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噪声监测论文
“幼稚鬼”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环境噪声监测论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环境噪声监测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环境噪声监测论文
近年来噪声污染已经成为增长最迅速的改变自然环境的问题之一。过度的噪声会损害人的听力、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1]。国内对噪声污染的认识和研究处于初级阶段,在噪声测量技术研究领域,特别是对噪声功率谱测量方法的研究还很少。学校校园是环境噪声敏感区域之一,过度的环境噪声会引起人的心情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工作效率降低,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保持良好的校园声环境质量尤为重要。我校自动化工程学院在已完成基本设施建设,校园新宿舍和学生二食堂建设还在进一步完善中。位于校区北部的自动化工程学院的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噪声、生活噪声、周边道路交通噪声、邻近单位生产噪声等。为了定量分析我校区的声环境质量,对校园环境噪声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监测,根据国家标准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评价。其分析结果和重要数据,可以为校园区其他建设设计提供声环境的科学指导,还可以为噪声污染研究提供更科学的基础数据和治理噪声污染的依据。
1噪声监测的标准
我国现行的国家标准为GB3096-《声环境质量标准》[2]和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3]两大标准。其中,《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但不适于机场周围区域受飞机通过(起飞、降落、低空飞越)噪声的影响;《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了营业性文化场所和商业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边界噪声排放极限值和测量方法,适用于其产生噪声的管理、评价和控制。我们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附录B(规范性附录)中规定的声环境功能区监测方法,对我院校园环境噪声采用定点测量方法进行监测。
2噪声监测点的设置和测量原理
根据校园内人员流动和环境噪声源的情况,在测量前期进行了人流数量与自然噪声的统计。根据初步统计的结果,在自动化工程学院园区内划分了9个监测区域,将测量点安排在不同功能区的最具代表性的测量点上。图1所示为噪声监测区域的划分。根据校园噪声基本特点,采用等效连续A声级Leq原理设计测量方案。等效连续A声级Leq是指:在相同的观测时间,当环境的起伏噪声M与一个稳定的连续噪声N具有相同的能量时,则N与M等效。其计算公式如下:Leq=L50+d2/60,d=L10―L90。式中:L10,L50,L90为累积百分声级。测量数据统计方法是[4]:将100个数据从大到小排列,第10个数为L10,第50个数为L50,第90个数据为L90。将每一次的测量数据顺序排列出,求出L10,L50,L90,等效声级Leq,再根据一整天的各次Leq值求出算术平均值,即为该区域的环境噪声评价量。
3测量仪器与测量方法
测量仪器采用TES1350A和TES1353S声级计,两种声级计均符合GB3785和GB/T17181的规定[5],且声级计的基本参数相同,TES1353S声级计带有SD存储,可方便导出现场测量数据。测量前用声校准器对所用声级计进行校准[6]。选择慢档读数,每隔2s读一个瞬时噪声级数据(A计权),每次每点记录100个数据[7]。同时记录环境周边的.主要噪声源和天气情况。根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和GB/T14623-93《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测量方法》,测量的天气要求为无雨雪、风力小于5级,风力在3~5级时必须加传声器防风罩。要求保持声级计的传声器膜片清洁。传声器要求距离地面1.2m。噪声监测时段分为3个[9]:8:00~12:00,13:00~17:00,18:00~22:00。监测时间选定一周为一个周期,周一至周五进行测量。
4监测结果统计
选择了连续5天符合监测条件的监测数据(10月10日至10月14日),对10个监测点的噪声数据进行了统计,并进行排列,选出各时间段的L10,L50,L90,计算出各点各时间段的Leq,并统计出各监测点的日均噪声值超标率,见表1所示。其余限于天气条件未做到连续五日的监测数据作为噪声环境描述的参考。
5监测结果分析
5.1评价方法
[10]学校园噪声的评价采用等效声级法,等效声级法即是把实地监测得到的Leq值与国家标准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对照,评价相应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对于超标数据进行相应统计。
5.2结果分析与评价
依据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大学校园执行1类标准[11],昼间的环境噪声限值为55dB。由表1可见,自动化工程学院昼间食堂、学生公寓、施工区和运动区的环境噪声均有明显的超标,其中食堂和施工区的噪声污染最为严重。略有超标的区域是生活服务区和南校门。施工区因为有大型机动车辆在施工现场运行,还有挖土机等机械工作,因此该区域严重超出标准,超标率均介于26%~32%之间。食堂的超标率在10%和17%之间,该噪声主要是因为测量时学生集中就餐,人流量很大,噪声来自交谈声和3个收餐具窗口。运动区的超标率介于0.2%~3.6%,该区域包括足球场、篮球场和网球场,其噪声来源于人群聚集和学生的体育运动及体育课时音响声等。生活服务区监测点所得数据,反映了该区域一定的人员交谈噪声,但超标率不大。学生公寓和南校门的环境噪声超标,主要是由于该区域靠近一条6车道公路,且进出车辆较多,车辆行驶过程中的鸣笛声等造成此处的噪声污染[12],但总体上对学生的正常生活影响不大。教学区2由于有实训基地,实训教学总体噪声略大于同等条件下测得的教学区1的噪声值。绿化区总体噪声水平较低,这里主要人员活动是学生业余时间散步和复习功课,该区域与施工工地之间建有2.6m的临时围墙,起到一定的隔音作用,噪声影响不明显。
6结语
经过对学院10个监测点5天的监测和数据统计分析,对自动化工程学院校园噪声做了初步的评价。整体上,学院噪声环境质量状况一般,教学区环境基本满足正常的教学、科研要求。其他区域在有些时间段内严重超标,对师生有一定的影响。为改善学校声环境质量,提出以下方案。(1)控制污染源。针对施工区域,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施工,避开休息时间施工;通过安装减速带等方式,限制校内机动车的车速和禁止车辆鸣笛。(2)控制传播途径。由于学校周围三面均为道路,尤其学生公寓北侧的道路是6车道较宽的公路,车辆较多。应从长远着手加强校园周围绿化,增加植物层次可有效减缓噪声污染,从而改善校园声环境质量。(3)加大力度宣传噪声对人的危害性,增强全体师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使降低噪声污染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4)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宣传“轻声细语是美德”,加强对学生教育,营造良好的声环境,保障在校师生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1]高菲.张季平.噪声对健康的影响[J].生物学教学,(2):10-11.
