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季杂交晚稻机插技术试验
“废话太多不环保”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单季杂交晚稻机插技术试验,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单季杂交晚稻机插技术试验,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篇1:单季杂交晚稻机插技术试验
单季杂交晚稻机插技术试验
为了探索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在山区磐安县的适应性,有效推广单季杂交晚稻机械化插秧,开展了机械插秧与手插的产量、成本对比试验和不同播种量的产量对比试验,以选出优势种植技术和机插的最佳播种量.
作 者:张冬春 吴文天 作者单位:张冬春(磐安县农机管理站,322300)吴文天(磐安县安文镇农技站,322300)
刊 名:现代农机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JI 年,卷(期): “”(2) 分类号:S2 关键词:篇2:单季杂交晚稻免耕强化栽培技术应用试验
单季杂交晚稻免耕强化栽培技术应用试验
进行了单季杂交晚稻免耕强化栽培与翻耕强化栽培、免耕强化栽培与翻耕常规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免耕栽培始穗期、齐穗期较翻耕提前2d;采取免耕栽培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11.47%~13.42%.
作 者:华阿清 王宏光 章庆辉 作者单位:华阿清(浙江省兰溪市农业局,浙江兰溪,321100)王宏光(兰溪市永昌街道农技站)
章庆辉(兰溪市马涧镇农技站)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2009 “”(4) 分类号:S511.3+3 关键词:单季杂交晚稻 免耕强化栽培 翻耕强化栽培 翻耕常规栽培篇3:浙北地区单季晚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浙北地区单季晚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是一项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高效集成技术.从育秧技术、大田耕整以及大田管理等方面对单季晚稻机械化插秧技术进行了总结,旨在加快推进浙北地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
作 者:徐锡虎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善县农经局推广土肥站,浙江嘉善,314100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4) 分类号:S511.3+3 关键词:单季晚稻 机械化 育插秧技术 浙北地区篇4:水稻机插密度试验总结
水稻机插密度试验总结
水稻机插密度不但关系到水稻群体发育产量高低,也是解决提高光合利用率的主要途径.因此,选择最佳的机插密度是建立高光效的.群体、扩大光合积累、减少呼吸消耗、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
作 者:邢建国 朱德华 冯德清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二九一农场,黑龙江,集贤,155923 刊 名:现代化农业 英文刊名:MODERNIZING AGRICULTURE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5 关键词:篇5:杂交水稻机插秧种植技术探讨
杂交水稻机插秧种植技术探讨
金湖县长年杂交稻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2/3以上.为了使机插秧技术在杂交稻上得到应用,近几年该县农机部门分别在杂交稻不同组合、落谷量、机插基本苗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不断进行摸索,积累了一些成功经验,为进一步在本地及周边地区大面积推广打下了基础.
作 者:张延鹏 潘跃 作者单位:张延鹏(金湖县戴楼农业技术中心)潘跃(金湖县农业机械化学校)
刊 名:农业装备技术 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EQUIPMENT & TECHNOLOGY 年,卷(期): 35(2) 分类号:S5 关键词:篇6:适宜采用机械化插秧技术栽培的单季晚稻品种筛选试验及其灰色评判
适宜采用机械化插秧技术栽培的单季晚稻品种筛选试验及其灰色评判
对12个晚粳稻新品种进行机械化插秧单晚栽培筛选试验,并用灰色评判法对11项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丙08-503、秀水114灰色综评值G>0.85,为1级品种;丙08-519、丙08-077、丙07-075的灰色综评值0.8≤G≤0.85,为2级品种;嘉乐优2号等7个品种的灰色综评值G<0.8,为3级品种.中熟晚粳秀水114、短生育期晚粳丙08-503为适宜应用机械化插秧技术栽培的`当地晚稻首选品种.
作 者:李瑾 龚晓春 张晓伟 范文俊 康早 李金海 孔燕 李金泉 LI Jin GONG Xiao-chun ZHANG Xiao-wei FAN Wen-jun KANG Zao LI Jin-hai KONG Yan LI Jin-quan 作者单位:李瑾,龚晓春,张晓伟,范文俊,LI Jin,GONG Xiao-chun,ZHANG Xiao-wei,FAN Wen-jun(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农作站,浙江,嘉兴314051)康早,KANG Zao(南湖区农机站,浙江,嘉兴314051)
李金海,LI Jin-hai(南湖区七星镇农业服务中心,浙江,嘉兴314002)
孔燕,李金泉,KONG Yan,LI Jin-quan(南湖区余新镇农业服务中心,浙江,嘉兴314009)
刊 名:湖南农业科学 ISTIC英文刊名: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11) 分类号:S511.330.37 关键词:单季晚稻 机插秧 晚粳品种 综合性状 灰色评判篇7:机插粳稻高产技术要点
机插粳稻高产技术要点
安徽省当涂县从开始示范推广粳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从该技术应用效果看,它具有省工、省时、稳产、高产,节本增效的作用.
