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管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

管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

2023-02-14 08:30:4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ban了个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管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管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管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

篇1:管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

管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

1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及主要环保措施

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中,与工业项目相比,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具有明显的特征,首先是环境影响的空间范围大,通常包括库区及坝下几公里、几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的河段,以及渣场、料场、施工道路和移民安置区等;其次,主要的环境影响是生态环境和水环境的影响;第三,运行期不产生污染物,但“淹没、阻隔和径流调节”作用对环境的影响深远且不可逆转;第四,因工程任务不同和建设地点不同,环境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差异较大,水利工程特别是引调水工程比水电工程影响更为复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就已经认识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将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不利影响,并在重要水利工程如葛州坝工程和三峡工程立项论证过程中,较为深入地研究了工程建设对水环境、陆生生态、水生态和移民等多方面的影响,并较为系统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但相对而言以前一般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集中在施工期环境保护上,且投资相对较小,约占工程总投资的0.3%左右。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与生态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环评函〔〕4号实行以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事业有了长足进步,环境影响报告书更加关注工程运行期生态环境的长期影响。充分注意到筑坝河流脱水断流问题、高坝大库低温水下泄问题和洄游鱼类通道被阻隔问题。目前水利水电工程在常规的施工期“三废”处理和防治措施基础上,普遍增加了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通过坝下埋管或发电小机组布置了最小生态基流泄放设施;对于水温稳定分层型水库,底层取泄水产生低温水影响的高坝均采取分层取水;对于影响鱼类洄游的闸、坝工程,有条件的均布置鱼道,并建设鱼类增殖放流站;对于在水库、河道引水工程的取水口均布置拦鱼设施;对于不适宜建设鱼道的水库、水电站亦在研究建设人工捕捞过坝、升鱼机等措施。近年完工的项目如广西长洲水电站、浙江曹娥江大闸工程均建设了鱼道,吉林老龙口枢纽、新疆恰甫其海枢纽等建设了鱼类增殖站。目前,最小生态基流泄放措施、鱼道、增殖放流站、水库分层取水等设施已经成为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标准配置。目前在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方面,总体特征表现为,国家立项的大型项目好于地方立项的中小型项目;发达地区的项目好于欠发达地区;水电项目好于水利项目。其中水利项目中落实较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环保投资不足。为适应环境保护的发展和更好的落实环境保护措施,水利部《水利工程设计概(估)算编制规定》(水总〔〕116号)规定,环境保护工程投资作为工程总投资的组成部分,从主体工程投资中分离出来单独编制,并配套发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规程》(SL359-2006)。其后又出台《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492-)。这些规程和规范的实施为环境保护措施设计、投资编制提供了基础性依据。

2环保措施落实过程存在的资金保障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水利和水电工程立项审批程序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水利项目立项实行审批制,水电项目实行核准制,水利项目审查环节相对更多一些。本节以国家审查的大型水利项目为例重点讨论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过程的资金保障机制。尽管水利部门从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等方面,为环境保护措施设计与实施建立了较完善的基本保障体系。但是,较突出的问题是环境保护投资难以得到完全保障,其主要原因如下。

2.1技术因素对环境保护投资估算的影响

2.1.1工程设计深度不够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各阶段环境保护设计深度均要求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一致,但一般设计深度与要求有一定差距,表现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深浅不一。

(1)项目建议书阶段。项目建议书阶段设计深度不够主要表现为,这一阶段仅编制环境影响 篇章,没有独立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不开展环境现状的实际调查。因此,环境影响 篇章中环境保护目标不明确、环境保护措施针对性差,甚至漏项。在这一阶段,设计人员往往类比其它工程或按工程总投资比例计列环保投资。现状情况是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投资一般偏少,“包不住”可行研究阶段的环保投资。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是,制定相应的技术规范,提高本阶段的设计水平;在项目建议书阶段开展环境现状调查,基本明确环境保护目标;根据环境保护目标初拟环境保护措施。

(2)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基本满足可行性研究阶段深度要求,但环境影响评价人员不掌握投资估算的编制方法,也不能正确估算环保投资。因此环境影响评价人员采用较多的方法也是照搬其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中的环保投资,这样即便环保措施合适,投资不一定合理,同样会在审查或评估时被取消或大幅核减。

(3)初步设计阶段。本阶段环保工程选址大部分落实不了,无法进行工程布置,设计方案空泛。初步设计阶段环保设计仍停留在可研阶段深度,致使工程量和投资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概算投资以照搬可行性研究阶段估算投资的情况较多,这就不能将可研阶段漏计的投资找补回来,也就失去了在初步设计阶段进一步落实环保投资的作用。工程设计深度不够,导致环境保护措施空泛,投资误差大。设计深度不够的问题直接影响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到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

