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骰子安红豆的杂文随笔
“小萝卜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玲珑骰子安红豆的杂文随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玲珑骰子安红豆的杂文随笔,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篇1:玲珑骰子安红豆的杂文随笔
玲珑骰子安红豆的杂文随笔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每次看见这句话,想到的都是你。
我得承认我是个喜怒无常,还喜欢胡思乱想的人,就像你跟我说过最多次的一句话,“想太多”。该怎么解释呢,在过往孤独而又单调乏味的岁月中,放飞思绪是我唯一的消遣当时,难说这是缺点还是优点,唯一肯定的,是我每当遇见关于你的问题,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总会搅得我心烦意乱。
四月,五月,六月,马上七月都要走到尽头。离高三的开学也只剩四天时间。想起去年八月的初见,真的是一段孽缘的开始,那段煎熬又难忘的时光,现在回想起来更让人觉得心酸,不是因为上一段恋情太痛苦,而是因为那时候即便是刚刚相识,我们便能无话不谈,我失恋的伤悲,绝望和挣扎,你对我优柔寡断的斥责和教训,难得放软语气的安慰,又或是对我一些无理取闹的要求的'纵容,奠定了这一切的发展。
或许自那时便开始了吧,你阳光开朗,惊鸿一瞥,催促着心里的情愫开始生根。否则我怎么会借着开玩笑的名义大方地说喜欢你,怎么会在得知你有了女朋友的时候难以以一个朋友的身份祝福,酸楚的到来是我不曾想到的,我自欺欺人,告诉自己那是错觉,那时我们身边都有了别人,我们终究只能是朋友。
朋友,却是我如今奢求不得的身份。三月末的那个晚上,你陪我去酒吧浇愁,酒后的迷醉是春天的凉风还无法吹散的。渠边久违地坦言,让你我都生了幻觉,你可知那时你风轻云淡地一句“想吻就吻吧”对我来说是多么惊人的邀请,如春雷重新唤醒我内心沉静的欲望,那是追求爱和真诚的欲望,最初默默扎根的种子终于开始破土。那一刻即使酒精依然在我血管里冲撞,我还是清晰地认识到这种欲望是由你而起,也只能由你结束的。
感谢你当时一如既往地安慰,即使现在我的情伤你再也安慰不了。
你记得吗,期中考试结束的那天晚上,你还是应了我的要求陪我去酒吧。冥冥之中,我穿上了从未在别人面前穿过的长裙,四月的风依旧寒凉,可我相信当时我是骄傲而自信地站在你面前,你说那天的我好美,你知道吗,正是因为你我才有这样的信心能驾驭这样的衣服。良药是你,却从不苦口,安抚着我所有不安的情绪,无论何时何事,只有你能如此有效地平缓我的焦虑。
我纠结是否要应景地写下“你是人间四月天”这般语句,转念一想你更容易让我想到夏天,想到我们初识的季节。但我又不想我们人生若只如初见,因为我们都是丰富的活生生的人,有着有趣而多面的灵魂,若无时间调剂,该如何互相了解?
短短一年,我对你朝思暮想就有三个月,相思入骨,难舍难弃,可我也只能到此为止。再见有期,你我都需要越走越远。我过着没有你也不错的生活,但我深知如果未来某天我重游丽江,听着雨从瓦片低落在青石板上,身边没有你,一定会遗憾。
“你可否听过玲珑骰子安红豆?”
“听过啊,下半句是……”
入骨相思君知否。
篇2:温庭筠玲珑骰子安红豆
温庭筠玲珑骰子安红豆
南歌子词二首 / 新添声杨柳枝词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注释】
①一尺深红:即一块深红色丝绸布。古代妇人之饰;或即女子结婚时盖头的红巾,称“盖头”。曲尘:酒曲上所生菌,因色微黄如尘,亦用以指淡黄色。此处意谓,红绸布蒙上了尘土,呈现出酒曲那样的暗黄色。
②合欢桃核:是夫妇好合恩爱的象征物。桃核,桃为心形,核同合音,可以像喻两心永远相合。皇甫松《竹枝》:“合欢桃核两人同。”而合欢桃核有两个桃仁,借“仁”谐“人”,亦可以象喻“心儿里有两个人人”。此便取义于后者,故日“终堪恨”。
【译文】
一袭深红色的长裙日子久了便蒙上了淡黄色,自古以来旧的东西就比不得新的东西讨人喜欢。
你我原本应该像合欢核桃一样坚贞不移,哪里想到你的心里原来已经有了别人,让我对你终究有了恨意。
【赏析一】
温庭筠的诗词多丽词艳曲,生香活色,绣绘字句,镂金错彩,炫人眼目。此两句却是深情远韵,允称清丽。
此篇是以女子口吻,抒写她对情郎的眷恋。首起二句,是叮嘱之辞。“井底点灯深烛伊”,这“井底点灯”四字,谓在井底点上灯。何以偏在井底点灯呢?原来这井底之灯,必是深处之烛。而“深烛”,隐喻“深嘱”。“伊”是人称代词,在此代“你”。 “深烛伊”也就是“非常诚恳地嘱咐你。”显然,是作者刻意运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叙事。因而使词意隐晦了。
既云“深嘱”,嘱咐些什么呢?即次句“共郎长行莫围棋”。共,介词,犹同;跟。 “共郎”二字,明示女主人公正与郎相聚。而紧跟“长行”二字,又暗示着这是离别的时刻。所以她才对他叮嘱再三、情意绵绵。此“长行”与“围棋”,又作谐音双关。长行,是一种博戏的名称。据唐人笔记记载,用掷骰子来博“长行局”,因简单易行,唐人“颇或耽玩,至有废庆吊、忘寝休、辍饮食者”(《唐国史补》卷下),是一种低俗的赌博。而“围棋”,是中国传统的棋艺,棋理高深,可谓文人雅士的游戏。可她为什么“深嘱”将要出门的丈夫,让他记住:我可以与你玩长行,但不同你下围棋呢?原来,她的这番叮嘱中另有深意。她是用“长行”这种博戏的名称来双关“长途旅行”,又用“围棋”来双关“违误归期”。她这是告诉丈夫“远行一定不要误了归期”!在生活中,人们要把某件事情告诉对方,却又不便于明白说出,往往会用这种谐音双关的方式来暗示。这里的“长行”、“围棋”,也是女主人公将她深隐的心曲,婉转托出;虽然可见女子的柔情蜜意,但由于其中的隐语,过于隐晦。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这后两句从“长行”引出“骰子”,说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这样一来,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嘱“长行莫围棋”的用意,原来她“共郎长行”,也是有意要用“长行”这种博戏所用的“骰子”来提醒丈夫:当你玩“长行”使用骰子时,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红点,颗颗都是入骨的红豆,代表着我对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万不要违误了归期。