作 者:尹晓丽 作者单位:安徽省当涂县农机局 刊 名:农机科技推广 英文刊名:AGRICULTURE MACHINERY TECHNOLOGY EXTENS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 关键词:篇8:机插水稻秧苗的苗期管理技术的探讨论文
机插水稻秧苗的苗期管理技术的探讨论文
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秧苗,是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成败的关键。“秧好半熟稻,苗好产量高”,秧苗素质的好坏,对水稻生育后期的穗数、粒数和粒重起着重要作用。机械化插秧对秧苗的基本要求是总体均衡、个体健壮,要求“一板秧苗无高低,一把秧苗无粗细”。那么,如何培育出适合机插的水稻秧苗呢?机插秧苗在苗期又是怎样管理的呢?
(一)高温高湿促齐苗
经催芽的稻种,播后需经一段高温高湿立苗期,才能保证出苗整齐,因此应根据育秧方式和茬口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增温保湿措施,确保安全齐苗。同时,秧田要开好平水缺,避免降雨淹没秧床,造成闷种烂芽。
1、封膜盖草立苗 封膜盖草立苗适于气温较高时的麦茬稻育秧。包括双膜育秧、软盘手播及机播直接脱盘三种类型。立苗期要注意两点:一是把握盖草厚度,薄厚均匀,避免晴天中午高温烧苗。二是雨后及时清除盖膜上的积水,以免造成膜面积水,加之覆盖的稻草淋湿加重,局部受压“贴膏药”,造成闷种烂芽,影响全苗。
2、拱棚立苗 拱棚立苗法适于气温较低时的早春茬育秧和倒春寒多发地区,此法立苗在幼芽顶出土面后,晴天中午棚内地表温度要控制在35℃以下,以防高温灼伤幼苗。
播种到出苗期一般为棚膜密封阶段,以保温保湿为主,只有当膜内温度超过35℃时才可于中午揭开苗床两头通风降温,随后及时封盖。此间若床土发白、秧苗卷叶时应灌“跑马水”保湿。
(二)及时炼苗
1、揭膜炼苗 盖膜时间不宜过长,揭膜时间因当时气温而定,一般在秧苗出土2厘米左右、不完全叶至第1叶抽出时(播后3~5天)揭膜炼苗。若覆盖时间过长,遇烈日高温容易灼伤幼苗。揭膜原则: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大雨雨后揭。若遇寒流低温,宜推迟揭膜,并做到日揭夜盖。
2、拱棚秧的炼苗 秧苗现青后,视气温情况确定拆棚时间。当最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方可拆棚,否则可采用日揭夜盖法进行管理,并保持盘土(或床土)湿润。
(三)科学管水
1、湿润管理 即采取间歇灌溉的方式,做到以湿为主,达到以水调气,以水调肥,以水调温,以水护苗的目的。
操作要点:揭膜时灌平沟水,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晴天中午如果秧苗出现卷叶要灌薄水护苗,雨天放干秧沟水;早春茬秧遇到较强冷空气侵袭,要灌拦腰水护苗,回暖后待气温稳定再换水保苗,防止低温伤根和温差变化过大而造成烂秧和死苗;气温正常后及时排水透气,提高秧苗根系活力。移栽前3~5天控水练苗。
2、控水管理 与常规肥床旱育秧管水技术基本相似,即揭膜时灌一次足水(平沟水),洇透床土后排放(也可采用喷洒补水)。同时清理秧沟,保持水系畅通,确保雨天秧田无积水,防止旱秧淹水,失去旱育优势。此后若秧苗中午出现卷叶,可在傍晚或次日清晨人工喷洒水一次,使土壤湿润即可。不卷叶不补水。补水的水质要清洁,否则易造成死苗。
(四)用好“断奶肥”
断奶肥的施用要根据床土肥力、秧龄和气温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一般在一叶一心期(播后7~8天)施用。每亩秧池田用腐熟的粪清500公斤兑水1000公斤或用尿素5公斤(约合每盘用尿素2克)兑水500公斤,于傍晚秧苗叶片吐水时浇施。
床土肥沃的也可不施,麦茬田为防止秧苗过高,施肥量可适当减少。
(五)、防病治虫
秧田期病虫主要有稻蓟马、灰飞虱、立枯病、螟虫等。秧田期应密切注意病虫发生情况,及时对症用药防治。近年来水稻条纹叶枯病发生逐年加重,务必做好灰飞虱的防治工作,可于一叶一心期用吡虫啉2克(有效成分)加80千克水喷施。另外,早春茬育秧期间气温低,温差大,易遭受立枯病的侵袭,揭膜后结合秧床补水,每亩秧池田用敌克松1000~1500倍液600~750公斤洒施预防。
