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端午节几月几号
“一巴掌打死7个”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2022年端午节几月几号,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2022年端午节几月几号,希望大家喜欢!
篇1:2022年端午节几月几号
2022年端午节几月几号
2022年端午节是6月3日,星期四,农历五月初五。2022年端午节放假安排为:2022年6月3日-2022年6月5日。端午节(Dragon Boat Fe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有什么寓意
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是一个被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实际上,我国的传统节日日渐淡化是近年来的一个趋势。这已经不仅仅是端午节所要面临的严峻局面。春节这么重要的节日不照样有人抱怨“年味不浓”了吗?比起圣诞节和情人节,传统节日普遍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对于端午节,在大城市的生活中,人们仅仅被简化为去超市买几只速冻的粽子,很多人除了知道它和纪念一位名叫屈原的诗人有关外,对它所蕴含的其他文化意义知之甚少。,韩国江陵端午祭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成功,引发的一场“端午节保卫战”,总算让人们高度关注了一下这个节日,但“**”过后,我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观,通过节日复兴传统文化的想法,仍然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我们太过于强调节日的文化内涵,忽视了人们参与其中的行动培养。就像端午节,如果仅仅是吃个粽子,那对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就是简单地测量了一下,大超市到自己家的那一段距离有多远而已。
中国的端午节使人们必须保持肃穆心态的节日。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人们对待传统节日,也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显然不利于传承其文化涵义。
端午节被列为法定节日,为人民过好端午节提供了一个良好环境,从时间上予以保证,使其象征意义上得以重视,会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但是,如果仅仅是“双休日”变成了“三休日”,不是简单的放假了事。必须复兴这一节日在公众生活中的重要位置,维护它被权威化了的文化含义,更要深入挖掘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并赋予它可以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悬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从医学上说,艾叶和菖蒲的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入药。所以,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插上菖蒲做的“避邪剑”或艾条,也有些人会插在衣服的扣子上。在台州,一到端午,卖艾叶和菖蒲的小贩就会走街串巷叫卖,闻声的人们也会买上一把,做成“避邪剑”挂在家门口,或再造几把剑给小孩子嬉戏用,乐趣颇多。
喝雄黄酒洒雄黄
看过《白蛇传》的人,对法海在端午日暗中指使许仙强劝白娘子饮雄黄酒,结果白娘子现了原形这一出戏都有所印象。在旧时台州,端午节喝雄黄酒的'习俗很是兴盛。如今,科学已经证明雄黄酒因含有毒性而不能饮用,台州人民就改为在额头上用雄黄酒写“王”字,还有就是在被蚊叮虫咬时,涂些雄黄酒来消解肿痛。台州的老年人还有这样一个习惯,到店里买来雄黄和白酒,调匀后在房前屋后用菖蒲沾着雄黄酒洒个遍,以求平安和福气。
端午时,台州人还会在小孩子的手腕、脚踝或颈间系上五色丝线,谓之长命线,用以避邪。因端午是五毒日,而非吉日,在天台等地的农村,至今有是日忌生子的说法。在台州,早时还有佩香囊的习俗,香囊内装上苍术、雄黄等香药,制成荷包香袋,或用丝线织成小巧的网袋,装一颗樟脑丸挂在蚊帐上,取其驱虫避邪之意。还有就是,端午女儿要回娘家,女婿要准备好“五黄”送给丈母娘,这五黄包括:黄鱼、黄鳝、咸鸭蛋、黄瓜和雄黄酒。
端午包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当然是少不了的。现在超市里卖的粽子品种多,甜的咸的,荤素搭配,口味丰富,自己吃或者送人,都很应景,粽香情味浓。
当然也有很多人吃的自家包的粽子。买来糯米、蜜枣、红豇豆、猪肉、咸蛋黄和包粽子的大竹叶——竹箬等。用水将糯米浸湿竹箬洗净,拿起一二片竹箬把它卷成漏斗状,将糯米放入卷好的竹箬里,再把猪肉或蜜枣放在糯米的中间,然后将竹箬把糯米包住折叠成四角三棱形,最后用撕成细条的棕榈树叶当做线将米粽捆扎。
粽子包好后,就把粽子放进锅里蒸煮,整个厨房就弥漫起淡淡的竹箬香味伴着粽子的清香,那四溢的香味让人直流口水。
家家食麦饼
