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郁离子文言文翻译

郁离子文言文翻译

2022-10-14 09:30:5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不吃饭了”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郁离子文言文翻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郁离子文言文翻译,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郁离子文言文翻译

篇1:郁离子文言文翻译

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妬②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③,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④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⑤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螘⑥集,见物则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明·刘基(字伯温) 《郁离子 ·卷七》

翻译

僰族人(善于)调教猴子,给它们穿上衣服教它们跳舞,(使它们)旋转得很圆转动有角度(很有章法),配合音律节拍(默契)。四川的(一个)儿童看了很妒忌他们,为自己不如他们而羞耻,而在想着用什么方法破坏它们,就在袖子里放了茅栗子前往。宴席开张猴子们出来(表演),众人都站起来专心观看,左右的猴子舞蹈跳得都很合节拍。四川的儿童故着无意地挥袖丢出茅栗,将它们丢到地上。猴子(见了)扯掉衣服上前争抢,酒壶也撞倒了桌案也掀翻了。僰族人(怎么)呵斥也不能制止,非常沮丧。

郁离子说:“当今用没有纪律约束的軍队去打仗的,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吗?”

篇2:郁离子文言文翻译

豢龙先生采药于山,有老父坐石上,揖之不起,豢龙先生拱而立。倾之,老父仰而嘘,俯而凝其神,玉如也,颔而笑曰:“子欲采药乎?余亦采药者也,今子虽采药而未知药也,知药莫若我。”豢龙先生跪曰:“愿受教。”老父曰:“坐!吾语子。中黄之山有药焉,龙鳞而凤葩,玉质而金英,宵纳月彩,晨晞日精,宅厚坤以为家,澡沆瀣之流荣。其味不苦不酸,其性不热不寒,淡如也,淳如也,其名曰芝。得而服之,寿考以康,百病不生。皥皥熙熙,跻于泰宁,而五百年一遇之。太行之山有草焉,丹荑而紫蕤,根如伏龙,叶如翠翘,葱葱萋萋,蔚茂以齐,其名曰参。得而服之,老者少,少者寿,病者已,尪者起,而三百年一遇之。南条之山有草焉,性温而和,味芳以辛,馥馥芬芬,香气袭人,其名曰朮。得而服之,养精益神,救死扶生,去疾除根,瘴疠莫干,寝兴以安,而百年一遇之。岣嵝之山有木焉,碧干而琼枝,绿叶菁菁,上拂穹青,下临层崖,霜雪洒之而不凝,赤日过之而不炎,其馨菲菲,其味如饴,鬼魅畏之,避不敢窥,其名曰桂。煮而服之,可以祛百邪,消毒淫,扶阳抑阴,敛真归元。岷山之阴有草焉,叶如翠眊,根如南金,味如人胆,禀性酷烈,不能容物,名曰黄良。煮而服之,推去百恶,破症解结,无秽不涤,烦疴毒热,一扫无迹,如司寇之殛残贼。之二物也,有病乃服,无病者不服也。故有弗用,用必中。阴谷有草,状如黄精,背阳而生,入口口裂,著肉肉溃,名曰钩吻。云梦之隰有草,其状如葵,叶露滴人,流为疮痍,刻骨绝筋,名曰断肠之草。之二草者,但有杀人之能,而无愈疾之功,吾子其慎择之哉!无求美弗得,而为形似者所误。”豢龙先生愀然而悲,顾求老人,已不知其所之矣。

