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环卫工人感人事迹材料

环卫工人感人事迹材料

2022-06-24 08:18:13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绒绒绒绒”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9篇环卫工人感人事迹材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环卫工人感人事迹材料,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环卫工人感人事迹材料

篇1:抗击疫情环卫工人感人事迹

郑彬,男,1978年3月出生,1994年参加环卫工作,中共党员,安阳市文峰区环卫处清洁站公厕维修组组长。在环卫处来说,别看郑斌年龄不大,却是名副其实的老环卫,他在多年的公厕维修岗位上,练就了一手过硬的技术,成为工作中的多面手。

疫情发生以来,郑彬积极响应清洁站党支部号召,充分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放弃春节休息时间,投入到清洁站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作为公厕维修组组长,郑彬带领全组10余名职工负责辖区222座公厕的维修任务,同时,还肩负着191座公厕的水电管理及全站作息点和办公区的电路维修工作。

为及时高效完成公厕设施维修工作,维修组全体人员坚守岗位,轮流值班,全员24小时开机待命,做好随时进行公厕紧急抢修的准备。

别看一个个公厕面积不大,可属于郑彬工作范围的活儿可真不少。只要走进公厕,无论是哪个地方出了问题,他都要负责维修,小到换灯泡、修水管、疏通便池,大到更换隔板、粉刷墙壁等等,都是郑彬他们的工作。

2月13日上午,该组人员发现文明大道东段聂村连体公厕男厕粪道堵塞。郑彬马上意识到不仅给附近如厕群众带来不便,更是存在病毒传播的隐患。

当天下午14时,郑彬带领全组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抢修,经过3个小时的紧张施工,将地下堵塞管道进行了更换,消除了“安全”隐患。

疫情防控期间,郑彬每天都早早地来到单位,协助领导、值班人员一起认真做好机关人员的消毒和体温测量工作,仔细打扫大院卫生,背上消毒壶对机关大院、维修车辆进行全面消杀。

他细致入微的准备工作,降低了清洁工感染病毒的风险,节省了大家的工作时间。清洁站负责管理的公厕数量较多、如厕人员流动性大,更是疫情防控的重点。

郑彬看到站生产班组每天检查督导人员紧张,他在做好公厕设施日常维修的同时,又主动参与到为公厕保洁员送防护口罩、消毒药物、测量体温等工作中。

每到一座公厕,郑彬都会耐心细致对保洁员讲解防护、消毒注意事项和工作要求。遇到有保洁员有疑问需要解答时,他总是主动热情、认真倾听、积极解决。郑彬同志积极负责、踏实奉献的工作作风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

郑彬同志就是这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敬业奉献,在疫情防控这场大考中站出来、作表率,把投身疫情防控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和磨刀石。

篇2:抗击疫情环卫工人感人事迹

【剪影一】中原清扫保洁公司邵占立,一年没有休过假的他,刚刚赶回老家准备过年,一接到疫情防控通知,立即调转车头赶回单位。身兼公司负责人和支部书记的他立即组织公司班子和支部班子分头召开紧急会议制定防控措施、明确细化责任,认真抓好落实。他带头坚守一线值班,步行检查精细化保洁工作,深入一线检查督导宣传,为环卫工人发放口罩、酒精、普及安全防控知识,排查武汉返乡人员,稳控职工情绪。深夜归家的他累得倒头就睡,妻子又心疼又不理解的问他“你在外边生龙活虎,回家就变懒猫了,你上班有瘾吗,春节不休息还越来越忙!”他憨厚一笑:“咱是党员,就得带头,疫情这么严重,环卫工人都在路上,在家我怎么能坐得住呀!”

