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给我带来的感悟
“十月就爱糯叽叽”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给我带来的感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给我带来的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篇1: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给我带来的感悟
黄文秀同志光荣牺牲18天了,我们对她有无限思念……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了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总书记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的高度重视和真情关怀,让我们倍受鼓舞。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学习黄文秀同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进一步提升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凝聚起新时代百色改革发展的磅礴力量。
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市委宣传部派驻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6月17日凌晨,她在返回百坭村时突遇山洪不幸牺牲,将自己30岁的年轻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她信念坚定,忠于党、忠于人民,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动人心弦的共产党员奉献之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是新时代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典范,被中宣部追授为“时代楷模”,被国务院扶贫办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追授为全国、广西、百色市“三八红旗手”,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优秀共产党员”,自治区“八桂楷模”,全国、自治区“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黄文秀同志是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时代楷模和先进典型,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光辉榜样。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向黄文秀同志学习活动,深入学习黄文秀同志优秀精神品质,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奋勇前进。
学习黄文秀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崇高品质。
黄文秀同志始终满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自觉将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党的伟大事业中,信念坚定,初心不改,知行合一,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由于父母亲身体不好,自小她家境贫寒,通过国家的助学政策完成了学业。她矢志报党报国,大二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表示自己选择加入党组织,都是由衷的、无悔的。在入党申请书中她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的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作出贡献。”她坚定不移跟党走,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坚决响应党组织号召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奉献自我,用青春热血践行信仰初心,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崇高品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性修养,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
学习黄文秀同志心系群众、务实为民的真挚情怀。
黄文秀同志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奋斗目标,以百姓心为心,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带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真心实意为群众干实事谋福祉。她坚持做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初到百坭村时,面对群众的质疑,她摆正心态,放下身段,从内心把群众当亲人,挨家挨户上门走访,主动帮助村民收拾房间、打扫庭院、干农活、话脱贫,“缠”住群众,很快就与群众打成了一片。她自觉扎根群众服务群众,从群众关心关注的交通、饮水、教育、低保等问题入手,一点一滴做起,查实情、跑项目、做方案、抓建设,用心用情用力为基层群众办实事好事,驻村一年就完成屯内道路硬化1.5公里,新建蓄水池4个,安装路灯17盏,集体经济增收6万多元。她时刻牵挂群众的安危冷暖,就是在牺牲前还惦记着村里的防汛抗洪工作和群众安危。在日记中,她深情地写道:“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以心换心,赢得真心。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同志心系群众、务实为民的真挚情怀,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好老百姓关心关注的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等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学习黄文秀同志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