这一句,非常准确地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惦念,对丈夫的那种难舍难离的强烈的爱!“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有女钟情如此,令人读来倍觉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个字,乃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虽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但由于刻意为之,便又流人“谜而不诗”(王夫之《古诗评选》)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此二诗写“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以讽喜新厌旧;写“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以骰子喻己相思之情,就既未见浓艳的辞藻,又未闻有些许脂粉气。其设想新奇,别开生面,在许多的爱情诗中,使人顿觉耳目一新。大量使用谐音双关修辞法,更使诗作独标一格,别有情致。人们表达爱的情感,力避直率明白,本尚朦胧含蓄(当然不是晦涩费解),而双关隐语的运用,却能使人透过字面的意思,通过那些音同或音近的“别字”,去细细品味那双关语中底层的无尽的意蕴。这些谐音词的寓意颇深,不可囫囵读之。它蕴含着诗人人为的特定含义和感情色彩,能使语言在表达上更含蓄、婉转和饶有风趣。用于表达爱情,则言浅意深,更富有感染力。
【赏析二】
红豆一名相思子,而骰子多为骨制。以骰子安红豆来喻入骨相思,纯用寻常事物作比喻,设想机巧,别开生面。但读来不觉晦涩,反而觉得“眉目清秀”,饶有风趣。这种双关修辞手法,用得巧妙,别有情致,但寓意深刻。
此外,前句“玲珑”两字,貌似形容骰子,却暗示了恋人的一颗“七巧玲珑心”,而后句“知不知”三字,爽脆委婉,回环复问,带有听觉上的特殊冲击,也极富感染力。
篇3:温庭筠“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这后两句从“长行”引出“骰子”,说那种制造精巧的骰子上的颗颗红点,有如最为相思的红豆,而且深入骨中,表达着我对你深入骨髓的相思,你知道吗?这样一来,自然又深化了第二句深嘱“长行莫围棋”的用意,原来她“共郎长行”,也是有意要用“长行”这种博戏所用的“骰子”来提醒丈夫:当你玩“长行”使用骰子时,知不知道,那骰子上的红点,颗颗都是入骨的红豆,代表着我对你的入骨相思?所以,你千万不要违误了归期。
这一句,非常准确地表现出她对丈夫的惦念,对丈夫的那种难舍难离的强烈的爱!“入骨相思”,一语双关,其中缠绵之意,教人不由魂销。在章法上,则是对前二句“深嘱”早归“莫违期”的对应。诗中,女子“共郎长行”时“深嘱”于前,客子“违期”未归时又“入骨相思”于后,最后以“知不知”设问寄意的口吻轻轻将全诗兜住,然后再表现出这位多情的闺中人亟盼游子早归的焦虑心情。“知不知”三字,把女子离别之久、会合之难、相思之深之苦,乃至欲说无人都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可谓收得自然,余味不尽。而读者所感受到的正是女主人公内心深处诚挚而火热的爱情。有女钟情如此,令人读来倍觉感人。“入骨相思知不知”七个字,乃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这首词最精粹之笔,在于后二句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全词采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虽有助于词境的深婉含蓄;但由于刻意为之,便又流人“谜而不诗”(王夫之《古诗评选》)之地,缺乏“自然天成”之妙。
杨柳枝·井底点灯深烛伊
温庭筠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篇4:温庭筠“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注释
深烛:音谐深嘱,此处用的是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写女子“深嘱”情郎。伊:人称代词,“你”。
长行:长行局,古代的一种博戏,盛行于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今之博戏,有长行最盛。其具有局有子,子有黄黑各十五,掷采之骰有二。”这里用此博戏的名称双关长途旅行。围棋:中国传统棋种。变化极复杂,棋理极深奥;高手对弈,一局棋常需数个时辰,甚至数日方可分出胜负。此处用“围棋”与“违期”的谐音,劝“郎”莫要误了归期。
玲珑:精巧貌。骰(tóu)子:博具,相传为三国曹植创制,初为玉制,后演变为骨制,因其点着色,又称色子;为小立方体块状,六个面上分别刻有从一到六不同数目的圆点,其中一、四点数着红色,其余点数皆着黑色。这骰子上的红点,即被喻为相思的红豆。
“入骨”句:用骨制的骰子上的红点深入骨内,来隐喻入骨的相思。“入骨”是双关隐语。
新添声杨柳枝 【其一】
温庭筠
一尺深红蒙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篇5:唯美语录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1.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范成大《车遥遥篇》
2. 鱼沈雁杳天涯路,始信人间别离苦。-戴叔伦《相思曲》
3.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4. 诚知此恨人人有,贫*夫妻百事哀。-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5.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顾敻《诉衷情》
6.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鱼玄机《江陵愁望有寄》
7.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无题六首其六》
8.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乐婉《卜算子》
9.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白居易《浪淘沙》
