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秋未央散文

秋未央散文

2022-09-05 08:40:5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反熵”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秋未央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秋未央散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秋未央散文

篇1:秋未央散文

秋未央散文

说来奇怪,短短的福冈之行,只是对于太宰府天满宫还保存着美好的印象,其他的却早已模糊而荡然无存,以至于见着窗前纷飞的落叶和大街上行色匆匆的路人,便不免浮现起太宰府天满宫那里盎然的秋色和小路两旁声声吆喝中的香糯的梅枝饼来,至今还清晰丰着……

行前,亦曾做过一番功课。太宰府天满宫是祭祀日本平安时代的学问家和书法家菅原道真的神社;同时也是菅原道真的墓地。更是日本三大天满宫神社之一。

抑或雨后初晴,那天,在天满宫的前世?今世?来世三座桥上;光照特别的妍好,吸引了无数游人的驻足与留影。也许,因菅原道真是日本著名的学圣,故来此祈求学业有成或金榜题名的学子也很多,到处是流连着校服的学生。

徜过了脚下熠熠流翠的‘三世’桥,前方便能依稀太宰府天满宫的楼门了。离楼门的不远处右手边,便是净手池。你若在此止步舀上一瓢清澈的池水;于指缝间柔柔的滑过,瞬间,便会有一抹温润的秋意透彻于心。只是前后伸出的手,使我不敢消受这一份长久的惬意罢了。

进入楼门,便已一眼望尽正殿的景象了。右侧有一株相传是京都飞来的梅树,与之对面作遥相注视状的皇后树,比邻倚守于天满宫的左右。据传皇后树是因某朝皇后所赠故而得名,具体我也无从考证。只是于这深秋季节,此刻的两株梅树,早已是层林尽染一树悲秋了。许是雨后的缘故,几枚稀疏的黄叶尖还挂着晶莹欲滴的雨水,在雨后的金阳里,闪烁着眷恋的泪珠,免不了让人一番唏嘘怅怀.几个游人正作当地人状,在正殿前低头祈福,于我视若为无物状……

穿过了天满宫右侧隆穹的小拱门,你便可漫朔天满宫身后的别院,这里开满了无数的我叫不上名的小花,淡淡的馨香簇拥着一条铺满碎石的.小径,蜿蜒着指向院深处一座安静孤独的建筑。如此建筑在偌大的太宰府天满宫内据说有三到四处。乍看,类似于我国北方农村;过去较为常见的低矮瓦舍。只是墙体外观有别于我国北方农村瓦舍的土墙青瓦。许是连日的断断续续阴雨,脚下小径的碎石缝间,早已泛起了一层薄薄被润醒的苔衣,淡淡的翠色蜿蜒着向前展延其婀娜的身姿。小径的尽头便是这座安静的‘别舍’。白墙黛瓦的建筑被身后深褐的高大山体紧紧的簇拥怀抱着,宛若一白衣女子深情地依偎在情人的怀里,羞怯着一份素衣安宁。微启的窗棂如似蹙非蹙的双眸在雨后的光照下,在窗楣缀满了滴滴深秋的晶莹。四处的灌林浸润着一股微凉的宁逸,弥漫着一层诗意的幽静……

‘别舍’没有过于招人的标示;或一路走来在庙宇廊檐下的迎风幡招的旗帜,只是房前径边几株落尽叶子的乔灌,在静寂的穹宇中艰难地前倾着自己嶙峋遒劲的躯枝,仿佛在默默的落笔,这座偌大的有着千年历史的太宰府的往昔,偶尔,几只飞过的小鸟,栖落于光秃的枝头,注视着周遭的静息。

‘别舍’门楣上方有一个人形图案,虽说有别于我以往脑海印象,却已了然明示这是一座公厕,我不禁为之哑然羞涩,顿然为自己的唐突与冒然有点忐忑,倒是门前屋围浮动着的沁入心脾芬芳,让我缴械了一丝适才的惶然。不禁有令我双目微闭陷入神怡的旷境。

室内的设施与摆设同国内稍有差异,白净的瓷砖上有几个看似神秘的佛事图案,简单而不失别致。洗手案台上几件插着秋菊的小摆设,简单而素雅,倒也平添了几分清新。镜前,一本打开的留言册,搁有一笔,以便诸君行事后能建言所感,可见其细心温暖之举于细微处,折射出岛国人文关怀的另一面,更映射出岛国如厕文化的文明程度与深入人心,由此可见一斑。

说到太宰府,便绕不过当地的一大特色梅枝饼来,在通往太宰府天满宫的沿街小路两旁,有着很多当地人制作并叫卖的梅枝饼,而其也因面饼上的梅枝图案的故事而得名。一般来此的游客或来此参拜祈愿的人们都会顺上几个。我因抵不住几个倭女姿色的轮番吆喝,故掏钱顺了几个,说来与家乡的糯米饼子的香糯比,倒也差无几多,不过少了几株梅枝图案的传奇,只因落日衔山行色匆匆,余下的只能带回游船上消受了……