【剪影二】任丘清扫保洁公司的冯贵芬,是我们环卫战线的有名的“铁娘子”,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正逢她的腿疼病犯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但一接到命令,她立即强忍着疼痛冲在了一线,一边认真坚守岗位,一边发挥自己的特长利用大濮网、微信、快手、抖音大力宣传环卫工人一线工作动态,普及科学防控疫情知识,一边带头到社区报到做党员志愿者,义务值守、排查、宣传,样样不落下。

【剪影三】公厕中心主任梁增法面对疫情肆虐严重、消毒药品紧缺、消杀作业方式粗放的难题,一个“大老粗”一下子变成了“细心人”。他首先自己读懂说明书,然后实际操作实验,自己研究透了,就手把手的教环卫工人如何配比、如何消杀、如何自我防护。有时自己背着几十斤的喷雾器为保洁员演示消杀,一天6遍下来,需要3、4个小时,加上消杀药品刺鼻的腐蚀味道,放下喷雾器浑身累像散了架,但他仍然坚持。有一次,他帮保洁员王艳芳调配消毒水,一不小心,药水溅洒了他一身,衣服颜色立刻被腐蚀变白,王艳芳又心疼又内疚的说:梁主任你可沾光了,这可是你过年刚买的衣服呀,这下废了。”他却幽默的说:这个印记好,有纪念意义,这是冠状病毒君吓跑了,给我戴了一朵大“红花”!说的大家都笑了起来。

疫情当前,华龙环卫人用扫把、撮箕、消毒水默默守护着一座城里人民群众的第一道生命防线,他们虽平凡,却最美!

篇3:抗击疫情环卫工人感人事迹

刘江是经开区贵人环卫公司一名普通工人,从事路面清洗工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他被抽调到内江站高速公路出口支援相关部对车辆进行消毒。截止现在,困了,就靠在驾驶室里打个盹,一日三餐不是吃盒饭就是吃泡面,但他没有一句怨言,没对政府和公司提过一个要求,6天累计消毒12600台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已进入关键时期,消毒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刘江总是做得多说的少,乐于奉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承着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奋战在内江疫情防控工作一线。他说:我曾经是一名军人,转业到地方工作,其实哪儿都一样,都是为人民服务。看似简单的话语,饱含着他一颗赤诚的为民爱民之心,面对紧迫的疫情局势,勇于奉献、迎难而上、恪尽职守、抗击疫情。

篇4:抗击疫情环卫工人感人事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自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济宁市嘉祥县卧龙山街道197名环卫工人第一时间服从大局,从城市“美容者”变身安全“守护人”,他们穿梭在大街小巷,逆行在街头巷尾,身体力行地为抗击疫情做着最平凡的贡献。

据工作人员介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正值春节假期,返乡人员增多,生活垃圾骤增,垃圾清运压力增大。卧龙山街道环卫所安排海霖保洁公司加大垃圾清运车辆的投放力度,增加清运频次,调整清运时间,优化清运线路,确保及时清运。与此同时,清扫散落垃圾,清洗环卫设施,保障卫生状况良好。

自疫情防控以来,卧龙山街道投入8吨大压缩车3辆,侧装车1辆,增派压缩车1辆,铲车和金刚王各1辆,加班加点清运垃圾,做好日常保洁,截至目前,共清运生活垃圾620余吨。由于疫情防控封堵路口,影响了清运路线畅通,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安排及时优化清运路线,52个行政村布置了55个清运路口,有的个别村将垃圾桶相对集中摆放,有效防控了疫情,加快了清运速度,提高了清运效率。

街道环卫所要求海霖保洁公司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对辖域内的垃圾收集设施、转运车辆,开展了全覆盖环境卫生整治和药物消杀综合防治,街道为保洁公司无偿提供84消毒液,保洁公司先后在驻地、路域及村居喷洒了消毒液300余升、消毒粉50余斤,统一配备了65个带有“废弃口罩回收专用”标识的垃圾桶,有效防止了疫情传播扩散。

为切实强化环卫工人安全防护工作,街道要求保洁公司积极筹备消毒液、防护口罩和防护手套等防控物资,并及时发放到卫生保洁、垃圾转运工作人员手中。截至目前,海霖保洁公司共提供了1000余个口罩,200双防护手套。在教会相关人员正确使用的同时,督促一线环卫工人及时更换污染的口罩和手套,积极引导工作人员做好自我防护。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在疫情防控期间,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人物,精神可嘉,事迹感人,催人奋进。清运司机路宝刚,其妻子和儿女都反对他继续参加清运工作,路宝刚却斩钉截铁的说:“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清运工,但这时我不清运垃圾,谁去清运垃圾。”为保证村庄垃圾得以正常清运,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甚至和家人产生矛盾,毅然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

