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少先队工程的主线

少先队工程的主线

2022-08-18 08:19:2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蝶田™皮皮露”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少先队工程的主线,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少先队工程的主线,供大家阅读参考。

少先队工程的主线

篇1:少先队工程的主线

少先队工程的三条主线

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深化“雏鹰行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合格的“四有”新人,我认为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少先队,应该充分发挥队组织和教育的功能,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素质为根本,以成才为目的的育人思路,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更应跟上时代步伐,掌握育人的新思想、新思路。把握好“少先队工程的三条主线” 是近年来自己在少先队工作中探索出的一条育人新路,即优化辅导员队伍,发挥阵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队活动。

一、健全队伍,是做好少先队工作的保证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校内外辅导员队伍是提高少先队工作水平的关键。因此,打好基础、健全队伍是少先队整个组织全面活动的前提。队的活动需要大中队辅导员具体操作,为此,学校在认真选拔、配备中队辅导员的基础上,下大功夫抓了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培训出一批事业心强、作风扎实、具有一定素质的优秀辅导员,学校除在校内组织定期学习外,还经常组织辅导员外出观摩学习,邀请行家来校讲课;如全国优秀辅导员王弄萧,山东省优秀辅导员孙世娜多次来校授课。学校还为辅导员订阅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如《辅导员》《少先队活动》《少先队小干部》《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山东队讯》;近年又增加了一些德育资料,如《中国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等系列书籍。以来,先后有10多人获区以上荣誉称号;有30多人获辅导员培训合格证书;有50多人次获区以上德育论文。

(2)校外.辅导员,是一支能战斗的队伍。借助校外.辅导员的实力,丰富少先队的活力,使少先队更具特色,更加有朝气。早在80年代末,学校就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第二队建立共建,航院先后派了十批150多名校外辅导员。尽管他们走了一批又一批,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对少先队的工作都是一样的热爱,一样的投入。几年来,校外辅导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配合学校、配合少先队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二队先后被海军授予“军政军民团结”先进单位。我们学校和航院连续十多年在市区荣获“双拥共建”先进单位。

二、发挥阵地作用,培育世纪人才。

为适应素质教育新形势下少先队发展的需要,学校重视校内外阵地的开发。素质教育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即重视对校内阵地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又注意加强对校外阵地领域的拓宽。

1、创设校内阵地,培养队员各种技能。在校内,各中队设有队报、墙报、图书角、自然角、宣传橱窗等;大队设有宣传栏、画廊、试验田、科技走廊、红领巾广播室、大队室、鼓号队、民乐培训基地等。建队50年大庆中,在参加区教委组织的鼓号操大赛中,我校一举荣获区级比赛一等奖;荣获烟台市方队表演优秀方队。

在民乐培训基地中,为使队员个个有一技之长,人人争戴雏鹰奖章,我们的做法是: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为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专职与兼职教师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为此,学校先后成立了“七队”“八组”“一站”。“七队”即民乐队、合唱队、舞蹈队、足球队、鼓号队、武术队、运动员队;“八组”有:科技组、卫生组、微机组、英语组、数学组、写作组、书法组、美术组;“一站”即“小雏鹰”广播站。学校还把每年五月定为“艺术月”。在艺术月活动中,为了发掘更多的人才,挖掘孩子们更大的潜能,学校开展得“25+x”比赛就非常受队员的欢迎,每届参赛人数都超过总人数的120%左右,有的队员参加项目多达10多项。

由此,学校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优秀特长生。在区三好学生表彰会上,连续两年的百名特长生中,我校每年都以四名特长生独领风骚;最可喜的是吹唢呐的王祥已考入中央民族学院附中。在区教委组织的首届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活动中,我校每项都以最高分名列榜首。由此学校首批荣获芝罘区“特色学校”称号。

办特色学校,育特长学生,培养合格加特长人才,是我校在素质教育中探索出的一条育人之路。通过特长教育,即培养了队员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还增强了队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合作意识,4月,新组建的300多人的大型民乐队,代表区教委参加“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在华侨中学的现场展示,受到了与会领导及所有参会专家的高度赞扬和评价。在山东省文化厅举办的艺术作品比赛中,有80多人次获奖,学校也被誉为艺术教育示范校。事实证明我们开辟的基地是广阔的,而且会越来越宽阔。

2、拓宽校外阵地,培养队员实践能力。少先队员作为社会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世界观的形成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为此,在建设校内活动阵地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校外不但开辟新的活动场所。

“服务阵地”即四院(航院、福利院、407医院、解放疗养院)两所(二马路干休所、东山干休所)两路(环山路和二马路)每到节假日,就定队承包进行服务和送温暖活动。

“国防阵地”即组织队员定期到“海军航空工程学院”和“北岛11团”参观国防建设和学军活动;去年6月中央电台《军事天地》报道组还将我们到西炮台开展的“学英烈、做主人”主题活动,给予录像和报道;今年6月,我们又组织近三百名“雏鹰奖章”获得者到北岛11团去慰问演出;“三个一”的拥军活动,就是在“双拥共建”中孕育而生,每年的元旦前夕,队员们会主动将一个家乡大苹果、一封慰问信、一张亲手制作的贺卡,献给亲人解放军。

