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日志
“istigkeit”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抗疫日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抗疫日志,希望大家喜欢!
篇1:武汉解封个人抗疫志愿者日志精选
由于一线人手急缺,社区今天一早就联系我,分配了任务:为10户居家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服务。
我马上加入了专门为居家隔离人员建立的微信群,“两斤梅头肉,一只乌骨鸡,送到__小区__号,谢谢”“我家没水了,麻烦送一桶纯净水”“我老婆怀孕了,麻烦带两斤车厘子,要进口的”“五叶神香烟2包,送饭的时候带给我”“家里闹钟没有电池了,麻烦带2节五号电池”。我关注收集群里提出的各种需求,对涉及配菜的要求,马上统计好发给社区指定的超市。社区要求对隔离人员的配菜量要足,价要平,11点前要下单完毕。其他需求则发给所在居民小组的网格员,由他们跟进落实。
11点30分,所有菜都打包完成,我与社区另一位党员志愿者李荣开始送菜,阿荣是本地人,又在社区摸爬滚打十几年,大到区府,小到出租屋,耳熟能详,我读着订单上的地址,他开着电动车风驰电掣,穿行于大街小巷之间。有的隔离人员住在商业楼盘,我们送到小区门岗,物业再安排送到家。有的住在出租屋,光线昏暗,连灯都没有开,大白天我们都要打着手电筒,一层一层爬上去,把菜放在门口再敲门,通知住户“你家的菜到了,出来拿一下”。爬楼梯的时候,阿荣还在不停的接电话,“你家的猫粮没了?好,明天给你送过来,5斤够不够?”“什么?煤气没有了,我忙不过来,我叫煤气公司派人来给你换行不行?”。
中午12点30分,所有菜都送完了,我回到社区倒在沙发上,感觉身体快散架了。下午1点43分,手机“叮咚”一下把我叫醒,居家隔离群一位隔离者发了张一家三口戴着口罩回家的背影照片,我眼睛立即湿润了,无法相见的隔离岁月里,我们确认了谁是我们最牵挂的人,谁又是最牵挂我们的人。
篇2:武汉解封个人抗疫志愿者日志精选
早上,像往常一样,我穿上厚重的外衣,戴上口罩,投入到了一天紧锣密鼓的志愿服务工作中。今天来了新的志愿者,我们群防群控,共同抗击疫情。
志愿者队伍壮大了,出行的群众却越来越少了,这是我这几天最大的感触,不仅如此,大家出行戴口罩的安全防护意识也越来越强,采购生活必需品的来往群众也会跟我热情的摆手,主动告知去向。看到志愿者们的每日坚守,居民纷纷点赞,叮嘱我们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多注意休息,别着凉,别感冒。
疫情防控工作还在继续,疫情不除,我们的步伐就不会停止,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有我们同舟共济、严防死守的决心,一定会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
篇3:武汉解封个人抗疫志愿者日志精选
3月14日,是我下沉__社区开展党员志愿者工作的第41天。这一天,城区部分公交首次恢复运营,为复工复产和上班人员提供保障,路上车流和人流明显多了起来。因白天在单位工作,便调换了晚班值守。晚上9点,一辆车从龙韬园小区出来,夫妇两人带着七八岁的小女孩准备赶往郧县,女孩父亲急着赶去参加某项目工地的工程复工,同事耐心指导着他们签订承诺书并登记相关信息,我拿着额温枪逐一对他们测量体温。就在他们登记完准备离去时,小女孩打开车门,走到了值守的卡口平台处,突然向我们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礼,接着一边鞠躬一边大声说“叔叔,您们辛苦了,谢谢您们”。还没回过神的我和同事赶紧回道“真懂事的小姑娘,这是我们志愿者应该做的”。第二天,依然饱受感动的我和小组的同事讲述了这件难忘的小事,大家纷纷表示“在下沉社区期间,我们收获这样的感动有太多太多……”。
