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为什么说Facebook是下一个Yahoo
“Bamb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评论:为什么说Facebook是下一个Yahoo,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评论:为什么说Facebook是下一个Yahoo,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评论:为什么说Facebook是下一个Yahoo
不错,Facebook貌似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有令人难以置信的7.5亿用户,这家社交网站不会犯错,对吧?
你错了
仔细想想就会觉得Facebook一直都没有对过,这家公司曾试着整合一些新服务来取悦用户,但大家对此并不感冒,Facebook现在的策略更像是在模仿Google+,看着吧,Facebook很快就会成为下一个雅虎,
Facebook之前为什么会取得成功?
对于技术来说,“逢时”是非常重要的,成功不仅仅不要你有好的产品,还要产品生而逢时。
硅谷的许多创业者有许多奇思妙想,不是来得太早就是来得太迟。要么人家已经先你一步进行了,要么就是在你公司财政亏空后你的产品才为大家所喜爱。
而Facebook的成功就在于它在正确的时间提供了正确的服务。Facebook建于,最初是哈佛精英们的私人社交网络,后来波士顿大学,长春藤,纽约大学,麻省理工,斯坦福的学生们也相继加入,出现之际,大学生们都欲寻求一种独有的俱乐部,不与吵闹不懂事的青少年混在一起,也不要去 MySpace那种被摇滚青年主导的地方。后来,这个网站便对所有的大学生开了,接着就对高中生开放,到后来技术精英也可以加入了。
Facebook拒绝低素质的人进入,这种排他性是他让它在社交网中独占鳌头并闻名于世,而那时候,别的社交网才刚刚停止攀附权贵或为原本存在的联系提供方便当世界需要大家利用社交网络的时候,Facebook出现了,他的想法并非有多奇妙,设计并不新奇,工程师也没多有优秀,但那又怎样,他出现在了正确的时间。
那么Facebook为什么可能会失败?
Facebook当然知道,他的用户们不会让今日的服务出现在明日。在过去Facebook是很独特,但是现在社交无处不在,Facebook就好像是要把雪卖给爱斯基摩人那样,多此一举。
现在Facebook,或者其他提供类似服务的网站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变自己,超越自己。Facebook正在努力这么做,一会儿试试这种方法,一会儿试试那种方法,它正拼命地让用户在现有交际圈的基础上扩大交友范围,努力地取悦客户,但是,它又失败了。
Facebook看见FourSquare和Groupon 签到团购中获得点成功,于是Facebook也想跟着效仿但是没人在意,Facebook便放弃了此想法,
Facebook会从平板电脑上获得巨大利益,平板电脑与社交网站都是为互相而生的,都是在闲暇时间用的,虽然iPad是在一年半以前才流行起来的,但是Facebook仍然研究不出一个平板电脑应用软。Facebook现在所有歇斯底里的策略似乎都只是在模仿Google+。
当得知谷歌打算细分实际社交网络(家庭,朋友,心里鄙视的人等等),Facebook也推出了组群与列表,之前几乎没人用过,许多人都习惯了以前的社交网络,没人愿意又回去重新分组。
这个月,Facebook又推出了“Smart Lists”,这种服务自动追踪你的密友和熟人,但是这并不比Facebook的另一项服务“EdgeRank”更有优势。这周Facebook又退出了 “订阅”服务。当Google推出超酷的Hangouts服务,比Skype更好更便宜,一周后,Facebook 又整合Skype,其实几乎没人在Facebook上用Skype,没必要。
所有这些模仿Google+的的举动都显示出了Facebook的歇斯底里和目光短浅,所有这些漫无目的的变化都会损害Facebook的形象,让服务变得更复杂更让人摸不着头脑。
Facebook似乎很担心自己走向衰落,这也是情理之中的,虽然现在Facebook用户现在仍在增加,但是仔细关注一下这些率先进入 Facebook的国家,会发现,他们已经开始抛弃Facebook。最近的数据显示,在五月份,Facebook丢掉了六百万美国用户,150万美国加拿大用户,上万个英,或为及俄罗斯用户。
事实上,我并不认为Facebook会消失,只是认为他会成为下一个Yahoo,现在可能大家没印象了,Yahoo曾是硅谷最火的公司。
成千上万的用户希望从网上找到一本可以找到任何资源的字典,Yahoo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但门户时代已经退去,搜索时代已道来,Google逐渐取代Yahoo,称为硅谷最火的公司,但是,Yahoo仍然受大家关注,仍然有大量的信息和收入。
Yahoo还不至于对信息和新闻产生多大带动作用,Yahoo已经变成了没人说得清的服务,一种开启后又关闭了公司的机器。Yahoo没有远见,没有目的,可有可无,像行尸走肉一样,苟延馋喘着。
Facebook在步他的后尘,是的,他们仍然会有用户,仍然盈利,但越来越感觉他黔驴技穷,没法超越Facebook时代后的自己。
Facebook就是下一个Yahoo。
(annie 供雷锋网专稿,请注明!)
