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和友人鸳鸯之什》阅读题及答案

《和友人鸳鸯之什》阅读题及答案

2022-06-29 08:26:09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酷无聊”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和友人鸳鸯之什》阅读题及答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和友人鸳鸯之什》阅读题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和友人鸳鸯之什》阅读题及答案

篇1:《和友人鸳鸯之什》阅读题及答案

崔钰

翠鬣红毛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

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

映雾尽迷珠殿瓦②,逐梭齐上玉人机③。

采莲无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

注:①什:《诗经》雅、颂十篇为一什,故诗意有“篇什”之称。②一俯一仰成对组合的瓦叫鸳鸯瓦,是人们根据鸳鸯比翼双飞的形状制作、排列的,覆盖与珠殿之上,绚丽美观。③梭:织布机上的梭子。人们把织有鸳鸯图案的锦缎叫做“鸳鸯锦”。

1.诗歌的前两联写出了鸳鸯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2.本诗咏鸳鸯,而尾联却写了采莲女。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

参考答案

1.鸳鸯的羽毛的颜色,用“翠”“红”二字写出鸳鸯羽毛的鲜艳,并且用夕晖斜照的璀璨多彩来衬托羽毛的'鲜艳。(2分)(答“从动作角度写鸳鸯”也行)鸳鸯的性情,写鸳鸯相逐相呼、双宿双飞、难分难舍的多情、重情。(3分)

2.侧面衬托。通过写采莲姑娘打桨归来,看见鸳鸯比翼而飞,羡慕不已。营造了一种优美隽永的意境。表现了采莲姑娘“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心理。看似不写鸳鸯,实则把人物的情和鸳鸯的“情”融为一体,进一步的突出鸳鸯多情、重情的特点。

篇2:《和友人鸳鸯之什》阅读理解及答案

《和友人鸳鸯之什》阅读理解及答案

和友人鸳鸯之什①(其一)崔钰

翠鬣红毛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

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

映雾尽迷珠殿瓦②,逐梭齐上玉人机③。

采莲无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

注:①什:《诗经》雅、颂十篇为一什,故诗意有“篇什”之称。②一俯一仰成对组合的瓦叫鸳鸯瓦,是人们根据鸳鸯比翼双飞的形状制作、排列的,覆盖与珠殿之上,绚丽美观。③梭:织布机上的梭子。人们把织有鸳鸯图案的锦缎叫做“鸳鸯锦”。

8.诗歌的前两联写出了鸳鸯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咏鸳鸯,而尾联却写了采莲女。这样写有何作用?(6分)

【答案】

8.鸳 鸯的羽毛的颜色,用“翠”“红”二字写出鸳鸯羽毛的鲜艳,并且用夕晖斜照的璀璨多彩来衬托羽毛的鲜艳。(答“从动作角度写鸳鸯”也行)鸳鸯的.性情,写鸳鸯相逐相呼、双宿双飞、难分难舍的多情、重情。

9.侧面衬托。通过写采莲姑娘打桨归来,看见鸳鸯比翼而飞,羡慕不已。营造了一种优美隽永的意境。表现了采莲姑娘“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心理。看似不写鸳鸯,实则把人物的情和鸳鸯的“情”融为一体,进一步的突出鸳鸯多情、重情的特点。

篇3:在京与友人阅读题及答案

(1)文中描写了“风沙”和“泥泞”,手法上有何特点?

