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杈架子散文
“劲脆鸡腿堡”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打倒杈架子散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打倒杈架子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打倒杈架子散文
打倒杈架子散文
深秋到了,天转凉了,山上大部分树叶开始枯萎,被秋风轻轻一吹,就摇摇晃晃不情愿地掉地下了,树干的四周堆积了厚厚的松散的一层,其中以松树、盆架子树下的树叶为最多。这时期整天都在山上扒叶子的阿姨、姐姐随之多了起来,我们小孩要等到下午放学后,也赶紧背着草篮、手提竹扒子上山去,以最快的速度,分别在几颗树下扒够了一篮,重量也有十来斤,放在篮里压得紧紧的,够煮一餐饭。
因为难得人多热闹,有人提出要玩游戏了,节目叫做“打架子”,每个小孩都愿意积极参与,说玩就玩,我们从山的各个角落集中来到同一山岗上,将草篮放在一起,各人都到半山腰去扒一小堆枯叶,以最快的速度“飞”回山岗,将每人的一堆叶子排得很近,然后有大一些的小孩找来三根几十公分高,头上带叉的树桠,在较平坦的地方架到一起,成一个三脚架,又在边上划上一条线,每个小朋友各找一样工具,站在线以外,往较空旷、没有长树木的山岗的另一头丢出去,每个人的心里都想着自己的石头或是木棍或是树蔸比别人的远一点,但不能超出多了,因是优先投得远的先打。
每人都丢出去了,即开始轮着捡起自己的工具对准架子投,第一个没打倒,轮到第二远的,最后才是最近的投,往往是石头会从三角架下滚过去,而架子不倒,用树蔸的也有毛病,主要是丢出去的时候它会乱弹起跑,常常是跳到岗边的树林去,人随之要站到树蔸停住的.位置,瞄准去打架子,既远又看不清。最好是用棍子,但太小的打中了也不够力打倒,太大的丢不动,长和重都合适的一时又找不到。但总有运气好的将架子打倒了,全部的各小堆柴全归他了,接着又都去树蔸下扒一小堆回来,再重来。有的小朋友不去扒了,直接从自己的篮里倒些出来参与玩,又没嬴到,等快天黑了回去时,才剩下半篮,家里的大人只随意问几句就算了,但我是不这样干的,篮里的不能动,以保障有足够的量回去“交差”,否则妈会骂人的。
有些位置特殊的山峰,四面因为土质和坡度不同,树木长势也“差天共地”了。山坡里树木茂盛,而山坳上树木稀疏,有些山脊上,从山头到山脚一路都没有树,从横的方向去看是沟沟壑壑,像波浪形状,其横断面像是连接在一起的一组抛物线,有些“温情”,好似有“弹性”,即使我们突然摔到沟里去,也不会受伤害。纵的方向看,又斜得很均匀,没有凹凸不平,这是上天鬼斧神工地营造出很多并排的“滑雪”的“轨道”。
我家后山附近都是黄土里带粗沙的土质,在裸露的山坳上,常年有水的冲刷和每年一两次积雪的侵蚀,再加上有山风刮,山坳上黄色的表面土层已不见了,剩下些方圆的粗沙粒附在底层泥土上,太阳照射下,一齐发出光芒,尤其适合我们在上面滑行。我们一群小孩在山坡里扒够满篮枯叶后,接着在有“滑道”的山脊地方“冒”了出来,并急忙找平坦些的地方,放下草篮后,一边发出欢笑声,一边绕道往高处爬,再从滑道的最高处蹲下,一路由慢而快地飞泻下来,接着又劲头十足地往上爬,排着队准备第二次滑行。
我们要比谁爬上去快,滑得更远,半途中又不会掉到沟里去,还要比谁更有耐力,玩的时间长,至于鞋和裤子是否快磨烂了,暂时都不理它。一直到大家都玩累了、没劲了才停止游戏。乘着天还有些暗淡的光亮,又各自背着比自己“臃肿”的篮子,一个接一个缓缓地下山回家了,“还原”了即将鸦雀无声、漆黑一片的山岗。
