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济南大学热门专业

济南大学热门专业

2023-01-06 08:32: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papay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济南大学热门专业,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济南大学热门专业,欢迎您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济南大学热门专业

篇1:济南大学热门专业

其中排名前10的专业是:材料类、化工与制药类、会计学、药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物技术、制药工程、金融学、化学类、经济与贸易类专业,可以算是济南大学的优势专业了。

专业排名专业名称专业批次1材料类一批2化工与制药类一批3会计学二批4药学一批5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一批6生物技术一批7制药工程一批8金融学二批9化学类一批10经济与贸易类二批11建筑学二批12工商管理类二批13城乡规划二批14土木工程二批15服装设计与工程二批16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二批17法学二批18机械类二批19金融数学二批20电气类二批21旅游管理类二批22计算机类二批23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二批24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二批25电子信息类二批26数学类二批27应用心理学二批28物理学二批29地理科学类二批30会展经济与管理二批3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二批32能源动力类二批33文化产业管理二批34特殊教育二批35金融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二批36烹饪与营养教育二批3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批38国际经济与贸易二批39英语二批40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二批41文化产业管理二批4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批43网络工程二批44经济学二批45广播电视学二批46市场营销二批47广告学二批48财务管理二批49国际商务二批

以上就是济南大学优势专业排名,希望对大家填报志愿有所帮助。

[济南大学热门专业]

篇2:济南大学专业排名

国家级特色专业: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化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山东省省级特色专业:社会工作专业、高分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心理学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山东省省级品牌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

山东重点建设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应用化学,1992年被原国家建材总局确定为部级重点建设学科。

山东省一流学科(4个):材料科学、化学、临床医学、工程学。

山东省省级重点学科:材料学、应用化学、计算机应用技术、眼科学、机械制造及自动化、国民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肿瘤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中国古代文学、社会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山东省级重点文艺学科:音乐学、文化产业管理学

篇3:济南大学专业排名

以下济南大学专业名单由本校学长学姐实名推荐:

1、材料类 推荐指数: 4.8(534人推荐)

2、土建类 推荐指数: 4.5(251人推荐)

3、机械类 推荐指数: 4.4(250人推荐)

4、电气类 推荐指数: 4.4(212人推荐)

5、法学类 推荐指数: 4.1(208人推荐)

6、材料科学与工程 推荐指数: 4.8(203人推荐)

7、经济学类 推荐指数: 4.4(166人推荐)

8、金融学 推荐指数: 4.8(128人推荐)

9、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推荐指数: 4.7(121人推荐)

10、经济学 推荐指数: 4.5(90人推荐)

11、材料化学 推荐指数: 4.9(88人推荐)

1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推荐指数: 4.8(85人推荐)

13、会计学 推荐指数: 4.7(84人推荐)

14、国际经济与贸易 推荐指数: 4.5(82人推荐)

15、土木工程 推荐指数: 4.6(81人推荐)

16、复合材料与工程 推荐指数: 4.8(80人推荐)

17、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推荐指数: 4.7(78人推荐)

1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推荐指数: 4.8(73人推荐)

19、应用化学 推荐指数: 4.8(65人推荐)

20、化学工程与工艺 推荐指数: 4.7(64人推荐)

按专业满意度排名

序号 专业名称 推荐指数
1 计算机类 5.0(11人)
2 机械工程 4.8(25人)
3 音乐学 4.7(60人)
4 学前教育 4.7(131人)
5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4.7(22人)
6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4.6(22人)
7 美术学 4.6(100人)
8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4.6(279人)
9 电子信息科学类 4.6(11人)
10 财务管理 4.5(46人)

篇4:济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机械工程专业涉及的范围广,其中包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类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车辆工程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汽车运用工程、物流装备等。

机械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机械工程专业渗透到很多行业,就业方向多种多样,除了教学、营销外,常见的有生产总监、物流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机电产品开发、机械产品开发、液压产品开发、仪器仪表开发、武器开发、汽车工业、环保设备开发、矿业设备设计、模具设计制造、机械制造工艺师、CNC工程师等。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

