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谈女性觉醒
“sunyu053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由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谈女性觉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由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谈女性觉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由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谈女性觉醒
由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谈女性觉醒
[摘要]《雨中的猫》是海明威的一篇反映两性冲突的短篇小说。本文运用语言学及心理学的知识来分析了女主人公的觉醒,渴望自由的意识,又结合当代中国女性所处的地位,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女性应如何自立、自强、自尊。
[关键词]女性 觉醒 中国女性 自立 自强
一、引言
海明威的作品大都描写男性,而这些男性都是一些勇士或硬汉。海明威对女性的描写大都比较粗略简单。他的作品中大都以男性为主,女性只是陪衬。本文通过分析海明威早期的短篇小说《雨中的猫》对女性的描写,利用语言学及心理语言学的一些知识来揭示海明威对女性的描写也是很有特色的。他淋漓尽致地将女性渴望自由、独立的意识表现出来了。笔者也分析了中国女性的地位,以及提出怎样做一名独立的女性。
二、《雨中的猫》是海明威写的反映两性冲突的短篇小说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的一个小旅馆里。在一个下雨天,一对美国夫妇在旅馆,丈夫在读书,妻子望着窗外,突然发现了一只猫往绿桌子下躲雨,出于女性的母爱她冲了出去救猫。但是没有找到猫,后来,旅馆的侍女受店主的委托江一只大瑁猫送给女主人公。就这样故事结束了。结局令人遐思。后来发生了什么呢?这一切都给读者留下了很广的想象空间。
三、笔者将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女主人公的觉醒
从人称代词及指代来分析:
1.美国妻子的称谓
在海明威《雨中的猫》中,一开始,他就用到美国妻子来称谓女主人公,这种称谓是把女主人公看成婚姻的一部分。在家中,当她说要冲出去救猫时,丈夫十分冷漠地说:“别淋湿了。”从语言学中的言语行为来分析,丈夫是关心妻子的。而并未采取任何诸如拿伞等关心的行为。而妻子也并不顾及丈夫的感受,迫不及待地冲了下去。
丈夫出于关心说:“我去救猫。”但妻子说:“我自己去救。”丈夫并不理睬她,而是继续读书。从中看出女性比男性更具有怜悯之心,女性有伟大的母爱。从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丈夫是遵守了语言中的会话合作原则。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丈夫并不十分关心她,没有把她摆到重要的位置。
2.“她”的称谓
在文中,海明威描写到女主人公冲下楼的瞬间,遇到旅馆的男主人,这时,海明威用的是“她”的称谓。在雨中救猫这一情节中,女主人公都是以“她”出现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女主人公是一个自由体。
3.“Signora”辛格诺亚的称谓
在雨中找猫失败,女侍女对女主人公的称谓是辛格诺亚,是女主人公的名字,从中可以看出她们的地位是平等的。
4.“女孩”的称谓
在救猫返回的途中,女主人公再一次经过旅馆主人的办公室时,主人向她鞠躬,这一切让这个美国女孩感觉到自己虽然弱小,但是很重要。
从不同的`称谓中,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和不同人之间的关系与她所处的地位。海明威通过对称谓的替换来反映女主人公的觉醒意识。女主人公慢慢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
四、女主人公觉醒的因素
根据唯物辩证法中的内外因相结合的原理,笔者分析了文章中女主人公觉醒的因素。
1.外部因素
由于女主人公与不同的人接触会扮演不同的角色。
与丈夫在一起,丈夫会命令她不要留长发,不要穿得太漂亮,不允许有宠物等和用她自己的银餐具吃饭,这是一种两性之间的关系。在这里体现了男权主义。而与旅店店主呆在一起时,店主对她十分友善而尊敬。从而让她感到自己尊严的存在,店主命令侍女送猫,也给女主人公安慰。
与侍女呆在一起时,侍女是店主与女主人公之间的交流介质。
丈夫命令式的语言和漠不关心的态度与店主的关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丈夫的压迫与店主的关心促使女主人公的觉醒。
2.内部因素
女主人公出于伟大的母爱去救雨中的猫,这种母爱是伟大的,不可阻挡的。女主人也有她内心的追求与渴望。她渴望被人尊敬,用自己喜欢的银餐具吃饭、穿新衣服、留长发。这一切都是一个正常女性心中所渴望的,而丈夫的控制和店主的态度使她想冲出压迫而去寻找真正的自我。
五、由海明威的《雨中的猫》所想到的中国女性,中国女性自古以来地位低下,女性地位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封建社会时期以来,女性几乎没有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古人提倡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观念。封建伦理道德中贯穿着歧视女性的意识,如“三纲”中的“夫为妻纲”。即一切都由丈夫做主。
2.封建社会杜绝女子参政。从“妲己亡商”、“西施望吴”、“陈园园亡明”等把女人视为“红颜祸水”。
3.从审美观中,提倡男尊女卑思想。女人一般是贤妻良母,如果不符合这个标准,即为“泼妇”、“淫妇”等。而对男人的描述大都是:“好男儿志在四方”、“男儿膝下有黄金”等。
六、中国女性地位提高的表现
1.女性在创造和享用文化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机会与权利。在有些方面女子可以参政。如:女教师、女博士、女作家、女委员、女长官等。