答:

(2)试分析本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答:

(3)这篇短文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篇4:在京与友人阅读题及答案

1)作者没有直接写风沙大作,而是通过写人的狼狈不堪间接地来表现。

(2)这篇短文,妙在对比。两幅画面,前后对照,一面是帝都生活的污浊、艰辛、惶恐,一面是村居生活的自由、恬淡、幽雅,对照鲜明。通过比照,令人自然而然地厌恶前者而向往后者。

(3)表现了对都市生活的`厌恶和对乡村渔歌生活的向往。

篇5: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鸳鸯

诗经·小雅·桑扈之什·鸳鸯

原文: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君子万年,福禄宜之。

鸳鸯在梁,戢其左翼。君子万年,宜其遐福。

乘马在厩,摧之秣之。君子万年,福禄艾之。

乘马在厩,秣之摧之。君子万年,福禄绥之。

注释:

1、毕:罗网。《集传》:“毕,小网长柄也。罗,网也。”

2、福禄宜之:《通释》:“福禄宜之,犹言福禄绥之,宜、绥皆安也。”

3、戢(及jí):收敛。《释文》:“戢,《韩诗》云:”捷也。‘捷其噣(咒zhòu)于左也。“

4、遐(峡xiá):长久。《郑笺》:“遐,远也。远犹久也。”

5、厩(旧jiù):马棚,泛指牲口棚。

6、摧(错cuò):铡碎的草。秣(莫mò):用来喂马的杂谷。《释文》:“摧(错cuò),刍(除chú)也。秣,谷马也。”

7、艾:养育。《通释》:“《尔雅o释诂》:”艾,相也。‘艾之谓辅助之。“

8、绥(虽suī):安定。

译文:

鸳鸯双双轻飞翔,遭遇大小罗与网。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一同来安享。

鸳鸯相偎在鱼梁,喙儿插进左翅膀。好人万年寿而康,一生幸福绵绵长。

拉车辕马在马房,每天喂草喂杂粮。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把他来滋养。

拉车辕马在马槽,每天喂粮喂饲草。好人万年寿而康,福禄齐享永相保。

鉴赏:

此诗出于《诗经·小雅·甫田之什》。对此诗旨义的解释历代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以《毛诗序》为代表,以为“刺幽王也。思古明王交于万物有道,自奉养有节焉。”孔颖达疏进一步解释说:“前二章鸳鸯为兴,言交于万物有道奉一物以例余也。后二章又以刍秣之式兴奉养有节。”一是以明代人何楷为代表,谓“以《白华》之诗证之,其第七章曰:‘鸳鸯在梁,戢其左翼,之子无良,二三其德。’是诗亦有‘在梁’二语,词旨昭然。诗人追美其初昏(婚)。凡诗言‘于飞’者六,其以雌雄连言者,惟‘凤凰于飞’及此‘鸳鸯于飞’耳。《乘马》二章,皆咏亲迎之事而因以致其祷颂之意。《汉广》之诗曰:‘之子于归,言秣其马’亦同。”(《诗经世本古义》)清人姚际恒、方玉润也都赞同何说,认为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相比而言,这一说法更为通达,因为鸳鸯作为匹鸟的文化底蕴与“交于万物有道”没有任何合理的关联。而解作贺婚诗,前二章赞美男女双方才貌匹配,爱情忠贞;后二章祝福其生活富足美满,更切近诗旨。

此诗一、二章以鸳鸯匹鸟兴夫妇爱慕之情。描绘了一对五彩缤纷的鸳鸯,拍动着羽毛绚丽的翅膀,双双飞翔在辽阔的天空,雌雄相伴,两情相依,情有独钟,心有所许,多么美妙的时刻,多么美好的图画!在遭到捕猎的危险时刻,仍然成双成对,忠贞不渝,并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从同甘到共苦两种境遇的转变,进一步展现了鸳鸯高洁的品格,挖掘了鸳鸯的典型的独特的禀性,较好地运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为后面对人物的'抒写做了充分的准备。在第二章中,诗人抓住鸳鸯小憩时的一个细节,描摹入微,观察至细。芳草萋萋的小坝上,一对鸳鸯相依相偎,红艳的嘴巴插入左边的翅膀,闭目养神,恬静悠闲,如一幅明丽淡雅的江南水墨风景图,满含着对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与无限追求。这二章一动一静,描摹毕肖,既是对今后婚姻生活的象征性写照,也是对婚姻的主观要求和美好希望。生活之中,欢乐与痛苦必然并存,既有甜蜜的欣悦,也有凄苦的哀愁,但只要双方心心相印、相濡以沫,苦乐之中就都有幸福在,又何所惧呢!诗人以鸳鸯比喻夫妻,贴切自然,易于引起欣赏者的共鸣,其形象逐渐积淀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原型,为后世所普遍接受。