“环保阵地”、每学期都要组织一个年级的队员到“气象局”参观访问,和20连续参加区教委组织的环保征文中,我校获奖人数均名列前茅,最可喜的是史天晓的征文还代表教委参加了烟台市的评选,最终获一等奖。通过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扩大了队员们的活动领域,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学会了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关爱他人,同时,也得到了实际的锻炼,增强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三、开展队的活动,锻造世纪新人

队的活动就是队的生命。在新形势下,少先队如何继续深化“雏鹰行动”全面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推进素质教育,作为首批市级“雏鹰大队”的葡萄山小学,始终把育人工作摆在第一位,围绕学校办学宗旨,在队员中开展了“新世纪,我能行”的系列体验教育活动。

1、将美德教育寓体验之中。新世纪我能行美在校园、是新世纪少先队开展的`主体教育活动。因为美到处都有,美就在我们中间。为使队员能够体验美,我们结合常规教育,在队员中广泛开展美从我做起,说美德话,做文明人的活动;即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少年、在学校争做好队员。结合传统活动,开展美在会,为福利院送温暖活动;开展美在家庭,今天我当妈妈的模拟角色体验活动;开展美在校园,争做绿色小卫士等活动;结合校园拒邪教,开展了六个一活动,即拒邪教签名,看科教片电影、读反对邪教一书、写拒节邪教征文、更换板报专栏、假日小队清除标语等。通过活动使队员们认清了法论功的丑恶面目,从而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从劳动中体验美创造美,让队员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活动比赛和劳动实践活动,如在参加50年国庆绘画比赛活动中,有六名同学的作品获全国一二三等奖,并刊登在全国书画一书中。在全国西部手拉手活动中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2、将爱的教育寓活动之中。新世纪我能行爱从我做起。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他的最高境界是爱国主义。为使队员在生活中感受到美、体验到美,我们坚持开展“爱队、爱校、爱国”教育。爱队做到“八坚持”,既周一坚持集体升国旗;队员坚持“两戴一穿”中队每天坚持唱队歌;每周坚持队会日;每月坚持换队报;每学期坚持观摩一次中队会;常年坚持小雏鹰广播和人人讲时事;月底坚持评选优胜集体和先进个人;并为他们颁发流动红旗和雏鹰奖章。爱校要求队员做到遵纪守法,遵守校规,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并能为学校争的荣光。爱国重点从爱国旗、唱国歌“人人正当光荣升旗手”和坚持周三讲时事,另外我们还坚持结合传统节日,如清明节正是春暖花开,利用踏青让队员感受大自然的美,之后用美的词,写成美的诗,画成美的画,以此增加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情感。开展“缅怀伟人,学习英雄”寻找英雄美的足迹“我跟英雄比美”的演讲赛。建党80年大庆中,开展了“爱党颂党”读书征文和“我在党旗下成长’征稿演讲赛。有四名队员获征稿奖和演讲奖,有两名队员的征稿被市区图书馆推荐到“山东省文化厅”参赛,分别获一二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奖。

总之,我们始终坚持三条主线不放松,并把爱的教育放在首位,通过各种活动,培养队员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培养队员爱的情感。由此,少先队大队在烟台市区第三第四次少代会上连获“雏鹰大队”和‘红旗大队’称号;队员李佳、于小荷分别获十佳队员称号。

篇2:少先队工程的主线

少先队工程的三条主线

在新形势下,如何继续深化“雏鹰行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把少年儿童培养成合格的“四有”新人,我认为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少先队,应该充分发挥队组织和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功能,坚持以活动为载体,以素质为根本,以成才为目的的育人思路,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更应跟上时代步伐,掌握育人的新思想、新思路。把握好“少先队工程的三条主线” 是近年来自己在少先队工作中探索出的一条育人新路,即优化辅导员队伍,发挥阵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队活动。

一、健全队伍,是做好少先队工作的保证

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的校内外辅导员队伍是提高少先队工作水平的关键。因此,打好基础、健全队伍是少先队整个组织全面活动的前提。队的活动需要大中队辅导员具体操作,为此,学校在认真选拔、配备中队辅导员的基础上,下大功夫抓了辅导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为培训出一批事业心强、作风扎实、具有一定素质的优秀辅导员,学校除在校内组织定期学习外,还经常组织辅导员外出观摩学习,邀请行家来校讲课;如全国优秀辅导员王弄萧,山东省优秀辅导员孙世娜多次来校授课。学校还为辅导员订阅了大量的学习资料;如《辅导员》《少先队活动》《少先队小干部》《中国少年报》《中国儿童报》《山东队讯》;近年又增加了一些德育资料,如《中国德育》《心理健康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班主任》等系列书籍。97年以来,先后有10多人获区以上荣誉称号;有30多人获辅导员培训合格证书;有50多人次获区以上德育论文。

(2)校外.辅导员,是一支能战斗的队伍。借助校外.辅导员的实力,丰富少先队的活力,使少先队更具特色,更加有朝气。早在80年代末,学校就与海军航空工程学院第二队建立共建,航院先后派了十批150多名校外辅导员。尽管他们走了一批又一批,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他们对少先队的工作都是一样的热爱,一样的投入。几年来,校外辅导员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配合学校、配合少先队做了大量的工作。第二队先后被海军授予“军政军民团结”先进单位。我们学校和航院连续十多年在市区荣获“双拥共建”先进单位。

