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

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

2022-07-07 08:17:4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安然”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您。

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

篇1: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

维吾尔族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容,在维吾尔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民间文学又是维吾尔族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式多样,有民间故事、民间叙事诗、谚语、笑话、寓言、神话、传说、谜语等。著名的作品就有《艾里甫与赛乃姆》、《热比亚与赛依丁》、《阿凡提的故事》等。

《福乐智慧》:是维吾尔族著名的思想家和诗人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完成于11世纪初的一部著名的古典叙事长诗,是用纯粹的维吾尔语写成的第一部大型文学作品,是维吾尔族思想史和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著作。全诗共85章,13290行,韵文体。本书对当时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进行了集中的、系统的、形象的描述。按伊斯兰教的道德标准宣扬做人的道理,涉及社会、政治、经济、哲学、文学等诸方面内容,可以说是研究可汗王朝的国家形态和社会组织以及精神文化面貌的一部百科全书,对维吾尔族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维吾尔族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乌古斯可汗传》:又称《乌古斯可汗传说》是在古代维吾尔族人民中广为流传的民间英雄史诗。其内容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古代维吾尔族古老的神话、传说;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乌古斯可汗征战的历史。它用民间史诗特有的写法叙述了许多历史故事,对于研究古代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学和语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艾里甫与赛乃姆》:维吾尔族民间长篇爱情叙事长诗,在民间长期流传,作者和写作年代均不详,约1500余行。它叙述了艾里甫和赛乃姆纯洁而又悲惨的爱情故事,作品歌颂了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以及他们至死不渝的爱情和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反映了维吾尔族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在维吾尔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篇2: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

新疆花帽:花帽,维吾尔语叫“朵巴”。这种小花帽不但实用,而且是一种具有装饰美感的传统民族工艺品。花帽的图案纹样大都是以新疆当地花卉果实的自然形象为素材,加以艺术的提炼而成。一般都用黑白丝线或彩色丝线绣出各种民族形式的花纹图案。以绣花、挑花、绊金、绊银、串珠等方法,用手工缀制而成。花帽上还附加一些装饰物,比如镂刻金银片,缀上翡翠、玛淄、珊瑚或装上金银宝石花、孔雀翱等。绝大部分花帽是将手工绣好的四瓣,以顶为中心缝合起来,套在木制帽模上成型,最后镶上黑绒布边。

花帽的式样、花色都具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南疆的喀什盛产男式花帽,其中最流行的是白花黑底、顶大口小、棱角突出的男式巴旦木花帽。这种花帽的图案是由按前后顺序旋转排列的四个巴旦木纹样构成的,线条丰富多样,花色庄重素雅;东疆吐鲁番地区的群众喜欢红花绿叶、颜色艳丽的花帽;北疆则流行无边小帽。和田、民丰、策勒、且末一带以女式格子架花纹的小花帽最有名气。它直径不到十厘米,用针别在盖头披巾上,别有一番情趣;吐鲁番地区的花帽色彩浓烈灼艳,整个花帽铺满了四组丰盈的花朵纹样,带在头上好象一顶花冠;伊犁地区的花帽造型扁浅圆巧,色彩柔和协调。家庭比较富有的妇女喜欢戴用珍珠串成各种图案的玛勒江花帽。妇女结婚前一般是戴以地毯图案为主的吉连姆花帽和绣有小花的金丝绒杜哈瓦花帽。男性中年人和知识分子喜欢浅色底小红花的齐曼喀什干花帽,而宗教人士一般是戴用黑皮绒、帽沿用羊皮做成的赛勒布西吐克花帽。各种花帽精巧美现,绚丽多彩,不仅为本民族人民所喜爱,也引起了其他各族人民以及外国朋友、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青青睐。

绣花枕头:绣花枕头维吾尔语称“坎西特里克亚斯多克”。这种枕头内装鸡、鸭、鹅的羽绒,有方形、长方形和圆形。在枕头套上,用刺绣、补纳、编织、等手法,绣上各种花卉、水果、昆虫、飞禽、走兽等图案,非常美丽。绣花枕头是维吾尔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点缀品,他们多把这种枕头放在卧室的床上、木箱上或被褥上,绣花朝外,宛若盛开的花卉,绚丽多彩。枕头式样繁多,常见的多为方形。绣花枕头也是姑娘出嫁时必不可少的一种嫁妆。许多姑娘在嫁前,就勤学苦练各种绣花本领,并选择自己喜爱的图案,在婚后以此炫耀自己的技艺。其绣法多种多样,有平绣、结绣、盘金银绣、十字绣、扎绒绣、格架绣、综合绣、补花、拼花、掏花、编织等等。绣花枕头多为白色,也有天蓝、红灰色等。