10.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温廷筠《杨柳枝》
11.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邵瑞彭《蝶恋花》
12.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晏殊《玉楼春》
13.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终身误》
14. 人如风後入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周邦彦《玉楼春》
15.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曹雪芹《红豆词》
16.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蝶恋花二首其一》
17. 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18. 锺情怕到相思路。盼长堤,草尽红心。动愁吟,碧落黄泉,两处难寻。-朱彝尊《高阳台》
19.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横塘路》
20. 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张泌《寄人》
21.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四首其二》
22.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晏殊《山亭柳赠歌者》
23.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24. 思君如明烛,煎心且衔泪。-陈叔达《自君之出矣》
25.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苏武《结发为夫妻》
26. 休言半纸无多重,万斛离愁尽耐担。-陈蓬姐《寄外二首其二》
27. 妾似胥山长在眼,郎如石佛本无心。-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28.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除却天边月,没人知。-韦庄《女冠子二首其一》
29.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佚名《涉江采芙蓉》
30.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
31. 从别後,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一》
3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33.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晏殊《玉楼春》
34. 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35. 别来半岁音书绝,一寸离肠千万结。-韦庄《应天长》
36.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37. 直缘感君恩爱一回顾,使我双泪长珊珊。-卢仝《楼上女儿曲》
38. 相思本是无凭语,莫向花笺费泪行。-晏几道《鹧鸪天三首其二》
39.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40. 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
41.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曹雪芹《红楼梦引子》
42.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鹊踏枝》
43.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白居易《长恨歌》
44. 泪纵能乾终有迹,语多难寄反无词。-陈端生《寄外》
45. 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苏曼殊《本事诗》
46. 终日两相思,为君憔悴尽,百花时。-温庭筠《南歌子四首其二》
47. 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晏殊《鹊踏枝》
48. 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
49.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清平乐二首其二》
50. 不要总在过去的回忆里缠绵,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裳。
篇6:红豆杂文随笔
红豆杂文随笔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一】
他的屋前,一年四季都是红色。
他的院后,一枝红豆杉,结结实实地长着满树的豆。
一如他小时候的家,门前红花总繁盛,院后的红豆总相思。
“娘亲做的红豆羹最好吃了!”他喜滋滋地看着青色的碗里粘稠的红豆羹。大勺大勺地舀着,满足地塞进嘴里。身后的母亲在厨房忙碌着,熬着一碗碗香甜的红豆羹。
“等你爹回来,就能吃到刚做好的红豆羹了。”母亲的声音在身后响起,他舔着手里的小碗,含糊不清地回了一个恩。
日渐黄昏,烛火摇曳在厅堂里,他乖巧地向父亲问安,父亲捋着那一撮小小的胡子,问道:“今日既然吃的红豆羹,那为父便来考考你,你可能背得出关于红豆的诗呐?”
他瘪着嘴,脑袋里想到的只有红豆的香气,青色的素碗,还有母亲在厨房里忙忙碌碌的身影。恩……好像先生教过一篇来着。
“红豆……”他支支吾吾地背着,“红豆生南国,春来……,春来……”
春来什么来着?
他假装摇头晃脑地跪在庭中央,做着思考的模样。
“劝君……劝君……”
他背的疙疙瘩瘩,更加不敢抬头去看父亲那张阴沉密布的脸。
【二】
他终于能流利地背出《红豆》了。当他坐在瑛姑的家门框上时,原本圆圆的小脸瘦了些,青涩不减的脸蛋上隐隐地显出了青年的帅气。
他小心翼翼地张开手掌,两颗小小的红豆陷在手心里,他满脸通红的将红豆塞到瑛姑的手里,逗得姑娘咯咯直笑。
姑娘看着他傻里傻气的样子,故意刁难道:“你可只是大老远跑来塞给我两颗破豆子而已?”