回顾一个多月的下沉社区工作,虽然有些累有些疲劳,但是我们__社区第二党小组的全体志愿者们都能在苦中作乐,从琐碎工作中寻找快乐,在点滴付出中不断地收获感动。大家找来废纸箱做成了值守办公专用箱,有的从家里找来喷壶制作了酒精消杀工具,打印通行小管家二维码并用透明胶做了塑封,用简陋的帐篷和凳子组建了露天办公室,从家找来一辆自行车变成了代缴燃气费、代买药的专用通勤车,有的还从家中端来新鲜的水果慰问夜间值守的同志们……
正是有这样一支团结齐心的党小组,大家工作的干劲格外足,有同志主动上门为居民更换坏掉的吸顶灯;有的看到垃圾桶外散落的垃圾,主动拿起扫把将垃圾清理干净;有的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从医院回来,主动上前搀扶;为给居民买到生产厂家和剂量相同的药连续跑了多家药店,并及时送上门;有的为帮助困难居民购买优惠打折的婴幼儿用品,自己掏钱帮忙拼团凑单;为让居民们吃上正宗的柴火豆腐,在多个小区群里动员、登记和联系,花了两天时间才完成拼团;社区将慰问物资送到卡口,得知消息后所有同志第一时间积极响应,肩挑背驮齐上阵,当天将所有慰问物资送到困难人员家中……
工作初期,为鼓舞士气,党小组组织党员们在寒风中重温入党誓词;为庆祝一个月的阶段性胜利,在三八节为党小组的全体女同志送上了暖心奶茶;为因复工复产回到工作岗位的同志一一送上离别的祝福。我们的齐心付出换来了居民的真心理解,周边居民看到冷风中的我们没热水喝,主动送来了暖水瓶和纸杯,小朋友送上了自己的零食;楼栋里的4位热心居民主动申请,积极加入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党小组负责的多个楼栋第一时间推选配齐了楼栋长,服务的4个老旧小区232户居民无一例确诊患者。
习近平总书记10日在武汉市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在这场大考中磨砺责任担当之勇、科学防控之智、统筹兼顾之谋、组织实施之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随着当前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加强疫情防控这根弦依然不能松。下一步,第二党小组的志愿者们将继续集中精力、心无旁骛做好各项工作,在坚持内防扩散的同时外防输入,进一步做实做细社区工作、咬紧牙关、坚持到底,为早日取得抗疫战的胜利而不断努力。
篇4:武汉解封个人抗疫志愿者日志精选
“一线防疫工作辛苦,但是值得,这应该会是我人生中最特殊、最难忘的一段日子,收获满满。”2月27日上午,在____自治县__镇__社区,刚过20岁生日不久的女孩__在给小区居民测量体温。
2月16日,就读于__大学中文系的__找到__社区居委会,主动申请加入一线疫情防控队伍,成为了社区第一个“00后”大学生志愿者。这个“00后”女孩,和该县团委组织的志愿者队伍一起,奋力投身于抗疫一线工作,不仅以工作主动、认真征服众人,还将内心的光和热转化作实干与担当。她用笔描绘出一个个一线社区人员的日常工作群像,她的细腻感受,让我们窥见了“00后”这个肩负国家未来的多元化青年群体善良独立、饱含家国情怀的一面。
以下为__的抗疫日记内容:
2月17日
生活向来百态,有些人光是活着便已经拼尽全力了,想来这便是公益的意义?不断触碰远方的故事,知晓同片天地下总有人在困难面前咬牙奋斗着!
2月18日
参与第三次地毯式排查任务,一楼一楼的爬,挨家挨户地敲门询问,走了一天感觉腿都要断了,听刘湘哥说他前两次已经走破了一双鞋,基层工作者真的很不容易!
2月19日
我提出的分格笔记法被采用了,我还是做出了些贡献的,耶!
2月20日
手持党旗去巡街,感觉格外神圣庄严,真希望早日以党员的身份手持党旗啊!
2月21日
基层工作者的工作细碎繁冗,并直面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各项安排最真实的情绪,或接受褒扬,或承担怒火,当真难啊!
可整个社会都是靠我们这样的螺丝钉才保持住安稳的呀!这群平凡而又伟大的普通人,真应该向你们致敬!
