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品茶的秘密随笔

品茶的秘密随笔

2023-03-03 08:19:2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wakeup”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品茶的秘密随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品茶的秘密随笔,欢迎阅读与收藏。

品茶的秘密随笔

篇1:品茶的秘密随笔

品茶的秘密随笔

昨天婶婶从杭州旅游回来,带给爷爷的礼物是一听极品“西湖龙井茶”。一向不苟言笑的爷爷春风满面地接过来,时而瞧瞧,时而嗅嗅,似乎有一股气流袭扰着爷爷的鼻息,那可心舒坦的样子,真让我羡慕不已。我贼心顿起,决定瞅个机会把爷爷的茶叶偷过来,好好地品尝一番。

机会来了。我蹑手蹑脚地溜进厨房,来到放茶叶听的地方,用扳子小心翼翼地将茶叶听撬开,接着把内包装撕了个小口子。说时迟那时快,一股幽香扑鼻而来,一刹那间似乎弥漫了整个屋子,是那样的清新,那样的`幽长,那样的沁人心脾。我拧开茶杯盖,撮了几瓣茶片放入,然后倒上开水。茶片如鱼得水似的立即身体舒活,精神抖擞,调皮地上下闹腾起来,我连忙把茶杯盖拧了个严实,生怕“鲤鱼跳龙门”。

过了一会儿,估计茶泡好了,我才拧开盖子看了看,一瓣瓣茶片已经安静下来,沉在杯的下部却又没有完全挤在杯底下,悬浮着。原本无色的开水有了颜色,是淡淡的,是绿绿的,是透透的……美的视觉反正不管怎么描述,不如现场一见。

我把嘴凑向杯口,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呕,顿时感觉沧海桑田,比我以前想象的茶还苦,我不敢咽下去,跑到泔水桶旁去吐。爸爸看见了:“好啊!你偷爷爷的茶喝,坏事一;现在又想糟蹋珍品,准备做坏事二啊?”我连忙向爸爸诉苦:“什么破茶,‘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简直连馊水都不如。”爸爸微微一笑说:“傻孩子,茶是要品的,而不是猛喝的,你先呷一小口,再慢慢咽下去。试试!”

我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一股苦味侵蚀着我的舌面,喉咙,紧接着一股微妙的感觉慢慢地泛起,是嗅觉,是味觉,还是触觉,倒也不太分得清楚,只觉得主导我的是兴奋,舒坦的、愉悦的、满足的那种兴奋。我再呷了一口,口腔里、喉咙里,有一种香气幽幽的、绵绵的袭扰着,挥之不去……

我望着爸爸,调皮地说:“今天我做的第一件坏事值,我认识了中国茶,对于爷爷,我会向他道歉的。你制止我做第二件坏事,我得谢谢你,你让我懂得了生活中的某些秘密。”

篇2:和爸爸一起品茶随笔

和爸爸一起品茶随笔

周末的早晨,和风轻轻,偶尔可以听见窗外树叶们相互推搡的声音。一场大雨过后,温暖的阳光映照在阳台上,洒落在地面上,把水乡的夏天映衬得更加美丽。

懒洋洋起床后的我,刚推开堂屋门,就闻到缕缕清香弥散在清新的空气里,似淡月下的梅花,幽幽迷人。仔细一瞧,只见老爸独自躺在摇椅上,眼睛微微闭合,脸上漾着微笑,幸福地品尝着杯中美味,舌头还时不时地舔舔嘴唇。真是神仙一般的日子。

我见他那副舒服惬意的模样,好奇地问:“爸,你喝的是什么饮料?我也要尝尝。”老爸睁开眼,笑着说:“这是世上最好的东西,神仙都不一定尝得到呢。”我听了这话,要喝的欲就更加强烈了。于是老爸也给我倒了一杯,我没有等凉了,就咕咚喝了一大口,舌头被烫得吓了一跳,嘴里还喝进不少茶叶。我很不满:“爸,这不就是茶叶茶吗?也太难喝了吧,又苦又涩,神仙才不要喝这种东西呢。”老爸又笑了:“慢慢品,才能品出它的清新味道。茶如人生,杯中沉浮啊。”老爸的.话,听得我一愣一愣的。老爸继续感慨道:“我们的生活,怎么可能总是一帆风顺,一直甜蜜?苦涩过后,才倍感怡人。只有经历了过人生的风雨,才能品出其中独特之处。你现在还小,想品出这种韵味是不容易的。怎么样,再来几口?”我挠挠脑袋,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由自主地又喝了几口。

两年后的我,已经走进初中的大门,竟也渐渐喜欢喝茶了。尤其是每当心理不舒服时,常常会泡上一杯茶,看看那上下晃动的茶叶,心里就舒坦许多。茶的那种清香,也慢慢渗透进我的血液中,融入到我的骨子里。

我现在每个周末都会陪老爸喝一次茶,听他讲讲茶如人生的道理,调整我的前行方向。我还决定,等到明年的父亲节时,我要悄悄给老爸买一罐好茶叶,让辛苦的爸爸拥有一份女儿奉献的惊喜,享受生活如茶的别样滋味。