“才不是呢!”他原本红透的脸越发的红了,语气也更着急起来,“这可是红豆!你不知道红豆的背后!那背后是……”
瑛姑笑道:“你这书呆子,读书读得越发傻气了!把几颗豆子拿来当了宝贝。”
“先生教过我们,红豆都是要给重要的人的!”他气鼓鼓地说。眼角瞥向瑛姑开始泛红的脸蛋,心扑通扑通跳的飞快,“你不信!我倒是可以背给你听!”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问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一首念完,掌心细细密密地生出了汗,毛苏苏的,就像他的心,被羽毛轻轻地撩着那般。痒痒的。
瑛姑绕着垂向一边的'头发,一边好奇地问他:“什么意思呀。”
“额……”他一时语塞,窘迫地挠了挠头,看了看天边红透的云,干干地朝她笑道,“诶嘿嘿,明天告诉你。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这个满脸通红地奔向回家路上的少年,全然不知背后的光景——
一个满脸通红的姑娘,坐在自家的门槛上,望着少年仓皇而逃的背影,轻声的嘟囔:“说好的两颗,我还只拿了一颗呢。”
【三】
他如愿娶了深爱的姑娘,成亲那天,瑛姑一身红衣,被媒婆搀着来到他的面前,他听见她隔着盖头唤他的名字:
“阿生。”
那一天满厅的红色,满院的红色,满世界的红色。
对他来说。
喜不自胜。
瑛姑重病的时候,她亲手栽下的梧桐已经大的留了一片绿荫。她躺在树下的藤椅上,他在她的身边,喂她喝药。
“来,再喝一口。”他轻声劝着,将药勺递到她的嘴边。
“阿生我不想喝了。”她皱着眉,“这药太苦了。我喝不下去。”
他强忍着哽咽的声音,柔柔地安慰她:“再熬几天,就彻底好了。我去给你拿红豆羹来润润嘴。”
“你以前做的红豆羹,比我娘亲做的还要好吃。”他裂开嘴,牵强地扯出一个笑来。
他转过头去的身后,瑛姑似有似无地叹了一口气。
“阿生,你说,我要是能陪你久一点,那多好啊。”
她摊开手心,一颗光滑的红豆躺在正中央,顷刻间,被不知淋到了哪里滴落的水,淹没其中。
【四】
他坐在梧桐树下看着院里满满的红豆杉,一颗颗饱满的果子,红的渗人。
他的孙儿嘻嘻哈哈地朝他跑来,扑到他的腿上:
“爷爷你在看什么呐?”
“爷爷在想你奶奶呢,你奶奶做的红豆羹,可好吃了。”他呵呵地笑着,转而问道:“先生可有教过你关于红豆的诗啊?”
小孩摇了摇头,却听他苍老的声音,缓缓地将诗念出来:
“红豆生南国,春来……”
春来什么来着?
罢了。
老了,老了。
他坐在藤椅上,笑着望向院里的红豆,摸着小孙子的脑袋,不知觉间,竟湿了眼眶。
篇7:念安杂文随笔
念安杂文随笔
念,奢侈,却无罪。
“华辞职了。”四字短句的脱口而出,震惊了满屋子的人。
“为什么?”月儿眼前闪过那双灼灼的眼睛。
“病辞。”
月的心里咯噔一下。
第一次的见面,他是个组织者。几个家庭,一辆车,丢卸掉数月的辛劳,相约奔向海边。地点是他挑的,联想后来听说过的为了得病的妻子开心,经常做过的.一些野餐、郊游、夜游之类的事儿,月儿不由莞尔,也是个性情之人。
团队中,月儿的宝宝最小,尚在襁褓,所以安排在最前面的座位。数小时的奔波,孩子以哭闹来告知她的舟马劳顿,玩具、美食都无法缓解,只有妈妈的故事才能平复。看见窗外丰满、焦黄的麦穗,月儿缓缓道来:
“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芒种时节,麦子又要收获了。外公外婆沿着麦垄,左手抓麦秸,右手持镰刀,贴着地面,从根部离段。抓一把,割一把,放一把。全部割完后,逐个捆成困,挑回家。妈妈的任务是割麦穗头,镰刀把朝下用脚踩实固定,刀刃向里、直竖。
不知是宝宝沉迷故事情节,还是留恋妈妈的声音,稍一停顿,便会哭闹。月儿赶忙继续:
拿起一把麦子,麦穗朝下,放在左手臂弯拥揽,右手大把固定,同时用力抓起离开地面,再迅速地松开,轻轻地着地,同时捡出掺杂在里面的麦蒿、喇叭花等杂草,有节奏的三五下,就像仪仗兵一样整整齐齐。以麦穗为头,左手抓住颈部,右手持小铁耙梳理掉麦秆上的叶子。麦子瞬息变得干净、高贵,犹如百合花亭亭玉立。一手握麦穗,一手握麦秸,中间用竖着的镰刀离断,麦穗扔到卖场中间,麦秸放在后边成捆堆放,晒干后盖房子用。
月儿边说边低头观察宝宝,每每看到宝宝的专注,不由莞尔儿。
然后是拉碌碡碾麦穗,太阳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妈妈和爷爷一前一后,头戴草帽,肩搭毛巾,用绳子拉着碌碡,一圈又一圈……