黄文秀同志始终保持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昂扬斗志,勇担重任、全力尽责,无私奉献、奋斗不止,努力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用年轻宝贵的生命谱写了新时代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她放弃“小我”选择“大我”,在全市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关键时期,坚决担负脱贫重任,奔赴乐业县百坭村担任第一书记,为脱贫攻坚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产业是脱贫致富的根本和长远大计。她积极探索脱贫致富新路子,谋划和推动杉木、沙糖桔、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发展,其中沙糖桔从500多亩发展到亩,还相应建立了电商服务站,有力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百坭村88户贫困户418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整村脱贫指日可待。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事业是干出来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我们这代人的使命就是要坚决完成决战贫困决胜小康伟大使命。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同志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优秀品格,把初心使命时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扎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时代长征路上建功立业。
学习黄文秀同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
黄文秀同志始终怀着对祖国、对家乡深深眷恋,知恩图报,选择在祖国和家乡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无怨无悔。她始终不忘家国养育之恩,毅然放弃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返回家乡工作。她深情坦言,“作为一名党员,我就必须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投身到祖国和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百色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大石山区、贫困地区、水库移民区,是全国扶贫攻坚主战场之一,面对那些还没有脱贫的父老乡亲,作为党员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回来呢?”“很多人从农村走了出去就不想再回去了,但总是要有人回来的,我就是要回来的人。”她始终铭记父亲嘱托,带着执着的梦想,坚定着回到家乡做一个干干净净的人民公仆。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树高千尺不忘根,人行万里不忘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习黄文秀同志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永怀感恩之心、赤子之心,到祖国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播撒希望,用奋斗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华彩篇章。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当前,百色正处在决战贫困决胜小康关键时期,正在全面开启新时代长征路。黄文秀同志的优秀精神品质,是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奋勇前进的先进典范。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迅速掀起向黄文秀同志学习的热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携手并肩、接续奋斗,坚决完成决战贫困决胜小康伟大使命,奋力开创新时代百色改革发展新局面。
篇2: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给我带来的感悟
“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
黄文秀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她是这么写的,也是这么做的。“时代楷模”黄文秀倒在了扶贫路上,她的一生,定格在芳华绽放的30岁,她的一生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不忘初心,扎根乡村沃土。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是一种修养,是一种美德。黄文秀就是把感恩之心转化为奋斗力量的典范。党的扶贫政策让黄文秀一家脱了贫,走出了大山。研究生毕业的她毅然决然地回到家乡,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埋头苦干,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用实际行动感党恩。
守初心担使命。“时代楷模”黄文秀为践行初心和使命提供了一个生动鲜活的范例。作为驻村干部,黄文秀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为民服务之心,工作中她遭遇不理解、不配合,面对“闭门羹”,她拿出甩开膀子的干劲儿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儿,一步一步走进百姓心里,带领贫困户走出贫困的泥沼。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是因为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黄文秀才有了“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像黄文秀那样,从回望中汲取前行力量,多点“泥土气”,用实干鼓起梦想的风帆,用奉献温暖百姓的心窝。
篇3: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给我带来的感悟
