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运营商转售市场的甜蜜

运营商转售市场的甜蜜

2023-03-10 08:01:2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爷乃小可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运营商转售市场的甜蜜,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运营商转售市场的甜蜜,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运营商转售市场的甜蜜

篇1:运营商转售市场的甜蜜

在金融危机的威胁下,在山寨机冲击下,整个手机行业频频爆出各大厂商亏损的讯息。包括全球市场份额占比高达40%的诺基亚。传统手机行业已经进入薄利量低的低谷阶段,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还有一片蛋糕地――运营商转售市场。

那何为运营商转售市场?

运营转售市场:通过和运营商的紧密合作,达成深度定制。获取运营商补贴来实现销售手机终端的一个特定市场。和运营商的补贴息息相关,补贴多少密不可分。最为成功的几个国内厂商不得不提到华为、酷派。两个走不通路线的成功者,他们为什么能成功呢?

运营商转售市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竞争没有达到开放市场白热化的程度。只要能获取运营商的话费补贴,运营商销售体系的支撑,厂商的产品就有机会销量倍增。运营商的销售终端能力存在你无法估量这个市场的消化能力。运营商的爆发力不可估量的,特别例子是接过CDMA网络的中国电信。例如:电信在接过联通的C网大旗后,能实现C网手机月销量翻十倍。在放号任务的压力下,各个分公司都会出台本地的补贴政策,本地的补贴政策正在的促进这些国产手机的销售根源,而在正常的开放市场中,CDMA手机销售量是相当有限的。

华为拥有历史运营商合作的丰富经验积累,对获取运营商订单和支持手法有很独特的一套运作体系和方式。华为终端运作从省级跟进到地市,专门配置销售经理跟进运营商核心决策人员,用手段获得核心人员的认同,获取运营商对华为机型的特殊补贴政策。如销售300元的手机能获取对应每台手机300元话费补贴,对于消费者来说“预存话费送手机”手机白拿;销售800元的手机能获取500元补贴,相当于用户“花300元买价值800元手机”,

多么具有诱惑的销售方式和电信庞大的销售体系支撑下,原来无补贴销售1万台,补贴政策出来那就是10倍,100倍的量开始增长。华为再配上督导促销员跟进处理电信的促销活动和集团订单、售后服务等一些列后顾之忧的问题,使得电信等运营商对华为的依赖性特别大,客户的粘性培养华为做的最为出色。

华为以超低端为主,低利润、大流量。

酷派运用其核心技术加和产品结合的营销手段。1、核心技术双卡双待的嫡祖身份使得其核心竞争力凸显,几乎所有酷派CDMA手机都是双卡双待机。将竞争对手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又缩小。2、竞争对手少,手机的竞品少;加之其产品型号数倍与竞争对手,覆盖中高所有价位段。3、部分用户群被其唯一圈定。如1000-元级的双卡双待只有酷派才有。4、在电信系统中70%的电信领导都在使用酷派不同价位的手机,不间断为酷派做免费的广告宣传。并且在中国电信这样的国企中领导宣传和决定起到很大的作用,不免有很多员工跟风使用酷派的低于领导使用的酷派型号。彰显对领导的崇拜和对领导的尊敬等。中国电信内销成为其主要出量之一。5、酷派的销售人员几个地市会有一个销售经理或者城市经理,负责跟进电信领导的酷派机器使用情况,随时为电信领导做全方位服务。这样有利于酷派获取领导的认同,并获取最新的电信内部动态和补贴等。

酷派以中高手机为主,小销量、高利润。

当然,运营商转售市场成功者远不止这些,笔者所列出的只是冰山一角,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仍需继续挖掘。姑妄之言,不胜恐慌,望专家指点,荣幸之极。

欢迎与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联系电话:18675610114,电子邮件:xxkk213@126.com

篇2:三大运营商角逐手机应用市场

在日前召开的中国移动首届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宣布将积极从通道提供者向平台运营者转变,为内容提供者和应用开发者提供优质的运营环境和全面的支撑服务,此前,中国联通也举办了2011移动互联应用产业峰会,推出“Wo+开放体系”战略,向开发者抛出了价值链共享的橄榄枝。