知道吗?宝宝。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用麦子捆麦子、用麦秸捆麦秸,拿俩把儿,头对头拧个十字花。取之于物,用之于物,既结实,又好看,还减少劳动量。
然后是……
月儿脑子略一短路,稍一停顿。
“扬麦子。”身后传来低醇的男中音。
暮回首,原来华坐在身后,一直在倾听,黑黑的瞳眸深不见底。
是了,扬麦子也是技术活。轻嗅到风的气息,爷爷便拿着木锨来到麦场中间,轻扬试风,看风力、定风向,风大了起来,爷爷站在上风口,用力的将满满的一木锨麦子呈扇形扬向天空,麦糠飘向下游,麦子优美地画个弧线,洒落在爷爷的脚下……
第二次相见,是在一个楼梯的转角。丈夫在前,月儿在后,听见有人和丈夫打招呼,月儿抬起了头,一双灼灼的目光定定直射月儿的眼底,一始而终。月儿有几分迷茫,只是礼貌着微笑。
后来,关于华的故事,月儿听说的越来越多。
工作出类拔萃、善美食、喜书画……
再后来,月儿举家北迁。那深深的凝眸被岁月淹没在内心底处,偶尔在心头浮现。
再后来,就是现在,听说华辞职的事情后,那双眼睛在脑海出现的次数越来越多。
“婚姻中谁不讲理谁占上风”,社会也尽如此吧。
“可爱、高贵、魅力之类往往构不成社会号召力,也构不成自我护卫力,真正厉害的是邪恶、低贱、粗暴,它们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所向无敌。”儒雅、宽厚、性情的他放下了苦苦奋斗了几十年的政治浮沉,怕是经历过万千风雨之后,真正感悟到了余秋雨写下这段话时的无奈和痛心,彻底地想放下吧。
念,是一种专注的心所。百转千回痴念,故人遗梦眷念,日月同辉心念。于他,只是偶尔的闪念。
遥祝,安吧。
篇8:随遇则安的杂文随笔
随遇则安的杂文随笔
偏爱动荡不平的年代,一波未平暗波涌起,传统与新式的相互结合。辟开一片伪光,论你西装革履还是马褂长袍,无一例外不会本该有的指点与偏见。
初次相见在长安街以侧,在电车中随意翻动手中的《民报》,阶级的什么乱糟的革命令人厌倦。
“先生,这份报纸可借给我浏览下吗?”不太标准的西伦发音,惊鸿一瞥被这个金发碧瞳的'洋人吸引眼珠,风尘仆仆并未失了礼数,温润之中带着聪慧的眸子摄人心神,不得驻足。米色薄风衣坐在那便足够教人赏心悦目。
“恩。”被冻得没脾气草草把报纸塞他怀中,不再说话。以至于在东交民巷,在遇见他时,并没有第一眼认出。毕竟我这种北洋军官之间没有什么好谈的。
“哦,沈先生,你来了,可要进屋歇息?”
“不必了公事公办,神父先生租赁证。”冷眼例行公事检查,脱下羊皮手套,看着他从教袍中掏出一张折口整齐开化纸。缓缓顺着折面打开,递在我的手中。少年留洋英国,对这张俊秀字迹都大概了解,不然,政府才不会派发给自己这么轻松的任务。把扣在袖子上的钢笔取下,在下面签上自己的名字。
“沈寒楚?是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吗?” 微微挑眉打量着她,内心,感叹他对中国诗词并不是浅显,并增了几分好感,微笑扬眉点了点头。
政府的公事总是繁忙,氛围中带着沉重,无数次路过民巷,抬头透过夜幕眺望。会再次相会的。垂眸轻笑展开手中东三省沦陷的报纸。
“晚安,北平。”
篇9:青衫人索寞,黄叶雨玲珑的杂文随笔
为什么要给人看呢?为什么要偏偏教人看到呢?是来自某种自知旁人不能理解亦无意让旁人理解的孔雀展羽似的'自傲吗?
阳光弯折成金色的网,穹盖也似揽住湖面和杨柳。薄冰振碎,下面激荡起细碎的春潮……我飞身而起,依凭阳光,依凭垂柳绿茸茸的枝芽。我被托上苍穹,越近越暖,空间里流转着鹅黄色的光芒。我依此凌掠万水千山八荒四海,天地回响我以大音,阳光是柔软的,柔韧的,网状的,一切无形皆化作柔软的形态。
我开始想念罡风,栖于天空极高处,像白鹤,幽居于有一棵棵笔直刚劲的树木的高林。没有斜出的枝干,没有叶子,死士一般,直指灰白冷银的苍穹。
一定有什么东西,值得喉中盈着血的腥味,长途去追索。
一定有什么东西,你我都不见,能令人耗尽生命奔波或是踯躅。
就像雁会迁徙,像向阳的葵子,像星空下牛羊追逐着牧神。
“你不是我,又怎知我…”,又怎知我…
我时而与云雀共用灵体,时而黑翼白羽,真假难辨。时而逐鸿雁,飞过千万云层,那时我是自由的。
篇10:但愿我能安静地辞世杂文随笔
但愿我能安静地辞世杂文随笔
这个春节,好几个朋友转发了一条朋友圈《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显然,人到中年,亲人们的生老病死变得迫在眉睫。这个与流感战斗并最终失败的家庭的遭遇,足以撼动外表体面的中年人内心脆弱的安全感。