二、发挥阵地作用,培育世纪人才。

为适应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新形势下少先队发展的需要,学校重视校内外阵地的开发。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仅仅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因此,我们即重视对校内阵地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又注意加强对校外阵地领域的拓宽。

1、创设校内阵地,培养队员各种技能。在校内,各中队设有队报、墙报、图书角、自然角、宣传橱窗等;大队设有宣传栏、画廊、试验田、科技走廊、红领巾广播室、大队室、鼓号队、民乐培训基地等。99年建队50年大庆中,在参加区教委组织的鼓号操大赛中,我校一举荣获区级比赛一等奖;荣获烟台市方队表演优秀方队。

在民乐培训基地中,为使队员个个有一技之长,人人争戴雏鹰奖章,我们的做法是: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为结合、普及与提高结合、专职与兼职教师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为此,学校先后成立了“七队”“八组”“一站”。“七队”即民乐队、合唱队、舞蹈队、足球队、鼓号队、武术队、运动员队;“八组”有:科技组、卫生组、微机组、

[1] [2] [3]

篇3:主线散文

主线散文

写文章有主线一说,意即主要线索。比如红楼梦就是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一些规律,并反映了当时的民风人情。生活中,我们也应该有一条主线,如此才不会为外物所驾驭。

主线是什么呢?不同的人应该会有不同的主线吧,但特点是一样的,那就是平安、健康、快乐、充实。团结这个主题,在不同的智慧层面与志向层次上,会有不同的选择、付出,结果当然也会各不相同。相同的是,都不能轻易丢掉主线,都不能向一时的情绪或心境让步。因为丢掉主线,就意味失去了方向,也失去了做事的意义。

成长,就是在围绕主线的前提下,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并在此过程中学会避让危险、察觉隐患、强健身心、丰富常识、强化胆略。有两句话说的好,能被成功阻止的追求是肤浅的追求,能被失败阻止的追求是脆弱的追求;那么,也可以这样说,能被情绪阻止的追求是混沌的追求。

化解情绪最好的方式是将其纳入思考的程序,进而沉淀出对策与智慧。为什么会生气?为什么会沮丧?为什么会恐惧?为什么会留恋……这些,平静对待了,都是炼心之宝。

平常人总是被情绪、心境所控制着,不知道这样的心态下,自己只是一个木偶,只是一架风车,随线而动,随风而转;而主线,能够让我们机动灵活却又坚定不移。

有人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这话是成立的`,道理就在于,如果一方能够尊重对方的主线,就是朋友;不能尊重,就是敌人;这里没有什么回旋余地,除非一方心甘情愿的改变自己的初衷或者根本就没有生活的主线。

主线如此重要,让我们越挫越勇,让我们遇险不惊,同时,也能够使我们平静面对成绩、谦虚迎接更多更大的精彩,最主要的,是让我们能够做自己真正的自己。

篇4:《红楼梦》主线研究综述

三条《红楼梦》主线研究综述

关于《红楼梦》主线问题,学术界意见纷纭复杂,莫衷一是。而把握《红楼梦》的主线是认识《红楼梦》的主题及其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的关键。因此本文将50年代以来,有关《红楼梦》主线的各种见解加以梳理,以供红学研究者参考。

从50年代起,红学界开始提出了《红楼梦》的“主线”,或称作“中心线索”的问题。1980年前后,围绕《红楼梦》主线问题,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从那时到最近,不断有人对这一问题发表有卓见的文章。据笔者所见,迄今为止有关《红楼梦》主线的看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类:(一)“单线”、(二)“双线”、(三)“三线”。现分述如下。

“单线”。此种意见又可梳理为六种观点:

一、“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说”。此说提出最早。下举三家·①李希凡、蓝翎在《关于〈红楼梦〉的思想倾向问题》(《新建设》1955年4月号)中说:“《红楼梦》是以贾宝玉、林黛玉与薛宝钗的恋爱故事作为贯串全书的中心线索。”②舒芜同志在《“谁解其中味”—有关〈红楼梦〉的若干问题讨论》(《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1辑)中认为:“无论如何,宝、黛、钗之间的故事,才是《红楼梦》的主要故事,或者说,是贯串和联络千头万绪的一条主线,这是不可否认的。”③邓遂夫在《<红楼梦>主线管窥》(《红楼梦学刊》1982年第1辑)中指出:“这部作品的主线,正确表达,应该是宝黛钗的爱情和婚姻悲剧。”“作品中‘描写主人公具体活动的具有连续性的、贯穿全书的一个中心事件’,也不仅仅是宝玉、黛玉之间的爱情悲剧,还应包括与此紧密相连而不可分割的宝玉、宝钗之间的婚姻悲剧,实际上是相互交错地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更具典型意义的中心事件—宝黛钗三人的命运悲剧。”除以上三家外,诸如吴组缃《论贾宝玉典型形象》(《北京大学学报》1956年第4期)、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学组写的《<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北京大学学报》1973年第3期)等文章也都持此观点。