翻译

豢龙先生在山上采药,见一位老人坐在石头上,便向他拱手行礼,他却不起身。豢龙先生两手合抱致敬,站立一旁。过了一会儿,老人仰天叹息,又低下头凝神不动,就像玉雕一般。片刻之后,便点头笑着说:“你想采药吗?我也是采药的`呀。今天你虽然采药,但不认识药,对药的了解你不如我。”豢龙先生跪拜说:“愿意接受您的指点。”老人说:“坐下!我告诉你。中黄一带的山上有一种药草,龙鳞而风葩,玉质而黄花,夜间容受月彩,早晨接受日精照射,居山地而为家,冲洗露水中的流华。它的味不苦不酸,它的特性不热不寒,淡而薄,淳而净,它的名叫灵芝。得到它服用,长寿而健康,百病不生,精神舒畅、乐和,能登泰山,腿脚安宁,但五百年才能遇到它一次。太行山上有一种药草,红色叶芽而紫花下垂,根像伏龙,叶子像翠鸟尾上的长羽,葱茏茂盛,蔚茂而整齐,它的名叫参。得到它服用,老年可变得年少,年少的可以长寿,患病的可以去病,瘦弱的可以强壮,但三百年才能遇见它一次。南条山那里有一种药草,它的特性温和,气味香而辣,芬芳浓郁,香气袭人,它的名字叫朮。采得它服用,可养精益神,能救死扶生,去病除根,邪气瘟疫不能染身,卧起平安,但一百年才能够遇见它一次。而在岣嵝山上有一种树,碧干琼枝,绿叶茂盛,上拂苍穹,下临层崖,霜雪洒落在它上面而不凝冰,烈日暴晒它而不炎热,它馨香浓郁,它的味甜如饴,鬼魅怕它,避开不敢窥视,它的名字叫桂树。煮好了服用它,可以除百邪,消除毒淫,扶阳抑阴,收敛真气,恢复元气。岷山的北坡有一种药草,叶子像翠眊,根如南金,味苦如人胆,禀性酷烈,不能容物,它的名字叫黄良。煮好后服用它,除去百恶,破症解结,无秽不涤,烦病毒热,一扫无迹,如同司寇诛戮残贼一样。以上这两种药物,有病就服用,无病则不能服用。所以有时无用,需用必有效。阴谷有一种草,形状像黄精,在背阴处生长,放入口中,口裂,接触皮肉,皮肉溃烂,它的名字叫钩吻。云梦泽的低湿处有一种草,它的形状像葵,叶露滴到人身上,就变成疮痍,能坏骨绝筋,名叫断肠草。以上这两种药草,只有害人的功能,而没有治好病的效用,你千万要小心地选择它们啊!不要寻求好的得不着,却被形状相似的坏药所伤害了。”豢龙先生神色严肃而悲伤,转过头再向老人求教,却已经不知道他到哪里去了。

篇3:刘基《郁离子》文言文翻译

刘基《郁离子》文言文翻译

原文:

楚王好安陵君,安陵君用事,景睢邀江乙使言于安陵君曰:“楚国多贫民,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之食,无使失所。”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他日,见景子,问其入之数,景子曰:“无之。”安陵君愕曰:“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景睢失色而退,语其人曰:“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注释】

①用事,旧指当权。

16.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二处)(2分)

国危矣志利而忘民危之道也。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楚王好安陵君(▲) (2)请以云梦之田贷之耕以食(▲)

(3)安陵君言于王而许之(▲) (4)景睢失色而退(▲)

1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2分)

吾以子为利于王而言焉,乃以与人而为恩乎?

19.本文所倡导的为政之道,与下列哪篇课文的主题最接近?(▲)(2分)

A.《唐雎不辱使命》 B.《曹刿论战》

C.《大道之行也》 D.《醉翁亭记》

参考答案

译文:

楚宣王喜欢安陵君,安陵君执政当权,景睢请江乙去向安陵君建议说:“楚国贫民多,请求把云梦一带的田地租借给他们耕种,解决吃饭问题,不要使他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安陵君向楚宣王转告并同意了他的请求。后来,安陵君见到了景睢,便问他收入的赋税额有多少,景睢说:“没有收入。”安陵君惊愕地说:“我还以为你是为了对楚王有利才那样建议的呢,你竟然把把好处送给百姓而作为恩惠吗?”景睢满脸惊异而退去,并告诉人们说:“国家危险了!执政者只想取利,却忘记了百姓,这是一条危险的道路啊!”

篇4:郁离子救虎文言文翻译

郁离子救虎文言文翻译

《郁离子·僰人舞猴》原文及翻译 刘基 原文:

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巴童观而妬②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③,左右皆蹈节。巴童佁然④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猴褫⑤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僰人呵之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螘⑥集,见物则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明·刘基(字伯温) 《郁离子 ·卷七》

注释:

①僰,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以及滇东一带。

②妬,同“妒”

③伫,站立起来看

④佁然,静止貌

⑤褫,剥去衣服

⑥螘,“蚁”的`异体

译文:

僰族人(善于)调教猴子,给它们穿上衣服教它们跳舞,(使它们)旋转得很圆转动有角度(很有章法),配合音律节拍(默契)。四川的(一个)儿童看了很妒忌他们,为自己不如他们而羞耻,想着用什么方法破坏它们,就在袖子里放了茅栗子前往。宴席开张猴子们出来(表演),众人都站起来专心观看,左右的猴子舞蹈跳得都很合节拍。四川的儿童故着无意地挥袖丢出茅栗,将它们丢到地上。猴子(见了)扯掉衣服上前争抢,酒壶也撞倒了桌案也掀翻了。僰族人(怎么)呵斥也不能制止,非常沮丧。

郁离子说:“当今用没有纪律约束的去打仗的,蠢笨得如同蚂蚁一样聚集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争抢,他们和猴子有什么区别吗?”