篇3:品茶情感随笔

品茶情感随笔

前些天在中华文苑做管理时,刚巧看见圈主采薇人老师的一篇关于介绍紫砂壶的博文,由壶让我联想到茶,我们西双版纳是普洱茶的原产地,版纳的傣族人有着潮汕人特有的爱好,爱喝工夫茶。可是自己,一直没有花工夫在喝功上,于是,没有学会品茶。我觉得我花的工夫总是与人不一样。每次,我都会在有机会倒茶渣时,小心翼翼的……

当看着被泡过一次又一次的茶叶渣等待着被倒掉时,心里总会有一个念头出现:一两个小时之前,她还是满带芬芳,给人以美的期待,给人期待品尝的喜悦……

可是,就在喝茶人的谈笑风生中,她正一点一滴地褪色 ,茶味慢慢的淡去……最后,所有的芬芳荡然无存,只留下萎黄一片……

……是该赞叹她给世人带来芬芳,还是该悲悯她瞬间的花容失色?!

……想起林清玄说的“无常”: 人生是经不起泡上几泡的,如茶叶。

是的.。懂得茶叶的哲理,懂得人生的无常。我们更要试着学会珍惜芬芳及所有''芬芳的来源,自赏也好,他赏也罢,即使芬芳来得悄然无息,你也要用你敏感的心去迎接她。

于是,发觉自己其实有很好的心态了,更发现,自己其实总是能以心修心。

如果芬芳的行程能很美,萎黄一片又如何?她曾经那么美好过,至少曾经有那么一种人少不了她,爱茶的人,她一直拥有着!经不起泡上几泡?又如何!记得,她曾在丛中笑....

我平常不怎么喝茶,一来整天忙忙碌碌,有点空闲也没心思摆弄;二来总觉得茶比较苦,偶尔喝一次,也总是放很少;更主要的原因是,我觉得喝茶不能叫喝茶,应该是品茶。而品茶,就需要有心情,需要心中有天地,就需要用心、用情细细地品,所以,我总觉得品茶是一件高雅的事情,于我这个算是有点文化的傣家女子就没多少瓜葛了。

真正的品茶,有特有的茶道,比如,用什么质地的壶沏什么类型的茶,水要烧到多少度最好,茶要泡多长时间等等,而我对茶道却一无所知,对茶文化也是一知半解,所以也就不敢妄谈品茶的学问了。但,门外汉也有门外汉的理解,虽然不一定合茶道,但能品出点自己的味道,不也是乐事一件吗。偶尔的品茶,让我体味到,茶有三个层次,或者说三种境界,第一层是苦,也就是第一遍茶。第二层是香,也就是第二遍茶。第三层是淡,也就是第三遍茶。茶的三个层次,正好诠释了人生的三层境界。茶要认真品,才能品出其中的味道,而人生也要认真走过,才能品出生活的味道。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旅途上的沟沟坎坎总让人觉得活一辈子不容易,人生有太多的磨难和挫折,仿佛人活着就是为了受苦的,这就像喝第一遍茶的感觉,苦。这时,我们应该还很年轻。但是,当我们经历了,拼搏了,成长了,为了生活,哭过,笑过,酸甜苦辣咸都尝遍后,我们才猛然发现,原来,这就是生活。成功和失败,欢乐和痛苦,笑容和泪水,顺利和挫折,光明和黑暗,共同构成了人生天空的色彩。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泪花中跳动的是笑容,失败中蕴藏的是成功,黑暗中闪耀的是光明。这时我们才发现,原来,生活是美的。这就是第二遍茶的感觉,苦后的香。这时,我们应该是人到中年。但是,只有当我们经历了一辈子的风风雨雨后,我们才可能真正地发现人生的真谛。不是我们成功了多少次,失败了多少次,有多少欢笑,又有几多泪水。而是,不管什么境况下,都能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认认真真办事,快快乐乐生活,老老实实做人。这时,我们才真正体味到,人生就是一杯白开水,好像没有味道,但却包容了一切味道;好像非常平淡,但却溶解着所有波澜。这就是第三遍茶的感觉,香后的淡。这时,我们应该处于人生的反刍阶段了。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茶可以像人生一样品,人生却不能像品茶一样过。因为,人生百年,一杯茶的功夫,倏忽已逝,记得她和他们,曾在丛中笑……

篇4:品茶_初中随笔

品茶_初中随笔

茶,对我来说,只不过是几片茶叶用水泡了泡。

在家里的每一天早晨,起床后,总能闻见一股清香。我不用看就知道是爸爸在泡茶。起床后,泡上茶,喝上几杯,这已成了爸爸的习惯。

“你要不要来喝一杯?”早上刚起来,爸爸看见我便说道。

“嗯!”我揉揉惺忪的睡眼漫不经心的答着。

说到喝茶,我喜欢喝泡过三四次后的那种颜色淡淡的茶,有着一种清淡的香味。

我在沙发上坐了下来,便和爸爸品起茶来。过了一会儿,一杯茶放在了我的面前。我拿了起来,喝了一口,便觉得一股苦味在口腔里回荡着。

“爸爸,这茶怎么这么苦啊!我不要喝浓的,要喝比较淡的!”我不满地说道。

爸爸拿起一杯茶,对我说:“是你不会品尝,你要像我这样!”

