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考研热再升温 南京大学网报人数增加5000人

考研热再升温 南京大学网报人数增加5000人

2022-11-23 08:45:5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Emm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考研热再升温 南京大学网报人数增加5000人,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考研热再升温 南京大学网报人数增加5000人,希望大家喜欢!

考研热再升温 南京大学网报人数增加5000人

篇1:考研热再升温 南京大学网报人数增加5000人

昨天上午9点,南京大学鼓楼校区费彝民楼前就已经排了长长的S形队伍,蜿蜿蜒蜒足足有两三百米长。天气有点冷,有些同学一边排队一边背英语,场面甚是感人。

“没想到来这么多人,往年报名学生最多排到楼梯口,今年干脆排出了教学楼。”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了维持秩序,南大启动了预案,分批让考生入场确认。

“今年网上报考南大的人数,比去年足足增加了5000人!”南大研招办主任陈谦介绍,根据刚刚结束的网上报名统计,全国共有26000多人报考南大。从专业分布来看,经济类专业报考热度最高,其中会计硕士专业计划招40人,报名人数超过200人。MBA依然火爆,甚至比会计硕士还要火。相对来说,基础学科热度稍低。“预计有9000人会到南大报名点确认。”

上午10点,记者在南京市招办报名点看到,等待报名的考生排起近千米的长队,工作人员对现场实行限时放行,并采取叫号的方式,以保证现场秩序。招办老师介绍,研究生现场报名在全省有多个报名点,其中南京市招办作为报考省外高校报名点,去年共有1.2万名考生报名,预计今年比去年略有上升。

今年“打酱油的”明显少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和往年凑热闹、碰运气的裸考族横行的现象相比,今年“打酱油的”明显少了。不少考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正在认真地复习迎考,并且“压力很大”。

南工大的张跃同学告诉记者,为了考研,从大三下学期开始,他每天晚上7点到11点都坚持在教学楼看书,身边有不少这样的同学。“从我们同学来看,来报名的基本都是认真复习真正想考研、暂时不想找工作的。估计根本没什么裸考的人,大家实力很强大的啊,我压力好大。”

“我们复习有点晚,心里很着急。”东大的两名女生告诉记者,她们都准备报考南大的商学院,觉得压力很大,下面更要抓紧时间复习了。

来自南通的公务员张先生报的`是MPA。他坦言,为了准备考研,他吃了不少苦。平时工作蛮辛苦的,每天还要坚持看书、查资料,学习到凌晨是经常的事。“裸考嘛,这个考上的难度太大。现在竞争这么激烈,相信裸考族也会知难而退的。”

还是文科生和女生报得多

在报名的考生中,明显以女生和文科生偏多。据了解,这种现象和这部分人群工作相对难找有关。

扬州大学中文专业的一名同学告诉记者,她也到招聘会上转过,很多单位开口就要硕士甚至是博士,要么就是学校的牌子要硬气,所以还是想先提升一下学历层次。上海大学国贸专业的李同学则表示,她的专业看似能去企业、能到银行,属于超级百搭,但想找到好工作,还得是名校出身。所以,她决定报考国贸专业的研究生。

记者发现,工科生虽然较好找工作,但是女生常常因为就业中受到性别歧视,考研的比例相对更高。“今年是第二次到东大报考研究生了。”南京工程学院通信专业的一位女生告诉记者,通信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其实不难,但相对而言,用人单位更倾向于录用男生。找工作时,她和男生应聘同一家单位,她的学习成绩还有实习经历都比那位男生好,但最终男生获得了面试机会,她却没有。求职路不顺,她就一门心思转战考研。“去年就报考了东南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可惜有一门专业课差了几分。我不想放弃,一定要再试一次。”

南京一所高校能源动力工程专业的瞿同学告诉记者,他们这个专业的工作强度相对大,所以不少用人单位都只招男生。“我们班上有40多人,十多人考研,其中多半都是女生。”

/kaoyan/

篇2:考研热继续升温 苏州网报人数较去年增一成多

考研热继续升温 苏州网报人数较去年增一成多

》》姑苏晚报讯(首席记者 沈渊 实习生 苏姣)考研热继续升温。昨天是考研现场确认的第一天,苏州市招办迎来了考研大军。据苏州市招办统计,该报名点网上报名突破1人次,较去年增加了1800多人次。考研大军队伍又壮大了,也意味着明年年初的考研竞争将更加激烈。

记者昨天下午一点半在市招办报名点看到,交费、摄像、审核确认等环节正井然有序地进行着。因为人数众多,市招办开出了三个摄像服务点,每个服务点上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天上午,至现场确认的人数达到1500多人,预计当天确认考生将超过2500人。“去年网报人次1万左右,最后来确认的是7700多人,按照这个比例,预计今年确认人数起码要比去年增加近千人。考研还是很热啊!”