“由于传统通信业务如短信、电信增速放缓,盈利空间有限,运营商不得不向新兴增值业务谋求发展,手机应用市场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无疑成为必争之地。”北京华成育卓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叶昕说。

虽然手机应用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想来分一杯羹,不但面临Apple Store(苹果在线商店)、Android Market (安卓电子市场)以及木蚂蚁等传统应用市场的用户优势和口碑优势,还需小心翼翼地处理与个人开发者的利益关系,面临着消费者使用习惯、竞争优势不明显等挑战。

应用市场成为必争之地

“从事手机应用开发人员的起薪比传统应用开发高出一倍。可以说,手机应用开发目前正是最好的时候,至少持续两年左右是没问题的。”张诚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说,他是一名移动应用研发爱好者,曾有多款iOS软件在Apple Store中国区排行榜名列前茅。

日前举行的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国际研讨会上,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也透露,移动应用商店的开发者已经超过200万,预计产业价值将超过1000亿元。

手机应用凭借庞大的用户市场,不仅吸引众多的开发者,还成为各大行业的必争之地。在各类在线应用市场上,记者注意到,新浪网、优酷网、淘宝网等互联网巨头的客户端比比皆是,团购网站高朋网也在近日推出自己的手机客户端。

“我们公司也做一些应用开发的外包业务,各行各业的都有,餐饮的、汽车的、旅游的等等,有些公司我都不知道他们开发应用是干嘛用的。”谈及应用市场的火爆,叶昕如是说。

国际巨头与国内企业夹击

“我一般去安卓市场或者相关论坛下载应用,没听过移动还有在线商店。”王飞龙是北京某高校的一名研究生,现在用的一款摩托罗拉智能手机已经买了6个月了。另据《中国企业报》记者随机调查,受访者均表示对移动MM等国内三大运营在线商店不甚了解。

对于一心布局手机应用市场的移动等三大运营商,这一调查结果显然是一件比较尴尬的事件。

为了弥补传统业务盈利能力下降的空间,三大运营商早已开始谋求发展新兴增值业务,手机应用凭借庞大的用户和市场自然成为运营商的优选。

8月,移动MM(移动应用商店)率先上线;3月,电信“天翼空间”上线;截至2011月上线的联通“沃商店”,三大运营商在线应用商场布局完毕。目前,移动MM遥遥领先,

到11月底,移动MM上架应用超过10万件,注册客户达1.38亿,累计下载量已经超过6亿次。

这和Apple Store、Android Market显然不可同日而语。Google近日表示,旗下应用商店Android Market应用下载量突破100亿次。张诚告诉记者,苹果目前尚没有这方面确切的数据,但是考虑到苹果平台的悠久历史和高速增长的发货量,肯定在Android Market的100亿之上。

“下载应用的时候,用户一般不会考虑自己的手机是移动还是联通,而是会考虑是iOS的还是Android的。”叶昕也认为,Apple Store及Android Market在总用户数量和使用习惯上具有很强的优势,国内运营商增值服务在信誉和质量方面均存在不足之处。

除了国际巨头Apple Store、Android Market的压力,运营商的在线商店还面临着木蚂蚁等论坛类在线商城的竞争。凭借8年来聚集的人气,木蚂蚁已经拥有应用3万余款、下载总量1.3亿次左右,这些数字几乎是联通沃商店和电信天翼空间之和。

“木蚂蚁安卓论坛每天新增上万的注册用户,前半年并没有做太多的推广,仍然连续数月以30%的速度增长。”木蚂蚁(北京)科技有限公司CEO杨波预期,未来3年内将成为中国最大的安卓市场。

针对三大运营商内外交困的局面,叶昕建议应借鉴日美的经验,对手机只是象征性地收取1美元费用,只要保证两到三年的在网时间,提供充足的流量让运营商投放广告,同时还可以嵌入自己的在线商店。

盈利模式尚需改变

“个人开发者和几个人的开发团队肯定是未来的主流,开发成本小,市场验证周期短,更加适应移动互联网快速的节奏。”杨波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木蚂蚁市场中个人开发者占据大多数,随着未来技术门槛的降低,这种现象会呈井喷状态。