清运司机张志凯,家中父亲身体不好,常年住院,为了不耽误生活垃圾的正常清运,安排妻子在院照顾其父亲,而家中两个孩子经常因其加班而无人照顾。当问张志凯是否后悔时,他眼泪夺眶而出,激动的说:“目前我不能亲自照顾老人,作为一名垃圾清运工,只能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为疫情防控做点贡献,待疫情过后,再来好好陪伴老父亲。”

驻地保洁员宋桂兰,每天早起清理完自己的保洁区域后,主动担负起驻地的垃圾桶消毒工作。

327国道保洁员马心春无暇照顾家中90多数的老人,其本人身体常年肺部有毛病,国难当前,他义无反顾,坚守岗位。

保洁员邵全文,家中儿子身患重病,不能工作,需要人照顾,疫情防控期间,舍小家顾大家,无暇顾及家人,坚持上岗工作。

保洁员牟玉堂,家中老伴身体不好,需要他照顾,在此期间仍然坚守岗位。

保洁员宋兆龄老伴身体不好,经常住院,孩子又不在身边,无暇照顾老伴,坚持一线工作。

环卫工人,最可爱的劳动者,他们每天迎来晨曦的第一缕阳光,送走傍晚的最后一片晚霞,风雨无阻,辛勤劳作,确保生活垃圾得以及时清运。为了街道疫情防控,为了村庄整洁干净,为了生计养家糊口,他们倾情献爱,用心用情,默默奉献,舍小家顾大家,用实际行动阻击疫情蔓延,守护清洁家园,彰显人间大爱,向他们致敬!

篇5:抗击疫情环卫工人感人事迹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东胜区环卫局三千余名环卫工依然活跃在城区的大街小巷,他们没有医院救援现场那么轰轰烈烈,没有“志愿者”那么令人瞩目,但是他们始终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守护着城市、默默的奉献,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疫情期间那抹最美的橘红。

疫情期间,城市空了,他们却一如既往的走上街头,手握相伴数年的扫帚,铁锹等工具,奋战在防控一线,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环卫设施设备消杀,他们为城市筑起一道抵御病毒的屏障。

疫情当前,我们没有救灾捐款的能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守护广大市民的健康、平安,所以我必须坚守岗位,要比平时做的更好,因为我是环卫工人”。这普普通通的话语来自环卫工人的肺腑之言,他们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有着不平凡的坚守!在防控疫情的路上,请别忘了一直默默坚守城市保洁一线的环卫工人,他们用坚守和不畏惧温暖着这座城市!

篇6:感人事迹

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汶川地震之后,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张宝艳 秦艳友 阳春布德泽】

篇7:感人事迹

1992年,儿子的一次意外走失,让张宝艳、秦艳友夫妇体会到了走失孩子后的焦急,此后他们开始关注寻亲信息,并尝试为丢失孩子的父母提供帮助。,夫妇二人建起“宝贝回家寻子网”,帮助家长们寻找孩子。为了运营好网站,张宝艳辞去工作成了一名全职志愿者。,张宝艳提出的“关于建立打击拐卖儿童DNA数据库的建议”得到公安部采纳,DNA数据库为侦破案件、帮被拐儿童准确找到亲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成立8年来,“宝贝回家寻子网”不断壮大,志愿者发展到15万多人,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照亮宝贝回家路的一支中坚力量。目前,“宝贝回家”寻子网是唯一与公安部打拐办合作的全国性寻子网站,截至11月,“宝贝回家”志愿者协会帮助超过1200个被拐及走失的孩子寻找到亲人。

【郎平雄心志四海】

篇8:感人事迹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女排决赛,中美巅峰对决,身高1米84的中国女排主攻手郎平击溃了美国女排的防线,帮助中国女排登上了冠军的宝座,赛后诞生了一个流行词——“铁榔头”。“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第一次是1995年女排生死存亡之际,她毅然归国,担任女排主帅,累倒在工作当中;第二次是中国女排伦敦奥运会被日本队淘汰,同年龄队友陈招娣撒手人寰,这一系列的悲痛触动了郎平内心深处的女排情结,于是她冒着“一世英名可能毁于一旦”的风险再次走马上任,仅仅一年半时间,郎平就带领中国队于时隔重返世锦赛决赛舞台,最终夺得亚军,并于20重夺世界杯冠军。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