要记住这篇文章哦:《郁离子·僰人舞猴》原文及翻译,如果喜欢,可以经常来找我,我是你的“秀秀姐”。

篇5:《郁离子》节选原文翻译

郁离子居山①,夜,有狸②取鸡,追之弗及③。明日,从者④擭其入之所以鸡⑤,狸来而絷焉⑥。身缧⑦而口足犹在鸡⑧,且掠且夺之⑨,至死弗肯舍⑩也。郁离子叹曰:“人之死货利者⑾,其亦犹是也⑿!”

注释

①居山:即“居于山”,在山中居住。

②狸:亦称“狸子”、“狸猫”,善伏之兽,栖息于森林、草丛间,常出没于城市近郊。以鸟类、鼠、蛇、蛙等为食,常盗食家禽。

③弗及:没有追上。弗,不,没有;

④从者:仆人。

⑤擭(huò)其入之所以鸡: 擭,装有机关的捕兽木笼,这里作动词。句意是把鸡放在擭中,再在狸进入的地方设置上这件擭。

⑥絷(zhì)焉:拘囚在擭里。焉,兼词“于之”指“在……里”。

⑦缧(léì):本为捆绑犯人的绳索。这里是“拘禁”的意思。

⑧口足犹在鸡:(狸)嘴还咬着鸡,脚爪还抓着鸡。犹,尚且、还。

⑨且掠且夺之:一边使劲地咬,一边用爪强夺那死命挣扎的鸡。且……且……,一边……一边……。

⑩舍:放开。

⑾人之死货利者:即“死于货利的人”。“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死货利”是“人”的定语,后置。⑿其亦犹是也:大概也像这样吧!其,大概,表推测语气;亦,也;犹,像是。是,这,代词。

译文

郁离子居住在山上,夜间有只野狸子偷他家的鸡,起来追赶,但没追上。第二天,仆人在它钻进来的地方安置了捕捉工具,并用鸡作诱饵。就在当天晚上捉住了那只野狸子。(野猫)的身子虽然被缚住了,但嘴和爪子仍然紧紧的抓住鸡。仆人一边打一边夺,(野狸子)到死也不肯把鸡放下。郁离子叹了一口气说:“为钱财利禄而死的人们大概也像这只野猫吧!”

篇6:《郁离子》节选原文翻译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渔者曰:“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贾人勃然作色曰:“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渔者黯然而退。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人曰:“盍救诸?”渔者曰:“是许金不酬者也。”立而观之,遂没。

注释

贾(gǔ)人:商人。

浮苴(jū):水中浮草

薄:靠近。这里指冲撞,触击。

盍:何不

济:济水。

巨室:世家大族。

亡:沉,沉落。

栖:停留。

予:给予。

向:刚才,刚刚。

薄:迫近。

许:答应。

向许:刚才答应。

无乃:莫非,岂不是,难道不是。

勃然:发怒的样子。

作色:脸变了颜色,指变成了怒色。

几何:多少。

黯然:情绪低落。

退:走开。

吕梁:地名,龙门山。

薄:迫近,这里指冲撞、触击。

覆:翻,这里指翻船。

盍:何不。

翻译

济阴有位商人,渡河的时候沉了船,危急中只好伏在河中漂着的枯草上呼救。一位渔夫驾着小舟去救他,不等船划到跟前,商人就急忙大喊:“我是济上的大户,你能救了我,我送给你一百两银子。” 渔夫用船把他载到岸上去以后,他却只给了渔夫十两银子。渔夫问他:“我救你的时候你亲口许给我一百两银子,可是现在只给十两,这恐怕不合理吧?”商人马上变了脸说:“你是个打渔的,一天能有多少收入?现在一下子得了十两银子,还不满足吗?”渔夫很不高兴地走开了。过了些日子,这位商人坐船沿着吕梁河东下,船撞在礁石上又沉了,而那位渔夫刚好在他沉船的地方。有人见渔夫没动,便问他:“你怎么不去救救他?”渔夫轻蔑地回答说:“这是那位答应给我百两银子却又说不算的人。”于是,渔夫把船停在岸边,看着那位商人在水里挣扎了一阵就沉没于河水之中了…