有外媒报道,在全球市场,开发应用的数量少于10个的开发者占总开发者的80%以上。

张诚也是这种观点的支持者。他认为,应用开发并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创意的竞争,个人或许在这方面更为突出。

“我的一款睡美人竟然达到了40万的点击量,自己都不敢相信。”张诚说。

据悉,企业开发者更多地采取曲线进军策略。他们常常派出一些类似于星探的人员在应用市场寻找人才,如果确实很有才华就签订合同收为己用;如果只是某一款应用比较突出,就买下这款应用的所有权,坐收点击率带来的广告费。

“关于大家说的六成开发者是亏损的事情,我觉得在安卓领域更加严重,至少有九成开发者是这样的情况,这是关乎整个行业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木蚂蚁CEO透露,木蚂蚁很快会有一系列组合拳产品出来,探索如何建立一种持续的盈利模式。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叶昕告诉记者,个人研发的应用大部分是免费的,通过点击率和广告投放来盈利,无法充分保障研发者的收益。而且应用放到运营商的在线商店,运营商肯定拿大头,研发者只能拿小头。

据悉,安卓平台的应用60%―70%为免费的,通过点击量来投放广告盈利,其余30%―40%为收费,不过也会有一个月左右的试用期。苹果商店有完整的体系,只有30%的应用是免费的,与服务商七三分,这对个人开发者无疑更具诱惑力。

移动MM等运营商在线商店想要更多地争取个人开发者加盟,如何建立一种双赢的盈利模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根据此次应用开发者大会确立的开放姿态,中国移动也确立了七三开的制度,这与苹果和安卓在线商店已经持平。

篇3:电信运营商能否改变电子书市场现状

苹果ipad的发布欣起了阅读的革命性变化,电子书市场再度受到关注,近期,中国移动宣布其手机阅读业务正式上市,中电信和中联通也有类似的业务进行中。我国电子图书的阅读用户在逐渐增加,有调查显示超七成网民都有阅读电子图书的习惯。据工信部信息,截至去年底我国手机阅读用户已有1.55亿。

但目前的现状是,当谈起电子书,并没有让人联想到哪个品牌、哪个企业或哪个渠道。可以看到中国不缺用户数,那么问题在哪?

低质量

电子书市场里充斥着无数低俗,没有含金量的电子书。这些电子书大多只有网络版,并不会实体出版。这与电子书目前的发布方式有关,电子书并不需要审核、筛选就流入广泛的电子书市场,没人为其质量把关。

免费

免费似乎是中国市场的终极选择,版权在中国似乎永远得不到很好的保护。一本书刚出版发行,免费的电子版图书悄然地在网上流传。数字产品如何收费,是一直中国市场烦恼的问题,电子书也不能幸免。

山寨

山寨无疑让中国市场多元化,同时也扰乱了市场的秩序。电子阅读器山寨版层出不穷,廉价和不逊的质量依然打动不少的消费者。品牌产品并没有很好主导市场的发展。

归根结底问题的症结在于正版电子图书的缺失,非正版与无版权的低质量和低俗的产品充斥市场。从中国庞大图书市场看来,消费者是愿意发钱购买更低廉的电子图书,但问题在于消费者并不能及时购买到他们想要电子版图书。电子图书的发布落后于传统出版,跟不上消费者的需求,这是最主要的问题。而这需要解决就是如何整合正版电子图书。

以上问题可以看出中国的电子图书的产业链还没真正的形成,也显示出苹果的“iPad+ibook”模式和amazon的“kindle+内容”的盈利模式很难在中国实现,

那么由电信运营商主导的模式“终端+渠道+内容”能否改变中国电子书市场混状。

优势在哪?