[2]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3]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22337-2008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
[4]王尚群,陈双燕.浅谈校园环境噪声的测量与分析[J].环境,(1):37,39.
[5]张绍栋,熊文波.环境噪声监测仪器选用中的几个问题[C].全国环境声学学术讨论会,2007.
[6]陈凡.一种数字式噪声测量系统的设计[J].机床与液压,(2):126-127.
[7]廉婕,马民涛,刘洁.北京典型区域声环境特征聚类分析[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4):50-53.
[8]廉婕,马民涛,刘洁.指数平滑法在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研究中的应用[C].年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
[9]吴文乐,郭斌,於志文.基于群智感知的城市噪声检测与时空规律分析[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4):638-643.
[10]王振艳,李兴山,刘国华.高校校园声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版,2013(1):98-101.
[11]马民涛,鲁鑫.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评价、预测现状分析[C].全国环境声学学术会议,2009.
[12]吴帆.城市交通主干道周边高校声环境测量与分析:以北京联合大学北四环校区为例[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8.表1(续)
篇2:我国的环境噪声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
我国的环境噪声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工作,在成立各级环境保护机构的同时,就开始注重环境噪声的管理,监测和治理,并从科研,标准,立法等方面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噪声控制工程.但是,由于我城市建设欠帐较多,工业结构及工业布局不尽合理,设备老化,工艺落后,导致我国的环境噪声污染严重.
作 者:屈红艳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黑龙江,哈尔滨,150000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2009 “”(8) 分类号:X8 关键词:环境噪声污染篇3:风对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的影响分析
风对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的影响分析
摘要:结合大量监测数据及相关资料,对环境噪声监测中声级-风速相关性进行分析,提出进行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时,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应同步进行风速测量,参考风速监测数据对噪声监测数据进行有效取舍.作 者:魏巍 张金艳 张朋 WEI Wei ZHANG Jin-yan ZHANG Peng 作者单位: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天津,300191 期 刊:环境监控与预警 Journal: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 年,卷(期):, 02(3) 分类号:X839 关键词:风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 影响 分析篇4:风对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的影响分析
风对环境噪声自动监测的影响分析
结合大量监测数据及相关资料,对环境噪声监测中声级-风速相关性进行分析,提出进行环境噪声自动监测时,为保证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应同步进行风速测量,参考风速监测数据对噪声监测数据进行有效取舍.
作 者:魏巍 张金艳 张朋 WEI Wei ZHANG Jin-yan ZHANG Peng 作者单位: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天津,300191 刊 名:环境监控与预警 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 年,卷(期):2010 02(3) 分类号:X839 关键词:风 环境噪声自动监测 影响 分析篇5:开封市白昼环境噪声的监测与分区评价
开封市白昼环境噪声的监测与分区评价
摘要:采用1km×1km方格网,在实地观测调查的'基础上,对开封市环境噪声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功能分区,采用模糊聚类将开封市环境噪声划分为10个区,拟定环境噪声的评价与控制标准;采用等效声级、噪声污染级、交通噪声指数等模型,对开封市环境噪声进行分区评价;结果显示:开封市多数区域处于“较安静”~“较吵杂”等级,北郊旅游区白昼噪声最为“吵闹”,南郊交通区和中心商务区交通噪声“吵杂”,西郊工业区工业噪声“吵杂”,他们是白昼噪声污染四个较为严重的区域.作 者:陈素景 孙根年 马建华 CHEN Su-jing SUN Gen-nian MA Jian-hua 作者单位:陈素景,孙根年,CHEN Su-jing,SUN Gen-nian(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西安,710062)马建华,MA Jian-hua(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期 刊:噪声与振动控制 ISTICPKU Journal: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年,卷(期):, 27(3) 分类号:X121 关键词:声学 白昼噪声 网格观测 分区评价 开封市篇6:《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环境噪声的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条例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
第三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环境噪声污染的防治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声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者进行检举和控告。受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均有权要求污染者消除污染,污染者应当及时采取治理措施消除噪声污染,并按有关规定承担其应负的责任。
第五条 市、区、县(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以下称环境保护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规划,组织城市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监测,督促有关部门落实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负责对社会生活噪声和机动车辆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对机动船舶交通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规划、建设、城管执法、工商、文化、质监等行政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村民自治组织、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应当协助所在地人民政府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影响居民住宅区的环境噪声实施监督管理,并可依法调解因环境噪声产生的纠纷。
第七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噪声污染行为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应当及时向环境保护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报告。
第八条 市、区、县(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推广使用低噪声生产经营设施、设备和工艺。
篇7:《杭州市环境噪声管理条例》全文
第九条 环境噪声应当符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各类声环境质量标准的适用区域由市、县(市)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划定,并向社会公布。
第十条 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确定建设布局时,应当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及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合理划定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和住宅等噪声敏感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并提出相应的规划设计要求。