与往年不一样的是,今年前往报名确认的考生往往是“大部队”集体行动。十几名同学,甚至二十多名同学结伴同行的情况非常多。考生小张是苏州大学08级化学师范专业的学生,他就是和十几名同班同学一起来报名的。问及考研动机,他说:“我们专业的.就业方向是初高中的化学老师,而现在学校招老师时都要求研究生学历及以上,不改行的话,我们就别无选择必须要考研。所以我们班有60%的同学都选择考研。”

就业的压力是很多应届生选择考研的动力。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的门槛设置提到了“研究生”。正在排队等待确认的钱先生是届毕业生,大学学医的他去年考研失利后,决定今年继续奋斗,为此还辞去了工作。他告诉记者,自己原先在一乡镇医院工作,希望换一个更好的环境,而要想进大医院,至少得研究生学历。“现在的大医院博士生才有编制,考研是必须的。”

现场采访中,不少同学也坦言决定考研挺仓促,“这学期开学才决定考研,准备时间不足,心里其实挺没底的,但突然发现工作不好找,而周围的同学都在考,于是决定也试一试。”考生小刘笑称自己是来“打酱油”的。但也有同学是十足的“坚定派”,“我从大一刚入学时就想好了要考研,”学俄语的蒋同学报考了某名校的对外关系专业,“虽然一直很辛苦,但这个专业是我的理想,不试试不甘心。”

同样把考研作为自身发展追求的周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参加工作8年,选择考研是给自己的挑战。“工作了这么多年,发展也挺好的,但很想要再到学校里进行一些系统的学习,让自己充充电,突破瓶颈更上一层楼。”

考研热也带动了考研“商机”。在苏州市招生办的入口处,“考研冲刺班”、考研辅导资料、考研“订房”等摊位随处可见。

kaoyan/

篇3:考研再升温 报考上海高校人数普增

考研再升温 报考上海高校人数普增

本报讯记者 刘昕璐 首席记者 朱文娟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现场报名工作在本市各高校结束,多所学校均传出报名考研人数略有增加的消息。明年招生规模与基本持平,但具有专业学位授权的高校,将按5%~10%的比例减少学术型招生人数,而调减出的部分全部用于增加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

多所高校报考者增长10%

复旦大学研招办负责人透露,该校20的考研报名人数经现场确认后为近1.5万人,比20增加了1000多人,增幅超过了8%。交大方面,今年共有1.5万余考生报考该校的研究生,比年多了1000余人,报考人数小幅增长。同济、上海财大的考研报名人数都较去年增长了10%左右,其中同济2010年报名人数达到了1.4万多人。

外省市高校的报名情况也如出一辙,从多所高校报名点确认的'考生数量来看,与2009年相比均有增加。专家预测,2010年研究生报考人数有望突破150万人,比2009年增加20多万人,有望再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考研人数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毕业生人数增加了。面对就业压力,考研仍是大量毕业生的选择。

复旦增招MBA和MPA

记者昨天从复旦、交大、华师大等高校获悉,目前已落实增加5%~10%比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数。

复旦大学研招办主任吴宏翔告诉记者,复旦大学也将在2010年的研究生招收名额中略作调整。其中,主要体现在需求量较大的MBA和MPA上。“今年我们将首招MPA,大概招收100名左右。另外,MBA也将增加100名。”

华师大研究生院专业学位办阮主任透露,为了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目前,学校已从直升研究生的学生中调配了20%划入专业学位。此外,仅华师大就包括MBA、MPA、教育硕士、工程硕士、体育硕士等7个专业学位专业可供选择。

据分析,由于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更偏重实际应用以贴近市场,这部分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相对更具优势,而学术性学位研究生则在学术研究上更胜一筹。在未来几年里,这种增加5%~10%比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计划数将成为常态,有关部门希望,学术型学位研究生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理想比例在5:5。

篇4:报名人数增加 考研热绷紧谁的神经?

报名人数增加 考研热绷紧谁的神经?

