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弱智学习困难儿童vtq内部结构的研究
“冷松寒”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非弱智学习困难儿童vtq内部结构的研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非弱智学习困难儿童vtq内部结构的研究,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非弱智学习困难儿童vtq内部结构的研究
非弱智学习困难儿童vtq内部结构的研究
本研究从分析viq内部结构入手,旨在为这一部分学习困难儿童的教育和转变提供一定的心理学依据。方法测验工具《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cr)中国修订本,由林传鼎、张厚粲主修,适用于6-16周岁的少年儿童。
被试本研究从600名智商为“中下”及“临界”水平的小学学习困难儿童中随机抽取180名作为本实验研究的对象,其中低年级组(8周岁以下)60名,中年级组(8-10周岁)60名,高年级组(10周岁以上)60名。
分析与讨论不同年龄组学习困难儿童viq内部结构是存在差异的。低年级组“理解”得分低于其他项目。说明低年级学习困难儿童的判断能力,运用实际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于普通常识的运用和理解能力低于其他能力的发展。低年级学习困难儿童词汇掌握的水平和缺陷直接制约了理解能力的发展,词汇是理解的基础。因此加强低年级学习困难儿童语言基础知识的训练,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拓宽他们的知识范围是很有必要的。
中年级学习困难儿童应从数学能力的培养入手中年级学习困难儿童数学能力落后于其他能力的'发展。
“常识”、“类同”、“词汇”能力发展缓慢低年级、中年级和高年级从“常识”、“类同”和“词汇”能力的角度而言发展缓慢,各年级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学习困难儿童构成viq的大部分因子无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学习困难儿童以上三项能力的缓慢发展,难以适应一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如果能针对学习困难儿童的智力结构特点开展教育和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习困难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是有希望的。
(摘自《心理科学》第2期)
篇2:学习困难儿童的工作记忆研究
学习困难儿童的工作记忆研究
工作记忆是一种对信息同时进行储存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暂时记忆系统.工作记忆被认为是人类认知活动的核心,近年来已成为儿童学习困难研究中的焦点问题.工作记忆能力与儿童的学业成绩密切相关.不同学习困难亚型的工作记忆缺陷表现出若干不同特点.本文简要回顾近年来国外学习困难儿童工作记忆研究的主要结果,并对当前研究中的若干争论和分歧进行了讨论.
作 者:周世杰 张拉艳 作者单位:周世杰(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中心,天津,300074;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11)张拉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11)
刊 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ISTIC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年,卷(期): 12(3) 分类号:B848.2 关键词:工作记忆 阅读困难 数学困难 儿童篇3:留守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
留守儿童的介绍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
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58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对大比例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处,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
由于地理和历史等原因,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农村人地矛盾尖锐。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务工,其中大部分为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留守儿童的教育类型
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儿童”监护的方式比较多。对于这种监护的方式,外出的父母比较放心。但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一是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
二是祖孙辈年龄差距大,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看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有几个“留守儿童”,真是力不从心。以上情况说明祖辈难以承担监护教育之责。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由于监护对象并非己子,监护人在教养过程中难免有所顾虑,不敢严格管教。这样,上代监护也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的管教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格。
留守儿童学习困难的原因
1、学习状况一般。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的学习,重养轻教,致使孩子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被动地学习,学习成绩较差。
2、心理封闭和情感世界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在情感上缺少健全的关爱和沟通,容易产生心理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得不到及时的引导、纠正,久而久之,便形成一些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
3、道德行为差。由于缺乏有效监管和教育,留守儿童往往对事物分不清好坏和是非,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容易受社会上反面现象的影响,容易养成一些不良行为。例如:经常说谎,爱说脏话,不服管教,悄悄拿同学的东西。
4、打工父母的一些观念存在负面影响。认为自己下苦力挣的钱比文化较高的人挣钱还多的“打工”父母,在他们心目中滋长着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于是对子女没有明确的要求,顺其自然,从而“能读书就读,读不好去打工也能赚钱”的观念在儿童思想中普遍存在。而一些没有挣得什么钱的打工父母,认为是命运不好,整天怨天尤人,对子女的一切不闻不问,不负责任。使“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上背上了父母沉重的情绪包袱,承担着很大精神压力,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学习和健康成长。
5、留守儿童存在着严重的“亲情饥渴”。 亲情的抚慰与关怀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大部分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与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面临许多方面的问题和烦恼,需要有渠道倾诉,有亲人安慰。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有的半年,一年甚至多年都难以给孩子打一个电话,写一封信,见一次面,以此维系亲情很难沟通思想,倾听烦恼,给孩子予以足够的关怀。有的父母与孩子多年不曾见面,致使孩子遗忘了父母的面貌,更谈不上有何亲情。
6.监护人缺乏保护意识导致的意外伤害比例较大。 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突发事件也缺乏应变和自救能力,没有父母的监护,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侵害和利用。加上不少留守儿童上学路途较远,经常起早摸黑赶路,人身安全令人担忧。
如何教育留守儿童?