2.1.2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体系不完善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的依据是《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规程》(SL359-2006),规程划分的环境保护费用包括工程措施费、非工程措施费、独立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融资利息,但是没有相应的概算定额,使得投资编制人员仍然不能很好地应用这一规程。此外,无论是水利水电设计院的环境保护设计人员,还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的专业人员,大部分人缺乏概预算方面的专门知识,不熟悉投资概估算的编制方法。也正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环境保护投资估算过程中常常采用类比方法,类比其他工程的环境保护措施,进而得到相应的`环保投资概估算。但是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具有因工程建设位置不同,环境影响也不同的特点,类比的环保措施和投资往往与实际存在较大差异。另外,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按主体工程总投资的比例估算环境保护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属于“拍脑袋”性质,更加不切合实际。由于环保投资编制中存在的这些技术问题,在工程管理部门评估及批复时,很容易误导评估及批复人员,认为措施必要性不大,或投资不合理而被大幅度削减或砍掉,进而导致环境保护措施无法完全落实。另外,过鱼设施和分层取水的投资通常列入主体工程投资中容易被忽视而不利于落实。

2.2管理部门审批对环境保护投资的影响

根据我国的管理体制,水利部门承担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管理与审查工作;环保部负责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和环境保护设施的监督管理;而发改委负责环境保护措施设计评估与投资的批复。这种管理体制意味着经水利管理部门审查认定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投资,包括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境保护措施,都要经过发改委的批复。在三部门的审查中,不同的审查部门聘请不同的专家,不同专家对环境保护措施的认识不完全相同,以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审查为例,有的工程在水利部门预审后,环保部审查时认为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还不够,而发改委审查时又认为不必要。表2列出了近年来不同部门审查的部分工程环境保护措施和投资变化情况,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部门审查对环境保护投资有一定的影响,投资的变化反映了不同部门管理职责的差异。这种不同部门审查影响环保投资的现象是由我国管理体制所决定,也是必然和客观存在的。

3环保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

3.1制定完善的标准体系,加强环保投资编制人员的培训

水利部于2月发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规程》(SL359),1月发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L492),《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议书编制规程》、《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和《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经修订后也即将发布。但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概算定额,尽快完善概估算编制体系,将SL359规程纳入概预算范畴,首先让各部门都认同该规定。三阶段编制规程是规范各阶段设计深度的标准,建议尽快发布实施。同时要加强环保投资编制人员的培训,使得专业人员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和规范。针对目前环境保护设计深度普遍达不到相应阶段的技术要求,重点培训环保设计人员在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三阶段的环境保护部分内容和深度。通过培训让工程设计人员提高环保意识,了解项目建议书阶段环境影响 篇章重要性,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开展环境现状调查的必要性。对于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人员和环保设计人员,还应宣贯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程规范主要内容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估算编制,重点培训环保投资项目划分、费用组成、基础单价和工程单价及独立费用编制方法等。鉴于部分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人员不属于水利水电行业,环境保护投资编制的培训可委托水利工程环境专业委员会组织实施。要提高设计质量,水利工程设计单位还需加强环境保护设计质量管理,严格按照各设计阶段的深度进行设计,准确计算工程量和投资,为环境保护措施与投资批复提供依据。

3.2过鱼与分层取水设施投资

从主体工程中分离投资较大的鱼道及分层取水设施从主体工程投资中分离出来,列为环保投资,有利于其投资的批复。首先,鱼道及分层取水设施作为环境保护措施按规定其投资应该纳入环保投资,这样做也可提升环境保护的重视度;其次,对于主体工程而言,鱼道及分层取水设施为小规模措施,隐藏在庞大的主体工程中,在进行投资审查时,容易被忽视而被砍去。

3.3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保障措施的落实

鉴于目前水利工程的环境保护多部门分管制度,水利部、环保部、发改委在加强本部门的职责外,需要建立沟通机制,相互信任,共同促进环境保护措施的实施。发改委在评估与批复过程中充分吸纳水利与环保部门的意见,保障环境保护措施与投资的批复和落实,使水利水电工程以最小的环境和生态代价而健康发展。

4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

(1)在提倡环境保护、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的新形势下,建设鱼道、鱼类增殖放流站,分层取水等环保措施,已成为闸、坝等拦河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的必备措施。

(2)在技术上,相关部门需尽快制定水利水电环境保护投资概算定额,完善概估算编制技术标准体系;尽快发布三阶段编制规程。加强已有规程规范的宣传,系统开展环境保护人员环保设计与概估算编制的技术培训。环保投资概估算应有理、有据、翔实可信,经得住各部门的审查。

(3)在管理上,水利部、环保部和发改委在行使本部门的职责外,需要建立沟通机制,共同促进环境保护措施与投资的落实,使得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闫俊平单位: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篇2: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研究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研究论文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是建设在生态环境良好的上游区域之内,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对于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伴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增加,人们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也开始越加关注,但是由于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造成环境保护措施无法全面落实。本文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现状,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保障机制

想要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主要就是保证环境保护措施在落实过程中具有充足的子键,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在短短的5年之内,环境保护上面的资金投入数量提高了10倍,虽然具有较高的涨幅,但是与发达国家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上还存在一定差距。环境保护措施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必须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进行系统排查,有关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措施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提前准备好充足的资金,真正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实处。