离开福冈已有多日,每每于秋瑟风起,注视着窗外簌簌的落叶,我不免平添些许遗憾与怅然,总会浮现一丝难以名状的福冈记忆来……

篇2:秋殇未央散文

秋殇未央散文

秋殇未央 安夏

风吹叶颤,橘黄得刺眼。

沙沙声响,濒临掉落。

没有纤细的手臂,也没有修长的双一腿,只有轻一盈的身躯伴随她跳完圆舞曲。

旋转、翻飞。在半空中划出一道唯美的弧线,肆意摆一弄它妖娆的舞姿。

斑斑驳迹,似乎空气中都有她难以遮掩的叹息。

清晰的纹理遍布身体,优美的舞蹈控诉着她的怀才不遇。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

励志么?

伤感多一些吧。

――题记.

秋,该如何去定义?该如何结绳以记之?

当酡一红半醉的夕与漫天的落叶镶嵌无误的自成一景,当叶子飘落、丰收果实、霏霏秋雨……秋女子澄妆影于歌扇,散衣香于舞风,拭珠沥于罗袂,传金翠杯于素手,她的到来却总是无声无息。有时候要脚下不知不觉的踩了一片落叶,青幽的叶丛间有斑斑橘迹,才会在心里发出一丝诧异――原来已经秋天了。

夏天的尾巴有太多的不协调,一直延续到初秋。窗外的天空,一半淡漠的蓝,一半苍凉的白,中间无任何隔膜。就像两块冰融化成水,混合在一起般的融洽,没有丝毫不妥。虽烈日当头但却秋高气爽,气候不温不凉刚刚好。没有了蝉鸣的夜,多了几抹枯燥,也多了几分安静。摸索不到一丝月光的踪迹,是否因为我没与乌云定下妥协的契约,所以他把月亮藏了起来?瞬时雨就湿润了所有空气中的分子。似乎没有一点预兆,又兴许是被我们忽略了,大雨就这样说来即来,让人措手不及。

暖春的风让人昏昏欲睡;酷夏的风让人感到闷热难受;严冬的风让人感到凛冽刺骨,唯有秋天的风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如此恋秋,只是秋的生命如此短暂,如昙花一现。

每当风拂上脸颊,总有那么一丝凄美。发一丝让风肆意凌一乱,仅仅只是秋的开端,空气中总有一种微妙的气息,或许没有,大概,它颠覆了我的嗅觉吧。窗外一屡风。桌面上的书页来回翻一动,页角轻轻抬起。

秋天的空气很好,悠闲的时候一个人坐着,品味一本书,为里面所描绘的某个情景发呆而遐想。光穿透于枝叶间,投下星星泛滥的光。仿佛被撕成碎片,点缀在世间,却再也拼凑不起来。

阴暗的天空突然下起了瑟瑟小雨。这场秋雨,还真是姗姗来迟啊。没有倾盆大雨的浮躁,也没有蒙蒙细雨的诗境,苍穹的泪,一丝一丝地飘洒着,像满天飞舞的细沙和花针,把我们的焦躁不安洗去。哪些游子闯荡在外,又有哪些异地的情侣相距千里,让这些泪滴捎去思绪、悲伤与惋惜。秋风配秋雨――还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说起秋天,这还真是个令人悲伤的话题呢。多少名人借秋抒愁。花开花落,一抽一枝凋零。谁去谁留,谁行谁停。没有预兆,无人知晓。屈原说“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宋玉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刘彻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中―― 阵阵秋风卸白云而飞,岸边的树木已不复葱郁,然而纷纷飘坠的金色的落叶,为秋日渲染了一副斑斓的背景。大雁苍鸣,缓缓掠过樯桅…短短两句,清远流丽。

有时候会奇怪为什么诗人们都那么喜欢寄于秋天来感伤,朦胧间才发现,是因为秋天有中秋节,本应一团一圆之日却使背进离乡的人由衷悲伤。

秋雨带着秋风吹过,于是庄稼成熟了,果实落地了,农民哼着歌儿来丰收了。细散的雨滴撒播在窗前,垂流直下,宛如猫爪子在玻璃上轻轻地留下几条爪痕。正如秋风吹吹,秋雨飞飞;秋风爽爽,秋雨凉凉。

秋季的天很少湛蓝,几乎总是有些细雨。有时候侧趴在课桌上,无所事事的涂涂画画,偶尔抬眼,窗外的天,几朵洁白的云一团一似随意泼墨而成,不比春云缠一绵,不比夏云丛生,似闲庭信步、从容舒卷,仰望秋云淡淡,一片渲染的蓝。

