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夏天的词语四个字
“不喜欢荷包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表示夏天的词语四个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表示夏天的词语四个字,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表示夏天的词语四个字
表示夏天的词语四个字
1、骄阳如火:强烈的阳光好像烈火一样。
2、热不可耐:天气炎热,简直不可忍耐。
3、夏山如碧:夏天里的山一片碧绿如玉。
4、十分炎热:夏天阳光强烈,极度的热。
5、满头大汗:夏天热,头上出了很多汗。
6、夏日炎炎:夏天阳光强烈,十分炎热。
7、夏日可畏:夏天气温炎热,叫人畏惧。
8、燋金烁石:使金石销熔,形容天很酷热。
9、大汗淋漓:形容湿淋淋往下流滴的样子。
10、艳阳高照:是形容阳光温煦亮丽的样子。
11、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12、蝉声阵阵:指夏天树上的蝉鸣此起彼伏。
13、热不可耐: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14、火轮高吐:太阳在空中,发散炽热的温度。
15、挥汗如雨: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16、流金铄石:能使金石熔化,形容天气酷热。
17、酷暑难耐:夏天气温炎热,让人难以忍耐。
18、夏阳酷暑:夏天火辣辣的太阳,暑气逼人。
19、闷热难当:夏天天气闷热,叫人难以忍受。
20、火伞高张: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21、夏树苍翠:就是夏天的树木也是非常翠绿的。
22、蝉不知雪: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
23、燋金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24、流汗浃背:形容出汗多,湿透了背上的衣服。
25、焦金烁石: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26、火云如烧:形容夏天的云,像是火烧起来一样。
27、春风夏雨: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
28、赤地千里:形容天灾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29、骄阳如火:像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
30、冬温夏凊: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
31、浮瓜避暑:暑日消暑的乐事。见“浮瓜沉李”。
32、烈日当空: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
33、暑往寒来:夏天过去,冬天到来。泛指时光流逝。
34、椅席炙手: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
35、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
36、五黄六月: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37、汗如雨下:汗珠像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
38、烁玉流金:指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
39、暑气熏蒸:指夏天天气湿热好像被蒸在笼子里一样。
40、阑风伏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后亦泛指风雨不已。
41、秋行夏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42、无冬无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43、热浪滚滚:天气炎热,热浪就是热空气像风一样滚动。
44、浮瓜沈李:指以寒泉洗瓜果解渴。后代指消夏的生活。
45、阑风长雨:阑珊的风,冗多的雨。指夏秋之际的风雨。
46、无间冬夏: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47、烈日当空:炎炎的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句子大全Www.1juzI.coM/,比喻天气炎热。
48、热气腾腾:热气蒸腾的样子。形容气氛热烈或情绪高涨。
49、绿树成荫:树木枝叶茂密,遮住了阳光。正是盛夏季节。
50、燋金流石:把金属烤焦,把石头晒化。形容极其炎热难耐。
篇2:夏天的词语四个字
炎炎夏日
非常炎热的夏天。如:炎炎夏日海滩上到处都是戏水的人潮。
五黄六月
指农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赫赫炎炎
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浮瓜沉李
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后以“浮瓜沉李”比喻夏日的一种生活景象。浮沉於水中的瓜、李,是夏天清凉可口的食物。亦作 浮瓜避暑 沉李浮瓜。
浮瓜避暑
暑日消暑的乐事。见“浮瓜沉李”。
热不可耐
形容非常热,令人不可忍受。
椅席炙手
椅子、席子摸着烫手,形容天气炎热。
冬日夏云
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
炎阳炙人
炙:烤。指炎热的太阳照射在身上,好像烤火一般热。形容非常酷热。
冬温夏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烈日当空
炎热的太阳高挂天空。形容天气酷热。
狂风烈日
强风猛烈而酷热的天气。如:古代骆驼商队行经戈壁,常需忍受狂风烈日的恶劣天候。
篇3:夏天的词语四个字
蝉不知雪
知了夏天生,秋天死,看不到雪。比喻人见闻不广。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指农业生产的一般过程。亦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火伞高张
火伞:比喻夏天太阳酪烈;张:展开。形容夏天烈日当空,十分炎热。
无冬无夏
无论冬天还是夏天。指一年四季从不间断。
夏日可畏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夏虫不可以语冰
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冰。比喻时间局限人的见识。也比喻人的见识短浅。
夏炉冬扇
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
骄阳如火
像火一样的阳光。形容天气非常热。亦作 骄阳似火
皎阳似火
皎:白而亮。太阳像火一样燃烧。多形容夏日的炎热。
赫赫炎炎
形容炎热炽盛的样子。
夏雨雨人
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
燕雁代飞
燕夏天来温带,冬天归南方;雁冬天来温带,夏天归南方。比喻各自一方,不能相见。
集萤映雪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冬温夏清