第十一条 凡新建、扩建、改建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编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报经具有该项目环境保护审批权的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开工建设。建设单位应当在申请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前按规定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
第十二条 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项目,应当采取噪声污染防治措施,设置相应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经原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文件的环境保护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或使用。
第十三条 已建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单位,应当保持设施正常使用,不得擅自拆除或闲置。因更新、维修或其他特殊情况,确需拆除或闲置的,应当提前十五日报环境保护部门审批,并采取措施,减少环境噪声污染。
第十四条 对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造成严重环境噪声污染的小型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个体工商户,由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授权其环境保护部门责令限期治理;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由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限期治理。
第十五条 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定期、定点对其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噪声进行监测,并可依法对其管辖范围内排放环境噪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监督检查,被检查者应当如实反映情况,并提供必要资料。
环境保护部门和其他负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部门负责环境噪声污染投诉、举报的机构及其联系方式,受理对环境噪声污染的检举和控告,并依法及时作出处理。
第三章 交通运输噪声管理
第十六条 本条例所称交通运输噪声,是指机动车辆、铁路机车、机动船舶、航空器等交通运输工具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十七条 建设高速公路、城市高架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地面段),经过已有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可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建设单位应当采取隔声降噪等控制环境噪声污染的措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在已有的交通干线两侧新建住宅的,建设单位应当在主体工程建设的同时采取减轻或避免交通噪声影响的措施。
已有的交通干线对相邻的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产生噪声污染的,该区域所在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避免或者减轻交通噪声的影响。
第十八条 设置机动车辆停车场、停车位、候车站,或者设置地面机动车辆减速装置的,应当合理选择位置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减轻机动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
第十九条 有机动车辆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控制噪声的管理制度。行驶的机动车辆,应当保持技术性能良好,部件紧固,无刹车尖叫声;安装完整有效的排气消声器。行车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机动车允许噪声标准。
第二十条 市、县(市)公安机关可以根据城市市区区域声环境保护的需要,划定禁止机动车辆通行和禁止机动车辆使用声响装置的路段和时间,并予公告。
禁止消防、救护、警用、工程抢险等特种车辆在非执行紧急任务时使用警报器。
机动车辆防盗报警器以鸣响方式报警后,使用者应当及时处理,避免长时间鸣响干扰周围生活环境。
第二十一条 进入城市市区通航水域的船舶,禁止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昼间行船两船交会以规定的旗帜示意,夜间行船交会以闪光灯示意,除两船尾随、追越及其他特殊情况时使用规定声号外,其余声号一律不得使用。
禁止挂桨机船夜间进入城市市区通航水域航行。
西湖湖面禁止机动船鸣喇叭。
第二十二条 铁路机车进入城市市区,除紧急情况外,不得使用汽笛,一律使用风笛,并应控制鸣笛。
第二十三条 车站、码头及其他货物装卸站(场),因指挥作业确需使用喇叭的,其噪声不得超过相应区域的声环境质量标准。
第四章 工业和建筑施工噪声管理
第二十四条 本条例所称工业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固定设备时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二十五条 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的,应当符合国家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二十六条 在工业生产中因使用固定的设备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工业企业、单位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及时向环境保护部门申报。
第二十七条 在风景区、居民稠密区、文教区、商业区等非工业区范围内,禁止新建、扩建、改建噪声、振动超过标准的工厂、车间、工场,禁止使用噪声超过标准的设备。
现有工厂应通过技术改造降低噪声,使之逐步达到相应的区域声环境质量标准。
第二十八条 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在夜间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因生产工艺要求以及交通限制确需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的除外。
因生产工艺要求确需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当持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施工意见书,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申领夜间作业证明;因交通限制确需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的,施工单位应当持所在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施工意见书,向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申领夜间作业证明。
环境保护部门出具的夜间作业证明,应当载明作业时间、作业内容、作业方式以及避免或者减轻干扰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的防范措施等要求。
施工单位应当将夜间作业证明提前三日向附近居民公告,并按照夜间作业证明载明的作业时间、作业内容、作业方式以及避免或者减轻干扰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的防范措施等要求进行施工。
第二十九条 除抢修抢险作业外,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使用夯扩机、蒸汽桩机、锤击桩机等环境保护部门确定的高噪声设备。因特殊地质条件限制确需使用的,不得在法定节假日、星期六、星期日全天以及星期一至星期五的十二时至十四时、二十时至次日八时进行作业。
第三十条 在中考、高考等特殊期间,市、县(市)人民政府可以对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时间和区域作出限制性规定,并提前七日向社会公告。
第五章 社会生活噪声管理
第三十一条 本条例所称社会生活噪声,是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交通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第三十二条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固定或流动设备、设施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应当按规定向环境保护部门申报拥有的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状况和防治环境噪声污染均设施情况。
第三十三条 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空调器、冷却塔、抽风机、发电机、水泵、空压机、音响、切割机等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的,其经营管理者应当采取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使其噪声不超过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三十四条 禁止在商业经营活动中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采取其他发出高噪声的方法招徕顾客。
