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能力
“九杧”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浅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能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浅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能力,希望大家喜欢!
篇1:浅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能力
1黑龙江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
A.以家庭式养老为主。家庭式养老是指家庭成员或亲属履行对老年人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抚慰等职责。由于地区经济的特点限制,黑龙江居民流动较为频繁,多数人还受传统“养儿防老”、“以房养老”等思想的影响。虽然,大多数人对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态度有所转变,但仍未扭转以家庭养老居多的态势。B.农民参保社会养老保险人数少。是否投保社会养老保险取决于养老理念和经济支持两大要素,受地域经济限制,黑龙江省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很多年轻人选择自主就业的方式,不会主动参保社会养老保险。黑龙江省社保制度发展起步较晚,大多数农民的自我保障意识较为薄弱,以至于出现了投保人数少、参保不积极等问题。同时,农民收入偏低,投保也是另外一种消费,农民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C.养老保险保障水平偏低。根据不同的缴费标准,参保居民在缴满养老保险后能取得的养老金为970元~1487.5元/年不等,这个保障水平与居民年均消费水平、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2三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比较
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介入方式主要有缴费环节的财政补贴(即所有资金均计入个人账户)、给付环节的财政补贴(即给付养老金时实施补贴)、缴费和给付环节的财政补贴(即两头补)。三种模式都是为了积极推进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进程,相同点就是都需要个人先履行缴费义务,然后政府才能履行补贴责任,兼顾投保的效率性和公平性。不同点在于补贴力度和补贴方式存在很大不同,明显表现出经济发达地区的“财大气粗”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精打细算”。
3农村居民个人及集体补助对养老保险的支持能力
A.个人养老的支持能力。近年来,随着政府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村居民人均收入逐年增长,-,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从7590.7元增长至13804元,农民可支配收入逐年增加,有能力缴纳基本养老保险,但从人均年剩余来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缴纳能力还十分有限。从我省现行的十二档缴纳保费标准来看,每年100元~元不等,农民个人养老保险年筹资额分别占年均剩余率的4.19%、8.38%、12.57%、16.76%、20.95%、25.14%、29.33%、33.51%、37.70%、41.89%、62.84%、83.79%,扣除医疗和教育方面的支出,很多农民负担不起。B.集体补助的支持能力。《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中没有对集体补助提出具体的补助措施,也没有关于补助额的硬性要求,导致一些有补助能力的集体经济主体出现了逃避补助的.现象。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中,只在中西部经济发达地区起到了一定的补贴作用,这种取决于乡镇企业发展水平的补助方式基本流于形式。
篇2:浅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能力
A.财政负担情况。政府补贴即为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我省现行补贴标准为缴费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及以上,分别补贴30元、40元、50元、60元、70元,政府补贴资金由省级财政承担60%,县级财政承担40%。通过对财政实际的养老金支出和政府财政收入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养老金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当占比小时,不会形成财政负担。黑龙江省农保财政补贴比重虽然逐年增长,但速度有所减缓,主要原因是养老金支出的增速小于财政收入的增速。B.财政补贴影响因素。人口老龄化程度。,黑龙江省农村60岁以上人口总数量为205.2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总数的12.08%;65岁及以上人口122.2万人,占全国农村人口总数的7.19%。黑龙江省已于20进入老龄化社会,这意味着政府养老的补贴负担正日趋加重。农民年人均收入水平。黑龙江省连续10年年人均收入从的5206.8元增长到20的13804元,增长近2.7倍(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农民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可以用来进行保险投资或储蓄存款。