秋风乍到,落叶纷飞。

他们说,秋天的落叶是枯萎的',因为秋叶的凋落,会被新枝的茂盛所代替,所以没有任何价值可谈。但我却不以为然,落叶是美好的、尊贵而典雅。等到秋日来临,生命将尽的秋叶仍然以黄金火红装点着大地,为天地点缀几分嫣红。秋风扫过,秋叶坦荡而安详地落下,融入泥土,化为养料,孕育春的希望。

偶尔的望着树下,落叶抚地,堆积秋的殇殃;绿柳如烟,看笔墨生香;曼曲轻歌,看世间善美。

琥铂色的黄昏带着淡淡的朦胧,轻轻摇拽的树枝带着零零碎碎的树叶磨戳着窗户。夕在落霞间扑朔迷一离,扑朔迷一离,散漫的云犹如被撕一裂、绒化、悬浮着,宛如一毛一笔浅浅地在云一团一镶嵌了一层金边。萧瑟的秋风,卷起一片树上的枯叶,以最完美的弧度,祭奠它的凋零。

地面上灰色的尘土覆盖着零稀的落叶,微微泛黄,斑点的红缀在叶边上。他们就这样疲惫而又安心的躺着,仿佛美人鬓云乱洒,酥一胸半掩的睡去,永远的逝失。可是路过的人有无数,不曾有谁去在乎。它们的生命,就这样被许多人漠视亦被少有人惋惜,浩浩汤汤,步入轮回。

秋风、秋雨、落叶,毕竟结为一体才有美感。如缺一物,必会失调。没有风,雨不会洒,叶不会舞;没有雨,风不会湿,叶不会润;没有叶,风显得单调,雨显得乏味。这样的和谐美,是一幅绝世珍宝,一位倾城美人。大自然赐予了春姹紫嫣红,赐予了夏欣欣向荣,赐予了冬冷艳雪景,当然不会忘记赐予秋艳美绝俗。归根到底,大自然并没有对谁偏心。

秋日漫漫,树叶怆然而逝。把曾经的绿意遗落在阡陌红尘里,完美地谢幕。而我站在秋的凄美,恍然大悟,不需要伤感,下一个轮回里,依然会绿满枝头。正如我们,不必惆怅,如此精致,只是太年轻。于是,以一颗单纯洁白的心,轻轻地裹藏在岁月歌唱过的乐章里。我正轻抿着嘴,聆听青春拔节的声音。

――后记.

篇3:抒情散文《秋未央》

抒情散文《秋未央》

抒情散文《秋未央》

秋,捻来最后一缕暖,种在了我的窗前,我以一抹浅笑的姿态,静等到春暖花开,在窗前开出大朵的太阳花……!——题记

1。

秋,在水一样洁净的梦里,徘徊到了冬。只默然的一个转身,还是以未央的姿态,在风清云淡间,低吟浅唱着季节的轮回。那似是而非的风起云涌,让人的心头也渐次感怀着秋暮的微凉。

秋,总是让人感怀万千,或伤感,或喜悦,或流泪,或浅唱……如此,喜欢秋,喜欢那霜染枫林的红,喜欢那金色向暖的淡,更喜欢细雨潺潺的绵……!

我是个喜欢做梦的女子,在秋里,还是适合捻那指未央的暖,做一帘幽静的梦!

在静静的秋云下,看秋的风盏,在梅花三弄的光阴里回旋,在匆匆的落叶下,捡拾那安然离开的流年,吟唱着“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踏着秋的影子,在秋的旷野上漫步……深深的,呼吸秋的况味。

2。

今日,还是秋风袅袅,我也只是独立门楣,感怀着,那秋之静美,叶之舞蹈,风之翩跹,灵动着这一季秋的淡谧……。

轻轻的笑了,若秋,许下的一缕烟霞,在暮色里洇开,那些不切实际的思绪,在张扬着,在眼眸中葳蕤,绽放的情,在秋暮里漫天飘飞,寻觅着秋的向暖。

窗外的阳光,浅薄着自己的呼吸,一枚随遇而安的落叶,缠绵着风的指尖,在秋的肩上荡漾,裹着我浅淡的眉眼。那些昨日散落的芳香,还是纠缠着远山上的菊香,独自摇曳,孤芳自赏在一壶自己的日月里。那些久违的幽静,如此在秋的黛眉处,悄然绽放着前朝的宁静,笑靥在瞬间安坐在眉眼间,只那么回眸,就落在花静人白的简约里。

喜欢,只是如此,小轩窗独倚,秋,穿过时间的帷幔,浑身飘散着阳光的味道,淡淡的,浅浅的,不经意的,懒散的,在昨日的几件旧物上舒展腰肢,安静的旧物,似是早已习惯了这份浅,安然接受着秋阳的静拂。

风,是秋风,不安分地悄然翻开了也不知是哪朝遗落的墨迹,凝眸处,却又恰好与易安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相遇,随着淡淡的`词行,前行,我却读不懂,易安的忧伤,只因我醉在了未央的秋味里。

3。

暮云斜影,风轻云淡,自在安然的为自己冲泡了一壶时光的闲茶,在班得瑞的《日落》里,虚幻着自己的梦……!