1、要求家长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
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读书是学校和老师及儿童自己的事情,家长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他们一般认为儿童学习成绩的好坏是由儿童个人的素质决定的。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村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情况,了解子女的发展变化,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致于使“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方面出现盲区。家长还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要求“监护人”一定要保证孩子充分的学习时间,一定要嘱咐其对孩子的严格要求,加强生活和学业的监护。
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的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熟悉孩子的生活、教育情况以及孩子的心理变化;沟通内容力求全面、细致,沟通中父母要明示他们对孩子的爱与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他们的家境与现状,通过沟通以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感变化;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只要心里装有父母和亲人的爱,他们就有积极向上的原动力,就会学得更棒,做得更好。
2、加强管理,施以爱心
我们把 “留守儿童”的教育已经作为专项工作,常抓不懈。各村都建立起“留守儿童”个人档案。档案资料的内容有,“留守儿童”姓名、年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性格特征、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与临时监护人的融洽程度,与打工父母的沟通情况等;临时监护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性格特征,重点是监护人如何对孩子进行管教等;“留守儿童”父母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及工种、经济收入情况、对子女的希望要求、与子女联系沟通情况等。
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和需要,我让亲子间保持电话联系,根据孩子的校内外表现,让孩子与父母取得联系,每月定期通电话,让家长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爱是教育的基石,教育应把爱放在中心位置。我与村上的“留守儿童”交朋友,时刻关心、爱护、照顾他们。在安全上,时刻提醒;在生活上,尽可能提供帮助;在心理上,细心观察,多方沟通;在学习上,耐心辅导。
篇4:儿童学习困难应该怎么办才好
1、对儿童要有深入的了解:不只是了解孩子的表面情况,而且要了解孩子的气质特点,人格发展特点,心理状态等等。比如孩子是好动,还是好静;孩子是做事持久,还是做事有头无尾;考虑问题是全面还是丢三拉四;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意志品质,用脑习惯,智力水平及理想和志向是什么?父母目前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孩子能否接受。这是改善儿童学习困难的第一步。另外还可以带儿童到心理卫生诊所咨询、测查、接受指导。
2、客观评价儿童的学习能力:首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弄清哪门功课、哪些内容有困难,然后去心理卫生咨询门诊进行学习能力、智力水平、注意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行为问题的测查,给孩子的学习能力作一评价。其中患儿的智力与学习能力并非完全一致,所以对孩子的学习能力要综合评价。将患儿是因为精神发育迟滞,特殊学习技能发育障碍(如特殊诵读困难),情绪障碍,行为问题和其他心境障碍所致学习困难区分清楚。
3、开展特殊教育:如果发现儿童有精神发育迟滞及学习能力低下应采取特殊教育,如果孩子为严重的精神发育迟滞,应送患儿去弱智学校。如果是属于边缘性智力的儿童则可以采取特殊的教学方法:如因材施教,兴趣教学,以勤补拙等方法,使其跟上其他儿童的学习速度。
4、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及培养:大多数学习困难儿童都表现出学习动机不明确,因而在调动孩子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良好的适应能力,使患儿意志坚强,能够不断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使患儿具有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有恒心,有耐心,有毅力的学习精神。
5、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目前很多学校只是重视具体知识的学习,而往往忽略了学习能力的培养。一些从小背了许多唐诗和认了许多字的儿童上学后学习并不好,由于这些儿童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使他们接受新鲜事物慢,学习不灵活。在刚开始学习时,由于已经积累了一些知识,认为学习并不困难,因而对学习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随着所学课程的加深,遇到自己不会时就容易急躁,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教学中,还应让孩子不单单死记硬背,而且还要使孩子学会联想、对比、融会贯通地学知识,会动脑筋,勤动脑筋。另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品质,使其能够专心学习,发展孩子创造性思维及广泛的兴趣和好奇心。
6、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要改善患儿的学习困难,就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学习气氛,特别要注意孩子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不断地鼓励孩子,创造民主型的家庭模式,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