边说边端起一杯茶示范便说:“看好了!先喝一口茶,含在嘴里,慢慢地咽下去,你就能感觉到一种清甜。”

我照着爸爸说的,先喝一口,再含在嘴里,便有着一种苦味触摸着我的味觉。然而,当我慢慢地咽下去,换来是另外一种清甜的味道。

我像发现了绿洲似的,对爸爸说:“爸爸,真的有着一种清甜的味道,变得好好喝!”

“你知道苦尽甘来这个成语吧!今天,我就是要告诉你,凡事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去努力,成功便会在前头等着你。其实这跟学习是一个道理。就那你的成绩来说吧!虽然,你现在与跑在前面的`同学有着一段距离,只要你肯加油,肯吃苦!就一定会换来成功的!那时就是“苦尽甘来”!”爸爸语重心长地说道。

听到爸爸说的一番话,我的心不禁地颤了一下,想起爸妈对我的期望和鼓励,眼睛不由的湿润了。

“爸爸,你和妈妈都放心好了!我一定会竭尽全力,用汗水换来甘甜!”我说道。

这时,我已默默地下了一个决心,用自己的努力赶上其他同学!我想,我一定会苦尽甘来的,就像品茶那样!

篇5:学会品茶生活随笔

学会品茶生活随笔

学会品茶,其实是学会一种生活

我认识一位女性朋友,这位女性朋友在朋友圈中以气质著称。有朋友曾经问过她,您是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更加有气质的?她的回答很简单,“学会品茶。”

一个懂得品茶的人,必定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在茶的世界里,所构建的是一个人内心中最真实最纯净的生活样板。学会品茶,其实是学会一种生活。

学会品茶,其实是学会一种生活。

时光的雕琢会让容颜慢慢褪去青春的底色,三杯茶的时光让人明心见性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学会品茶,抵得过任何化妆品,抵得过岁月的侵袭,抵得过时光的流逝。

学会品茶,其实是学会一种生活。

纷纷扰扰的社会让人百转千回地寻找着生活的激情,三杯茶的时光让世界静下来,慢下来。

学会品茶,摒弃喧嚣,摒弃纷扰,摒弃没有生活的'生活。

学会品茶,其实是学会一种生活。

爱情的真谛是心与心的交融,三杯茶的时光遇见那个值得等待的人。

学会品茶,读懂那个人的秉性,读懂那个人的气质,读懂那个人的生活。

学会品茶,其实是学会一种生活。

物欲横流的城市里难觅真情,三杯茶的时光拉近彼此的距离。

学会品茶,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彼此相对无言或者三言两语中感知真情。

篇6:品茶中的自娱自乐随笔

品茶中的自娱自乐随笔

在一个寂寞深重、月光走失的夜色里重读《宫乐图》,会莫名地联想到诗人元稹的五言绝句《行宫》:寂寥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的诗作说的是唐宫里那些宫女们无援、寂寥、孤独的后宫生活,读来催人泪下,正如宋代洪迈在《容斋随笔》里所言及的,“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

“有无穷之味”,其实也是我读《宫乐图》的真切感受。

看起来,这十位围坐于一张巨型方桌上的宫女,分别有筚篥、琵琶、古筝、笙等古代乐器助兴,甚至有旁立的侍女轻敲牙板,以为节奏,陶醉其中的她们意态悠然,像是一杯清茶带她们去了一个极乐世界似的。稍稍细心一下,还能发现方桌中央置一很大的茶锅(即古代的茶釜),右侧的一名宫女手执长柄茶杓正将茶汤分入茶盏,而她身旁的一名宫女手持茶盏,似乎因听乐曲而入神,暂时忘记了饮茶之事;对面的另一位,似在细啜茶汤,侍女在她身后轻轻扶着,仿佛醉了。我特别注意到,连蜷卧在桌底下的那只温顺的小狗,都静若处子,丝毫未被惊扰。

如此悠闲、舒适、缓慢的茶时光,在我看来,绝非宫女们及至内心的快乐,而是她们集体在自娱自乐,一种以苦为乐的自娱自乐。在高墙深院的后宫里,她们除了茶,还能靠什么打发无聊的时光呢?我猜想,得过且过一定是她们的集体心态,这些宫女们在品茗之际一定不再说宫里的.旧事了,不是忘说了,而是说烦了,说得娇嫩的嘴皮都起了茧,说得自己都不爱再说了。所以,看上去一个个慵懒无比的宫女们,在贵族身份的背后,内心深处其实藏着太多太多的哀怨与伤感。

