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超声诊断仪分析论文
“净水”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眼科超声诊断仪分析论文,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眼科超声诊断仪分析论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眼科超声诊断仪分析论文
眼科超声诊断仪分析论文
1.基本原理
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有波的叠加、反射、折射、透射、衍射、散射以及吸收、衰减等特性,一般遵循几何光学的原则。
A超回波显示采用幅度调制(Amplitudemodulation),在显示屏幕上以横坐标代表测物体的深度,纵坐标代表回放脉冲的幅度。
B型超声诊断仪通过机械方法改变探头角度,实现了超声波束指向(方位)的快速变化(相当于改变A超探头的位置),使每隔一定小角度,被探测方向上不同深度的所有界面的反射回波,都以亮点(灰度)的形式显在对应的扫描线上,从而形成一幅由探头摆动方向决定的垂直扇面二维超声断层图像,即扇扫断层图像,或称剖面图。
2.硬件设计
2.1总线描述
单片机MCU中的CPU设定采样控制部分和显示控制部分的工作方式,采样控制部分根据CPU设定的方式自动进行数据采样并将数据送入FIFO中保存,而显示控制部分则不断读取FIFO中的数据并根据CPU设定的方式进行显示。同时,CPU还负责处理键盘的输入和通过RS-232接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
2.1.1MCU
本仪器的MCU采用Winbond公司的W78E58单片机。W78E58是Winbond公司生产的高性能8位单片机,与标准的8052引脚、指令和片内资源全兼容,采用全静态设计,内含32K字节高性能FLASHROM和256字节内部RAM,内建电源管理方式,具有完善的'代码保护功能,可以有效地保护开发成果。
2.1.2FPGA
本仪器中的采样控制和显示控制,各使用一块FPGA芯片。根据仿真的结构以及我们的设备情况,选用了Xilinx公司SpartanXL系列的XCS30XLPQ208芯片。
设计的软件环境使用XilinxFoundation2.1i版本。采用了原理图和VHDL语言混合的输入方法,将复杂的控制模块分块放在同一设计项目中,输入完毕后进行功能仿真、编译和器件内部的布局布线,生成定时模拟数据文件,然后进行定时仿真。在定时仿真满足要求后,将数据文件转换为通用编程器可以接受的Intel格式,使用通用编程器ALL-07对FPGA外附的PROM进行编程。
2.1.3FIFO
本设计中采用了Averlogic公司的大容量FIFOAL422B作为采样一显示的共享数据RAM,从而使采样部分和显示部分相对独立,体现了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设计思路。
2.2采样控制
采样控制部分的功能是产生激励探头振元的同步窄脉冲、TGC(时间增益控制)控制信号、VDF(电压增益)控制信号和DF(动态滤波)控制信号,进行数据采样和地址转换以及进行数值插补,之后将数据送入FIFO。该部分由一块XCS30XL实现
其工作过程为:控制逻辑产生电路产生特定的控制逻辑,使电机转动一步,然后地址计数器开始工作,开始采样数据并存入外部RAM。在采样到第五个数据时输出发射脉冲,启动探头工作,然后继续采样。采样完512点后,控制逻辑使电机再转动一步,
然后重复以上采样过程,总共驱动电机转动256步后,一帧采样结束,控制逻辑输出相应信号使电机反向转动256步。电机反向转动的这段时间里,控制逻辑将存放在外部RAM中的数据取出执行插补后再存入外部RAM,在全部数据执行完插补后,将数据按顺序送入FIFO。在电机反转完成后,控制逻辑开始执行新的一帧数据采样,如此断重复。
2.3显示控制
显示控制部分完成字符叠加、灰阶变换及标准VGA显示信号的生成
其工作过程为:控制逻辑产生电路根据设定的工作方式产生与行、帧同步信号同步的控制时序,从FIFO中读出B超图象信号,经过灰阶变换后送入信号合成电路。同时控制逻辑还产生相应的时序,控制CPU将文字、图形、标志等信号数据写入外部RAM,并将外部RAM中的数据按顺序读出后送到并串转换电路,变成象素数据后送入信号合成电路。信号合成电路将上述两部分信号连同VGA显示消隐信号一起合成为VGA显示所需的RGB信号数据输出,经过D/A转换后即为模拟RGB信号输出。
2.4信号产生和接收
2.4.1发射脉冲产生电路
该电路产生探头振元的激励脉冲,其电路性能的优劣不仅影响到超声发射的功率和接收灵活度,还关系到探测深度和分辨率的好坏,因此对于超声仪器来说它是较为重要的电路。
现代超声诊断仪器通常使用所谓“冲击激励”的方法产生超声波发射,即通过对振元施加单个极性脉冲,使振元产生持续时间极短的机械振荡。
2.4.2超声回波的接收
信号接收部分将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放大并进行检波,变成A/D转换器可以接收的信号。其框图如图4所示。
3.软件设计
整个软件全部采用汇编语言编写而成,主要完成以下功能:输入ID(病历号)、切换TGC控制方式、切换灰阶变换方式、切换左右眼指示、选择游标、移动选定的游标并计算两游标间的距离、冻结或扫描图像,其流程图如图5所示。
本仪器样机经过标准体模测试,B型图像的横向分辨率≤0.5mm,纵向分辨率≤0.25mm,实际探测深度≥52mm,横向位置几何精度≤10%,纵向位置几何精度≤5%。与同类产品相比,显示图像清晰、轮廓分明,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在国内机型中属于较好水平,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
篇2:眼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论文
摘要:当前我国的眼科护理人力资源面临严重不足的现状,而眼科护理人力资源在眼科人力系统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眼科护理人力资源不足严重影响眼科护理的进行,甚至对医疗中的眼科行业产生严重影响。国家应完善健全关乎眼科护理人员切身利益的相关条令条例,以提高人员的从业激情。
关键词:眼科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社会上的工作类型也更加丰富和细化,眼科护理便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个行业。随着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的眼科护理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眼科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亟待解决,在人员数量保证的同时,人员业务素质也绝不能忽视。
篇3:眼科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论文
1.1护理人员普遍缺乏。按照《编制原则》的标准,护士占卫技人员总数为50%,病床与病房护理人员比为1∶0.4,医护比为1∶2。根据调查目前各医院并不能达到标准,护士缺编现象普遍。据国家卫生部医政司、人事司1995年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共210所医院的调查,其中护士缺编的医院占被调查医院的93.93%,护理人员的匮乏可见一斑。
1.2护理人员知识水平低。护理人力资源结构包括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根据调查,我国护士的学历情况如下:本科及以上学历占0.46-1.5%,大专学历占1.7%-20.4%,中专学历占67.95%-77.1%,无正规学历者高达7.5%-20.5%。由此可见,我国护理人员的受教育程度不高,学历普遍很低。而要求严格的眼科护理人员更是雪上加霜。
1.3眼科护理人员缺乏。由于眼科是随社会的发展近年来逐渐形成的科室,成长的还不及其他卫生科室成熟。眼睛又相较其他人体身体部位更加脆弱,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基于护理人员的普遍缺乏,眼科护理人员更是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2001年3月卫生部医政司统一编制《2000年眼科现状调查表》,在所调查的3613所眼科医疗机构,眼科护理人员在不同卫生机构的构成比及医护比。由调查可见,眼科医护人员的缺乏,随着地域经济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的降低眼科的医护人员越来越短缺,这将造成居民眼科健康的隐患。
2眼科护理人员短缺的原因
2.1部分护理人员在编不在岗。很多医院的护士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他们能够较好的处理问题,从而担任行政部门职务,这些人往往在脱离临床后仍占用护理人员的编制,从而使护理人员不能正常补缺。据1998年山西省卫生厅对省内医院护士岗位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被调查的17所医院中,在编护士共4231人,其中404人不在护士岗位。由此可见护理人员在编不在岗的现象普遍存在,是护理人员缺乏的原因之一。
2.2护理人员工作量大,待遇与工作量不符。由于医院是一个人流量巨大的场所,而且医院中人员职责划分不细致,使地位相较于医生较低的护士工作量繁多并且复杂。作为护理人员,工作时间长、夜班频繁,工资待遇却不尽如人意,使很多原本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选择了转业,去寻找工作量与待遇相适应的工作,这是护理人员匮乏的重要原因。由于待遇造成的人员流失占很大比重。
2.3对眼科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由于眼睛是人身体中最为脆弱的部位,因此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也相较普通护理人员更高,知识水平不够的护理人员很难向眼科护理人员转型。
3针对眼科护理人员短缺的对策
3.1政府提高对眼科护理人员管理工作的重视。政府应重视眼科护理人员不足的现象,明确护理人员不足将带来的不良后果,充分起到监督作用。建立健全相关的条令条例,杜绝在职人员不在岗、挂闲职的现象。由于护理人员职业的特殊性,这个职业关乎到患者的人身安全,更需要得到充分的重视,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政府的相关部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应对眼科护理人员的从业资格进行严格的规定,保证从业人员具备足够的能力对患者进行医护;另一方面应加大监督力度,定期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医院进行调查,督促医院对眼科护理人员进行补缺,从而能够保证医院眼科护理的顺利进行。