温岭人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食麦饼筒。将摘来的新鲜地莓,麦粉,糯米粉合上温水按比例揉成一团,取小块用擀面杖压成薄饼状,再放到生温火的盘子上烙熟。
做好麦饼以后,取已烧好的馅(有荤的,有素的,猪肉、炒面、洋葱、绿豆芽、炒蛋、茭白、萝卜、墨鱼、弹涂鱼等)放在中间卷起来,就成“麦饼筒”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麦饼,感受着和乐融融的气氛。
悬挂菖蒲剑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端午节时,温岭很多家里都会在门上插上菖蒲做的“避邪剑”或艾条,也有些人会插在衣服的扣子上,用以驱瘴、辟邪。或再造几把剑给小孩子嬉戏用,乐趣颇多。
佩戴香袋
小孩子佩带香囊也是端午的一种传统习俗,说是求吉祈福、避邪驱瘟,实是防止蚊子和虫子叮咬。香囊是将樟脑或朱砂、雄黄、香药等放在内,外包彩色丝绸,再以五色丝线绣制成各种不同形状的香包,那香囊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吃五黄
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这五黄包括:黄鱼、黄鳝、咸鸭蛋、黄瓜和雄黄酒,称为“吃五黄”。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采草药
说是端午采的草药最凉,采上大把的夏枯草、艾草及消清根等草药。具有消暑行气、清火明 目、温血、祛湿、除浊、净化空气等功效。
如今端午这一节日的一些古***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逝了,如采草药、佩香囊等已成过去,挂菖蒲剑、喝雄黄酒也不多见。但吃粽子、麦饼筒等习俗仍然流行 。
篇2:端午节2022年几月几号
2022年端午节是几月几日
2022年端午节:公元2022年06月03日 农历2022年五月初五 星期五
宜:祭祀 破屋坏垣
忌:祈福 冠带 嫁娶 进人口 移徙 安床 剃头 筑堤防 修造动土 酝酿 开市 交易 纳财 出货财 开渠穿井 伐木 捕鱼 栽种 牧养 纳畜 破土 安葬 启攒 求嗣 上表章 会亲友 出行 上官赴任 临政亲民 结婚姻 纳采问名 解除 整手足甲 求医 裁衣 竖柱上梁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源于自然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处于全年最“正中”之位,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飞龙在天”。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子,龙及龙舟文化始终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端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端午节,本是上古先民创立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亦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说法。端午节的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祭龙礼俗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据《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上古时代人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组星宿,俗称“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四方各分为七宿,即为“四象”;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苍龙七宿。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四时周期相一致,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下。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高悬于正南中天,处在“正中”之位置,喻事物处于最鼎盛状态,乃大吉大利之天象。
古老节日是传承古老文化的载体,古老节日的由来与古老文化密切相关。仲夏午月午日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易经》称其为“飞龙在天”,龙星处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天象。“龙”是上古先民的原始信仰,仲夏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子,先民在端午这天举办一些喜庆的活动,特别是与龙相应的活动元素,如龙图腾祭、扒龙舟这类活动,或是借此吉日做一些祈福纳祥、压邪攘灾的活动等。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还是可以从后世的节仪中寻找到一些古俗遗迹。端午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端午节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瑰宝,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端午节什么时候开始有的