【屠呦呦 春草鹿呦呦】

篇9:感人事迹

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68年,中药研究所开始抗疟中药研究,39岁的屠呦呦担任该项目的组长。经过两年的研究对象筛选,并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项目组将重点放在了对青蒿的研究上。1971年,在失败了190次之后,项目组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并在接下来的反复试验中得出了青蒿素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结果。在没有先进实验设备、科研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屠呦呦带领着团队攻坚克难,面对失败不退缩,终于胜利完成科研任务。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未来,屠呦呦希望通过研究,让青蒿素应用于更多地方,为更多人带来福音。

【阎肃 弦歌感人肠】

篇10:感人事迹

《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艺术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1950年,20岁的阎肃来到西南青年文工团,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成为一名文艺兵。自那时起,阎肃就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把官兵们的生活点滴作为自己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品都是在连队的马扎上完成的。为了创作歌剧《江姐》,阎肃来到重庆渣滓洞体验生活,反铐双手,戴上脚镣,并坐上老虎凳来真实感受当年共产党员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2月12日与世长辞,阎肃的夫人说,昏迷期间,阎肃只有听到自己写的歌时才有反应,甚至会流泪。在阎肃心中,他的作品里饱含着的对兵、对民的深情,正是他内心最真实的写照,即使昏迷,也依旧共鸣不绝。他永远是一个兵,一个人民的优秀子弟兵。

【徐立平大国多良材】

篇11:感人事迹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莫振高 化作光明烛】

篇12:感人事迹

莫振高,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于是,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况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己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面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通过社会力量,帮助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

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莫爸爸”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现在他已桃李满天下,九泉之下也可含笑。

【官东 天下英雄气】

篇13:感人事迹

郑州戏曲圈里有这样一位老艺术家:台上兢兢业业唱好戏,台下尽心尽力做善事,戏迷们夸他是德艺双馨的好人,他就是74岁的王宽。退休后,王宽夫妇陆续收养了6名老家的孤儿。为了供养这些孩子吃饭穿衣、读书学艺,王宽决定放下自己国家一级演员的身段,去茶楼卖唱,这一唱就是7年。起初,他的“上台率”并不高,每晚冷板凳一坐就是五六个小时。但王宽依旧坚持每天骑着自行车,一家一家茶馆地跑,常常晚上六七点就去了茶馆,等到天亮才回家。后来为了能够让更多人点他的戏,王宽又学起了川剧变脸。如今,王宽夫妇苦心抚养的几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自食其力,而老两口却还在坚持资助老家的孩子。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办起一个孤儿艺校,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余热,让这些孩子学到一技之长。王宽老师用他的行动向大家传达爱的意义。

【特别致敬:抗战老兵和爱国侨胞】

篇14:感人事迹

买买提江·吾买尔是新疆伊犁地区布力开村村支部书记,维吾尔族。3岁时,吾买尔的父亲就过世了,第二年母亲也改嫁了。就这样,吾买尔是吃着村里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各族人家的百家饭长大的,也由此对乡亲们产生了化都化不开的浓浓感情。当上村支书之后,吾买尔把“不让一个人受穷,不让一个人掉队”作为自己的工作宗旨,全力带领村民奔小康。在布力开村,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从没有红过脸,更没有出现过民族歧视。吾买尔说,只有民族团结经济才能发展。如今,布力开村已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截止到底,布力开村1120户村民全都盖起了有网有电话的新房,铺上了总长42公里的柏油路,全村三分之一的人家买上了小汽车。在民族团结的大道上,布力开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团结带来的生产力。