二、“宝黛爱情悲剧说”。持此观点的文章最多。下举5家:①何其芳在《论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9月版)中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面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②李春祥在《<红楼梦>的主线与主题》(《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79年第1期)中说:“从以上概括的情节线索中无可辩驳地说明,宝黛爱情婚姻悲剧决不是《红楼梦》的附属部分,而是贯穿全书的情节主线或中心情节。”③黄立新的文章题目就叫作《宝黛爱情故事应是<红楼梦>的主线》(《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4辑)。在该文中,他首先阐明什么是“主线”,及“主线”应具备的条件,然后指出,《红楼梦》“以宝黛爱情作为主线,是‘确切’的,符合实际情况的。”④何永康在《纲绳擎起,美目盼兮—<红楼梦>艺术结构小议》(《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4辑)中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线索,……成功地负起了全书矛盾主线的使命。”⑤韩进廉在《衔山抱水建来精—<红楼梦>艺术结构试绎》(《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0辑,1983年8月)中指出:“综合起来看,全书的结构主线应该是宝黛爱情悲剧。”除以上5家外,持此观点的文章还有:郭预衡《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北京师大学报》1963年第3期);张信生《<红楼梦>——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一面镜子》(吉林师大《读书与批判》1973年第1期);辽宁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进修班的文章《四大家族的衰亡史,地主阶级垂死的诊断书》(《辽宁大学学报》1973年第3期);冯宇《论宝黛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兼论<红楼梦>的主线》(《北方论丛》1979年第1期);胡念贻《谈<红缕梦>的艺术结构》(《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辑,1979年11月);张文潜、颜纯钧《试论<红楼梦>的爱情主线》(《福建师大学报》1980年第2期);邢治平《浅谈<红楼梦>的艺术结构》(《河南师大学报》1982年第5期);郭英德《佳作结构类夭成—<红楼梦>网状艺术构思的特征》(《红楼梦学刊》1991年第4辑)等。

三、“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亡史说”。下举4家为例。①刘世德、邓绍基在《<红楼梦>的主题》(《文学评论》1963年第6期)中说:“曹雪芹在《红楼梦》全书内用荣国府、宁国府由盛而衰这样一根基本线索把许多大大小小的情节贯串起来。”②程鹏在《人物千姿百态,意境气象万千—漫谈曹雪芹刻画贾府外围人物的艺术特色》(《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辑,1979年11月)中说:“《红楼梦》全书的主线,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由鼎盛走向崩溃的衰亡史。”③孙逊在《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亡史—谈<红楼梦>的主题与主线》(《红楼梦研究集刊》第5辑,1980年11月)中说:“我们看《红楼梦》的精心艺木构思,可以看到它在结构上的这样一个显著特点:即以贾府荣枯盛衰作为统括全书的一个总的脉络。”“贯串小说全部情节和人物的,是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衰亡史这条主线。”④曾扬华在《<红楼梦>艺术结构试探》(《红楼梦新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中提出:“从《红楼梦》全书所反映的内容来看,足以担当得这付担子,成为全书主线的,就只有贾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因为只有这个过程才能容纳得了书中已写的一切人物和事件。”除以上4家外,持“衰亡史说”的文章还有:石一歌《<红楼梦>不是爱情小说—略谈<红楼梦>的主题》(《学习与批判》1973年第4期);王一纲《从第四回看<红楼梦>》(《红楼梦学刊》1980年第3辑);张春树《<红楼梦>结构简论》(《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3辑);王西彦《大波与潜流—关于<红楼梦>的艺术结构的笔记》(《我读红楼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年1月版)等。

四、“贾宝玉叛逆道路说”。①张锦池力主此说。他在《试论<红楼梦>的主线》(《哈尔滨师院学报》1978年第3期)中说:“围绕着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而展开的叛逆与反叛逆的斗争,构成了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他又在《也谈<红楼梦>的主线》(《红楼梦学刊》1979年第1辑)中说:“一部《红楼梦》是以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心,以贾宝玉和贾政等人在人生道路问题上的叛逆和反叛逆为主线,以四大家族衰败为结局,全面地批判了封建社会……。”张锦池先生还在《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红楼梦>主线与明清小说传奇结构形态》(《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1辑)中说:"《红楼梦》本名《石头记》。正像‘桃花扇’是《桃花扇》不容置疑的主线一样,《石头记》不容置疑的主线当是‘通灵玉’……《红楼梦》以‘通灵玉’为主线,实际上也就是以贾宝玉为主线。”②马国权先生也是力主“叛逆道路说”的。他在《灰蛇伏线,终有迹象可寻—从四次大的矛盾冲突看<红楼梦>的情节主线》(《沈阳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中说:“笔者认为。反映在宝玉和贾政之间的叛逆与卫道的斗争是小说的情节主线。”③鲁云涛在《也论<红楼梦>的主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年第2期)中说:“《红楼梦》的主线,与其说是宝、黛、钗的爱情纠葛,毋宁说是宝玉的成长和生活道路。后者同《红楼梦》里的各种生活、事件、人物的联系更直接更密切,这条线索才是真正贯彻了作品的整个始终。”④余致君在《<红楼梦>结构论》(《红楼》1990年第3期)中指出:《红楼梦》“是‘石头’的自传。顽石投胎为贾宝玉,因此,本书就是贾宝玉的传记。贾宝玉的成长与成熟就是本书的主线。”除以上4家外,主此说的还有王景霓等3人合写的《试谈<红楼梦>的主线》(见《延边大学学报》1974年第1期),韩黎范的《略论<红楼梦>艺术结构的总纲》(《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4辑)等文章。

