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生活随笔鉴赏:火锅

生活随笔鉴赏:火锅

2022-12-02 08:26:1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你滴岛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生活随笔鉴赏:火锅,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生活随笔鉴赏:火锅,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生活随笔鉴赏:火锅

篇1:生活随笔鉴赏:火锅

生活随笔鉴赏:火锅

汤底开始沸腾,脸上的红晕好似配合般在酒精的刺激下越来越重。

在这个时刻喝酒吧!

连那个不能吃辣喝酒的都干了两杯喽。

所有人都在自己的杯中倒上酒,别管能否喝完。

一边是红红的辣油,一边是板栗鸡汤。一片从红汤捞出的羊肉,即使嘴巴麻麻的`,筷子却不曾停下。

你来我往之间谁可以在这个气氛下拒绝喝上一杯呢?

额!你是谁呢,管他呢,坐在这桌上的难道还不能干杯!

即使是一桌子的位子,也是一个世界,因为太大了,我们还能靠的再近点。亲密的朋友会坐在你的边上,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世界。

如果你不喝酒,你又坐在这位子上,你就真的会想起霸王自刎乌江般的无奈,好像可以,好像还有机会,好像我们认识的,我们能说上一天,却又好像就这样吧!

不能说那就吃吧,刷上几片羊肉,吃上几口小菜。

盯紧啊!你的肉片,你能被人拿走,你却不敢拿走别人,因为你心中有一道墙,别人可以来着找你玩,你却不能从这出去,不能!

继续吃吧!

也会结束的!

不过是继续另一种尴尬罢了!

篇2:生活随笔鉴赏:秋天

生活随笔鉴赏:秋天

我眼看見一片葉子,泛着黄色光,輕舞舞地落在樹下。极輕,像蝴蝶似的,翩然,但比蝴蝶专情——叶子认定了大地,终是要回归了的,同时把整个秋都装进了身体里,便也永远不会忘了去。

已然层层叠叠了很厚的枯黄铺毡——在秃光的树下,躺在上面软绵绵的。这些叶子是血脉相依的,绿的、繁盛的時候,陽光從頂端一層層滴落下來,它們便彼此分享著,從不私自藏起陽光;枯了、泛黃了的'時候,便互相追隨去,向著地面,逞了一時蝴蝶的威風,然後是落下,依偎著,相互埋葬了。我雖然不知道,它們的靈魂終會去哪裏,值不值得追究,但我知道,它們的靈魂是不應屬於天堂,更不該沉淪地狱的。

滿視界的枯黃,似乎讓我的心也蕭瑟,卻也不再爲葉子的凋落而有所悲,因爲在它們之後,已有新的生命在悄然蘊育。細細想來,也是有一絲輪回的禪味。

與秋葉更調和的,莫不是這應秋而來的雨了。不很大,也不著急,像霧,時而也似簾,如果不是眼見著,便輕易不會有所覺。雨就這樣來了,裝點著這片寧靜,像是在散步,似乎也結著些許忧愁——同樣的極輕,滴落在枯枝黃葉上,讓易折的葉子也有了些柔軟,同時也將那許忧愁染給了葉子,染給了整個的秋;染給了雨巷裏撑著油紙傘的丁香女孩。

秋,當是該有楓葉的。但楓葉太過招搖,不論是一小簇,還是漫成一片了的,都紅的刺眼。如果一路走來,見慣了秋黃,但在不經意的一個轉彎,嚇的,會讓你目光定住——滿視界的熱紅,這種紅只屬於大亙然。讓人一下便從忧愁被帶入熱烈。這是兩種不同風格、不同情趣的秋,它們彼此相望欲要占有,卻無巧不巧地裝飾了同一個秋——一半忧愁,一半熱情。

一時忧愁,一時熱情。

照說二十歲是不應有此多愁善感的心思的。或許是被這秋帶入略深,是爲春夏的年歲,卻早早入了秋的季節。就如那葉子、那秋雨、秋風、秋雲……春有所覺,夏有所爲,秋有所悟,冬有所處。人之一生,也該如此吧?

篇3:生活随笔鉴赏:秋季

生活随笔鉴赏:秋季

城里的人潮和林立的高楼阻挡了季节的脚步,生活的忙碌使人们忽略了时令的更替,撕日历的不经意间发现立秋好多天了。于是,我趁周末,独自一人,到野外寻秋。虽说,早秋仍如伏夏的炎热,但总想在大自然里捕捉点秋的痕迹,品偿些秋的韵味,以慰我於秋的饥渴。

江南的早秋笼罩在秋的“虎气”里。烈日炎炎似火,肆无忌惮地喷射出铺天盖地的酷热,边续的热浪以排山倒海之势极度地膨胀着、扩张着、伸展着狰狞爪牙的秋之“虎气”,助长早秋的气焰。鼓荡着浩浩“虎气”向上、向上,划破了茫茫灰网,撑高了天,撑远了天,撑出个蔚蓝的清明的寥廓,从而,天分外的湛蓝而迢遥,云分外的飘浮而散淡。这浩浩浩的秋之“虎气”弥散在孕育的大地上,凝聚成葡萄架上串串紫晶的珍珠,胀破了路边园角处的株株枣树上碎绿丛中的红。随南国的风在无垠的稻田里掀起重重的碧浪,无垠的碧浪上点缀些散落的村墟,魔术般地煮熟渐渐金黄的喜悦之浪。江南的秋弥漫着成熟,散发着此起彼伏的母性分娩的阵痛声,这苦痛使生命在肃杀的深秋里渐渐地枯黄。却因为分娩出无数的生命种子,大地微笑了,枯黄微笑了。

