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小胖墩的喂养建议

小胖墩的喂养建议

2022-09-12 08:31:10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满月脸”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小胖墩的喂养建议,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小胖墩的喂养建议,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胖墩的喂养建议

篇1:小胖墩的喂养建议

小胖墩的六条喂养建议

专家给所有胖孩子的父母提了一些原则性的.养育建议,我们一一记录在这里――

●从出生的那一刻开始,就要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习惯。

●尊重孩子饱和饿的感觉,养成饱了就停止吃的习惯。

●坚持食物的多样化,尤其是蔬菜和水果。

●饭前吃一些水果或喝一些汤。

●因为孩子不太能够区分什么是饱,什么是撑,但对饿的感觉却很明显。所以,不妨问问孩子:“你还饿吗?”如果他告诉你“不饿”就可以不吃了。

●家长首先要改变自己。无论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孩子都会对你的方式进行复制。

篇2:“小胖墩”

在我们班里,有一个“小胖墩”,因为他长得肉墩墩,胖乎乎的,所以,我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小胖墩”。

他一身衣服显得那样简单、随便,一头短发,一张圆脸,红润润的,充满了笑容,两条又淡又细的眉毛,使人很难发现那一对小小的眼睛,它虽小,但是十分有神,充满灵气,在它下面就是那只蒜头鼻,好像被按住似的,显得十分的平坦,一张大嘴巴,几乎占居了半个脸,嘴唇厚厚的,口里总是出现铅笔头、塑料、废纸等东西,真是名符其实的“垃圾筒”,每当他笑时,就会露出一排既黄又稀疏的牙齿,显得十分的可爱,他就是我班的“小胖墩”————葛润声。

“小胖墩”非常爱写作文,只要他提起笔,优美的词句如流水般涌出,思路十分流畅,他的性格直爽热情,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做起事来认真,令人放心。

最让我佩服的还是他学习时一丝不苟的精神。记得有一次,大家都要背书,到了放学,他们那组的何雷还没背熟,于是“小胖墩”决定陪他背完,他先让何雷看三遍,但何雷不肯,央求道:“小胖墩只抽第一、最后两段行不行?”“小胖墩”听后,很生气,斩钉截铁地说:“不行,带你背书是我的职责,再说,把书背好对你有好处,你怎么能这样呢”,一些同学听了,劝阻道:“哎,你让他到尹老师面前背吧!”“不,这是尹老师交给我的任务,我怎能不完成,反倒给老师添乱呢”,“小胖墩”气急了,皱着眉头,大声道,接着,他一边开导他,一边帮助他,不知道是被感动,还是自知偷懒无门,只见何雷拿起书很快地背了起来,“小胖墩”看了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额头上渗出了一层层又细又密的汗珠,不一会就从他那圆脸上滑落下来,只见他满脸微笑,双手不停地擦着.......不知什么时候,他爸爸早在门外等候,过了好些时候,何雷终于背了个大概,这时,“小胖墩”在一旁为他加油、鼓气,又过了一阵,何雷终于背熟了,他们俩背着书包,手拉手高兴地走出了校门......

这时,太阳落山了,余辉晒在“小胖墩”的身上,远远望去,那圆滚滚的身躯渐渐地消失在夜幕中。

指导教师:尹玲

篇3:“小胖墩”如何吃出健康?

“小胖墩”如何吃出健康?

问:我家宝宝才5岁,已经是个大胖小子了,我实在不想看着他再继续胖下去,请问饮食方面可以如何调节?

答:以下几个建议可以考虑下:

1、尽可能自己做着吃

如今,为节约时间,人们更喜欢在外面就餐,或直接购买半成品或成品食物。此类食物一般热量及脂肪含量较高,在制作过程中造成大量的营养素流失,从而易造成人体营养素不足或营养过剩。所以,我们提倡有规律的家庭饮食,一天三餐中,争取能有两餐在家解决,从而既能让孩子们更多地享受愉快的进餐氛围,也能改善其健康状况。

2、吃饭要定时、定量

一天三餐或四餐的时间要相对固定,进食量也要相对固定。早餐一定要吃好、吃饱,并摄入一定新鲜果蔬,食入总热量应为一天的30%。同时适度减少晚餐的`进食量,如孩子睡前有饥饿感时,可让其喝一杯鲜牛奶,这样既不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又有助于孩子的睡眠。

3、替换零食种类

对于已习惯吃零食的孩子,可将其常吃的糖果、巧克力、口香糖、汽水、蜜饯等高糖、高热量的点心、零食更换成纯牛奶、酸奶、水果等低脂高纤维类食品,同时减少其饮料的摄入量。口渴时尽量选择白开水,因为白开水才是人体最健康、最经济的水分来源。

4、烹调口味尽量清淡

食物烹制时,尽量少加入刺激性调味品,食物宜采用蒸、煮或凉拌的方式烹调,让宝宝减少食用油的摄入。

5、放慢进食速度

细嚼慢咽有助于孩子细细品味食物,并提高对饥饿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找到吃饭的自然停止点,避免饮食过量。还可以用游戏的方式,如我们比一比谁咀嚼的时间更长,来培养宝宝细嚼慢咽的习惯。

6、减少脂肪类食物摄入量

有些妈妈认为小宝宝减肥要先从主食减起,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因为主食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会转化成糖分,可以供给大脑发育的需要。每餐的主食只要不超标就可以。最好从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量入手。有些妈妈认为,让宝宝少吃肥肉就可以了,当宝宝吃瘦肉的时候会丝毫不加以控制。实际上,100克瘦猪肉含蛋白质16。7克,而含脂肪却达28。8克。所以,瘦猪肉其实并不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瘦猪肉吃得太多,动物性脂肪的摄入量也会大大增加。