我常想,在这个简约美丽的秋里,我的前世又该是怎样的,是一株河畔的柳,是一棵水中的草,还是那朵自由的云?是丫鬟,是绣娘,是单纯的农家女?淡淡的笑了……有些不切实际……

我想,我前世一定是秦淮河畔的江南女子,仰或是断桥前等待的素衣人,独撑一把油纸伞,用丁香一样的忧伤,望向远方,那一定是秋如此美丽而安静的秋吧,下着缠绵的细雨,着一袭白衣,静静的独立,那缕凝在眉心的忧,一定是惹人疼惜的,伴在雨下的涓涓里,切一定是若太息一般吧……

4。

一曲《日落》将止,却听到了窗外的轻吟“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唉!真的醉了,醉在这深秋!看,那秋,在宁静的光阴里,在轮回的河畔,在季节的回廊里徘徊,踌躇,在静静的荡漾,在晓风拂指处,弹奏着岁月的怡情。

醉了,在这宁静的,未央的秋里,独品秋水长天,暗念秋云无痕,聆听秋之草木的呼吸。听,那是汉朝的声音“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唐风还是一份暖,也送来了“远岸秋沙白,连山晚照红”

篇4:未央散文

未央散文

再大的舞台,无人演绎,也只是一场徒增悲凉的繁华。再美的演绎,无人观看,也只是一首默默褪色的情歌。当一切的美好都随着流年付诸东流的时候,留下的只是一场空虚的演绎。当岁月掳走人们所珍爱的生命时,留下的只是一声无奈的叹息。最初的轰轰烈烈,到头来也只不过是一场悄无声息的遗憾……

所谓的生活也不过是一场盛大的假面舞会,很多人戴着虚伪的面具,点头、微笑、大哭,流着眼泪跌跌撞撞,带着躯壳去寻找灵魂。谁的骨子里不是任性的小孩,只是生活压抑了神经,无法呼吸,却不想不甘心就这样被埋没在熟悉的风雨中。所以,我们飞扬跋扈,只因为我们要释放,不要异样的眼神,即使我们都明白人情冷漠是一把无情的刻刀,将会一点一点的刻毁我们的跋扈。可是我们也明白,也理解生活的`对立者早已不再是生活而是生存……

于是,带着生存的信念走下去,就像偌大的舞台上孤独的舞者旋转起微扬的裙摆,一步一步演绎完又俗得不能再庸俗的剧情。即使庸俗,即使无人观看,我们也要平静地演下去,就算是为了自己,为了自己未央的梦而演绎平凡又庸俗的人生剧情……

可是我脑海里闪现的人性,就像我笔下的省略号,总是在段末时才会出现它优雅的身影,平凡、质朴,却唯美!也许人生就像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原则性的错误有红灯来禁止,迷失方向的时候有黄灯提醒,举棋不定的时候,有绿灯示意前进。也是这样,黄绿红三色做了人生的主角,为人生染上了一层动人的美丽……

我们无法预料未来,只有回忆过去,可是回忆终只是记住历史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构想未来的一种方法。当回忆与未来相遇时,又只是未来的一部历史剧,永远也无法成为现场直播。因为人生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可从来就没有人意识到,更没有人珍惜过,直到死神来临时才发现才后悔才哭泣。可那时,再感人的追悔莫及也只是最后一刻的荒谬的回忆……

可笑的是,当一个人的人生走到尽头时,另一个人的人生却才刚刚开始,这样的镜头每时每刻都在上演。于是,世界就这样轮替在生死之间,永无尽头……

人生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哭声中结束,也许,夹在开始和结束之间的就是一条路,一场梦——

一条未尽的路,一场未央的梦。

篇5:彼岸未央散文

彼岸未央散文

此刻的北方,已是深冬。清寒无处不在的凝结着身边的空气,冷风吹过,会觉得额头微痛,呼吸也或多或少的变得困难。在这满目萧杀的城中,我踏着皑皑的白雪,行走着简单而又平凡的生活。

很久没有心思去企图提笔了,写上一篇感怀飘零的随笔,或者与风花雪月有关的爱情。几个月以来的忙碌,确实让人觉得很多东西在现实面前的微不足道,比如,一切精神上的产物,都要先填饱肚子才能够产生,不然就都是空谈。

