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声雨花台阅读答案
“Cia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卖花声雨花台阅读答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卖花声雨花台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卖花声雨花台阅读答案
试题:
(1) 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分)
(2)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 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赏析。(4分)
答案:
(1) 词人选取衰柳、潮水、秋草、斜阳、歌板、酒旗、鱼竿、燕子等(不能少于4个),
营造衰败、冷清的氛围(2分)
(2) 感情: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2分)【若只答“物是人非”(1分)】
(3) ①用典(1分):如“燕子斜阳”,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更无人处一凭栏”“如此江山”,出自李煜的《浪淘沙》,(1分)词人借此来写金陵城的昔盛今衰,表达一种感伤之情。
②对比反衬(1分):将金陵城昔日的繁华阜盛与现在的寥落衰败、萧瑟冷清形成对比(1分),突出强调盛衰之感。
卖花声雨花台创作背景:无
篇2:卖花声雨花台阅读答案
卖花声
雨花台①
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②,潮打城还③。小长干接大长干④。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篇3:卖花声雨花台阅读答案
①雨花台:在南京聚宝门外聚宝山上。相传梁云光法师在这里讲经,感天雨花,故称雨花台。雨,降落。②白门:本建康(南京)台城的外门,后来用为建康的别称。
③城:这里指古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一带。
④小长干、大长干:古代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城南。
篇4:卖花声雨花台阅读答案
此词从南京的萧条景象,侧面反映清兵南侵对这座名城的破坏。江山依旧,人事已非,追怀往事,不胜感慨。上片描写南京的衰败零落。下片吊古伤今,抒发感怀。字字蕴涵着兴亡之慨。全词哀婉抑郁,清丽自然。
个人资料: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相关推荐:
度大庾岭阅读答案
篇5:《卖花声·雨花台》 阅读题及其答案
(清)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①雨花台,即今南京雨花台。白门湾、大长千、小长干均在南京。②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词人。
(1)这首词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赏析。(4分)
(2)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本诗通过衰柳、潮水、秋草、斜阳、歌板、酒旗、鱼竿、燕子等景物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衰败、冷清的意境。(4分)
(2)①用典:如燕子斜阳,典出刘禹锡的《乌衣巷》
②借景抒情:借六朝古都衰败的秋景抒发内心的伤感之情;
③烘托:借衰柳、潮水、秋草、斜阳烘托一种悲凉的`气氛;
④对比(反衬):将金陵城昔日的繁华阜盛与现在的寥落衰败、萧瑟冷清形成对比,突出强调金陵城的昔盛今衰。表达一种世事沧桑、物是人非的感伤之情。(4分)
篇6:朱彝尊《卖花声·雨花台》的阅读答案
(清)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朱彝尊(1629-1709),清初词人。
①雨花台:在南京聚宝门外聚宝山上。相传梁云光法师在这里讲经,感天雨花,故称雨花台。雨,降落。②白门:本建康(南京)台城的外门,后来用为建康的别称。
③城:这里指古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一带。
④小长干、大长干:古代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城南。
(1)这首词主要写了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氛围?(2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3)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列举赏析。(4分)
试题答案:
(1) 词人选取衰柳、潮水、秋草、斜阳、歌板、酒旗、鱼竿、燕子等(不能少于4个),营造衰败、冷清的氛围(2分)
(2) 感情:怀古伤今、昔盛今衰、物是人非(2分)【若只答“物是人非”(1分)】
(3) ①用典(1分):如“燕子斜阳”,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更无人处一凭栏”“如此江山”,出自李煜的《浪淘沙》,(1分)词人借此来写金陵城的昔盛今衰,表达一种感伤之情。
②对比反衬(1分):将金陵城昔日的繁华阜盛与现在的寥落衰败、萧瑟冷清形成对比(1分),突出强调盛衰之感。
二: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词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分析。
参考答案:
1. 怀古伤今之情。词人看到眼前金陵城寥落衰败、雨花台萧瑟冷清的景象,想到它曾经的繁华阜盛,一种昔盛今衰的`感慨油然而生。