3.2提高眼科护理人员的待遇。从政府到医院,每一级都提高对医护人员工作的重视,对医护人员的待遇进行提高,从而提高眼科护理人员的从业积极性。对于护理人员的待遇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提高:
(1)国家建立专门的补贴。国家建立专门的经费用于补贴护理人员,以此使广大的知识分子了解到国家对护理人员的重视,从而提高学生在专业选择方面对护理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护理专业的积极性,以此来促进眼科等护理人才的增多,从而能够使社会拥有更多的具有过硬护理专业素质的优秀人才,使我国的医疗条件更上一层楼。
(2)医院建立适当的职位晋级规范。医院除了利用物质奖励来激励护理人员的从业积极性外,还可以建立适当的职位晋级规范,给具有足够能力的护理人员更多的机会,使护理人员能够在工作中感到自己具有更大的前途,从而促进更多的有志向、有能力的人选择成为护理人员。这样既有利于医院得到更多的人才,提高医院职工的水平,也能使医院的护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3)医院进行科学的排班。医院对以眼科护理人员为代表的护理工作人员们排设合理、科学的班表,让护理人员的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平衡,足够的休息才能够让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更高。
4结论
我国目前眼科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现象需要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努力,让我们给护理工作足够的重视,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支持相关部门的工作,让我国的护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刘晓荣,张鹭鹭,王志红,张艳玲,傅凯丽;临床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11期
[2]汪宗芳,凌莉,尤黎明,等.护理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与建议[J].热带医学杂志,2003,3(1):69-71,80
[3]杨翔宇,成翼娟.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现状及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4(10):16
篇4:压力容器超声检测技术分析论文
压力容器超声检测技术分析论文
[摘要]压力容器的实际应用当中,其质量安全的保障需要多方面作业的实施,而加强对压力容器的质量检测就显得比较重要,通过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就能保障检测的整体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就超声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方法详细探究,在此次的研究下能从理论上对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进一步丰富,从而为压力容器的质量检测操作提供相应参考依据。
[关键词]压力容器;超声检测技术;检验质量
引言
超声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当中的应用优势比较突出,这也是超声检测技术能得以广泛应用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的迅速发展下,生产领域对压力容器的使用质量要求会愈来愈高,这就需要做好无损检测的工作,保障压力容器的超声检测质量,只有从这些基础层面得到了加强,才能真正有助于压力容器的检测水平提高。
1、压力容器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优势和应用步骤
1.1 压力容器超声检测技术应用优势
压力容器检测的方法当中,无损检测是比较关键的检测技术,其检测技术的种类也比较多样化,结合压力容器的实际检测工作的需要,采用超声检测技术是比较有效的。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对工件以及材料不会造成损坏,通过声音以及光等特性对压力容器构件的表面以及内部性质进行实施检测,通过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就能有助于提高检测的效率[1]。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需要和破坏性检测技术进行结合,结合检测的目的以及设备工况来进行选择无损检测实施时间以及方法。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降低成本,对压力容器的检测中避免了损坏,检测的质量也能得到有效保障。在对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下,能及时发现缺陷,从而有效指导工艺改进。
1.2 压力容器超声检测技术应用步骤
压力容器超声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方法是多样化的,工厂当中是通过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的方法应用。这一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将脉冲波进入到工件后会向着一定方向传播,在有阻抗差异界面就有发生反射,这样就能接收到相应的超声波信号加以显示,通过对波形的分析就能对压力容器的缺陷加以判定[2]。通过对脉冲检测技术的应用下,需要按照相应的步骤进行实施,结合压力容器可能存在的缺陷进行选择相应检测面,超声波缺陷主反射面和束轴线接近垂直。对工件结构以及技术要求相结合,结合实际的情况来进行选择相应的仪器,对压力容器声学特性以及结构特征能选择超声波检测技术,这一过程中就要采用耦合剂对探头以及工件表面空气加以排除。使用的耦合剂当中水以及机油是比较常用的,还有化学糨糊也是比较常用的,这一耦合剂材料的使用成本低效果好,但是要注重耦合层厚度以及工件表面粗糙程度,这些都是和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有着联系的。超声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就要能够探头的应用,进行上扫查的时候声束范围是检测到的部分,对扫查方式也要能加以确定[3]。最后就要能结合所发现的缺陷显示的信号对缺陷的情况和位置加以确定,最好相应的记录以及等级评定的相应工作。
2、压力容器超声检测技术实际应用
压力容器超声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当中,就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性,对不同的部位进行检测操作的要求也会有着不同,其中压力容器板材超声检测的过程中,由于板材是压力容器的壳体,所以厚度在0.6―25厘米,多数的压力容器钢板厚度为0.8―4厘米,制作过程是通过超声局部水浸法进行检测,通过接触法实施复验。在发现测厚异常的'时候,出现鼓包的情况就要做好相应的工作[4]。厚度小于0.6厘米的薄板实施超声波检测的时候,通过单晶直探头方法实施检测其板厚就会存在盲区中,缺陷不容易判定,所以通过兰姆波探伤就能起到良好的应用作用。而对于厚度在0.6―2厘米钢板进行超声波探伤的时候,通过双晶直探头加以科学操作比较方便,其频率设置在2MHz就有着良好应用效果,晶片面积不能小于150mm2。通过CBI标准试块将探伤的灵敏度要调整好,保障探伤的整体效果。在对于钢板的厚度大于2厘米的压力容器超声检测过程中,就要通过2.5MHz(板厚<40mm)或5MHz(板厚<250mm)的单晶直探头(圆晶片直径为14mm―25mm)。通过不同的厚度的钢板进行超声波检测的操作方法上也会有着不同。再如对复合板的检测过程中,就需要在扫查的方式方面加强控制,沿钢板宽度方向进行扫查,间隔在5厘米平行线扫查。压力容器的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中,对于高压螺栓超声检测也是比较重要的,实际操作当中要注意按照相应的标准要求进行检测,从整体上提高检测的质量效果。高压螺栓的清洁是比较困难的,对超声检测需要按照相应的规范,查看是不是有裂纹,在对检测内容方面需要完整,螺栓以及端部在检测的时候就可通过纵波小K值斜探头,纵波斜入射检测,能够保障检测的效果。对于螺栓以及螺柱无螺纹的部位进行检测过程中,就需要通过频率2.5MKz横波斜探头轴向检测,从而保障检测的整体质量。而在纵波斜入射检测以及横波轴向检测对比试样,通过被检工件材料等进行按照科学的方式实施检测,就能保障检测的整体质量。另外,压力容器在利用超声检测技术的时候,对锻件的检测也是比较关键的,具体检测工作的开展中,就需要双晶直探头以及双晶探头校准试块的方法应用,通过实测距离以及波幅曲线进行校正灵敏度,这样就能保障测量的整体质量。
3、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压力容器超声检测技术的实际应用,要充分注重方法的科学应用,按照相应的标准规范以及相应的制度加以落实,只有保障超声检测技术的科学应用,才能保障压力容器的应用质量。在此次对压力容器超声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分析下,希望能为解决实际的检测质量问题起到一定启示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文君,秦海洲.浅谈石油储罐无损检测技术[J].化工管理,(33).
[2]张强文.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7(17).
[3]于晓红,于宏伟.无损检测技术在液化石油气储罐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化工管理,2017(24).
[4]刘杰.承压特种设备的无损检测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1).