五、“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说”。①洪广思在《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评<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74年10月版)中说:“作者选择贾、史、王、薛这样的四大家族,以它们的盛衰为主线展示封建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斗争,是有深刻的典型意义的。”该文还批评了“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的观点。②柏青《封建家族的兴衰—谈<红楼梦>的主线》(《北京大学学报》1975年第3期)也指出:“宝黛的叛逆悲剧(包括爱情悲剧),在全书中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但是,宝黛的叛逆,并不是《红楼梦》的基本线索或主线,它只是从一个方面来呈示四大家族的兴衰。四大家族由盛到衰的发展过程,才是《红楼梦》的基本线索或主线。”

六、“爱情关系的复合情节体是主线说”。主此说的姜耕玉先生在《草蛇灰线,空谷传声—<红楼梦>情节的艺术特色兼论情节主题》(《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3辑)中说,“贾宝玉与金陵十二钗的关系,特别是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关系的复合情节体,应该是《红楼梦》‘拽之通体俱动’的‘主体线索’。”

双线。此又可分为两类:一是认为《红楼梦》的主线是两条,它们之间是并列或交叉关系,没有主从关系。二是认为《红楼梦》有两条线索,但它们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主一副或一明一暗。

一、认为两条主线是并列或交叉关系者又有4种不同意见。

1、“宝黛爱情和贾府衰败两条主线说”。下举3家:①北京大学中文系55级编写的《中国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30页)说:“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是在现实生活中成长和发展的,其性格也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全书也明显地贯穿着两条线索:宝、黛的恋爱和贾府的盛衰。前者是日趋更高更美,后者日趋崩渍瓦解。”②刘建军在《<红楼梦>的现实主义悲剧结构》(《西北大学学报》1983年第1期)中说:“宝黛的爱情悲剧和贾府的日趋衰败,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两条主要情节线索。”③郝炘在《<石头记>的主题思想究竟是什么?》(《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4辑)中说:“从《石头记》的情节安排看有两条线索:一条是贾府由荣变枯,由盛到衰的发展;一条是宝玉和黛玉的爱情悲剧。这两条线索原是并行不悖,互为因果的。”

2、“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和家族衰亡两条主线说”。下举4家:①蒋和森在《<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和成就》(《红楼梦研究集刊》第1辑,1979年11月)中说:“《红楼梦》在艺术上是采取的多线条结构。它以贾宝玉作为全书的主人公,并以主人公的爱情婚姻悲剧作为贯穿全书的情节故事。但是,整个小说并不是仅仅沿着这条线索发展;还描写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其中又集中描写荣国府。不妨说,这也是贯串全书的一条线索。”②王启忠在《试论<红楼梦》的艺术结构》(《红楼梦学刊》1981年第1辑)中说:“《红楼梦》中的家庭衰亡和爱情与婚姻悲剧两大主线便是全书的中心事件。”③刘生良在《简论<红楼梦>的主线》(《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4辑)中说:“笔者认为《红楼梦》是两条主线。两条主线是:一,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二,贾宝玉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④李兴汉在《<红楼梦>结构线索新探》(《河南财经学院学报》1985年第3期)中说:“笔者同意《红楼梦》有两条线索的基本观点”,“我认为两条线索,一条应是贾宝玉的爱情婚姻悲剧—‘木石前盟’和‘金玉良缘’两个悲剧,一条应是贾府没落衰败的过程。”“它们各有自己的完整的发展过程,只有交叉关系,没有从属关系。”除以上4家,同意此说的主要文章还有蓉生的《试论<红楼梦>的结构》(《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3辑)等。

3、“顽石下凡历世和神瑛、绛珠及作‘陪’的女冤家下凡历世两条线索说”。徐子余先生在《<红楼梦>主题论议》(《红楼梦学刊》1992年第4辑)中说:“在《红楼梦》中有顽石下凡历世和神瑛、绛珠及作‘陪’的女冤家下凡历世两条线索。”“再就这两条线索的关系来说,石兄下凡经历的‘离合悲欢’,一方面是他的俗身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离合悲欢’,另一方面是与作‘陪’的女冤家的俗身的离合悲欢。所以,在《红梦楼》的结构上,宝黛爱情故事与作‘陪’的女冤家下凡历世的故事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4、“贾宝玉人物情节线与王熙凤人物情节线说”。主此说的杜景华先生在《王熙凤与<红楼梦>的艺术结构》(《文史哲》1982年第1期)中说:“《红楼梦》不再属于说话的艺术,它是依照生活本身的逻辑,以宝、黛、钗爱情与婚姻悲剧及王熙凤理家的悲剧这两个主干线索、牵动着作者描绘的广阔的生活面,平行地向前发展着。”杜先生在《论<红楼梦>的结构线》(《红楼梦学刊》1993年第4辑)中,对他的观点又作了进一步阐述:“一部长篇小说有两条平行的结构主线,不仅有前例,而且也得到了论家的认可,”“贾宝玉人物情节线与王熙凤人物情节线二者为小说结构主线,其它为暗线或支线,至于宝、黛爱情婚姻悲剧故事,……如果我们不将它与贾宝玉情节线归在一起,它只能被认为是主统之外的一条支线。”