篇2:员工说:在Facebook工作的感受是怎样的?
Google是最理想的工作地方?来看看Facebook,
大撤离?
此前曾有报道说Facebook正在遭遇员工大流失,是因为公司开始停滞增长了吗?显然不是,那些离开的员工都是在Facebook政策改变后离开的,他们此前都已经出售掉了自己的股票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后来一位名叫Joe Hewitt的移动开发者也在离开Facebook之际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中写下了一段感想,其中高潮部分是:
Facebook是我职业生涯中工作得最久的一家公司,可以称得上是我所遇到的最好的雇主。
不久前我们也联系上了Hewitt,问了他为什么这样说,以下是他的回答:
你经常会听到扎克和其他人说要保持公司的创业本性,而他们最直接的实践就是鼓励员工们勇于尝试新idea。尽管有些项目最终还是要获得上层的批准,但是你真的可以自主决定走得很远。
自治与创新
显然以前最好的自治与创新典范要数Google了,那20%的时间想必大家也都知道。
而对于Hewitt来说,他则认为以前他的那些雇主都是嘴上说一套,鼓励你自主,背后却经常干涉你的项目并分拆你的团队,创新的动力被吸得一干二净,但是Facebook却不同:
Facebook总使我感觉这家公司是由下而上驱动得,也就是说工程师们和设计师们担负起了推动公司发展的责任,而不是等着管理层去瞎指挥告诉他们应该干什么。即便将来你无法预测他们是否仍会保持这样的做法,但是我待在那里的那段时间(员工从250人增长到超过2000)我感觉公司是一直保持着这种氛围的。
现在Hewitt在追求自己独立的HTML5开发项目。
过多的可能性
一位自06年1月份就加入Facebook的软件工程师Mark Slee也认为这里十个不错的工作地方:
自从它创建伊始,就是靠着一种模型,发布,改善的文化来驱动的,在这里你所感受到创新的最大的限制来源于你自己的想法执行力,
管理资料
不过slee也表示可能性过多有时会让你无从选择,他进一步解释到:
虽然Facebook是一家技术公司,但是我们的决策点却是人的需求而不是代码,我们不是为了技术而去追求技术,而是从一开始就思考怎样才能更好的改善人们的生活,然后才是去开发必须的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
快速行动,不断突破
Pedram Keyani是一位07年8月加入Facebook的工程师经理,他说自己的第一印象就是这里是一个由工程师文化驱动的地方,最令他感到惊奇的是Facebook的理念“快速行动,不断突破”竟然是那么的真实:
从项目计划到迅速调整,从内部测试到公开发布,Facebook总是行动得那么的快捷。
在他眼里,Facebook文化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围绕勇于犯错,不断学习构建的:
我在这里担任经理的第一年就学到了很多,真的是在犯了很多错之后学到的。这里的导师和同事们都会很愿意帮助你,我想这里和我所工作过的其他公司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它鼓励你接受更大的挑战,鼓励你跳离自己的舒适圈。
有一点值得指出的是Keyani此前曾在Google工作过2年,他也很愉快的表达了自己离开Google加入Facebook的原因:我逐渐的意识到我希望得到更多的自主,并且希望能接受更大,更有影响力的挑战。
从员工们对这家公司的感受可以看得出来Facebook仍然还是一家创业公司,但是随着其逐渐变大后,还能不能继续保持这种风格呢?一切都还很难说。但是我们仍然希望它能坚持住,给大公司树立一个真正的常青典范。
Via
文章来自36氪
【评论:为什么说Facebook是下一个Yahoo】相关文章:
10.以我想对你说为主题的日记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