第三十五条 禁止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和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使用高音广播喇叭或其他发出高噪声的音响器材。禁止夜间在以上区域从事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文体等活动。
第三十六条 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体育场(馆)、集贸市场、餐饮业的经营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使经营场所的噪声值不超过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第三十七条 每日十二时至十四时、二十时至次日八时,禁止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有居民住宅的建筑物内进行产生噪声的装修作业。在其他时段内进行装修作业的,应当采取措施,避免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其他建筑物内进行装修作业的,应当采取措施,避免对周边居民正常生活产生干扰。
第三十八条 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室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
饲养宠物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产生干扰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的噪声。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由环境保护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进行处罚。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二条规定,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未经验收合格投入生产或使用的,由批准该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文件的'环境保护部门责令其停止生产或使用,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一条 对违反本条例的下列行为,由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予以处罚:
(一)违反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未经环境保护部门批准,擅自拆除或者闲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致环境噪声排放超过标准的,责令其改正,并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二)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属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的,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属个体工商户的,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未按照规定使用喇叭的,给予警告;警告后仍不改正的,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四)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三十二条规定,拒报或谎报环境噪声排放申报事项的,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五)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的,责令其停止生产或使用,并处以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六)违反本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未取得夜间作业证明进行夜间施工、未按照规定向附近居民公告或者未按照夜间作业证明载明的作业时间、作业内容、作业方式以及避免或者减轻干扰附近居民正常生活的防范措施等要求进行施工的,责令其改正,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七)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未按照规定使用高噪声设备的,责令其改正,并可处以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
(八)违反本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未遵守市或县(市)人民政府在中考、高考等特殊时期对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所作的限制性规定的,责令其改正,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九)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在商业经营活动中未采取有效防治措施,致使所使用的设施、设备产生的噪声超过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责令其改正,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十)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产生的噪声值超过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责令其改正,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规定,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经所在地环境保护部门按照前款第(二)项规定进行处罚后仍不能消除环境噪声污染的,由市、区、县(市)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其停业、搬迁或者关闭。
第四十二条 对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三款、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规定的,由所在地公安机关给予警告;警告后仍不改正的,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第一款、第二款规定的,由海事管理机构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违反第二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由西湖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拒绝、阻挠现场检查的,环境保护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警告或者处以三百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五条 对本条例规定的行政处罚,依法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的,按照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六条 环境噪声污染的受害者与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个人之间的纠纷,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由环境保护部门或者其他负有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据各自职责进行调解。
第四十七条 本条例规定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监督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条例所称昼间为六时至二十二时;本条例所称夜间为二十二时至次日六时。
本条例所称交通干线,是指铁路(铁路专用线除外)、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路、城市次干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地面段)、内河航道。
第四十九条 本条例自4月1日起施行。
篇8:贵阳市环境噪声管理办法全文
贵阳市环境噪声管理办法(全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障人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群众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活、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排放噪声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的现象。
第三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规划部门根据本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在制定城市规划时,应按功能区的划分,合理布局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防止环境噪声污染,保障生活环境的安静。
第五条 市、区人民政府环保部门,是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