二、认为两条线索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主一副或一明一暗者有6种意见。

1、“宝黛爱情悲剧是主线,家族衰败过程是副线说”。主此说者主要有3家:①冷宴明在《略论<红楼梦>的结构艺术》(《青海师院学报》1981年第1期)中说:“与所反映的广阔的生活面相适应,《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展开,采取了多线推进的方法。贯穿全书的线索有两条:一条是宝黛的爱情悲剧,这是一条主线;另一条是贾府衰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件,这是一条副线。”②薛瑞生在《佳作结构类天成—论<红楼梦>的结构艺术》(《文艺研究》1982年第3期)中说:“《红楼梦》是以宝黛爱情为主线,以四大家族尤其是贾府的盛衰为副线的。以这两条线索为经纬,形成了许多网眼,然后盘根错节,在极其广阔的生活场景上,勾画出了封建社会鲜明的艺术图画。”③赵秉文在《简论<红楼梦>前五回的整体作用—兼评第四回是全书的总纲》(《红楼梦学刊》1988年第3辑)中说:“《红楼梦》的中心故事和结构主线到底是什么,这在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比较一致的看法,一是宝黛爱情中心说,二是四大家族兴亡说。而笔者倾向于把二者结合起来,以宝玉的爱情为结构主线,以贾府的兴亡为副线。”

2、“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是主线,贾府衰亡过程是副线说”。张松泉在《<红楼梦>与长篇小说美学问题》(《北方论丛》1980年第6期)中说;“《红楼梦》以宝黛钗的爱情与婚姻关系的矛盾纠葛为主线,在艺术表现上处理为‘明线’,以贾府由盛而衰的没落过程为副线,在艺术表现上处理为‘暗线’,全书以明暗交织,主副交叉的推进方式,构成贯穿全书、平行发展的情节线索,显示出《红楼梦》悲剧结构的多样统一的特征。”

3、“王熙凤理家过程为主线,宝、黛爱情为副线说”。何宁先生在《论<红楼梦>的主线》(《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4辑)中说:“我认为以王熙凤为主人公,通过王熙凤在管理荣国府过程中和赵姨娘、邢夫人、贾琏三组矛盾,使王熙凤由威重令行到心劳日拙到积劳以死,从而表现了这个家族的衰败,这才是《红楼梦》的主线。”“至于宝、黛爱情这根线,那是一根副线。”

4、“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是主线,其他少女的爱情婚姻悲剧是副线说”。翁柏年在《论<红楼梦>的爱情主题及其情节结构》(《社会科学》(兰州)1984年第3期)中说:“一、《红楼梦》的主人公就是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二、《红楼梦》围绕这三个人物的爱情婚姻悲剧,具有一条脉络清晰,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这就是全书中唯一的主线。……五、大观园中其他少女的爱情婚姻悲剧,是为了供托主线,加强主题的政治意义而谈的。如称之为‘副线’,亦无不可。”

5、“宝黛爱情悲剧和大观园女儿的悲剧故事为主线,贾府的衰亡为副线说”。白盾在《“诗”与“史”的交融—论〈红楼梦〉的艺术构思与创作目的》(《红楼梦新评》,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1月版)中说:“所以,《红楼梦》的构思也就显出了这样一个迹象:即是他将宝、黛爱情悲剧和大观园的悲剧故事置于最中心的地位,作为情节发展的主线处理:将最主要的篇幅献给了这些‘原应叹息’(元、应、探、惜的谐音)和真应怜(甄英莲谐音)的不幸的女儿们。与此同时,他将贾府的树倒猴散,一败涂地的故事,则作为宝黛爱情悲剧和大观园女儿们的悲剧故事发生的背景,置于次要的地位,当作情节发展的副线处理。”

6“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是明线,暗线可能是宝玉的人生道路说”。刘敬圻在《红楼梦》主题多义性论纲》(《红楼梦学刊》1986年第4辑)中说:“这部大书也存在着一明一暗两条主线。明线,无疑是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暗线却不一定只是归纺为贾府的衰亡历史。”“就一般而论,在这一大作品中,男主人公的人生道路和个人命问题,往往构成那条潜在的、深层次的、与作品主题有着更密切关系的暗线,《红楼梦》似乎也正是这样。”

“三线”。即认为《红楼梦》的主要线索是三条。此观点主要有3家各不相同的意见。

一、“王熙凤的权势地位变化,众多女儿们的命运和贾宝玉的叛逆性格的发展”三条线。丁淦在《<红楼梦>的三线结构和三重旨意》(《红楼梦学刊》1983年第2辑)中说:“《红楼梦》全书的人物、事件、情节、命意如此纷繁复杂而又条理井然,方寸不乱,原因在于它们很明显地由三条大线索成麻花形交织串连组成。一即:以封建皇朝衰败为表,封建家族衰败为里,王熙凤的权势地位变化为标志的发展线索;以宝黛爱情为中心,金陵十二钗为主体,众多女儿们的命运为背景的发展线索;和贾玉玉的‘补天—济人’为核心的叛逆性格或叛逆事业的发展线索,将全书诸多头绪编串成一个宏伟的整体。”“这三条线索紧紧绾联、相互交叉、此起彼落、时明时暗,因此孰为明线,孰为暗线,很难一概而论。”