6月16日晚,广西百色大雨倾盆,回家探望刚做完第二次肝癌手术父亲的黄文秀,看着电闪雷鸣的天气心急如焚,她担心着她工作的乐业县百坭村群众,在暴雨中会不会遭遇到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一边是病床上的父亲,一边是可能受灾的群众,黄文秀叮嘱了父亲几句后,毅然选择了启程回村。暴雨中的夜路上,黄文秀艰难的驾车奔向百坭村,一路上还不断联系着村里,安排着防灾救灾工作,不幸的是,凌晨1点,山路突然塌方,年仅30岁的黄文秀瞬间就消失在了滚滚的洪水里......
黄文秀,1989年出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毕业后回到家乡广西百色工作,3月,黄文秀担任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百坭村是深度贫困村,地处偏远,刚来到百坭村的她,因为年轻,又是女同志,当地群众对她能带领全村脱贫致富很不信任。黄文秀面对困难复杂的工作环境,毫不畏惧,以真心换真心,很快和群众打成了一片,她沉下身子,跑遍了全村每一户贫困户,和村委会一起分析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制定切实有效的脱贫措施,在她的带领下,短短一年里,百坭村修起了通村公路,杉木、砂糖橘、八角、枇杷等特色产业均得到了迅速发展,2088户贫困户实现了脱贫。她时刻把群众疾苦挂在心头,面对暴雨天气仍然坚持回到群众身边,组织群众防灾救灾,最终把宝贵的生命献给了百坭村的脱贫攻坚事业。
黄文秀同志的精神,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是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尽职敬业、开拓进取的精神,她放弃了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一心回到家乡,投入到脱贫攻坚的战场;她面对偏远复杂的村情民情,毫不退缩,积极应对,将全村人民的力量拧成了一股脱贫致富绳;她锐意进取,敢想敢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产业,在短短的任期内使得百坭村的面貌焕然一新。黄文秀同志坚守初心使命,用生命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无比忠诚,谱写了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为所有国人,为所有青年树立了时代楷模。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无情的山洪夺走了黄文秀同志年轻的生命,但千千万万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必将学习继承黄文秀同志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尽职敬业,开拓进取,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用青春与汗水浇筑成脱贫攻坚路上的一座座丰碑,用全国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辉煌成果,告慰黄文秀同志之心。
篇4: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给我带来的感悟
我是一名普通的年轻干部,但我有一份不普通的初心,这份初心很独特,在于不曾被放弃;这份初心很耀眼,在于不曾被忘记;这份初心很坚强,在于不曾被动摇。我毅然坚守着心中的那片田野,从第一次挥起锄头开始,我便再没想过歇息,我渴望付出,犹如我渴望有所收获;我不忘初心,就像我牢记吾之使命。
我坚守一颗似金初心,铸就无我为民之魂。初心似火,足以炼金,炼就群众认可的金字招牌。年轻干部应有一颗能经受住磨砺的强壮心脏,一双能踩踏出深壑的有力双脚,再加以滚滚汗水,不断接近那让心之所向。心之所向何处?张富清老人用选择告诉我们要为民。选择为民即为归宿,选择为民便是初心。因为当地穷苦人民需要,张富清老人没有丝毫犹豫便决定留在鄂北山区,只是通知了远在陕西老家的妻子,从此,他乡便是故乡。身为一名军人,张富清老人即使退伍仍不褪色,夙夜思民想民为民造福。年轻干部当如此,坚守崇高的理想信念,打造“无我”境界,当为民而行,可行稳致远。
我坚守一颗似铁初心,打造奋斗青春名片。青春无价,奋斗有情。无悔的青春应当散发着无尽的活力,更要坚守着坚毅的理想信念。年轻干部应向“时代楷模”黄文秀学习,她把一生定格在了30岁的美好年华,用生命诠释了奉献青春的价值;向所有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战士”们学习,他们用视死如归的气势挥舞着坚不可摧的大锤,锻造出的是铁一般的初心,烙印在心中的是新时代伟大使命。新时期给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新的担子和责任意味着我们要在艰难困苦中得以磨砺品质,在深入实践中能学到一身真本领,为自己的青春名片添加最美标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我坚守一颗似阳初心,冲向伟大复兴前线。我常抬起头看太阳,看骄阳似火,那耀眼的光总是震撼着我的心灵,灿烂的金色泼洒在大地上,似乎蕴藏着人类发展的无穷动力。蔚蓝的天空滑翔着苍鹰,我的斗志就像透过云彩的光束,无所畏惧,一往无前,朝向那朵梦想不断进发。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一个个节日凝结出的是中华儿女们磅礴的精神力量。事实证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在这条路上奔跑的我,也必将坚守着这颗似阳初心,冲向前方,追逐梦想!
篇5: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给我带来的心得体会
全国两会召开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各省代表团审议时多次谈到脱贫攻坚。(6月25日,光明日报)
近日,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在各大新闻媒体上被广泛宣传,引发了社会的热议。作为北京师范大学选调生的她,本可以在大城市里选择轻松的生活,从事轻松的工作,但是“固执”的她却毅然选择回到她那穷困的老家,因为她心中始终挂念着家乡的困难群众。
从黄文秀扶贫手记的字里行间里,我们不难看出她从一个扶贫“新手”逐渐成为“熟路”的过程是艰苦的。从家乡困难群众最开始对她的“质疑”,认为她只是来这里镀金的,不会真心扎根这里帮助大家脱贫,到后来走村入户,“死皮赖脸”的向乡亲们了解情况、收集诉求,全完将自己融入困难群众之中,到后来老乡们慢慢接受她、认可她,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也充满了委屈。她背地里流过多少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她始终将自己的责任扛在肩上,将自己的使命记在心中。