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对机动车辆、火车、航空器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公安部门还应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有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者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直接受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减轻、排除危害,赔偿损失。
第七条 对防治环境噪声污染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或环保部门和有关主管部门应给予表扬和奖励。
第二章 环境噪声标准和监测
第八条 本市划定的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区,一类混合区,商业中心和二类混合区,工业集中区等五类生活环境区域,以及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都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第九条 凡超过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并按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
第十条 市环保部门应以市环保监测站为中心,区环保监测站为基础,配合有关监督管理部门,组成全市环境噪声监测网络,建立健全监测制度,按照统一的监测方法,对全市环境噪声进行监测,以提供防治、管理的数据和资料。
第十一条 环保部门和有关监督管理部门,在对管辖范围内排放环境噪声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检查时,被检查者应积极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资料。
第三章 工业噪声管理
第十二条 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将可能产生的噪声列入环境影响评价,提出防治措施,按审批权限,报环保部门批准才能设计施工。竣工后,经审批该项目的环保部门检验合格,才能投入生产或使用。
第十三条 凡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工业噪声的,必须向审批该项目的环保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噪声排放设施、污染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噪声的噪声源种类、数量和噪声强度,并提供有关防治资料。噪声源的种类、数量和排放噪声强度有重大改变,或噪声污染处理设施需拆除、闲置的,均应分别向审批该项目的环保部门申报并取得同意。
第十四条 在本市各类生活环境区域内的工厂、车间及作业场所等,其边界噪声不得超过所在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超过规定标准、造成严重噪声污染的,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限期治理。中央部属和省属单位,由省环保部门提出意见,报省政府决定;市、区属单位,由市、区环保部门提出意见,报市、区政府决定。
市区街道应严格控制敲打、撞击噪声作业。
第十五条 产生强烈偶发性噪声活动的单位,应在15日前向当地环保、公安部门提出申请,并说明可能排放的环境噪声强度及采取的防治措施等,经审查批准并向社会公告周知后方可进行。
第四章 建筑施工噪声管理
第十六条 凡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超过国家规定标准,危害四周的建筑施工单位,其施工机械、设备,一般不得在当夜22时至次日6时使用。
第十七条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排放噪声可能超过国家规定环境噪声标准的,使用单位应在开工前15天,将工程项目名称、建筑者名称、施工场所、施工期限、可能排放的噪声强度和防治措施,向审批该项目的环保部门提出书面申报。
第十八条 夜间在居民区、文教区、特殊住宅区进行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居民休息的建筑施工作业(抢修,抢险除外),因生产工艺或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应经所在区环保部门批准。重要建筑施工场地,还应经市环保部门批准。
第五章 交通噪声管理
第十九条 各种机动车辆应装有消声器和符合规定的喇叭。喇叭须安装在车体内下部,喇叭口指向前方,发音正常,声级稳定,音量不得超过105分贝(A)。禁止按鸣高声、怪声。
公安部门应严格对机动车辆的'噪声检审,不符合噪声排放标准的,不得发给行车执照。
第二十条 各种机动车辆在中华路、中山路、延安路、遵义路、瑞金路和设置禁鸣标志的路段行驶时,禁止按鸣喇叭;其他路段,每次按鸣喇叭不得超过半秒钟,连续按鸣不得超过三次。禁止使用喇叭唤人。在市区行驶的机动车辆,当夜20时至次日6时,可用灯光示意,不准按鸣喇叭。
第二十一条 警备车、消防车、工程抢修车、救护车等特种车辆,使用警报器,须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在有禁鸣标志的路段或执行非紧急任务时,不准使用警报器。
第二十二条 火车站、客车始发站、车辆编组站、机场等交通枢纽使用广播喇叭,应控制音量,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火车驶经城区,只准使用风笛。
飞机在起飞、降落时产生的噪声,应符合航空器噪声排放标准。
第六章 社会生活噪声管理
第二十三条 禁止在街道、广场、公园等共公区域,以及疗养院、风景名胜区使用大功率的广播喇叭和广播宣传车。特殊情况确需在上述地区使用时,属南明、云岩区范围内的,应经市公安部门批准;属花溪、乌当、白云区范围的,应当经当地公安部门批准。
第二十四条 禁止在商业活动中用高大声响招揽顾客。经营电声器材的商店、个体工商户,有隔音设施试机间的,应在试机间试机;无试机间的,须降低音量,最大不得超过90分贝(A),持续时间不得超过1分钟。
第二十五条 文娱、体育场所的经营者和组织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或消除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音响 器材音量的边界噪声,夜间不得超过所在区域的环境噪声标准。家庭使用电器、乐器和在室内开展娱乐活动,应控制音量,不得妨碍四邻。
第二十六条 燃放烟花爆竹是社会生活噪声的一项重要污染源,一切单位和个人都应认真执行省、市有关规定。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除由环保、公安或其他监督管理部门责令纠正外,并视其情节,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分别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逾期不申请复议或不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对治安管理处罚不服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办理。
第二十九条 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害者赔偿损失。
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环保部门可根据当事人的请求进行处理;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不经环保部门处理,由当事人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条 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由其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市环保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贵阳市环境噪声管理暂行办法》同时废止。
篇9:环境噪声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在噪声监测中的作用
环境噪声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在噪声监测中的作用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的现状分析,存在问题.为控制环境噪声的`的污染,加强对各类环境噪声的的监测、监控,针对我国噪声监测仪器存在的不足,详细介绍一种先进的环境噪声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在噪声监测中的作用.
作 者:孟苏北 Men Subei 作者单位:福建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州,350003 刊 名:现代仪器 ISTIC英文刊名:MODERN INSTRUMENTS 年,卷(期): 12(5) 分类号:X8 关键词:城市环境噪声 声级计 户外传声器 数据传输篇10:我国环境噪声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系统改进
我国环境噪声监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系统改进
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是目前环境监测的三大主要监测项目(水、气、噪声)之一,包括环境噪声常规监测和污染源噪声监测,前者一般指功能区噪声监测、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和交通噪声监测;而后者主要指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监测和各种生活噪声监测.要想改善城市声环境质量,必须加强环境噪声监测工作,使其为环境噪声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科学、全面的.信息,才能保证环境噪声管理工作有的放矢、行之有效.