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葛屦履霜
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比喻过分节俭吝啬。
烈日炎炎
形容夏天阳光强烈。也可称“赤日炎炎”。例:“烈日炎炎似火烧”。
篇4:表示看的四个字词语
表示看的四个字词语
表示看的四个字词语:
昂首望天
【解释】:仰起头,望着天。喻指眼光向上,作风浮泛,不肯放下架子、深入基层。
【出自】:清·归庄《王大痴像赞》:“昂其首,睅其目,举觞而望青天者,是为王大痴。”
【示例】:要做这件事,第一是眼睛向下,不要只是~。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比喻眼光向上而脱离群众
侧目而视
【解释】: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
【出自】:《史记·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示例】:诸君记得当年常肃剥皮做衮州府的时候,何尝不是这样?总是做得人人~就完了。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三回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贬义,形容愤怒、不瞒或畏惧的样子
察言观色
【解释】:察:详审。观察别人的说话或脸色。多指揣摸别人的心意。
【出自】:《论语·颜渊》:“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示例】:宝钗见此景况,~,早知觉了七八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观察别人的言语脸色揣度对方的心思
登高望远
【解释】: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出自】:《荀子·劝学》:“我尝跂高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东张西望
【解释】:张:看。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出自】: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示例】:见范进抱着鸡,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在那里寻人买。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高瞻远瞩
【解释】:瞻:视,望;瞩:注视。站得高,看得远。比喻眼光远大。
【出自】:汉·王充《论衡·别通篇》:“夫闭户塞意,不高瞻览者,死人之徒也哉。”
【示例】:他们的切身的.问题,也使他们无暇去~的去关心与分析世界问题。
◎老舍《四世同堂》七十三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褒义,比喻目光远大
管中窥豹
【解释】: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示例】:向~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
◎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虎视耽耽
【解释】:象老虎那样凶狠地盯着。
【出自】:《易·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
【示例】: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姐姐两个,他们尚~,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极目远眺
【解释】:极:尽;眺:望。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出自】:三国·魏·王朗《与许靖书》:“子虽在裔土,想亦极目而迥望,侧耳而遐听,延颈而鹤立。”
见貌辨色
【解释】:根据对方的脸色、表情行事。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和尚见古人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曰:‘情知汝不肯。’僧曰:‘争知某甲不肯?’师曰:‘鉴貌辨色。’”
【示例】:朱世远终是男子之辈,~,已知女儿的心事。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九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指根据对方的脸色行事
见异思迁
【解释】: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出自】:《管子·小匡》:“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示例】:因此满胸抑郁,终不免宗旨不定。~,是个自然的道理。
◎清·黄小配《大马扁》第七回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前俯后仰
【解释】:身体前后晃动。形容大笑或困倦得直不起腰的样子。
视而不见
【解释】:指不注意,不重视,睁着眼却没看见。也指不理睬,看见了当作没看见。
【出自】:《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熟视无睹
【解释】:熟视:经常看到,看惯;无睹:没有看见。看惯了就象没看见一样。也指看到某种现象,但不关心,只当没有看见。
【出自】:晋·刘伶《酒德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熟视不睹泰山之形。”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是以有力者遇之,熟视之若无睹也。”
【示例】:对于损坏公物的现象,我们决不能~。
鼠目寸光
【解释】:形容目光短浅,没有远见。
【示例】:我们从小就应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决不做鼠目寸光的庸人。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探头探脑
【解释】:探:头或上体向前伸出。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五回:“却好交五更时候,只见那个头陀挟着木鱼,来巷口探头探脑。”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望穿秋水
【解释】:秋水:比喻人的眼睛。眼睛都望穿了。形容对远地亲友的殷切盼望。
【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示例】:听蕉声一阵一阵细雨下,何处与人闲嗑牙?~,不见还家,潸潸泪似麻。
◎清·蒲松龄这《聊斋志异·凤阳士人》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对远方亲友的殷切盼望
【解释】:睹:看见。以能尽先看到为快乐。形容盼望殷切。
【出自】:唐·韩愈《与少室李拾遗书》:“朝廷之士,引颈东望,若景星凤皇之始见也,争先睹之为快。”
【示例】:现在我们特地和西滢先生商量,把“闲话”选集起来,印成专书,留心文艺界掌故的人,想必都以~。
◎鲁迅《而已集·革“首领”》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一览无余
