法。有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周总理,他日理万机,经常工作十几个小时,甚至通宵,但他就是懂得闭目养神,所以他总能保持精力旺盛。
闭目养神可以减少能量损耗,使脑电波稳定,降低血液中乳酸的浓度,从而消除到疲劳,耗氧量降低。就能减轻压力和疲劳。同上,减轻压力和疲劳可以使大脑更有活力。
【学一门乐器】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有弹乐器的爱好,这也使他们喷涌出伟大的想法。例如爱因斯坦就喜欢弹小提琴,他说疲倦时候弹一会小提琴,浑身有劲,又继续投入相对论的编写和修改中去了。音乐能刺激我们的右脑,我们可以根据音乐来营造某些画面,那正是右脑的只能。况且,弹乐器很多都需要运用我们的指尖,而指尖就是连接大脑的神经元密集区域,可以锻炼到大脑。
大脑潜能还是个正在研究的命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开发到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开发看得那么重要,科学用脑,对脑部有帮助的做法就一定要持之以恒,因为这带来的好处不少,例如不会老年痴呆等。何乐而不为?
篇4:寓言故事:自己打败自己
小时候,常看见渔民们划撑着一只只小船,一边吆喝着,一边用手中的竹竿驱赶着数十只船上和水里的鱼鹰。鱼鹰于是盘旋在水面上,像猎手一样,敏捷得就像离弦的箭,一头扎进水里,转瞬之间,长嘴就衔出条条闪光的鱼,而后扑扇着翅膀飞落在主人伸出的长竹竿上,将捕到的鱼吐到了主人的网兜里。
自己打败自己有一次,我好奇地问一位渔民:“为什么鱼鹰抓到鱼后,自己不吃,马上就飞回船上呢?”渔民指着船舱里的鱼鹰说:“开头得用绳套系在它的脖子上,抓到了鱼,它也想吞,但经过许多次吞咽失败后,它习惯了,就确认自己根本不能够把嘴里的鱼吃下去。现在不系绳套,也会把鱼乖乖地送给我们。”
与其说鱼鹰是被绳套卡住,不如说是被反复的挫折感束缚成了一种定势思维,从而让自己永远打败了自己。
命运之书
马尔巴·塔汉讲过一个男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在沙漠中遇到了一位天使,于是就把随身带的水给了天使。
命运之书“我是死亡天使,我来这里是要带走你的灵魂,”天使说,“不过,鉴于你对人很友善,我就把《命运之书》借给你,让你看5分钟。你可以在看的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去修改。”
说完,天使把书给了这名男子。他迅速翻开书,开始看周围邻居的命运。看着看着,他就开始不满了。
“这些人根本不配得到这么好的东西。”他说。接着,他拿起笔把每个人的命运都改得比原来差一些。
最后,他翻到了有关自己命运的那一页。他看到自己的结局很悲惨,然而当他要更改时,手中的书消失了。5分钟已经到了。
天使就地带走了此人的灵魂。
点燃友谊之火
从前有个叫阿里的人,在老富商阿玛尔的.店里打工。他很穷,但很勇敢。
点燃友谊之火一个冬天的晚上,阿玛尔说:“到现在还没人能在山頂上不盖毛毯不吃东西过一夜。我知道你很需要钱,如果你能做到的话,就会得到一笔巨额奖赏。如果你做不到,就得无偿为我工作三十天。怎么样?”
阿里想了想,他确实很想得到那笔奖赏,于是回答:“好,我明天就去。”
走出店铺后,听到凛冽的寒风在头頂上咆哮,阿里的心里顿时打了退堂鼓。他没有回家,而是找到他最好的朋友艾迪,把这件事告诉了他。
阿里问艾迪:“你说我打这个赌是不是太疯狂了?我有可能拿到那笔巨额奖赏吗?”