作 者:林辉越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自来水公司,广东云浮,523700 刊 名:科技风 英文刊名:TECHNOLOG YTREND 年,卷(期): “”(14) 分类号:X8 关键词:环境 噪声监测 信号篇11:论文:论城市环境噪声及其治理有效策略
论文:论城市环境噪声及其治理有效策略
一、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同时带动了工业、城市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以及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致使城市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于城市环境噪声等相关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由于对城市工业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城市环境噪声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城市环境噪声主要包括交通噪声、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其噪声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日益扩大,对市民的生活环境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引人关注的城市环境问题之一。
二、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一)城市环境噪声的来源
噪声是对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造成一定影响的声音,它是多种多样的,客观存在的。我国城市化的过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城市具有居住、工作、交通、旅游和休息这五大功能。随着城市建设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长,交通也越来越密集,对城市环境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城市环境噪声的主要来源分别是:交通噪声、工厂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以及居民生活噪声,其中交通噪声占我国城市噪声源的30%以上,并且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二)城市环境噪声的危害
一般来说,人们的正常听力在40dB~80dB的范围之内,人们把那些不愿意听到的语言和声音称为噪声,把在一定环境内各种噪声的综合称为环境噪声。环境噪声会对人体产生极为严重的危害。
第一,环境噪声会损害人们的.听力。各项实验研究成果表明,噪声超过85dB时,听觉细胞就会受到损害。因此,长期生活在环境噪声中,或者在强噪声环境下工作,就会影响到听力,造成听力下降,甚至会造成耳聋,尤其是老人和病人,对于噪声的干扰更为敏感。
第二,环境噪声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通常来说,噪声超过90dB时,人们将无法进行交谈,思维也无法进行工作,对于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
第三,噪声会引起多种疾病。噪声会影响到人们的新陈代谢,会使人们出现头痛、睡眠障碍和神经衰老等疾病。此外,还会对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的影响,极强的噪声还会导致人死亡等。
三、城市环境噪声的治理策略
城市环境噪声的治理必须由政府有关部门立法,坚持以人为本,并用科学发展观的观点去认识它,治理它。噪声源、传播途径、接受者是噪声传播的3个阶段,根据这3个阶段,可分别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城市环境噪声进行治理,以下就对城市环境噪声的治理策略进行了探讨。
(一)进一步完善城市噪声标准体系
为了保障城市居民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工作、生活和学习,消除人为的环境噪声污染,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环境噪声控制标准和有关法规。但是还要对噪声标准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推动城市噪声监测网络建设。已经出台的《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推动完善了我国环境噪声标准体系建设。下一步可扩大标准适用范围,进一步解决低频噪声和城市以外区域噪声控制要求缺失等问题,明确标准适用对象,出台如室外施工机械、低频噪声等专门的噪声标准。对于城市噪声监测网络建设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
(二)加强噪声源的控制
加强机动车辆噪声排放控制和交通组织管理。实施汽车定置噪声检测,严格控制并逐步降低机动车,特别是大、重型车的噪声排放水平。对处于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的道路,合理划定重型、大型货运车辆行驶路段或时间,实施限速、禁鸣等措施,对公交车、重型载货车等高噪声车辆的排气、刹车等部位进行降噪治理。行驶的机动车辆,应当装有消声器和符合规定的喇叭,并保持性能良好。车辆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机动车噪声排放标准。对违反规定的车辆,不得发给行车执照,不准通过年检。特种车辆安装、使用警报器,必须符合公安部门的规定,在执行非紧急任务时或者在禁止使用警报器的地段,不得使用警报器。
(三)从城市环境噪声传播途径上采取措施治理噪声
1、城市合理的功能分区。对于某些兴建噪声较大的工矿企业,要考虑不同功能区的划分,尽量避免居民区与工业区和商业区混杂,而应将其集中到某个区域,在对城市功能区域进行规划时,可以在城市边缘建重噪声区,低噪声区应远离重噪声区,而中等噪声区可以靠近低噪声区。
2、对于新建的小区而言,要尽可能地将对噪声不敏感的建筑物安排在小区周围邻近交通干线,形成周边式的声屏障。另外,在建筑物的施工过程中,要大力推广和使用隔音好的建筑材料。
3、在城市交通干道两侧,在可能造成环境噪声的高速公路、铁路、城市高架、轻轨铁路旁,设置相应的声屏障,避免噪声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四)接收处的防噪措施