机械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我国大型工业逐渐在复苏,社会对于精通现代机械设计与管理人才的需求正逐渐增大,像北京交通大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院的就业率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生一次就业的结构和地域都非常好。今后一段时间内,机械类人才仍会有较大需求,具有开发能力的数控人才将成为各企业争夺的目标,机械设计制造与加工机械专业人才供需比越来越高。机械行业就业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毕业生如果具备与本行业领域方向相适应的文化水平与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掌握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相应实践技能以及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一定能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篇5:济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土木工程方面的专业人才遍布国民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可以说没有土木工程,就没有我们日常生活的最基本条件。你住的房子,乘坐的地铁,参观的场馆,享受的休闲场所,无不与土木工程紧密相连。

高铁、活动场馆、城市轨道交通、南水北调等项目的建设中,都遍布着土木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任何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智慧。

历年来的就业情况显示,土木工程的学生就业很少偏离本专业,是对口就业率最高的几个专业之一。在阳光高考的专业满意度推荐中,很多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满意度都在80%以上,推荐人数更是排在本校专业的前列,足以说明本专业的口碑。

随着城市建设的提速和公路建设的不断增加,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形势持续走高。找到一份工作,对大多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来讲并非难事――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规模在7.5万人~8万人之间,就业率区间为85%-90%,属于就业形势乐观型的专业。

与很多实践性强的专业一样,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想要为自己的提升增加砝码,就需要考取各种从业证书,如全国一、二级注册建筑师,全国注册土木工程师,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等。很多企业在招聘应届生时,更会特别标注有相关从业资格证书者优先。

土木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1) 如大企业的基建处,房产,监理,都是协调方面的活。不建议应届毕业生去。在这些地方你没有施工经验或者设计经验,只有被忽悠的份。建议施工搞了三五年去监理或者房产单位。这些单位的起薪通常很高,四万以上。监理会略低一些。

基建处(就是有大企业有东西要建设了,需要有懂的人,去规划和设计院去协调。虽然一开始工资较高。但是学不到东西。一个单位不可能一直有东西建,没东西建的时候,就是闲着。女生想稳定可以去混混,男生就别去了。)

(2) 一些通讯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的施工以及设计单位。就是造通信塔的,还有路灯钢杆的,一般是事业单位,建议同上

(3) 工装、道路桥梁、暖通、水电、园林施工的施工单位通常也招土木的进行施工管理,有的这些设计也要学土木的,这些行业的专业毕业生的比较少。在这些单位的如果想一直干下去的话,收入也是可以的。

篇6:济南大学校徽

济南大学(University of Jinan)简称“济大”,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教育部卓越计划高校,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高校,是山东特色名校工程首批应用型特色名校高校之一。拥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权,面向全国招生。

截至3月,济南大学共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藏书及电子文献460万册,中、外文现刊4200余种,电子期刊23000余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35916人。

历史沿革

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时期

1942年建校,山东省战工会决定成立山东省建国学校,黎玉兼校长(1942年7月)。

1949年10月9日,“南京国立高级窑业学校”迁至博山(今淄博市博山区),建立华东财办工矿部博山窑业学校,山东窑厂总工程师卢开津博士兼任校长。

1950年8月,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培养中等技术人才,学制三年。同年,学校改名“华东工业部山东窑业学校”。

1952年9月6日,工业干部学校、窑业技术学校正式合并,改建“山东省博山工业技术学校”

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建为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开始招收本科生,并保留部分中专专业,受国家建材总局和山东省双重领导,以国家建材总局为主。

1980年11月,经建筑材料工业部与山东省政府协商,同意该院在济南建设新校址,学校本科部开始陆续由博山迁至济南,部分中专专业仍在博山,淄博校区改为山东建材工业学院分院(后来合并到山东理工大学)。

济南联合大学时期

1978年济南师范专科学校建校。

篇7:济南大学校徽

10月,经教育部批准,山东建筑材料工业学院和济南联合大学合并组建济南大学。

4月,原民政部济南民政学校和原山东省物资学校并入济南大学。

12月27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济南大学与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将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并入济南大学实行科教一体化,联合成立“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学院”(校址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大学城)。

3月18日,济南大学与山东社会科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建设方面实现资源共享,实施科教一体化合作。

206月25日,山东省教育厅和济南市人民政府举行共建济南大学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市政府将济南大学纳入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济南市在规划建设体育场馆、人文景观、信息中心等基础设施时,可与济南大学共建共享。

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增列为博士授权高校;并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获批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1]

3月31日山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共建济南大学的意见》(鲁政字[]72号),标志着济南大学正式被列为省部共建高校。