文字本身确实有着无与伦比的神奇,只是,没有几个人能以文字的价值去维系生活,更没有几个人可以修成正果。或许有些人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又或者在某些人眼中这根本就是一种悲哀,可这世界上没有几个人能像罗琳一样,带着年幼的孩子在一个小咖啡馆里就能完成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她是极少数中的少数,我们却是大多数中的多数。尽管在某个幽深的午夜放逐了思想,任其去策马奔腾的狂想一下那些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或者,把那个想象中绝非平庸之辈的自己在笔端尽情勾勒,但只要天一亮,就必须得回归正常,和其他人一样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一些谁都在做的俗事,想一些谁都在想的问题。然后,毫无新意的活着,重复又重复的过着这人生中的三天。我承认自己是如此的腐朽,可也因此而真实的存在着。

今天的休息,只是因为一场不大不小的感冒,慵懒中有些昏沉。想想这转眼之间就经过了三个季节,时光快的令人目不暇接,一次积极的投入就会轻而易举的忘记了时间,甚至忘记了疲劳,直到豁然察觉的那一刻,看见了成果的同时,却也感觉到了无以复加的疲惫,我想,只是因为不再年轻了。

在一个新的环境里,从适应到习惯应该算是有点艰难的过程,但我清楚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尽管有些事仍然不屑,但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流俗,原因很简单,本就俗人一个,清高反而会在某个时刻脱离人群,形成的后果对自己无益不说,或许还会殃及旁人,愤青不是我该做的'事,这点我深知。改变总是因为认知,你只有做了,才知道那些原本认为做不来的事,其实根本没什么,由此我相信,压力激发潜能。

有时候,想要忘记很多事,可你越想忘记就越是记得,那些让你迅速成长起来的经历,不见得美好,却一定深刻。它让你学会了洞悉,也让你觉得这世上很多种坚持到最后大多都是悲凉的,尽管最终还是决然的投身其中,却还是清楚的看到在某个时空交错间,有一个人,孤单的承受着丢盔卸甲的结果。

清冷,有时不过是一种伪装,因为,从来都不想用怜悯来留住什么。没错,因为不想形同虚设,便允许了自己在快乐之后失落,命运在右,爱情却向左,我从来都没有那么多完整,去用来卑微的零落。所以,亲爱的,请相信,爱你的时候,便会深深的爱着,未来只属于未来,又何必关乎你我!倘若不能两个人互相支撑,那就一个人淡然独活,那一刻,此岸是你,彼岸是我……

我想脚步轻轻地走过生活,不带一丝繁杂,不起一点**。

我想做个安静如水的女子,不为情爱而忧,不为世俗困惑。

当所有的人事在时光中打马而过,又在某个无眠的夜晚旧地重演般将我的思想掠夺。我确实想过以死的姿态活着,可只要心在动,思想就不会停止,不会让你轻而易举的将那些因为幸福或伤痛遗留的烙印涂抹。

那就记下吧,记下那个曾经雪夜里发生的故事,记得那个男人在我耳畔忧伤的清歌,记得那个我想要做到的自己,记得此岸天黑,彼岸暮色……

之所以,我还没有害怕,只因为,还要花很多的时间,将暮年以后摇椅上的记忆慢慢地收罗……

篇6:情未央散文

情未央散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呀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呵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依稀还记得,这首诗是我在中学时学的。那个时候年纪尚小,虽说懂事,但无法真正体会到其中蕴含的内在情感及意义,只觉得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于是就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遍一遍的放声读着。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离家的次数越来越多,时间也越来越长,渐渐地就开始对这首诗有所领悟。古往今来,写故乡的人也不在少数,人、事、景、物,一应俱全,各有千秋。我也看过许多描写故乡的散文、诗歌,于朴实无华的文字中,处处透露着对家乡的依恋。虽说故乡已成为人们老生常谈的词,但不同的人心中的故乡却有各种滋味。每个人的境遇不同,所述家乡时的心境也就有所不同,从内心溢出的情感也就千差万别,或悲;或喜;或忧;或惧。当为消解这思乡之情而无计可施时,画家就把它转化为绘画艺术;诗人把它转化为诗歌;散文家把它转化为散文,运用艺术与文字的通透,便可宣泄心中的郁闷与欢喜之情。

家乡二字,永远是人们绕不开的话题。大多数人都是以家乡为傲的,自卑者除外。看惯了城市的喧嚣,一切就开始变得焦躁起来,但碍于社会中许多隐性因素,人们都习惯性的把各种感受微妙的潜藏起来,露出一副镇定自若的神色。有人说,理想永远是和家乡背道而驰的,想拥有理想就得离开家乡;想留在家乡,就永远别谈理想。就如80年代的人们,为致富,选择背井离乡,下海经商一样。即使这样的理论能够找到很好的证明范例,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最终还是希望落叶归根,回归家乡。

