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工艺+曝气生物滤池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工艺+曝气生物滤池

2022-10-27 12:56:5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兔几”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工艺+曝气生物滤池,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工艺+曝气生物滤池,希望能帮助大家!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工艺+曝气生物滤池

篇1: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工艺+曝气生物滤池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工艺+曝气生物滤池

摘要:在吸附-再生活性污泥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DC/N曝气生物滤池,使学校的生活污水经过处理以后可以达到中水回用标准,作为学校的.冲厕用水和道路绿化之用.论文讲述了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与计算,主要包括滤料体积、滤池总面积、滤池高度、布水布气系统、反冲洗系统以及污水与滤料的接触时间等.作 者:刘娟    赵二燕  作者单位:刘娟(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合肥,2300262)

赵二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合肥,230026)

期 刊:科学与财富   Journal:SCIENCES & WEALTH 年,卷(期):, “”(3) 分类号:X7 关键词:吸附-再生    曝气生物滤池    中水回用   

篇2: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应用研究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应用研究

曝气生物滤池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借鏊给水滤池工艺原理而开发的污水处理工艺,是近年来国内外发展较快的.一种废水好氧生物处理新工艺.论文通过分析国内外一些曝气生物滤池的实例,结合具体工程,对曝气生物滤池合适的工艺设计参数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在运行中的优缺点进行了初步评价.

作 者:刘晓黎 LIU Xiaoli  作者单位: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宁,272037 刊 名:济宁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29(3)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城镇污水   曝气生物滤池   小试试验   滤料   HRT   脱氮除磷   应用研究   优缺点评价  

篇3:曝气生物滤池概述

曝气生物滤池概述

本文对比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氍气生物滤池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该工艺的发展方向.

作 者:曹国欣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刊 名: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7) 分类号:X7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   污水处理   技术特点  

篇4: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

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与设计

论述了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原理、构造及其滤料作用机理,提供了一种利用粉煤灰和粘土生产生物滤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流程,并对当前曝气生物滤池滤料研究进行了归纳,介绍了几种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基本类型及其组合流程.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设计与计算主要包括滤料体积、滤池总面积、滤池高度、布水布气系统、反冲洗系统以及污水与滤料的接触时间等.作为实例,对水量为2 500m3/d小区污水曝气生物滤池(DC、DN)进行了工艺设计.

作 者:张文艺 翟建平郑俊 王健 李琴  作者单位:张文艺(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3;安徽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马鞍山,243002)

翟建平,李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南京,210093)

郑俊,王健(安徽工业大学环境工程系,马鞍山,243002)

刊 名:环境工程  ISTIC PKU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年,卷(期): 24(1) 分类号:X5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BAF)   滤料   污水处理   有机负荷  

篇5:上流式两段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设计

上流式两段曝气生物滤池工艺设计

仙女河污水处理厂采用了上流式两段曝气生物滤池,其主要特点是体积小、处理效率高、出水水质好、流程简单、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于一体,在有效去除水中有机物的同时,脱氮效果良好.该工艺不设二沉池,节省了基建投资,且自动化控制水平高,可降低运行成本.

作 者:张显龙 刘红侠 刘阳 王坦  作者单位:张显龙(沈阳化工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42)

刘红侠(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热能与环境工程系,江苏,徐州,221008)

刘阳,王坦(沈阳仙女河污水处理厂,辽宁,沈阳,110015)

刊 名:中国给水排水  ISTIC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 WASTEWATER 年,卷(期): 21(1)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污水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   脱氮  

篇6: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

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污水处理工艺

固定化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简称Gaia-BAF)污水处理工艺是由北京盖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大学环境工程研究所联合开发的`一项高效污水处理新技术,其核心构筑物是微生物与载体自固定化的生物滤池.

作 者:北京盖雅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作者单位: 刊 名:中国水利  PKU英文刊名:CHINA WATER RESOURCES 年,卷(期): “”(17) 分类号: 关键词: 

篇7: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炼油生产废水

炼油厂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和铂重整等装置所排废水排放量约70t/h,酚类污染物在100~160mg/L,这股高酚废水未作任何处理直接排至污水处理场,本实验采用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简称BAF)对含酚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

1 实验部分

1.1 含酚废水水质分析

课题组对含酚废水水质进行了分析,监测方法[1]:,及测试结果的统计见表1。

由表1可见,该废水的COD,BODs,硫化物,石油类和氨氮等污染物均处于常见水平,而酚污染则处于较高状态,是这股废水的主要污染物;由于酚类物质易为微生物降解[1],因此废水的可生化性较好,结果也表明m(BOD5)/m(COD)值较高,平均为0.56。