篇5:眼科护理论文
【摘要】
探究眼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我院1月到12月眼科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资料,结合眼科常见的护理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对策。结果:对眼科患者实施护理,需注意卫生指导,根据患者实际症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手术后的眼科患者要加强护理干预,做好出院指导工作。通过合理的护理,提高了患者治疗配合度。结论:针对眼科患者的护理,应从其疾病特点出发,根据患者症状给予相应的护理,可促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利于患者疾病康复。
【关键词】
眼科患者;护理体会;卫生护理
眼科疾病治疗的风险相对来说较大,在治疗中护理的不当易影响治疗效果,也可能导致医疗纠纷[1]。因而,眼科护理对于提高眼科护理服务、提高治疗效果以及避免医疗纠纷意义重大。本研究对130例眼科患者进行护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月到月眼科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53例,患者年龄在22岁到80岁间,平均年龄为38.7±5.1岁。130例患者中有25例为青光眼,有51例为白内障,18例为眼外伤,11例为沙眼,9例为角膜炎,16例为玻璃体混浊。130例患者中有90例患者存在视力障碍,有37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
1.2 方法
130例眼科患者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进展情况记录,整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和建议,根据患者建议进行归纳整理并研究。对护理服务进行改进,建立新的患者满意、护理质量高的护理服务体系。
1.3 手术护理
手术进行前,要确保手术室清洁,护理人员准备好0.2%过氧乙酸溶液用以医生对手和毛巾等消毒。根据医生嘱咐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并根据查对制度做好各记录。执行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治疗前应保持手部干净、消毒。
使用的药瓶、递延药业等要每周进行一次消毒,手术的机械应仔细核对,确保无遗漏。
手术后,叮嘱患者应保持好睡眠,及时给患者镇痛和镇静处理,患者手术后一周可适当进行活动。一般而言,患者术后眼部包扎5天至7天后,因改成单眼包扎。
在正常的情况下,患者手术一天后可以更换药,之后每天后者隔天换药。
纱布渗湿或者污染需要及时更换。每天需要清除患者眼部结膜囊的分泌物,使用生理盐水清洁患者的眼部。
患者手术后眼部康复时间较长,应告知患者做好心理准备,嘱咐患者尽量避免咳嗽或者低头等,以防导致眼部压力增高或者眼部出血等不良情况的出现[3]。
手术后,护理人员应主动观察患者康复情况,预防好术后并发症。
1.4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后,要做好眼部报保健和自我监护,这是确保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应对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出院指导。
第一,告知患者出院后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防出现苏娜上,避免饮酒、熬夜和食用刺激性食物。
第二,保持眼部的清洁,使用专用的脸盆及毛巾,切不可用手直接触摸眼睛,且应定期对眼部用品消毒。
第三,出院后,患者应定期到医院复查,眼部疼痛或者充血的情况要及时就诊。出院时,护理人员还应当告知患者药物具体使用规范,以及药物可能引发的副作用,出现膨胀、乏力等症状则可能有低血钾症,需及时补充钾。
2.结果
结果发现眼科患者在护理中需要重视卫生指导,对症护理、手术护理和出院指导等方面。收集患者护理建议后并实施护理措施,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都有显著提高。
3.护理措施
3.1 卫生指导
患者用眼卫生一定要注意,多数人习惯性皱眉。眼会导致眼部周围的皮肤处于紧张状态,皮肤长时间不松弛就会导致皮肤老化,产生皱纹[2]。加上有的患者长期熬夜,睡觉不规律,玩手机等等都会对眼部造成一定的影响。改善生活方式和个人卫生,避免不良因素的刺激十分重要。眼皮出现疲劳时可使用滴眼药水,药水的选择最好是质量好的,不使用劣质的产品。另外,脸盆和手巾尽量分开使用。不干净的`手巾等不能揉眼。手部要保持清洁。不干净的公共场所尽量不去。尤其是夏季游泳池游泳,要做好护眼措施。
饮食上,应多食用多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少吃抽烟喝酒,辛辣的食物尽量少食用。日常多喝水,确保皮肤水分充足,多吃注入猪蹄、鸡爪等含有胶质的食物也能够保持皮肤的弹性。
利于眼睛的食物有水果等。因为眼底有很多毛细血管,含有维生素C的水果可以保护血管的弹性,确保眼底供血。眼部出现疲劳还可以做眼保健操。
3.2 对症护理
由于细菌或者外伤感染所致眼痛等情况应及时给患者用药,药物以抗生素软膏等为主,如情况更为严重进行眼部包扎时要观察患者眼部伤口是否扩大,眼部是否有黄绿色脓液,若有则可考虑为绿脓杆菌感染,应更换抗生素治疗。用药后无法控制的应进行角膜穿孔。
眼部疾病导致视力下降或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护理人员应同家属做好安全保护,预防患者因视力不佳摔打致使眼部出现外伤。
青光眼患者要控制好饮食以及保持好的情绪,减少用眼的时间,减少饮水量,重体力活应尽量不做。因为此类患者的血管脆弱,从事过重的体力活容易导致细小血管破裂,严重者可致失明。
4.讨论
眼部护理技术的提高也促使人们对眼部护理要求的提高。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增强患者对治疗眼科疾病的信心是护理人员应加以注意的问题。眼科患者有特殊的病理特点,在实施护理过程中也应该注意根据患者病理特点实施护理,患者手术过程中也应配合医生做好手术准备,确保无菌操作,出院后,为预防并发症以及疾病复发,应告知患者各注意事项,以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参考文献】
[1]邓群. 浅谈眼外科的护理措施及护理体会[J]. 内蒙古中医药,,30:181.
[2]高旭芯. 浅谈眼科手术室护理管理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17:31-32.
[3]朱章玲,王晓薇. 眼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策[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7:216-218+284.
[4]石美琴,席淑新,彭峥嵘,吴沛霞,韩宇,傅瑾. 护理措施分类与工作抽样法测量眼科病房护理工作量的探讨[J]. 护理学杂志,,02:52-57.
篇6:眼科护理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7月实施人性化护理,实施前后3个月内门诊诊治的各100例眼科患者为研究对象,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18~77岁,平均(43.5±9.2)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3例,高中42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5例;观察组中男54例,女46例,年龄18~76岁,平均(43.2±9.1)岁,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1例,高中41例,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3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组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1.2入组标准
(1)所有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眼科疾病;
(2)排除有精神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不愿或不能配合完成护理、研究患者。
1.3方法
根据患者挂号号码采用计算机随机抽签方法选取207月实施人性化护理前后3个月内各100例患者,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采用HAMA量表评定患者焦虑情绪,采用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抑郁状态。评价实施前后护士工作责任心、主动服务意识、与患者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护理质量。
1.4观察指标
(1)满意度:采用自制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护理态度、护理质量、护理效率、就诊满意度、护理满意度等10项内容,总分100分,根据患者得分规定,非常满意:得分≥85分,满意:得分60~85分,不满意:得分≤60分。
(2)焦虑情绪:采用HAMA量表进行评定,HAMD量表:0~8分表示无焦虑,9~19分为轻度焦虑,20~34分为中度焦虑,34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3)抑郁状态:抑郁状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SDS量表包括20个评价项目,将20个评价项目得分相加为粗分,将所得粗分×1.25为标准分值,正常<35分,轻度为35~49分,中度为50~69分,重度>70分。
(4)护理质量:通过科室主任、医生、患者共同对每项护理内容进行评分,总分100分。(5)统计实施前后3个月内医疗纠纷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则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组别n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满意度[n(%)]观察组对照组1001008173171421398(98.00)87(87.00)x2P8.72070.0031