2.女性受教育的比例增加,女子在外工作的比例加大。
3.不再以病态美为美。提倡实力就是魅力。同时,法律也提倡一夫一妻制度。这是对女性的尊重。
在女性地位提高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七、目前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毕业后,男生就业率高。用人单位不愿意聘用女生。许多女生成绩很优秀但是都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篇2: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
海明威《雨中的猫》的叙事与文体分析
作者/ 陈平
一、引 言
《雨中的猫》是海明威早期经典短篇小说之一。小说故事情节简单,文笔简洁凝练,独具匠心,内涵丰富,受到了文学评论界的持续关注和无限遐思。依据中国知网( CNKI)的检索结果,仅在至间,相关研究论文就有102篇之多。已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小说的主题与艺术风格的定性分析上,很少有从叙事学和文体学视角对小说进行定量分析的。因此,本文尝试在借助语料库文本分析软件对文本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叙事与文体分析。
二、叙事分析
《雨中的猫》由叙述描写和对话两大部分构成。其中,对话部分可分为夫妻间对话、妻子与旅店老板以及女服务员之间的对话、夫妻间第二次对话三个片段。整个文本共由120个句子组成,其中45句是对话,占到了1/3的比重。从叙事学的角度讲,人物话语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作者用以控制叙述角度和叙述距离、变换感情色彩及语气的有效工具。海明威擅长直白的描写和现实的复制,既要拥有戏剧艺术的直接性和客观性,又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全知叙述者的叙述声音。小说采用大量的人物对话,既减少了讲述性内容,又消除了作者介入作品的痕迹,还缩短了读者与故事人物的距离,从而实现把事物的真实面貌客观地呈现给读者的目的。
人物话语表达方式常见的有:直接引语、间接引语、自由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等。…其中,直接引语是人物话语表达最为常见的一种形式。文本的45个对话中,夫妻间第一次对话5个,第二次21个;和旅店老板、女服务员的对话19个。从叙事聚焦的角度来看,小说中的对话通常是一种“外聚焦”,采用的是全然不涉及人物内心活动的“摄像式”外视角,并以直接引语或自由直接引语来展示人物的言语和动作;聚焦者通常就是叙述者,其作用就像是一部摄像机,只提供人物的对话,客观、真实地记录人物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而对于人物的内心感受,读者只能靠自己去推测想象,因而拉大了读者和人物之间的情感距离。
从叙事视角来说,《雨中的猫》采用的是第三人称有限视角(或称中性的全知视角),故事是由一个权威性的无所不知的第三人称叙述者讲述。在叙事过程中,叙述者只对人物或事件进行客观展现,并未做出任何评论、解释或判断。小说开头,作者以叙述者的视角,客观、真实、不加渲染地向读者推出了故事发生的场景和人物:涛声依旧的大海、空无一人的公共花园、绵绵阴雨中矗立着的战争纪念碑、空荡荡的广场、在这个异国他乡陌生的旅店里只住着一对美国夫妇。海明威采用这种“电影式”的景物描写和情景叙事,展示出了一幅含蓄内敛、寓意深远的背景画面,既为小说营造了一种压抑和沉闷的氛围,同时也影射出女主人公精神上的苦闷和痛楚以及夫妻间的情感焦虑。
从叙事情景来看,海明威通过作者叙事情景,极其简略地叙述了住在旅馆里的美国夫妇百无聊赖,看见了雨里的小猫,太太触景生情,同病相怜,渴望得到那只可怜的猫,而丈夫却漠然以待。这种对外部世界的“省略”描写,表面上常常给读者留下空白,实则经过作者严格的挑选和限制,让人能够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这篇小说妙就妙在对太太的情感的渴望、心灵的失望只字未提,却在字里行间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人物沉郁的'悲哀。在对话构成的文本中,叙述者退隐“幕后”,转人人物叙事情景,让聚焦人物自己来展示。文本中“I”出现了26次之多,位居第5位。其中,仅有一次“I”指代的是故事中的丈夫,其他25次“I”都是以女主人公为聚焦人物的人物叙事情景。小说的叙事情景向人物叙事情景转移,不仅使读者觉得故事更真实可信,而且将处于“旁观者”的读者强行拉进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去共同感受她此时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渴望,如在女主人公没有找到猫后回到了屋内与丈夫的一段对话中,她一连使用了8个“I want……”形式的句子来表达她此时此刻难以名状的复杂心理,尽管对话中夹杂了“她说”和“乔治说”之类的导人性词语,但读者却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女主人公的失望、沮丧和强烈渴望以及她一系列不着边际的复杂想法。
小说的对话是“展示型”的叙事方式。海明威选用对话意在“展示”,追求完美的模仿,拉近读者与其所描述对象的距离,去细致入微地领悟其所传达的叙事信息。文本中的对话几乎没有使用“沮丧地说”“生气地说”之类的修饰性词语。“said”一词出现了17次,没有一个带有修饰语。海明威通过对人物行为和对话的直白描写和现实复制,向读者展示了生活的原貌,具有艺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三、文体分析
海明威叙事艺术手法常常隐含于其简练含蓄的语言特征之中。因此,对其小说语言本身进行研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和解读海明威小说的艺术风格。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只对语篇中具有突出功能的语言特征进行描述和分析。确定某些语言特征的文体质量不是根据这些特征是否突出,或突出的程度来鉴别的,而是根据这些特征是否与表达作者的全部意义的相关及相关程度来判断的。也就是说,分析文体特征时既要重视量的突出,也要重视质的突出,重点是要考察这些语言特征是否有利于深化文本的主题意义。下面,我们以定量分析为基础,结合文本的主题意义,考察文本中突出的语言特征,以更为客观、深刻地认识海明威独特的文体风格。
