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服务于城乡统筹的绕城高速公路服务模式

服务于城乡统筹的绕城高速公路服务模式

2022-12-04 08:43: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罗美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服务于城乡统筹的绕城高速公路服务模式,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服务于城乡统筹的绕城高速公路服务模式,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服务于城乡统筹的绕城高速公路服务模式

篇1:服务于城乡统筹的绕城高速公路服务模式

服务于城乡统筹的绕城高速公路服务模式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我国当前正在破题的一个大课题.绕城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运营,在有利于城市空间的`拓展的同时,也方便沿线居民出行,加速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绕城高速公路的建设对于“城乡统筹”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从绕城高速公路更好地服务于“城乡统筹”的观点出发,提出绕城高速公路的相关服务理念与服务模式.

作 者:刘浪 陈莉 钱惠静 李木子 陈雪佳 LIU Lang CHEN Li QIAN Hui-jing LI Mu-zi CHEN Xue-jia  作者单位:刘浪,钱惠静,李木子,LIU Lang,QIAN Hui-jing,LI Mu-zi(重庆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重庆,400074)

陈莉,陈雪佳,CHEN Li,CHEN Xue-jia(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重庆,400074)

刊 名: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9(2) 分类号:U491 关键词:城乡统筹   绕城高速公路   服务理念   服务模式  

篇2:重庆绕城高速公路车速预警系统

重庆绕城高速公路车速预警系统

高速公路车速预警系统是根据重庆市高速公路的'特征与高速公路管理服务的要求,组织科技人员进行科技攻关,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于12月26日重庆外环高速公路西段正式通车前成功实施完成的项目.

作 者:张特森 宋旭军  作者单位:张特森(重庆高速公路发展有限公司)

宋旭军(北京信路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刊 名:中国交通信息产业 英文刊名:TRANSPORTATION INFORMATION INDUSTRY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U4 关键词: 

篇3: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浅析

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设计浅析

摘 要 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都有显著影响,本文通过水文计算并结合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设计、施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设计思路,以便更好地为高速公路建设服务。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排水设计

1 概述

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对于高速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及路面的使用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高速公路排水设计应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要考虑如何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强度的影响,一般称之为第一类排水;其二是要考虑如何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这称为第二类排水。

第一类排水设计通常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施工期间一般都考虑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石灰处理,设置40cm厚的稳定层等。采用这一系列措施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类排水设计一般包括:

(1)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

(2)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

(3)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

(4)设计中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

综上所述,笔者结合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在设计以及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谈一点自己的体会。

2 边沟排水设计

边沟设计在高速公路排水设计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设计人员都给予高度重视,但在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忽视一些施工中的问题,如边沟的尺寸不考虑具体情况,死搬硬套有关规范、规定;又如施工单位大都未能按有关设计要求将原地表土、河塘清淤土等弃土运送至取土坑内用于复垦还田,而是弃放于路线两侧河塘中,造成部分河塘无法将路基水排入。另外由于沿线农田为分户承包,当地乡镇为了减少地方矛盾的产生,常常要求增加、改移和调整小型构造物设置位置。还有一点就是设计中没有充分考虑利用高速公路施工中超宽填土土方等。

2.1 边沟尺寸选定

边沟的排水能力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设计参数:边沟底流水坡度、边沟截面尺寸、形状、边沟的表面粗糙程度。

依据江苏省高速公路设计及公路排水设计规范要求,高速公路的边沟一般采用边坡为1∶1的梯形明沟,因此,可采用《公路设计手册路基》中梯形断面沟渠的水力计算公式计算梯形排水边沟的排水能力:

Q=WC

式中:Q―流量;

W―边沟断面面积;

C―流速(谢才)系数;

R―水力半径;

i―边沟沟底纵坡。

根据高速公路所处地理位置,采用扬州市历史最大小时降雨量,以流入边沟的水不溢出边沟为限,并假设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的路基平均填土高度为3.5m,由此,汇水带宽约为23m,则可依据不同的边沟沟底坡度、不同的边沟底宽(或边沟截面积)的排水能力,计算出所能承受的路面排水最大长度。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一般每公里设置三道涵洞,即300m左右有一道涵洞,也就是说路面排水长度一般在100m~200m之间。

通过分析、计算确定,扬州西北绕城高速公路边沟采用50cm的梯形边沟即可满足路基排水需要。

2.2 边沟设计的原则

(1)一般路段的路基边沟设计原则:以填筑式边沟为主,尽量减少路基边沟积水现象的发生。这主要是吸取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中的教训:1部分路段在汛期内路基水不能及时排除。2地方群众干扰路基水排入灌溉涵洞内。

(2)路基边沟纵坡的要求:根据交通部部颁《公路路基排水设计规范》要求,采用浆砌片石修筑的边沟为满足排水需要,边沟纵坡应不小于0.12%,由于本项目位于丘陵岗区和冲积平原区,原地形既有较大起伏又有部分平坦地段,本着既要解决路基排水问题,又要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路基排水边沟沟底纵坡一般情况下不小于0.15%。

(3)对于边沟水进入涵洞及跨越通道等情况的处理:沿线设置的涵洞有排涵、灌涵和灌排两用涵。对于需排入排涵的边沟,其边沟底标高不低于涵洞中心的标高;需排入灌涵的边沟,其沟底标高不低于涵顶标高;而对于灌排两用的涵洞应按灌涵要求设置,特殊情况时可适当降低。为防止冲刷涵洞,原则上采用边沟急流槽连接边沟和涵洞洞口。一般情况下边沟尽量少穿越通道,当排水需通过通道排入涵洞时,应优先采用边沟盖板涵,特殊情况下可采用边沟倒虹吸穿越通道。