艾迪想了片刻,开口说:“我来帮你吧。明天,你在山頂上的时候向前看,到时候我会在你旁边的山頂上为你点一夜的篝火。你看着篝火,就不会觉得冷了。阿里,我相信你保准能做到,不过,过后你要记得给我点回报。”
那天夜里,阿里在山頂上果然发现旁边的山上亮起了篝火。阿里心里暖暖的,他顺利度过了这个晚上。阿玛尔履行他的承诺,给了阿里一大笔钱。随后,阿里带着这笔钱来到艾迪的家里。
阿里说:“谢谢你,我的朋友,没有你的帮助我不可能赢得这笔钱。你说过,你想要我报答你。”说着,把一袋钱递给艾迪。
艾迪摆摆手:“我要的不是钱,是你的一个承诺──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冷风从我的生活中刮过,你就会为我点燃友谊之火。”
阿里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地握住了艾迪的手。
篇5:自己编寓言故事
是一种美德;善良是看人的本质;善良是具有强大的重要性的;善良是你这一生的引路灯。
从前,有一只十分善良的小狗,他经常爱帮助别人,因此惹得森林所有居民的疼爱。就连强大威武的狮子与老虎都要让他三分。
有一天傍晚,这只小狗像往常一样在寂静的草原上散步。当他来到一架桥的时候,看见一位年迈的河马正在推着载满货物三轮车满头大汗地上坡子,小狗见此景,急忙跑过来,帮助河马爷爷推三轮车。当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河马爷爷连忙谢过小狗,说:“谢谢你啊,好心人,像你这样的好心人,世上真是难见呀。”“没事,我觉得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没有什么差别呀,而且帮助别人不仅自己可以感到十分地快乐,还得到了森林里居民的众多好评!真是一举两得呀!善良的小狗就是因为他的善良与爱心才得到了森林里居民的好评。
篇6:为什么癞蛤蟆的身上凸凹不平寓言故事
为什么癞蛤蟆的身上凸凹不平寓言故事
大家都知道百鸟是最好的歌唱家和音乐家,但是很少有人会料到在百鸟之中,呱呱叫的乌鸦竟然夺了魁首。当然,乌鸦的歌唱不值一把玉米粒,可是当它拨动吉他的琴弦时,远近的动物闻声都会跑来洗耳恭听。
音乐家乌鸦的名声一直传到了天上,那里生活着众天神和各种神圣的动物,直到今天任何人也从来没有在大地上看见过这些动物:他们立刻邀请可爱的乌鸦到天上去为他们的舞蹈进行音乐伴奏。
乌鸦欣然接受了这一邀请,它拿上吉他一直飞到天上。第二天回来以后,它有声有色地描绘着天国里的各种美酒和佳肴,它又说天神一定还会邀请它去的。
其他动物都从内心为乌鸦的成功感到高兴,只有癞蛤蟆古鲁鲁气得肚子鼓鼓的。它自言自语他说:
“假如天上的众神听到我的歌声,他们肯定也不会放我走的,我可以享一辈子清福。可惜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这只笨拙的乌鸦一样有运气,它天生地长了一双翅膀可以一直飞到天上去!”
癞蛤蟆非常羡慕乌鸦的命运,它在考虑用什么办法也可以尝到天上的美味。突然它心生一计:
“就这么办!我钻进吉他里,这样乌鸦就可以把我带到天上!”
癞蛤蟆开始在乌鸦的周围踱来踱去,不停地用眼睛瞟着那只吉他。乌鸦感到很奇怪,于是问它:
“喂!伙计,你心血来潮想学弹吉他吗?”