【王宽 君子抱仁义】

篇15:感人事迹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9.3”阅兵式上,赢得最多掌声和最高敬意。他们是历史,也是现在。他们中既有抗日战争的亲历者,也有抗战老兵的后代,还有海外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当300余名抗战老兵组成的乘车方队经过天安门城楼时,苍苍白发,熠熠勋章,这群耄耋老人用微微颤抖的军礼表达着对祖国强盛的崇高敬意。70多年前,他们是走上抵御外辱、保家卫国之路的勇士,在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后,他们依旧对国家和民族怀抱拳拳之心。和抗战老兵群体一样,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年代,海外华侨华人或是组织抗日救亡团体,或是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或是直接回国参军,爱国侨胞们众志成城,筑起一条坚不可摧的血脉长城。

积淀在他们身上的赤子情怀和文化血脉,将助推整个中华民族走向共圆“中国梦”的未来。在这里,我们向抗战老兵、爱国侨胞两个群体特别致敬,不仅是为了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更重要的是,传承他们为民族尽忠义的担当。

相关内容分享:

1.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2.CCTV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3.2016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4.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5.20感动中国观后感

6.2016感动中国观后感10篇

7.2016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8.2016十大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观后感

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2016

篇16:感人事迹

6月1日,“东方之星”号客轮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翻沉。官东主动请缨加入海军工程大学抢险救援分队。6月2日抵达救援现场后,他第一个跳入水中,面对水流湍急、能见度极低的双重考验,官东首先在船舱内发现朱红美老人,他一边耐心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帮她穿戴好装具,最终成功将其救出,这是第一位被成功救出的生还者。14时15分,官东再次下水,在机舱部位找到了船员陈书涵。面对体力严重透支,陷入绝望的陈书涵,官东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装备给了陈书涵,自己冒着生命危险仅靠轻潜装具支撑。撤退时,他身上的信号绳被缠住,危急之下,官东割断信号绳,与水面彻底失联。官东在黑漆漆的舱内摸索近20分钟,终于找到出舱口,怎料,一个暗流瞬间将他卷入深水区,而此时,装具里的氧气即将耗尽,官东果断丢掉所有装具,憋着一口气猛地往上游。由于上升速度过快,刚出水的官东双眼通红、鼻孔流血。面对大家的赞许,这个帅气的90后小伙儿,没有多言。因为在他看来,这是军人应有的担当。

【买买提江 吾买尔 盛德表一乡】

篇17: 环卫工人

世界上值得敬佩的人有很多:保护安全的警察、舍己救人的消防员、救人生命的医生……而我最敬佩的是我们小区的环卫工人。

我们小区的环卫阿姨。每天都打扫小区,保持小区的清洁、美观,不分四季,无论早晚。

在炎热的夏天大家都摇着扇子,狗也热的吐舌头,小孩儿的冰砖袋扔的满地都是,不过谁也不理会,唯独环卫工人阿姨穿着规定服装拿着扫把打扫。这么热的天,阿姨的汗珠儿一个劲儿的淌,衣服都被浸透了,可她还在打扫。过了好一会儿。地上的各种垃圾都被扫走了,地面恢复了干净。我们都劝环卫工人歇一会儿,可环卫工人没有歇,而是跑到了另一个地点打扫。看着清洁的地面,我们都很感谢她。

冬天到了,雪花飞舞。大家都捂上各种各样的衣服,呼着冷气向前走。环卫阿姨仍然拿着大扫把打扫。不大一会儿雪花便落在了她的身上、头上、脸上、手上。可她没有一丝的停歇。她的手,早生了冻疮,现在又冻得通红,她的身躯一直在和寒冬做抵抗。为了我们的清洁,环卫工人付出了多少的辛苦。她一步一步的走,如果遇到了扫不起来的,就用手去捡。在大冬天,手一碰冰雪,是钻心的冷啊!

不仅如此,环卫阿姨在闲暇时还对大家讲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倡导大家一起爱护环境。不管在什么时候她永远闲不下来。她的个子不高,脸上写满了风霜,但是她在我心中是高大的。

环卫工人们,你们是城市的美容师,更是心灵的美容师,你们净化了我们的心灵,环卫工人,你在我心中是无比高尚的,你是我最敬佩的人,谢谢你们!