在治理城市环境噪声时,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方面限制噪声源的噪声辐射,更重要的是从总体合理布局,利用绿化和地形等措施降噪。在接收处还达不到允许的噪声标准时,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对于城市居民而言,可以佩带耳塞、耳罩、防噪头盔等护耳器;第二,减少在噪声环境中停留的时间;第三,对于那些在使用噪声较大的机械的生产车间内工作的操作人员,可以不直接操作机械设备,可用隔声板设立专门的操作间,工作人员在操作间内工作遥控;等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环境噪声是多种多样的,客观存在的,它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甚至会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在对城市环境噪声进行治理的过程中,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态度对其进行分析、重视和治理,并根据噪声传播的三个阶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城市环境噪声进行治理,从而减小城市环境噪声的危害,保障城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篇12: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探讨论文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探讨论文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实施微生物检验,对食品安全风险进行严格监测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随着媒体曝光食品安全问题时间不断增加,我国食品安全出现较为严重的信任危机,人们越来越担心食品安全问题。因此,加大力度做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极为紧迫。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在食品安全监测中实施微生物检验的质控情况,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的样品测试内容对奶粉中所含食源性致病菌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实施定性分析。生化反应鉴定要求到属或者种。
1.2方法
1.2.1仪器、试剂
检验所用主要仪器设备为恒温培养箱,VITEK2-compact细菌鉴定分析系统(生产企业: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所用培养基以及试剂主要由BD、北京陆桥技术、法国科玛嘉、青岛海博有限公司提供。经过检定及校准,研究中所用仪器设备、试剂等均在有效期内。
1.2.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以《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1]作为参照,对所选样品实施微生物检验。在检验过程中实施室内质量控制,保证检验所得相关结果的真实可靠性和准确性。
1.2.3实验室检验
①无菌操作分别将样品接种mLST-Vm肉汤、李氏增菌肉汤LB、缓冲蛋白胨水、肠道菌增菌肉汤、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3%)、改良EC肉汤、氯化钠肉汤(7.5%)、胰酪胨大豆多粘菌素肉汤中,然后放置于恒温培养箱中适当温度环境中进行适当时间的培养。②分别挑取以上增菌液接种至阪崎肠杆菌显色平板、TSA、PALCAM平板、沙门菌显示平板、HE、XLD、TCBS平板、弧菌显色平板、MAC、大肠显色平板、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平板、B-P平板、MYP平板中,放置恒温培养箱适当温度环境中进行适当时间的培养。③对增菌液中细菌的生长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对平板上菌落特点进行密切观察;④在MAC菌落特点为粉红色、中等大小菌落,大肠显色平板上为蓝色菌落。阪崎肠杆菌显色平板上为蓝绿色菌落,在TSA上为黄色菌落。其它平板上无可疑菌落。⑤选取平板上可疑菌落进行涂片染色镜检;挑MAC、大肠显色平板、阪崎肠杆菌显色平板及TSA上可疑菌落接种至TSI(三糖铁)、MIU(动力-靛基质-脉酶)、普通平板中,并进行培养。⑥对MIU、TSI结果进行观察,选取普通平板上出现的菌落实施氧化酶实验。选取两种可疑菌纯培养物行生化鉴定。
2结果
主要检出致病菌为大肠埃希氏菌和阪崎肠杆菌。增菌之后行接种选择平板相关操作和所获得的结果均与直接接种法相同。本次研究结果上报内蒙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质控样品检验获得“满意”结果。
3讨论
在实施食品安全微生物检验中,微生物实验室间比对试验为一种对实验室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准确性进行验证的最有效措施之一[2]。目前,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室间,主要选用该种方法对微生物检验结果实施质控考核。在质控考核过程中,相关分析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实验室检测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同时还必须对医学检验、食品卫生检验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操作步骤和流程等均有全面了解,并娴熟掌握,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须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对污染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相关病原菌进行全面考虑[3]。在实施细菌鉴定过程中,工作人员须时刻保持清晰思路。同时实施增菌、直接划平板,对增菌以及分离培养基进行合理选择,保证培养基营养状况以及培养环境的温湿度等能够符合培养条件,在检验过程中最大限度降低漏检率,提高检出率。在常规样品检测、实验室间质控考核工作的实施过程中,均须首先要保证室内质量控制,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同时,在检验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检验及分析工作人员必要要重视每份样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和标准实施检验流程及操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样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设计的样品采集、样品处理、细菌染色、培养基选择、试剂使用等各个环节均能够保持良好的精准性,进而保证样品微生物检验结果的可靠及准确性。在食品卫生检验工作中,食品微生物检验为一个不可或缺的重点内容。相关机构必须定期对食品微生物检验实施实验室间质量控制考核,对实验结果进行严格把关,进而推动卫生检疫人员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技能及素质,促进实验室检测水平得到不断提升,进而保证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能够有序、快速进行,并保证检验质量,进而为卫生监督执法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柳勤,叶新,张惠文,等.天河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微生物结果与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4(10):540-541.
[2]杨绪刚.商丘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快速检验结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09(04):295-296.
[3]宋秋坤,李爱军,王孝文,等.平顶山市食品微生物安全风险监测评价分析[J].医学动物防制,2016,16(05):111-112.
篇13:无线监测广播电视论文
无线监测广播电视论文
1GSM短信在广播电视无线监测技术中的应用流程