从黄文秀扶贫手记的字里行间里,我们不难看出她从一个扶贫“新手”逐渐成为“熟路”的过程是快乐的。“我也要让家里的孩子在大学里申请入党”,让孩子入党是她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是她希望将自己未完成的使命和责任继续传承下去的希望。25000公里,是她心中的长征,是她在驻村一年时间里车轮走过的印记,也是她将自己奉献给基层、奉献给困难群众的永恒记忆。
黄文秀虽然离开了我们,但是她的精神必将长存,必将成为所有扶贫干部的标榜。我们要学习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学习她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精神,学习她为了党和国家事业,为了困难群众早日过上幸福生活甘愿牺牲宝贵生命的无畏精神,她和所有奋斗在扶贫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就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篇6: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给我带来的心得体会
在得知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我被这位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的榜样所感动,她那么优秀却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黄文秀在大学入党申请书中写道的一句话,道出的却是她对党、国家和人民那一份无尽的赤忱。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她驻村满一周年时,她的汽车里程表恰好增加两万五千公里,她为此写下感言:“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正是这一年的长征路,她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正是这一年的长征路,她将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20%以上;正是这一年的长征路,凝聚了黄文秀在平凡岗位上的非凡业绩,见证了她的公仆之心、忘我工作的精神。
在我们基层,像黄文秀这样热血付出而又默默无闻的共产党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本可以在城市中扎根,却始终不忘家乡人,选择了扎根基层。在群众需要的时候,他们始终冲在前面,始终牢记为民的宗旨,全身心地投入到帮助群众、服务群众中去。我们要学习他们那种精神,我相信对于脱贫攻坚这项任务,我们一定会交出满意的答卷。
篇7: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给我带来的心得体会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以及为什么而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战功赫赫却深藏功名的老党员张富清、投身脱贫攻坚一线黄文秀的先进事迹又一次向我们展示了共产党人牢记使命,甘于奉献的初心本色,也给当代党员干部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自觉践行宗旨坚守“初心”,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要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坚守初心,就要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的宗旨,心系人民、情系人民,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要立足岗位苦干担当,做到忠诚一辈子、奉献一辈子。
深化整改落实守好“初心”。在开展“不忘初心、主题教育”主题教育中,必须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聚焦解决思想根子问题,自觉对表对标;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了解民情、掌握实情,搞清楚症结在哪里,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只有广泛听取意见,把“改”字贯穿始终,立查立改、即知即改,才能真正达到认真检视反思的效果,真正做到解民心之忧。
“初心”是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源泉,是先进的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不断探索出来的宝贵成果。在新时代的复兴之路上,广大干部要不忘初心、守好初心,砥砺前行勇担时代使命!
篇8: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给我带来的感悟精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同志放弃了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回到家乡工作,并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到乐业县百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6月16日,在赶回百坭村防范洪涝灾害的路上不幸遇难,因公殉职,年仅30岁的人生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黄文秀同志在脱贫攻坚一线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决定授予黄文秀同志“全国脱贫攻坚模仿”称号。全国扶贫系统要向黄文秀同志学习。
作为一名基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员干部,要以黄文秀为榜样,学习她的先进事迹,扎根基层无私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肩负起我们这代青年的职责和责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敢于奉献,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我的人身价值。
篇9: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给我带来的感悟精选