表1 含酚废水水质及测定方法

1.2 实验装置及工艺参数

本实验采用上向流曝气生物滤池(BAF)对含酚废水进行处理,BAF是一种新型高负荷淹没式三相反应器,它将生化反应与吸附过滤两种处理过程合并在同一构筑物中完成。本实验设计的曝气生物滤池结构见图1,主要是由生物反应过滤区、曝气装置、反冲洗装置等三部分组成,生物反应过滤区由生物滤料层和碎石垫层组成,滤料层采用粒径4-6mm的轻质生物陶粒,高度2.0m,垫层采用10-20mm的碎石,厚度0.2m,滤池有效容积75L;曝气生物滤池所需空气通过布置碎石垫层内的穿孔曝气管直接进入生物滤料层;反冲洗装置采用配水和配气联合系统,实验中把配气管与曝气管合并,把配水管与进水管合并。

本实验设计的工艺参数及操作条件见表2。

表2 实验的工艺参数及操作条件

1.3 降酚菌培养

为了培养出高效的降酚菌类,课题组分别采用炼油废水生化污泥和生活污泥进行微生物培养,培养时控制的参数见表3。

表3 降酚菌培养控制参数

采用炼油废水生化污泥经过近1个月的培养,发现载体上生长了大量的微生物(以浅色疏松的丝状菌为主),废水中COD有一定的降解(降解量为40―80mg/L),但是,废水中的酚基本上没有得到降解(降解量仅为2―8mg/L)。这说明,在高浓度酚的存在下,生化污泥中的细菌受到了抑制,缺乏耐酚型微生物。

改用生活污泥进行微生物培养,结果发现,生活污泥中的微生物种类较多,大量的不同类型的微生物为降酚菌的培养提供了菌源;培养效果可从图2反应出来。

结果显示,在3-4d的时间,由生活污泥培养出的生物膜即可达到很强的降酚能力,酚去除率已接近90%;同时镜检发现:生物膜中的菌胶团结构良好,其中含大量的球菌、双球菌、链球菌。

2 结果与问题讨论

2.1 主要污染物的降解

根据酚的可生化性能及进水有机负荷,对含酚废水的处理进行了三种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实验,分别为2.5h,2.0h和1.5h主要污染物的平均进、出水变化见表4。

表4 主要污染物的平均进、出水变化结果 mg・L-1

从表4数据发现,因为实验采用的是好氧生化,酚、S2-及BOD5这些易于氧化的物质或指标去除效果最好,NH3-N则没有得到降解,其它如COD和油也有不同程度的降解,

2.2 水力停留时间与去除效果的关系

图3描述了停留时间对COD和酚降解的影响情况,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停留时间对COD和酚的去除率影响不大,均有较好的出水水质和较高的去除率;进一步发现,当停留时间从2.5h减小到2.0h后,COD的平均去除率虽由76.0%降到73.6%,但它的去除负荷却由3.22kg/(m.d) 升高到4.49kg/(m・d);酚的平均去除率虽由95.5%降到93.8%,但它的去除负荷却由1.08 kg/(m3.d) 升高到1.39kg/(m3・d);但是,如果停留时间再进一步减小到1.5h,则降解效果明显下降。本实验的目的在于寻求一种高效的含酚废水的处理方式及较适宜的水力停留时间,使大部分的COD尤其酚得到降解,防止这些污染物在后续的综合生化处理中产生冲击,显然,当水力停留时间为2.0h时,就已经达到了目的:出水中酚的平均质量浓度为8.5 mg/L,平均去降率达到93%,而且此时COD和酚的去除负荷相对也大。

2.3 影响因素

影响BAF对酚降解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值、水中溶解氧和曝气量。

①温度

微生物降解有机物是随着温度升高而速度加快的,温度低于25℃,菌的活性明显下降,而高于45℃时,菌的活性也受到抑制,处理效果明显降低。试验得出耐酚噬酚菌的适宜温度是25-40℃。

②原水pH值

进水pH值在7.0~8.0范围内较为适宜。由于汽提废水中含有S2-,其氧化后生成酸,若进水pH值偏低时,会造成出水pH值过低,抑制生物膜的活性。

③曝气量和水中DO

试验中发现生物床的微生物容量很大,水力负荷及有机去除负荷都相当高,所需的曝气量相应较大,一般气水体积比为5~8;另外,从BAF不同位置采样分析,发现DO的质量浓度池顶较池底低0.5~1.0mg/L,充分表明耐酚噬酚菌是一种好氧微生物,出水的DO的质量浓度不宜低于2.5~3.0mg/L,若过低,则影响降酚菌的繁殖和活性。