2.2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和护理质量比较
观察组焦虑情绪、抑郁状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实施前后医患纠纷比较
实施后3个月内医患纠纷发生15起明显少于实施前3个月内发生32起,实施前护理引发医患纠纷占65.63%明显高于实施后护理引发医患纠纷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以疾病为中心”医学模式转化为“以患者为中心”,眼科门诊患者中有着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职业,接诊患者时不仅需要精湛技术,还应在护理服务上让患者满意,以消除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有助于疾病的诊治和预后。人性化护理根据就医环境、患者心理、患者疾病进行全方位人性化护理,对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有重要帮助,具体实施如下:
(1)营造温馨就诊环境:眼科门诊患者较多,环境嘈杂。在走廊上增设患者就诊排队休息座椅,增设免费饮水机,宣传眼科疾病及保健知识,增设花卉、植物等。增加门诊护士,帮助就诊患者指导就诊程序。保持就诊区域环境干净、整洁,温度适宜。
(2)就诊护理干预:患者到眼科就诊应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存在眼部疾病,沟通过程要态度热情、语言的得体大方,主动表示关心和支持患者话语。介绍就诊流程和科室环境,消除患者陌生感,积极回答患者及家属存在问题,消除患者存在不良心理。指导患者应就诊的眼科医生,引导患者快速就诊。
(3)护理操作规范干预:患者在进行视力测量、散瞳等操作时,向患者详细讲解操作过程及存在相应症状,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用通俗语言向患者描述疾病及操作过程,让患者充分掌握和了解。
(4)保护患者隐私:眼科就诊患者较多,在患者就诊过程中应主动请其他等候患者回避,耐心完成相关检查。积极引导等候患者在等候区,在等候过程中提供多媒体播放眼科疾病与用药常识、饮水,提高护理质量。对耐心较差患者应主动解释,求得患者理解。在行护理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包括信息隐私、身体隐私,动作轻柔,让患者感受到被关爱。研究就诊患者都存在眼部疾病,伴有视力下降或丧失,患者对恢复视力和光明渴望较高,治疗期望值过高,在治疗过程中往往有负面情绪,易造成医患纠纷。消除患者不良心理对取得患者信任、增加患者配合度、减少医患纠纷发生有重要帮助,在人性化护理中消除患者不良情绪首先应改变就诊环境,患者在舒适环境中心情愉悦感增加,提供多媒体播放眼科疾病与用药常识、饮水等让患者在等候就诊过程中消磨时间,减少患者出现不耐心等情况。指导患者就诊,态度热情,详细引导患者进行相关诊断、治疗,消除患者对环境陌生感,提高患者对就诊满意度。本次研究,通过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减轻了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较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患沟通与人与人沟通存在同样道理,保持良好的态度和服务热情,让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得到满意,从而有效减少医患纠纷发生,实施人性化护理后医患纠纷发生率显著下降,由护理引发的医患纠纷发生率明显显著下降。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在三甲综合医院眼科门诊中应用可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篇7:一种眼科B型超声诊断议
一种眼科B型超声诊断议
摘要:介绍一种以Winbond公司的W78E58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采用FPGA和大容量FIFO等器件构成的眼科B型超声诊断仪。阐述了眼科超声诊断仪的基本原理,使用FIFO作为数据共享RAM实现采样和显示相对独立的模块化设计方案以及FPGA在该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关键词:B超反射法FPGAFIFO
20世纪50年代初超声探测开始应用于医学领域至今,超声诊断技术已有了长足的进展。超声诊断仪更是形式多样,型号繁多。
超声诊断仪通常按三种方法分类,它们是:①按图像信息的获取方法分类,由此可分为反射法超声诊断仪、多普勒法超声诊断仪和透射法超声诊断仪;②按图像信息显示的成像方式分类,可将超声诊断仪分为A型、M型、B型、P型、BP型、C型、F型以及超声全息等显示类型,除A型和M型外,其它均属于广义的B型显示;③按超声波束的扫描方式分类,超声诊断仪分为低速(手动)扫描、高速机械线性扫描、高速机械扇形扫描、高速电子线性扫描和高速电子扇形(相控阵)扫描等。
反射法和多普勒法超声诊断仪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在医学科研和临床中得到普通应用。超声波在通过不同的声阻抗组织的界面时发生较强的反射,反射法超声仪器就是基于这一原理进行工作的。A型、M型、B型、P型、BP型、C型和F型图像显示方式的超声诊断仪均属反射法超声仪器。多普勒法超声仪器则是基于超声传播的多普勒效应工作的,有连续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之分。实时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是近年来在连续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技术上发展的一项超声诊断新技术,是彩色B型显像技术与超声多普勒探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于临床以来,至今已有了较快的发展。透射法超声仪器渴望实现超声全息实时动态成像,目前尚处于研制中,未达到临床应用的水平。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健康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眼科B型超声诊断仪在起起国已使用20余年,它可用来诊断视网膜脱落、眼内和眼眶肿瘤、玻璃体混浊、出血、眼底病变及眼内异物等疾病。我们在引进、吸收国外同类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N-3000A眼科B型超声诊断仪,该反射法超声诊断仪采用机械扇形扫描B型显示图像。
1基本原理
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有波的'叠加、反射、折射、透射、衍射、散射以及吸收、衰减等特性,一般遵循几何光学的原则。
A超回波显示采用幅度调制(Amplitudemodulation),在显示屏幕上以横坐标代表测物体的深度,纵坐标代表回放脉冲的幅度。
B型超声诊断仪通过机械方法改变探头角度,实现了超声波束指向(方位)的快速变化(相当于改变A超探头的位置),使每隔一定小角度,被探测方向上不同深度的所有界面的反射回波,都以亮点(灰度)的形式显在对应的扫描线上,从而形成一幅由探头摆动方向决定的垂直扇面二维超声断层图像,即扇扫断层图像,或称剖面图。
2硬件设计
2.1总线描述
本仪器的硬件框图如图1所示。单片机MCU中的CPU设定采样控制部分和显示控制部分的工作方式,采样控制部分根据CPU设定的方式自动进行数据采样并将数据送入FIFO中保存,而显示控制部分则不断读取FIFO中的数据并根据CPU设定的方式进行显示。同时,CPU还负责处理键盘的输入和通过RS-232接口与上位机进行数据传输。
2.1.1MCU
本仪器的MCU采用Winbond公司的W78E58单片机。W78E58是Winbond公司生产的高性能8位单片机,与标准的8052引脚、指令和片内资源全兼容,采用全静态设计,内含32K字节高性能FLASHROM和256字节内部RAM,内建电源管理方式,具有完善的代码保护功能,可以有效地保护开发成果。
2.1.2FPGA
本仪器中的采样控制和显示控制,各使用一块FPGA芯片。根据仿真的结构以及我们的设备情况,选用了Xilinx公司SpartanXL系列的XCS30XLPQ208芯片。
设计的软件环境使用XilinxFoundation2.1i版本。采用了原理图和VHDL语言混
合的输入方法,将复杂的控制模块分块放在同一设计项目中,输入完毕后进行功能仿真、编译和器件内部的布局布线,生成定时模拟数据文件,然后进行定时仿真。在定时仿真满足要求后,将数据文件转换为通用编程器可以接受的Intel格式,使用通用编程器ALL-07对FPGA外附的PROM进行编程。
2.1.3FIFO
本设计中采用了Averlogic公司的大容量FIFOAL422B作为采样一显示的共享数据RAM,从而使采样部分和显示部分相对独立,体现了一种模块化设计的设计思路。
2.2采样控制
采样控制部分的功能是产生激励探头振元的同步窄脉冲、TGC(时间增益控制)控制信号、VDF(电压增益)控制信号和DF(动态滤波)控制信号,进行数据采样和地址转换以及进行数值插补,之后将数据送入FIFO。该部分由一块XCS30XL实现,其框图如图2(虚线框内)所示。
其工作过程为:控制逻辑产生电路产生特定的控制逻辑,使电机转动一步,然后地址计数器开始工作,开始采样数据并存入外部RAM。在采样到第五个数据时输出发射脉冲,启动探头工作,然后继续采样。采样完512点后,控制逻辑使电机再转动一步,然后重复以上采样过程,总共驱动电机转动256步后,一帧采样结束,控制逻辑输出相应信号使电机反向转动256步。电机反向转动的这段时间里,控制逻辑将存放在外部RAM中的数据取出执行插补后再存入外部RAM,在全部数据执行完插补后,将数据按顺序送入FIFO。在电机反转完成后,控制逻辑开始执行新的一帧数据采样,如此断重复。
2.3显示控制
显示控制部分完成字符叠加、灰阶变换及标准VGA显示信号的生成,其框图如图3(虚线框内)所示。
其工作过程为:控制逻辑产生电路根据设定的工作方式产生与行、帧同步信号同步的控制时序,从FIFO中读出B超图象信号,经过灰阶变换后送入信号合成电路。同时控制逻辑还产生相应的时序,控制CPU将文字、图形、标志等信号数据写入外部RAM,并将外部RAM中的数据按顺序读出后送到并串转换电路,变成象素数据后送入信号合成电路。信号合成电路将上述两部分信号连同VGA显示消隐信号一起合成为VGA显示所需的RGB信号数据输出,经过D/A转换后即为模拟RGB信号输出。
2.4信号产生和接收
2.4.1发射脉冲产生电路
该电路产生探头振元的激励脉冲,其电路性能的优劣不仅影响到超声发射的功率和接收灵活度,还关系到探测深度和分辨率的好坏,因此对于超声仪器来说它是较为重要的电路。