20济南大学获批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校徽:河南科技大学

2.校徽-南昌大学

3.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徽

4.吉林大学校徽

5.校徽:厦门大学

6.军医大学校徽

7.公安大学校徽

8.国立阳明大学校徽

9.民航大学校徽

10.四川师范大学校徽

篇8:济南大学教案

课程简介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总学时30。其前修课程为高等数学、结构动力学、混凝土结构、气体结构等。建筑结构抗震是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方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授地震基本知识、场地与地基、以地震反应谱为基础的抗震计算理论,建筑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砖混结构、混凝土多层框架结构以及单层工业厂房的抗震设计方法等。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常用建筑结构形式的抗震设计方法,为以后适应社会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学期课程总学

时 序号 1 2 3 4 5 6

30

理论学时

30

实践学时

习题课学时本学期授课内容 及 学时分配

内容

学时分配

绪论场地与地基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设计第八章 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抗震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教学目的 以地震反应谱为基础的抗震计算理论,学会常见结构形式的抗震设计

要求及方法。

本课程为土木工程专业较难学习的课程之一,对力学基础课程学

教学要求

的不好的学生困难较大。因此,要求教师准确把握课堂,在教学中,做到精讲理论、精讲例题,加强课堂互动,多联系工程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方式 多媒体课件授课

教材及参考书目、资料

使用教材

李国强等编著,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7月。

参考书1 郭继武,建筑抗震疑难释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6月。目及资2 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料

10月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

第一章 绪论 1.1地震与地震动

1.2 地震震级与地震烈度 1.3地震灾害概说

序次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

使学生了解地震的类型及其成因;熟悉地震震级、地震烈度等术语;明确建筑抗震设防依据、目标及分类标准 培养学生增强防震减灾的意识 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构造地震的成因、地震的基本术语 地震的活动性、建筑抗震设防依据 抗震设防的依据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

视频引导,图片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 观察→归纳→总结→思考

教学内容 点名

1、以一段视频将地震的震害触目惊心的展示出来。

2、地震是怎样产生的?

一、地球的构造、地震类型及其成因 二、地震波、震级及地震烈度 三、地震的活动性及震害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1、震级与烈度的区别 2、构造地震的原因

1、何谓震级、地震烈度、基本烈度? 2、请同学们上网搜集与地震相关的资料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师生问好

时间 2″

教材分析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新授

教师边演示课件内容边讲叙,出现图片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68’

课堂练习课后小结 布置作业

分别让学生回答。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课件展示结果

将作业发E-mail到教师信箱

5’ 2’

课堂评价

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

第一章 绪论

1.4工程抗震设防

1.5抗震设计的总体要求

序次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重点

明确建筑抗震设防依据、目标及分类标准

理解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培养学生防震减灾的意识 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建筑抗震设防依据、目标及分类标准 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不规则的建筑结构 抗震设防的依据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

图文并茂,以感观启发,结合房屋平面、立面布置,分层次教学

教材分析

难点 关键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紧扣规范→强调规则→总结→思考

教学内容 点名

1、以提问地震的基本术语导入。 2、震级与烈度的区别? 一、抗震设防的依据 二、抗震设防的目标 三、抗震设防的分类 四、抗震概念设计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1、三水准设防目标 2、抗震概念设计的要点

1、何谓三水准目标、二阶段设计法? 2、简述建筑抗震设防的分类及标准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师生问好

时间 2″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新授

教师边讲边启发边归纳边强调。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3’

课堂练习分别让学生回答,互动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画龙点睛

作业做到作业本上

课后小结 作业

3’ 2’

课堂评价

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结合规范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

第二章 场地地基和基础

§2.1场地划分与场地区划 §2.2 地基抗震验算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序次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

了解场地、地基与基础对房屋抗震影响;了解地基土液化土的概念以及抗液化措施;了解软土地基抗震验算

掌握场地类别的划分方法和地基基础抗震验算方法 建立高度的责任感,细心计算的素质训练

场地地段的划分、场地类别的划分、地基基础抗震验算、地基土液化的判别 天然地基及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了解地基土液化土的概念;了解软土地基抗震措施

场地类别的划分;抗液化措施 多媒体教学课件

通过挂图,了解各类场地 以感观启发,地震时场地对建筑物的影响;通过液化土概念理解,提出如何判断液化土的方法及步骤,最后确定地基土液化等级。 紧扣规范→强调规则→学会计算→不断总结→认真思考

教学内容 点名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

教材分析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5’