“得了吧!”古鲁鲁尖声尖气地回答说,“不过,我们可以来一个小小的二重唱,你认为怎么样?我唱歌,你伴奏……”
癞哈蟆还没来得及说完自己的'打算,乌鸦一听就哈哈大笑起来:
“这样的音乐会一定很棒:啦,啦,呱,呱,呱!”乌鸦一抖翅膀赶紧把癞蛤蟆自作聪明的主张去告诉附近的动物。
癞蛤蟆碰了一鼻子灰以后,尽量不在乌鸦那里出头露面。然而,它更加密切地切注视着那只吉他,极力猜测乌鸦会在什么时候应邀再到天上去。
这一天终于盼来了。早晨,乌鸦把自己的羽毛洗刷得干干净净,又把翅膀擦得又光又亮。它把吉他调好弦之后对其他鸟说:
“我要到天上去,我还要去为他们伴奏。”
癞蛤蟆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钻到吉他里面去了。它和乌鸦一块飞起来,越飞越高,穿过云雾向天上飞去。在飞行过程中,古鲁鲁一直在睡大觉。当乌鸦开始为天上的听众演奏时,癞蛤蟆醒来了。它从吉他里跳出来放声歌唱,不过它的歌声不禁使人哑然失笑。
在这样的场合下,它毛遂自荐地出来唱歌,显然使大家颇为扫兴。他们急忙给它送来菜肴和美酒,以防它把乌鸦的音乐会搅得乱七八糟。这正好迎合了癞蛤蟆的愿望,它大吃大喝一通,一会儿就喝得醉醺醺的,胃里也难受得要命。
晚上;乌鸦向天上的主人告辞,准备返回大地。癞蛤蟆又跳进吉他里,但是它不像去的时候那样老老实实地呆着。当乌鸦开始飞近地面时,癞蛤蟆怪声怪气地大声唱起来:
快滚开,白云,
快滚开,树林,
快滚开,石头,
音乐会上夺魁首,
我在天空中邀游。
乌鸦早已听得不耐烦,它问癞蛤蟆:
“喂!喂!现在你自己会飞吗?”
“当然啦!”癞蛤蟆不高兴地回答说。它本来应该不说话为妙,这时乌鸦把吉他翻过来,把口打开,将古鲁鲁从吉他里抖出来。当癞蛤蟆像一块石头似的往下掉的时候,乌鸦讽刺地对它说:
“好吧,现在就让你飞!”
这时,癞蛤蟆又听到有人大声喊着让大家快点闪开。当它掉到地面上时,已经被摔得半死不活了。
后来,癞蛤蟆当然又恢复了健康,但是身上的肿包一直没有消失。它不愿意听到别人谈论到天上去唱歌那件事,它呱呱地叫着发泄对乌鸦的不满。它向不了解事情真相的月亮发牢骚,因为月亮当时正在睡觉。
篇7:把幸福寄托在自己身上作文
把幸福寄托在自己身上作文
母亲织了一件毛衣。纯蓝的颜色,没有任何修饰,让人想到了那没有一丝云的晴朗的天空。我穿上去,有点大。我照了照镜子,迅速地脱下它,扔在床上。不知为什么,我不喜欢它,可能是因为没有买来的毛衣好看的缘故。母亲望着我,无声地拾起毛衣。我不屑地瞥了她手中的毛衣一眼。说:“难看得要死,我才不穿。”母亲低下了头,眼里闪过一丝失望,她又抬起头,轻轻地说:“但,但是,买来的好看不暖和……”
我没有理睬她,径直走进自己的房间。身后,传来母亲一声沉重的叹息,心里竟掠过一丝难过。
晚上,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心里莫名的愧疚。为什么?我不知道。愧疚感越来越强烈,我心中有些不安。母亲为我织这件毛衣,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全是利用晚上的时间织的。有时,半夜醒来,会发现母亲房里的灯还亮着。偷偷打开门,母亲坐在床上,一针又一针地织着……眼前隔着一层水雾。凉丝丝的东西从脸上滑落。朦胧地睡去。
早晨,起床的时候,我将新买的毛衣塞进衣柜,蹑手蹑脚地走进母亲的房间,蓝色的.毛衣就放在椅子上,整齐地折叠着。我穿上它,理理衣袖。母亲不知何时醒来,眼里的欣喜里夹带着一丝诧异。“你……”母亲怔了一下,望望我。“妈……挺好的。”我笑了,“真的。”母亲起床了。她转身进厨房时,我看见了她眼中的神采。将幸福穿在身上,既是母亲对我爱的表达,更是我对母亲爱的回报。
篇8:把鞭子先打到自己身上
人真是奇怪了。相似的状况、相似的言行、相似的后果,倘若发生在他人身上时容易“怒从心头起”,倘若是自己所为便可能下不为例、不了了之。
什么原因呢?尺子,我们在衡量别人和衡量自己常常用的是两把不同的尺子。这就是做人不够厚道的具体体现。
一个外国男孩在超市兼职收银员,一天早上面对结账的长龙手忙脚乱,半天也搞不定总出错的机器。有排队的顾客不耐烦地指责他,后来竟然发展到恶言相加。在众人的催促、谩骂下,男孩忍不住瘫坐在地上哭诉起来,原来他的母亲当天自杀了,而他为了交房租不得不赶来打工……错愕、沉寂、自责,充斥着故事的结局:他人的内心深处有多少我们不知的苦难!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这是出自唐代林逋《省心录》中的一句话,意思是“以要求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么过错就会很少;以宽容自己的心态来宽容别人,那么朋友就会很多。”其实,这句话的核心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当发现他人出现差错时,若能以一种诚恳、真实、宽容的心劝告、指正他人,我想当事人一定会感激不尽;若当发现他人出现问题时,以指桑骂槐、横加指责、凶狠野蛮的态度教训他人,我想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