1、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特征及主要环保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与工程项目相比较,自身在环境影响上面具有十分显著的特点。首先就是水利水电工程在环境影响上面所涉及到的范围十分广泛,正常情况下包含整个河段;其次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不仅仅涉及到生态环境影响,还包含水环境影响;最后水利工程水库运行过程中并不会产生任何污染物,但是阻隔及淹没等等因素还是会对于环境造成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不可逆的。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在环境保护措施落实上面,主要特征为:国家所建设的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环境措施落实水平要远远优越于地方所建设的中小型项目;发达地区项目水平好于发达地区,水电项目要远远优越于水利项目。水利项目落实水平较差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环境保护措施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的资金数量有限。为了能够将环境保护措施更好落实到环境保护上面,水利部门颁布了较多的规定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资金归纳到水利水电工程总体投资上面[1]。

2、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过程中存在的资金保障问题及其原因

水利部门在对于水利项目及水电项目落实上面所进行的审批程序不同,正常情况下,水利项目在进行审批过程中,主要是应用的是核准制,在对于水利项目进行审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流程就会多一些。本文在对于水利水电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螺丝过程中,主要从资金角度对于保障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虽然水利部门在标准及政策等方面,已经为环境保护措施制定了十分完善的保障体制,但是在环境措施落实过程中投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有效保障,主要原因是由于:

2.1工程设计深度不够

工程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阶段,在这三个阶段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深度需要保持一直,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的深度与规定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主要表现在这三个阶段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计深度不同。工程设计深度要是不够,就会造成环境保护措施在实际落实过程中,过于形式化,在投资上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设计深度要是较浅的时候,就会直接影响着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过程中资金估算精准性较低[2]。

2.2管理部门审批对环境保护投资的影响

按照我国管理体制而言,水利部门在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过程中,主要承担的工作就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进行设计、管理及审查;环境保护部门主要就是对于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进行监督管理;发改委主要作用就是对于环境保护措施的投资进行审查。这种管理模式也就表示水利管理部门仅仅能够对于环境保护措施与投资进行审查认定,所涉及到的工作内容都需要经过发改委的审核。这三个部门在实际审查过程中,需要聘请不同专家,不同专家对于环境保护措施认知程度也不同,这样就造成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程度无法得到保证。

3、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

3.1制定完善的标准体系,加强环境投资编制人员的培训我国水利部门虽然已经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制定了较多的文件,同时也对于传统文献内容进行了修改及条件,但是还需要对于概算定额有关文件内容进行确定,逐渐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概估算编制体系,将有关规定全部划分到概预算范围之内。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设计水平与技术要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所以就需要将重点放在三个阶段上面,分别是环境保护设计人员建议书、可行性研究与初步设计上面,提高环境保护部分内容的深度。利用培训的方式,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人员自身所具有的环保意识,认识到项目建议书对于环境保护工作所具有的重要性,这也就表示环境保护措施在落实之前必须进行现场实际勘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影响评价人员及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该对于水利水电工程设计规程规范主要内容充分了解,主要就是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投资概预算编制进行了解,将工作重点放在对于环境保护投资划分及费用编制上面。

3.2过鱼与分层取水设施投资从主体工程中分析

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过程中,鱼道及分层取水设施所需要的资金数额较高,这就需要将二者从主体工程内分离出来,将其归纳到环境保护投资上面,这样能有效帮助投资进行审批。将鱼道与分层取水措施归纳到环境保护措施内,所涉及到的投资归纳到环境保护措施投资上面,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结论:综上所述,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的保障机制,需要提倡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形式,积极创建鱼道或者是鱼类等等环境保护措施,真正将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

参考文献:

[1]楚凯锋,殷海波,李国卿,颜剑波.水电水利工程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管理探讨[J].四川环境,,01:107-112.

[2]王临清,付鹏.对水利水电工程环保验收调查中若干问题的探讨[J].天津科技,,06:80-82.

篇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问题浅析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问题浅析

本文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提出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普遍性问题.我国河流分布广泛,修建水库和防洪围堤等水利水电工程是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有效途径,而其环境影响评价则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保证.

作 者:马志杰 刘亮 MA zhi-jie LIU Liang  作者单位:马志杰,MA zhi-jie(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吉林,长春,130021)

刘亮,LIU Liang(嫩江尼尔基水利水电有限公司,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

刊 名:东北水利水电 英文刊名:WATER RESOURCES & HYDROPOWER OF NORTHEAST CHINA 年,卷(期): 25(11) 分类号:X3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评价   生态问题  

篇4: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的探讨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的探讨论文

一、主要工作制度

1.1环保管理体系:水电站环保水保管理工作具有点多面广、参建单位多的特点,必须从管理体系、管理制度、合同要求等多方面明确参建各方的责任与义务。环保管理体系是由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构成,是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环境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办法》、《工程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工程水土保持验收管理办法》、《工程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违约处罚实施细则》、《工程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考核办法》以及其它的专项管理办法等。

1.2环境保护宣传、培训制度:由于环保管理与环境监理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各参建单位环保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通过加大宣传教育,包括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可以提高整体环保管理意识,利于环保监理工作的开展。

1.3环保巡视与专项检查:环境监理按照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巡视方式,针对具体的环境保护项目,合理的开展施工区环保巡视工作。可以及时掌握施工区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存在的环保水保问题。