现代超声诊断仪器通常使用所谓“冲击激励”的方法产生超声波发射,即通过对振元施加单个极性脉冲,使振元产生持续时间极短的机械振荡。
2.4.2超声回波的接收
信号接收部分将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放大并进行检波,变成A/D转换器可以接收的信号。其框图如图4所示。
3软件设计
整个软件全部采用汇编语言编写而成,主要完成以下功能:输入ID(病历号)、切换TGC控制方式、切换灰阶变换方式、切换左右眼指示、选择游标、移动选定的游标并计算两游标间的距离、冻结或扫描图像,其流程图如图5所示。
本仪器样机经过标准体模测试,B型图像的横向分辨率≤0.5mm,纵向分辨率≤0.25mm,实际探测深度≥52mm,横向位置几何精度≤10%,纵向位置几何精度≤5%。与同类产品相比,显示图像清晰、轮廓分明,达到设计和使用要求,在国内机型中属于较好水平,但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进一步改进。
篇8:一种眼科B型超声诊断议
一种眼科B型超声诊断议
摘要:介绍一种以Winbond公司的W78E58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并采用FPGA和大容量FIFO等器件构成的眼科B型超声诊断仪。阐述了眼科超声诊断仪的基本原理,使用FIFO作为数据共享RAM实现采样和显示相对独立的模块化设计方案以及FPGA在该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关键词:B超 反射法 FPGA FIFO
20世纪50年代初超声探测开始应用于医学领域至今,超声诊断技术已有了长足的进展。超声诊断仪更是形式多样,型号繁多。
超声诊断仪通常按三种方法分类,它们是:①按图像信息的获取方法分类,由此可分为反射法超声诊断仪、多普勒法超声诊断仪和透射法超声诊断仪;②按图像信息显示的成像方式分类,可将超声诊断仪分为A型、M型、B型、P型、BP型、C型、F型以及超声全息等显示类型,除A型和M型外,其它均属于广义的B型显示;③按超声波束的扫描方式分类,超声诊断仪分为低速(手动)扫描、高速机械线性扫描、高速机械扇形扫描、高速电子线性扫描和高速电子扇形(相控阵)扫描等。
反射法和多普勒法超声诊断仪器技术比较成熟,已在医学科研和临床中得到普通应用。超声波在通过不同的声阻抗组织的界面时发生较强的反射,反射法超声仪器就是基于这一原理进行工作的'。A型、M型、B型、P型、BP型、C型和F型图像显示方式的超声诊断仪均属反射法超声仪器。多普勒法超声仪器则是基于超声传播的多普勒效应工作的,有连续多普勒和脉冲多普勒之分。实时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是近年来在连续多普勒及脉冲多普勒技术上发展的一项超声诊断新技术,是彩色B型显像技术与超声多普勒探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20世纪80年代中期应用于临床以来,至今已有了较快的发展。透射法超声仪器渴望实现超声全息实时动态成像,目前尚处于研制中,未达到临床应用的水平。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的健康对人们来说非常重要。眼科B型超声诊断仪在起起国已使用20余年,它可用来诊断视网膜脱落、眼内和眼眶肿瘤、玻璃体混浊、出血、眼底病变及眼内异物等疾病。我们在引进、吸收国外同类产品的基础上,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KN-3000A眼科B型超声诊断仪,该反射法超声诊断仪采用机械扇形扫描B型显示图像。
1 基本原理
超声波在媒质中传播,有波的叠加、反射、折射、透射、衍射、散射以及吸收、衰减等特性,一般遵循几何光学的原则。
A超回波显示采用幅度调制(Amplitude modulation),在显示屏幕上以横坐标代表测物体的深度,纵坐标代表回放脉冲的幅度。
B型超声诊断仪通过机械方法改变探头角度,实现了超声波束指向(方位)的快速变化(相当于改变A超探头的位置),使每隔一定小角度,被探测方向上不同深度的所有界面的反
[1] [2] [3]
篇9:眼科手术室护理规范化管理分析论文
眼科手术室护理规范化管理分析论文
手术室是开展麻醉和手术,对急诊手术患者进行抢救的主要场所,手术室的管理质量会对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眼科手术的特点主要为手术量大、手术时间不长、手术精细等,常常存在连续接台手术,而且患者主要为老年人群,所以眼科手术是存在较高的护理风险,当发生失误时,则会引起严重后果[2]。优化规范化的管理措施,防范不良安全事件十分重要。本研究主要分析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优化规范化管理要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月~12月收治的眼科手术患者600例。其中男287例,女313例;年龄5~67岁,平均年龄(65.5±10.2)岁;338例患者行白内障摘除术,22例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31例患者行视网膜脱离修复术,27例患者行斜视矫正术,60例患者行抗青光眼术,43例患者行眼外伤手术,79例患者行其他眼科手术。
1.2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对手术期间发生的不良安全事件,查找护理安全隐患,优化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1.3观察指标
手术期间出现的不良安全事件对发生率。
2结果
600例患者在手术期间共出现14例安全事件,发生率为2.33%,见表1。
3讨论
3.1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①医疗制度:未能及时修订和优化旧的医疗制度,如标本管理制度、术中医嘱执行制度、手术患者交接和接送制度、消毒灭菌制度等,存在护理安全隐患。②管理方面:1)手术室人员缺乏相互监督意识:对于眼科手术室来讲,眼睛的生理功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解剖比较复杂[3],所以就需要相互监督严格执行规范非常重要。部分医护人员对他人的正确意见不能有效接受,容易产生造成安全隐患。2)后勤保障问题:术后运送人员有时不及时到位,病人等候送去过程存在不安全的隐患;设备仪器的保养人员的联络与定期检查制度的落实存在安全隐患。③护理人员方面:1)护理人员的知识技能专业知识不扎实:部分新入科、轮科护士眼科专科理论不熟悉,工作经验不足,主要是被动执行医嘱,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及操作设备仪器不熟练。眼科患者主要为老年人,常常伴各种基础疾病,部分患者常常因为不良情绪而出现胸闷、高血压、心率加快等症状[4],所以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合并症的正确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应急处理能力。3)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眼科手术室的手术量比较大,手术时间不长,精密、贵重仪器的种类较多,因此就应相对固定护理人员,对手术流程和手术器械比较熟悉,眼科专业知识较强[5]。随着学科发展,手术量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重,工作量大,人流控制、手术准备、手术咨询等工作无法实现专人负责,存在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3.2针对以上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优化眼科手术规范化管理制度
①优化已有制度制度,增订部分新制度:结合科室的具体情况和相关的医疗法规,制定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应在实际工作中对不足和缺陷进行及时发现,并及时调整和完善,保证相关职责有证可循,让护理安全隐患有效减少[6]。眼科手术患者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视力损伤,而且患者主要为老年人,感觉、运动以及听力等功能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连台手术时发生混淆排号、错答错应等现象的几率较高,重新调整工作流程制度,加强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落实。②优化护理安全管理:首选不断强化手术室护理安全监督的力度,制定科学和合理的.奖惩制度,让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其次应对后勤保障力度进行强化,眼科手术室的管理者应加强和其他部门的交流沟通,对后勤监督和巡查力度进行强化,让手术相关机械供给有效满足,让医疗器械的运行保证安全和平稳,让手术的开展更加顺序;与运送部门反馈问题,调整流程,确保运送安全,减少不满情绪或纠纷的发生率。③优化护理管理制度:根据现代眼科手术室的安全管理要求,调整人员工作职责与不合理的流程,优化人才梯队建设工作,对护理人员的体力、眼力和反应力进行综合培养,让患者的护理安全得以有效保证。除此之外,还应加强护理人员的新技术、新业务培训,以适应现代眼科技术的进步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耀梅.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18(20):111-112.
[2]张丽,方乐,李盼盼,等.眼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与防范策略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14):2819.
[3]纪平.眼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1(12):486.
[4]蔡兆阳,汪静.眼科手术室护理隐患与防范措施[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12(3):404-405.DOI:10.3969/j.issn.1008-6633.2010.03.093.
[5]蔡淑婷.眼科手术室护理隐患及防范措施[J].大家健康(下旬版),,8(4):249.
[6]买玉洁.眼科护理的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J].中外医疗,,32(30):170-171.