我们的端午节从多年以前的战国时期就开始的。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等等。
端午节的农历时间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那为什么端午节定在五月初五这天,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五月正是仲夏时节,在古代先民看来五月是恶月,这个月份是疾病猖獗的时候,在古时候缺医少药的年代,疾病流行的时候就是一场灾祸,人们除了等死自救方式十分有限,因此人们会利用多种方式驱邪禳灾,在《吕氏春秋》中就有五月要斋戒,禁欲来达到驱邪防灾的目的。而五月的第一个午日是顺阳,人们通常在这一天登高避祸,久而久之,五月初五就定为端午节。因为两个五凑在一起,端午节也有了一个别称叫重午节。
端午节的禁忌
我们在端午期间严禁同房。古人认为五月是九毒月,而端午为九毒首日。天地气场不正的时候,必然会影响到人的身心,所以如在九毒日交欢房事,必须会中了邪毒伤身体。
端午儿童的禁忌非常多。端午节不仅是重五恶日,而且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大,因此关于孩子的禁忌就比较多,例如说端午节这天不适合生孩子;周岁以内的婴儿端午节要送到外婆家去躲藏灾祸;儿童在端午节当天早上要吃两个鸭蛋,并且在儿童身上洒雄黄酒,以驱虫避邪,保证自己的健康安全。
篇3:端午节几月几号
端午节放假安排:6月9日星期四,6月10日星期五,6月11星期六(13.89 停牌,买入),共放假3天,提示6月12日星期天正式上班。
2016端午节股市休市安排:206月9日-2016年6月12日股市黄金市场休市。
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1发布公告,对2016年端午节休市作出安排。
根据安排,6月9日(星期四)至6月11日(星期六)休市,6月13日(星期一)起照常开市。另外,6月12日(星期日)为周末休市。交易所请市场参与人据此安排好有关工作。
【端午节高速免费吗】
根据规定,高速免费通行的时间范围为春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等四个国家法定节假日,以及当年国务院办公厅文件确定的上述法定节假日连休日。免费时段从节假日第一天00∶00开始,节假日最后一天24∶00结束(普通公路以车辆通过收费站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高速公路以车辆驶离出口收费车道的时间为准)。
由此可知,2016年端午节假期期间高速是不免费的,各位出行的朋友们要做好相应的准备了。
篇4:端午节几月几号
几号是端午节
端午节的农历是固定的,每年农历五月五号是端午节,新历是没有固定的,通过下图日历,我们可以知道206月20号是端午节。
年端午节的放假时间是:6月20日至6月22日,共3天。6月20日(星期六,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6月21日(星期日)公休,6月22日(星期一)补休。
2015年端午节有三天的假期,朋友们知道通过小编的介绍,朋友们知道了2015年几号是端午节和放假时间了吧。下面在来看看端午节起源吧。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这里仅介绍以下四种:
端午节起源: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2015端午节几月几号]
篇5:端午节几月几号
2015几号是端午节
相信朋友们知道端午节的农历是固定的,每年农历五月五号是端午节,但对于新历不是很了解,新历是没有固定的,2015年6月20号是端午节。
2端午节放假安排时间表
2015年6月20日至6月22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20日(星期六,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月21日(星期日)公休
6月22日(星期一)补休。
[端午节几月几号]
篇6:立秋2022年几月几号
立秋2022年几月几号
2022进入立秋的时间为:公历2022年8月7日,20点28分57秒,星期日,农历壬寅年七月初十。
则是晚秋。综合这两种说法,2022年立秋是晚立秋。
立秋传统习俗
立秋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
在南方有“立秋啃秋瓜”的习俗,在入秋的这一天多吃西瓜,以防秋燥,久之形成习俗。民国时期出版的《首都志》记载:“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谓之啃秋。”也有迎接秋天到来之意。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演变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一直以来,在中国广大农村,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又有在立秋前一日,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立秋农事活动