1、用户优势

电信运营商拥有庞大的用户,因此电信运营商在电子书的推广与宣传方面比其他企业更加容易与快捷,市场的拓展更加容易。

2、渠道优势

电信运营商渠道网络的优势不言而喻,但不足的地方也很明显。

首先内容方面,电信运营商本不是内容提供商并没有任何内容资源;其次是终端方面,电信运营商并没有真正的核心终端产品;最后是电信运营商并非是书商,如何做到贴近消费者、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也是个问题。

虽然电信运营商在内容与终端方面并不具有实际的优势,但电信运营商拥有其他任何国内企业所没有的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电信运营商有能力整合各方资源,而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这是其他企业不能比拟的。只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上述提到低质量、免费、山寨的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在现今电子书混乱的现状,其实真正需要的是整合各方资源,而电信运营商恰恰拥有这方面的优势与能力。

【欢迎与赛立信竞争情报作者探讨您的观点和看法。赛立信研究集团旗下,广州赛立信商业征信有限公司竞争情报事业部,为企业提供专业优质的竞争对手调研、行业分析研究、竞争情报整体解决方案、竞争情报管理系统等竞争情报产品与服务。文章联系:E-mail:ci@smr.com.cn;电话:020-22263218。网址:www.sinoci.com.cn 】

篇4:千元智能手机鏖战平民市场 3G运营商依然找不着北?

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电信业评论员于斌更是不讳言:“3G在中国的发展,目前可以说是失败的,因为用户数没有明显的提高,很多市民对3G不了解,运营商也没有得到实际的利益,是一个三方皆输的局面,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则是运营商的高姿态和太自信,”

更值得玩味的是,有关业内人士还质疑3G的业绩提高很大程度是“新瓶装旧酒”,用户使用3G最多的业务是手机阅读和现在流行的一些手机小游戏,而这方面2G网络和2.5G网络就可以做的很好。

而主角──运营商向来不缺乏“创意”。为了加速布局3G手机市场,巨头们纷纷推出千元手机。较为低廉的手机价格能否帮助运营商赢得喝彩,一改霉运呢?难道手机高价是3G市场不乐观的罪魁祸首?

鏖战平民市场

运营商正在改变曾经坚持的高端策略,让普通用户用得起、易用的3G手机就成为当前战略的重点。

据悉,6月23日,中国联通在京推出首批3G千元智能手机,囊括了诺基亚、索爱、华为、天语等厂商的5款新品。中国联通表示将重点打造800元至1200元、1200元至1600元等价位档的3G智能手机。

相隔几天的时间,电信也发出声音。6月26日,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表示今年的主要目标是打造千元3G智能手机,并全面推动3G智能手机普及。

当然,中国移动自然不会落下,

早在今年年初,中国移动就加速布局3G手机市场,重点就是千元3G手机市场,并倾斜资源打造有竞争力的千元TD手机。目前中国移动千元TD手机战略已进入实质性阶段,千元手机已陆续上市,

可以看到的是,平民市场成为运营商抢夺的热点。3G终端战火已由高端智能手机烧到中、低端产品线,三大运营商开始抢滩登陆,火拼千元3G手机市场。

那么,市场反响如何?日前,中国商报记者致电国美手机销售相关负责人,该人士称3G手机销售的增量还是很可观的,每天可增百分之四五十。“购机者大多考虑的是,2G手机的价格,买个3G手机,享受3G的功能,还是很划算的。”

同时该人士还表示,即使千元的价格也远远达不到之前对市场的预期,“3G的普及绝不是价格的问题,运营商的政策,网络流畅度才是主因。”随后该人士称,低价对市场会带来暂时的刺激,但刺激能够持续多久还不得而知。

千元3G手机能拯救3G吗?这是多方人士共同的疑问。对此,电信业评论员于斌告诉中国商报记者说:“千元手机是否能拯救3G,关键在于运营商的态度。虽然运营商都在推广低价的3G手机,但是由于3G资费高的限制,一般用户还是不会选择使用,中国电信称的3G用户超过1000万,如果按照目前的3G用户增长度来计算,这个很难实现。”

但同样的问题在中国通信学会会员、资深电信分析师李博士看来,并非如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李显得更为乐观,“三大运营商争先推出千元3G手机的目的就一个:3G终端让众多老百姓都能用得起,这个在市场推广期是有一定效果的。”

篇5:运营支撑系统助力运营商逐鹿全业务市场

运营支撑系统助力运营商逐鹿全业务市场

电信重组改写了传统的电信竞争格局,随着全业务运营浮出水面,各运营商的全业务规划也提上日程.但受限于网络、终端和支撑系统的现状,各运营商在短期内还不能实现真正的业务融合.配合全业务融合的'三个发展阶段,运营支撑系统亦需不断扩展和演进,从建立融合支撑基础,到形成互联网业务支撑能力,再到最后实现全面的可演进的融合支撑能力.