村后的小河蜿蜒在无垠的碧浪里,河水清澈而缓缓地流淌,蓝天、白云、岸边的柳絮倒影着,小鱼自由自在地畅游着,偶尔的探头撞破了倒影,碎影荡漾出恍惚的涟漪。我躺在柳荫下,软柔的青草承载我的躯体,双脚伸进凉凉的河水,任河水濯我的双足,几只蝉儿在树上鸣唱,柳絮如天然的扇子,摇来凉风习习,且撩我的`脸,宛若陶公六、七月间北窗下卧,自谓是羲皇上人。此时,在我的眼湖里,蓝天、白云、岸边的柳絮倒影着,小虫自由自在地畅游着……

每每感于仓撷造字的妙思,“秋心为愁”,即所谓心上有秋自然生愁。“枯藤老树昏鸦”的羁旅思乡之愁,“渥然丹者为槁木”的人生苦短、世事维艰之叹,“雨到深秋易作霖,萧萧难会此时心”的寻味,“秋风秋雨秋煞人”的别有怀抱的托词,望秋而“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的豪迈,苦秋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悯情怀。这些秋苦秋愁秋思秋感,非自然之秋,皆人们心中之秋。这满心的秋啊,满心的疲惫!

“上心作愁,放心是秋”,秋收、秋叶、秋风、秋月,渐渐地落入我的心湖,清晰而模糊,而蓝天、白云、岸边的柳絮倒影着,小虫自由自在地畅游着……

篇4:话说火锅-随笔日记

话说火锅-随笔日记

“火锅”,什么叫火锅?其实只要是底部有火,上有锅子,就是火锅了。至于是使用什么样的锅子?何种燃料?自古以来的演变,可是多姿又多彩。大约一万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发明了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那可说是非常大的锅子,无论是三足或四足的鼎,在当时,只要是能吃的食物如肉类为主,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在底部生火,让食物煮熟,成为一大锅的食物,当时叫做“羹”,这就是最早的'火锅了。 不过仔细一想,当时并没有所谓的盐,也没有调味料,更没有沾酱,只是把一堆肉煮熟而已,会好吃吗?加上鼎太大,不能移动,只能固定陈列在一定的地方,不方便随时享用。于是,聪明的老祖宗,到西周时代,不但发明了铜与铁,且各种陶器品也改良制作成较为小型的器皿,适合一般人使用。后来这样的“火锅”便盛行了起来,不过那时吃火锅的人都是穷人,富人都不会吃这个所谓的“火锅”但现在就不一样了,现在在四川都是有钱人在吃火锅了。

这火锅嘛 味浓鲜香,麻辣见长。一热当三鲜。各种菜品都处于滚沸之中,边烫边吃,充分保持了菜品的热度,又热又鲜,十分可口。鲜上加鲜。红汤清汤所用原料如鸡、鱼、棒骨等都十分鲜美并含多种谷氨酸和核甘酸,这些物质在汤汁中相互作用,产生十分诱人的鲜香味。4味适众口。虽以麻辣为主,但后来又发展为用牛骨、活鸡、鲫鱼、鸭、蛇等吊汤,即增加了鲜味又减少了剌激性。精益求精。做法考究,选料上乘、新鲜,原料主次分明,从备料到烫食有条不紊。乐在其中。亲戚相聚,朋友小酌,围着火锅边吃边聊,无拘无束,浓香与热气,和睦与亲情,气氛交融,其乐无穷。养身颐年。选料广泛、营养丰富。可治小玻吃后感到身体舒适,略有伤风头痛,大汗一出,症状减轻。

火锅大致分为微辣,中辣,火辣,这只是取决于个人爱好,火锅分为单红味,单白味,子母锅,鸳鸯锅,大多数制作火锅的锅子都是圆形的,中间还有个小小的圆形锅,这锅身,锅内都为银白色,在锅的两旁放有菜,红的,绿地,黄的,豆皮,毛肚,虾什么都有,让人看了都垂涎三尺。在一些较好的火锅店中都会把火锅中的白味熬成营养的高汤。这样,人们就可以在享受美味的火锅同时也可以喝上高汤了。

火锅嘛,还分为自助餐和点菜馆,这第一类就是在吃之前自己去夹菜,想吃啥就夹啥,还可以边吃边夹,这第二类就是在吃之前会有服务员来给你点菜,这样会比较麻烦,因为吃什么之前都必须要先叫服务员,自助餐就非常的快捷,直接,但是自助餐不太卫生,所以还是会有很多人去吃比较麻烦的点菜馆。