篇2:第一辆架子散文
第一辆架子散文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还是生产队时期,架子车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还是比较稀罕的运输工具。那时,谁家有了架子车,谁家的大人孩子都感觉很骄傲、自豪,也是其家庭状况比较好的标志。平时,用架子车从土壕给家里拉土或从家里给自留地里送粪,既省力又拉得多,给生产队地里送粪还可多挣工分,令没架子车的家庭很是羡慕。
那时,我家比较穷,在队里许多家庭都有了架子车时,俺家还没有,常常使用效率很低的独轮推车从后院往出推粪,又往后院推土,有时得借用别人家的架子车给地里送粪,这令父亲及家里人都觉得没面子。那时,我十多岁,看到别人家使用架子车拉土拉粪,心里着实羡慕不已,常常在父亲面前嘟囔。后来,父亲实在无奈,一气之下,狠了心背了一袋粮食淌过渭河去了兴平,先卖了粮食,然后又去二手架子车市场买架子车。由于手头的钱有限,买不起新架子车,只能买旧的。父亲在市场里转来转去,最后,选了一个轮胎和车厢都是旧的架子车买了回来。
那一天,我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心想,我家就要有架子车了。下午放学回来,就坐在门墩上等呀等的,心里想象着架子车的模样,想象着明天我也可以在同伴们面前炫耀了,心里像吃了蜜糖似的。然而,左等右等,不见父亲回来,直等到吃过了晚饭,都没见父亲回来,我也在等待中不知不觉的睡着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父亲终于回来了。父亲和母亲的说话声惊醒了我,我一个鹞子翻身从被窝里爬了起来,跳下炕,去看架子车——我家的`第一辆架子车。虽然轮胎是旧的,车厢也是旧的,而且车厢底和帮都不是木头的而是用旧铁皮油桶经过剪裁后做成的,心里不是很满意,但毕竟觉得我家有架子车了,很是欣慰。
从此,架子车就成了家里人干活的有力帮手。我们用它拉土、拉粪、拉柴,甚至给渭河河堤工地上拉石头。在学校劳动时,我也可拉着自家的架子车参加劳动了,感觉挺自在挺舒心。空车时,那铁皮在土疙瘩路上震动时发出的响亮的声音,也仿佛音乐似的回荡在心空。现在,那辆架子车还深深地刻在我的记忆里。那时,虽然贫穷,虽然那架子车是旧的,却给我带来了快乐和欣慰,让我深深感念。
篇3:打倒一大片散文
打倒一大片散文
打倒一大片就是打箭杆,这游戏是很乏味的,但也许是娱乐活动太贫乏的缘故吧,尽管乏味,我们每年还是照玩不误。
这游戏适合在秋收之后玩,我们玩时所用的“箭杆”,其实就是秋天大人们收割了高粱之后,掐去高粱穗之后,秫秸最顶端的最细最长的那一节。我们将这一节折下来就是所说的'“箭杆”。
玩的地点通常在街心。我们的村子街道笔直,也宽敞。一夏天的雨水浸泡、冲洗之后,街道上沙土也随处可见。开始玩的时候,大家按同等数量数出自己的“箭杆”混放在一起,将“箭杆”下半部分埋在沙土中,可以埋成一堆,也可以埋成一堵墙。然后通过划拳(石头、剪子、布)决定的顺序,站在十米以外的地方甩棒子击打“箭杆”, 打中了不一定是赢了,只有从土堆里完全打出来的“箭杆”才是你的战利品。
第一个击打者如果一次把“箭杆”全打出去了,那别人就没戏了,只好开始下一轮了。如果他没打上,没打倒或者还有剩余,那么其他人就接着打。