篇10:眼科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对策分析论文
眼科手术室规范化管理对策分析论文
手术室是开展专科治疗的主要场所之一,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好坏会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和生命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会对手术治疗效果和医院形象产生严重影响[1]。眼科手术具有手术量大、治疗时间短、手术精细度高的特点,因此,在实施眼科手术治疗时,需要更加重视患者的安全问题[2]。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眼科手术室的护理质量规范化管理对策,以降低手术安全风险,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月~1月我院眼科实施手术的1000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10例,女490例,年龄1~90岁,平均年龄(60.71±20.42岁),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630例,青光眼手术105例,视网膜脱落修复手术65例,斜视纠正手术32例,玻璃体切除术42例,眼外伤手术56例,其他手术70例,所有患者神志清醒,能配合手术。
1.2方法
回顾分析1000例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不良事件的数据,分析存在的护理安全风险,持续改进规范化的护理管理制度。1.3观察指标设备故障率、手术器械丢失、人工晶体度数核对失误、术后感染发生率、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
2结果
1000例手术患者,设备故障率(显微镜灯泡显示异常)1例,占0.1%、手术器械丢失1例占0.1%、人工晶体度数核对失误1例占0.1%、术后感染发生率6例0.6%、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0.9%,患者满意度95.2%。
3讨论回顾分析
1000例手术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0.9%,患者满意度95.2%,主要不满意是手术等候时间长、护士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术后运送不及时等。针对存在的风险问题,修订与提升规范化管理,是必要的。
3.1规范术前护理常规、规范手术室的服务流程
术前认真核患者的床号和姓名,确认手术部位,了解病人的生命体征,需要关注的问题;术前核对用药、人工晶体度数和植入物名称;改善手术等候室的环境,增加舒适的皮椅、配置影音设备,调节好室温和湿度,在患者等候手术期间,播放手术相关健康教育视频,配上舒缓的背景音乐,专人巡视,并告知手术进度。重点观察患者的病情与情绪,对情绪紧张的患者,注意安抚,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减少因等候产生的不满情绪。
3.2加强护理人员的专科知识、设备仪器维护检查培训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如果手术室护士的业务知识比较丰富、操作比较娴熟和精确,则能让手术医师的安全感和信任感提高[2]。请具有丰富经验的手术医生对手术室护士进行相关手术配合方法的`培训,让护士了解不同医生的的个人习惯,能更好配合手术[3]。请设备科工程师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如:超声乳化机、玻璃体切割机、显微镜、激光机、多参数监护仪以及多功能可控制冷疗器等仪器的操作。眼科仪器精密度高,科学管理眼科显微器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进一步规范化器械管理制度,责任到了人,定期清洁、检查和保养,认真记录,预防器械损坏、丢失。
3.3完善手术室医院感染监控管理,降低护理安全风险
3.3.1手术室物品的规范化管理
制作卡片对物品进行分类管理。根据物品使用频率、灭菌先后顺序进行标识、分类和摆放,实现登记流程化。
3.3.1.2加强消毒灭菌规范化管理
眼科手术的时间较短、数量较多,接台手术比较频繁,对器械具有较高的灭菌要求,选择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进行灭菌,不会损伤器械,而且速度较高。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科的相关要求和标准,加强感染监测工作,专人监控规范化开展消毒灭菌工作:①眼科手术室具有非常严格的无菌要求,要示监控是否按要求达到无菌效果,感染性手术后,随机消毒,让眼科接台手术保持良好的无菌状态;②监控倒相镜、导光光纤以及电凝线等熏蒸灭菌效果;③超声乳化、玻璃体切割等中空管道则应选择蒸馏水进行清洗,同时选择高压气体将水分吹干,之后再通过环氧乙烷气体进行消毒,通风超过48小时就能使用[4]。④请医院感染科专人指导规范化管理手术室物品、设备摆放,手术器械的清洗、打包灭菌的流程;⑤监督培训手术室医护人员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⑥严格限制参观人数。参观人数较多,则会对手术室无菌程度造成严重影响,而且还会对手术医生和患者的心情造成严重影响[5]。
3.4规范术中优质护理服务流程
大部分眼科手术通过神经阻滞麻醉、局麻、表面麻醉就能开展,对于比较复杂的、手术时间长的大手术以及不合作患者、小儿才可能采用全身麻醉[6]。局部麻醉患者在整个手术操作中是保持清醒的,容易有紧张情绪,护理人员手术过程应关注患者情绪,安抚患者。术后,专人负责通知运送中心,及时转运病人,降低安全风险的同时,提升服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丽萍,阿丽娜阿布来提.眼科手术室潜在护理安全隐患及规范化管理探讨医药前沿,,6(24):251-252.
[2]卢黎蓉,陶凤萍,吴丽薇,等.眼科手术室巡回护士工作流程表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报,,18(19):77-78.
[3]吕寻伟.精益管理在手术室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6,13(4):117-119.
[4]姚丽辉.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用于改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596.
[5]张唯.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6):114,116.
[6]薛玉兰.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5):5051-5052.
篇11:超声科撰写论文分析
超声科撰写论文分析
将自己所做的各种研究,予以真实的、客观的作一总结和评价。但不应同于一般的工作总结。撰写时应重点突出、简明扼要,文字通顺、条理清楚、用词得当、数据可靠。一般论著不超过3000字(含图、表及参考文献),短篇和个案500~1000字,综述亦勿超过5000字为宜。
题目:立题应简明确切。通常20个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6个字为宜。应能准确的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一般论著不超过5人;综述1人,审校不应超过2人。
摘要:250字左右,并按结构式摘要撰写,即:
(1)目的:本项检测或研究的出发点。
(2)方法:所观察或检测的指标,如病人及对照组的数目、性别、年龄、病种,使用的仪器、探头频率以及采用的方法等。 (3)结果:检测或实验方法得出的具体效果或指标,对比数据,最后结果,以及对上述各项的附加解释。
(4)结论:本项目的观察、研究或检测后的总结性的定论。
关键词:凡有摘要的论文皆应标引关键词。关键词主要自文题中选取,不足时可自摘要或正文中选用。选自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对象和涉及的新技术等。
(1)定义:可直接表达论文要点、中心内容和特征的词。
(2)用途:提供检索窗口。
(3)数量:3~10个,一般3个。
(4)词性: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而代词、介词、冠词、连词、情态动词等皆不能作为关键词。
(5)方式:按顺序排列成关键词索引。
(6)要求:用规范化检索语言,即主题词。应查阅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Annolated Alphabetic List.Me SHAAL)。当所用词未查及时,可用同义词、近意词或关联词,并可配用有关的副主题词,亦应查阅《Me SHAAL》副主题词字顺表〔1〕。
引言:应在250字之内。应概括简明的叙述立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与基础,国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指出本研究的目标。 材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此部分是论文的基础和关键。评价论文主要看材料和方法的可信度和确定结果的标准。应写明病人、对照组、所用仪器种类、探头频率、检测的方法、药物名称(不用商品名)、剂量等。
结果:此段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和检测的最终目的',即所获得的结果。此部分可分别用文字、图表表示。可强调或摘要叙述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结果应有充分的数据及对比性研究,最后结果应是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而不是作者自行判断或推断的。例如:应用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30例分析。在此文章中,仅有诊断多少例的所见及数据,而无最后的分娩证实,这样的文章则欠科学性。
讨论: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反映文章水平高低的主要部分。应重点突出自己的新发现、新概念、新学说、新规律,及所作出的结论和观点。对研究中所发现之不足处亦应说明,此外,可以提出设想或建议。 在书写讨论段时,应注意撰写技巧,要简明扼要、语言顺畅、抓住重点、条理分明的表达出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使读者易懂,看后有收益,但要避免口语化。
(1)讨论之重点是应有自己的某些独到观点和见解,并将之讲深讲透,切勿仅重复他人的或众所周知的内容。如:超声检查法对人体无痛、无损伤、价格低廉。
(2)讨论段与其他段相关联,特别是结果段中的某些数据及最后的结果,用以进一步表明自己的观点,但并不是结果中的数据又全盘搬到讨论中,造成重复。
(3)讨论中切勿引用他人文献过多,更不要写成:本研究结果与×××和×××的结果一致或符合×××的结论。一来是将论著写成了综述,二来是仅说明自己是重复他人所作。
(4)通常讨论是文章中较长的一段,应突出重点,不要洋洋数百字,冗长的内容反而使该说明的问题模糊不清。此外,不要对某一问题尚未解释清楚时,又另讨论其他内容,使读者费解不得要领。
(5)用语尽量勿重复,如在前言或结果中已用过的语言,讨论中最好不用或少用,更勿过多的使用“国内外未见报道、笔者、我们”等。
参考文献:应引用作者近年来所阅读的正式发表的期刊或书籍内容,勿引用内部刊物或资料,并应遵原著立意不得改动。基础、临床及实验研究引用不超过10篇,综述以不超过20篇为宜。同时应按各期刊对参考文献的要求撰写。
篇12:临床医学超声教学改革论文
1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教学现状分析
1.1超声诊断学课程设置不足
超声诊断技术作为一门年轻但发展迅速的学科,在临床应用中已经成为不可缺少的公共的前沿诊断方法,也成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必备部分[4]。但是由于医学界乃至社会上对超声重要性的误解或观念的落后,导致超声诊断学在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的影像诊断技术或物理诊断学教学中所占比例太小[5,6]。有些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中涉及超声的课程只有4-6个学时,往往在诊断学中一带而过;有些院校临床医学生课程内容中根本就不安排超声诊断学,或者将其纳入考查课、选修课,导致学生认为其“可学可不学”;更不要说安排见习、实习课。而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上机观摩或实践课,学生会觉得超声诊断非常抽象、晦涩难以理解,基本上达不到学习效果。