艾德丽丝绸:“艾德丽丝”绸,维吾尔语称之为“玉波甫能卡那提古丽”,意思是“布谷鸟的翅膀花”。是新疆极富民族特色的独特产品,是维吾尔族妇女最喜欢做衣裙的绸料。它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的方法制成,按照精心设计的图案,在经纱上扎结染色。

艾德丽丝绸根据地区以及色调和工艺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喀什、莎车的艾德丽丝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常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其基本图案都取材于维吾尔人生活中常见的花型;另一种是和田、洛浦的艾德丽丝绸,它讲究黑白效果,素淡典雅,纹样粗犷奔放,色彩简单富有变化。艾德丽丝绸图案纹样据说是古代维吾尔人信奉萨满教崇拜树神、水神的宗教意识的反映,也有人说是巴旦木花纹、梳子花纹以及民族乐器变形纹样。

维吾尔族的地毯: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手工艺品,它集绘画、雕刻、编织、刺绣、印染等手工技艺于一体。或悬挂于厅堂之壁,或展铺于室内走廊,毯面光泽平滑,毯板挺实柔和,美观大方,经久耐用,是维吾尔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维吾尔族的地毯质地精良,除了采用手工打结、编织,图面织工精致细密(先后经过十数道复杂的工序)之外,还得力于用来织毯的羊毛质地优良。维吾尔族的地毯原料采用著名的半粗毛与和田羊羊毛。种羊毛粗而不粘,坚韧而富有弹性,具有耐拉、耐压、光泽好、强度大的优点。其图案和设色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地方色彩,主要有:开力肯(四瓣花纺)、卡其曼(散花图案)、阿娜古丽(石榴图案)、拜西其切克古丽(五枝花图案)、夏米努斯卡(麦加式图案)、博古图案(仿古图案)等。维吾尔族的地毯十分注意将同类色或对比色并置排列,在对比中充分显示各种色彩的个性。维吾尔族地毯的品种主要有:铺毯、挂毯、褥毯、座垫毯等。

英吉沙小刀:是维吾尔族的传统手工艺品,精美锋利,造型别致,既可作刀具,又有艺术欣赏价值,是颇具特色的丝绸之路旅游纪念品。英吉沙小刀是以原产地英吉沙县而命名的。英吉沙小刀的造型多式多样,常见者有弯式、直式、箭式、鸽式等,多数为弯刀,刀把有木质的、角质的、铜质的、银质的,非常讲究。无论哪一种刀把,英吉沙的工匠们都要在上面镶嵌上色彩鲜明的图案花纹,有的甚至用宝石来点缀,玲贵华丽。

维吾尔族陶器:维吾尔族土陶的制作历史非常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生产,汉晋时发展到生产彩陶,具有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格。新疆喀什出产的土陶器尤为著名,特别以当地生产的琉璃釉陶而负盛名。这些土陶器,大多以手工制作为主,就地取材。由于泥土的化学成分不同,又有红、白、褐、灰、黑陶之分。而且其形式也多种多样,有碗、盘、壶、盆、狗、马、牛、羊、鸡、骆驼等,尤以英吉沙的陶壶为一绝。

民间印花布:维吾尔族的民间印花布是维吾尔族典型的手工艺品,它最大的特点是把手工的、独创的印染技术和民族风格的图案融为一体,具有装饰趣味和浓重的民族特色。维吾尔民间印染工艺是用木刻印模把图案直接压印在染色布上,并采用传统的植物质和矿物质染料,如槐籽、桑树根、核桃皮、茜草等,因而特具一种古朴的魅力。它可以分为模戳多色印花和镂版单色印花两大类。常见的主体纹样多为枝叶、花蕾、蔓草以及炉瓶博、琴棋书画之类的纹样。

维吾尔族摇床:维吾尔族婴儿的摇床是一种经过专门设计制造的摇床,维吾尔语称之为“毕须克”。这种高60公分,长不到1米,宽50公分的木制驼轿式摇床,制作相当讲究,极富装饰性,床帮和床腿都雕有大小不等的圆形花纹,每种花纹都漆成红、绿、黄、白、蓝等各种颜色。每侧的床腿之间和床帮之间都连成弧形,可以左右摇动。维吾尔族妇女常常边干手中的活,边用脚踢摇床就可以使婴儿很快入睡。维吾尔妇女产后40天,才能把孩子放在摇床上。并在这一天要举行一种名叫“毕须克托依”的家庭礼仪。