这些绛色的寂寞,让我想到了另一幅唐代的饮茶图——周防的《调琴啜茗图》。这位擅长用画笔表现古代贵族妇女以及佛像的长安人,予茶以美妙琴声,虽秾丽悠闲且不失贵族之态,但我还是感到有一份一份迥异于寂寞宫女们的空虚扑面而来。承载了宫女们太多心思的《宫乐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轴,绢本,为设色画,纵4817公分,横69.5公分。

据说,这件作品并没有画家的款印,原本的签题标为《元人宫乐图》,是后来改鉴为唐代的。从元到唐,那是因了宫女们的发式。唐代宫女的发髻梳向一侧,是为“坠马髻”,有的向两侧梳开,在耳朵旁束成球形的“垂髻”,有的则头戴“花冠”。如此种种的“坠马髻”、“垂髻”、“花冠”,都是唐代女性在发型上的典型特征。此外,绷竹席的长方案、腰子状的月牙几子、饮酒用的羽觞、侍女的琵琶横持以及手持拨子弹奏的方式,皆与晚唐之风俗相近。所以,这幅曾经名为《元人宫乐图》一跃而成为唐代的《宫乐图》。亦有论者以为,此画“衣裳劲简,彩色柔丽”,完全契合唐代工笔画的风格。

当然,作为一幅茶画,它所勾勒出的唐代饮茶之风,才是最有力的佐证。

大唐帝国正值我国饮茶之风昌盛之际,有名的《茶经》亦完成于此时。陆羽在《茶经》里极力推崇的煎茶法,改变了唐以前粗放式的煮饮法,不但合乎茶性茶理,而且赋予饮茶更为深刻的文化内涵,所以一经推出,立即得到了广泛响应。而从《宫乐图》中可以看出,茶汤是煮好后放到桌上的,而此前的备茶、炙茶、碾茶、煎水、投茶、煮茶等诸多繁琐程式皆由侍女们在画面以外的场所完成。饮茶时用长柄茶杓将茶汤从茶釜盛出,舀入碗状且有圈足的茶盏饮用——所有这些,都是唐代“煎茶法”场景的生动再现。

从这个角度讲,《宫乐图》似乎更具有文献意义——文献意义的附加值的增大,反倒让人们忽略了那些宫女们寂寞的内心世界了。

篇7:品茶的心境随笔散文

品茶的心境随笔散文

好酒的可作侠客,爱茶的方为隐士。古人说的这些话,现如今似乎都不行了,人们忙碌在现代的喧闹里,被市声和工业的废气围拢着,至多是借酒交流一下感情,酒茶也不再是那种神通八极、思联四方的酒与茶了。但茶融心境,尤其是品茶要的更是心境。茶香缭绕,心慢慢静下来,如水,如一面镜子,在清醒中生出更多的沉思。

真正有这种感觉是在茶缘茶艺馆那个冬日的下午,我和从许昌远道而来的杨杰兄坐在茶馆的一间小雅室内,慢慢啜饮着茶的沁绿中透出的醇香,窗外小雨霏霏,弥漫着微寒的冬日天气,室内却是一种难得的温暖和馥郁,连墙上悬挂着刘丙森的书法“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八个大字都格外宁静地创造着一种心境:无喧嚣之形,无激扬之态的酩酊。当茶艺小姐冲茶、洗盏之后,我回过味来,再来品评,倾听与诉说,都显得这般自然,诚虔而透明。有时,就那么静静地坐着,一切余韵尽在不言中。

早些年,在南方的一个现代化步履匆匆的城市,也是一个小雨绵绵的下午――不过是江南的那种潦人的薄雨,我走进广厦一隅的茶社小坐,红一色桌椅,素洁的茶具,和朋友们一起品香茗,听丝弦,无端地生出许多联想,那时我真正发现了茶的高贵。《红楼梦》里的妙玉妙言:“一杯为品,二杯即为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驴了。”坐在茶馆里,才觉出这话的妙处。南方的许多茶馆,都有一番十足的东方情调,古典,诗意,最是交心洗神的好去处。周作人说:“清泉绿茶,用素洁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陈梦。”(《周作人文选》) 当时,在南方,进茶馆喝茶去,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曾想,在我的城市,要是能有这样的茶馆,该有多好。

时尚有时是一种经济。在我居住的小城,仅去年一年时间就有近百家茶馆上市,真是匪夷所思。但我去过的并不多,惟这家茶馆。我观其格调、布局都有一种文化的意蕴,甚至流水般的音乐都有几分动人心魄之处。耽饮在此,如临清泉,如闻梦语,远离了市声的喧嚣,抵近了自然的幽静。茶艺上的功夫当然有诱人之处,但说实在话,我看重的还不在于此,我曾在另一篇文章中写道:“坐在这里,一个人静静地啜饮,心静如水;两个人或更多的人倾吐与倾听,用心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彼此呼应着,单纯而至情。这是一种诗意,城市中难得难觅的本真。”要的就是这种心境。朋友相拥而坐,在茶香、流泉、音乐之中,听得出彼此的心音,这是何等的快事!