与此同时,我也刚刚经历了亲人的离世。姥姥是我继母的母亲,今年九十八岁。在春节前不久的一天,老人家照例下午在床上小睡,到晚饭时分,家人招呼她起床吃饭,才发现老人家已经在床上安静地离世。老人家睡姿舒适,面目安详,显然没有经历一丝痛苦。
父亲说:前世修了多少福份,才能这么安详地走。希望我也能这样。如果我老了,病了,你们千万不要过度抢救,浪费那些钱和资源,该死就让我死,我不要遭那些罪。
然而,人生在最后的阶段会不会遭罪、会遭多大罪还真不完全是自己能说了算的。即便自己很注意保养身体,也难保意外降临。我一向认为,活多久并不重要,活的质量比时间更重要。如果真是像《流感下的北京中年》所写的那样在抢救室里死不如生,于我而言,简直是最大的惩罚。
中国文化里往往忌谈生死,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说到死,总是千般忌讳。但这往往又造成一个后果:当死亡来临时,所有的`未尽事宜都仓皇混乱,临终之际,诸事不能如愿。
和儿子闲聊时,我提到这个问题,我说:如果我老了病了,或者突发意外,正常的救治足矣,不要过度抢救,不要上呼吸机什么的,或者如果救过来会有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那也不要救了。时到今日,我活得还算满意,如果死了,最大的遗憾也不过是读的书太少。
儿子了解我是个守财奴,第一反应是问:你是不是怕抢救费钱?你知道我不会随便不管你的。
我大笑,说:不完全是,主要是过度抢救病人自己也很痛苦,而且,以你娘我这种个性,如果生活不能自理,我会直接疯掉。
想起几年前,我有一位同学得了肝病,后来病情越来越重,肝中毒导致下身瘫痪。唯一的治疗方式就是换肝。换肝手术的成活率是按一年、三年、五年、十年计算的,也就是说,就算手术成功,也不能指望活到正常寿命,能活十年已经不错了,而且期间还要经常去医院复查,并不能像健康人一样生活。更重要的是,换肝成功,也不能挽回他瘫痪的下肢。最终,我的这位同学决定放弃治疗。
在他临终前,我曾经几次打电话跟他聊天,开始还劝他接受换肝手术,但他问我:如果你是我的情况,你会做手术吗?我想了想,我不会。一切都无需多言。
他从容地安排了后事,不到半年就走了。
现世美丽,人生无悔。如果能安静地辞世,那将是最好的人生结局。
篇11:给安先生的99封情书杂文随笔
给安先生的99封情书杂文随笔
安先生太温柔了,因此,我将他的温柔全部小心翼翼地装进信封里,仔细封好,防止空气里的尘埃钻进安先生的温柔里、或是一不小心把他的温柔散落了一地。我在信封外边写上“亲爱的安先生 收”,趁着夜色和安先生均匀的熟睡的呼吸里,把它投进了安先生的信箱。
安先生清早迎着天空照射下来的光晕打开门时,一定刚好遇见一阵风,将白色的、盛满爱意的信封吹了出来。安先生伸出手去接住了它——我很幸运他的温柔能被接住,以至于没有落在地上被地表的.气息冲洗一遍——他坐在门前打开了它,安先生闻见一阵温暖的冬日的阳光味道和红玫瑰的余香,萦绕在他的呼吸里捧起嘴角。里边写着:
“嗨,亲爱的安先生。乌鸦为什么像写字台?”*
*卡洛儿《爱丽丝漫游仙境》中疯帽子问爱丽丝:“乌鸦为什么像写字台?”爱丽丝说:“因为我喜欢你。”
篇12:只想安静地跟你说会话杂文随笔
只想安静地跟你说会话杂文随笔
01
你问我在干什么,我很迷迷糊糊地含糊过去了。我只是在很安静地等,或者说很安静地逃,很被动地等着把这又长又短的一天度过。
这种情绪又来了,在每段走向结尾的日子。一本书的最后几页、假期的结束、看到一段关系的终结……
米,前段时间我在便签里写下这句话:好像接近尾声的事情更让人心有戚戚,而开端总是被我们遗忘。但我好像不怎么喜欢开端,因为开端抵达结尾太漫长了,也不怎么喜欢结尾,结尾好像被记忆偏爱,总是更深地呆在一个人的脑海里。
每件事情走到结尾的时候,我都觉得心情沉重,事实上,它并没有让我感到那么浓厚的压抑或者说痛苦,只是,确实能无比清晰地意识到有很多不一样的情感在滋生,然后以一种野草般疯狂蔓延的速度将我紧紧缠绕,而我总是会输,在它到来前,我永远也没做好准备去和它周旋。
一次又一次的无力,到最后我才发现,我能做的就是安安静静地度过,不去刻意排遣,也不去隐藏,好像能做的仅此而已。
02
米,我昨天告诉你我看完了《水浒传》。在看最后几回时,确实有种大而坚硬的石块垒起来堵住胸口的感觉,但这种感受是不是悲伤我不确定。
假期要结束的时候,这种感受也会如期而至。说不上难过,只是什么都不想说,什么也不想做。
对了米,我今天听到了一些让我想眼眶发红、热泪纵横的声音。早晨起来给外婆说昨晚妈妈凌晨去看二姨了。外婆说她昨晚上一直都没睡着,妈妈4点多回来她也知道。早上外婆打电话给二姨时,我在旁边静静听着。
“喂?”
“妈。”
“没事了哈?”