1、以复习前一章知识导入本次课内容。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并回2、山东部分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 答问题 1、强调场地、地基、基础的概念; 2、以多媒体为手段,从场地地段、剪切波速、覆盖层厚度讲述场地土的划分。 3、讲述地基抗震承载力公式和天然地基和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公式。 4、总结该节课的教学内容。 如何确定场地类别

新授

教师边讲边启发边归纳边强调。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63’

课堂练习

带领学生学会查表,并利用公式计算,判断场地类别。

10’

课后小结

1、重申有利地段、不利地段、危险地段;

2、归纳地基抗震承载力公式和天然地学生总结→教师归纳基和基础抗震承载力验算公式。 1、场地地段如何划分?

2、场地土分哪几种类型?它们是如何划分的?

3、怎样划分建筑场地的类别?

作业做到作业本上

2’

作业

课堂评价

通过教学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结合规范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 序次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1概述

§3.2单自由度体系的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3.3单自由度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与反应谱

了解地震反应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单自由度弹性体系的运动方程及其解法。 掌握计算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的方法 培养逻辑思维,查阅规范有关表格,认真计算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

①地震影响系数

②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① 地震反应分析 ② 地震影响系数

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多媒体课件

强调概念的理解,按逻辑思维推理演算 紧扣概念→强调计算→加强练习→总结归纳

教学内容 点名

以复习前一章知识导入本次课内容。

1、复习上节课内容;

2、简述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3、强调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4、总结该节课的教学内容。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

教材分析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新授

教师边讲边启发边归纳边强调。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5’

课堂练习分别让学生回答。课后小结

1、归纳地震影响系数曲线(四段式),

2、强调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公式。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1、补充单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计算题

2、简述建筑抗震设防的分类及标准

作业做到作业本上

2’

作业

课堂评价

通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结合规范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 序次第三章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与抗震计算

3.4多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

3.5多自由度弹性体系的最大地震反应与水平地震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重点

熟悉了解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① 熟练掌握底部剪力法;② 掌握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方法

培养执著追求科学的精神,并不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①多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②底部剪力法

①底部剪力法

②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方法 计算多质点弹性体系的水平地震作用 多媒体课件

讲清分析思路,重在掌握计算方法 紧扣概念→强调计算→总结→思考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

教材分析

难点 关键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师生交流1、以复习前一章知识导入本次课内容。2、进行单质点弹性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析;

1、复习地震影响系数曲线;

2、讲述多质点弹性体系水平地震作用;

教师边讲边启发边归纳边强

3、重点讲述底部剪力法的思路和计算公

调。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式;

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4、讲述结构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方法 5、总结该节课的教学内容。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新授 77’

课堂练习分别让学生回答。课后小结

1、归纳底部剪力法的计算公式,

2、强调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公式。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补充计算题

作业做到作业本上

2`

作业 课堂评价

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结合规范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授课内容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重点 教材分析

建筑结构抗震

3.6、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第三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熟悉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理解抗震变形验算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培养执著追求科学的精神,并不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教学目标

难点 关键

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思路 计算分类及公式 多媒体课件

图文并茂,分层次教学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紧扣规范→强调规则→总结→思考

教学内容 点名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1、以复习前一章知识导入本次课内容。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1、复习底部剪力法的思路和计算公式;

新授

2、讲述多质点弹性体系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3、重点讲述截面抗震验算原则; 4、总结该节课的教学内容。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1、多质点弹性体系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方法;

教师边讲边启发边归纳边强调。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80’

课堂练习分别让学生回答。课后小结 作业 课堂评价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1’

思考题3-11 3-12

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结合规范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授课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 第三章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3.7 结构平扭耦合地震反应与双向水平地震影响

3.8 结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简单了解结构平扭耦合地震和双向水平地震反应对实际结构的影响;学习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思路及其简化方法。

理解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 培养执著追求科学的精神,并不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结构平扭耦合地震和双向水平地震反应对实际结构的影响 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思路

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思路及简化计算方法 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简化计算方法 多媒体课件

图文并茂,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重点

教材分析

难点 关键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紧扣规范→强调规则→总结→思考

教学内容 点名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1、以复习前一章知识导入本次课内容。教师提问,学生思考,1、简单讲解结构平扭耦合地震和双向

新授

水平地震反应对实际结构的影响; 2、简介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思路; 3、讲解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简化计算方法

5、总结该节课的教学内容。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的简化计算方法的计算步骤

教师边讲边启发边归纳边强调。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4’