火锅有几样招牌菜:毛肚,千层肚,香芋粉,豆皮……桌上人们点的火锅菜少则几样多则十几样甚至几十样都有。每个吃火锅的人的碗里都会放有香油,葱,姜,盐,味精,这碗在火锅文化中不叫碗而叫“油碟”。也会有人在“油碟”中加醋,这也是取决于个人爱好。吃火锅还有一样必不可少——就是喝饮料,如果吃火锅的人不喝饮料的话怕是不热死也渴死辣死了那么大家喝什么了,当然喝百事(可乐)雪碧了。吃火锅还有个特色也是个缺点就是时间很久,在火锅店里一待短则半小时长则几个小时都有可能,这对于急性子的人是很难过的。当人们从火锅店中除了后脸上会有两团红晕,很可爱,像是两朵美丽的晚霞。

到现在火锅已不止是四川人的最爱,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我们四川应以为傲的美食——火锅。希望以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都能爱上火锅。

篇5:狗肉火锅随笔杂文

狗肉火锅随笔杂文

外面又下雪了,飘飘洒洒,蒙蒙的好似江南的细雨,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成都郊外雨中隐隐漫着轻雾的竹林,村庄边有小河潺潺的流水,空气里充斥着四川盆地特有的乡土气息,这带有神秘色彩的乡土气息笼罩着整个川蜀大地,往事如烟般从我的心际飘过。

那是十几年前一个初冬的季节,我来到了成都郊外的一个村庄,习惯了北方零下三十几度严寒的我根本没把零上四、五度的气温当回事,但是四川潮湿的寒冷却是和北方干燥的寒冷有所不同,潮湿让我这个习惯了干燥气候的北方人感觉很不舒服。西阳夕下,彩霞满天,村庄里升起袅袅的炊烟悬浮于半空中,竹林斜影,小桥流水,风景如画。而我置身于仙境当中,对此情此景却有一种说不出的神秘感觉,我所下榻的村庄入口处居然悬架了一座古坟在小河上面,出入村庄的人都要经过这里,每当没有星辰的.夜晚,天空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四周一片沉寂,村庄隐藏在黑暗之中,田野上静得连蛙鸣虫叫都沒有,大地有如被神灵笼罩了一般,这时候有一种恐惧的感觉让人在心里由然而生。当地屋内没有暖气,一连几个晚上我都点着红外取暖器睡觉,一是用来抵御寒冷潮湿的空气,二来取暖器发出红红的亮光可以驱走黑暗中的恐惧。没几天的功夫便让我领略到了四川潮湿寒冷的厉害,我的大腿外侧不知什么时候多了个肿块,痒痒痛痛的,好像被什么东西撞到了一样,也没有外伤怎么会这样呢,我一问当地人,才知道是得了冻疮,要想好就得驱除湿寒,我到集市上买来了一只大黄狗,四川老乡的手艺非常高超,宰杀炖煮,一只活蹦乱跳的狗转身的工夫就变成了香喷喷的一大盒狗肉,那天天上下着牛毛细雨,我们在四合院内支起了碳火锅,烧开滚滚的麻椒红油汤汁,涮着香气四溢的狗肉,吃着嫩绿的豌豆尖,喝着窖藏三十多年的女儿红,惘若神仙下凡一般,四川老乡十分兴奋,说着四川普通话和我摆着龙门阵,听着他讲述当地的奇闻趣事,仙鬼冥神,不知不觉的我已经喝了二斤多的白酒,古时候女儿红只有姑娘出嫁时才能喝到,这三十多年埋在地下的陈年佳酿,柔中有钢,醇香延绵,喝得我脚下已如腾云驾雾一般,但是头只有晕晕的感觉一点都不疼,就这样在细雨朦朦中我们从中午一直喝到了傍晚。

酒后喝了点热茶就上床睡觉了,醉意朦胧的我也没有打开红外取暖器,睡到夜半时分,梦境中的我清晰的看见有一个人在黑暗中顺着床边向我走了过来,吓得我毛骨悚然,惊恐的大声喊叫,喊叫声打破了村庄黑暗的沉寂,惊醒了整个四合院的人,灯亮了,我也从梦魇中醒了过来,点上红外取暖器,惊悚万分的我再也无法入睡,直到第二天早晨,起床后我什么也没说,告别了四川老乡,提上行李,便匆匆的踏上了回乡的路途。如今一晃十几年过去了,往日的冻疮早已痊愈,我再也没有回到过那个村庄,不知那片神灵的大地是否还是当年的模样。

篇6:生活随笔鉴赏:我们都一样

今天是冬至,第22个节气。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

愿你们今夜好眠,长夜无梦。

关于梦

最近经常失眠,即便睡着也会噩梦中惊醒。

最可怕的一次,我梦见自己被心爱的人虐待致死。醒来的时候梦里的窒息感可怕而真实,摸摸自己的脖子,呼~还活着。

今年冬天不太冷,倒是很干燥。

晚上睡觉总是张嘴呼吸,喉咙很干。这才导致梦到自己窒息。

难得的是昨晚一夜好眠,早上醒来时脑中盘旋着一段温柔的旋律。只知道是以前很喜欢的一首张杰的歌,却想不起来名字了。

于是上班路上听了一路张杰的歌。

最近

最近挺好的,报了夏弃疾的班,认识一些可爱的朋友,游戏不打了,债务还清了,买了两套汉服,拍照有动力了,变得勤奋了。

除了……

除了老板的责骂,饮食的不规律,邻居的不友好,母亲的哭诉,房东的无赖。

一切都好。

今天工作不多。后来的时间,我把我公众号之前发过的所有内容都看了一遍。

有幼稚、伤感、欢快、无奈。

翻到10月23日的文章时,我反复看了几遍,内心平静。

好久不见。

刚好过去两个月。

记录了当时的生活状态和想要追求的理想生活。

我现在依然这样希望:

“我希望你被打磨,

永远光明磊落。

我希望你能走过山山水水,

写温柔的字,坦荡的爱。

我希望你被阅读,不被辜负。

你要飘摇着美丽。

活的丰盛、或庄重。”

· 关 · 于 · 我 ·

喜欢写一些文字,喜欢拍照,喜欢看书、旅游,崇尚自由,热爱生活。

会做一些小菜,会一些手工,会撸一些发型。

当然了,我有点矮,有点穷,有点丑,脾气有点急,有点旧伤,有点敏感,有点多愁善感。

有一个不美满的家庭,有点自卑。

我渴望的生活是有恰到正好的房子,有一个爱你的伴你一生的人,做着热爱的事情。有时间看书、种花、运动、拍照和旅游。

不争不抢,与世无争。认识一些有趣的灵魂。

我觉得可以实现。

我希望你们也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 我 · 们 · 都 · 一 · 样 ·

上班的路上没听到熟悉的旋律,下班的路上继续听。幸运的是,到门口的时候,我听到了。

原来是张杰的《我们都一样》。高潮部分真的很温柔了。

到家后收到一个同期的微信。

心里很开心,却又不知道如何回答,显得不矫情。

被人喜欢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真的。

小姐姐是真诚而又温暖的人。她拍的照片很有感染力,可以看得出是个情感热烈的菇凉。

其实我收到过很多次类似的表白。

很高兴被你们喜欢,我也喜欢你们。但不希望你们羡慕我,就像我在羡慕着夏弃疾,夏弃疾也许在羡慕着更优秀的人一样。

其实我们都一样。

这首歌从没仔细看过歌词,今天看了一下,居然有种很契合的感觉。

“你知道我的梦,你知道我的痛。你知道我们感受都相同。就算有再大的风也挡不住勇敢的冲动。努力的往前飞,再累也无所谓,黑夜过后的光芒有多美。分享你我的力量,就能把对方的路照亮。”

这首歌虽然矫情了点,歌词白话了点,鸡汤了点。但是真的好听的。

最近夏弃疾带给了我力量,我也希望我在努力的同时,能带给你们力量。我也能从你们身上获取前进的力量。

未来

马上就了。最后的8天我也不想闲着。

明天约了模特拍一组汉服,后天约了同期模特去夏弃疾工作室拍圣诞主题。

元旦不回家。

计划假期第一天好好做一顿美食犒劳自己,然后去逛逛商场给自己换身靓丽点的衣服。换个精气神。

第二天在家看半天书,做半天手工。

第三天想一个人走走扫街,拍拍纪实。黄昏去江边看看日落。

作者:弄凉

公众号:弄凉

篇7:生活情感随笔鉴赏:拧巴

你身边有没有“拧巴”的人?我想,肯定有。你自己有没有“拧巴”过?我想,肯定也会有过。

要么跟自己“拧巴”,要么跟别人“拧巴”。先别忙着否认,多多少少,每个人不管在工作或是在生活中,都会有那么几段“拧巴”的不堪经历。

其实,“拧巴”也没什么不光彩,有一时转不过弯,有一根筋拗不过来,有生来就倔强的,也不排除有故意特立独行的······

总是“拧巴”的人,当然在人群里不是很讨喜,人家“拧”不过你,躲得起你。“拧巴”要“拧”得在理,“拧”得让人服你,索性“拧”出个子丑寅卯来,让人家眼前一亮,而不是眼前一黑,算你有能耐。

喜欢“拧巴”的人,还有一个标签会贴在他身上,那就是:“轴”。遇见“轴”的厉害的人,人们多半儿会绕道走,不跟他正面交锋,免得被他“轴”死。

从另一方面看,“拧巴”也属于一种逆向思维方式和超常的思辨动势,跟着他的思路走,或许还会脑洞洞开,豁然明朗。

从事艺术职业的人,喜欢“拧巴”的人不少。不说别人,单说自己,就算得上是一个自己跟自己“拧巴”过,再去跟别人“拧巴”的人。

因此,常常跟别人自嘲说:别怪我,生来就这副“德兴”。

当然,表现在日常生活中事情,我还一点不“拧巴”,遇上一桩与艺术搭界的事,一个项目,一个活动,一台晚会,一次创作,没人说我不“拧巴”的。先从思路上拧巴,再往形式上拧巴,最后又往呈现上拧巴。一而再,再而三,如此无穷反复,自作自受,还乐此不疲。

所幸一度转行导演之后,这一路拧巴下来,也遇上不少顺应我,面子,里子都多少给了我一点儿的同仁们。即便没弄明白的也没跟我太多掰赤,由着我性子来,也做成了许多活计,听过满耳朵的认可和赞许。

我一项这么固执的认为:艺术创作上的拧巴不是件坏事,它起码不因循守旧,循规蹈矩,照葫芦画瓢。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策划,每一回都去寻求一点点新的的突围和出新,如果再能急中生智,拧出几个好看的“麻花”出来,尽管过程疙疙瘩瘩,磕磕绊绊,结果却很完美,你的“拧巴”就值当了。