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表现
懒:脑懒:不肯或不善于开动脑筋,经常回避那些较用脑的习题,手懒:不愿动笔或光看不写;
散:主要是注意力分散,易走神,缺乏毅力;
拖:作业拖拉,边写边玩,作业速度很慢;
拙:动作笨拙,协调性差。
导致儿童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有:多动症: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上课小动作多、自控能力差、易冲动,儿童学习成绩波动大;智力因素:智力发育落后或智力发育不平衡造成明显偏科;身体因素:许多病在疾病早期或潜伏期已经影响孩子学习如贫血、微量元素缺乏、铅中毒、肝肾功能障碍等可导致儿童体质差、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视、听力障碍会严重影响儿童听课质量;动机因素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由于学习动机不足而引起学习困难。
篇5:儿童学习困难应该怎么办才好
生理因素:
(1)遗传因素。有些学习技能障碍具有遗传性,如儿童的父亲、爷爷或其他亲属可见到类似情况。
(2)身体疾病。孩子若体弱多病,经常缺课,会使得所学的功课连续性间断,学习的内容联系不起来,自然会导致学习困难;有的孩子上课小动作多,或存在注意缺陷,不能集中注意力,也会导致学习困难。
(3)身心发展落后于同龄儿童的发展水平。乳牙脱得慢、走路说话迟、个子特别矮小等;感觉器官功能的缺陷或运动协调功能差。
环境因素:
(1)儿童在幼年时未得到良好教养,在儿童早年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没有提供丰富的环境刺激和教育。
(2)不适当的学习内容和教育方法使儿童产生厌学情绪。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他们拔苗助长,不按儿童的身心特点进行教育,常在是教育的内容、方式、方法上违反教育规律。如学前儿童小学化,小学儿童初中化等。
营养与代谢:近来研究证实,儿童学习困难与营养代谢相关,某些微量元素不足或膳食不合理,营养不平衡可影响智力发育。过去认为碘摄入不足影响儿童智力,锂元素影响儿童的性格特征,进而影响学习。有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儿童发中微量元素锌、铜的含量显着低于正常儿童,而铁也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
心理因素:儿童学习困难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过去已有认识,近来大量研究得以进一步证实,儿童学习困难存在普遍的心理问题。普遍观察得到的结果是学习困难儿童学习动机水平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差,情绪易波动,意志障碍,认知障碍,自我意识水平低等。
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显示,学习困难是由于小脑发展迟缓造成的,小脑功能若无法有效发挥,将导致各类的学习困难。因为每一个人的小脑发育程度不同,所以每个人的学习困难的症状也不会完全相似,症状也常常相互重叠。
篇6:儿童双语学习和教育研究
儿童双语学习和教育研究
学前儿童双语学习和双语教育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存在。近些年,汉英双语学习和教育又成为我国学前儿童教育的一个“热点”。有些家庭和幼儿园已经开始了初步的探索,有的幼儿园还明确提出以双语教育作为他们的办园特色。但是我国幼儿双语教育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实践的需要,致使相当一部分人简单地将幼儿双语教育等同于教幼儿学习一门外语。事实上,幼儿双语教育是在同一教育机构中,幼儿同时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主要的教学语言是第一语言,而第二语言的教学是由第二语言组织的。
有关研究提出,儿童早期学习两种语言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学习两种语言可以使儿童逐渐产生对两种语言之间差异的敏感性和对语言符号本身结构的敏感性,可以提高儿童言语交际能力,也可以使儿童学到地道、纯正的第二语言;学习两种语言有利于儿童概念的形成、发散性思维的发展,还有利于儿童语言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学习两种语言有利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有利于儿童自我认知水平的提高。
另外,从幼儿自身的发展条件和目前有关语言及语言学习的研究成果来看,幼儿学习英语存在很多优势。例如:幼儿的语言模仿能力强,尤其体现在语音学习上,此时学习任何一种语言,对语音的把握最为纯正;幼儿学习和使用语言纯粹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周围事物及其简单关系(魏博辉,1994),他们不去琢磨语言是什么,他们关心的是语言的作用和如何使用语言(Rosansky,1975);幼儿的'母语发音系统和语言习惯尚未定型,他们对任何一种新语言都具有极大的开放性,母语发音规则对幼儿的第二语言学习的干扰较小,更有利于幼儿较快、较准确地获得另外一种语言的发音规则,而成人学习新语言时,会产生一种潜在的紧张感和恐惧感,会不自觉地以母语为中心的语言习惯往往会潜意识地抵制新语言(Curran,1972);与成人相比,幼儿之间的交流,只需较少语言的参与即可实现,而且他们用于交流的语言结构简单,而且还可以借助大量体态动作,使幼儿有可能在掌握少量的第二语言的情况下就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从而增强他们学习和运用第二语言的积极性和自信心;幼儿学习第二语言心理负担较小,他们不会因为怕出错而不愿意开口说,同时还能够得到成人更多的积极的反馈,使他们获得的练习语言理解和表达的机会较成人多。
如何充分利用幼儿语言学习的优势,对幼儿第二语言学习采取恰当的指导,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同时,让幼儿产生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兴趣,初步建立对第二语言发音规则的敏感,是幼儿双语教育研究首先必须面临的问题。因此,我们拟从儿童双语学习和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入手,重点研究以下问题:
(1)幼儿园用英语组织的基本活动和日常活动。试图回答:在幼儿园可以用英语组织哪些活动?每一类活动的目标何在?英语儿歌、歌曲、游戏、故事中哪些可以作为基本活动的内容?幼儿园双语教育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是什么?如何评价用英语组织的活动的效果?