作 者:何晓棠  作者单位: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刊 名:世界电信 英文刊名:WORLD TELECOMMUNICATIONS 年,卷(期): “”(12) 分类号: 关键词: 

篇6:运营商争夺校园市场 电信向每名高考生赠1G流量

运营商争夺校园市场 电信向每名高考生赠1G流量

【搜狐IT消息】6月12日消息,在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的同时,中国电信表示,向为全国900万高考生,每人赠送1G手机上网流量。

中国电信表示,全国900万高考生每人都可获得1个G的手机上网流量,且六、七、八三个月内有效,考生凭准考证到全国任何一家中国电信的.营业厅可以办理。

此外,电信还制定了配套的大量终端及套餐优惠政策。针对学生中的“果粉”,中国电信的“新iPhone政策”存费送机,最低49元起;购机送费,最低19元起。飞Young套餐:准考证+50元=19元飞Young套餐+50元话费+1G流量。秋季入学后,预存200元即送元话费。另据悉,针对学生假期的宽带免费提速等优惠活动目前已在进行中。

篇7:通信运营商物联网产业发展路径与市场选择的策略研究论文

中图分类号:F25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8)04-0384-02

一、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

近年来,物联网产业整体发展迅猛。一方面,早在2013年,国务院就印发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到了2015年,随着“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尤其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将大力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广泛应用,支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这标志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将成为支撑规划落地的重要基石,也是未来5年中国ICT发展的重要风向标。

另一方面,物联网相关市场规模巨大,增幅迅猛。从规模上看,随着物联网技术加速成熟,社会的数字化改造进程从生活消费领域进入生产制造领域,使得物联网将会涉及到数字化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促进物联网发展进入快车道,这也衍生出巨大的物联网市场。根据咨询机构预测,中国物联网连接规模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将增长4倍,其中蜂窝物联网连接规模增长超过10倍,市场规模将增长7倍,成长为百亿连接和万亿市场。

二、我国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分布与发展路径

从行业应用分布情况来看,按中移物联网公司的统计,目前国内物联网应用行业主要分布在车联网、金融服务(主要是无线POS机)、物流服务、可穿戴设备、能源抄表和安防监控等领域,而医疗和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程度相对较低(图1)。

从应用行业发展路径来看,一方面,国内物联网的行业渗透领域与“互联网+”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路径是非常契合的。互联网要素或者说物联网的渗透主要集中在可穿戴设备、无线POS、安防监控、车载信息消费等消费领域,并逐步向物流、金融等生產服务领域传导,但是对生产制造环节的改造尚不明显,这主要是由于物联网与互联网类似,对垂直行业的颠覆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从消费向生产制造的渗透过程中阻力会逐步增大。另一方面,物联网技术标准尚未完全成熟,物联网在很多行业的应用与发展还有很大潜力。如蜂窝物联网以传统cIOT为主,在多接入能力、覆盖广度、成本、能耗等方面难以达到要求,因此在工业控制等应用场景适配性不好。又如带宽和时延方面相对于未来的5G技术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医疗、无人驾驶等方面的应用也尚未展开。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成熟,未来行业应用场景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通信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的标杆案例分析和主要机会市场

(一)国际运营商物联网发展案例分析

物联网是多方参与的复杂生态系统,主要参与方可以大致分为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以GE、IBM和华为为代表),互联网OTT企业(以Google、Apple和阿里为代表)以及电信运营商。从国外业界情况来看,包括国际运营商在内,所有参与方切入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方式均是依托自身核心优势的向产业价值链两侧拓展,一侧是向前端的芯片模组与终端设备拓展,一侧是向后端的IT基础设施、大数据IT服务与业务平台拓展。例如GE依托其工业传感器优势进行切入,Google依托其人工智能与业务平台优势向智能终端拓展,Apple则依托其消费电子终端优势构建物联网业务平台(图2)。