二、“宝黛爱情悲剧、大观园女儿的悲剧和贾府败亡悲剧”三条情节线。白盾在《<红楼梦>的审美序列与主题的界定》(《济宁师专学报》1988年第1期)中说:“宝黛爱情悲剧、大观园女儿的悲剧与贾府败亡悲剧的三重题材所构成的三条情节线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形成的网状结构显示了全方位、多功能、多层次的综合审美效应。”

三、“‘玉黛钗情爱’、‘千红一哭’、‘家族纷争衰败’三条情节线。周书文在《<红楼梦>的主体艺术结构》(《江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中说:“经过作者审美意向的简化与整合,提炼出三组人物系列,组构为三条交叉并进的情节线流,……一玉黛钗情爱发展流程。……二‘千红一哭’发展流程。……三,是家族纷争衰败流程。……这三条情节线流,……便组构成一个庞大而又精巧,复杂而又有序、多样而又和谐的艺术结构,呈现出‘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多义性艺术意境。”

篇5:始终牢牢抓住主线

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主线。牢牢抓住这条主线,就抓住了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和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根本。第二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借鉴第一批的成功经验,继续紧紧围绕这条主线开展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它以鲜明的时代特色、丰富的实践内涵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进行了科学概括和准确定位。这次学习教育活动强调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反映了新时期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正确方向。只有以增强广大党员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坚定性为根本,才能促进党员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有以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目标,才能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只有以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为行动准则,才能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只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促进各项事业的更大发展。总之,只有始终抓住这条主线,才能实现中央确定的预期目标。

抓住这条主线,就是要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个阶段。学习培训要认真组织广大党员学好必读篇目,理论联系实际,深入理解和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解决好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共性问题。分析评议要引导广大党员紧密结合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查摆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方面存在的差距,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剖析根源,明确今后努力方向。整改提高要引导广大党员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切实解决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方面存在的“不符合”、“不适应”的突出问题,在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抓住这条主线,就要引导广大党员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真学是前提,真懂是基础,真信是关键,真用是目的。要通过认真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大讨论等形式,推动党员紧密联系本系统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和个人的思想实际,把理论学习不断引向深入。要针对基层党员大多是从生产工作和实际生活中理解科学理论的认识特点,多运用我们党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率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各项事业辉煌成就、广大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等具体鲜活的事例,帮助广大党员深刻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充分认识坚持这一科学理论的重大意义。要通过开展扶贫帮困、服务群众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为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好地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付诸行动搭建起平台。引导广大党员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本职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多做贡献。

抓住这条主线,就要立足取得实效,从基层实际出发,注意方式方法。要针对基层党员在工作岗位和职业特点、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差异,灵活掌握学习培训的方式方法。学习的文件要少而精。组织学习的形式要根据不同对象有所区别。要统筹兼顾,妥善安排,解决好工学矛盾,既要保证学习的时间和效果,又不要使基层单位和党员负担过重。要鼓励基层单位和党员积极探索创新学习教育活动的方式方法,注意总结和推广他们在实践中创造的好做法好经验。

主线体现着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本质,决定着这次学习教育活动的方向。只要我们紧紧抓住这条主线,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先进性教育活动就一定能够健康顺利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篇6:线头、主线与穿插

线头、主线与穿插

[作者]  潘健

[内容]

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项目是“理情课文的条理”。它要求教师要遵照文章的思路,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能力。教学《冀中的地道战》必须注意下列问题。

一、把“导读”与“预习”的提示作为课前目学的一个“线头”一团丝线要理清,必须先找“线头”;读写训练项目要落实,必须从“导读”、“预习”的要求入手。“导读”提示了本组读写训练的重点及思想品德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要求;“预习”简单地介绍了《冀中的地道战》一课的时代背景,提出了课文阅读的重点及预习的要求。这两部分的内容要让学生阅读、理解,发挥“提示”在训练基本功、培养自学能力中的引导作用。课前,让学生进行预习,可以提出以下几道思考练习题:1.自学生字词,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查出生字词意思,正确地朗读课文1-2遍;2.试给课文分段,想想介绍地道式样和特点的自然段有几个,并做上记号;3.想想地道战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划出有关语句。

二、以思路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主线理清文章的条理,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思路训练,探究作者谋篇布局的意图,就能较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学习表达的方法。

《冀中的地道战》可以分为三段。从段落内容中,我们不难看出三段之间的逻辑联系:第一段是对地道战的总体表象概括,第二段是对地道的分项析解介绍,第三段是对地道战的综合整体认识。这种“表象整体――分项介绍――综合整体”的结构特征体现了文章的思路。第一段介绍了地道战的产生及作用。为什么地道战会产生“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的作用呢?于是,就必须分项介绍地道的式样和特点。第二段的内容说明了产生作用的原因。在分项介绍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的整体认识(地道战在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这样,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式样”“特点”和“地位”之间,就形成了内在的因果逻辑联系。

但“表象整体”与“综合整体”有着区别。第一段的“表象整体”重点介绍了地道的规模、作用,给人以具体的形象的也是初步的整体印象;第三段的“综合整体”把地道战的不同寻常的意义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我们比较深刻地认识地道战的地位。