(2)在用英语组织的活动中,汉语儿童理解和表达英语时所使用的基本策略和方法。试图回答:幼儿在不借助汉语翻译的情况下,是如何理解教师英语指令的?在幼儿学说英语时使用了哪些方法?他们是如何学会念儿歌、唱歌曲的?
(3)两种语言在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分配方式和幼儿园汉英双语课程设置的研究。幼儿一日活动中哪些环节可以用英语来组织?幼儿园双语课程有哪些特殊性?
篇7:学习困难儿童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提升策略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系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这一年龄段的儿童大多处于学习阶段,对他们而言,学习是极其重要的生活事件。随着积极心理学的深入发展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主观幸福感日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课题。国外研究(Huebner,)表明,各生活领域青少年对学校满意度水平最低,对学校生活的不满意可能导致一系列的负性后果(如学业成绩不良、退学、违纪等。学习困难儿童面临一定程度的学习困难,学习过程中通常处于被动状态,学习幸福感普遍较低,反过来又对其学习效率产生负面影响,进一步影响到他们的终身学习观和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关注学习困难儿童,提升他们的学习主观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学习困难儿童的界定
由于学习困难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有关学习困难儿童的名称和含义在各研究领域和各个国家均有所区别。神经生理学家倾向于从功能失调或脑损伤的角度,说明学习困难的原因,他们往往以“学习障碍儿童”或“学习失能儿童”等命名。在教育与心理学界,较多地关注这些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及其适应状况,研究者习惯于使用“发展落后儿童”“学业不良儿童”“学习困难儿童”等。关于学习困难儿童的定义,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界定,但对学习困难儿童的基本理解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首先,学习困难儿童显著而主要的标志是学习成绩长期而稳定地达不到国家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水平或相应的教学目标。需要通过自身努力以及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或医疗措施给予补救或矫治,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完成学业的儿童,也可以被当作是学习能力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的儿童。其次,学习困难儿童身心的生长发育处于正常范围之中,学习困难儿童有别于弱智或存在感官障碍等特殊教育范围之内的儿童。这部分儿童智力正常,但在知识、能力、品格、方法、体质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结构性缺陷,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在学习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或是虽然存在轻度心理障碍(如厌学),但通过挖掘潜能、激发学习动力,也能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最后,学习困难儿童之间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不同个体产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是不同的,不同个体学习困难的表现形式和结果是不同的,不同的学习困难儿童转化的条件也不同。
二、学习困难儿童学习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简称SWB)作为心理学专用术语,得到大多数研究者认同的是美国学者迪纳( Diener,1984)的定义:“主观幸福感是个体依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的评价。”它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反映主体的社会功能与适应状态。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对自己的生活质量都有满意与否或满意程度高低的不同评价,这些不同的评价与个人对自己生活质量的期望值有关,因此,它是由需要(包括动机、欲望、兴趣)、认识、情感等心理因素与外部诱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多层次的心理状态。
学习困难儿童历来是心理学、教育学特别关注的对象。学习困难儿童不仅在学习上存在障碍,在心理健康方面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然而,以往有关学习困难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和心理状态,而对幸福、快乐、满意、乐观等积极情绪和心理状态关注则比较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自古就追求儿童的学习主观幸福感,但综观以往有关幸福感的研究,相关学习困难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却极为罕见。有学者就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作出了初步研究,其研究成果对学习困难儿童学习主观幸福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现有研究表明: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普遍偏低;影响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因素是学习体验和现有学习成绩,其中,学习体验的作用更大;间接因素是社会压力和希望学习成绩,它们通过学习体验或现有学习成绩间接作用于学习主观幸福。学习主观幸福感受到来自家长、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家庭因素方面,家长对学生学习的管教方式对中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有显著的影响;学校教师因素方面,教师关注、教学学习环境对学习主观幸福感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自身因素方面,学习成绩、学习价值观、学习成就感、学习自制力、学习结果归因、同学关系对于学习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见效度。