GSM短信系统在广播电视无线监测技术中主要工作流程为,依靠于接收天线发送回来的固定频率下的信号,通过一系列的场强模块测试后与系统所设置的门限值相对比,若数据高于系统设置的门限值即为正常,在此情况下系统将会对固定频率进行信号的测试;若出现数据低于系统所设门限值的情况,控制系统将会以短信传送的方式将发射机故障以及监测情况,反映到技术人员接收系统和相关控制中心服务器上,以提出故障警告。技术检测人员接收到警告短信后在第一时间回到故障现场进行检修,从而缩短因故障所导致的电视停播时间。另一方面,控制中心接收到警报短信后,及时将故障时间、故障原因等情况反馈至此区域负责人员,并在情况核实之后依据相关情况完成故障的上报和登记工作。
在整个检测工作流程中,GSM短信服务系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结起来就是,GSM短息服务系统将所接收的发生故障时间、地点以及具体故障情况,以短信的方式发送至监测技术人员手机和控制中心短信池,控制中心则对相关短信进行处理之后发送至检测室显示屏幕上,如此一来工作人员可以明确掌握故障的,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处理。由此可见,监测控制中心的信息来源主要依靠于GSM短息服务系统,通过接收到的短信清晰掌握不同区域的故障问题和详细时间,并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从而保障了整片区域的广播电视播放顺畅,满足了不同用户的收看要求,及时缓解或者改善了电视停播故障问题,因此,GSM短信服务系统在广播电视无线监测技术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在广播电视无线检测技术中应用GSM短信的'优势
(1)由于短信发送费用低廉且接收短信不需要收取费用,
因此GSM短信服务在很大程度上缩减了系统运行所需成本费用,同时该系统的组网较为简单,所需建设周期较短,故具有投资小回报大等特点。另外,GSM短信在不同区域也能够实现短消息互联,所以在实际应用中较为方便和实惠,在电话资源和线路节省方面较之传统的拨号有线系统更胜一筹,完善地解决了部分地区因各种因素无法实现发射机数据连接的问题。GSM短信服务系统在实际应用中不需要设置天线,因而节省了一系列不必要的手续费用,该特点比一般无线网络更为经济。在广播电视无线监测技术中有效应用GSM短信系统,能够简化建设步骤降低投资成本,及时解决故障缓解播出风险。
(2)由于GSM短信服务系统具有覆盖范围广、应用资费少
可以跨区域发送、接收短信等特点,因而打破了传统数据接收系统对于发射数据地点的局限性,就目前来说,该系统信号覆盖的优越性是没有任何系统能够与之相提并论的。同时,该系统运营机构通过在一些偏远地区设置信号站等措施,全面解决了某些地区因为用户稀少或者地域限制而导致的信号较弱问题。
(3)通常情况下
发射机工作运行中所传输的数据大致在几个字节之间所需容量不大,然而GSM短消息服务系统能够支持发送140字节,因而为发射机的数据传输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由于GSM短息服务系统校验方式较多标准较为规范,因此有效降低了误码概率保证了系统数据传输中的准确度。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广播电视无线检测技术中应用GSM短信的数据传输方式,革新了广播电视信号覆盖发射的监测方式。该系统有效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简化了维护步骤、保证了用户收看质量,传播了世界各地的精神文明,丰富了群众的日常生活,从某种角度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对推进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篇14:大坝安全监测论文
1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
影响大坝安全的因素很多,据国际大坝会议“关于水坝和水库恶化”小组委员会记录的1100座大坝失事实例,从1950年至1975年大坝失事的概率和成因分析中得出大坝失事的频率和成因分别为:30%是由于设计洪水位偏低和泄洪设备失灵引起洪水漫顶而失事;27%是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基础失稳和意外结构事故;20%是由于地下渗漏引起扬压力过高、渗流量增大、渗透坡降过大引起;11%是由于大坝老化、建筑材料变质(开裂、侵蚀和风化)以及施工质量等原因;12%是不同的特有原因所致。
通过上面的数值可以作如下分析:大坝失事的原因很多、涉及范围也很广,但大致可以分成3类。第一类是由设计、施工和自然因素引起,它没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是一旦大坝建成就已确定了的,如设计洪水位偏低、混凝土标号过低、未考虑地震荷载等;第二类是在运行、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如冲刷、浸蚀、混凝土的老化、金属结构的锈蚀等;第三类是上述两种混合情况,即设计、施工中的不完善在运行中得不到改正,或者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运行管理的不力使设计、施工中的隐患发展为破坏。就目前而言,大坝安全监测主要是针对后两种情况。下面将从设计、施工、运行维护3个阶段来讨论,着重强调目前大坝安全监测容易忽视的一些方面。
1.1设计阶段
众所周知,在设计阶段,坝址的确定决定了地形、地质、地震发生频率及水文条件等;枢纽的总体布置、坝型及结构、材料选择和分区、水文资料的收集及洪水演算、地质勘探等都将影响大坝的安全。1980年6月19日,乌江渡水库泄洪水雾引起开关站出线相间短路跳闸、引出线烧断、工地停电,类似情况1980年6月23日在黄龙滩、1986年9月3日在白山等也曾发生。以上事故的发生引起工地停电和泄洪闸门不能开启的严重后果,均是由于整体布置不合理,对泄洪水雾飘移危害认识不够所致。喀什一级大坝位于高地震烈度区,粘土斜墙坝的抗震性能差,而设计又将防渗膜放在斜墙下游侧,形成潜在的最薄弱滑裂面,因而在1985年大地震时,迎水面滑落库中,其原因是坝体结构设计不合理。综上所述,大坝的许多安全隐患是由设计阶段留下的,特别是水文计算及地质勘探和处理两个方面,如纪村坝基红层问题,前期勘探工作不够是重要原因之一[2]。
1.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能否贯彻设计意图、确保施工质量,特别是有效解决施工中发现的新问题是确保大坝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混凝土坝的温控措施、土石坝的碾压及防渗排水结构的施工、有关泄洪建筑物的机电安装等都将直接影响大坝的安全。喀什一级大坝在1982年施工中,其坝体及防渗墙都未进行碾压,致使密实度降低,在强震时容易液化和沉陷,这也是1985年地震时引起大坝整体破坏原因之一。
1.3运行管理
运行管理涉及水库调度、大坝及附属机电设施检查、监测手段及资料分析方法、大坝安全状况评价等,其中每一环节都事关大坝的安全。。佛子岭大坝1969年发生的漫顶事故,其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盲目追求灌溉效益,汛期不适当地抬高运行水位所致;陈村大坝出现的105m高程水平裂缝与大坝长期遭遇高温低水位运行工况有关[3];佛子岭、磨子潭和沟后水库等在泄洪闸门开启的关键时刻都出现了电源中断这一严重问题,说明了备用电源及汛前检查有关泄洪设备(施)的重要性,更不用说对大坝进行全面的巡视检查、仪器监测和及时的'资料分析了。这里还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联合调度问题,在梯级水库调度中这一点显得特别重要,如石漫滩水库溃坝与上游的元门水库溃坝是密不可分的。
【环境噪声监测论文】相关文章:
3.监测培训总结
4.舆情监测工作总结
6.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7.AFP监测总结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