诗的第三、四章以摧秣乘马,兴结婚亲迎之礼,充满了对婚后生活的美好憧憬。抓住亲迎所用的厩中肥马这一典型细节,引发人对婚礼情景的丰富联想:隆重、热烈、喜庆;并且厩有肥马也反映着生活的富足。这都含蓄地暗示了婚姻美好的客观条件:男女般配,郎才女貌,感情专一,家产丰裕;反映了诗人的婚姻价值观念,也是对理想人生、美好人生的由衷礼赞。

篇6:鸳鸯劫阅读答案

梁晓声

①冯先生是我的一位画家朋友,擅画鸳鸯,颇有名气。近三五年,他的画作与拍卖市场结合得很好,于是阔绰,在京郊置了一幢大别墅,还营造了几亩地的庭院。庭院里,蓄了一塘水。塘中养着些水鸟。无非野鸭什么的,还有一对天鹅。自然,鸳鸯也是少不了的。

②有人在买冯先生的鸳鸯戏荷图时,问他:“鸳鸯鸳鸯,雄者为鸳,雌者为鸯;鸳不离鸯,鸯不离鸳,如若分离,又岂能叫鸳鸯?不知道这其中有没有什么传说故事?”冯先生说,他只对线条和色彩以及构图技巧感兴趣,从来不想知道鸳鸯的什么故事。

③冯先生午睡前有一个习惯,总是要坐在他那大别墅二层的落地窗前,俯视庭院里的花花草草,静静地吸一锅烟斗。那是     夏的一天,他正要磕尽烟斗站起身的时候,忽见一道暗影自天而降。他定睛细看,竟是一只苍鹰,企图从水塘里攫捉到一只水鸟。水鸟们受此大惊吓,四散游逃。两只天鹅,猝临险况,反应疾迅,扇着翅膀跃到了岸上。苍鹰一袭未成,不肯善罢甘休,旋身飞上天空。第二次俯冲下来,目标盯准的是那只雌鸳鸯。而水塘里,除了生长着几株荷,再没有什么可供水鸟们藏身的地方。偏那些水鸟们,包括鸳鸯,久不起飞,飞的本能意识已经大大退化。

④冯先生隔窗看呆了。

⑤正在那雌鸳鸯命系一发之际,雄鸳鸯不逃窜了。它一下子游到了雌鸳鸯前面,张开双翅,勇敢地扇打俯冲下来的苍鹰,结果苍鹰的第二次袭击也没成功。那苍鹰似乎饿急了,它飞上空中,又开始第三次攫捉。而雄鸳鸯,那美丽的、除了被人观赏外几乎毫无可取之处的水鸟,也又一次飞离水面,用显然处于弱势的双翅扇打苍鹰的利爪,拼死保卫它的雌鸳鸯。力量悬殊的战斗,就这么接二连三地展开了。

⑥令冯先生更加看呆了的是,塘岸上的一对天鹅,仿佛产生维护正义的冲动,它们又一齐伸展开了双翅,扑入塘中,加入了保卫战。在它们的带动之下,那些野鸭呀鹭鸶呀,便都不再恐惧,先后参战。水塘里一时间情况大乱……

⑦待冯先生不再发呆,冲出别墅,战斗已经结束。苍鹰一无所获,不知去向。水面上,羽毛零落一片,有鹰的,也有那些水鸟的……那只雄鸳鸯就惨了,遍体   伤来形容,两只眼睛也瞎了。

⑧到了秋季,我带着几位朋友到冯先生那里玩,发现他的水塘里增添了一道“风最”——那只雌鸳鸯,将它的一只翅膀,轻轻地搭在雄鸳鸯的身上,缓缓地、缓缓地游来游去,俨然一对臂挽着臂在散步的恋人。