维吾尔族玉雕:维吾尔族玉雕作品最大的特点是实用、美观、朴素、大方,主要是生活用品和装饰品,造型别致,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维吾尔族玉石分脂玉、墨玉、翠玉等。脂玉温润如羊脂,洁白无瑕,墨玉黑而透亮,都是雕琢玉品如戒指、玉镯、印章、嚣玩的名贵材料。翠玉色泽绿如翡翠,价值更高。其制作方法主要有凿、刻、琢等。

篇3:维吾尔族风俗文化礼仪

风俗文化

婚姻

维吾尔族过去曾盛行包办婚姻,现在自由恋爱较为普遍。婚前,男方必须向女方交财礼。

男女双方领取结婚证后,会举行婚宴,招待各自的亲戚、好友同事,有的会请阿訇念‘尼卡’。婚礼有迎接新娘仪式、揭盖头仪式、新郎与新娘为自己婚礼所举行的庆贺仪式等。

宴席完了之后,要举行“麦西来甫”。在这期间,人们会欢歌雀跃,气氛非常热烈。在跳舞的过程中,有一对男女会有目的地上来跳舞,男的故意揭开新娘的面纱,女的再盖上,直到重复三遍时,新娘站起来,向宾客们深深地鞠一躬,而宾客们用掌声表示这一仪式的结束 。

丧葬

维吾尔族遵照伊斯兰教规,实行土葬,主张速葬。在超渡亡灵的伊斯兰教仪式“纳玛孜”结束后,用抬尸床将尸体送至墓地,挖穴安葬,不用棺材,不用任何陪葬品。墓丘多长方形,也有圆形的。坟地周围砌围墙,不许牲畜进入,不许取土挖土。

维吾尔族在死者当日、3日、7日、40日和周年时进行祭奠活动,维吾尔语称作“乃孜尔”。在所有的祭奠活动中,7日、40日与周年都比较隆重,要宴请亲属、朋友、乡亲与同事做“杜瓦”(祈祷),请阿訇诵经。祭奠中的饭食主要是抓饭等。

按照传统习俗,凡来参加“乃孜尔”的男子必须头戴帽子,女子头戴围巾。

风俗禁忌

吃饭或与人交谈时,忌擤鼻涕、打哈欠、吐痰,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忌东张西望或站起;禁食猪肉、驴肉、狗肉、骡肉和自死的畜肉及一切动物的血,衣着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坐,忌双腿伸直,脚底朝人;接受物品或请茶,忌用单手;未经主人同意不得擅自动用主人家的物品;到别人家去,一定要让年长的人先进门。

青壮年妇女一人在家时忌外人进去;新婚夫妇的洞房忌随便闯入;见到门上挂有红布条,表示妇女分娩或小孩出疹子,忌外人入内;不要和妇女开玩笑;在公共场合忌光着上身,更不能穿着背心、裤衩到别人家里去;忌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禁止在住地附近、水源旁边、墓地、清真寺周围和果树下面大小便、吐痰或倒脏水;禁止携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禁止在墓地附近修猪圈、厕所,不许牲畜在墓地内乱跑,不许从墓地上取土;不得用自己的水桶或罐子在水井或涝坝内打水,要先用公用水桶打水,然后倒入自己的桶或罐内;北疆地区,禁止在长辈面前讲诙谐或揶揄的语言。、

风俗习惯

1、维吾尔族按习惯人际关系中不直称呼别人的名字,在族内长幼辈之间、师徒长幼辈之间也忌讳相互直呼对方名字。凡是长辈忌讳直呼他们的名字,如果晚辈要提及长辈,就用一些辈分称谓代替名字,非常忌讳说“”Qeri”(老头)。长辈称谓晚辈时,也多用其爱称。同辈人(特别是同辈老人)之间,一般在名字后加上表示尊敬的附加后缀如“Jan”、“Gul”、“Ahun”、“Han”等。维吾尔族在各行业和教育领域内非常注意语言道德。一般来说,学徒学生严禁直呼师傅或老师的名字,而且用“师傅”、“老师”一类的表示师徒、师生关系的词来称呼他们。一个家族里的成员之间也禁忌直呼其名字。