三、学习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
有研究揭示个体干预、家庭干预、学校干预和综合干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均能减弱儿童的学习困难,达到良好的干预效果。面对多方面影响因素,可以从父母、学校、教师、儿童自身多管齐下,全面系统地优化学习环境与学习心理,从而提升学习困难儿童学习的主观幸福感。
1.父母教养方式转变
(1)父母对儿童的情感关怀
丁新华、王极盛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主观幸福感有较大的影响。有学者也调查证明了学习困难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学习困难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和父母教养方式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偏爱对学习困难生的主观幸福感有重要积极影响,而父亲的严厉惩罚、拒绝否认对学习困难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消极的影响。父母亲多理解、关心孩子,孩子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感就强,总体幸福感就高。相反,父亲和母亲对孩子放任不管或管教过于严厉苛刻,孩子体验到的幸福感则少。所以,父母对学习困难的孩子应给予情感上的关怀和理解,而不应一味地惩罚和否定,否则只会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2)父母对儿童的学习管理
父母对孩子学习的管理和期望要适中,家长在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管理和期望的同时要考虑到孩子是否理解你的期望,以及孩子是否有潜力达到你对他的要求。如果外在期望高于孩子的自我认知和潜在能力,就会引起孩子较强的焦虑和内疚感,长期下去会导致自信心下降,对学习厌烦甚至恐惧。家长要关注孩子,平等地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在父母冷漠型的学习管理方式下,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水平最低;在父母情感温暖理解型的学习管理方式下,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最强。学习困难儿童往往对目前的学习环境适应不良,学业自我评价低,对未来彷徨迷茫,缺乏学习热情和主动性。父母要做的不仅仅是督促他们好好学习,更要与孩子展开关于学业、人生的深度对话。对话的双方必须是平等的,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感受、体验、困惑,进而使孩子能够愉快地接受父母的劝告,重新唤起对学习的热情。
2.学校教师教育优化
(1)优化学校整体调控机能
学校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学习困难儿童主观幸福感普遍偏低,如此低的学习主观幸福感不利于培养他们热爱学习的良好品质,也将妨碍终身学习理念的确立。学校要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使家庭教育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定期召开家长会,帮助家长更新教育观念,克服过分苛求和放任自流的心态,使他们能够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心理特点和个性特长来确定符合孩子实际的阶段性期望目标,改进教育方法。学校应注重心理教育,开设学习心理辅导课,关注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心理状态,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体验。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主观幸福感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学校要为学生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倡导合作学习,帮助学习困难儿童与同学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关系。
(2)优化教师教学及关爱方式
对教师而言,要求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使他们学会思考,能在学习中享受到作为一个“思想者”的乐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能力,关注学习困难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学习体验是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的最主要因子。要正确理解“启发式教学”和“快乐教学”的含义,并将它们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重视情感教育,学习困难儿童学习压力较大,迫切需要有人倾听和交流,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关怀落到实处,上课时关注的眼神,与学生交谈时暖心的问候,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这都有助于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归因方式,对于学习困难儿童应该引导他们认识到事情的根本原因在于自己的努力而不是自己的能力,只要自己努力,就能像别人一样取得好的成绩,增加他们的积极情绪体验从而提升学习主观幸福感。
3.自身学习策略改进
(1)明确学习动机与目标策略
动机作为人们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学习动机虽然不直接参与学习困难儿童的认知之中,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学习动机的唤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从而能够帮助学习困难儿童克服学习困难。学习困难儿童要把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有机结合起来,不能过于看重学习结果,要把学习看成一个过程,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知识及能力的提升,避免由于过分看重学习结果而产生过大的学习压力,激起焦躁、忧虑或厌学等消极情绪,从而体验不到学习幸福感。其次,学习困难学生为避免由于学习目标过高或过低而降低学习积极性,出现学习困难,在参与学习时不要给自己制订过高的目标,也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恰当界定自己的学习目标与要求。