全国考研报名刚刚尘埃落定,近170万的网上报名人数已接近考生的一倍。考研热的背后,是一个严峻的现实:与社会的求知欲相比,现有教育资源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滞后。

精英人才的培养,必然建筑于最优良的教育资源和教育体系。承受着社会前所未有的期待,研究生教育正在面临考验。

“考研村”里的期待

11月15日,初冬的一场雨稀稀拉拉的洒在歌乐山下,位于四川外语学院背后的覃家岗镇红炉厂的石板路上,偶尔穿过三五个行色匆匆学生模样的人。每一座房屋前贴着统一的“房屋租赁户”标牌,各式各样的“招租”广告随处可见。

整个村落有百多户人家,每户人家一般都有五六间出租房,有的甚至多达二十间。经过只容得下一个人通过的楼梯和走廊,在逼仄的几平方米的出租房里,记者发现,里面只摆放着一张空床和桌子。见到记者,房东的脸立即绽放成了一朵花:“100元一个月,再不租一会儿就没了,这段时间紧俏得很。”

这就是在学生中流传的“考研村”:生活环境较差,但租房者一般学历都较高,每年都有很大一批立志考研的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在这里。

徐老师是赶来考研的考生之一。这个曾经辗转于湖南、广东各中学的教师,在毕业的第八个年头赶往重庆,住进了“考研村”,终于选择了考研。

旁边一位姓王的考生更直接地表达了自己考研的目的:想改变目前的生活。他紧锁着眉头告诉记者,从纯功利的色彩来看,当权力、票子、知识一样都没有时,那种生活简直不是人过的'。

这位27岁的王姓考生,说到学费有些难过,“如果今年只考上自费,每年的学费就是10000元,那对我来说简直是要命。所以现在只能进不能退,已经被逼上悬崖了。”听到以后可能会取消研究生公费的消息后,这位姓黄的考生刚喝进去的水差点吐了出来,两眼瞪着记者,半天才回过神来,缓缓的说:“不管是取消也罢,不取消也罢,我都得考;考上后不管是公费也罢,是自费也罢,我都得读。”

在这座共有7间出租房的楼房里,就有4个来自各地的考研生,他们之间年龄相差最大的有十多岁,“知识改变命运”成了他们共同的追求。

他们早已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得知,硕士学位研究生报名人数已经超过170万,比去年报名人数增加近80万人,而今年全国招生规模并不会有太大的增加,这些数据在离考研越来越近的日子里,成为他们有时整夜失眠的原因。

而对未来研究生生活的憧憬和要求,他们很简单,用徐老师的话说,有个拥有大量藏书的图书馆,有位当遇到问题时能请教的导师,有个相对安静纯净的学习环境就够了。

据了解,像此类的考研村正如星星之火般在高校附近燎原。每逢考研时节,高校附近形成的考研部落总会让当地的居民兴奋上好一阵子。

“我考了”

经过15年研究生考试终于如愿以偿的湖南人覃玉(化名)至今仍清晰的记得,在去年接到通知书来重庆某高校就读以前,曾在日记本上狠狠的写下这样一行字:“但愿从此结束打工生涯!”当时他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那是老覃记忆中最快乐的一天。

那一天他想起了很多,“为了生存我什么都做过。”摆地摊、做销售、教书……他曾在一个实验办公室打过一段临时工,晴天骑着单车,雨天便穿着套鞋打把伞四处跑,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

但经过近一年半的研究生学习后,老覃说:“以后就业还是挺难的,说不定还会去打工。” 20走出大学校园的毕业生达到280万,而当老覃研究生毕业时,这一数据将会进一步上升,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能留在高校教书成了一些研究生的梦想。而有的导师也在课堂上为自己的学生分析形势:本科的大规模扩招,很大程度上为你们留校提供了机会。

虽然如此,老覃还是总爱对身旁将要考研的师弟师妹们说:“你们一定要考研。”他的理由是:“这是一个人骑人的社会,要想出人头地,要被别人少欺负一点,你就必须比别人狠一点,你不是研究生,别人就可以欺负你,你如果是研究生,你就可以压倒一切!”

虽然至今研究生的身份没让老覃“压倒一切”,甚至他还在每日为了生存和每年7000元的学费而发愁,但还是令他扬眉吐气了不少:考研让他有了出远门的机会,而且有了回家乡做报告的机会,甚至有了上电视的机会。在今年5月,当他站在家乡的小学校那窄窄的讲台上,像舆论领袖般对着一群孩子做报告时,底下一大群仰视的目光让他觉得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要不被人欺负,你们早点觉醒吧!”

他认为,有知识还是不一样,至少有了更多底气。

“应该说平台还是不一样的,至少会换个环境,比如你以前的单位,研究生毕业后你一般不会选择再回去啊。”一个姓李的研一学生充满希望地说。他深信,尽管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但社会对研究生的认可程度还是不一样的,而且如果以后满大街都是研究生,而你仅仅是个本科生,不是会比别人差一截吗?