1.4会议制度:会议制度主要包括定期会议制度和专题会议两种。定期会议制度主要包括周例会、月例会与季度工作会。可以定期对前期工作进行总结,安排后续工作任务,并分析上阶段环保水保工作中的主要问题,查找原因,在以后的工作中进行改进和调整。专题会议制度主要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专项环境问题,一般涉及环保水保专项措施、需多单位配合的专项活动以及其他需专题研究解决的问题等。

二、工作内容

监理项目全过程控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是从工作内容来看又由若干环节组成一个整体,由于每个环节的特点和工作内容不同,相应采取的措施与手段也不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区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根据突出重点、系统实用、便于管理的原则,一般将环境监理分为废污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水土流失、人群健康、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环境监理单位应以经批复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其批复要求为工作的主要依据,检查各项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按环境影响报告书、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相应的`措施分类,具体监理内容如下:

2.1水环境监理:掌握废污水、污染物的来源、种类、浓度、排放数量、地点、方式等,落实生产废水、生活污水、含油废水处理设施是否按环保设计确定的方案进行施工;水库蓄水前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建筑物清理、林木清理和卫生清理,以防止淹没于水库内的树木、杂物等对水体的污染和对水库安全运行的影响。

2.2大气环境监理:掌握大气污染物的产生源、形式、位置,以及与周围敏感保护区(村寨、学校、旅游区等)的相对关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方案是否按环保设计中确定的方案进行;监控工程施工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标情况。

2.3声环境监理:掌握施工区主要噪声源,及其噪声的强度、类型,以及与周围环境敏感点(村寨居民、学校、珍稀动物等)的相对关系;了解并熟悉环保设计中制定的噪声防治方案(隔声墙、吸声屏障,减震座等),并督促落实。

2.4人群健康监理:人群健康监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工程及附近地区各类疾病,尤其是传染病发病种类和水平不因工程建设发生异常变化;加强环境卫生、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做好疫情监控等。

2.5固体废物监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区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一般包括焚烧处理、卫生填埋及委托当地原有处理方式进行处理几种方式,环境监理主要加强对施工区生活垃圾收运的管理,通过对参建单位的宣传教育、检查,做到生活垃圾集中收运、处理,避免垃圾散放对环境的污染。

2.6水土保持监理:水土保持措施主要包括渣场区和路桥区两大部分,渣场措施主要有挡护措施、截排水措施,沟道型渣场必须要采取沟水处理措施;环境监理需要对照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要求,检查、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

2.7监测的监理:水电站工程筹建期、建设期都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开展环境监测和水土保持监测。环境监理必须熟悉监测规范,从监测方案的审核到取样、监测数据的分析、监测成果的审核全过程对监测进行管理。

三、环境监理与工程监理的关系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是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实施的直接监督管理单位,应建立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和制度,配备相应的专(兼)职环境保护监理人员。将施工项目环境保护内容纳入监理工作范围,对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包括各项环保措施建设进度、质量和投资实行全方位监理。

四、结语

由于目前环境监理工作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沿用传统的预算方式,未将环境保护措施及相应投资进行单独列出。导致在监理过程中对具体环保措施的落实,无法从投资上做到有效监管。随着国家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由此而引发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增多,如何让工程顺利完成,又使得在工程建设期间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不但是环境监理工作的目标,也是整个工程管理的目标。

篇5: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分析论文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程,其根本目标不仅要进行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同时还要兼顾防洪、灌溉、发电、供水等工作。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建设地区原有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系统产生影响。为了兼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要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那么就必须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监理的管理。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设工程;环境监理

虽然现在我国的水利工程和跨流域工程的发展比较顺利,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和运行等阶段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流域由于水电的开发应经遭到了生态破坏。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环境保护及管理意义重大。虽然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开展已经有一些年头了,但是究竟该如何做好监理工作,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篇6: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分析论文

2.1大气污染监理

大气污染的所产生的危害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不仅在我国引起了高度重视,世界各国也十分看重大气污染问题。因此,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对污染物的处理方式。施工方对所产生的废气和粉尘要严格按照国家准许的排放标准,对一些石料、水泥等等进行有效的防尘处理,防治粉尘进入大气层造成污染,同时监理方也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的有效监管。

2.2噪声污染监理

环境污染问题中造成污染不容小觑,近些年了造成污染的危害越来越明显。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方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或震动的管理,督促施工方采用降噪工艺或者降噪设备,将噪声危害尽可能的降低,达到国家的相关要求规定。并且监理方还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一旦发现不符合要求的降噪工作,就要按照相关处罚规定进行严肃的处理。

2.3固体废弃物监理

固体废弃物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在施工过程中,要按照我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进行固体废弃物的运送和随丢弃。并且对于固体废弃物还要进行科学的分类,不能盲目的进行统一处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2.4生态保护监理

环境污染问题的不断加重,使人们充分的意识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加强了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程度。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要加强对生态保护的重视,提高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和施工践行过程中,要尽可能的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果确实无法避免,也要想方设法将危害降到最低。这部分内容是监理监督的重中之重,如果发现一些施工企业没有按要求进行生态保护,监理部门就可以采取相关措施进行严惩。