2月22日
因此次活动,我结交到不少朋友,说是朋友,可只闻其名不见其貌。大家因相同的情怀聚在一起,为同一个目标一起出谋划策,年轻,我们未来定然可期。
2月24日
越多社区的居民们开始主动配合我们的卡点工作了,每一句“辛苦了”都是能让我们满满动力前行的力量啊!
篇5:抗疫征文
待在家里久了,难免寂寞郁闷。
我和小区管理者商量,能否让我在小区当志愿者,客串保安!避免封城后在家吃饭,睡觉,睡觉,吃饭的无聊循环。
小区管理者了解我身体健康后,爽快地答应了。
职责就是在小区大门前,和其他保安一起,对出入人员严挌登记:姓名,性别,住址,身份证号,电话号码,出入时间和缘由,当然,最重要的一项还要测量体温。
由于严格管控,每天出入也没有几个人,晚上更少。
这天半夜,我正在保安亭值班,睡眼朦胧,忽然发现不远处的垃圾桶边,有个人影忽闪忽闪。
我立即拿上强光手电筒,跑过去一照:一位老年妇女正在半人高的垃圾桶里掏捡!
尽管口罩遮住了她的半边脸,但是从额头上深深的皱纹和花白的头发,可以看出已经六十多岁了!身边放着蛇皮塑料袋,手里握着六七十公分长的双齿小铁耙。
“干什么的?”我厉害喝道。
“师傅,我拾破烂的!“她镇定回答。
“你几时进来的?“我追问。
“我就住在小区三栋一单元101车库。”她若无其事。
“你怎么晚上出门拾破烂?“
“规定白天不让出门,怕传染呀!“
“你晚上出门就不怕传染?”
“我当然怕呀!可是,我一家人也要生活呀!“老妇人诉苦:“师傅,实话跟你说,我家去年腊月办的年货,没有过正月十五就吃完了!“
“小区现在购物都是网上下单,网下配送。“我有些同情,跟她解释。
”我儿子儿媳妇都知道这件事。”她无奈地说,“配送不是白送呀,也要钱啊!我儿子儿媳妇,每年过年在家待几天,陪陪我和孙子,就外出打工了。今年一个正月都过去了,没有赚到一分钱!房贷钱,物业费、水电费、生活费、孙子的书本费、还有各种补习费,问谁要啊?"她的声音明显有些哽咽。
为了不惊扰其他居民的休息,我没有再问,只是将她拾到的塑料瓶、易拉罐、废纸箱和一些她认为有用的废品,帮她装进蛇皮袋里。
她一瘸一拐,拖着装有废品的蛇皮袋向另一栋楼的垃圾桶走去。
我回到保安亭,睡意全无。
篇6:抗疫征文
温馨舒适的宾馆房间里,回到宾馆的医生刚换下外套,洗完手,端起水杯,桌子上的手机信息就来了。
“亲爱的,饭我放在你们宾馆的门卫室了。今天我买了一只鸡杀了,给你炖了汤。你天天给新冠病人看病,很辛苦,鸡汤补身体,提高免疫力,全部吃了。”
医生是一个医院的呼吸内科医生。武汉自从发生新冠传染病以来她天天战斗在医院医治病人的第一线给病人看病,治病救人。
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的传染病病毒,传染性很强,人类对它还认识不足,没有特效药。
医生担心把病毒带回家里,传染给家人,她把孩子,父母托付给男人,自己住在医院附近单位租的一个宾馆里,通过微信与家里联系,不见面。
男人很担心妻子的身体,每天给妻子做好饭菜,妻子下班时,准时给妻子送到宾馆,给她补充营养。
医生刚吃完饭,男人的微信又来了。“亲爱的,晚上还是那个时候上夜班吗?我准时来送你。”
宾馆离医院大约1公里左右。夜深人静,男人很担心医生的安全,每天开车送医生。
为了减少传染,医生不坐男人的车,医生在前面走,男人在后面跟着。
晚上医生上夜班的时候,男人的信息又来了。“亲爱的,好了吗?我在外面等你。”
她在前面。
他在后面。
男人的汽车不远不近,用汽车的前大灯给医生当路灯,保驾护航。