(六)、辅助措施
在提高播种质量,抓好秧田前中期肥水管理的同时,二叶期根据天气和秧苗长势可配合施用助壮剂。若气温较高,雨水偏多,苗量生长较快,特别是不能适期移栽的秧苗,每亩秧池田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克,倍液兑水喷雾(切忌用量过大,喷雾不匀,如果床土培肥时已使用过“旱秧壮秧剂”的不必使用),以延缓植株生长速度,同时促进横向生长,增加秧苗的干物质含量。
(七)苗期倒春寒的应对措施
水稻早稻育秧期间,倒春寒天气时有发生,对传统的育秧方式影响较为严重,如果管理不当,则会造成烂秧死苗,导致有钱买种无钱买秧,严重影响水稻生产。机插育秧一般采用控水育秧,该育秧方式本身比常规育秧方式更耐春寒,与不少地区推广的抗寒育秧技术不谋而合。但遭遇降温寒流,也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确保培育合格健秧壮苗。
1、深水护苗,以水调温,以水调气。遇低温寒潮,灌深水至秧叉处护苗,注意不要淹没秧心。寒潮过后若天气突然放晴,切勿立即退水晒田,以免造成青枯烂秧死苗。倒春寒的主要危险就在于天气突然放晴气温骤然回升,造成秧苗生理脱水,深水层可以缓解苗床温度剧烈变化。
2、及时泼浇敌克松。低温来临前或寒潮过后,每分秧田可用100-150克敌克松兑成1000倍液泼浇,防止烂秧死苗。长时间阴雨低温过后应及时喷施壮秧宝防治立枯病发生。
3、拱棚防冻。如遇降温幅度大时间长,有条件的可结合前两条措施,搭建拱棚保温防冻。
4、忌过早追肥。低温过后,秧苗抗逆能力较差,若过早施用化肥,对生长微弱的秧苗来说等于雪上加霜,加速了烂秧死苗。因此,应在低温过后3-4天再开展追肥。
总之,我们要把培育机插水稻秧苗的苗期管理技术进一步地推广,让兰西的水稻远近闻名,让此技术对农民种植水稻增产、增收、增效起到实践指导意义。
篇9:嘉鱼县一季晚稻病虫灾害和防治技术示范对比展示区试验
嘉鱼县一季晚稻病虫灾害和防治技术示范对比展示区试验
为展示水稻病虫灾害损失的`严重程度,示范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防治效果,更好地发挥展示区对全社会的示范宣传作用,从而加深广大农民和各级领导对农作物病虫为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认识,全面了解植保工作在农业防灾抗灾减灾中发挥的作用,提高植保公共服务职能地位,进一步促进和推动农作物病虫防治工作的开展,我们于举办了一季晚稻病虫防治技术示范对比展示区,现将展示区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作 者:肖青秀 林森 许爱琼 周小平 作者单位:湖北省嘉鱼县植保站,嘉鱼,437209 刊 名:湖北植保 英文刊名:HUBEI PLANT PROTECTION 年,卷(期): “”(2) 分类号:S481+.9 关键词:篇10:水稻稀植机插深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水稻稀植机插深施肥技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水稻稀植机插深施肥高产栽培技术的内涵是把住育苗关,适当减少亩保苗穴数,采用机插的同时深施化肥方法,将化肥定时定量均匀连续地埋在水田中,提高肥效利用率,达到即节省投资又增产的目的`.
作 者:孟丽君 李翠玲 吴玉海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农机推广站 刊 名:农机使用与维修 英文刊名:FARM MACHINERY USING & MAINTENANCE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2 关键词:【单季杂交晚稻机插技术试验】相关文章:
1.番茄杂交制种技术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