都在跟各行当,各门派当红的“腕儿”过招,又都是一群喜欢自己跟自己“拧巴”的人色。碰上我这么一个比他们还拧巴的导演,他们也没脾气了。他们也都知道,想折腾出一个不一样的东西,做一台有看头的晚会,又能让主办方称心如意,这本身就是一桩最拧巴的事。往往是,好玩的也变的不好玩了。

尤其是演给台下那些坐着的,地位比我们高出很多,一张口足以让我们的“拧巴”根本算不上是“拧巴”了••••••

为了让他们不拧巴,我们得在私下里,在排练场上跟自己拧巴个没完才行。

一年年过去了,回头数数自己拧巴过的活计,心里一阵阵的舒坦,试想,如果当初不拧巴,还真得不到这份舒坦。当然,拧巴也会留下些副作用在你的背后,会被人家不屑为狂傲。那也随他去吧,既然收获的是喜悦和舒坦,成就和赞许,换取点儿“狂傲”的指责和不屑也足以,也中庸了。

就像当年离开小城之前,我的一位上司找我谈心,说:别调省城了,你太适合做广播了,广播需要你!我说,不走也行,我能不能转到电视干上一番,我相信,我有那份能耐,那或许是我的另一番精彩。也能为小城的······那位上司没容我说完,就斩钉截铁把话头抢了过去;不,你还是适合做广播。

就是他的这句话,让我“拧巴”上了,一转身去了省城,一干就是二十年。回头想想,要不是因为那次的“拧巴”,我还做不成电视,做不成后来大火了的,像电视栏目《非常周末》,《钟山大剧院》这类家喻户晓的电视栏目。也轮不上后来我在省城能有一番广阔天地去有所作为了。

这么说吧,“拧巴”好了,不是件坏事,它反而会猛击你一把,让你义无反顾,使你一往无前。

若干年后,我回小城,一次聚会上遇见那位“上司”,推杯换盏中,我由衷地感谢了他。“呵呵”一笑,我俩右臂缠着右臂,情不自禁喝了一个,看上去还是“拧巴”的“交杯酒”······

作者:张波

公众号:张波纯文学杂志

篇8:一个人的火锅情感随笔

一个人的火锅情感随笔

一下车,特别冷,还有雨滴打在脸上,心想着,有什么办法让自己温暖下,吃火锅吧。

打电话给朋友,真是不巧,人家有事。

打电话给另一好友吧,朋友接了电话嗔怪我道:都这个点了,谁家不吃饭啊?你干嘛不早打。

呵呵,没办法,我就是有这么个毛病,一个月清洗一次床单被套,每天要洗衣拖地整理房间,这些事情不做完,总不能安心。待我一一收拾出来,可不就是这个点了。

其实,我一个人住,哪怕乱成狗窝也没人知道,我确实是没必要那么讲究。可正是因为我一个人住,我希望眼睛所能看到的,耳朵所能听到的,鼻子所能闻到的都能干净整洁,赏心悦目。

越是一个人过,越想过得像个日子。

不忙碌起来,很可怕,一种习惯,慢慢就变成了生活的全部。

都这个点了,该被温暖的人都已经温暖了,该受到关怀的也肯定被关怀了,而我始终没有勇气一个人去吃火锅,说我懦弱也可以,我还没有强大到在一片觥筹交错,热火朝天中吃一个人的火锅。

我看过一个人的电影,吃过一个人的年夜饭,好几次一个人去旅行,无数个一个人的情人节。一个人喝酒,一个人散步,一个人淋雨,一个人赏雪。可是今天,我不能一个人去吃火锅,因为这次的一个人将置身在无数人的狂欢之中,我不能承受的,是时刻闪耀在头顶的一个人这几个字被所有人注视着。

这并不是一个大龄剩女在闺中幽怨单身之苦,不管你信不信,我是快乐大于痛苦,我享受我的自由,我的随心所欲,我想这两年我是赚到了,我没有勉强自己去爱任何人,没有跟不喜欢的人做朋友,没有做自己讨厌的事,我是真的很快乐,很享受这样的无拘无束。

活得自我,活得痛快,也活得明白。一个人,富余的时间太多,我都用来思考,遐想。很多以前不明白的渐渐顿悟,开化了自己,也更能宽容这个世界。

说到这里,要跟一个人真诚的道歉,在我最桀骜不逊,目中无人,蛮不讲理的时候遇到你,而你却总能捧我在手心里,回头看看,我自己都对当年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奇葩姑娘咬牙切齿,还真是感谢你温暖她那么久,她今天能学会体谅,学会宽容,学会爱,都是你的功劳,可惜,她一天也没这样待过你,可能你就是走进她的生命,给她上一课,然后默默离开的人吧。

去年夏天,我破天荒的只有一百零三斤,看称时我眼珠子都快要掉下来了,一个人生活,不知道为什么总会忘记吃饭,总是早餐并到午饭吃,晚饭直接不吃,时间和空间在我这里好像都是摆设,他们是静止的两兄弟就站在我屋里,就像刚才,明明一天都没有喝到一口热水,倒好的热水非等到冷了才想起来喝,冰箱里的水果大多是怎么买来怎么丢掉,直到坏了也想不起来吃。

