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三清阁榴辉岩中柯石英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探讨
“redant”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苏鲁三清阁榴辉岩中柯石英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探讨,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苏鲁三清阁榴辉岩中柯石英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探讨,方便大家学习。
篇1:苏鲁三清阁榴辉岩中柯石英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探讨
苏鲁三清阁榴辉岩中柯石英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探讨
在苏鲁三清阁多硅白云母榴辉岩中发现了柯石英包体,该榴辉岩与超高压含菱镁矿大理岩共生.石榴石中存在的柯石英残晶和多晶石英假相包体表明榴辉岩的变质压力超过2.8 GPa.运用石榴石-单斜辉石Fe2+-Mg温度计和多硅白云母压力计估算结果表明,矿物核部的平衡压力为3.1~3.5 GPa(T=650~689 ℃),边部的平衡压力为2.9~3.3 GPa(T=652~671 ℃).与石榴石伴生的绿辉石普遍发育石英出溶结构.在磷灰石中观察到金属硫化物出溶体.磷灰石富含OH,F,Cl和S等挥发份,这些挥发性组分的'深循环对地壳和地幔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磷灰石,苏鲁-大别俯冲带能够将大量(~80 000 Mt)OH,F和Cl携带到地幔深处.
作 者:朱孟番 朱永峰 ZHU Meng-fan ZHU Yong-feng 作者单位: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刊 名:高校地质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 年,卷(期): 13(3) 分类号:P588.34 关键词:苏鲁地体 超高压变质 榴辉岩 柯石英 磷灰石 出溶结构篇2: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围岩的变质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围岩的变质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利用阴极发光和LA-ICP-MS原位分析方法,对柴北缘鱼卡河超高压榴辉岩的直接围岩--石榴石白云母角闪钠长片麻岩和含蓝晶石的石榴石云母片岩进行了详细的锆石微量元素和U-Th-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石榴石白云母角闪钠长片麻岩中的锆石主体呈浑圆状形态,内部结构以扇状和冷杉树状为主,稀土总量和重稀土含量均较低,重稀土富集程度低,具明显正Eu异常,Th/U比值均小于0.1,指示其形成在与石榴石平衡共生而不含斜长石的变质条件下.而含蓝晶石的石榴石云母片岩中的锆石显示明显的核-边结构,核部显示碎屑锆石特征,边部为与石榴石共生的变质新生锆石.LA-ICP-MS原位定年获得两种围岩的峰期变质年龄分别为(431±3) Ma和(432±19) Ma.这两组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而且与已获得的紧邻的两类超高压榴辉岩的变质年龄((436±3) Ma和(431±4) Ma)以及带内指示大陆深俯冲作用时代的.都兰含柯石英副片麻岩锆石的柯石英微区年龄(424~432 Ma)完全一致.参考这两类岩石与超高压榴辉岩的野外产状关系、含蓝晶石的石榴石云母片岩的原岩特征以及榴辉岩中超过变质年龄达300 Ma的原岩残核的存在,共同表明,柴北缘鱼卡河超高压变质地体是典型的大陆深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本区大陆深俯冲发生的时代为430~435 Ma的早古生代.
作 者:陈丹玲 孙勇 刘良 Chen Danling Sun Yong Liu Liang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刊 名:地学前缘 ISTIC PKU英文刊名:EARTH SCIENCE FRONTIERS 年,卷(期):2007 14(1) 分类号:P588.34 P597 关键词:超高压变质岩片 榴辉岩围岩 LA-ICP-MS锆石U-Pb定年 鱼卡河 柴北缘篇3:中生代苏-鲁活动大陆边缘榴辉岩、煌斑岩、金矿及富集地幔间的成因联系
中生代苏-鲁活动大陆边缘榴辉岩、煌斑岩、金矿及富集地幔间的成因联系
海西期末形成的初始欧亚板块,从三叠纪(250Ma)开始,便与古太平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发生强烈的挤压碰撞作用和俯冲作用,及由此引起的'远距离效应使中国广大的东部地区从中生代开始成为活动大陆边缘.俯冲作用及构造环境的演化是控制胶东地体等大多数中生代榴辉岩等变质岩类、花岗岩类、火山岩类、煌斑岩类以及金等矿床形成和使它们出露地表的重要因素.胶东地体中富钾的钙-碱性煌斑岩类的特征与其它活动大陆边缘和造山带中金矿有关的煌斑岩很相似,例如呈脉状产出、晚期侵位、强烈的自变质、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和挥发分、高的金含量、高的LREE/HREE和87Sr/86Sr比值、低的63Nd/144Nd比值、与花岗岩类、橄榄安粗岩、酸性脉岩以及热液金矿床的密切共生及它们之间与富集地幔楔的成因联系等,这些都表明它们与板块或板片俯冲过程中的去气、去碱、去LILE作用或壳-幔物质交换作用及由此形成的富集地幔楔有着紧密的联系.