依据文本索引工具Wordsmith的词汇出现频率统计结果,全文共有1146个词,347个词形,单词都是普通日常词语,短小简单;从词长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少于6个字母的单词达到1039个,占到单词总数的90. 4%。句长平均10个单词,句子结构多为名词加动词,偶尔用长句,也只用“and”连接,文本中“and”共出现了34次,表示条件的“if"仅出现2次,表示因果的“so”也只出现了7次,连接词用得很少。大量使用口语体对白形式,在文本中共出现26次的“I”,无一例外地是以口语体形式出现的。以上的量化统计数字可以让我们对海明威的新闻报道式文体风格有进一步的认识。
《雨中的猫》的主要语言特征突出体现在简短的名词短语和简单的动词结构的频繁使用上。从小说的第一段可以看到,在这一仅有193个字、15个简单句的段落中,含定冠词的名词短语就出现了30个。显然,作者试图通过这种模式化的语言特征为小说的主题定下一个基调,营造一种特殊的氛围,进而引导、提示读者关注作者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即美国年轻夫妇之间的僵化关系。为数不多的动作描述是海明威简约艺术的另一种体现方式,在文本中,具有突出的特征。句子中的动词使用一般采用过去时或过去进行时,基本上不含修饰性状语成分。比如“妻子下楼去,她走过办公室时,旅馆老板站起来,向她哈哈腰。”这种动作描写手法赋予所描写动作以机械化的特点,读者似乎可以感受到在此背后所暗含的动作者的麻木心态。通过这些词汇句法的机械式频繁使用,即量的突出,深化了海明威作品的主题。
海明威以简洁凝练的文风著称,但在《雨中的猫》一文中,他却刻意使用词汇和句子的重复技巧,以这种“由文本的文体一致性所‘获得’的规则”来加强语气和感情,实现前景化的效果,暗示读者去领悟其深藏不露的主题意义。文本中,具有象征意蕴的“cat”一词出现了14次,其近义词“kitty”出现了7次,贯穿全文始末。当女主人公从旅店老板前经过时,以“She liked……”开头的排比结构出现了6次。在随后的夫妻第二次对话中,以“I want……”这样的排比句重复使用了11次,跨距达6个自然段。这种超常规的重复手法使语言出现了所谓的“组合式”前景化现象。“量的突出”客观上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张力,其叠加效应便形成了“质的突出”,越发凸显出女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寥,使文本的主题意义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深化。
四、结语
《雨中的猫》极大地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风格”。文本篇幅虽然短小,但就评论海明威的创作艺术而言,却意义重大。小说情节虽然简单,但塑造的人物却形象丰满;语言虽然简洁,但寓意深刻。作者在仅有的1100余字的方寸之间,淋漓尽致地运用各种叙事技巧和文体表现手法,采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外聚焦的叙述、“电文式”对白、省略和重复等多种写作方法,描述了一对在异乡的美国年轻夫妇情感世界的焦虑与荒芜。《雨中的猫》是海明威式文体与主题的完美结合,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去回味、去想象。
[参考文献]
[1]中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第三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张薇。叙述学视野中的海明威小说的对话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03)。
[3]申丹,韩加明,王亚丽,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蒋竹怡,从叙事视角看海明威《雨中猫》的创作主题[J].贵州大学学报,( 04)。
[5]张德禄,功能文体学研究方法探索[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06)。
[6]张德禄。功能文体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7]胡织女。失衡突出与小说的主题关联性——《雨中的猫》之文体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3)。
[作者简介]
陈平(1964-),男,陕西安康人。安康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文体学、语用学。
篇3:喜剧背后的觉醒-从喜剧的角度谈《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喜剧背后的觉醒-从喜剧的角度谈《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
<傲慢与偏见>是一部充满喜剧色彩的.现实主义杰作.在这部作品中,奥斯丁通过喜剧手法的运用,成功地将喜剧人物的刻画和女性意识的表达交织在一起,从而间接地表达了她那个时代所不能公开表达的女性的声音,唤醒了女性沉睡已久的觉醒意识.
作 者:田玉霞 TIAN Yu-xia 作者单位: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郑州,450044 刊 名: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7 21(9) 分类号:H561.074 关键词:简・奥斯丁 女性意识 喜剧 <傲慢与偏见>的知识脉络' >【由海明威短篇小说《雨中的猫》谈女性觉醒】相关文章:
2.雨中的猫读后感
3.小说我是猫读后感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