秋的含义,有庄稼快成熟的意思。立秋日对农民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雷打秋,冬半收”,“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
秋后还有一伏,立秋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仍然较高,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中稻开花结实,单晚圆秆,大豆结荚,玉米抽雄吐丝,棉花结铃,甘薯薯块迅速膨大,对水分要求都很迫切,此期受旱会给农作物最终收成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失。所以有“立秋三场雨,秕稻变成米”、“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之说。双晚生长在气温由高到低的环境里,必须抓紧当前温度较高的有利时机,追肥耘田,加强管理。
立秋天气会变凉吗
立秋,意味着降水、湿度等,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下降或减少。进入秋季后,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萧索成熟,气候开始由夏季的多雨湿热开始向秋季的少雨干燥气候过渡。季节转换,南方地区的降雨量、干湿度等变化明显;北方地区,这些变化不明显,变化明显的是气温。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处暑节气后才出暑。所谓“热在三伏”,按照“三伏”的推算方法,立秋至处暑往往还处在“三伏”期间,所以初秋天气还很热,真正有凉意一般要到白露节气之后。热与凉的分水岭在秋季,并不是在夏秋之交。秋天的气候分为两个阶段,初秋“闷热”,仲秋后趋向“干燥”、“凉爽”气候特征。这是一个暑热与凉寒交替的季节。
篇7:七夕2022年几月几号
七夕2022年几月几号
2022年的七夕节是在公历2022年8月4日星期四和农历2022年7月7日。
七夕的风俗习惯
1、拜织女
“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事情,需要提前约好亲朋好友联合举办。提前斋戒后在月光下摆桌,一起聊天吃果子,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少女们祈求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玩到半夜始散,而现在情侣们也可以一起赏月游玩,增进感情。
2、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种下粟米的生出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嫩芽,再以红、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南方也称为“泡巧”。
3、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而在现在的七夕节,男生们送女生一瓶指甲油,并为她染指甲,也算是参与了七夕传统。
4、妇女洗头
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5、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七夕祝福语
1、鹊桥弯弯情绵绵,牛郎织女赴良缘。浪漫星光相辉映,幸福芬芳心头萦。七夕到来诉衷肠,爱海涛涛似大江。此生相守不分离,永浴爱河甜如蜜。亲爱的,爱你,永远。
2、七月七将至,送上我七个心愿:一愿身体健康,二愿幸福安康;三愿开心无限,四愿快乐无边;五愿财源滚滚,六愿步步高升;七夕情人节,更愿爱情美满!
3、七夕节让我对你无限思念,将心泊在彩云升起的港湾,偷偷把幸福刻在你的心间;用一缕爱的丝线,将你我紧紧绑在岁月变迁的终点!亲爱的,七夕快乐!
4、银河之上,一世的等待,几世的缘分,都化作了滴滴晶莹的泪珠,洒下凡间,留给世人无限的祝福!亲爱的,七夕之夜,你知道我在想你吗?
5、本有一丝牵挂,不能二目传情,辗转三思而定,只愿四海升平,哪想五更难眠,却又六腑思念,终遇七夕佳节,祝福八方相传,坦露九鼎真言,欲成十全美眷!
6、佳节的柔情,季节的风情,携手旖旎的心情,将所有的快乐唤醒,让事业推动生活前进,是爱使你的微笑多情。今日七夕,愿你事业爱情双赢。
7、请你轻轻打开短信,请你慢慢阅读信息,请你悄悄展开笑颜,请你天天将我思念。浪漫的节日即将到来,我的关爱在点滴间,祝你七夕节幸福快乐!
8、七夕到,友情绕,问个好,拥个抱!别害羞,别跑掉,非骚扰,纯礼貌!祝快乐,好运罩,无压力,没烦恼!若感动,请回报,请饭局,随叫到!
9、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情,半遮半掩在心中;弯弯的小河,弯弯的梦,相思不断响叮咚;弯弯的心船,弯弯的行,满载爱意永不停;弯弯的表白,弯弯的送,愿把幸福送一生。祝七夕节快乐!
10、七夕到了,愿单身的人找到温暖的避风港;愿热恋的人找到幸福的天堂;愿爱的花瓣永远轻舞飞扬;祝你浪漫度过,美梦成真,七夕快乐!
11、今日芬芳扑鼻,缭绕情的味道;今夜银河灿烂,闪烁爱的光华;此刻心潮澎湃,两心缱绻依依;此生爱你不变,白首同心绵绵。七夕到了,我们的爱海枯石烂。
12、鲜花飘香七夕节,星光璀璨明月洁,你是织女我牛郎,青梅竹马手相携,你是奇葩花一朵,绽艳天下难寻觅,我愿为你做付出,呵护一生永相依,七夕共仰星月爱永恒!