1.2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知识掌握现状
由于在校期间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超声诊断学课程的培训,导致年轻的临床医学生对超声诊断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知之甚少,不了解超声检查适应证及用途,不清楚超声检查的原理及优势,甚至看不懂超声报告单,认为其只是辅助诊断,更不用说了解超声诊断技术的前沿发展方向和趋势。殊不知超声诊断目前在临床各学科疾病的诊断中所占比重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产科、浅表组织器官、心脏、肌腱韧带、关节、神经、器官移植以及大血管等。据统计,所有的临床学科都与超声医学存在或多或少的关联,超声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已取代其他影像学方法而成为首选或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7]。有研究者对临床型硕士研究生和七年制硕士研究生针对超声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4%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其对超声知识的掌握,73.4%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超声知识的了解差,仅24.9%的学生认为自己对超声知识了解一般;在问及对超声报告的认识上,38.7%学生认为他会关注超声报告中描述内容,32%学生会关注部分与自己专业相关较强的报告内容,仅17.5%学生认为自己能读懂描述内容,46.5%学生表示完全不能读懂报告描述内容[6]。由此可见,临床医学生对超声诊断学知识了解严重不足。
1.3超声诊断学教学师资现状分析
由于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年轻的、但发展非常迅速的技术,专业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尤其缺乏高学历、高年资、临床和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目前,一些医学院校从事超声诊断学理论授课的教师仍多为本科或大专学历,缺乏硕士以上学位人员,有些甚至是技术员转行,其学历层次、知识体系、综合素质尚有待提高。同时,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临床带教也是重要的教学环节。由于临床超声医师队伍整体偏年轻,缺乏超声诊断学专业人才,尤其是高年资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以上的教师,加之带教医师一般都缺乏技术规范化培训,带教过程中教学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针对性、规范性,带教过程中常夹杂着个人习惯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篇13:临床医学超声教学改革论文
为满足现代医学事业快速发展和社会医疗卫生机构的实际需求,实现现代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改革现有的医学教育模式,弥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超声诊断学专业教育上的不足。
2.1结合当今医疗体制改革和医学发展的需要,重视超声诊断学课程教育超声诊断技术由于其发展迅速、易于普及、实用性佳,不仅成为各大医院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在某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筛查、诊断和人群健康检查中更是占据了无可替代的地位;而且由于其便捷、价廉、无放射性、应用广泛,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更是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MRI虽然具有分辨率高、诊断价值大等优势,但由于其昂贵的价格或有放射性等缺点难以在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推广普及。随着近期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即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队伍的建设,完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标准,超声诊断作为一种易于推广的影像学技术,在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地位更是举足轻重。因而改变超声诊断是辅助诊断的陈旧观念,在临床医学生中普及超声诊断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2.2组织编写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目前的超声诊断学教材主要是面对医学影像学专业,因而编写一本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超声诊断学教材至关重要。临床医学生学习超声诊断学的目的主要为:第一,了解超声成像的原理、特点、发展方向、前沿技术,从而能根据不同患者、不同疾病、不同部位、不同要求正确选择超声检查方法。第二,了解超声成像的常见干扰因素,并能向患者解释某些组织器官超声检查前特殊准备的意义。第三,能正确分析超声诊断报告。第四,能根据临床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超声诊断优势,不断拓展超声诊断应用范围。这就要求教材深入浅出、图文并茂,重点突出超声诊断的成像原理、类型、技术优势、常见病诊断要点、临床应用,并结合解剖、病理病生、主要临床表现等内容,将基础、临床、影像学科相结合,同时将高频超声、腔内超声、三维超声成像、超声造影等当前临床应用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加入教材中,广征博引,力求知识的先进性[5]。
2.3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增加实践课超声诊断既是一门独立的技术,也是一种公共的、通用的、临床多学科涉及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在临床各学科疾病的诊断中所占比重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包括了全身各组织器官系统,超声在一些疾病的诊断上已取代了其他影像学方法而成为首选或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7]。因此,教学主管部门应将超声诊断学纳入临床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合理分配教学课时,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的学时数应不少于30学时,让学生充分了解超声技术的原理、类型、优势、临床应用范围及当前发展方向和前沿技术,更好地为日后开展医疗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技术。超声诊断学是一门医、理、工交叉结合的专业课,基础理论较抽象;相比于X线、CT等影像学方法,图像是实时动态的,不同的切面、不同的方向得到的图像千变万化,实践性非常强,所以超声诊断学的见习、实习课程显得尤为必要[5,8];临床医学专业该课程见习课不少于8学时,实习时间不少于2周。开展好实践教学,有助于加强影像与临床学科的结合,培养横向思维,避免基础、临床、影像学科之间的知识脱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影像学方法的成像特点、优势,将知识融会贯通;通过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书本理论,有助于临床医生读懂超声报告。
2.4加强超声诊断学师资队伍建设随着超声医学的快速发展,目前各大医院都紧缺超声医师,教学任务的增加无疑会进一步凸显超声医生人手紧缺的矛盾,各高等医学院校应当着力培养优秀的超声诊断学专业的教师队伍。除了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超声专业教师外,还应加强现有超声医师带教意识的培养,对年轻教师进行超声诊断技术的规范化培训,从而系统化、规范化临床带教课程。带教过程中注意基础医学课程、临床课程、影像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介绍超声专业新技术、新发展、新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立足当前各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在超声诊断技术方面的严重不足,结合当今医疗体制改革、年轻医师培养以及医学发展的的需要,应对临床医学生超声诊断学教学进行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知识全面、综合能力强、全方位的医学人才。
篇14:超声对植入性胎盘的分析论文
超声对9例植入性胎盘的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对植入性胎盘的诊断要点及分析。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美国atl800及sunny380,按常规方法检查。结果 植入性胎盘的声像图表现为胎盘增厚,多超过5cm,面积增大。胎盘内结构疏松,可见多个大小、形态不一的液性暗区,暗区内血流丰富,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后子宫肌壁变薄。结论 应用超声可对临床进行植入性胎盘的诊断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植入性胎盘;诊断
本文通过对9例植入性胎盘超声声像图的观察,对此种植入性胎盘的声像图进行分析并加以诊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9例,均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年龄27~39岁,平均32岁。孕龄34~41周。
1.2 仪器与方法 仪器采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美国atl800及sunny380,患者采取仰卧位,必要时膀胱适度充盈,按常规方法检查[1],探及异常区后在该区做重点检查,分别记录其大小、形态、内部回声,探及异常回声区后,嘱患者休息片刻于30min或1h后再做复查,必要时隔日进行复查。疑植入性胎盘者待行剖宫产术并行病理检查。
2 结果
超声声像图表现:(1)胎盘增厚,多超过5cm,面积增大。(2)胎盘内结构疏松,可见多个大小形态不一的液性暗区,暗区内血流丰富。(3)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后子宫肌壁变薄。病理诊断证实为植入性胎盘。
3 讨论
植入性胎盘较少见,国内报道发病率为0.23%~0.3%。wWw.133229.Com但它直接危害到产妇的生命和健康。其并发症主要为产后出血及由此而引起的失血性休克及继发贫血,早产亦为主要并发症之一。发生原因多由于植入部分的内膜损伤及炎症,受精卵着床后因蜕膜发育不良或缺如,促使胎盘伸展至子宫下段并植入子宫肌层而形成。人工流产、引产等反复宫腔损伤是造成植入性胎盘的主要原因。人工流产次数及产次越多,植入性胎盘的`发生率越高;其次,前置胎盘与植入性胎盘有着共同的蜕膜发育不良的原因,所以植入性胎盘多与前置胎盘并存,其并存率占65.38%。植入性胎盘分类,多按植入面积分两类,完全性植入胎盘和部分性植入胎盘,前者即整个胎盘均植入肌层,而后者为部分胎盘植入。鉴于植入性胎盘对产妇的危害性及在临床工作中的诊断率较低,我们应对有多次妊娠史、剖宫产史、高龄孕妇特别留意胎盘后间隙,以免对植入性胎盘造成漏诊及误诊[2]。
【参考文献】
1 常才.经阴道超声诊断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80.