(4)对边沟标高及纵坡方向的问题:根据路线纵断面和沿线自然地形情况综合确定,通常以沿线自然地形为主确定排水方向。边沟底标高控制应以该段路肩边缘最低点标高以下大于1.7m为宜,原因是考虑到路线中央分隔带横向排水管不能因边沟积水而引起倒灌。对于个别特殊路段不能满足1.7m要求的,可放宽至1.4~1.5m,若另一侧边沟较低时应优先采用单侧布设横向排水管。

(5)对于挖方段边沟:考虑到中央分隔带横向排水管排水要求,边沟底标高不低于路肩标高1.2m,同时要求边沟纵坡不小于0.5%。施工期要求各施工单位必须首先在挖方段边坡顶开挖截水沟以防止路基外侧水进入路基,并且应做好挖方段本身临时排水沟的设置工作。

3 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

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排水设计主要为排除中央分隔带内积水,可分为施工期间和道路营运期下渗水的排除。

施工期间排水量取决于最大瞬时降雨量及中央分隔带的汇水面积。一般情况下,由于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内设置有通讯、监控用管线的人手孔,因此,中央分隔带排水长度应为两个人手孔之间的间距,一般路段的最大间距为180m。

扬州市历年最大瞬时降雨量为28.8mm/10min,根据本次设计中央分隔带宽为2m,计算出中央分隔带施工期需要的最大排水能力为:

Q=Aγ=2×180×0.0028.8=1.0368m3/S

式中:A―中央分隔带汇水面积;

γ―最大瞬时降雨量

横向排水管的排水能力按长管自由出流的流量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式中:K―流量模数,与管道断面形状、尺寸和粗糙度有关;

H―水头高度;

L―横向排水管长度

由以往高速公路设计经验可知,高速公路横向排水管长为15m左右,横向排水管坡度为2%,采用以上公式 计算出施工期最大瞬时降雨量时所需要的'横向排水管管径为255mm。如果按有关排水设计规范要求50m设置一道横向排水管,即排水长度缩短为50m,则需要的横向排水管管径为75mm。

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中央分隔带是在基层施工后进行开挖施工的,开挖的边沟表面粗糙,沥青不易粘结牢固,不能形成均匀、无破损的防渗层。土工布因有接缝,不能形成整体而达到完全不透水的程度。因此,当盲沟积水时侧面仍将无法阻止水渗入路基。

由于施工质量不易控制,造成横向排水管标高误差或产生淤塞,从而使上游横向排水管排水不畅,大量的水流向最低处,而最低处的横向排水管由于设计时包裹无纺土工布或产生淤塞,使排水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导致下游中央分隔带积水严重,有的下雨后几天中央分隔带仍有积水,使路基长时间浸泡,影响了路基、路面的强度。

由于通讯、监控管线人手孔的设(下转第9页)(上接第13页)置阻断了中央分隔带排水,造成中央分隔带积水或积水渗入人手孔。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采用以下办法处理:对于设计底坡小于0.3%的,采用锯齿形纵向矩形碎石盲沟,并于盲沟底部设置软式透水管和每隔30~50m设置集水槽汇集中央分隔带雨水或渗水;根据以上计算,中央分隔带每隔30~50m设置一道横向排水管,将盲沟中的水排出路基以外;在中央分隔带内设置2cm厚水泥砂浆层、沥青防渗层及土工布防渗层,防止中央分隔带中水从侧面向路基渗透。

4 路面渗水的排水设计

沿路面边缘设置由透水性填料集水沟、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土工布)组成的路面边缘排水系统。

通过设置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和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由于通过沥青面层下渗的水量有限,考虑到排水路径的限制,因此,设计中采用每10m左右设置一道Ф5cm横向排水管以确保路面下渗水的排除。

参考文献

[1]交通部?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17)

[2]公路设计手册?路基?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

篇4: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样方调查研究-以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为例

高速公路环境影响评价样方调查研究-以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为例

高速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的`影响较大.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样方调查可以对这两种影响的程度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分析.生态环境样方调查主要是测算生态系统参数,掌握生态特征;水土保持样方调查主要是确定土壤侵蚀强度,预测水土流失.以昆明绕城高速公路为例,具体说明两种调查方法的应用,总结讨论两种调查方法的特点.

作 者:胡蓉 王焱 刘国东 Hu Rong Wang Yan Liu Guodong  作者单位:胡蓉,Hu Rong(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四川,成都,610015)

王焱,刘国东,Wang Yan,Liu Guodong(四川大学,水电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2007 23(9) 分类号:X820.3 关键词:高速公路   环境影响评价   样方调查   生态环境   水土保持  

【服务于城乡统筹的绕城高速公路服务模式】相关文章:

1.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高速公路温馨服务范文

3.《浣溪沙·山绕平湖波撼城》赏析

4.高速公路争做服务先锋的演讲稿

5.城乡统筹就业和劳动社会保障试点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及创新研究

7.学校心理服务的实践模式分析论文

8.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论文

9.主题教研活动模式的实践探索-以城乡联动、区域协作系列化主题教研活动为例

下载word文档
《服务于城乡统筹的绕城高速公路服务模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服务于城乡统筹的绕城高速公路服务模式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