2.5水污染监理

水是生命之源,不仅人类的生存需要水,动植物的生存同样也离不开水,一旦水资源遭到了严重的污染破坏,将会影响一些生命的正常生长。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对污水和生活废水进行严格的处理,避免对工程周边的水域造成污染,监理方要加强这方面的监管,严格控制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

篇7: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分析论文

1.1产生背景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范围内迎来了水利水电建设的高潮,各地区、各类型的水电站和饮水工程开始陆续动工,但是在施工建设是时往往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伴随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环境保护已经成了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中,环境监理也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因此,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建设,引进环境监理机制势在必行。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随之产生,其不仅可以提供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及机制,还可以很好的控制施工阶段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制约着承包商与业主的行为,成为他们之间联系的关键纽带。

1.2主要作用

工程监理是一个广泛的过程,作为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理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其主要作用就是对监督检查施工的过程是否按照相关的环境保护文件进行实施,在发现了违反规定造成环境重大的时候要及时向工程监理进行反映,需由总工程监理师进行修改意见签署,在问题完全解决后才可以进行继续施工。工程建设过程中,环境的投入对于承包商来说是一种“负效应”,投入和应力成反比,投入越多盈利越少。环境监理既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又是承包商和业主之间的一个纽带,一方面,环境监理监督承包方环境保护工作而形成的一种工作关系,另一方面,环境监理是受业主委托对工程环境进行保护而形成的一种委托合同关系。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社会效益,一个是环境效益。为确保环境保护工作的的顺利开展,需要对加强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理力度。

篇8: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监理分析论文

3.1取料场及周边生态环境

环境监理在对施工取料场和周边环境进行监督检查的时候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砂料的加工对下游的水质特别是污染指标悬浮物有较大的影响,在排方前首先要通过沉砂池进行废水澄清,在有土地利用的条件下做到废水――一级沉砂池――二级沉砂池――澄清池――废水回用,对全部的废水进行循环再利用。取砂时不能以破坏周边生态环境为代价,在进行取土的时候应该事先将0.3m以上的表土剥离,在取土完成以后进行填平并种植树木。并且在取土完成后还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和滑坡现象的出现,因此要注重取土场周围环境的保护,避免纸杯遭到破坏。

3.2库岸及周边生态环境

在施工过程中,环境监理要加强对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监管,严格控制乱采滥挖和施工弃渣随意堆存占地的情况,控制施工过程中对制备的破坏,加强对施工后期迹地整理和恢复情况的监督。对汽车运输所产生的扬尘进行技术的洒水降尘,各种燃油机械所排放的废气和烟尘、砂石料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粉尘等进行有效的环保措施,一旦发生问题第一时间进行解决。

3.3河流及周边生态环境

施工过程中砂石料的筛分冲洗、混凝土的搅拌浇筑、车辆的维修信息等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废水、废渣等排放就会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边的河流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环境监理工作展开的时候,应该对施工现场周边的河流和生态环境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检查监督,指导施工单位进行及时的沉淀物清除。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建立控制们对于那些未达标或者没经过处理就直接将废水进行排放的施工单位,要及时下达命令进行整改。并且以环境管理规定为依据,对施工区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处理,对于污染过于严重的,要进行查处和警告。

3.4移民安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

移民问题是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环境监理单位要加强对移民安置区域周边生态环境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施工单位对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工程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加强对移民安置区污水、化粪池、固体废弃物的收集和处理的监管,避免水土流失情况的发生。另外还要注意一些因为人为或者非人为情况引起的比如毁林开荒、废水废物污染、水土流失等情况的出现。

3.5施工迹地生态环境恢复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后期要加强对施工场地的恢复,特别是对植被的恢复,主要包括边坡、平地、景观、取料地的恢复。例如在对取料场地进行恢复的时候,环境监理要对施工单位的取土场底部的平整和边坡的整护上进行重点监督,事先剥离0.3m以上具有一定土壤肥力的表土进行回填,之后恢复植被的栽种。

4结束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问题的忽视就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对水利水电建设中可能会产生的环境影响相关门要予以高度的重视,减少和避免工程建设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这也是水利水电工程未来能够顺利发展的必然条件。

参考文献:

[1]季耀波.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环境监理重点[J].大坝与安全,,(2):48-51.

[2]钱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监理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35(9):14-16.

[3]海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与哲学反思[J].黑龙江水利科技,,(5):143-145.

篇9: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论文

云南是个多山的地区,山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但这些地区交通不便,经济发展严重滞后,基础设施十分薄弱.能源紧缺和电力供求的突出矛盾是制约区域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脱贫的主要因素之一:工矿企业发展缺少电力;农业排灌、农副业加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缺少电力;由于供电连续性和供电质量得不到保证,一些投资者不敢前来投资办厂:直接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发展电力工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水利水电工程是适应云南山区环境的电力工程,在云南发展得很快.但是随着水利水电工程的不断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篇10: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保护措施论文

1.1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由于场地开挖、弃渣等,占用地上的植被会受到直接的破坏,特别是有的电站建设施工破坏的有些物种只分布于该电站施工区及其周边地区,植被的破坏特别是对稀有植物的破坏对物种种群的分布和数量的影响是显着的.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时将占用一定的土地,如:耕地、林地等,在占用的土地中又分为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永久占地的利用方式将使生态环境发生永久性改变,临时占地只是临时改变土地利用状态.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占地上大量的地表植被遭到破坏,使该区域的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结构发生变化,影响了动物的栖息地;同时水利工程建设中产生的噪声对兽类、鸟类的干扰较大,建设中施工人员狩猎和盗猎活动等,使原来栖息在此的兽类、鸟类等迁移另寻新居.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机械冲洗水以及机械的含油污水,对动物生活的水塘、沟渠等水域产生一定的污染,恶化了河道岸边的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使爬行动物另寻新的栖息、觅食的环境.