我有一个朋友,独自在外打拼多年,我曾问他:“你不打算回老家么?”他回答我说:“现在不回去,等我老了,要离世的时候再回去,那时我必定要落叶归根。”“落叶归根”多么形象的一个比喻,它所衍生出的不仅是一幅幅秋季的美景,更是一种潜藏在人们内心深处的无限牵挂。我想这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一种乡土情结,不管飘到哪里,根始终停留在一个地方。没有根,就无从谈起生命,更无从谈及理想。对于此,有根终归是好的。

文明有文明的发源地,生命也是如此。每个人的生命都有一个源头,那便是家乡。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句话一点也没错。如果没有山上土地孕育出的粮食,没有山涧潺潺的溪水,树苗也就不能成长为大树,我们也不会有无忧的童年及令人沉醉的花样年华。与生俱来的,除了获得的生命,还有就是人们复杂的情感。春去秋来,四季更替,只要是人,这种对故乡的浓浓情感始终追随其一生,直到生命的尽头。

在城市生活时间长了,就想觅得一份宁静,这是绝大部分城里人的心境。晨中吸一口新鲜空气,午后享一杯淡茶时光,夜晚坐在庭院赏星星与月亮,自有一份舒心与自然。谁又不向往鸟鸣花开,超脱于尘外,能洗净尘埃、污垢的地方呢!记得有次回家,母亲去接我,走在山间的小路上,唯听见鸟鸣鸡叫,没有汽笛声,没有油烟味,有的只是山清水秀,葱葱郁郁正在成长的庄稼。于是我很真诚地对母亲说:“我觉得还是家乡好啊!空气清新,十分宁静。”母亲不以为然,一一数点着家乡存在的诸多缺憾。我顿时叹了口气,沉默了下来。现在打电话回家,说到个人工作和感情问题,她倒一改以往的常态,希望我们能留在家乡。我问原因,她说,她还是喜欢留在家乡,要是我们距离近点,以后也能常见。这种突然的转弯,对之前向往城市的她来说,却并不多见。也许是年龄增长的缘故,使得那种乡情愈发浓厚,盖过了对城市繁华的向往;也许是习惯了乡村的宁静,开始接受不了让人压抑的城市烦躁。我打趣的说道:“以前您不是喜欢城市的么?怎么现在又变了。”她说城市的楼层太高,空间太小,给人一种压抑之感,在乡村住惯了,感觉还是乡村好。总归一句话,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家乡便是他们渴望安享晚年的那个窝。

自工作以来,就很少回家。现在算算,也快有两个多月没回去了。如果以人的一生来算的话,两个月的时间也不算长;如果以情感的牵绊深度来算的话,恍如隔世,时间长得都快让我记不清他们的模样。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对现在停留的城市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近半年来,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原来这城市能找到和家乡一样的青山绿水,无法不让人感到亲切。葱郁的树木,连绵不绝的高山,总给人一种朴实宁静之感,让人不知不觉中从心里升腾出一种敬畏之心与怜爱之情。人是多情的动物,每个人的心里都对家乡寄存有一份情感,这情感剪不断,理还乱,伴随人的一生。就像余光中先生所说,乡愁是邮票,是船票,是坟墓,是隔岸的海峡,一生都在为它所牵绊。

每当路过炊烟袅袅的地方时,那股被烧灼后溢出的干草味,随着袅袅烟雾腾空而上,总能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逗留片刻,一点点勾起在外人儿对家乡无尽的思恋之情。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儿时的伙伴,一起用树棍在烧着的谷壳堆里掏窝,然后把红薯、花生放进去闷熟的日子。那情景,至今还记忆犹新。在家乡的童年,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总少不了快乐。想在脑里,甜在心里,嘴角不自觉的就浮现出一抹微笑,满满的都是幸福。

也许是环境使然,或许是性格使然,我天生对自然有种不可抗拒的依赖感。从小与水为邻,与山为伴,自然就对山山水水有一份无法解开的情愫。至今为止,我见过最美的`一幅图景,是在我家乡。记得那次我和爸妈去走亲戚,由于天气过于炎热,太阳过大,等到傍晚才准备回家。我和爸在前,母亲在后,坐在父亲身后,听风在耳畔回响,凉爽至极。抬头一看,尽是夕阳,红彤彤的挂在山头,如一位害羞的女郎,娇嗔着投入大山的怀抱。血染的晚霞,萦绕于山边,树木一片葱绿,给这寂寞的山峦一个极好的依靠。突然觉得,风景独好,无人共享,就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我兴奋地急着给朋友发信息,与他分享。说心理话,看过风景无数,那真的是我有史以来看到最美的自然奇景。我依偎在父亲的身后,在风中舔舐着那份独有的幸福。从此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为什么我会生长在大山的怀抱,那是因为我本来就是大山的孩子,自然是毫无疑问的属于大山。也许前世我是山中夹缝里的一株小草,这一世又降落人间,和山再续前缘,才会对山有如此多的不舍与依恋。我不信宿命论,但对于我出生在那有山有水的山村,我宁愿相信那是上天的安排,因为我从出生到现在,一直都爱着她。不管在哪儿,始终如一。