⑨而那只雄鸳鸯,往日的漂亮不再。它的背上,翅根,有几处地方裸着褐色的呈现创疤的皮。肯定地,那几处地方,是永远也不会再长出美丽的羽毛了……

⑩更令人    然心动的是——塘中的其他水鸟,包括两只气质高贵的天鹅,已和那对鸳鸯相向游着了,都自觉地给那对鸳鸯让路。而当它们让路时,每每曲颈,将它们的头低低地俯下,一副    敬的姿态。

冯先生心中清楚那是为什么。后来,他常常跟来庭院的朋友讲这个故事。末了,还总要加上一句:“在我看来,它们每一只都是高贵的。”

1、选字填空,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那是      夏的一天        (2)那只雄鸳鸯就惨了,遍体       伤

(3)更令人       然心动的是   (4)一副      敬的姿态

A。严  鳞  砰  崇      B。严  磷  怦  崇       C。严  磷  砰  崇      D。严  鳞  怦  崇

2、细读第③—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填写表格。(8分)

苍鹰的袭击雄鸳鸯的行为其他水鸟的行为冯先生的心理
第一次逃窜(1)       吃惊
第二次(2)       逃窜担忧
第三次挺身而出(3)       (4)      

3、小说结尾和第②段画线句相呼应的句子是“                        ”,这样写的作用是

(3分)

4、结合全文,下列哪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5分)

原句:那只雌鸳鸯,将它的一只翅膀,轻轻地搭在雄鸳鸯的身上,缓缓地、缓缓地游来游去,俨然一对臂挽着臂在散步的恋人。

改句:那只雌鸳鸯,将它的一只翅膀,轻轻地搭在雄鸳鸯的身上,在塘中缓缓地游来游去,俨然一对臂挽着臂在散步的恋人。

5、“它们每一只都是高贵的”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雄鸳鸯的高贵在于为爱情拼死保护伴侣。    B。雄鸳鸯的高贵在于为了爱情不离不弃。

C。水鸟们的高贵在于见义勇为、礼敬勇者。    D。天鹅的高贵在于带头保卫自己的领地。

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第19—23题。(21分)

1。(2分)D

2。(8分;各2分)(1)四面游逃;(2)返身迎敌;(3)加入保卫战;(4)震撼/感动

3。(3分)后来,他常常跟来庭院的朋友讲这个故事(1分)

通过交代冯先生对鸳鸯的态度/认识(由只关心其外在美到敬佩其内在美)的转变(1分),衬托出鸳鸯誓死守护爱情的品质之高贵(1分)

4。(5分)原句更好(1分)。“缓缓地”反复出现(或:提前到“在塘中游来游去”之前)(1分),最新上海初中高中资料请关微信公众号“注沈姐的语文课堂”,请注明出处。描述了雌鸳鸯细心呵护受伤的雄鸳鸯游水的情形(1分),突出了鸳鸯夫妻俩劫后余生不离不弃的伟大爱情(1分),流露出作者由衷的敬意(或对鸳鸯的敬意)(1分)。

5。(3分)D

篇7:友人的阅读答案

【宋】魏野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

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闲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

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注】达人:指通达知命之人,这里指友人俞太中。

21.颔联中有两字用得生动传神,请找出并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22.结合全诗,简析尾联的表现手法和作者表达的情感。(4分)

篇8:友人的阅读答案

21.颔联中“吞”和“避”字用得生动传神。友人到流泉洗砚,招得鱼儿争先恐后地吞咽墨水;点火煎茶,熏得炉边的鹤来不及避开。这两个动词极富画面感,即写了友人生活的闲散自由,又表现了心境的闲逸安宁。