1.2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水体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改变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状况,造成土壤侵蚀或水涝,形成淤塞等.如在河道上修建滞留时间长的`调节性大中型水库,由于河流流速、液态改变,水深增加,水体溶解氧复氧能力下降,会导致有机污染降解能力下降,引起水污染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体的供水功能.

水电站的建设,使坝前后的水生境都发生重大变化,大坝建成后,水面加宽,水深加深,水流速度减缓,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鱼类的生存.

水库蓄水使得水位发生变化,原来水流较急河流变为水流较平缓水库,适于急流水的鱼类和水生生物种类数量逐渐减少,而适于平缓水流的鱼类和水生生物种类和数量均有增加的趋势,从而改变鱼类和水生生物组成.水库引起的低温水对水库上下游的鱼类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1.3对区域的气候及地质产生影响

水电站的建设会影响区域的气候变化,尤其是水库的建设,由于形成广阔的水域,导致蒸发量比水库建成前明显增大,进入大气的水汽增多,导致降水增多,雾天增多,改变原来的气候特征.

1.4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建设产生淹没,一方面淹没区居民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只能实行“生产、生活移民”,造成污染;另一方面淹没的农田、村庄会被浸出大量的污染物,造成污染.修建水库,水面积增大,导致区域的气候发生变化,造成生物性和非生物性的疾病传播,影响人群的身体健康.

2对环境影响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2.1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措施实施力度

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环境影响评价是根据项目建设工程特点、工程影响因素,通过现状调查、环境现状监测、公众参与调查等,在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客观、公开地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造成的环境影响,采取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和污染控制措施及其它协调措施后,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工程建设是否合理、可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对当地的气候、水文、水质、土壤、陆生生态、水生生物等环境状况进行调查,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针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具体地提出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在施工期、运行期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建议,使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的不利影响降到最小.

2.2工程保护措施

(1)水利工程建设时选址选线应避开敏感的环境保护目标,不对敏感目标造成直接的危害.如:有的电站在建设时发现工程占地上有1株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为了对这株植物进行保护,工程建设稍稍移动位置避开了对其的破坏.

(2)减少土地占用,尤其是减少永久性占地.水利工程建设需从不同坝址、不同坝高等方面分析工程方案的占地类型、占地数量及占地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水利工程施工中可利用城市、村镇闲置的空房屋、场地,不建或少建施工营地,或施工营地优化选址,利用废弃土地,少占或不占耕地、园地等.

(3)水利工程建设时可合理安排施工季节,这对野生生物的保护具有特殊意义,尤其在生物产卵、孵化、育幼阶段,减少对其干扰,可达到有效的保护目的.水利工程大坝建设阻隔了鱼类的洄游,需设计专门的过鱼通道,水生生物繁殖和放流等设施.

2.3生态影响的补偿措施

补偿是一种重建生态系统以补偿因开发建设活动而损失的环境功能的措施.补偿有就地补偿和异地补偿两种形式,异地补偿是在开发建设项目发生地无法补偿损失的生态功能时,在项目发生地以外实施补偿措施.水利工程建设最常见的补偿是耕地和植被的补偿.

(1)植被补偿.植被补偿按生物物质生产等当量的原理确定具体的补偿量.补偿措施的确定应考虑流域或区域生态功能保护的要求和优先次序,考虑建设项目对区域生态功能的最大依赖和需求.补偿措施体现社会群众等使用和保护环境的权利,也体现生态保护的特殊性要求.植被补偿措施中迁地保护是保存种质资源的最为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措施方案”实施前,建设单位应聘请当地林业部门、环保部门的人员在电站工程开工前组成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导小组,指导建设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在生物多样性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工程施工前要对施工点重要植物(国家、省级保护植物、特有植物)进行逐一清查登记、标记,用油漆在树上编号、拍照、建档.因一般非专业人员难以识别重要植被,应聘请大专院校或科研院所的植物分类专家进行指导,以保证此项工作准确无误.有的电站在对国家及省级珍稀保护植物、地区特有植物进行“迁地保护措施”后,移栽植物生长正常,成活率90%以上.

(2)耕地补偿.水利工程建设应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占用的耕地应严格按“土地法”“占一补一”的规定进行补偿,占用耕地的耕层土壤肥力较高的,应严格按“土地法”中的要求给予保护,在工程施工前提前剥离堆集用于新开垦的耕地及迹地恢复;在初步设计和施工阶段,控制用地规模,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在工程建设中不得破坏规划用地以外的土地.