课堂练习分别让学生回答。课后小结 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作业 课堂评价

思考题3-11 3-12

3’

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结合规范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 序次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5.1 5.2

了解框架结构房屋震害特点;

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选型与布置原则; 正确划分框架结构抗震等级 进行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框架结构房屋震害特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选型与布置原则 理解规则的建筑结构 抗震规范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

图片展示,结合房屋平面、立面布置,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 紧扣规范→强调规则→总结→思考

教学内容

什么是框架结构、其结构特点是什么? 1、用多媒体(地震图片)展示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

2、结合实例讲述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选型与布置;

3、讲述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等级;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归纳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特点,强调框架结构房屋总高度、高宽比的限值,强调框架结构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

教材分析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课堂考勤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新授

教师边演示课件内容边讲叙,出现图片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6’

课堂练习分别让学生回答。课后小结 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作业

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图例”中的框架实例,模仿实例做作业 思考题1、2

1’

课堂评价

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 序次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5.3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验算

1、了解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步骤;

2、掌握框架结构房屋水平地震作用及分配;

3、理解框架的内力分析及内力组合、内力调整; 4、掌握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验算方法。

培养学生进行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的设计能力 密切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框架结构房屋水平地震作用及分配 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验算方法 框架的内力分析及内力组合、内力调整 D值法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

图文并茂,层层剖析,举例说明 紧扣规范→强调设计方法→规纳→思考

教学内容

复习框架结构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教材分析

重点 难点 关键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课堂考勤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新授

1、复习框架结构房屋抗震等级的确定;2、讲述框架结构房屋水平地震作用及分

教师边讲边启发边归纳边强配;

3、讲述框架的内力分析及内力组合、内调。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力调整;

4、讲述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的抗震验算方法;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78’

课堂练习课后小结 作业

分别让学生回答。复习框架结构房屋水平地震作用及分配的计算公式,强调“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学生总结→教师归纳强节点弱杆件”的设计原则。 预习5.5多层框架抗震设计实例

1’

课堂评价

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结合规范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 序次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5.4 5.5

熟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抗震构造的一般规定; 掌握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的计算; 熟悉框架梁、框架柱、框架节点的抗震构造措施; 简述多层框架抗震设计实例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培养学生进行框架结构房屋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的设计能力 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

框架梁、框架柱、框架节点的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构造措施的含义 抗震设计规范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

结合规范,图表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 规范→查表→总结→思考

教学内容

复习非抗震地区纵向受力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的计算

1、讲述框架结构房屋抗震构造的一般规定;

2、讲述框架梁、框架柱、框架节点的抗震构造措施;

3、简述多层框架抗震设计实例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的设计原则在构造措施中的体现 看懂5.5多层框架抗震设计实例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教材分析

重点 难点 关键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课堂考勤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新授

教师边演示课件内容边讲叙,出现图片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

课堂练习课后小结 作业

分别让学生回答。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课件展示结果

1’ 3’

课堂评价

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

建筑结构抗震 序号第四章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4.1 4.2

1、了解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特点;

2、熟悉多层砌体房屋高度、层数、高宽比、局部尺寸的限值; 培养学生进行砌体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的设计能力 不断追求崇高的理想与境界,

密切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多层砌体房屋高度、层数、高宽比、局部尺寸的限值 理解多层砌体房屋高度、层数、高宽比、局部尺寸的限值 抗震设计规范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

图片展示,结合房屋平面、立面布置,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 紧扣规范→强调规则→总结→思考

教学内容

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1、用多媒体(地震图片)展示砌体房屋的震害特点;

2、结合实例讲述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选型与布置;

3、讲述抗震设计的一般规定;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归纳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特点,强调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的限值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课堂考勤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新授

教师边演示课件内容边讲叙,出现图片时,提出问题,结合实例讲述一般规定,启发学生思考。

78’

课堂练习课后小结 作业

分别让学生回答。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课件展示结果

3’ 1’

结合“施工图例”教学辅助教材,思考1、2、3、4,

课堂评价

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 序号第四章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4.3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验算

1、熟悉多层砌体房屋结构体系抗震要求; 2、掌握多层砌体房屋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3、理解多层砌体房屋地震剪力在墙体间的分配; 4、理解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培养学生进行砌体结构抗震计算和抗震构造措施等方面的设计能力 密切理论联系实际,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多层砌体房屋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多层砌体房屋地震剪力在墙体间的分配 底部剪力法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