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据黑龙江省统计局的调查资料显示,我省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水平从20的4241.3元增长到年的11417元。从理论上来讲,地方政府的基础养老金和财政补贴也应随之增加,以减轻农民的养老负担。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黑龙江省财政收入从年的885.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282.5亿元,从总体来看,财政盈余有所增长,有利于养老财政补贴措施的落实。假设增长速度持续,那么5年后财政收入将增长至1569.78亿元,会为农保落实提供有力保障。C.财政补贴能力预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未来农民养老保险政府补贴水平将受到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民可支配收入、消费价格指数及财政收入水平的影响,因此,需要对这些变量进行长期测算。未来农村人口情况预测。曹信邦和刘晴晴的研究表明[1],未来至2040年,我国农村16~59岁缴费人数将逐年下降,-2030年,缴费下降幅度较大,而养老保险金的需求人数会逐年上升,至2034年,养老金需求人数将达到峰值。未来财政收入预测。从历年财政数据来看(因篇幅限制省略表格),我省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从2009年财政收入的885.6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282.5亿元,增长率保持在6%。要考虑各方面要素,假设财政收入为FY[T],增长率为g,若财政收入在-2030年间的增长率为8%,在2031-2040年间为6%,以2018年为基年,则:FY[T]=FY[2018]×(1+g)T|2018按照此模型测算,至2030年,黑龙江省财政收入将达到3329.55亿元,至2040年,将达到5962.72亿元。政府财政补贴能力预测。政府对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补贴负担主要体现在缴费补贴(进口补)和养老金补贴(出口补)上。由于财政补贴金额会随着通货膨胀水平和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财政收入也会随之增加,这时就需要对二者的增速进行对比,若补贴金额的增速大于财政收入的增速,就需要分析政府的财政负担能力;若补贴金额的增速小于财政收入的增速,补贴占收入的比重就会逐年减少,财政负担也会减轻。按刘子政的研究,在、2030年、2040年这三个时间节点上,养老补贴进口补1343651.11万元、1545297.47万元、2046973.81万元,出口补361176.77万元、534760.47万元、479182.64万元,补贴额占财政收入比分别为4.68%、2.20%、1.24%。
5结论
第一,黑龙江省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逐步增长,但在较长时间内(2020-2040年)会出现财政补贴缺口,一方面是因为养老金需求人数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是因为养老金需求水平不断提高。第二,按照政府财政补贴与财政收入的占比关系,如果农民个人支付能力难以保证,政府补贴有能力负担农村养老保险。第三,“入口补”有助于提高参保水平,能激发农民的参保意愿,但在公平性方面还需要进行推敲。
参考文献:
[1]曹信邦,刘晴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政府财政支持能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131-133.
篇3:什么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农村养老保险界说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非贸易保险)的一个重要构成部门,长短城镇职员付出必然的劳动所得,在损失劳下手段时从国度和社会取得辅佐,享受养老金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形成是多年的社会经济、文化配景积淀的功效,农村经济落伍是导致养老保险最根基的缘故起因。
农村养老保险的根基原则是:保障程度与农村出产力成长和各方面遭受手段相顺应;养老保险与家庭赡养、土地保障以及社会抢救等情势相团结;权力与任务相对等;服从优先,分身公正;自我保障为主,集团(含州里企业、奇迹单元)调度为辅,国度给以政策扶持;当局组织与农夫自愿相团结。
保险工具的权益有:
1)投保人在交费时代身亡者,小我私人交纳所有本息,退给其法定担任人或指定受益人。
2)投保人领取养老金,担保期为十年。领取养老金不敷十年身亡者,担保期内的养老金余额可以担任。无担任人或指定受益人者,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打点机构的有关划定付出丧葬用度。领取者高出十年长命 者,付出养老金直至身亡为止。
3)保险工具从本县(市)迁往外地。若迁入地尚未成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将其小我私人交纳所有本息退给本人。
4)投保人招工、提干、考学等农转非,可将保险相关(含资金)转入新的保险轨道,或将小我私人交纳所有本息退还本人。
[什么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篇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策
本年有关社会保险的改良不绝产生,您相识本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哪些方面有改良?下面将为您解读,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是什么?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包罗的参保人群限定有哪些?新农保缴费尺度是什么?怎样计发新农调养老金等。