2.4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

加强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不仅要做好选址、选线论证,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做好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做好“三同时”管理工作,施工期环境工程监理与施工队伍管理工作也特别重要.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理,废渣土只能倾倒于工程设计中的弃渣场,不能随意倾倒,因为若随意倾倒,对植被的破坏会十分严重,而且一旦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

禁止施工中乱砍乱伐林木,杜绝超计划占用林地及砍伐木材的行为.对施工人员要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要让施工人员明确知道生物多样性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破坏生物多样性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同时要通过挂牌、粘贴实物图片等,让施工人员明确知道哪些是国家保护的动植物,以便在施工中加以保护.

3小结

水电是一种清洁能源,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可减少用煤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水利水电工程开发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也为当地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及运行中,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并采取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使水利水电工程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实现生态保护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双盈.

参考文献:

[1]张传新,戴克义.水利水电工程和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措施[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5).

[2]闫自申.云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战略研究[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

[3]本书编委会.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篇1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详细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潜在影响,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防止和减少不利影响的'对策和措施.同时还指出水电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及后期运行调度的条件下均应考虑生态和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作 者:彭辉 叶建军 周明涛 PENG Hui YE Jian-jun ZHOU Ming-tao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土木水电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刊 名:水土保持研究  ISTIC PKU英文刊名: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年,卷(期): 12(2) 分类号:X32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   生态  

篇1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补救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补救措施

摘要: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指出了其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并提出了补救措施,以期避免或减少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 者:李玉珍  作者单位:青海省互助县水务局,青海互助,810500 期 刊:现代农业科技   Journal: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3) 分类号:X322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    环境问题    补救措施   

篇13:浅论环境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浅论环境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摘要:水利水电的工程建设是关乎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指标,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环境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前期阶段要做的',是对工程效果的一种预期,是工程的基本建设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部门,施工单位等等都把重点集中在大型的工程上,对环境影响的研究很少.作 者:罗旭涛  作者单位:河南省地矿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450007 期 刊:今日财富(下旬刊)   Journal:FORTUNE TODAY 年,卷(期):2010, “”(4) 分类号:X-1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环境影响    环境开发   

篇14: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探讨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探讨论文

摘要: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环境影响的角度入手,对工程分析评估以及工程环境影响评估方面的主要内容与工作要点展开分析与评价,重点分析评价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对生态环境,对水文环境、环境空气及声环境的影响与评估内容,值得引起关注与重视,以正确处理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运行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实现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目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估

有大量研究报道指出:无论所建设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开发与运行方式属于抽水式蓄能发电,是径流式引水发电,或调节性水库,其建设与运行势必会对整个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对环境影响的评估重点是了解项目建设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产生什么影响,以及项目的建设与运行是否为生态环境或社会环境所接受。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估中所涉及到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第二是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质量的评估。本文即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方面的技术要点进行评估与分析。

1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评估要点

1.1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目标的调查与识别:重点关注所评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所覆盖区域与建设范围内是否涉及到农田,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需要进行特殊保护的区域,同时还需要重视对工程项目施工期间敏感性目标的.关注与评价。

1.2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概况的调查与识别: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体系中所涉及到的主体工程,辅助工程,附属工程,环保工程等建设内容,主要评估建设内容是否合理与全面,同时还需要从水资源,水电,以及流域资源等多个层面针对工程项目的规划符合性进行评价,关注规划内容具体实施中的情况与合理性内容。

1.3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枢纽部分选址,蓄水位,以及运行调度模式的评估:调查收集水利水电工程库区,工程建设区域沿线环境敏感性目标,了解相关敏感性目标与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区位相关性关系,重点关注内容是水利水电工程项目选线,选址,运行调度方案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以及具体环保措施的合理性问题。

1.4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计划以及施工方案的调查识别:指根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规划要求以及所对应工程区域生态环境条件,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特点以及具体保护要求,结合施工现场交通组织体系,施工道路建设方案,重点关注项目规划以及工程区布置的环境可行性,并系统论证环保措施的合理性。

1.5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期间以及运营期间的产污,排污情况进行分析: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分析工程建设期以及运营期产污,排污情况时,应当重点关注相应策略是否能够符合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若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到移民安置方面的问题,则还需针对安置区内的环保措施进行评价。

2工程环境影响评估要点

2.1对生态环境影响问题的评价。主要的评估技术要点可以概括为:第一是重点分析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生态的完整性水平,对环境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关系进行分析,重点论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后的环境保护以及修复措施(如针对施工场地的恢复,对料场开挖景观的影响等内容);第二是针对项目建设位置与生态环境及敏感性目标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了解生态环境中因工程施工可能产生的变化,提出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所涉及到的国家保护性动物,植物应当准确预警,根据动植物对生活习性及生存环境要求,对包括植物移植、工程避让及异地重建等在内的环保措施进行细化处理;第三是针对项目影响区域内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进行评估,重点关注环境保护要素,明确项目建设区位与保护区,名胜区等在位置分布上的关系,评估两者间的符合性。若涉及到隧道工程项目,则应重点了解输水类隧道建设所导致疏水问题是否会对施工周边的地表植被等生态元素产生影响,并做出准确预测,了解环境应对方面的措施,分析隧道工程建设是否会对生态系统的功能、结构产生影响,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第四是针对建设项目覆盖范围内的鱼类动物进行科学保护。重点研究并评估项目建设完成后对本区域内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情况的影响,制定针对鱼类繁殖季节的环境保护措施,分析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条件,评价过鱼设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完善对增殖放流站的选址,条件允许时可以提供相应的平面布置图和建设规划图。