2.4 BAF的反冲洗

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生物陶粒中截留的SS的增多和生物膜的增厚及脱落会造成水头的增加,且会引起陶粒中水和气的分布不均,这时必须对BAF进行反冲洗。反冲周期的长短主要与水力负荷、进水有机负荷有关,也受反冲强度和时间的影响;水力、有机负荷大,滤池中产生的污泥量就多,反冲的周期就短;从装置上安装的压差计显示,反冲洗时装置的水头损失约35~45cm,冲洗周期为2~3 d。实验中对BAF采用气―水联合反冲,反冲洗的气、水强度较小,气强度为8.5~12.5 1/(m・s),水强度为4.0~8.5 1/(m2・s),冲洗时间20-30min。

3 结论

①选用生物陶粒作为曝气生物滤池的滤料,利用生活污泥可快速培养出高效的降酚菌种。

②曝气生物滤池作为含酚废水的处理装置,具有设计简单、处理时间短、去除率和去除负荷高的特点。

③含酚废水在进水酚的质量浓度不大于160mg/L,COD的质量浓度不大于800mg/L的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仅需2.0h,经过曝气生物滤池的处理,出水中酚和COD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不大于8.5mg/L和140mg/L,酚的平均去除率达到93%,COD的平均去除率达到73%。

④某炼油厂含酚废水量约70t/h,设计的曝气生物滤池有效容积仅140m,可设计为直径8.45m、有效高度2.5m的圆柱形的曝气生物滤池。

篇8: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曝气生物滤池工艺在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采用水解酸化池+反硝化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为主体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该工艺能保证出厂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一级B标准的要求,其主要特点是布置紧凑、占地少、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直接运行费用约为0.35元/t.

作 者:王铁民 杨少伟 王章霞 WANG Tie-min YANG Shao-wei WANG Zhang-xia  作者单位:王铁民,杨少伟,WANG Tie-min,YANG Shao-wei(中国市政工程东北设计研究院,长春,130021)

王章霞,WANG Zhang-xia(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640)

刊 名:工业用水与废水  ISTIC英文刊名:INDUSTRIAL WATER AND WASTEWATER 年,卷(期): 37(4) 分类号:X703.1 关键词:曝气生物滤池   生活污水   脱氮  

篇9: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参数

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参数

摘要:目的 研究两级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脱碳硝化原理,确定该工艺运行参数.方法 通过实验对比气水比、水力负荷、容积负荷等参数的`变化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 接种挂膜需要12~19 d,常速启动、加载启动均需1~2 d.过滤周期由水力负荷2.6 m3/(m2・h)时的65 h缩短到水力负荷5.2 m3/(m2・h)时的46h;当水力负荷进一步提高到7.8 m3/(m2・h)时,出水明显恶化.结论 气水比过小,溶解氧不足将抑制好氧微生物活性,影响污染物的氧化分解;气水比过大,富余气泡将减少过水断面面积,缩短水力停留时间,影响处理效果.一级滤池、二级滤池气水比宜分别采用2:1和1.3:1,当水力负荷<5.2m3/(m2・h),出水水质满足杂用水需要.出水底物质量浓度随容积负荷的升高而上升,受水力负荷的影响较小COD容积负荷<2.0 kg/(m3・d)和NH3-N容积负荷<0.6 kg/(m3・d)时,经两级BAF处理出水在运行周期内能满足排放标准.作 者:杨青    赵玉华    张林生    傅金祥    YANG Qing    ZHAO Yuhua    ZHANG Linsheng    FU Jinxiang  作者单位:杨青,YANG Qing(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6)

赵玉华,傅金祥,ZHAO Yuhua,FU Jinxiang(沈阳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辽宁,沈阳,110168)

张林生,ZHANG Linsheng(东南大学环境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6)

期 刊: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PKU  Journal:JOURNAL OF SHENYANG JIANZH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年,卷(期):2007, 23(1) 分类号:X703 关键词:两级曝气生物滤    脱碳硝化原理    气水比    水力负荷    容积负荷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工艺+曝气生物滤池】相关文章:

1.焦化废水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试验研究

2.曝气生物滤池深度处理焦化废水试验研究

3.曝气生物滤池在乡镇卫生院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4.曝气生物滤池铝盐化学强化与生物协同除磷

5.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两种填料启动挂膜的试验研究

6.曝气生物滤池内同步硝化反硝化的研究进展

7.气缸盖加工艺分析

8.高密度迷宫斜板沉淀+无阀滤池水处理工艺

9.生物与化学制药工艺自荐信

10.生物脱氮工艺的发展综述

下载word文档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工艺+曝气生物滤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工艺+曝气生物滤池相关文章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