13、百鹊筑桥,星梦传书,银河两岸,今天不再两心相盼;星语心愿,美丽情缘,短信传情,有情人从此心手相牵;七夕佳节,爱意缠绵,祝君爱情事业双如愿!
14、七夕节,掬一捧银河水,让爱意流淌;走一回鹊桥路,让相思绵长;说一句甜蜜语,永把你珍藏。七夕,爱你地久天长!
15、银河的一端住着牛郎,一端住着织女;鹊桥的一端是思念,一端是期盼;城市的这边住着我,那边住着你;短息的这边写着爱恋,那边读出温暖。七夕快乐。
16、据算命先生透露,我已命犯桃花,劫数难逃,七夕之夜,将饱受相思之苦,唯有找一同命相怜者倾诉,方能解除痛苦。收到此信者,即是有缘人,望准时赴约。
17、情感深埋心里,思念遥寄梦中。相爱坚守一生,相知心有灵犀。想你是酸涩中的甜蜜,爱你细雨无声润心脾,与你牵手一生相偎依。七夕将到,愿幸福无期!
18、天气多变,对你的眷恋不变;工作劳累,对你的牵念不疲惫;距离遥远,与你的心却相连;很久没有见面,对你的爱恋却难冲淡。七夕节,祝我们姻缘圆满。
19、缘分,就是一个奇数,等待另一个奇数,来组成一个偶数。七夕佳节,愿还是奇数的你,早日脱单;已是偶数的你,幸福甜蜜!
20、心有灵犀的感觉令我期盼,一见如故的感觉令我相见恨晚,与你相逢是最美的画面,深深的牵挂埋藏在隐隐的怀念,用浪漫拨动爱的心弦,七夕来临,让我给你粘粘的甜!
篇8:关于七夕2022年几月几号
关于七夕2022年几月几号
2022年七夕节是8月4号,农历七月初七,星期四。
七夕节是什么意思
七夕节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又名七巧节、乞巧节、双七、七姐诞等。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
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
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后被寓意着象征爱情的节日女孩们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
七夕节定在七月初七的原因
说法一: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规定两人每年只能在七月七日这天鹊桥相会。
说法二:
关于乞巧的记载。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说法三:
“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说法四:
“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说法五:
“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同时七夕节也被称之为“女儿节”。
七夕节的习俗
1、吃七巧果
每逢传统佳节,美食必定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像春节与水饺、端午与粽子、中秋与月饼等,七夕节自然也有它独有的美食——七巧果。七巧果又称“乞巧果子”,《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并会做成瓜果花草等模样。据记载,在宋朝市街上就已经有七巧果出售了。
2、穿针乞巧
传说织女心灵手巧,因此待嫁的姑娘们,就会在这一天里穿针乞巧。至于“乞巧”的方式有很多种,古时候还有“漂针乞巧”的习俗,姑娘们之间以各种奇特的方式穿针引线,希望自己也能够变得同子女一样聪慧,嫁人之后能够熟练驾驭女红,赢得夫家的欢心。
3、种生求子
七夕节这一天,还有种生求子的习俗。人们会在七夕前提前将绿豆、小麦等种子泡发在碗里,等待发芽之后,在七夕这天束在一起,乞求多子多福。
4、染指甲
传说织女美貌如花,因此七夕节这一天,我国西南地区的姑娘们也有染指甲的习俗。这一天,姑娘们会用植物的浆液染出鲜艳的指甲,再穿上漂亮的衣服,和好姐妹们一起游玩相会。
5、拜魁星
这个习俗和浪漫的七夕节没有太大的关系。民间传说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古代士子考中状元会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这里面的魁指的就是魁星。在古人看来魁星主考,为了能金榜题名在这一天读书人会祭拜魁星。
6、为牛贺生
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老牛为了帮助牛郎跨越天河,让牛郎把自己的皮揭了下来,使得牛郎能够借助牛皮过天河见织女。为了纪念自我牺牲的老牛,在七夕节这一天,儿童会采摘野花挂在牛角上,以此祭奠老牛,表示出对老牛的敬重。
【2022年端午节几月几号】相关文章:
10.霜降节气是几月几号?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