然后她们都沉默了好一会,才从电话那边传来“嗯……”
听到二姨说“嗯”的时候,我的眼睛好像有些发热,这个字像一颗针在真切地刺痛着自己一般。我知道她分明在哽咽,在竭尽全力不让自己哭出来。不知道为什么,那一刻只想出现在她面前然后抱抱她,什么也不说。
二姨离过婚,她敏感、脆弱,她经历的每一段感情都把她伤得很深。昨天,二姨和最近和她一起的那个男人闹翻了。二姨喝醉了,妈妈过去照顾她。
米,我现在回想起二姨说的“嗯”时,仍然觉得有些难过。我不知道这声音背后的心碎,我知道她昨天一定哭过了,一定很伤心。后来从她和外婆的对话中得知,她和那个男人的这段关系也应该走到了尽头。
03
米,书的最后几页、假期的末尾、一段关系的尽头……都让我在今天不想说太多话。突然想起前段时间在看刘瑜的书时,她提到过一个词叫“薄荷时刻”,她在文中写道:
我想起我生活中也有很多“薄荷时刻”。开会的时候突然想尖叫。走在街上突然想裸奔。深夜突然想给某人打电话说不如你借我一个精子生个孩子吧。突然想伪造自己的死亡然后跑到某个新小镇去隐名埋姓做一个售货员。切菜的时候突然想切掉自己的一个手指头。还有此刻,突然想抢劫一个老太太的猫。
米,我突然觉得我应该自创一个词叫“结尾时刻”,很多事情的'结尾都让我耿耿于怀,在面对结局时,那些郁悒依然茂盛,它野蛮生长,像命运般躲不掉,我总是束手无策,只能安安静静地去度过这段时间。
米,你说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很多事情走向结尾时,都会让我觉得这一天那么不一样呢,尽管它还是和往常一样稀松平常、平淡无奇。而那种心情却总是按时登场,在我的心里像一股暗流般涌动着……
04
对了,米,你问我在干嘛的时候,我在看郑钧唱歌的视频。我是刻意去找来看的,因为我记得上次听的时候我哭了,今天再听时,我还是泪流满面,好像这样就能理直气壮地找到一个出口,这样就能更好地把今天度过。
对了,米,忘了告诉你,其实我没有太难过。我只是不太想说话,只想投身于一些事情,让我能够完全沉浸其中。
米,突然想起之前在脑袋里冒出来的一个句子:
找一个像你的地方,静静地发一整天的呆。
此刻,我还在暗自庆幸觉得这个句子写得真好。而安静地跟你说这会话的时间,我能感觉到自己在踏实地度过“结尾时刻”,然后那种莫名低落的情绪都在一点一点被我清除,这也是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篇13:安提戈涅与自由杂文随笔
安提戈涅与自由杂文随笔
在这一刻之前虽然没有明确过自己信仰的立场到底是什么,但是也默默明白内心偏向站在社会契约的一边,就像觉得看卢梭,看康德就能在心里描绘出这世界理应有的样子。但是,现在我也终于知道该说,并非如此。
真实永远是真实。一个理论一定拥有一个立场,一个人为的立场一定就是一个极端。而真实是没有极端的。它像一片没有边缘的圆,四下无限蔓延开去。
一面旗帜光辉美丽,它的羽翼,大到可以容纳无数人口,并且生来就是让每一个人在上面信笔涂鸦:内心独白、呐喊、口号、自我标榜。但是,满足与欣慰来得太快,是否有一天,那面旗帜布满诳语与私语,再也没有留有静止的时刻。于是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国王。
真正的自由,从来都不是可以自由选择。目前我的答案是:在拥有选择的条件下选择不做某种选择。在无数个平行的可能性中,是拒绝无数种发声方式行为方式体现了最后那一个选择的`意义。这种拒绝不是因为别人允许,而是在可能性的诱惑面前摆出自己的毅力。奇怪的是这般心态,在现有的文明成果里,我只能在宗教里面找到踪迹。如果没有神明一样存在的规制,从来都不会有自由。
篇14:我们各自南北我祝你安的杂文随笔
我们各自南北我祝你安的杂文随笔
经常会想起李子。
我们从小学一年级认识到现在也有十多年了。
她从小就是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每次考试成绩下来老妈都会念叨“你看人家李子,同样是上课你考这点儿分,人家考100分。”凡事有个习惯,习惯了一个人优秀,便觉得这个人无所不能。
所以我从小到大都觉得李子是那种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成功的人。
经常在一起玩儿的人可能都会多多少少有些相似。她喜欢看书,我也喜欢看书;她喜欢书法,我至今还保持着闲时练字的习惯……可以说,我现在很多爱好都是在她的影响下养成的。
我们两个从小学到初中都是一个班,她做了我八年的班长。我们作业一起做,不会的题都是她给我讲;我们用洗洁精兑水吹泡泡;我们合作参加学校双人跳绳比赛……
她家的电话号码我至今记得清楚,因为小时候QQ、微信并不普及,我们就靠在座机上拨打的那七位数字对彼此倾诉自己的小秘密。
她在我最无脑的时候保护着我,我陪她在失去父亲的.黑夜里挣扎着。
谁也没有想过未来,未来就来了。
中考给初中生活写下一个“ending”。
她去了市里的重点高中上学,我在各种的竞争中去了一所以文科见长的高中。我们没有告别,以沉默疏离彼此。高中生活繁琐费力,每月只回两次家,在家一天的时间里要睡半天,另外半天还要奋笔疾书。
我们心照不宣,过年时打过一通电话后就再也没有联系。
直到高二的暑假我们在一个路口偶然遇见,大叹对方的变化,说了几句自己的现状便匆匆告别,匆忙到我连她搬家之后的新地址和电话都忘记要。
再听到她的消息是在高考之后,她考去了浙大。当年老妈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就这样顺着时间的轨不回头地去了南方。直到我发现自己没有她QQ、没有她手机才恍然——原来这个人已经在我的世界消失了。
我从来没想到过我们两个会失去联系,因为我一直都觉得我们还是原来的样子,只不过少打了一个电话,少见了一次面。可是啊,翻看手机联系人却怎么也找不到记忆里的那个姑娘了。
我还在北方,做着很久之前就梦想做的事情,我想她也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南方的冬天没有北方冷,她过的应该很好吧!