为了突出思路训练这条主线,这里,提两条教学建议:1.通过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寻找段落之间的联系来掌握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的条理。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预习的成果,解决预习中分段的疑难问题。2.重点思考:敌人“什么毒辣的法子”都用上,结果都失败了。敌人用了哪些“毒辣的.法子”?中国人民“为了打击敌人,什么法子都想出来了”,取得了胜利。人民群众想了什么“法子”?联系全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从而理解中国人民的顽强斗争精神及无穷无尽的智慧。

三、把课后的“思考・练习”作为讲读过程中的有机“穿插”课后的“思考・练习”具有理解思想内容和语言文字训练的双重任务,同时又体现出本组读写训练的重点。教学中,要把“思考・练习”尽可能地“融”入阅读训练的过程中,力求收到提高效率、减轻负担的效益。为此,提三条建议。

1.以第2题训练为重点,安排第二课时的教学环节,同时把第5题、第1题第(1)小题也结合进去。第5题要求背诵第四自然段,讲读时,必须引导学生弄清这一小节的内部结构、记叙的顺序(地点――高度――大洞――小洞--气孔――作用),帮助学生概括这一小节的主要意思,利于学生背诵。第1题的第(1)小题的训练是第2题概括每层主要意思的基矗?三道题训练结为一体,突出“文章 思路训练”这一条主线。

[1] [2]

篇7:党的报告主线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

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意义重大而深远。

继十七大报告之后,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体现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篇8:党的报告主线

党的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精神,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对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满怀信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奋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就是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用党的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党的进一步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共产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坚定立场,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可以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党的报告的一条主线。我们要紧紧围绕这条主线,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这样,才能把党的精神学习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

90多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沿着历史的脉络,我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历史充分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使国家快速发展起来,使人民生活水平快速提高起来。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指引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也是党的要求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本原因。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风险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既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信心和信念,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又要具备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做好克服各种困难的准备,充分认识事业发展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报告主线范文篇三

对于的主题,报告有一段很长的话,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如果从理论上考虑,回答了四个问题,就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时期,我们党和国家举什么样的旗臶,走什么样的道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目标这些重大的问题,所以说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大家可能认为我刚刚说的四句话以前都说过,都说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的精神状态朝什么样的目标前进。这些老话为什么还要讲?这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主题是没有变的,都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个不变之中还有一些变化,要理解这些变化,就要从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来进一步认识为什么还要着重解决这些,包括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目标的问题。这就是要从“变与不变”之中来掌握的主线。

我的第一部分就是讲报告的主线是什么?用报告原话,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和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记得同志在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会议上就强调,要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来学习贯彻精神。他是这么说的: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学习贯彻党的精神的聚焦点、着力点、落脚点。只有抓住这条主线,才能把党的精神学得更加深入,领会得更加透彻,贯彻得更加自觉。

大家可能都清楚,从党的十二大开幕词,当时邓小平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词就成了的党和国家的中心概念。这个命题现在还在实践之中。报告这次还是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年创造奋斗的根本成就,必须更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号召全党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这就是我们今天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结论。

篇9:抓感情的主线节选《林海》

抓感情的主线(节选)《林海》

抓感情的主线(节选)

大同市城区十四校 马桂英

《林海》一课,作者围绕“大兴安岭”这个悦耳的名字,先讲了大兴安岭“岭”、“林”、“花”的特点,然后又通过联想,写出了大兴安岭对国家建设所作的巨大贡献,表达了他对大兴安岭的喜爱之情。怎样才能使学生和作者的感情融为一体呢?我紧紧抓住了“亲切舒服”这条贯穿全文的感情主线。

首先,我要求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含有“亲切舒服”的三个句子,并比较一下表达程度。当学生一致认为三句相比,步步加深之后,再结合课文逐句理解。

我先让学生围绕(1)作者为什么先观察岭,又观察林,后观察花呢;(2)岭、林、花各有什么特点这两个问题,自学描写岭、林、花这几个小节,接着要求学生独立赏析这一部分,学习作者借生动形象地写物而抒情的方法,然后启发学生用一个字概括出大兴安岭景色的特点,即“美”。水到渠成,学生已明白了大自然赐予大兴安岭的景色美使作者改变了“奇峰怪石”、“高不可攀”的印象,产生了亲切舒服之感。

那么,这种感情是怎么得以升华的.呢?是作者展开两次联想所致。在教学联想部分时,我采用了抓重点词句谈体会的方法,让学生结合上下文着重理解:(1)兴安岭的可爱,就在于它美得并不空洞;(2)我不晓得当初为什么管它叫作兴安岭,由今天看来,它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了。

在谈体会时,学生由铅笔、直尺、桌椅、门窗谈到了国家建设;由木材的紧缺谈到了植树造林、保护树木的重要;有的假设,有的联想,自然而然地和作者一起体味到了大兴安岭的内在美,全身心流淌着“亲切舒服”之感情。◆

抓感情的主线(节选)《林海》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少先队工程的主线】相关文章:

1.突出主线推动三转心得体会

2.《金色的鱼钩》主线整体教案

3.“围绕主题抓住主线”教学实录

4.少先队章程

5.少先队规章制度

6.少先队誓词

7.少先队主持词

8.少先队广播稿

9.少先队计划

10.少先队说课稿

下载word文档
《少先队工程的主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