现如今,有关茶文化的书是越来越多了。《中国茶》、《茶经》、《当代茶艺》、《茶文化》……不一而足。但有一个共同的核心,即茶艺茶道――载茶道而成艺,因茶艺而得道。其实,说到底是说一种心境,“茶是心,则茶即佛”,“茶清如露,心洁如佛”。其根本在“清心”二字,在细细的品味中,心归于宁静,宁静得可以听天籁,听细雨,听神灵的.昭示。这是真正的灵魂的跳动,是瞬间的人生顿悟和心灵感受,是淡雅生命中的一丝感动和一次次震颤。因此,古人说:“品茶者,独品得神”,一个人品茶,能进入物我两忘的奇妙境界,两人对品“得趣”,众人聚品“得慧”。品茶用的是心,用心品可以达到至高的境界,用心品就会心闲气定,神通八极。招隐寺有一幅茶联:“一勺励清心,酌水谁会出世想;半生盈素志,听泉我爱在山水。”苏东坡也说:“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都说出了“禅茶一味”的意境,包含了真性情、真旷达、真淡泊、真景真意真的清静心境。

我相信茶是可以“清心”的,在静寂中超逸于俗念,在静寂中回归自然。这是茶的本性。,曾为一位女孩写了首小诗,那时她深陷痛苦。

一枚茶叶,是一位不坠凡尘的秉性男儿

可以拂去你的忧郁以及爱的伤害

在这处灵泉、宽谷,一阵裂帛

泉水涌动如远处飘来的琴声

这时的整座山都和你的心一起宁静

温润而透明。小妹,饮一杯香茗

听一曲淙淙的高山流水

苦味,风情,金戈铁马之声都从俗念中

退隐到自然的背后。小妹

舞台弄影长裙飘飘的小妹。城市深处

灯红酒绿,你已为那些喧嚣伤透了脑筋

我不解其味谁晓你苦衷?

我邀你烛光下品一品风烟寂然的清醒

姑且不说诗的好坏。那时只是嘱她朋友相邀,与茶结缘,意在说要心胸开阔,一切随缘,随自然。不想她真的去喝了一次茶,在茶水的流动中,那些烦燥、懊恼、不安、恐惧都被一根一根抽了出来,心归于宁静了,人整个有了一个本真的自我了。

林语堂曾说:“捧着一把茶壶,中国人把人生煎熬到最本质的精髓。”在最本质中,用宁静的心境和本真的自我去领略一段暗香浮动、万泉俱涌的茶韵,自然是一种身心的享受,一切名利与得失、尘俗与喧嚣都会在这一瞬间烟消云散,荡然无存,剩下的是高山流水叮叮咚咚的余韵萦绕于耳萦绕于心萦绕于万事万物之上,经久而不息。

篇8:化佛山品茶随笔散文

化佛山品茶随笔散文

牟定县,是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县之一。大学毕业,我进入州民族中学教书,许多年,学校都坚持培训全校学生跳民族规范舞,也就是彝族规范舞,每一年都要组织全校各班进行跳民族规范舞比赛。我刚参加工作,是高四十班班主任,在高一年级时候,我们班参加当年全校的民族规范舞大赛,获得了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我对彝族舞曲,对彝族音乐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我那时候还参加校团委的宣传工作,收存着好几盘彝族舞曲录音带,很多盘楚雄彝族民歌录音带。其中有两支彝族民歌,也是舞曲,我最爱听,那就是《正月十五赶猫街》《高山顶上茶花开》,闲暇时,我经常会开着录音机反复听,经常还会哼唱。时间长了,一些彝族学者告诉我,这两支歌,都来自于牟定县,其中《正月十五赶猫街》,就是产生于牟定县的安乐乡猫街村。正月十五是该乡的一个民族传统节日。于是我对牟定县,对产生了这样浪漫美丽的两首情歌的牟定县向往不已。和,《正月十五赶猫街》这首原生态楚雄牟定县彝族民歌,先后荣登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和元宵晚会。

结婚后,经常到永仁县去看她,原来是走老路,经南华县、姚安县、大姚县去,大概是二零零零年至二零零三年,修建南华县到永仁县的南永二级公路,楚雄去永仁县就改道牟定县和元谋县。于是,我一趟趟来来去去,反复经过牟定县,反复经过安乐乡猫街村。每一次经过牟定县,每一次经过安乐乡猫街村,我都很激动,很兴奋,从来不会像别人一样昏昏大睡。每一次经过产生“正月十五赶猫街,我在猫街等着您”这么美丽的情歌的彝族聚居乡镇,我都会肃然起敬,都必然保持着清醒,保持着满腔恭敬。当然,爱好民族文化的我,一进入民族聚居区,本来就会兴奋激动,怎么睡得着呢?