医生进到医院后,她给他发了一个微信。
这是她的温暖和感激。
她每次这个时候都要给她的男人发一个这样的微信。
“好了,放心,我进到医院了。你们一定注意安全,不该去的地方,一定不去。出门戴口罩。”
篇7:抗疫征文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刘有爱在聊天时要导入背景乐曲,妈妈是票友,最爱唱家乡戏。和主治医生约好时间后,即将开始和妈妈连线了。
刘有爱是一名网络主播,每天通过网络平台“带货”,年纪轻轻赚上了钱。近段时间,她放下了手上所有的工作。每天要和远在武汉的妈妈视频聊天。这件事比天还大,有爱每次要做精心准备,今天设置的背景音乐正是折子戏《花木兰》,唱的是花木兰凯旋归来,与家人欢聚的喜庆场面。
有爱的妈妈方菲,是市人民医院感染科的一名医生。春节期间,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方菲作为市医院第一批援汉医疗队员,奔赴武汉抗击疫情第一线。
方菲医疗经验丰富,驰援武汉后,接受医院任务挑起担子,担任了重症组组长。
起先,病人是越接越多,医务人员应接不暇,方菲不怕苦不怕累,受到大家交口称赞。不幸的是在一次治疗过程中,方菲的防护服被一名烦躁的患者撕拉破损,感染上病毒!
有爱和她爸爸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后,怔住了。有爱的爸爸刘明亮是医院的心理医生,知道新冠肺炎感染的风险性,疫情中心感染率更高,当时方菲要报名参加援汉医疗队,父女俩均表明了担忧。
方菲向家人敞开心扉,“小时候,我家里穷,村里人东凑西凑把我送进大学;在大学里,国家助学金帮助我完成学业,才使我拥有了现在稳定的职业和幸福的家庭。”“大学毕业时,我立下过誓言,有生之年我要做几件有意义的事。现在有爱也长大了,是我实现誓言的时候了”。方菲的一席话让父女动容,在家人的支持下,方菲在请战书上按下了自己的红手印。
“精忠报国,战胜疫情”,方菲出征前和队员们的铮铮誓言时时回响在耳畔,有爱向妈妈学习,抽空参加一些防控疫情的志愿者活动。
在武汉,妈妈会在下班时间和家人聊天,聊得最多的是战“疫”。视频中,妈妈已把养了多年的秀发剪了,自豪地称短发为“战斗发”。
方菲作为组长,以身作则,经常主动延长工作时间。重症组工作量大,防护服罩得全身是汗,体力消耗很大。有一次,妈妈在视频里说耳根痛,转过头叫女儿查看,耳根被口罩勒出了深深的红痕,磨破了皮,有爱是心疼不已。后来有一次,聊着聊着,妈妈竟然累得睡着了。刘明亮就此减少了母女俩的聊天次数,让爱人有更多的时间休息。
亲情是神药
如今,不幸的消息传来,非常时期武汉封城,不能飞到亲人身边,父女俩心急如焚。
应家属要求,妈妈的同事点开了妈妈的微信。刘有爱通过视频见到了妈妈,两三天不见,妈妈已经瘦了一圈,显得很娇弱。有爱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爸爸也紧紧地抓住女儿的肩膀,强颜欢笑。
刘明亮知道,亲人的情绪对病人影响很大,坚决不能让另外一种病毒,心理恐慌病毒蔓延开来。那位患者就是焦虑引起抓狂,侵害了医生。方菲久经战场,首先镇定了下来,打破了愁闷的场面,告知了病情:“我被感染,属轻症。通过氧疗、免疫调节治疗,能够康复。”
下线后,有爱和爸爸商量:“我们不能眼巴巴地等待,我们也应该为妈妈做些什么?”爸爸的口气更坚毅:“是的,我们一家三口人要并肩作战,一个都不能掉队,一个都不能少!”