2.(1)借景抒情。词人选取衰柳、潮水、秋草、斜阳等衰败、冷清的意象来抒发家国兴亡之感。
(2)用典。如,“燕子斜阳”,出自刘禹锡的《乌衣巷》,“更无人处一凭栏”、“如此江山”,出自李煜的《浪淘沙》,词人借此来写金陵城的昔盛今衰,表达一种感伤之情。(其他还有“白门湾”、“潮打城还”。)
[作者简介]
朱彝尊(公元1629一1790),字锡毯,号竹咤,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康熙年间曾任翰林院检讨。他博学多才,诗词文俱佳,是浙西词派的领袖,作词多在字词声律上下功夫,风格空灵清疏。
朱彝尊著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选《明诗综》100卷,《词综》36卷(汪森增补)。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清兵南侵之后南京萧条凄凉的景象,抒写了物是人非不胜感慨的吊古伤今之情。上片写南京衰败凋零的景象。开头两句写城西北方面的景象:“衰柳白门湾”,白门外的江湾,满眼都是衰败的杨柳。起笔一个“衰”字,便奠定了全词的沉郁凄凉的感情基调。“潮打城还”则是化用了刘禹锡的《石头城》中“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诗意,一下子把读者带人空寂萧条的意境中。’接下来的三句是描写城南的景象:从前这里大街连小街,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热闹非凡;而今却是“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到处是一片凄凉。“歌板”“酒旗”,不禁令人联想起十里秦淮的彩舟画舫,莺歌燕舞,植板笙箫;还有河边的“酒旗斜轰”,游人如织,熔玉销金。多么的奢华,多么的繁盛。然而,词人笔下突转,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已零落殆尽,只“剩有渔竿”!现实与历史的鲜明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清兵南侵对这座千年古城的破坏。
下片吊古伤今,感情更加沉痛。以“还”写潮,以“寒”写“秋草”,以“空”写坛,都见出作者用字力求精炼准确,而又能传达自己的情感。作者以无人凭阑显示雨花台的空寂,以斜阳作燕子来又去的背景,语虽少却令人黯然伤神。
词中烘托手法的运用也很成功。作者上片写白门湾,写大小长干,似与主题雨花台不相干,实际上在写雨花台之前,先着意渲染荒凉、空寂的氛围,以烘托雨花台。在这种氛围烘托下,再写雨花台的空寂、荒凉,突出了词的主题,有力地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全词以景写情,情寓景中。词中的景物如柳、潮、草、坛,以及燕子、夕阳,无一不是衰败落寞而空寂,作者将自己的伤感通过景物含而不露地表达出来,比之直抒其情,自然醇雅而有韵味。
篇7:《卖花声·雨花台》原文及赏析
朱彝尊
衰柳白门湾②,潮打城还③。小长干接大长干④。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释
①雨花台:在南京聚宝门外聚宝山上。相传梁云光法师在这里讲经,感天雨花,故称雨花台。雨,降落。②白门:本建康(南京)台城的.外门,后来用为建康的别称。
③城:这里指古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一带。
④小长干、大长干:古代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城南。
赏析
此词从南京的萧条景象,侧面反映清兵南侵对这座名城的破坏。江山依旧,人事已非,追怀往事,不胜感慨。上片描写南京的衰败零落。下片吊古伤今,抒发感怀。字字蕴涵着兴亡之慨。全词哀婉抑郁,清丽自然。
篇8:卖花声·雨花台原文及赏析
朱彝尊〔清代〕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
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衰败的杨柳围绕着建康城,潮水打着空城,又寂寞的返回。放眼望去,大街小巷依旧,而歌板声零零落落,酒帘子稀稀疏疏,昔日的繁华,如今只有孤寂的渔人在垂钓寒江。六朝的繁华如今就如秋草枯败,雨花台也已空寂无人。独自一人在此处凭栏远眺。燕子在斜阳里翩翩飞舞,归来又飞去,江山已是如此景象。
注释
卖花声:词牌名,即“浪淘沙”。原唐时教坊曲名,双调五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四平韵。雨花台:在南京中华门(旧称聚宝门)外聚宝山上。相传梁云光法师在这里讲经,感天雨花,故称雨花台。雨,降落。白门湾:南京临江地方。白门,本古建康城的外门,后指代南京。城:这里指古石头城,在今南京清凉山一带。小长干、大长干:古代里巷名,故址在今南京城南。寒:荒凉。燕子斜阳:化用刘禹锡《乌衣巷》诗意。原诗是:“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赏析
该词为怀古伤今之作。上片写登雨花台远望之所见。白门、石头城、大小长干都是南京古代的繁华之地,只今却空有渔翁的钓竿,呈现出一派萧瑟、冷落,对比鲜明,不胜今昔之感。下片写雨花台之景色,笔法极其飘忽,将眼前之景与昔日之景混为一片,把内心的`苍凉沉痛之情融入景物之中,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全词辞采清丽自然,声律和谐宛转,在萧瑟凄凉的意象中,寄托着作者深沉绵远的感慨。
词的上片一开头,作者便调动读者的视觉与听觉,让人们看到的是“衰柳”,听到的是冰冷的潮水打着空城而退去声音。看上去作者是在写景,而实际上就像传感系统一样,作者非常敏锐地从“衰柳”上,从冷潮中,感到了苍凉冷落,并且把自己这种深沉的感慨,透露和传导给了读者。