有朋友问我今天被淋了吗?真是不好意思,我没在意雨有多大,淋雨在我的生活中不是司空见惯吗?哪有那么多心思来娇惯自己。转念再想,我还是不是个女人,对自己太过分了对吧。

每天早上起来,拉开窗帘,对太阳说,早上好,新的一天又开始了,晚上抱着热水袋趴在床上哄着自己早点睡着,明天还有一大推工作要处理,自言自语的次数多了我都觉得真的有另一个自己在屋里看着我,听我说话,这应该不是人格分裂。

我习惯的一切,让我欢喜,让我忧。肯定有热心朋友要迫不及待地评论:一定会等到属于你的幸福的。加油吧。在此我先谢过你们的关心。

我习惯了等,我总是在等,其实,我最害怕等,我很怕听蔡琴的一首歌叫:痴痴地等,有心人可以找来听下,听到我就泪流不止。我把每一个驿站当成是归宿,我把每一个过客当成是夜归人,没办法,我就是这么傻,当他不是,我都会想起前面的遭遇,我都会加在一起来感叹命运,一场宿醉,或是痛哭流涕后还能重振旗鼓,依然昂头挺胸的相信未来,没办法,我只能这么坚强。

我不会把所有的期待都寄托在等的人身上,日子是自己的,一个人,两个人,都要过日子,你好,日子才能过好,对吧。

篇9:火锅店里的游戏教育随笔

火锅店里的游戏教育随笔

中班上学期,孩子们玩的更多的还是娃娃家,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孩子们对做饭、聚餐等游戏很感兴趣。于是,我们和孩子一起讨论把娃娃家变成什么样的新场景。孩子们提出想变成小餐厅,根据孩子们的想法,为了能够有明确的主题进行游戏,我们最终和孩子们讨论确定:把娃娃家变成火锅店。每个孩子都有吃火锅的生活经验,大家都觉得这个提议不错,并起了名字——快乐火锅店。

火锅店游戏初期

由于是从娃娃家变成火锅店,所以投放的材料只有一些碗筷等高结构的材料和一些废布条、泡沫球等低结构的材料。为丰富材料,教师又制作了“火锅”“收银机”“取款机”等投放进去。

为了丰富孩子们玩火锅游戏的经验,老师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吃一次火锅,并给小朋友们布置了观察任务:在吃火锅的过程中,观察火锅店都有哪些服务人员,服务人员都干些什么,火锅店都有哪些食材等等。很快,孩子们带回来吃火锅时拍的照片、菜单等回到幼儿园,并向大家介绍自己吃了哪些东西,怎么吃的,服务人员都干些什么事等。在这些经验的支持下,火锅店对孩子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每个孩子都愿意来火锅店当服务员。虽然火锅店没有太多的材料,但是孩子们的.兴趣依然不减,通通把材料放进锅里端到餐桌上,还摆上了碗筷,邀请老师来吃火锅。

通过进一步观察我发现,孩子们虽然有了吃火锅的生活经验,但还是缺乏游戏的经验。孩子们经常的做法就是把材料一下子都放进锅里,彼此之间没有什么交流,基本还是在自我游戏。于是老师又和孩子们一起讨论。1.服务员都有哪些职责?如,客人来之前要把碗筷摆好,客人来了要给客人找位子、点餐、倒水,客人走了要收拾等。我们把这些都一一讨论清楚并画下来作为墙饰。2.你们吃火锅的时候都吃了什么,还想给咱们的火锅店添点什么?讨论后,我们和孩子一起制作了肉卷、鱼丸、蔬菜、蘑菇、虾、豆腐等材料,把孩子们带回来的菜单也投放在了火锅店中。制作这些,一是想丰富火锅店的游戏材料,让客人有各种菜可以点,丰富游戏情节。二是孩子们一起参与制作,他们对这些材料会更熟悉,在游戏过程中能更快进入游戏情境,而不只是停留在熟悉材料的过程中。在明确了服务员的职责与丰富材料后,孩子们的游戏情节增加了,有请客人点餐,给客人倒水、装盘等情节,客人们也在火锅店中向服务员说明自己的需要。在结账时,还增加了会员卡打折(自发制作了会员卡)、把剩下的菜打包等游戏情节。我们也发现,在小朋友游戏的过程中,游戏材料虽然都是用低结构材料制作的,但却把低结构的材料变成了高结构的材料,使材料在之后的游戏过程中缺乏了操作性。

火锅店游戏发生了变化

玩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们的游戏主题有些变化。虽然是在火锅店里游戏,可是玩的却是娃娃家做饭、聚餐、外出旅游等游戏主题。分析原因,可能因为天气变暖,家长都带着孩子们去春游,这些经验渐渐地体现在角色游戏中。

面对这种情况,起初老师很纠结,因为如果尊重孩子们的游戏行为,那他们现在玩的内容似乎与火锅店没什么关系,那么火锅店游戏还要不要玩?如果引导孩子们继续玩火锅店游戏,又成了老师在主导游戏内容!最后,我们决定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选择,让他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的这个决定是正确的,因为就在我们不再纠结已经为了火锅店投入多少“心血”的时候,孩子们给了我们新的惊喜。