然而那时候,都是匆匆路过牟定,路过猫街,只是个匆匆过客,对牟定县、对猫街也就一直只是有个肤浅印象。那么些年,我多么想走进牟定县路边的那些彝族村寨,我多么想走上猫街的那些村路,多么想去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一位温柔多情的彝族姑娘在猫街等着我啊,我多么希望走进猫街的神秘古树林里,去与等着我的彝族姑娘们相遇相会啊……

今年五月初,老家在牟定县的好友约我去牟定县参加一个散文笔会,我才终于有机会走进牟定县去玩,我很高兴,很激动。从元双公路去牟定县,只有三十多公里,没花半个小时,我们就到了牟定县。

从牟定县城到化佛山的公路上,沿途都晾晒满了收割起来的蚕豆、小麦和油菜,这些东西几乎都被烤成了熟香,农民们正在用连枷抽打,或者在扬簸打下来的麦粒蚕豆,干热的风,干热的气息,泥土的气息扑鼻而来。飘溢着小麦蚕豆熟香,还有小麦秸、蚕豆秆叶、其他草木的熟香,一切都充满了骄阳味道、阳光味道和熟香。

一条河,如同绿色游龙一般,从化佛山顶上摇头摆尾蜿蜒而来。到底才夏初,虽然干热,但是路边蜿蜒曲折的小河边,早已经垂柳依依,柳丝如同秀发,秀逸披垂,翠绿盎然,田埂上,村寨边,山坡上,处处可见一蓬蓬一片片高大嫩绿的芦苇,芦苇芽和叶子在热风热气息里摇曳,叫人感到一丝丝湿润阴凉,到处可见一蓬蓬嫩绿的'金银花,有些金银花已经开出了银黄美丽的花朵,一串串像正在吹着喇叭,像唱着着春天的歌谣。炎热的牟定因此很有些浪漫美丽味道。这些暮春初夏的芦苇、金银花,叫我想起来生活于乡间的那些美好童年时光,抬着木梯子,踩着晒场上或者路上的麦秸蚕豆秆,顺着一家家瓦沟头去掏肥壮黄雏鸟和大大的鸟蛋的快乐时光。此时是乡间野鸟们最幸福的时光,也是乡间孩子最快乐的时光。野鸟门食物丰硕,晾晒在村路上晒场上的小麦大麦随便它们挑食。小孩们掏来鸟蛋和小鸟,随便从山坡上捡拾干柴,烧烤鸟蛋和雏鸟吃,是难得的美味,还有烧烤新收的蚕豆小麦,也很好吃。

吃热了,我们就会随便从溪流边,随手采摘一把芦苇芽,或者采挖几茎芦苇根,或者随便从路边山坡上,采摘一把美丽的金银花,拿来泡水吃。这样的芦苇芽和金银花,入口生津生香,清香凉爽,清凉败火。

我猜想,牟定县乡间人家,此时大概都喜欢采摘芦芽,采摘金银花,以之泡一盏暮春初夏的清茶,慢慢品味,品味出一盏清凉,品味出一盏清香,品味出一盏幸福。

化佛山,山清水秀,山上泉水叮咚,山下溪水潺潺,日日夜夜滋润着一个个村庄,片片庄稼肥,日日野花开,四季野果香。化佛山九叠泉,如同清凉幽深的眼睛,令人心醉。我顺着泉水上溯,总想弄清,这九叠泉,会不会是谁的水灵灵眼睛,会不会是一位美丽女孩子的眼睛。九叠泉一带,古木参天,环境很清幽。从炎热的牟定县城里爬上化佛山来,立刻感到很清凉舒爽。

化佛山海拔三千三百多米,化佛山腰,远离红尘喧嚣,空气清新洁净,土质清甜,适合栽种茶叶。化佛山区,自古就有栽种茶叶的习惯。化佛山茶叶,向来以其品质奇高而名满滇中。

临近山顶有许多高山栲,高大粗壮,堪称栲树王,其中有几株,胸径达到二点六米,枝叶婆娑,绿荫匝地,虽然古韵悠长,却也生机勃勃,很有女孩子气息。其中一株,屡经雷电劈削打击,在地面以上一米多处形成一个很大的空洞疤痕,看着颇似女阴形状。我们几个文友,都不禁展开怀抱,去搂了一下她们,像是搂着一位位千年的古典美人,叫人想入非非。

几十架硕大的大风车,风力发电机,像一个个巨人,转动在山顶上,叫我们立即感到像是走进了一个神话的世界,像是走进了一个神秘虚幻的世界,叫人一下子就想起了西班牙大作家塞万提斯的巨著《堂吉诃德》,想起了那一个与风车作战的浪漫勇士。

顺着九叠泉形成的涓涓细流下去,我们去寻一溪涧的清凉和野花香。积年久旱,九叠泉水已经不大,但还是潺潺有声。暮春初夏的野花,一粒粒细细小小的,如同碎米,轻轻柔柔的,绒绒逸逸的,如同仙境仙女们的一缕丝绢,如同一个悠长飘逸的梦,流淌翻滚在溪涧里,形成了一条细碎小花的细白河流,流淌成幽幽深深的一条花香的河流。