赏析

俗话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尤其是在经商时,对顾客的诚信尤为重要。作为一个商人,没有做到这一点,即使是“济阴之巨室”,他的钱财又能保持几何呢?一个不诚信的人,无法赢得大家长久的尊重。如果有人不诚信,即使他富可敌国,也会像这个商人一样,糟人唾弃。人无信不立。既然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兑现承诺。言而无信,必失信于人。“济阴之贾人”就是因为不信守承诺,当他再次遇到险情时,无论他怎样对渔夫承诺,渔夫都不会再听他的话去救他,最终把自己最为宝贵的生命丢掉了。看来,“承诺是金”这句话一点都不假。

篇7:《郁离子》节选原文翻译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 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注释

狙:一种大猴。

旦日:清晨。

部分:组织并分配。

之:到。

求:寻找。此指采摘。

什一:十分之一。

自奉:奉养自己。

棰:打。

患苦之:对(这种生活)感到很苦。

树:动词,种。

与:同“欤”,吗。

假:如果。

为之役:被他奴役。

既:完。

寤:同“悟”,醒悟,觉悟

相与:一起。

柙:关野兽的笼子。

卒:终于。

馁:饥饿。

以为:把……当做。

译文

楚国有个以养猕猴为生的人,楚国人叫他“狙公”。每天早上,他一定要在庭院中分派猕猴工作,让老的猕猴率领(其它猴子)到山里去,摘取植物的果实,取(其中的)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有的猴子不给(狙公果实),(狙公)就鞭打他们。猕猴们都认为(这种生活)很苦,却不敢违背。 有一天,有只老猕猴问众多猕猴说:“山上的果子,是狙公种的树(结出的)吗?”众多猕猴说:“不对,(果实)是天生的。”又问:“狙公不能得到(果实)(我们)就不能去采吗?”众多猕猴说:“不对,谁都能去采。”又问:“如果这样那么我们为什么听从他并要被他役使呢?”话还没有说完,猕猴们全领悟了。 那天晚,众多猕猴一起等到狙公睡着的时候,打破栅栏毁坏仓房,拿走他(狙公)存放的粮食,相互拉着手(这里指一起)进入森林里面,不再回来。狙公最后因为饥饿而死。 郁离子说:“世上那种卖弄权术奴役人民而不依正道来规范事物的人,就像狙公吧!只因人民昏昧尚未觉醒,才能让他得逞,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启示:通过养猴子的人残酷剥削猴子,猴子觉醒后群起反抗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社会统治者对人民群众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说明人民一旦觉悟,群起反抗,统治者就只有冻馁而死。

阅读训练

1、写出文中两个通假字和索通的字。

答:通假字:1.与,通“欤”,吗;2.寤,通“悟”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赋什一以自奉。 答:取(其中的)十分之一的`(果实)来供养自己

(2)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答: 一旦有人开启民智,那他的权术就穷尽了。

篇8:《郁离子》节选原文翻译

智伯围赵襄子于晋阳,使人谓其守曰:“若能以城降,吾当使若子及孙世世保之。”守者对曰:“昔者中牟之郭圮,有螇螰堕于河,沫拥之以旋,其翅拍拍,殸 见而怜之,游而负之及陆,谓殸曰:‘吾与子百年无相忘也。’殸振羽大笑曰:‘若冬春之不知也,而能百年无忘我乎?’今晋国惟无人而壅,女以天盈,盈而恃 之,是壅祸也。壅祸恃盈以虿尾于人,天实厌之。晋阳朝亡,女必夕死,死,予不寒犹及见之,其何有于子及孙?”是夕,智伯为韩魏所杀。