1、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新政策
参保人群:年满16周岁(不含在校门生)、未介入城镇职工根基养老保险的农村住民,可以在户籍地自愿介入新农保。
参保手续及流程:1、参保治理以村(社区、居委)为单元,参保单元治理挂号手续,初次参保时应填写《介入养老保障(险)单元挂号表》。2、切合参保前提的职员随带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一寸免冠照片一张,到村(含居委、社区,下同)劳动保障打点处事站提出参保申请,由村认真初审参保资格并填写《农夫根基养老保险参保职员公示单》公示一周,无贰言的职员填写《农夫根基养老保险参保职员根基环境挂号表》(以下简称”《挂号表》“);参保职员若为现已武士或退伍武士,提供人武部出具的从军证明,填写《农夫根基养老保险服役士兵当局补贴申请表》,报镇(街道)劳动保障打点处事所。
2、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年满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根基养老保险报酬的农村有户籍的晚年人,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新农保制度实验时,已年满 60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根基养老保险报酬的,不消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但其切合参保前提的后世该当参保缴费;距领取年数不敷的,应按年缴费,也应承补缴,累计缴费不高出15年;距领取年数高出15年的,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少于15年。
新农保试点地域,凡已介入了老农保,年满 60周岁且已领取老农调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本养老金;对已介入老农保、未满 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小我私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小我私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尺度继承缴费,待切合划定前提时享受响应报酬。
3、新农保缴费尺度
介入新农保的农村住民该当按划定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尺度今朝设为每年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5个档次,处所可以按照现实环境增设缴费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国度依据农村住民人均纯收入增添等环境当令调解缴费档次。
4、新农调养老金怎样计发
养老金有两个部门构成,一是基本养老金领取额,二是小我私人账户养老金月领取额。中央确定的基本养老金尺度为每人每月 55 元。处所当局可以按照现实环境进步基本养老金尺度,对付恒久缴费的农村住民,可恰当加发基本养老金,进步和加发部门的资金由处所当局支出。
小我私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尺度为小我私人账户所有储存额除以139(与现行城镇职工根基养老保险小我私人账户养老金计发系数沟通)。参保人衰亡,小我私人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除当局津贴外,可以依法担任;当局津贴余额用于继承付出其他参保人的养老金。
5、离退休年数不敷十五年,怎么样参保缴费
凭证划定,新农保政策开始实验时,把60周岁以上的人称为“老人”,把年数在46至59岁之间的人成为“中人”,把45周岁以下的人称为“新人”,对这三类人别离实施差异政策。新农保试点开始时,已满60周岁的,只要厥后世参保,均可享受根基养老金;年数在46至59周岁之间的农村住民,缴费不敷15年的,可按现实年限缴费,也可采纳一次性补交保费的步伐,最多不高出所差年限,处所财务津贴应同时到位。试点启动后,45周岁以下参保人不享受一次性补缴政策,应按年缴费,累计缴费不得少于15年。
6、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可否担任
按照我国《担任法》的划定,遗产包罗国民的正当收入,国民的衡宇和糊口用品,国民的林木、牲口和家禽,国民的图书、文物等其他保藏,法令应承国民拥有的出产资料,国民常识产权中的工业权力以及法令划定可以担任的其他正当工业等。养老金是可以作为国民的遗产举办担任的。但分为两种环境:假如养老保险条约中指定受益人的,由受益人取得养老保险金。假如条约中没有指定受益人的,保险金可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由其担任人取得。
担任养老保险金可以分为两种环境:一种是投保人在交费时代身亡的。投保人小我私人交纳所有保险费退给其法定担任人或指定受益人。另一种是投保人在领取养老金时代身亡的。我们知道,投保人领取养老金,限期为。领取养老金不敷10年身亡者,其小我私人养老保险账户储存额中小我私人交费额的余额,可以一次性退给其法定担任人;无担任人或无指定受益人者,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打点机构的有关划定付出其丧葬用度。因此后世有权力担任领取其怙恃的养老金。这里的养老金是作为怙恃的遗产由厥后世担任的。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新政策]
篇5: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浅谈