祝安。
篇15:下雨天,我只想安静地走我的路杂文随笔
下雨天,我只想安静地走我的路杂文随笔
对于南方人来讲,雨是常见的。尤其是这种炎热的夏日午后,这不,刚午睡起来,打开窗子,便看到了路面渐渐变湿,紧接着是如珍珠般线条的雨,仿佛在对炽热的大地发起攻击。
如果不用上班,那么这场雨一定是下得令人畅快的,你可以在窗台喝着咖啡,翻开你喜欢的小说。可惜,今天是工作日,心里头难免有些烦躁,这样的雨,出门一定是不方便的,它会打湿衣角、凌乱发型,还会让自己在开车路上全部器官高度紧张,生怕滑倒,或者撞到别人。请假是不可能的了,还是冒雨前行吧。
穿好一切防雨装备,骑着小电动车,在雨中缓慢前行。开快自然是不敢的。每次下雨天,我总是一改往日冲锋陷阵型的飙车,变得小心翼翼地走在路的最旁边,因为我观察过,这样的方式是最安全的,因为大家都喜欢走路的中间,宽敞视野好,方便随时提速。听着雨声,欣赏着路旁树的倩影,一切是那么的惬意。
“哗”,一阵谁溅起,从头上四处滑落到鞋子里,留下的是一辆白色汽车的影子。
“啊!你没有眼睛嘛,下雨天开那么快,赶着投胎嘛?”
我把心中的烦躁吼了出来,要是熟人在,一定大吃一惊,原来我也可以这样粗鲁。我只想安静地走好自己的路,不妨碍别人,也不被别人的叨扰;但是,上天就像个恶作剧之王,你越是想与不喜的一切撇清关系,它们越是喜欢出现在你的世界里,然后成为你生命旅途中那些特别的过客,回忆时,你会一笑亦或沉思。 既然这样,那么我还是坦然接受出现在我们生命轨迹中的所有人或事吧!因为它们会让我的生命旅途与别人与众不同。我应该做到不喜不恼、泰然处之。
不喜不恼、泰然处之,是时间的锤炼,是经历人事物的成长。
想想当年,自己极力回避但逃不开某些事时也是极端处理,甚至现在想来还是略有遗憾的,如果当年就可以有现今这般见地,想必也不会唏嘘当初的自己了吧。那年冬天,我们大四,学校对我们极好,直接联系实习单位安排我们过去实习,我和3个同学组成一个实习小组,我担任组长。实习报到的第一天,我被安排到跟随单位办公室主任办事,工作主要是接收文件、接听电话、收发通知等,也不算是什么难的事。
一天,领导和办公室办事人员都下任务去了,只有自己留守办公室,很不巧,办公室的打印机坏了,怎么办呢?文科的自己对这种动手操作类的项目真的是一窍不通。一阵研究后,发现打印机机身贴有一个电话,估计是修打印机的吧!不管了,先拨过去看看。果真,不一会儿,来了一个年轻的小伙子,维修打印机的。哇,真的是大帅哥啊,高个子,挺鼻梁,心里自是有几分欣赏。一阵交谈后,了解到了基本信息,也成为了朋友。不对,算不上朋友,估计是我自认为是朋友而已,我们都叫他Y。就这样一来二去,我们整个实习小队都认识了他,甚至他的朋友圈。
小C是我们组里很可爱迷人的小女生,在大家的.接触下,小C很不掩饰地表达出了对Y的喜欢。小C的朋友,也就是我的同学,我们不在同寝室,也都知道了这份喜欢,甚至不断地撮合和鼓励。我对这种事并不是很敏感,也不懂其中的滋味,也没有过多的参与,甚至有些回避。直到发现小C的朋友不时地对我表达出敌意,我才纳闷地去了解整件事情,原来小C和Y经常在下班后相聚,当然双方的朋友也在场,大家难免会聊天,也不时地问到我的情况,也对我的不出现表示纳闷。提及和询问的次数多了,小C及她的朋友们难免误认为Y对我意思,这会对小C的喜欢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刚好我因为不知道她们的敌意何来而特意回避让大家更加误会我是不是在中间说了或者做了什么。
当我了解到了整个事件,我生气极了,因为我并没有像她们想的那样做过什么事或说过什么话妨碍到他们,我之所以回避是因为我不想被牵扯进去,影响到我们同学的关系,而她们居然这样来评价和对待我。我狠狠地下定决心,我不想再和她们成为朋友,哪怕是同班同学。我本只想做好自己,但大家对你的淡定和冷静附加的是她们的猜测。我苦恼极了,不止一次地对闺蜜询问,为什么自己没有参与到事情当中,只想做好自己,但是往往就得不到理解呢?答案我肯定是想不到的,只是极端地和同学划清了界限。至此,我们在宿舍不再有交流,工作上不再有互帮互助。甚至,现在毕业5年了,我们没有任何的交流,同学之情就停止在那毕业那一年。
现在回想,如果我不是刻意去回避,我们是不是还是好朋友、好同学;如果我不是只想安静做自己,不顾自己是否对被人造成影响,我们是不是不会那么多猜测;如果我能积极去面对和接受,甚至是解释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今天我们还在不同的城市微信畅聊。如果……
从此刻起,坦然接受出现在我们生命轨迹中的所有人或事。抛弃极端,不喜不恼、泰然处之。为自己的生命旅途添上别样的色彩,几十年后,回想起来,我一定会嘴角上扬的。下雨天,我只想安静地走好自己的路,但是……那么,我会接受它。
【玲珑骰子安红豆的杂文随笔】相关文章:
1.角色扮演杂文随笔
2.踏雪寻梅杂文随笔
3.玫瑰杂文随笔
4.乡愁杂文随笔
5.大海杂文随笔
6.冬去春来杂文随笔
7.狼来了杂文随笔
8.永生随笔杂文随笔
9.深思杂文随笔
10.兰花指杂文随笔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