注解

晋阳:地名,在今山西太原市。

中牟:古邑名,春秋晋地,战国属赵,在今会河南中牟县东。

螇螰:《说文》:“螇螰,昭蟟也。”蝉的一种。

蛇:蝼蛄,是对农作务有害的一种昆虫。

壅:闭塞不通。

虿:蝎类毒虫。

译文

智伯在晋阳包围了赵襄子,派人对守城的人说:“倘若人能用这座城投降(我),我可使你以及你的子孙世世代代保有此城。”守城的人回答说:“从前 中牟的城倒塌了,有一只螇螰掉到到河时,水沫拥着它而旋转,它的翅膀不停地打着水,这时有一只蝼蛄见了就怜悯它,游过去就背着它到了岸上,螇螰感激地对蝼蛄说:‘我和我的子孙百年以后也不会忘了你啊。’蝼蛄振翅大笑说:‘你的生命短暂得连冬天春天都不知道,又怎么能百年以后不忘记我呢?’如今晋因为没有人而被围困,你凭着天然的有利条件而骄横自大,骄横自大就依赖它,这是围困的灾祸啊。围困的灾祸依赖骄横自大,就像用蝎毒害人,上天实在厌恶这样 做,晋城早晨被攻破,你必定在晚上死,我即使死了,我的尸骨未寒还能来得及看到你的死,那又怎么能对我的子孙后代有什么影响呢?”这天晚上,智伯被韩魏所杀。

篇9:郁离子原文翻译

郁离子原文翻译

郑之鄙人学为盖,三年艺成而大旱,盖无所用,乃弃而学为秸槔。又三年艺成而大雨,桔槔又无所用,则又还为盖焉。未几而盗起,民尽改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郁离子见而嗟之曰庑郁离子》)

阅读训练

1.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1)未几而盗起 (2)鲜有用盖者

(3)人谓之宜泄水以树黍 (4)计其获则偿所歉而赢焉

2.解释下面句子中“为”的含义

(1)然老与少非人之所能为也 (2)公为我献之《鸿门宴》

(3)炮台悉为夷据《三元里抗英》 (4)为其来也《晏子使楚》

3.翻译句子。

未几而盗起,民尽该戎服,鲜有用盖者。欲学为兵,则老矣。

4.郑之鄙人无论是学习为盖,还是学习为桔槔,结果都没有派上用场。直至想学为兵,又已经老矣,从中可以得到什么道理?

5.粤地那个善于耕作的农民与郑之鄙人有何不同之处?

6、上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1)不久。 (2)少。 (3)种植、栽培。 (4)抵偿、偿还。

2.(1)做 (2)向 (3)被 (4)当

3.不久,盗贼四起,人们都改穿军服,很少有用雨具的.。他又想学做兵器,可是自己已经老了。

4.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着眼于长远考虑.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否则会——事无成。

5.郑之鄙人只从眼前利益出发,结果连续失败;粤地农民做事坚持始终,结果不仅能抵偿往年的歉收,还能有些赢余。

6、防患于未然。

1.之:助词

2.鄙:边远地方

3.盖:雨具

4. 桔槔:亦作“桔皋”,井上汲水的工具

5.戎服:这里是指穿军装

6.鲜:很少,极少

7.殆:大概:差不多

8.盗:对反叛者的贬称

9.兵:兵器

10.赢:有余利

11.旱斯具舟热斯具裘:干旱时准备船只,夏天准备冬天穿的衣服,指事先做好准备。具:准备

12.弗:不

13.偿:补偿

14.未几:不久

15.“而”仍其旧:顺接[1]

16.为:做,制作

译文

郑国一个边远地带的人(或说是乡下人)学制作雨具,三年后学会了但碰上大旱,他做的雨具没有用处。他就放弃雨具改学桔槔(打水的用具),三年后学会了却又碰上大雨,又没有用处了。于是他就回头又重做雨具。不久盗贼兴起,人们都穿军装,(军装能挡雨)很少有使用雨具的人。他又想学制作兵器,可他老了,不行了。

(郁离子知道此事后,说道:“人生有很多事常不是人为可以决定的,全由老天爷说了算。不过,虽是天定的,但学习哪种技术,应是自家决定的,那个乡下人之所以弄到这个结果,他自己是有责任的。)

越国有一个善于搞农业的人,垦荒造田种水稻,但是三年都遇上水灾。有人对他说应排水后改种黍米,他不听从,仍然干他原来的活。干旱连续三年。他算了一下收获,已补偿了以前的欠收还有赢余呢。因此说:“天旱要准备船只,天热要准备裘军服。真是世间的名言啊。”

启示

凡事要注意两个方面。一、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收获;二、凡事须防患于未然,就是“旱斯具舟,热斯具裘”。

【郁离子文言文翻译】相关文章:

1.文言文 翻译

2.文言文翻译

3.活版文言文翻译

4.语文文言文翻译

5.《三峡》文言文翻译

6.威武不能屈文言文翻译

7.自相矛盾文言文翻译

8.嗟来之食文言文翻译

9.拔苗助长文言文翻译

10.三人成虎文言文翻译

下载word文档
《郁离子文言文翻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