择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严峻滞后于社会经济成长的客观要求。在由家庭养老转向社会养老体制转化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交纳保险金数额较低、打点程度低和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难度大等题目。个中筹集养老保险基金与基金的保值增值题目是要害,对此,哪些主体应该认真,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本文将重点切磋。在熟悉到我国成立农村养老保险的须要性和紧要性的基本上,应针对现阶段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系统中存在的不公道之处,分阶段,分步调地改良,为实现城乡同一的养老保险系统而全力。
要害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家庭养老,养老保险基金,国度,集团经济组织
连年来,“三农”题目变得越来越厉害,“三农”题目的焦点题目是农夫题目。今朝对“三农”题目的研究很少顾及到农夫的养老题目。一些学者将对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重点放在农村养老题目的对策研究上,未留意对农夫群体产生分化实际可能已经留意到,但未能提出得当我国国情的制度建树构思。今朝我国农村面对着青壮年生齿的大局限转移,再加上养老保障制度残破不全,晚年农夫老无所养的题目越来越严峻,我们要办理“三农”题目,就要从农夫的最根基的保障题目上下工夫,使农夫老有所养,办理他们的后顾之忧。
篇6: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浅谈
关于农村养老,很多地域没有成立农村社会养老系统,已成立的地域也存在许多缺陷,运行中也呈现了许多的题目,以是,完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系统的须要性与紧要性日益浮现出来。
(一)老龄化加速。
跟着都市化步骤的加速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生齿进入都市,年数布局呈现“两端大,中间小”的排场。据统计,我国农村 8.33亿生齿中,65岁以上的晚年生齿预计占7.36%,到2030年6.64亿农村生齿中,65岁的晚年生齿将到达17.39%为1.29亿。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包围范畴太小,包围工具有缺陷。
今朝中国拥有天下上数目最多的晚年生齿,个中百分之七十五在农村。据统计,未纳入社会保障的农村生齿还许多。成立社会保障收集的州里仅占世界州里总数的41%,成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不到村民委员会总数的20%.其它,据国度统计局统计,我国进城务工者已从改良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进到的1.14亿人,以是很有须要思量这个非凡群体的养老保险题目。根基方案中没有浮现出对留在农村的农夫和进城务工的农夫给以区别看待。进城务工的农夫既没被纳入到农村养老保险系统中,也没被纳入到都市养老保险系统中,处于法令掩护的空缺地带。
(三)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的成果被减弱了。
养儿防老的见识在我国农村根深蒂固,家庭赡养一向是最重要的养老方法。以自给自足为根基特色的农业社会中,出产技能根基不变,社会分工水平很低,“子承父业”高度归纳综合了上下两代人之间的亲近相关。这种不变的世代瓜代,能在家庭内部天然的完成赡养老人的职能,并形成响应的道德类型。可是跟着以社会分工为特性的家产社会的到来,这一天然不变的相关就被冲破了,“子承父业”不复存在,父子两代除了血缘相关和未成年时的供养相关之外,险些没有其他相关。后世的劳动
手艺要靠本身的全力去把握,劳动时神秘靠本身去争取,为此每每必需分开生育之地、分开怙恃。怙恃不行能像传统经济前提一样节制后世的劳动和收入,后世也不行能像小农经济前提下一样效率于怙恃。家庭布局也产生了重大变革,代与代之间的独立性加强,农村同样是4-2-1的家庭布局,后世的承担很重。这统统使赡养老人只有传统道德这一个束缚力,而这个束缚力也在日益递减。跟着农村经济改良的深入,农夫的养老见识产生了重大的转变,养儿防老的见识则在逐渐削弱。
(四)农村养老难于完全依靠土地保障,可是土地对付有的农夫来说如故 是重要的出产资料。
篇7: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留意事项
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代扣代缴协议签署已竣事,但愿各村委会关照老黎民尽快把钱存进农行社会保障卡上,便于银行代扣代缴。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到龄可享受领取报酬还未制卡的职员请各村委会尽快把户口薄、身份证复印件交上来制卡,不然延伸了老黎民的报酬发放耽误。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从4月份开始,人保所事恋职员会下到各村委会客岁检,若有动作未便的人保所事恋职员会上门年检处事,详细时刻人保所会布置好,各村委会期待关照,但愿各村委会起劲共同。
四、新农保需补缴职员,请各村委会把身份证与社保卡的复印件收上来,缴费档次必要改观的新农保参保职员,请各村委会把身份证复印件收上来。
五、请各村委会关照社会保障卡遗失职员,先本人持身份证原件去农业银行挂失,然后再来人保所治理措施补卡手续。
六、老农保到龄职员(女满55周岁,男满60周岁,复印户口本户主及本人,身份证,缴款手册第2至5页到镇人保所),每年只收一次原料,本年截至4月尾将不再收原料,过时请于来岁治理。
老农保非农户口退保职员及自愿退保职员请交户口本户主本人复印件1份,身份证复印件2份及缴款手册原件到人保所治理。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留意事项]