22、尾联从对面落笔,替友人设想,将自己引入了诗中。表达了自己不好名利,心境偏远,脱离尘俗的'志趣,更借此传达了和友人一致的对隐逸生活的追求。(若答和首联“达人轻禄位”相呼应也可。)《书友人屋壁

篇9:赠别友人阅读答案

卢纶【1】

愁听千家流水声,相思独向月中行。

侵阶暗草秋霜重,遍郭寒山夜月明。

连年客舍唯多病,数亩田园又废耕。

更送乘轺【2】归上国,应怜贡禹【3】未成名。

注释:

【1】卢纶:唐朝天宝末年举进士,一生坎坷,仕途不达。【2】轺:yáo,古代轻便的马车。【3】贡禹:西汉时人,以精通经义、品行端正著称,官至御史大夫。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相思”一句表明友人远行,诗人孤独地在月下行走,以此排遣心中的思念。

B.颔联通过写暗草重霜、寒山明月,表达出一种不离不弃、缠绵悱恻的情感。

C.颈联指诗人客居他乡多年,数亩田园已经荒芜,只剩多病之躯,生活清苦。

D.“更送”一句写朋友乘车归京,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引发了无限的感慨。

2.本诗中“秋”是“悲戚哀伤之秋”。下列关于秋的诗句中情感不同于“悲戚哀伤”的一项是(3分)

A.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B.老来忧患易凄凉,说到悲秋更断肠。(文天祥《又三绝》)

C.一夕秋风蕙草摧,何当燕婉向泉台。(屈大均《哭华姜》)

D.枕前人去空庭暮,又见芭蕉白露秋。(刘言史《病中客散复言怀》)

3.下面这首诗与卢诗都是送别诗,请比较两首诗情感上的异同。(6分)

送狄宗亨

王昌龄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注】烟。

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

【注】鸣皋:河南省嵩县东北,朋友要去的地方。

4. 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4分)

①本诗开篇即写“愁”,但也有很多诗歌是间接表现愁闷之情的,如李清照《声声慢》:“ , 、晚来风急”。

②卢纶在诗中写了自己客居多病的经历,杜甫在《登高》中也有类似经历的两句是:“ , ”。

篇10:赠别友人阅读答案

1.B(3分)

2.A(3分)

3.(6分)

相同:都对朋友的思念之情(2分)

不同:王诗感情单一,卢诗感情复杂。(1分)卢诗还有朋友离去时引发对自己处境的忧虑,表达了对自己生活清苦和怀才不遇的感慨(3分)。(“生活清苦”1分;“怀才不遇”2分)

4.(4分,每空1分)

①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②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1.溪水阅读答案

2.提亲的阅读答案

3.帆阅读答案

4.信任阅读答案

5.《海燕》阅读答案

6.选择阅读答案

7.月夜阅读答案

8.亲情阅读答案

9.《伞》阅读答案

10.放学阅读及答案

篇11:书友人屋壁阅读题答案

[宋]魏野

达人轻禄位,居处傍林泉。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闲惟歌圣代,老不恨流年。静想闲来者,还应我最偏。

8.诗中的友人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作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8.诗中的友人是一位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隐士。他通达知命,不好名利;生活闲散自由,心情闲逸安宁;随缘自适,听凭自然。

9.尾联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心迹、志趣一致,喜欢远离尘俗的幽居生活的`情怀。作者代为友人设想:静着的时候,想想那些有闲暇而来的人,还应当算我最心境偏僻。这种把自己拉入诗中,从自身出发,代友人设想的写法,更突出了自己与友人不好名利、喜欢脱离世俗过隐逸生活的志趣。

【《和友人鸳鸯之什》阅读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1.阅读题及答案

2.《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阅读题和答案

3.《敏而好学》阅读题及答案

4.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

5.《兵车行》阅读题及答案

6.《咏柳》阅读题及答案

7.掌声阅读题及答案

8.雨中阅读题及答案

9.《坐井观天》阅读题及答案

10.《定**》阅读题及答案

下载word文档
《《和友人鸳鸯之什》阅读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