人一生,最少不了的,就是牵挂。或者说,人一生,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牵挂。省内省外,亦或是异国他乡,不管你身在何处,脑海里始终留存着家乡的模样,饱含着对故乡浓浓的思恋之情。正如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那些家乡的人,家乡的民俗民情,家乡的山山水水,无一例外地牵绊着我们的一生。一切的一切,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都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因素,不容外界搅扰。生命有涯,情无涯。一生闯荡,情未央。对于我来说,故乡始终是故乡,也永远是故乡。

篇7: 夜色未央散文

夜色未央散文

长夜漫漫无穷尽,一个人独上西楼,月如钩、自思量,人生的曙光在何方?伫立远望,灯火阑珊处,没有人独自徘徊,繁星点点、多寂寥,正是夜未央。万家灯火已经稀疏,还有未眠者,是否和自己一样?期待东方的闪亮。--题记

【一】

夜已深,对于习惯在晚间写文字的我,正是抒写的黄金时段。这个时候,没有人打扰,没有烦心的事上心,便可以静静地一个人独自清欢。我在与文字打交道的日子里,看似有些寂寥,却是在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任意驰骋,以求记录下自己此刻的心情。在这种浅淡的生活方式中,有人认为是孤独的苦旅,可我却是自由欢畅。至少可以放下平日烦心的事情,为自己点亮一盏心灯。

在平淡的日子里,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是令人开心的。人在旅途,每个人都在不断地跋涉之中。其间,既有晴空万里,鸟语花香之时,也有乌云密布,荆棘泥泞之时,只要坦然面对,那么明天依然灿烂。可是,要想让自己拥有自由随意的生活,那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成为必须。能够在自己的处世当中,不要将自己看得过重,也不要看得过轻,把握好分寸感,做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就好。

正如此时,夜未央。我站立在阳台之上,望着繁星点点,看似每一颗好似没有什么差别,却在夜空的特有位置,确立着自身存在的方向。这正如在人间烟火里,平凡的每个人都一样,只要找对自己的位置,认真负责的工作,就能被别人所认可,成为无名的一颗“繁星”。虽然没有人在意,但是属于自己的光亮,便能让自己的灵魂就温暖起来。拥有一颗平常心,无悔于今生的来过,就能安然生活。

黑夜,对于一位心中有温暖的人,或者安之若素、拥有自由心的人,就能让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升。在夜色的宁静中,可以静静地看书,可以思绪飞扬地写文字,可以静静地想一想,让自己的心情轻松起来,坦然起来。有时候,可能会遇到心情烦躁,但是在静静地回顾中、阅览中,让自己就拥有了别有洞天的舒畅。因此,在晚间就是自我调节一个过程,身心恢复的过程,只要安然了,那么人生的一切皆好。

【二】

在夜色中,人间烟火里,总会掩饰住一个人,每一天的不如意之处。不管是夜空清朗,还是夜雨的.淅沥,都会因自己的心情而变化着。有时候,在夜色阑珊之时,拿出手机,想与知心的人聊聊。可是,当自己的手指划过一个个名字之时,蓦然发现,原来想给一个人倾吐心声竟是如此之难。虽然说,在平日有许多可以说话聊天的人,但是真正能掏心窝子,无话不谈的人,却没有几人。此时,方才真正明白了,人生的知己难觅。

华灯初上,遇到天气闷热之时,想邀友人对饮。可是,有时候想来想去,能够达到知性者同乐,开怀畅饮者,却没有几人。此时,方才体会到“设席容易请客难”的道理。之所以会有如此尴尬,或者无奈之时。这是由于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性格的制约,处世的态度不同,加之都是平凡人,没有人愿意时刻倾听自己的内心声音。久而久之,就把自己包裹起来了,认为没必要说,也没人懂。

心情的郁闷,让一个在夜未央之时,就滋生了人生的几许寂寥。可是,此时看看万家灯火中,大部分灯火已经熄灭,说明大部分人选择了睡眠。此时的调养身心,就是让自己更好地迎接明天。因而,一个人在夜未央之时,不要独自伤悲,而是用自己一颗敞亮的心,接纳遇到的快乐和伤悲,只要想通了,那么这一夜的不眠就值了。莫要,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让自己的心情变得更糟,那就过犹不及了。