篇8: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综述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研究综述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占总人口约70%的人民目前或将来的生活质量,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则是其中的关键内容之一。随着老龄化浪潮汹涌而来,农村养老问题变得日益突出和紧迫。为了寻找合适的解决途径,我国政府从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性地建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有10多年的历史。这段历史可以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1992年,为试点阶段。1986年,民政部和国务院有关部委在江苏沙洲县召开了“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会议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决定因地制宜地开农村展社会保障工作。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成为首批试点地区[1]。
第二阶段:1992年―1998年,为推广阶段。1991年6月,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以下简称《基本方案》),确定了以县为基本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原则,决定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公布实施[2]。此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各地推广开来,参保人数不断上升,到1997年底,已有8200万农民投保[3]。
第三阶段:1998年以后进入衰退阶段。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由民政部门移交给劳动与社会保障部。这个阶段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困难,一些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甚至陷入停顿状态[4]。官方对这项工作的态度也发生了动摇。1999年7月,国务院指出目前我国农村尚不具备普遍实行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决定对已有的业务实行清理整顿,停止接受新业务,有条件的地区应逐步向商业保险过渡[5]。
从以上几个发展阶段来看,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实践上是并不成功的。在理论上,这一制度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和批评。90年代以来,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直是人口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全面地反映了各地各时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在目前这一政策面临转折时,对这些研究进行综合分析,能使我们全面地总结这项工作的经验教训,为今后农村老年人口的社会保障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在大量查阅90年代尤其是1995年以来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发现研究的焦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现有文献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宏观必要性基本上没有异议。作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对保障老年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保证社会的稳定和进步都有积极意义。另外,它还有助于减轻农民“养儿防老”的思想,从而有利于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执行。何承金等人的研究认为,中国西部农村人口控制的主要障碍在于社会保障体系残缺不全,农民养老难以落实[6]。
更多的研究从微观经济个体的养老需求与供给出发进行分析,认为由于农村家庭的小型化,大量青壮年农民流向城市,老年农民社会地位下降等原因造成了近年来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的逐步淡化、弱化。而土地、家庭储蓄和农民自身的养老能力都难以担负起老年农民的生活保障[7]。
尽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必要建立,可是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能否建立起真正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呢?一些文献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的约束性进行分析后指出,由于我国资金有限,而城市又处于经济改革的中心,在资金的竞争性使用中具有优势;而且福利国家的困境对政府的警示作用使国家不敢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入太多,因此现阶段我国尚无能力建立真正的全国范围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只能以局部地区的社会保障作为替代[8]。杨翠迎、张晖等人分析了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经济可行性
[1] [2] [3]
【浅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能力】相关文章:
5.农村社会调查报告
7.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8.养老保险委托书
9.养老保险工作总结
10.养老保险证明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