7、每餐必有汤或粥

先吃些蔬菜,再喝汤,最后吃主食。要让孩子养成每餐必有粥或汤的习惯。饭前喝汤不仅促进消化吸收,还可以有一种铺垫的作用。

篇4:怎么喂养小刺猬

小刺猬有喜静、怕光、昼伏、夜出的习性,所以在家庭饲养时,最好选择就是比较安静,人为干扰较少的地方饲养。

如果家里有庭院,最好将小刺猬饲养在院子里,如果没有庭院,也可以饲养在阳台。

用木箱给刺猬建巢窝,窝内铺上些干草、松树叶或秸秆。

窝外最好用石头和泥土垒一座小土堆或假山,种上花草,供刺猬活动使用。

02

刺猬是杂食性动物,在野外主要靠捕食各种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以及草根、果、瓜等植物为生。

家庭饲养可以自配饲料,以肉类下脚、粮食及副产品、青菜等按比例配合饲养。

另外,毛毛虫、甲虫、蜗牛、蚯蚓等小动物和水果也可喂养,注意在傍晚给刺猬喂食最好。

03

如果你喂养的刺猬怀孕了,那你应该注意刺猬怀孕后,它会开始寻找安全清静的地方作为自己和一个月后即将出生的小刺猬的巢穴。

如果您在后院堆放的木料堆附近发现了刺猬的行迹,就请您暂时推后春季大扫除,因为这里很可能已经成为了母刺猬的产房。

04

当小刺猬出生后,刺猬妈妈会教小刺猬怎样觅食,如果您想对养育幼子中的刺猬妈妈提供帮

助,可以在它们出没的地方撒些猫粮、狗粮,但千万不要拿牛奶、咸面包和有调料的食品给它们。

05

刺猬在冬眠时,体温会下降到9度。

呼吸1-10次1分钟,枯枝和落叶堆是刺猬最喜欢的冬眠场所。

如果刺猬是在室外的窝中冬眠,此时如果你焚烧落叶,便会是刺猬的灭顶之灾,因为冬眠中的刺猬会偶尔醒来,但不吃东西,很快又入睡了。

冬眠的刺猬如果过早地醒来会被饿死的。

篇5:怎么喂养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性格非常孤僻的动物,喜安静,怕光、怕热、怕惊。

一旦脱离野生环境被人类当成宠物饲养,也就等于下达了对它的“死亡通知书”。

记者曾经采访过许多养过小刺猬的人,除了其中把它放生的两人外,其余的刺猬都是很快就死去了。

因此,请不要把刺猬当成宠物!一般情况下,刺猬会远离人类的活动区域,喜欢把窝做在郊野荒地的边缘或溪流边上。

随着北京这几年房地产开发的迅猛发展,大量的市民住到了郊区,强行成为了野生刺猬们的邻居。

如果和刺猬们狭路相逢,市民该怎么办呢?下面就分四季说明一下和刺猬如何和平共处。

春季:冬眠结束,刺猬醒来,当气温上升到10度时,刺猬会感到非常口渴,急切地寻找水源。

此时遇到它们千万不要好心喂牛奶,因为这样会导致死亡。

此时比寻找食物更紧要的是寻找配偶。

母刺猬在接受求偶前,雄刺猬要在她周围耗上几小时之久,此后,他就完成了使命。

母刺猬开始寻找安全清静的地方作为自己和30天后即将出生的小刺猬的巢穴。

如果您在后院堆放的木料堆附近发现了刺猬的行迹,就请您暂时推后春季大扫除,因为这里很可能已经成为了母刺猬的产房。

夏季:小刺猬出生了。

它们全身有100多根刺,出生后前两周无视力。

小东西由母乳喂养4-8周。

而后,母刺猬教授如何觅食。

两个月后,母刺猬停止照顾幼刺猬,让它们独立生活。

成熟的.刺猬平均每餐进食40克食物。

大约90%的小刺猬寿命不到一年。

如果您想对养育幼子中的刺猬妈妈提供帮助,可以在它们出没的地方撒些猫粮、狗粮,千万不要拿牛奶、咸面包和有调料的食品给它们。

秋季:刺猬主要精力放在觅食上。

每晚可吃掉200克食物。

成年刺猬体重可达2.5公斤。

它们用小树枝和杂草来营造冬眠的巢穴。

有时它们的巢穴有50厘米的隔层。

它们也能在木制楼梯下或其他人造场所睡眠。

冬季:刺猬在巢穴中冬眠时,体温下降到9度。

呼吸1-10次/分钟。

枯枝和落叶堆是刺猬最喜欢的冬眠场所。

此时人们如果焚烧落叶,将是刺猬的灭顶之灾。

冬眠中的刺猬会偶尔醒来,但不吃东西,很快又入睡了。

冬眠的刺猬如果过早地醒来会被饿死的。

【小胖墩的喂养建议】相关文章:

1.小胖墩锻炼记周记范文

2.喂养小动物作文

3.小白兔喂养日记

4.环保小建议作文

5.英语自我介绍的小建议

6.电脑保养小知识 电脑保养小建议

7.第一次喂养小动物500字作文

8.喂养的解释和造句

9.人工喂养要注意的细节

10.给新版红楼梦编导的小建议

下载word文档
《小胖墩的喂养建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