班级里有一个粉色的拉杆箱,看到这个拉杆箱,很多孩子都想到了和家人出去玩,因此大家玩起了春游的游戏。见此,我们开始重新创设环境。首先来到班级的是帐篷,这个道具一瞬间吸引了孩子们,他们充分尝试,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组装帐篷。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特别开心,有的拿帐篷布,有的拿支架杆,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互相之间还交流意见,纠正对方的动作。

帐篷搭好了,所有的孩子都特别开心,他们争先恐后地想钻进帐篷里面去玩,在这个过程中,有了一些冲突,一些已经钻进去的孩子想把帐篷的拉链拉上,不让其他孩子进帐篷。为了满足好奇,基本所有孩子都进入帐篷体验了一遍。接下来,孩子们按自己的理解把游戏串起来了,他们用上了拉杆箱,表演全家一起出游,到帐篷里转一圈。慢慢地,孩子觉得光到帐篷里面转一圈没有意思,他们开始找火锅店游戏里面的各种食物、餐具,拿到帐篷里面去,丰富游戏的内容。就这样,我们的火锅店又在帐篷里复活了!之前所有为火锅店投放的材料,一下子都被孩子们用到了帐篷野餐的游戏环节里。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开展游戏,我们又加了一块地毯在帐篷前面,他们一下子联想到野餐垫,把吃的材料、餐具、火锅店用的各种道具都摆在垫子上,而不是再搬进帐篷里,开始了在野餐垫上点餐、吃饭的游戏。

孩子对游戏是有自己的领悟和判断的,火锅店这个主题游戏最开始对于孩子们很有吸引力,但因为这个游戏不能很好地延展,角色扮演也比较单一,所以一段时间之后孩子不喜欢玩了。我们及时发现了孩子的这种变化,并根据孩子的喜好调整了游戏主题,根据主题提供了道具,孩子们的热情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同时,春游的游戏也把之前火锅店游戏中的情节串联起来,孩子可以选择的内容更多,可以扮演的角色也更自由。

篇10:生活随笔

那是我离开成都的第二天早上,在这座大城市里的小城区,此时我正坐在观光车上,欣赏着这座小城的景象,街道周围的景象虽然喧嚣却不如成都的闹腾;虽然人来人往却不如成都的拥挤;虽然有着干净卫生的环境却不如成都的繁华。这儿虽然一切都好却都不如成都随心所欲。这里便是我的老家——重庆。

我带着好奇带着憧憬来到了这座不大不小的城市,多亏了表哥的婚礼让我有幸来到这座许久没有踏上的土地,太多的想象、期待却始终没有自己亲自踏上这座城市的真实。在这之前我带着一肚的期待终于落到了这座城市。

它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繁华、那么喧嚣、那么美丽。终是得自己看上一眼胜过任何的想象。时不时的竟会让我不知不觉迷恋起成都来。迷念起我曾经并没看上眼的这座生活了的城市,一个我连一所大学都没看上的城市,一个我曾经想要逃离却始终留在这里的城市,我的心里突然有了那么些从未有过的惭愧,有了想要留在这座城市的想法。

从小到大,在这座城市的感情是不能用语言描绘的,也许就在那一刹那激起了我对这座城市所有的感情。这里有童年的美好回忆;有对亲人的感恩回忆;有对老师的感谢回忆;还有对空气味道的回忆;对花花草草的回忆,这里的回忆太多太多,多得我不知应该如何回忆,就像是它已经存在我的骨髓里已经生长在我的身体里无法丢失。

那时候我们家还只是住在一栋80多平米的小楼层里,虽然老旧但却有着新颖的感情,虽离城稍远但却不失热闹。那时的我还小不明白真正的感情,当我们搬去崭新的电梯公寓,离城较近的繁华地带;当想起自己第一次学会叫爸爸妈妈;第一次学会吃饭;第一次背上书包上学;第一次拿笔写字;第一次写作业;第一次坐公交车......每当想到这些我还会常常遗憾自己曾经为什么会住在那样老旧不起眼的地方,就让我感到深深的遗憾。当我从不起眼的小学考上人才辈出的初中再到如今的高中,从经历挫折到明白事理,从别人看不上的小女孩再到做出成绩得到别人的赞赏认同,这所发生的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成都。

不知是从何时起我开始不断的产生了一种对成都的依恋,开始想要在成都找到一所自己热爱的专业的优秀大学,开始想要一直留在这座城市。

我只想告诉这座也许在别人眼里不起眼的城市——我爱你大成都!

篇11:生活随笔

今天出门好好玩了一次,特别痛快。但是,玩的痛快的同时,也留下了许多的麻烦,特别的恼人。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出门,鞋子都是不干不净的。要么是雨天,就算带了雨伞,对鞋子来说,也无济于事。有时候,还真想买鞋套,随身携带着。只不过,在我们这,碰上下雨天的时候,其实并不多,所以每次都事后又觉得没有必要。有时候,要是爬山,鞋子肯定是臭的没话说。这个时候,我倒觉得自己这种不易胖的体质,其实也没什么好的。不过,这倒让我觉得,有的懒人,可以把袜子穿到到立直起来,也是很强悍了。