晚上,刘有爱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小时候,有爱喜欢搂着妈妈睡觉,喜欢问东问西,有爱问妈妈:“我为什么叫有爱啊?”妈妈说,“你出生那天,医院里发生了一件事,感动了很多人。”妈妈娓娓道来:有个小朋友,遭遇了严重的车祸,大脑受损,一直昏迷不醒。孩子的父母亲,每天用录音笔录读儿子喜欢的故事,重复播放。坚持一个月后,终于唤醒了儿子。
医院里,这件事马上传扬开来了。这天恰巧方菲分娩生产,事情同样触动了刘明亮的内心世界。他深切地告诉方菲,亲情是一剂神药,有爱就有奇迹。我们把女儿取名有爱吧!
想到这里,刘有爱灵光闪起。现在移动互联网发达,宅在家也可以向妈妈传递亲情,千里之外也可以与亲人心连心!
当然,刘明亮赞同女儿的举措,用他心理医生的专业角度分析,合理利用音频资料、音乐,可启发人体内的稳定感,内在力量,提高心理免疫力,有了良好的精神需求,可减缓身体创伤,对抗病毒,可辅助身体提前康复。
下一步就是找素材,有爱翻出了妈妈所有的照片,找出了自己所有的小视频。
小视频里的农村题材大多来自木井村,妈妈出生在木井村,这里有妈妈熟悉的青山绿水,有妈妈割不断情愫的父老乡亲。
木井村地名来自村中的那口水井,水井的井壁上砌有整块整块的香木,这些珍贵的香木百年不腐,能净化井水,传说还能抗瘟疫。常年饮水的村民身强体健,拥有了一口好嗓子,大家饮水思源,就把发源于此的戏剧称为“木井戏”。
有爱经常来外婆家。第一次直播时,妈妈特意请了假,亲自陪她来到木井村,协助女儿工作,在舅舅以及村民的配合下完成了首播。渐渐地,城里人通过有爱直播喜欢上了这个原生态的山村,山里的茶叶、水果、笋干菜、红薯干,这些本来自给自足的土特产,也销往了远方。有爱也成了最受村民欢迎的“外甥囡”。
六年前,方菲捐资给木井村,与村民一起修路的新闻照,有爱找到后,巧妙地把新闻照和小视频剪辑成一体,制作成手机录频《美丽家乡》发送给妈妈。为妈妈助力,为妈妈加油!
有爱把找出来的照片进行分类,依据时间顺序制作成电子相册系列,有亲子相册,里面是妈妈和她的生活照片;有荣誉相册,里面是方菲在单位历年来获得的多项个人奖项……。照片里,妈妈一张张地在老去,有爱又看见自己,在照片里一张张的成长。妈妈的勇敢,妈妈的坚韧在照片中回放,有爱觉得妈妈真的好美。她编辑好图片,再配上文字,导入背景音乐,这是有爱的拿手戏。
方菲收看这些电子相册,滚动播出的都是美好的回忆,脸上涌起幸福的笑容,病痛好像舒缓了些。方菲和家人分享自己的心得,坦诚相告:“我害怕过,也想到可能会死。在这和平时代,我不想成为英雄,但这次疫情使大家知道了,春节不能串门聚集,出门要戴口罩了,贫贱的富贵的,都不能置身于事外。国家的事与每个家庭、每个人息息相关。”
在这场风雨磨砺中,有爱分担起责任,她宽慰妈妈:“新冠肺炎的治愈率达97%,您马上就会好起来的。”“我和爸爸都挺好的,请妈妈放心。我学会了烧菜,爸爸说好吃得不得了。您回家了,我做大厨。”
方菲很欣慰,女儿懂事了,回应道:“我回来后,天天做你的吃货。”
刘明亮自然没闲着,他制作了旅游系列相册。在草原 篇章里导入了轻柔的风声,春风的音乐拂过,方菲全身有一种被洗涤后的通透感,物我两忘,在草原上无忧无虑地驰骋着,驰骋着,身上的担子被春风逐一吹落。
回馈效果不错,刘明亮乘胜追击制作出森林 篇章,导入了泉水声、鸟鸣声,方菲在爱人的引导下,全身放松,有了轻缓的深呼吸,一棵大树在春天吐露了新芽,方菲慢慢舒展自己,绽放自己。
方菲学过瑜伽,稍加点拨,马上融会贯通。每天坚持冥想静心,情绪频道切换到了春天的旋律里。
刘明亮进一步鼓励:“我很长时间没有听你唱‘木井戏’了,现在你有时间了,练练嗓子,唱戏可以解闷,好处多多呢。”
唱戏可以减压,调节情绪。隔离病房里,方菲有自己的小空间,医院也支持做心理调适,正好可以把自己的兴趣捡起来。方菲在唱吧网上试声练习,几天下来,那悠扬动听的唱腔又回来了,那笃定不移的气场又回来了。
刘有爱在视频聊天时常常起哄:“妈妈唱,爸爸跳舞,伴舞伴舞。”长久不跳,刘明亮的舞姿僵硬,磕磕绊绊的动作把母女俩笑翻了。
一家人齐心协力,用爱推开了一扇通向春天的窗户。一天,两天,半个月,二十天的千里陪伴,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加上医生精心治疗,妈妈转危为安了!