作 者:胡受奚 孙景贵 凌洪飞 叶瑛 翟建平方长泉 作者单位:胡受奚,孙景贵,凌洪飞,翟建平,方长泉(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叶瑛(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刊 名:岩石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ACTA PETROLOGICA SINICA 年,卷(期): 17(3) 分类号:P588.346 P597 关键词:煌斑岩 榴辉岩 富集地幔 苏-鲁超高压变质岩带(UHPMB) 金矿床 A-型俯冲篇4:西昆仑山普鲁新生代火山岩中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西昆仑山普鲁新生代火山岩中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报道了在西昆仑于田县南普鲁火山岩首次发现的包体的产出特征与矿物组成特征,提出其包体为岩浆在高位岩浆房中分离结晶作用形成的堆积相,并估算了其原始岩浆的成分特征,结果表明:其原始岩浆和处于同一火山带的.康西瓦火山岩相似,暗示了它们来自于同一源区.但在高位岩浆房中,随着分离结晶作用的进行,岩浆的温度和氧逸度逐渐降低.
作 者:张招崇 肖序常 王军 王永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刊 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ISTIC EI PKU英文刊名:EARTH SCIENCE-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年,卷(期): 27(4) 分类号:P588.1 关键词:包体 分离结晶 火山岩 西昆仑篇5:青藏高原东部玉树隆宝蛇绿混杂岩中早二叠世放射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青藏高原东部玉树隆宝蛇绿混杂岩中早二叠世放射虫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报道了采自青藏高原东部玉树隆宝蛇绿混杂岩硅质岩岩块中的'放射虫化石.该放射虫组合包括Latentifistula crux Nazarov et Ormiston,Pseudoalbaillella scalprata scalprata Holdsworth et Jones,Pseudoalbaillella scalprata rhombothoracata Ishiga,Pseudoalbaillella sakmarensis(Kozur)等.该放射虫组合属于Pseudoalbaillella scalprata rhombothoracata带,该带可以进行全球对比,地质时代为早二叠世.放射虫动物群与可可西里、滇西等地的古特提斯放射虫组合一致,它指示了玉树早二叠世存在深水沉积盆地.
作 者:朱迎堂 李建星 伊海生 贾全香 赵仁夫 孙南一 张汉文 周庆华 ZHU Ying-tang LI Jian-xing YI Hai-sheng JIA Quan-xiang ZHAO Ren-fu SUN Nan-yi ZHANG Han-wen ZHOU Qing-hua 作者单位:朱迎堂,贾全香,ZHU Ying-tang,JIA Quan-xiang(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710054;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成都,610059)李建星,LI Jian-xing(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710054;西北大学,西安,710069)
伊海生,赵仁夫,孙南一,张汉文,周庆华,YI Hai-sheng,ZHAO Ren-fu,SUN Nan-yi,ZHANG Han-wen,ZHOU Qing-hua(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西安,710054)
刊 名: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 年,卷(期): 33(5) 分类号:Q915.811.3 关键词:早二叠世 放射虫 深水盆地 蛇绿混杂岩 青藏高原东部 玉树隆宝篇6:广西北海涠洲岛第四纪晚期火山碎屑流中橄榄岩包体碎块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广西北海涠洲岛第四纪晚期火山碎屑流中橄榄岩包体碎块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广西北海涠洲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第四纪火山岩海岛,岛内出露的最新一次火山喷发产物为碧玄质岩石,它覆盖于晚更新世湖光岩组(Q3h)层状凝灰岩地层之上.在该火山岩中发现有橄榄岩包体,罕见的是,包体是以火山角砾的形式见于碧玄质火山碎屑流之中,故应是被炸碎的包体碎块,而非原始态包体.这是迄今为止较为特殊的.一种橄榄岩包体产状类型,其原始态包体的岩石类型可能为方辉橄榄岩和纯橄岩.岩石结构及探针数据均表明该橄榄岩包体来自岩石圈地幔.包体的温压估算结果为960~1 040℃和1.3 GPa,对应的稳定深度约40 km.此外,由于包体来源深度远小于其寄主碧玄质火山岩浆的来源深度(大于99 km),表明涠洲岛地区第四纪火山碎屑流中的橄榄岩包体是地幔柱来源的碧玄质岩浆在上升经过岩石圈地幔约40 km深度时捕获的偶然包体,并在就位前经历过炸碎.
作 者:黄林培 李昌年 HUANG Lin-pei LI Chang-nian 作者单位:黄林培,HUANG Lin-pei(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湖北,武汉,430074)李昌年,LI Chang-nian(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刊 名:岩石矿物学杂志 ISTIC PKU英文刊名:ACTA PETROLOGICA ET MINERALOGICA 年,卷(期):2007 26(4) 分类号:P588.12+5 P588.14 P534.63 关键词:第四纪晚期 火山碎屑流 橄榄岩 包体碎块 广西涠洲岛【苏鲁三清阁榴辉岩中柯石英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探讨】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