【解释】:览:看;余:剩余。一眼看去,所有的景物全看见了。形容建筑物的结构没有曲折变化,或诗文内容平淡,没有回味。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示例】: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了。
◎朱自清《南京》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状语;形容视野开阔
一目十行
【解释】: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
【出自】:《梁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刘克庄《杂记六言五首》诗:“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
【示例】:那三官双名景隆,字顺卿,年方一十七岁,生得眉目清新,丰姿俊雅,读书~,举笔即便成文。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四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褒义
一望无际
【解释】: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出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地域辽阔
有目共睹
【解释】:睹:看见。指非常明显,谁都看得见。
【示例】:近年来,我国在经济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物非常明显
瞻前顾后
【解释】:瞻:向前看;顾:回头看。看看前面,又看看后面。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出自】:战国楚·屈原《离骚》:“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示例】:有些事情看准了就马上去做,不要总是~,畏首畏尾。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走马观花
【解释】:走马:骑着马跑。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事情如意,心境愉快。后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
【出自】: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贬义
左顾右盼
【解释】:顾、盼:看。向左右两边看。形容人骄傲得意的神情。
【出自】:晋·左思《咏史》诗:“左眄澄江湘,右盼定羌胡。”
【示例】:都尉朝天跃马归,香风吹人花乱飞。银鞍紫鞚照云日,~生光辉。
◎唐·李白《走笔独孤附马》诗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坐井观天
【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自】: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示例】: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樗配之辈。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
篇5:表示说的四个字词语
表示说的四个字词语
1、辩才无碍: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2、子曰诗云:子:指孔子;诗:指《诗经》;曰、云:说。泛指儒家言论。
3、罢黜百家:罢黜:废弃不用。原指排除诸子杂说,专门推行儒家学说。也比喻只要一种形式,不要其他形式。
4、闭口不言:紧闭着嘴,什么也不说。
5、白衣卿相: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6、心心相印: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7、百口莫辩:莫:不能;辩:辩白。即使有一百张嘴也辩白不清。形容不管怎样辩白也说不清楚。
8、白衣公卿: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9、低声下气: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
10、成事不说:说:解说。原指事情已成,不要在解说;后指事情已过,不要再解说。
11、比翼连枝:比翼:鸟名。传说此鸟一目一翼,须两两齐飞。比喻夫妇亲密不离。
12、变色之言:使脸色改变的话。多指为争论是非曲直而冲动发怒时说的话。
13、巴三览四:比喻说话拉扯,没有中心。
14、兵无常势:常:不变;势:形势。用兵无一成不变的形势。用以说明办事要因时、因地制宜,具体问题要用具体办法去解决。
15、不可胜言:说不尽。形容非常多或到达极点。
16、半吞半吐: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17、卑辞重币:卑:谦恭;重:厚;币:礼物。说谦虚的话,送厚重的礼。形容对人有所求。
18、不蔓不枝: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19、不敢告劳: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20、闭口藏舌:闭着嘴不说话。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
21、昆山片玉: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22、避而不谈:躲避开而不肯说。指有意回避事实。
23、碍口识羞:碍口:说不出口。指怕羞而不说话。
24、魑魅魍魉: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25、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能用心去揣摩体会,没法用话具体地表达出来。指道理奥妙,难以说明。有时也指情况微妙,不便说明。
26、颠扑不破:颠:跌;扑:敲。无论怎样摔打都破不了。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
27、拔宅上升: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
28、传闻异辞:传闻:原指久远的事,后指听来的传说;异辞:原指措词有所不同,后指说法不一致。指传说不一致。
29、不苟言笑: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形容态度庄重严肃。
30、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31、软玉温香:软:柔和;温:温和;玉、香:女子的代称。旧小说形容女子的身体。
32、哀感顽艳:原意是指内容凄切,文辞华丽,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戏曲、电影中的感人情节。
33、旷古未闻: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
34、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表示夏天的词语四个字】相关文章:
4.四个字的词语
7.动作的词语四个字
10.表示看的词语4个字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