北宋名臣、大文学家范仲淹的第二个儿子范忠宣公范纯仁曾经告诫他的子弟说: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昏。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他这里是说:哪怕是再愚蠢的人,对别人提出批评和要求时却很在行;哪怕是再精明的人,宽恕自己的过错时却显得很糊涂。你们只要经常以要求别人的心思来要求自己,以宽恕自己的心思来宽恕别人,就不用担心达不到圣贤的境界。
安德鲁・马修斯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一个人如果有紫罗兰的这种精神,他就会有许许多多的朋友,因为宽恕了别人,就等于善待了自己。
很多的态度一念转过来,可能就从地狱升到天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每天宽恕自己多少次?好多次。可是别人一犯错误,我们的情绪就控制不住,不能原谅别人。当我们转一个角度,用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别人与我们相处就会觉得舒服,没有压力,所以能全交,能交到很多朋友。我们把别人的过失当作一面镜子,用这样的态度来检查、要求自己,德行就会提升得很快,所以能寡过。忍让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颗宽恕之心。
古语云:“心悦则物美,心悲则事哀”,人生一切境由心生,心态决定人生的态度,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能使人获得一种灵魂上的升华。厚道不厚道,心里的空间被什么占据着很重要。
有位哲学家的三个弟子即将完成学业,哲学家面对杂草丛生的旷野给弟子们留了一道考题,问:“你们将如何除掉旷野上的这些杂草呢?”弟子们各抒己见,一个弟子先开口:“用手拔掉即可。”另一个弟子答道:“用铲子铲掉会省力些.。”第三个弟子回答得更干脆:“用火烧最为彻底。”
听完弟子们的回答,哲学家说道:“那好吧,你们就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我们在这儿再相聚。”一年后,几个弟子都来了,原来的地方已经不再是杂草丛生,不过还是参差不齐地长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草在风中摇曳。
这时候,弟子们看到哲学家留下的字条,上面写道:“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弟子们顿时大悟,而哲学家却从此杳无音信。的确,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不能用简单的拔、铲和火烧,只能用种上庄稼的方法,让庄稼占据旷野。而我们的心灵就像一块土地,所以又称心田。心田亦同土地,可以种庄稼,也可生杂草。要想让心田不荒芜,无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种好庄稼,用正义、善良、美德去占领它。
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其恕乎!”原谅自己的失误不难,体察别人的境况不易,一个“恕”字,要义正在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凡事少一些钻牛角尖,多一些“反求诸己”。
《菜根谭》说:“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责人者,原无过于有过之中,则情平;责己者,求有过于无过之内,则德进”。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用怎样的境界和情怀去面对这个世界,关乎着你的幸福与成功。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清风拂袖身自正,正气在胸威自生。是非曲直面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把丑话说在前头,把鞭子先打到自己身上,往往能像商鞅变法“徙木立信”那样迅速树立公信,赢得威信,起到“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效果。
【去掉自己身上气味的寓言故事】相关文章:
1.自己写的寓言故事
10.蝙蝠身上插鸡毛歇后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