以AT&T为例,其物联网战略思路为依托连接优势,基于连接和使能开放平台,聚焦物流、汽车、安防、制造、建筑、医疗六大重点业务领域,构建物联网开放生态圈。具体战略举措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平台化,依托自身较强的软件和平台开发能力,通过外采和自建从终端、连接管理平台向能力开放平台演进;二是多维度服务集成,提供大数据、应用集成、定制平台开发等服务;三是商业模式创新,通过物联网流量共享套餐、后端流量计费、终端、业务与流量打包等模式以灵活满足多场景多行业需求。

因此,可以总结出国际运营商的物联网发展经验主要是聚焦特定行业,从单纯连接向价值链两端延展,集成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服务,尽量满足用户差异化需求,并基于开放平台对不同应用场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相比之下,国内运营商目前处于连接增值服务阶段,侧重垂直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而不是物联网OTT企业。

(二)国内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的主要机会市场

从自身优势看,运营商在互联网领域优势主要体现在渠道与客户规模、无处不在的网络覆盖、值得信赖的质量与安全保障、丰富的大数据资源与IT基础设施等方面,应对基于自身优势发展市场机会。国际运营商也走了这条道路,其行业应用场景主要聚焦在与网络连接紧密结合,易于规模化标准化,差异化高价值机会较大的领域。而传统蜂窝网络cIOT和LPWA市场恰好符合这一特点,是运营商的主要机会市场。

从发展前景看,传统蜂窝网络cIOT和LPWA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智慧家庭(智能家居、安防监控、医疗健康、节能清洁等),车联网(车辆管理、状态监控与告警、信息与娱乐交互等),公共服务(环境监测、特种设备监控、物流跟踪、交通管理、能源监测等),有研究表明这三大领域在十三五期间将占据物联网80%以上的市场空间,潜力巨大。

四、国内运营商物联网发展策略

(一)拓展物联网连接规模是第一要务

无论从国内几大运营商的定位,还是国际运营商的物联网发展实践来看,物联网连接是运营商发展的关键切入点,也是物联网实现价值贡献的基础。所以在产业成熟窗口期内(2016-2018年),即当前发展阶段,第一要务是实现物联网连接规模的快速增长,但同时要注意对连接价值的保护,避免过快透支物联网连接价值,避免牺牲效益盲目追求用户规模的情况,为后续应用与服务发展保有一定的'窗口期。

(二)加快产品与增值服务融合,提升连接价值

目前物联网连接附加值很低,这既有产业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对目标垂直行业价值诉求不清的问题,同样也表现在互联网后端的产品、应用与服务难以达到用户预期。但产品格局未定,各环节融合渗透还未形成,为运营商探索连接与应用服务的集成留有窗口期。因此,应用与服务的集成要通过专线、大数据、IDC、云平台等与自有能力,自有业务相融合,加快基础通信与基础设施能力开放,积极拓展物联网价值边界。

(三)积极借力上下游企业,打造物联网生态

物联网价值链很长,产业竞合格局未定,单一参与方很难获得话语权,且在产业差异化核心环节与高端价值集中环节运营商均无优势可言,仅就连接而言对垂直行业的吸引力有限。相比之下,功能与服务才是核心价值。因此,构建物联网生态显得尤为重要,应依托产业链上下游潜在合作伙伴,逐步确立在业务平台、应用开发、系统解决方面的优势,着手探索一体化的物联网解决方案与合作机制。

(四)依托传统优势,探索创新商业模式

B2B2C模式是物联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垂直行业希望借助物联网提高自身生产经營效率,越来越多的其他行业也希望推广其物联网产品,既为终端个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也推动拓展市场份额,典型案例包括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车载信息消费等应用场景。因此,运营商巨大的客户资源、渠道资源实际上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机会,在连接、应用、服务之上不应忽略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价值,如在线广告、后向流量、渠道服务、客户资源共享等。

【运营商转售市场的甜蜜】相关文章:

1.大学校园通信运营商活动透视

2.转售所得的CRM数据是否有价值

3.甜蜜近义词

4.甜蜜近义词

5.中国金茂:转型前沿的城市运营商

6.市场发言稿

7.市场研究报告

8.市场营销策划

9.市场方案

10.市场工作总结

下载word文档
《运营商转售市场的甜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