教育资源滞后扩招速度

有人用“变化太快了,高校还有些措手不及”来形容研究生增长和高校基本设施的关系。

“以前的研究生好比人工制作,现在是机械大工业下的产物。”谈到研究生的现状,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杨发坤说。

谈到目前的研究生教育条件,学生们多少有些失望。随着近年来每年研究生报考人数和招生计划20%以上的速度猛增,而20的报考人数增长率甚至超过40%,面对持续的研究生报考热,很多在校研究生担心: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育质量能跟上来吗?学生人均教育资源会下降吗?

重庆师范学院图书馆本来只有4层,在去年加高了两层,它要供全校一万多学生和教职工查阅资料。

“报纸总会迟到一两天,好不容易看到了一本想找的杂志,当下次再去看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人多资料紧的现实炼就了学生一种特殊的本领:归还图书时,把自己心仪已久的刊物偷偷放在不会引人注意的角落里。在他们暗暗窃喜之余却令管理员和其他学生大为恼火。

尽管高校对研究生的借阅一般都有很多照顾,比如其他学生一次只能借几本书而研究生却可以借上几十本,“但我们常常找不到自己想要的书。”一研究生告诉记者,他很喜欢日语,但是在学校图书馆里,却很难找到日语版的书籍,有时好不容易找到一本,但在拨开重重灰尘后,却常会发现又是一本遥远过时的读物。

在他的课程表上,记者看到“中级日语”和“高级日语”两门课程同时出现。见记者惊讶的表情,这位研究生解释到,高级日语课是他们后来争取来的。据了解,在最初的课程安排上只有中级日语,而且还是和该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一起上的大课。“学校认为专门给少数几个人开设高级日语课程不合算,所以叫我们和英语专业的一起上中级日语。”虽说经过多方努力,学校终于决定单独给他们几个人开设高级日语,但由于各种原因,该课程的开设也是断断续续,上课时间并不多。

一个曾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专科文凭的研究生说,以前他和某大学管理学专业的本科生聊天,发现对方对实践的东西很木然时,还从心底里瞧不起他们。他告诉记者,他信奉自主学习,认为真正的思想和兴趣爱好产生于民间,但最终还是选择了考研,当上了研究生。他修正了以前的很多想法,在他看来,研究生学习确实带给他很多系统的思维方法高端的理论。但他又说,要取得进步,难度比以前的研究生更大一些,因为人多了,教育资源相对就紧张了。

在实力较强的高校,情况正在改善。重庆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刘东认为,从全国很多高校来看,建设速度相对滞后于扩招速度确实是现实。教育资源的紧张是几乎所有高校都面临的问题,但不能因此而否认研究生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每个人都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压力,没有人能够很肯定自己的未来就是一片光明,这才让更多的人选择考研来提高能力,增加自己的底气。而作为学校和政府,如何保证教育质量,让教育资源的滞后跟上研究生增长步伐,目前还有个过程。

据了解,重庆大学正在新修一幢7万平方米的综合楼,据刘东介绍,待以后重庆大学在大学城的新校区建设成熟时,将把本科生、成教生全体搬往那里,而把重大A区单独作为研究生教育基地,“不过到时,研究生也肯定会大量增加。”目前重庆大学参与研究生指导的老师有1000多人,研究生共有一万二千多人。

篇5:济南考研报考点报名人数预计增加10%以上

济南2016年考研报考点报名人数预计增加10%以上

伴随着冷冷的冬雨,考研大军再次出发。7日开始,2016年考研报名开始现场确认,记者发现,今年考研继续升温,济南市招考院考点网报人数达到28828人,已缴费人数为24299人,均比往年有所增加。

7日上午8点半,不少学生冒雨赶到设在皇亭体育馆的2016年考研报名现场确认点,进行现场确认。记者在现场看到,现场确认流程为,现场领取《报名须知》,在《报名须知》上填写网上报名编号、姓名,验证、照相,领取《信息简表》,考生本人核对无误后,信息确认结束,一个学生现场确认时间平均在一分钟之内。

济南市招考院相关负责人介绍,济南市招考院报考点2016年考研网报人数为28828人,缴费人数为24299人,两个数字均比往年有所增加。“受读研自费影响,2014年考研报名人数曾出现下降,但从2015年起就有所回温,2016年济南报考点考研报名人数预计增加10%以上。”该负责人说。教育专家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势尚未出现回暖趋势、研究生就业待遇高等催热了考研。

有调查显示,毕业生读研主要的考虑仍为就业,其中“就业前景好”(34%)仍为国内读研第一位的'理由;其次是“想去更好的大学”,约占26%;而“职业发展需要”和“想做学术研究”分别占19%;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随大流”占2%.

【考研热再升温 南京大学网报人数增加5000人】相关文章:

1.辽宁考研人数增加12% 往届生超过三成

下载word文档
《考研热再升温 南京大学网报人数增加5000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考研热再升温 南京大学网报人数增加5000人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