接着,作者举目远眺:“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放眼望去,小巷大街依旧,而歌板声却零零落落,以至子听不到了;酒帘子稀稀疏疏,以至于看不见了,只有孤寂的渔人在垂钓寒江。写街巷不着笔于市鹰、铺面、人烟,而以“歌板酒旗”来点染。看上去,作者好像信手拈来似的,而实际上是从大量的事物中提炼出来的,是从前人的诗句中锻铸出来的。朱彝尊把“歌板酒旗”集中起来,先之以“零落”来描写,继之以“尽”字来述说:寥寥几笔便抹去了古都金陵昔日的歌舞升平,而造成一个萧条幽僻的境界,手法多么简炼、自然。
词的下片以“秋草”起笔,点出了时序,这也与上片的“衰柳”遥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凋零衰败的画面。作者由眼前所见,回溯金陵的往昔。“六朝”的繁华不复存在了,就像那“秋草”一样枯萎了。“六朝寒”,凝练地概括了漫长的兴衰史,一个“寒”字,把视觉与感觉勾通起来,透露了作者吊古伤今的叹哨之情。写雨花台而着一“空”字,进而又写“空”到了“更无人”的地步。这就是说,此时此地,除了自己,再也没有别的人了。然而,作者就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独自倚着栏杆眺望的。
接下去,一笔陡转,在“斜阳”里倏地飞来了“燕子”,让人精神为之一振,觉得似乎有了生机。然而,遗憾的是这燕子却是“来又去”了。看来,连燕子都感到雨花台衰败荒凉,到了不堪栖息的地步了,何况是人呢。这真是在绝无写处又生出了妙笔。最后,作者以“如此江山”直抒胸臆,把全部感慨着落在这四个字上。
该词字字深含兴亡交替的感慨,句句流露世事变迁的叹息,全篇意境深远浑厚,情思忧戚缠绵。可以说全篇整体写景,又是整体抒情,景含情深,情以景出。笔力遒劲而醇雅,化用前人旧句,自然和谐,殊不见斧凿痕。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篇9:《卖花声·题岳阳楼》阅读答案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阑,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张舜民做过监察御史,因党争遭贬。这首词是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被贬郴州途中,登临岳阳楼时所作。
长安:唐朝都城,这里代指宋朝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
1.上阕开篇两句“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5分)
2.同是被贬,同是登临岳阳楼,本词与范仲淹《岳阳楼记》相比,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3.请结合“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分析该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开篇两句“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描绘了一幅萧条凄凉的洞庭秋景图。(1分)秋风里万木凋零,君山上落叶纷飞;洞庭湖水与长天一色,浩浩荡荡。(2分)作用是渲染了一种孤寂伤感的氛围,为下文作者抒发悲凉的情感作铺垫。(2分)
2.这首词表达的是作者被贬官之后的.失意之情。(2分)作者即将上路,回首眺望夕阳中的长安,内心充满了对国君和故乡深深的思念。(2分)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抒发的是被贬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乐观豁达的心态。(2分)(意思对即可)
3.“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含意丰富,对故乡的眷恋,对遭贬的怨愤,对君王的期待,均在对这一典故的巧妙化用中传达了出来。
简析
此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道出了谪贬失意的心情,是题咏岳阳楼的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一篇。全词沉郁悲壮,扣人心弦,写得层次分明,情意厚重,深挚含蓄,悲壮凄凉,将作者对无端遭贬谪的迁愁谪恨写得淋漓尽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篇10:卖花声·题岳阳楼阅读及答案参考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扶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因诗中讽刺宋兵久屯失利被奏,贬为郴州酒税,经过岳阳楼,登临有感,故有此词。
8.上阕“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化用了什么典故?有何深意?(5分)
9.下阕“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词说说它的妙处。(6分)
参考答案:
8.王维在渭城送别受朝廷派遣出使安西的元二,作《渭城曲》即本词中所提的.《阳关》曲。(《阳关》本为王维的诗1分,送别友人之作1分。)词人此时是遭贬南行的迁客,不是奉命出使的使臣,化用此典,说请不要唱《阳关三叠》这样的送别曲了。在劝止中包含着悲苦和哀怨。作者怕听了这首送别曲,会加深已经难忍的迁愁谪恨,情辞恳切而沉痛。(每句一层,每层1分。)
9.这首词表达的是作者无端遭贬的愁恨以及思君、忧国、怀乡等复杂的感情。(2分)而这两句因夕阳而念及国君和故乡,不仅借景抒情含义蕴藉、耐人寻味,而且也给全词的意境增添了悲壮的色彩,很有感染力。(4分)
【卖花声雨花台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2.鞋声阅读答案
3.《街声》阅读答案
6.雨花台导游词
7.卖花声?题岳阳楼,卖花声?题岳阳楼张舜民,卖花声?题岳阳楼的意思,卖花声
8.《卖花姑娘》
10.卖花小学生作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