2、维吾尔族餐布上不可缺少的食物就是馕,一般客人面前不放碎馕,要放整馕,以示对客人的尊敬,当着客人的面掰成四、五块并面朝上地放到客人面前,接着就把冰糖或方块糖各种干果、点心和饼干、果酱、新鲜水果端上来,然后给客人敬上一小碗热气腾腾的茶水或奶茶。倒茶也有讲究,泡好茶后先把洗好的茶碗放在桌子上,当着客人的面往茶碗里倒上一点点热茶,用茶水涮一涮,以表示已消毒,在维吾尔族饮食习惯中,人们倒茶时要顺着碗边徐徐倒入,禁忌抬高茶壶倒茶,避免冲起泡沫(认为冲起泡沫是对客人的不敬和失礼)倒七八成就可以了,把倒好的茶放在托盘上用双手递给客人。忌用单手送茶,对方也忌用单手接茶。喝完茶之后,做饭菜来招待客人。

篇4:维吾尔族作文

维吾尔族作文

维吾尔族作文(一)

今天,我要介绍的是新疆维吾尔族的一些风俗。

维吾尔族有特色的是他们的花帽。他们戴花帽很有讲究,不同年龄,不同场合,要戴不同的花帽。男性老年人一般都戴巴旦姆花帽和吐鲁番花等。巴旦姆花帽是用巴旦核变形和添加花纹的一种图案,其纹样姿态丰富多样,多是黑底白花,感觉庄重、古朴、大方。吐鲁番花帽的特点是花大底空小,而且颜色火红鲜艳、艳丽夺目。姑娘、妇女都很喜欢再尔花帽,即金银线盘绣花帽,所绣的花多是立体的,在阳光下熠熠闪耀,给人以华贵端庄之感。伊梨花帽,是流行在伊梨地区的一种大方、雅致,小男孩、小女孩都喜欢的花帽。五瓣花帽,维吾尔语称为“白西塔拉多帕”。一般的花帽是四瓣拼缝成的,而这种花帽比一般花帽多了一瓣,帽子较小,纹样比较简单。

维吾尔族住的房子,一般都是用泥土建成的。用天窗采光,屋里设有壁炉,屋顶平坦,可以晾瓜果和粮食。饮食以面食、玉米和大米为主。日常的食品有:烤饼、瓜果、面条、抓饭、茶、奶等。

维吾尔族是个热情好客、能歌善舞的民族,我喜欢新疆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作文(二)

在我们的国家之中,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我已经忘记得七七八八了,但是,我的脑海里,却一直地紧紧地记住了一个民族的名字,就是在我国西北边陲的新疆,有一座白雪皑皑的天山,天山脚下,聚居着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聚居着一群能歌善舞的人。他们的歌舞,从来不受任何人员,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不论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侯,想跳就跳。

维吾尔族的人热情奔放、性格豪迈,所以他们的`服装特点是:式样宽松、洒脱,色彩对比强烈。妇女爱穿宽袖轻盈的连衣裙,衣料一般选用著名的“艾得里斯绸”。()男袍称“袷袢”。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巾扎腰。过去女子多在宽袖的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今多穿西式短上装和裙子。

维吾尔族不论男女老幼都戴绣有各种花纹的多帕(花帽)。女子喜戴耳环、手镯、项链等装饰物。维吾尔族的少女,她们都是梳十多条发辫,因为她们全是以以长发为美的。但婚后一般改为两条,辫梢散开,头上别产月形梳子作装饰,也有将双辫盘成发髻者。

我向往着,我一直,一直都是在向往着,我一直都在向往着维吾尔族的人民,能歌善舞,想跳就跳,不受任何限制。

我为祖国有一个这样的少数民族,而感到骄傲!

维吾尔族作文(三)

中国的版图上有56个少数民族,而每个民族的特色都是与众不同且别具特色。而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维吾尔族。因为维吾尔族是中国北方的古老民族,并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维吾尔族目前有800多万人口,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满族、回族,已经接近,甚至超越了苗族,位居于少数民族人口总量的前五名。

维吾尔族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艺术,例如家喻户晓的“新疆舞”,那婀娜的舞姿使人着迷,还有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乐舞蹈史诗《十二木卡姆》等,这些都是闻名中外的。还有维吾尔族位于我们“三山夹两盆”的新疆,新疆盛产葡萄,且新疆的葡萄汁多味甜,使葡萄成为维吾尔族最具代表性的水果。

维吾尔族的人很喜欢跳舞,所以他们的舞蹈也分好几种,最常见的就是:顶碗舞、大鼓舞、铁环舞、普塔舞,而伴舞的乐器,当然也不下数十种。

以上关于维吾尔族的介绍都是耳熟能详的,但可是有一样可能很少会提起,那就是维吾尔的民族医术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来维吾尔族的人不单只舞跳得精美绝伦,并且医术也是如此高明。

虽然维吾尔族的文化传统远远不止这些,但仅仅是这些也足以让人不禁感叹:中国56个民族,果真与众不同、别具特色啊!