对付各种鞋子的事情,大家好像都有自己的做法。我爱干净的闺蜜,只要穿过的袜子必洗,一周两双鞋,换着穿,然后放假就把两双都洗掉。我那爱鞋子的男性朋友,把鞋子分类,所以喜欢的鞋子,基本都是平常穿穿,运动的时候,会穿合脚的,脏了也无所谓的鞋子。当然,他们都是装备齐全的人,有清洁鞋子的工具。

有的人就,看一个人喜欢穿的鞋子,可以看出性格。当然,我是没什么体会。不过也倒觉得有些趣味。不过,我倒是觉得,以鞋取人,有些不妙。

我是一个不喜欢洗鞋子的人,当然,其实很多家务事情,我都不喜欢。但是自己的鞋子,又不像衣服可以扔进洗衣机。鞋子和我们的内裤一样,都要自己手洗。所以,我时常觉得麻烦。毕竟,洗鞋子比洗几块布,要费事的多。

每次刷鞋子,我都要刷个半天,才能够刷干净一双。当然,我肯定不止一双鞋子,我也不是穿脏就洗的人。所以,我时常也觉得,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有人说看鞋子看出性格吧。

当然,我内心还是不愿意认同这种“以鞋取人”的方法的。我想的更多的是,我的妈妈,在我不知道自己做这些事情之前,我的鞋子,内裤,甚至在我们家没有买洗衣机之前,我的所有衣物,都是我的妈妈在洗,不论春夏秋冬,一家人的衣物,全凭一双手,在活动,在洗净。我忽然觉得,只要是会自己洗自己鞋子的孩子,其实都是好的吧,至少,他们不是给大人找麻烦的孩子了,还是会懂事一点的了。

每每刷鞋的时候,妈都在旁边看着或者做别的事情,我总是觉得,她大概也是一堆感慨的吧。就像现在,我有时候回家,也想着给她带点喜欢的东西,她满足的表情一样。就像我在母亲节送她运动鞋子,她一直都舍不得穿时常拿出来看的表情一样。鞋子,对于我来说,并不是多爱,但是洗鞋子的时候,我总是能够感到许多的情绪。关于成长,关于母亲,关于每一个想要独立的孩子的心情,也关于一个想要守护母亲的孩子的心。

篇12:生活随笔

凌晨,迷迷糊糊中爱人在给我捶腿。我欣然享受。惯性使然地倚在爱人肩头。幸福地酣睡。

这样平静的心情,原以为找不回来了。似乎生活里处处充满了矛盾,充满了斗争。竟对熟悉的一切陌生了。

无论自己的想法多么可笑,终究在一纸保证书,一盆洗脚水,一个新手机,一串串甜言蜜语的信息里徘徊而中了埋伏。心早已缴械了。分外轻松。

暗自嘲笑,爱情,婚姻,不过是一种两个人的生活。何必那么累呢。都说有耕耘才会有收获,对感情而言却并不是如此。不但需要耕耘,更要懂得博弈的技巧。 哪像我这番憨憨傻傻,自命不凡?

于是,低下头颅来。开始反省自己。

许久没有接送过女儿了,早早起床,穿衣洗漱,背着女儿下楼,骑电车。到了学校,依旧是晚了些许。

上午,和朋友开车去建材,买了心仪已久的灯饰,换了客厅坏掉的暖气罩。突然大风。匆忙往家赶。

午后,工人至家,装灯。爱人不在家的时候,总觉得一个人面对陌生人怪怪的。生怕有什么不良企图。或许对自己还是有相当的满意度。瞬间渺小,强势这个词原本就只适用于对爱人而言的。陌生人反之。

新灯装好,满地狼藉。索性大清洁。洗了衣服。床单被罩。打扫卫生。窗明几净的房间。阳光铺撒进来。慵懒地晒太阳。心一下子亮堂许多。

擦完地板,一看时间,糟了,匆忙往楼下赶,骑着电车才发现口罩和手套都忘带了。寒意袭人。接到女儿,她欣喜地对我说,妈妈,明天是不是真的可以在幼儿园过生日?我含笑点头。

家门口西萨店里,定了蛋糕。女儿自己在看画册,突然冲我大声说,妈妈,你看这个蛋糕多漂亮,我知道,这是男人送给女人的。店员和我惊诧一秒后大笑。画册里,心形的图案,一对偎依的恋人。可不是嘛。

至家。脱去外衣,厨房里熬上黑米粥。女儿问,妈妈,爸爸呢?我说今天值班,她歪着脑袋接着发问,值班是不是要睡办公室啊,我想让他睡家里。

陪着看了怀旧经典动画片舒克和贝塔。洗漱后搂她睡觉。突然往我脸上一啄:妈妈,我爱死你了。想起早起给我说的早上好,妈妈。我充满了怜爱。在她睡熟后亲了又亲。

爱人电话打来。给我到了晚安。此刻,他已熟睡了吧。而我。经历了忙碌的一天后,愈发觉得爱人平日的辛苦。

生活,一如既往地平静。偶尔泛起的涟漪也随之散去。想法千千万,醒来走原路。这句话真是精辟。

【生活随笔鉴赏:火锅】相关文章:

1.教师节随笔鉴赏

2.火锅广告词

3.火锅作文

4.火锅策划书

5.生活随笔

6.火锅创业计划书

7.火锅加盟合同

8.堵车生活随笔

9.生活哲理随笔

10.偶遇生活随笔

下载word文档
《生活随笔鉴赏:火锅.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