2.2对水文环境影响问题的评价。主要的评估技术要点可以概括为:第一是针对碱脱水段下泄生态流量问题进行评价,制定在项目蓄水和导流阶段对应下泄流量的保护性措施,评价下游水资源受水库蓄水情况的影响,制定环境保护方案,评价生态小组的建设可行性;第二,应深入分析并了解受项目建设影响水文区域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水源现状,并对污染水源变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特别制定针对敏感性水质指标的指控要求,根据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制定污染源的治理方案,加强对重点退水区域及水质保护河段的合理选择,加强农灌退水策略;第三,针对规模相对较大的水库类工程项目,必须重视对分层取水问题的分析,结合项目建设区域内的水温分布情况及运行特征,对所致水温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研究可以有效缓解水温影响的相关措施并进行可行性论证。

2.3对环境空气以及声环境影响问题的评价。要求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前期,相关工作人员通过对项目建设区域内环境条件的调查以及对敏感性目标分布情况的评估,准确界定各种影响源因素的强度水平,遵循环境质量保护需求,重点围绕项目建设中料场开采及工程运输等内容的环境敏感性进行预测分析,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确保项目环保效益目标的实现。

3结束语

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估主要关注评价项目建设影响性质以及影响程度的显著性,以验证工程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水平,同时了解环境保护目标对工程项目建设内容的重要意义,以明确环保措施在实施中的优先等级。本文中重点针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关键内容与要点,望能够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前期了解项目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相关性关系,从而在具体实践中有效实施环境保护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徐永仁.关于水利水电施工工地环境保护管理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16):91-91.

[2]罗鸿斌.谈山区河道规划治理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J].青春岁月,,(18):333.

[3]朱恩楼.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商品与质量,,(51):356-357.

篇15: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3.1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研究设计过鱼的建筑物等设施,研究设计用于人工孵育场和人工产卵场的建筑物,研究设计为改善水生物生境的眷水或排水工程,研究设计入海河口排沙防淤工程,施,研究设计改善坝下低温的建筑物,提高水温的工程措施;

3.2在防治水污染方面,通过修建闸坝等工程,合理调节水量,增加环境用水,保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提高河流自净能力,建设氧化塘处理工程系统,土地处理工程系统,设计调节水库、污水库、截流工程、增设曝气设备,开挖引水冲污水道等工程等,增加水体稀释自净能力的工程技术措施,如污水深水排放工程,修建多功能的水量调节工程,增加枯水流量,保持环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等,研究设计水体增氧的建筑物;

3.3在改善景观方面,应用水利美学原理设计形式优美的与景观相协调的水工建筑物;

3.4研究设计水利工程,防治疾病发生和流行以及防治病虫害。

由于现在社会上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认识水平越来越高,通过专门的学科门类来研究水利工程的环境问题及其改善措施,将会使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更丰富、更全面、更深入。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保护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对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师们亟须进一步树立和提高生态与环境保护的意识,充分认识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可能产生的重大而潜在的影响,在流域的开发,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调度及水库运行中,均应充分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使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至最小。

参考文献:

[1]喻卫奇.我国水电项目的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水电站建设》.03期

[2]蔺秋生,黄莉.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及其工程补偿措施浅析《水利电力科技》.203月33卷1期.

篇16: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论文

不同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或同一工程的不同区域,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其环境影响的特点各异。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

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水利水电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分析

一般来说,兴建具有水库的水利水电工程会产生下列环境问题:

2.1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2.3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2.4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2.5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2.6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2.7对多泥沙河流,水库回水末端易产生泥沙淤积,不仅减少蓄水库容,而且可能引起河床抬高,影响航运。流入水库的支流河口也可能形成拦门沙而影响泄流。因改变河流的水力条件,对下游河道可能造成冲刷。解决和减轻水库淤积的根本措施就是做好上游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等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水库的合理运行也是减少水库淤积的有效措施。

2.8水库蓄水后,水面增加,对库周的气候可能产生影响,引起风速、湿度、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大的水域能改变附近地区的小气候(多雾、降雨形态变化、气温变幅减小等),并使枢纽附近地区的生态平衡发生变化。

2.9库区的文物古迹可能被淹没。

2.10对库区人群健康会产生影响,如一些水介疾病会因水面扩大而增加,移民动迁也会导致一些疾病流行等。

2.11由于水库蓄水,下游河道水位降低或河道下切,流量减少可能影响生活和工农业用水。

【管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相关文章:

1.环境保护措施

2.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个人自荐书

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分析论文

4.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方法论文

5.最精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个人简历

6.完善水利水电工程效益机制的探讨

7.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怎么写

8.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技术的作用论文

9.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意义探索社会论文

10.水利水电工程勘测中GPS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载word文档
《管窥水利水电工程环境保护措施落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