篇5:维吾尔族民间故事

国王带阿凡提去狩猎,晚上两人睡在一个峡谷口的岩石旁。半夜,山风嗖嗖吹来,冻得国王像一个刺猬一样蜷缩成一个疙瘩。阿凡提为了糟蹋一下国王,便将马鞍下的垫子拿过来,轻轻盖在国王身上。

“阿凡提,你把啥东西盖在我身上了?”国王问。

“陛下,是马鞍垫子。”阿凡提说。

“混账!谁将你把马身上的肮脏东西,盖在我身上?!”国王骂着,一脚将垫子蹬在一边。

过了一会儿,山风吹得更紧了,寒风刺骨,国王冻得牙关打战,四肢哆嗦。于是,阿凡提又把马鞍垫子盖在国王身上。

“阿凡提,你又把什么盖在我身上?”

“陛下,就是方才我在您的贵体上盖过的——能取暖的物件。”

“嘿,笨蛋!”国王生气的说,“刚才我问你时,你就说是‘能取暖的物件’不就得了吗!”说完,蜷缩在马鞍垫子下睡了一夜。

篇6:维吾尔族民间故事

很久以前,有个殷实富裕的家庭。这个家庭人丁兴旺,举家团圆,日子过得非常红火。因为据说是幸福鸟栖落到了他家,很久很久也没离开他家。

幸福鸟对这家家长说:“我在你们家住了许多年,而在一个地方住的时间多了,就会感到厌烦。所以,我想去各地走走。我就要离开你们了,如今你们希望我给你们留下什么东西,尽可以不客气地提出来,我一定满足你们的要求。”

家长听了这话答道:“这样的话,请你给我三天时间,让我和妻子与儿孙们商量商量,然后回答你。”

于是,那位家长便把妻子、儿子、孙子,叫在一起,向他们说了一遍和幸福鸟讲的话,大家便商量起来。

这时,一个儿子说:“我们向它要四种牲畜。”

另一个儿子反对说:“不,我们应该要求它把土地、磨房、碾房、花园留给我们。”

一个女儿却说:“应该让它将摆满货物的商店,留给我们。”

小女儿也上前进言:“最宝贵的东西是金子和银子,珍珠和玛瑙,让它把这些留给我们。”

就这样,他们争来争去,说这说那,整整两天也没有定下来一件东西。

那位家长也没想出个好主意来。他问妻子:“嗨,老婆子,商量时还有没有没参加的人呢?”

妻子回答说:“新娶的媳妇,商量时没参加。”

家长立刻吩咐道:“你把她也叫来。”

新媳妇到了公公的面前,公公把发生的事情和大家的意见,向儿媳一字不漏地说了一遍。问儿媳道:“我们该让幸福鸟为咱家留下什么好?”

新媳妇听后,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们该让幸福鸟把团结留给咱家,原因是团结可以使我们百业兴旺,永远富裕,避免纠纷,因而可以使我们像现在一样,过和睦相处富裕兴旺的日子。”

听完儿媳的话,公公高兴地说:“这下才找到让幸福鸟留给我们家的传家宝了。”

第三天,幸福鸟到了家长的身边问:“你们可商量好了,要我留给你们什么东西?”

家长说:“我们商量好了,请你把团结留给我家,然后再走。”

幸福鸟说:“我离开你们要带走的东西,也正是团结。你们既然要它,我就给你们,这样我也就不离开你们家了。”

这样一来,幸福就没离开这家,仍然住了下去。这个家庭也仍旧和睦相处,永远过着幸福欢乐,富裕兴旺的日子。

【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相关文章:

1.致维吾尔族同胞觉醒书心得体会

2.文化广播稿

3.文化作文

4.企业制度文化

5.文化口号

6.《胡同文化》...

7.优秀文化

8.文化读后感

9.文化,无处不在

10.制度文化

下载word文档
《关于维吾尔族的文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