打“箭杆”时我们最怕的就是王拴住,因为他是生产队的猪倌,他每天在野外抡着棒子打猪,练出来一手好功夫,棒子打得特别准,如果让他先打,那这一轮就谁也别想得“实惠”了。
我们玩得很上瘾。每次游戏的结束的时候,胜利者抱着一抱“箭杆”乐颠颠地往家走,这些战利品拿回家,找个地方放好,明天再抱着它去参战。
现在一想,那么多的“战利品”到底有什么用呢?那东西只能烧火,但那么短的一截,添进灶塘它又能起多少火苗呢。
想得偏了,玩,就是玩吗。
篇4:离婚把男人打倒-情感散文
离婚把男人打倒-情感散文
“离婚”是现代家庭最大的精神与经济危机。所以,至今尚无人敢创设“婚姻保险”来加以保障。英国每年共有50万人饱受离婚的折磨,而原因多半是由于人们对婚姻的责任还没认识请楚之前,就匆匆忙忙地结婚了。
如何面对离婚后的生活,是那些离婚男性最重要的事。他们必须忘却过去的欢乐时光,而原本熟稔的生活情趣与责任,也都变得晦涩与无奈。
离婚以后,男人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他们失去了原来的亲密关系,失去了家园,失去了生活的重心。而寂寞也是一项难以克服的感觉,即使重新拾回以往的自由,也无法弥补。男人需要一段相当长的适应期,才能安然地面对独身生活。
离婚双方因为内心的痛苦与愤恨,常会引发暴力的想法。他们甚至会彼此殴打,或损害对方的物品以泄愤,甚而有谋杀对方的意图。这些都是婚姻失败的挫折感所引起的报复心理。
离婚的`打击,通常会使人自我反省,而在性格上有所改进,这或许可以使下次婚姻得以改善。据国内统计资料显示,离婚者中有60%的人负有抚养不满16岁子女的义务,但如在结束旧有的创伤之前,夫妻就各自发展新的感情生活的话,他们的子女将产生相当严重的心理压力。
也许,在离婚这一不幸的现实中,最积极的一个方面就是它迫使男人第一次把妻子看成完完全全的人,而不是他理想中的偶象。意识到这一点,对于硬性的,主角意识强烈的男性来说,是残酷无情的。他曾把自己想象为绝对保护者、供养者,而把妻子想象为无私、无助、不谙世故之辈。
在办理离婚手续期间,甚至那些表面上非常贤慧的女人,也变成狡猾、具有攻击性的对手了,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她也许亲自出场,或者请一位精明而又讲求实际的代理人替她辩护,以取得同样的效果。在后一种情况下,她可以对律师的任何索求不承担个人道义上的责任。
一般来说,离婚时,双方都会将长期压抑的怒气一古脑儿地发泄出来。沉痛的教训是:婚姻后期那种从爱到恨,从吸引到反感的情感转移并非离婚本身所致,也不意味着双方情感发生了突变。相反,离婚过程本身只是长期潜伏的、不满情绪的大发作。在我们社会里,求婚和结婚时那种浪漫、充满幻想的方式,不可避免地使某种消极的情绪,一直被压抑着,在这种趋势中,丈夫和妻子必须看到彼此的积极方面,而回避那些消极的情感、摩擦以及那些可怕的隐患。结果,那些情感一旦得以发泄,就会成为一种难以控制的、恶狠狠的、不可调和的敌意。
恋爱中的男性总是片面看待他所恋的女人,盲目地相信她与其他所有女人都绝然不同、温柔顺从,对他尤其如此。亲朋好友一眼便能看出的这个女人的缺点,她的情人或未婚夫却能够视而不见,不以为然,甚至倾向于拒不承认,心里想着:“他们不理解她”,“他们对她没有我了解得请楚。”直到婚姻关系行将破裂时,他才如梦初醒。
【打倒杈架子散文】相关文章:
1.第一辆架子散文
4.散文作家
5.杂音散文
6.感怀散文
7.散文 童年
8.散文读后感
10.蝴蝶梦散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