图文并茂,层层剖析,举例说明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教材分析

重点 难点 关键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紧扣规范→强调规则→总结→思考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课堂考勤复习多层砌体房屋高度、层数、高宽比、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局部尺寸的限值

1、讲述多层砌体房屋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2、讲述多层砌体房屋地震剪力在墙体间的分配;

3、讲述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复习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强调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公式的意义 思考题5

新授

教师边讲边启发边归纳边强调。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

课堂练习课后小结 作业 课堂评价

分别让学生回答。学生总结→教师归纳作业做到作业本上

1’

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结合规范教学,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重点 难点 关键

建筑结构抗震

第四章 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4.4 、4.5

序次教学目标

1、掌握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2、结合“施工图例”教学辅助教材, 进行“住宅楼”工程圈梁、构造柱的布置 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多层砌体房屋圈梁、构造柱的抗震构造措施

如何把握抗震设计规范,合理的进行圈梁、构造柱的布置,达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 抗震设计规范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

结合规范,图表展示,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 规范→查表→总结→思考

教学内容

复习多层砌体房屋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公式

1、讲述多层砖房的构造措施;

2、详细讲述多层砌体房屋圈梁、构造柱的布置;

3、讲述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实例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多层砌体房屋圈梁、构造柱的抗震构造措施

结合施工图案例进行多层砌体房屋圈梁、构造柱的布置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

教材分析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课堂考勤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新授

教师边演示课件内容边讲叙,出现图片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

课堂练习课后小结 作业

分别让学生回答。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课件展示结果

1’ 3’

课堂评价

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育 目标 教材分析

重点 难点 关键 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

教法 学法

《建筑结构抗震》 序次第六章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设计 1、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震害特点

2、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结构选型的布置; 3、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验算方法; 4、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的构造措施。 进行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结构房屋抗震设计 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震害特点;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结构选型的布置;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的构造措施。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验算方法 抗震规范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

图片展示,结合厂房平面、立面布置,以感观启发,分层次教学 紧扣规范→强调规则→总结→思考

教学内容

复习排架结构的特点

1、用多媒体(地震图片)展示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震害特点;

2、结合实例讲述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结构选型的布置;

3、讲述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的构造措施;

给出思考题、判断题

归纳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震害特点,强调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抗震的构造措施。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目标

教学环节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师生问好、课堂考勤教师提问,学生思考,新授

教师边演示课件内容边讲叙,出现图片时,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之后给出正确答案。

78’

课堂练习课后小结

分别让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课件展示结果作业

思考题1、2、1’

课堂评价

通过课件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掌握了相关的基本知识,做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达到了教学目标要求,教学效果较好。

建筑结构抗震课程教案

课程名称 授课内容

《建筑结构抗震》 序次第八章 隔震、减震与结构控制初步

§8.1 结构抗震设计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8.2 隔震原理与方法 §8.3 减震原理与方法

§8.4 结构主动控制与初步 本门课程教学内容全面复习与总结

了解结构抗震设计思想及其发展,弄懂隔震及减震的原理和实现方法,了解结构主动控制的初步发展。

全面总结本门课所授内容的重点和脉络,形成完整的设计思想。 了解抗震设计的发展前沿及发展方向 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结构抗震设计思想及其发展; 隔震及减震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结构主动控制的初步发展 隔震及减震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隔震及减震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多媒体、自制教学课件

以图示启发,分层次教学,开阔思路,激发学生的专业使命感 查阅资料,了解最新发展

全面复习教学内容,理解基本概念,掌握重点知识点。

教学内容

总结传统抗震设计的思想,引入减震与控震的思想。

1、介绍结构抗震设计思想及其发展; 2、以大量工程实例为背景讲述隔震及减震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3、以图示介绍结构主动控制的初步发展及其效果; 4、展望未来

逐章综合复习和总结,对重点概念及知识点进行复述和强调。

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 目标 能力 目标 德

【济南大学热门专业】相关文章:

1.济南大学会计专业研究生

2.济南大学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3.济南大学计划招收研究生581名

4.大学专业自我鉴定

5.济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怎样?全国排名如何?土木专业就业前景咋样?

6.济南导游词

7.大学转专业自我介绍

8.大学药学专业自我鉴定

9.有哪些大学专业

10.大学计算机专业自荐信

下载word文档
《济南大学热门专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