其实,静心想一想,白天人们都是忙忙碌碌的,心中难免浮躁。只有在晚上,静心下来,才能仔细思量。如果夜未央之时,一个人还不能入眠,那么不妨读读书,让自己的心和智者的心灵接轨,这样就给自己迷惑的心,送上了“灵丹妙药”。看看前人走过的路,想一想自己的现在,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静能生慧,源于这夜色里的安然,看似漆黑朦胧,却能在思考中,让一个人的心灵通透起来。

【三】

夜未央,是让一个人熟睡之时。如果没有入眠,不是自己有心事,就是想借着夜色完成自己喜欢的事情。可见,在同样的夜色中,却道出了两种不同的心情。夜未央,让一个人在家里的阳台上伫立凝望,每个人都经历过。特别是上学的时候,到了高考之时,常常都是过了子夜的,因为有人生的希望,必须这样做。到了一个人情感的纠结之时,就会夜不能寐,会痴痴望着夜空,就自问道:这是为什么?

夜未央,更有甚者会选择夜游。选择了这种方式是需要勇气的,一个人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不管是走在大街上,还是小巷里,都会有几许恐怖盈上心头。试想,在白天穿高跟鞋的女子,踏出清脆的脚步声,那是一种轻盈;而在夜未央之时,听到传来的高跟鞋声,那是一种恐怖。这样一比较,就明白深夜游走者的心态了。这个时候,游走者不是喝多的醉鬼,就是充满了极度忧伤的女子。

读过《聊斋志异》的人都知道,蒲松龄描写的鬼魅妖魔,就是在夜未央之时,出来兴风作浪的。可见,古人对夜未央之时,是心存敬畏的,同时又是充满好奇的。之所以敬畏,就是说只要一个人胸怀坦荡,就不会被妖魅所迷惑;之所以好奇,因为在这个时分,也是一个人自知幸福与否?如果说夫妻和睦,自然就安然同眠了;如果是一个人,或者经历了人生的不幸者,这个时候就孤枕难眠了。

夜未央,就是人间烟火里一幅静态的画卷。现在,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特别是越是繁华的地方,夜未央之时,也会灯火通明,人头攒动。面对炎炎的夏日到了,在夜未央之时,正是夜市上饮食男女喝啤酒、吃烧烤之时,让人间烟火里多了几许生气。可是,不管怎样,每个人需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夜未央之时,或无忧的睡眠,或开心的纳凉畅饮,让生活多一份健康,多一份快乐就好。

篇8: 陌上未央散文

陌上未央散文

俗世有静好,岁月亦无痕,花落香未尽,参差是清欢。

在等待中度日,最是劳神费心,原本的几分闲情舒适,就此被淡淡的'荒芜了。夹杂着几许萧瑟,几点唏嘘,几丝感叹。无聊至极,便随手棒一本书香,饮一杯苦乐,听一曲幽觞,感悟其中的万缕沧桑,任由清颜凝霜。

年华原本如冗长一梦,搁浅了太多情愫,身处凡尘俗世中,处处铺满荆棘,时时意外惊喜,若能安静穿梭于浮华流年,漫舞红尘,又该是何等的洒落自如,迎风柳絮。回眸那些错过的,遗忘的,收获的流年,悲喜交集,拨动心伤。独依轩窗,任凭思绪飞扬,着一身华丽,怀三寸之舌,拈一朵情花,押一口词香,在最美的小令长调里,感悟着最纯真的爱。

一曲琴韵瑟瑟,一场红尘别恋,一份千年奇缘。于弹指之间,拂歌尘散,消瘦容颜,舞落一世繁华,弹尽一生忧伤。临沂水深处,清风明月间,幽梦落花飞,相思何处染。

佛曰:“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不问是劫是缘”。缘深缘浅,因果有定,无需驻足,切莫感叹。只要沿途风景怡人,又何必伫立在灯火栏珊,何必在意最后结果呢?佛又曰:“活着是一种修行”。的确,人生不管是风流倜傥潇洒一生,该是苟延残喘孤寂一世,也不能忘了,既然来了就应该勇敢的“修行”。在这陌上未尽的旅途中,且听风吟,笑看人生,岂不快哉。

世间有多少人不是含着泪花奔跑,一路走来,一路跌撞,一路流血,一路坚持,漫而挺进呢?一个人的坚强谈定,并非与生俱来,是在一次次痛苦艰辛磨练中造就,悟出了多少千言万语,沉淀了多少辛酸和血泪。

陌上未央央几许,俗世无常何须忆。

文轩

【秋未央散文】相关文章:

1.夜色未央散文

2.秋念未央-情感随笔

3.素华未央散文

4.散文相思未央多情时光

5.花开茶靡爱未央散文

6.未央的痛,由不得自己散文

7.秋趣散文

8.秋的散文

9.散文报秋

10.晴秋散文

下载word文档
《秋未央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