山溪里,自由欢快地蹦跳悠游着一种红色的山蛙,很好看。可能是因为吞吐了太多的山间甘泉,呼吸了丰沛的新鲜空气,这种山蛙红得很美丽,很健康,叫人喜爱不已。

在山间深林里寻够了幽,探够了胜,浑身清凉舒爽,才钻出来,与牟定县的一帮文友,在化佛山下的一个山庄里闲闲地坐了半日,慢慢品味一盏化佛山清茶,茶是化佛山土生土长,水是化佛山泉流泉聚,品味起来,甘甜入心,凉爽沁脾。

牟定县的山水养人,养野花野果。牟定山野,隆冬腊月里随处可见硕大美丽鲜艳的山茶花,也多莹白甘甜的野橄榄。好友爱吃牟定县的野橄榄,降火生津,润喉,疗治慢性咽炎。我正好有慢性咽炎,每次去他那里,他都会给我泡一盏野橄榄。每年秋天,他的母亲和家兄,都会从山野里采摘回来许多野橄榄,烘烤干了,收藏起来,送给他。我就跟着他沾光。

在化佛山下,我再次品尝了一盏牟定的野橄榄茶,周身更加清凉舒泰。

牟定县的一位好友,也属优秀作家,重情重义,我两次到牟定县品茶,都送我两盒牟定羊泉乳腐。牟定油腐乳,九十年代就已经名满滇中。我一九九四年参加工作以后,曾经有好几年,每顿饭总是要以牟定油乳腐来下饭。那时候经常买牟定油乳腐,我记得最早是五块五一瓶,后来慢慢涨价。近年来,牟定又有了另外一种更味美的羊泉乳腐,特别是羊泉素乳腐,更是好吃,而且越来越受到男女老少的喜爱。羊泉素乳腐,逐渐取代了油乳腐,深受食客喜爱。这种素乳腐,既不叫人害怕油腻,又开胃送饭。毕竟大家越来越讲究养生和保健,很多人不喜欢油汪汪的油乳腐了。

篇9:品茶

品茶

茶被誉为“国饮”,想必是有其中的道理,中国是最早发现茶叶的国家,因而中国人的饮茶文化自然要比西方人浓厚的多,饮茶的历史也更悠久。

当中国人沉浸在茶香中时,西方人正被一种名为“咖啡”的饮品所吸引。一时间,茶和咖啡成了世界上的两大饮品。

再后来,就进入了碳酸饮料的时代,简单地说就是汽水时代,不过还是以气劲十足的可乐为主体。

炎炎夏日,从冰箱里拿一罐可乐爽一下,的确是个不错的选择,有一种酷酷的感觉。正在可乐风靡全球之时,咖啡也不甘示弱,依旧凭它那浓郁的香味和不错的口感为人们所青睐。因而咖啡和可乐既是同行,又是冤家。

好像茶不见了踪影?茶并没有就此消失,她只是不愿意像可乐和咖啡那样成为时尚的代名词,因为她不属于时尚。她源于自然,属于清新。或许有一天会有一种更酷的饮品,取代可乐的咖啡的地位,但它绝对取代不了茶。

中国人的茶看作是有生命的。茶长在山里,死在锅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茶最美的瞬间是它的第二次生命。泡茶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中庸思想:多一分过头,少一分不到位;投茶量不能过多或过少;泡茶的时间不能过长或过短,茶水的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你惟有把茶看作是有生命的,茶才会为你展现瞬间的完美。

看着茶叶在水的.冲击下慢慢沉下去,又缓缓浮上来,好一副悠闲自得的样子,真令人羡慕。

顿时,茶叶的清香散发开来,弥漫了整个房间,给人一剂安定剂,浮燥不安的心情也会随之安静下来。

我习惯在品茶时加上和谐优美的背景音乐,温馨的感觉从我的内心深处渐渐发出来,充溢了全部身心,像空气和水透过无数细微的毛孔,扩散在整个房间。

惬意……

思绪随着茶叶的舞动变得像一缕飘忽不定的轻烟,瞬息万变,像脱缰的野马,溅起一阵阵的心潮,又像旋转在风浪里的一片树叶,一会儿被抛到这儿,一会儿被抛到那儿。

茶需要时间,需要品味,需要感悟,然后她也带给你一种享受,一份难得的遐想与自在。

用自然的绿色的白色烘托茶香,用古色古香的茶具凸显文化气息;用光、音、色、味、动感吸引茶客;以专业的茶艺师为客人奉茶。

茶是深刻的。

可乐不需要品味,只需要一张大口咕噜咕噜地往下咽,然后嗝称赞一句:“好爽!”