篇18: 环卫工人

有人崇拜歌唱家,因为他的歌声优美;有人崇拜运动员,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国家争光;还有人崇拜舞蹈家,因为她们舞姿优美。而我,却崇拜那平平凡凡的环卫工。

以前,我看不起那环卫工,他们整天都脏兮兮的,看着就让人恶心。现在我突然改变了对他们的看法。

那还得从夏天的一个周末说起。那天,我满心欢喜地走在大街上,突然,一阵刺耳的“刷刷”声传入我的耳中,我好奇地转过头一看,原来是环卫工。她正手拿一把大扫帚,埋着头,专心致志地扫着马路上的垃圾。汗水像断了线的珍珠,在她那布满皱纹脸上不停的流着,而她还穿着厚厚的橙色工作服。我想:这炎炎烈日下还来扫地,热不热呀!我轻蔑地走上去问:“阿姨,你傻不傻呀!现在这么热,不能等太阳落山了再来扫吗?”阿姨似乎没注意到我的表情,低着头,一边扫地,一边和颜悦色地说:“小姑娘,不行啊,要是等到那个时候垃圾不是就更多了吗?你们走在遍地垃圾的路上舒服吗?”我一下子怔住了,望着阿姨,热泪盈眶,没想到,连一位普普通通的环卫工人也有兢兢业业、默默无闻、为他人着想的贡献精神!想到我以前对他们那么轻视,脸一下就通红起来,连忙说:“阿姨,再见!”飞快地跑开了。心里好象明白了什么……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想要乱扔垃圾的时候,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位朴实无华的环卫工阿姨,就会不由自主地把垃圾往垃圾桶里扔,而每当看见地上有垃圾时,也会不自觉地捡起来扔进垃圾桶里。

是啊,当你看到大地妈妈穿着干干净净的衣裳时,难道你不会想到这些都是环卫工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吗?我们难道不应该崇拜他们吗?

篇19:环卫工人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就是我家楼下的环卫工人,是一位爷爷,大概有五十岁左右的样子,有一点微微的驼背。他天天从早忙到晚,忍受严寒酷暑,风吹雨打,日晒雨淋。

“沙沙沙!”的声音吵醒了我,我仔细趴在窗边一看,一大早,原来是环卫工人在辛勤的工作,我想想,也不知他是几点起的床,当我还在睡梦中的时候,他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尤其在寒冷的冬天,“美容”着我们的家园,却毫无怨言。每天下午放学,我总能看到他拉着架子车,将垃圾桶的垃圾一箱一箱的往车上倒,有时候甚至还要用手去把垃圾掏到架子车里。

有一次,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他仍然在那里辛勤的工作,有一位小朋友,顺手把冷饮塑料袋扔在了他刚扫过的地上,这位环卫工人刚坐在道沿上准备休息,他看到后站起来立刻将塑料袋扫到了簸箕里。我以为他会继续坐在道沿上休息,谁知他走到小朋友身边,语重心长的说:“爱护我们家园的环境,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你连这一点小事都做不到,还怎么来爱惜我们的家园!”这位小朋友听了,立即羞愧地低下了头。我本以为他站起来会训斥那位小朋友,或者他扫完了垃圾会一声不吭,没想到他把垃圾清理干净了,还说服了小朋友。

环卫工人,一个为卫生化身的使者,他拿着他的“武器”,扫掉那些肮脏可恶的垃圾,同时也是一个刻苦劳动的榜样,一个活“雷锋”,他的那种美好品质,值得我们每一的人去学习,更值得我敬佩!

上一篇:我的朋友 下一篇:忘不了您,老师 相关推荐 易烊千玺 月亮离我有多远作文800字 鸭妈妈带小鸭子过马路 2016年的第一场雪 三爱三节 剪纸的故事 我的老师作文_以老师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葡萄作文_葡萄的自述600字 我是一棵大树作文500字 留守儿童给父母的一封信800字 《光之塔》观后感450字 童年趣事——洗盐作文500字

【环卫工人感人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1.感人事迹

2.疫情感人事迹

3.教师感人事迹

4.感人事迹作文

5.地震感人事迹

6.感谢环卫工人-

7.关爱环卫工人

8.环卫工人辞职报告

9.环卫工人先进事迹

10.环卫工人慰问信

下载word文档
《环卫工人感人事迹材料.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