2 张燕妮,王慧芳.超声显像检测胎盘后间隙的临床意义.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6(9):702.
篇15:对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分析论文
对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进行分析论文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通过不同渠道增加对疾病的认识,疾病谱从纯医模式向生物心理、生理、社会医学模式转移,而心理护理在护理康复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成为现代护理工作的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尤其是眼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因为眼病,患者视力所受影响大。患者一般都害怕失明,有焦虑、自卑的心理,通过多年的临床观察,要想使眼科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我们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做好患者的入院宣教工作
1.1首先患者来到住院病房,热情接待患者,及时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体重,对患者有一个好的影响,打消对住院环境的陌生感,特别要介绍住院环境,使患者熟悉所处位置,预防跌倒和坠床。因为服务质量的好坏涉及到患者对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信心以及对医院的第一印象。
1.2作为护士,要同不同的患者打交道,与患者接触最密切、最直接。当患者刚入院时,因为患者视力差,陌生的环境会给患者造成恐惧紧张的心理,因此对医务人员言行十分敏感,而此时医生护士的言行有可能直接影响患者的心态和情绪,因而这时护士应耐心倾听病人的建议和意见,主动热情和病人交谈,运用准确规范的语言,进行卫生宣教,指导患者饮食休息,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
1.3眼科的患者一般来住院时有很多是急诊,患者及家属希望能得到最快高效的治疗,所以我们及时通知医生来看病人,一边做好患者的入院处理,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让患者满意。这样既可以增加患者的信任,患者也会积极地配合治疗,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好转和康复。
2做好患者住院治疗过程中的健康教育
2.1护士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基础
健康教育是一门涉及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行为学等各种学科的边缘学科。护士作为一名健康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不断更新掌握以上相关学科的理论与知识,为实施健康教育奠定基础。护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健康教育的基本点。因此提高护士自身的业务素质势在必行。无论对普通人群还是病人,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是实际而具体的,同时还要有的放矢的制定健康教育计划,根据病人的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仔细分析发病原因,结合病人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及致病危险因素的认识来,所以为使其知识水平能够适应健康教育的需要,必须提高护士自身的业务素质,加强护士的业务学习。
2.2要具备过硬的业务技术才能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
南丁格尔说过:“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和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本身就是一项精细的艺术。”熟练掌握各项基本技术操作,认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热情的语言交流也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必备条件之一。执行治疗和护理各项操作时,态度要严肃、认真、细心、谨慎,语言要少而精,给患者充分的信任感。不断提高护士业务水平和素质,加强病情观察,以满足病人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最大限度促进疾病的好转和康复。
2.3要具备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健康教育的前提
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的护理人员,使患者能够主动参与到健康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就要取得患者的信任,与教育对象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护士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自身素质的培养,同时应用娴熟精湛的技术及满腔热情无私地为病人服务。在对病人的服务中,注意与病人沟通,建立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利于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病人情绪等心理的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教育的可信度,使健康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2.4利用各种治疗护理的机会耐心细致地做好眼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既是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它又是病情变化的必然反应,始终贯穿于疾病治疗的全过程。眼科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护士给患者滴眼药,滴眼液给药时间及用药方法的掌握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情况。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讲解饮食注意事项、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些小常识等等,与病人沟通,用美好的神情、语言、行为来调动病人潜在的积极因素,使其精神处于最佳状态,以形成良性循环,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2.5加强自己的修养,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
首先以稳重娴熟的操作、大方得体的举止赢得患者的信任。要以诚恳的语言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消除病人的顾虑,以精湛的技术和善良、温和的态度,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其次要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对病人在疾病各个阶段表现的不同心理状态,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并付诸实现。
3积极做好患者康复后的出院指导患者经过治疗护理,病情逐渐好转,身体逐渐康复,但我们必须告知患者出院以后的各种注意事项,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发现异常及时来院复诊。
保证充足的睡眠,精神一定要保持愉快。注意做一些康复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患者自入院到出院由于各种社会及心理因素使他们产生不同的心理需要,要使患者积极配合做好各种检查和治疗,以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恢复,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要善于观察、了解并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要,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完全休整。
篇16:眼科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眼科护理安全管理论文
1眼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分析
一些护理人员往往将精力投入基础护理而忽视患者的健康教育,而许多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护理人员对患者或家属的安全健康教育不到位导致的。由于疾病带给患者极大痛苦,若患者对自己病情不了解、认识不到位易产生恐惧和焦虑的心理,使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治疗和护理,严重的影响病情的发展和转归。一些患者由于害怕失明而增加其心理压力,甚至对治疗失去信心。另外,由于健康教育不充分,使得患者对眼睛的日常保护不到位,也易诱发其他眼部疾病。
2针对眼科护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的管理措施
2.1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要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管理人员必须制定分层次、详细全面的培训计划,严格落实对新进人员专科技能和基础知识的培训,后续进行定期继续教育培训并考核。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增强护理人员操作技能和专业水平,例如:播放眼科技术的操作录像,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观看,可建立护理档案记录工作情况。护理人员自身也应做到不断的更新和充实自己的知识,并提高眼部疾病的防范意识。对患者眼部进行护理时动作轻柔,技术操作上考核不合格的护理人员禁止临床操作,只有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才能保证护理安全。
2.2增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和责任感
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眼科诊疗手册》、《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学习,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到知法懂法和守法,从法律和职业道德的角度来规范护理行为,严格实施和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避免医疗纠纷。为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首先要根据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年龄、业务技术等合理安排其日常及节假日值班表,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以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负荷。并在此基础上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责任教育,严格执行护理制度和操作流程,强化其主动服务的观念,使其增强护理风险意识。护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约束,重视患者安全问题,对风险事故做到事先防范。2.3提升病区环境的安全性护士长定期检查病区环境,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进行宣传教育,并详细的介绍病区的整体情况,有效的消除患者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方便患者日后行动。同时要保持病区卫生间、通道、楼梯的清洁,病情较严重的患者为了防止跌倒,出行必须要专人陪同,并在公共区域放上较为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为避免暗室碰伤状况的发生,应合理有序的摆放暗室仪器,事先带患者熟悉暗室环境,进行检查时让专人搀扶患者,进行检查时为了避免仪器碰伤,叮嘱患者不要晃动。
2.4加强老年患者的风险评估
护理人员应在老年患者入院时对其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着重于患者的自理能力,通过对患者进行评估来分析患者存在哪些危险因素,从而根据这些危险因素来制定具体的护理计划,并确定重点护理对象。对于卧床时间太长或是刚手术的老年患者,醒后不可立即下床和行走。老年患者活动时必须有家属或护理人员在旁,及时的给予帮助。通过以上这些预见性的护理措施和风险评估,有针对性的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最大程度的将安全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
2.5加强患者的安全健康教育
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了解,细致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指导患者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情绪,积极配合护理,并重视眼睛的保护。可邀请专业医生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宣传教育,提醒患者术后以及卧床时间较长后的注意事项,防止意外发生。也可定期的召开护理人员与患者的座谈会,让护理人员倾听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的改进工作,妥善的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保证护理安全。还应实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对于即将出院的患者,做好出院指导工作,避免出院后的不良反应。
3结语
护理安全管理是完全符合护理发展趋势的举措,要全面做好眼科护理安全管理工作,不仅要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责任感,还要从病区环境的改善以及患者的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入手。只有建立完善的眼科护理安全管理系统,才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差错,规避一切安全隐患,最终保证患者的安全。
【眼科超声诊断仪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2.超声工作计划
3.眼科实习心得体会
4.眼科个人工作总结
5.眼科义诊计划书
6.眼科临床自我鉴定
7.眼科护理毕业论文
8.超声科室年终总结
9.案例分析论文
10.水利分析论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