(2)提高学习自信与兴趣策略
自信是个体获得成功的重要心理保证,学习困难儿童常常学习自信心不足。要增强学习自信心,形成正确的归因方式,学习困难儿童就要相信学习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相信通过努力一定可以克服,在学习方面自己一定能做好,即使出现困难,也只是暂时的。在提高自信心之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兴趣,兴趣作为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是一种自觉的动力,学习困难儿童如果提高了学习兴趣,就能够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lq。学习困难儿童首先要提高对知识重要性的认识,激发内心的探索欲望和学习欲望,为产生认知兴趣提供基础。同时,要学会在积极的情绪中增强学习兴趣,善于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闪光点,对于学习中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体会到快乐和成就感,以此促进学习兴趣的不断提高。
(3)加强学习的自我管理策略
瑟洛认为,学习策略有两种基本成分:一种是基本策略,即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领会和记忆策略;另一种是辅助性策略,即学习者为了维持学习活动的正常进行而采用的诸如学习计划与安排、学习过程的自我监控等策略。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学习困难儿童具备基本学习策略,而缺乏辅助性学习策略,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会制订计划,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儿童的潜能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主要是他们不会使用有效的学习策略,如果提高其学习策略使用水平,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认知策略,其学习状况是能够改变的。学习策略的提高有助于提高学习困难儿童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学习主观幸福感。 (稿件编号:101027005)
参考文献:
[l]Huebner E S,Drane W, Valois R F,Levels and demo-grapluc correlates of adolescent life satisfaction reports U]. SchoolPsychologylnternational, 2000, (3).
[2]王桂平,张杉杉.国内学习困难儿童研究概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1( 02):47―51.
[3]陈栩,雷万胜.来国内学习困难学生研究综述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01): 103―10
[4]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4, 95(3): 542―575.
[5]陈妹娟,周爱保.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01 (03):214--217.
[6]马颖,刘电芝,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 (01):74―79.
[7]马二虎.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提升刍议.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31(06):180--181.
[8]陈栩,张建霞,郭斯萍,学习困难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 14 (06): 628―630.
[9]黄瑞枫,提高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对策.校园心理,2009,07 (03):175―176.
[10]王国华.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策略研究.教学与管理,, (30): 62~63.
[11]冯彩玲,樊立三,时勘,学习困难儿童的干预U].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7,11(52):667―670.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人文学院,214122,电邮:jilly1003@163.com)
篇8:儿童学习困难综合症的分析和干预
儿童学习困难综合症的分析和干预
学习困难综合症(Learning Disabilities)[1]是一种学习技能的发育障碍.这类儿童并非呆傻或愚笨(IQ都在70分以上),而是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获得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表现在阅读、计算或绘画等单一方面的`能力低下,而其它技能均正常.所以常出现某一门功课的成绩好,而另一门成绩差的偏科现象.
作 者:赖小林 作者单位:515031,广东省汕头大学医学院 刊 名:健康心理学杂志 ISTIC英文刊名:HEALTH PSYCHOLOGY JOURNAL 年,卷(期):2000 8(5) 分类号:B84 关键词:篇9:澳大利亚研究显示食物非儿童肥胖主因
澳大利亚研究显示食物非儿童肥胖主因
据最新出版的《澳大利亚科学》杂志报道,澳大利亚的一项关于儿童饮食和活动方式的研究显示,饮食并非是造成儿童越来越胖的主要原因。
研究报告指出,澳大利亚的统计结果显示,2006年年满12岁的男孩,比1970年的.同龄男孩平均体重多7公斤。越来越多的儿童超重应归咎于能量失衡,而能量消耗大幅减少是导致能量失衡的重要因素。
报告考察了25个发达国家的25.7万名儿童的饮食状况。
报告称,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儿童的饮食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1955年到1985年,儿童能量摄入每10年减少4%,而从1985年到1995年,能量摄入量进一步减少。但与此同时,儿童的能量消耗量也在急剧减少。平均每个澳大利亚儿童每天有4小时待在电视或电脑屏幕前。如此一来,儿童变胖也就不足为奇了。
【非弱智学习困难儿童vtq内部结构的研究】相关文章:
4.学习困难的成因
5.儿童学习计划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