这时,方菲提出了一个新的决定:“以前很多人认为,如果不涉及到自己,不涉及到自己的家庭,人家的生老病死,与自己无关。国难面前,生命至上,每一个人都牵连着国家的末梢神经,我们举国之力抢救每一个新冠肺炎患者,体现的就是一个都不能少,家国情怀同气相求。所以我这次站出来,就是为‘一个都不能少’而战,如今医院人手紧张,我已请求继续留在第一线。”
方菲及家人的事迹,通过新闻报道,也传到了木井村。村长打来电话,欢迎有爱来村里为妈妈做专场直播。疫情时期,不能串门,有爱婉言谢绝了。村长继续说:“等你妈妈英雄凯旋,欢迎你全家回家来,我们全村人一起为你妈妈唱《花木兰》!”电话那头的声音是激越高亢。
篇8:抗疫期间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发动一切力量,抵御病魔,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联合行动,打起了戮力同心的配合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严峻形势,有众多“逆行者” 冲在前线,广大医务人员们在年夜饭饭桌上和家人告别,驰援武汉,日夜奋战,坚守岗位,忘我工作,发扬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伟大精神。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一直被家长、老师保护在羽翼之下,但是在祖国危难时刻,我也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时刻铭记,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共青团员,要充分发挥团员的先进性和责任感,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先,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事业中,尽一份哪怕微小绵薄的力量。
在这次疫情防控攻坚战中,作为大学生,同样是重任在肩、义不容辞,我和同学们首先做到了利用微信、微博等发达的信息网络,向周边的亲人朋友们普及了本次疫情的严重性、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自身防护的必要性,鼓励亲朋好友一起响应钟南山院士关于主动利用春节在家隔离疫情的号召,时刻做到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宣传正规新闻平台的权威消息,做到将小我融入大我,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发挥自身力量让更多的人响应号召,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小区封闭期间,我申请加入小区志愿者队伍,在加强自身防护的情况下,参与了自己家所在小区的楼道清洁消毒、居民果蔬配送工作,以实际行动向周围的群众普及健康防疫的知识以及为居民服务,对违反规定随意外出的居民进行耐心的提醒、劝返。按照上级组织机关的要求,跟随社区基层党组织一同参与到走访社区住户调查情况并普及防疫知识、协助测量体温、宣传防控思想等工作之中。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我相信只要大家万众一心,就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
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正在进行一场疫情阻击战,我们大学生在其中也应该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虽然没能奋战在抗争的第一线,但应当竭尽所能,我作为一名共青团员,要响应号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听从组织的安排,时刻以高标准来要求自己。从点滴小事做起,做好小区志愿者工作,为每一位居民住户做好服务,与每一个正在为这场战役做出贡献的人一同奋战,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抗疫日志】相关文章:
1.抗疫诗歌
2.抗疫英雄
3.春节抗疫
4.抗疫作文
5.抗疫志愿者
6.一线抗疫
7.抗疫心得体会
8.抗疫逆行
9.抗疫护士
10.抗疫医护人员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