咖啡和可乐是永远不能和茶相媲美的。

“一碗喉物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四碗发轻汗,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到底茶的精妙之处在哪儿,是很难口述的,你必须自己去品尝,去感受,最后的还会说一句:“果然不同凡响。”

人和若有此享受,一生足矣。

篇10:品茶

每次看见老师一边批作业一边喝茶,我就馋的直流口水,特别想尝尝那茶的味道。我想老师每天都要喝茶,这茶一定很好喝。老师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一般。通知大家明天每人从家里带一点茶叶来泡茶喝。我听后心里乐开了花。

放学一回到家里,我就拿起爸爸的茶叶罐塞进了书包里。想到明天班队课就可以自己泡茶喝。我就兴奋的一晚上没睡。终于到了班队课。我打开茶叶盒,小心地拿出一把细细长长如同树枝一样的茶叶放入杯中,那深黑色的茶叶躺在杯子的底部。杯口还散发出一股清香。我闻了闻,闭上眼睛,仿佛自己走进了雨后的森林。

篇11:品茶

中国人喜欢用茶树的叶子和芽冲水喝。这种水别名茶、茗。后来,“茶”引申为所有用植物的花、叶、种子、根泡制的草本茶,如“菊花茶”等,用各种药材泡制的凉茶等。

步老师告诉我们,茶叶最早用作为祭品的,春秋战国时把茶作为菜食,到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到西汉后期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到西晋以后,茶才作为普及民间的普通饮料。

作文课上,老师讲完了茶叶的知识,就请我们品茶。我端起一杯信阳毛尖,一股清香扑鼻而来,还带有淡淡的苦味,抿了一小口,淡淡的.苦味含在嘴里,但过了一会儿就变得甘甜起来。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古时候的人知道喝茶可以醒酒。信阳毛尖虽有些苦,但我还是喜欢这节品茶课!

篇12:品茶

我知道外公和爸爸每天都要喝上几杯茶,才会去做要做的事。

一位叔叔送来一包新茶,每一颗都是绿毛尖。从没喝茶水习惯的我,今天也想品尝一下。午饭后,我拿出茶叶罐,揭开盖子,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稍微抓了一些茶叶放到玻璃杯里,冲了半杯开水,盖上杯盖,只见茶叶浮在水上。没过两分钟,又见水面上的茶叶陆陆续续沉入水中,一片片茶叶渐渐涨大。本是透明无色的水也变成淡淡的绿色。

于是,我打开杯盖,捧起杯子轻轻呷了一口,浓郁的茶香沁人心脾,那苦中带有又香又鲜的味道,真叫人回味无穷。

篇13:品茶

品茶

品茶

我家虽然算不上嗜茶家庭,但是我家的茶叶也不少。扁平而光滑的西湖龙井;螺旋形、满叶细毫的碧螺春;体形娇小的武夷岩茶;绿中带黄,黄中带嫩的黄芽叶……今天我和姐姐又品起茶来。

我小心翼翼抓起一小撮黄芽叶,一股淡淡的叶香便弥漫在空中,我的心也变得不在浮躁,静下来了。我把茶叶轻轻放入透明干净的杯中,黄芽叶静静的躺在杯中纹丝不动,一旁的姐姐见了微微一笑的说:“哟,真像一个个听话文静的孩子!”我点了点头也说:“你看,它们多么悠闲自在。”

只听得“哗啦”的水声,姐姐把滚烫的白开水缓缓倒入杯中。茶叶像一条条黄绿相间的小鱼儿轻轻地摇着尾巴游上水面,是那么活泼可爱,连我的心也跳动起来。一会儿这些小精灵又慢慢沉了下去。

茶叶片片舒展开了自己的小躯体,如同睡眼朦胧的'婴儿在伸展自己娇小可人的身体。

少顷,杯底的茶叶显得越发的蓬松。有的像柔软的柳条;有的像轻软的水蛇;有的像海底的水草;有的像是长长的舌头。

白开水慢慢的由白色变成了淡淡的绿色又变成了深黄色。我闻着诱人的清香,禁不住微微抿了一口,顿时一股清香沁人心脾。喉咙涌出淡淡的甜香,久久不散,真是齿颊留香啊!

篇14:品茶

浙江省绍兴县  华舍街道张娄小学 二年级  董晓S

我知道外公和爸爸每天都要喝上几杯茶,才会去做要做的事。一位叔叔送来一包新茶,每一颗都是绿毛尖。从没喝茶水习惯的我,今天也想品尝一下。午饭后,我拿出茶叶罐,揭开盖子,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稍微抓了一些茶叶放到玻璃杯里,冲了半杯开水,盖上杯盖,只见茶叶浮在水上。没过两分钟,又见水面上的茶叶陆陆续续沉入水中,一片片茶叶渐渐涨大。本是透明无色的`水也变成淡淡的绿色。于是,我打开杯盖,捧起杯子轻轻呷了一口,浓郁的茶香沁人心脾,那苦中带有又香又鲜的味道,真叫人回味无穷。

指导教师:何秀凤

简评:写出了绿茶色、香、味俱全,观察细致,语言精炼。

投稿:2005-8-12 15:18:12

【品茶的秘密随笔】相关文章:

1.品茶的心境随笔散文

2.赏文与品茶杂文随笔

3.品茶组诗

4.品茶心得

5.品茶五年级作文

6.品茶的诗

7.外婆梳子的秘密随笔

8.教育随笔空气的秘密

9.品茶的精美句子

10.品茶悟人生作文

下载word文档
《品茶的秘密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