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深夜冒雨奔向受灾群众,不幸遭遇山洪,她的青春永远定格在了30岁。事发后,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黄文秀同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翻阅黄文秀的生平事迹,在追忆她的同时,让人感受到一种青春的昂扬,一种使命在肩的执着信念,一种矢志不渝的力量,那就是坚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这个初心与使命,从19嘉兴南湖上的那条红船开始,时至今日依然坚如磐石。善始者众,善终者寡,很多人因为走了很久,面对色彩斑斓、纷纭复杂的社会,就忘记为什么而出发,最终无功而返或者误入歧途,这就是不守初心的必然。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大浪淘沙,洗尽铅华无数,在历史的洪流中,那些初心动摇的如张国焘等人,最终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黄文秀用生命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篇10: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给我带来的感悟精选
黄文秀家境贫寒,通过国家的助学政策完成了学业,她怀揣感恩之心,在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只有把个人的追求融入党的理想之中,理想才会更远大。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从入党那一刻起,她就确立了她的初心与使命:把自己的力量投入人民和国家事业中。黄文秀说:“百色是脱贫的主战场,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呢?我们党是切实为群众谋发展谋幸福的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就是我的使命”。扶贫之路充满艰辛,却也是检验黄文秀的试金石,事实证明,她对党忠诚,恪守初心,得到党和人民的认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
为生民立命是从古至今知识分子的担当。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仁人志士高呼“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扶贫路上的黄文秀,继承和发扬着古代知识分子这一情怀,她带领群众修建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对接市场、建立了百坭村电商服务站……在黄文秀的奔忙下,昔日的贫困山村发生了变化。,百坭村88户贫困户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2.88%下降到2.71%,这些成绩都见证了她为百姓谋福利,为生民立命。她用行动告诉青年朋友们,把人民装在心里,青春才能无怨无悔;为群众辛勤奉献,青春才能精彩绽放。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黄文秀把生命奉献给了百坭村,但她永远活在百坭村群众的心里。
篇11: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给我带来的感悟精选
6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的一场暴雨和山洪,彻底夺走了黄文秀年仅30岁的生命,她的青春就这样永远定格在了她所热爱的这片热土上。
“一个人要活得有意义,生存得有价值,就不能光为自己而活,要用自己的力量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做出贡献”。黄文秀在多年前的入党志愿书里写道。回过头看,黄文秀生前的种.种事迹正是身为一个共产党员对自己的理想信念的践行,将自己无悔的青春与生命的热血献给了她所追求的事业。
作为毕业于北京知名高校的研究生,黄文秀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留在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没有丝毫犹豫的回到自己的家乡,深入到边缘的百色村,驻扎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作为一个小姑娘,初入乡村,不适应不习惯的诸多问题越来越多,生活的困难可以慢慢挺过去,但是工作上的瓶颈却让黄文秀一筹莫展。
一接触基层扶贫工作,黄文秀就开始挨家挨户对村里的贫困户访问,俯下身子了解他们的家庭问题,倾听他们的生活疾苦,但是,有的村民并不配合她的工作,甚至觉得小姑娘就是来镀金的,并不能,也没有足够的能力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面对这个棘手的情形,黄文秀尽管觉得无力适从,但仍然奔走在群众堆里,帮他们干农活,收拾屋子,申请补助等等,真真切切为村民着想,成为了百坭村的“家里人”,是百坭村的“女儿”。
以心换心,赢得真心。黄文秀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关心百姓痛痒,换来了相互的信任。她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在就职期间带领88户418名贫困群众脱贫,贫困率下降20%,这一工作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以及村民的一致肯定。
黄文秀的先进事迹触动了无数人,特别是驻扎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工作者们,基层服务者们要以黄文秀这一“时代楷模”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担当,敢于啃扶贫这块“硬骨头”,在脱贫攻坚的路上勇毅前行。
篇12:时代楷模黄文秀先进事迹给我带来的感悟精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表示,黄文秀同志不幸遇难,令人痛惜,向她的家人表示亲切慰问。他强调,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黄文秀同志作为优秀的基层干部,在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白坭村第一书记。从贫苦人民中来,再到贫苦人民中去,因为亲身体会过艰辛和苦楚,才更加以满腔的热忱俯下身子扎根泥土,执着于脱贫攻坚第一线。燃烧自己的生命,绽放美丽的花朵。这种精神深深的感动着我们,也激励着我们新时代年轻干部要有扎根基层的定力。
基层是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大好平台,只有深入基层、深入民众,才能不断在基层这一广阔空间中缔造初心、锻造品质、磨砺意志,在基层实践中不断成长。然而有些年轻干部怕吃苦,抱怨基层待遇差,不愿在基层扎根。
【优秀共产党员黄文秀同志给我带来的感悟】相关文章:
6.黄文秀事迹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