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故事高二
“Hock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古代寓言故事高二,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古代寓言故事高二,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篇1:古代寓言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住在黄河边上,靠割芦苇、编帘子簸箕为生,日子过得非常贫困。
有一天,儿子在河边割芦苇,烈日当空,晒得他头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来休息。他望着眼前的河水在阳光下闪耀着粼粼波光,想起父亲说过,在河的最深处有许多珍宝,可是谁也不敢去,因为那里住着一条凶猛的黑龙叫骊龙。
他想,要是潜到河底,找到珍宝,我们一家人就用不着像现在这样一天干到晚,三顿还吃不饱,不如豁出去试一试。说干就干,于是,他把心一横,三下两下脱了衣服,一头扎进了冰冷的河水里面。
开始他还看得见四周的小鱼在游来游去,再往深处,光线变得越来越暗,水也越来越凉,到了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见了,四周一团漆黑。慢慢地,他心里有点害怕,不知道该往哪儿游才好。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有一个圆圆的物体在闪闪发光,定睛细看,啊,原来是明珠!他马上憋足一口气游过去,双手抱住明珠,使劲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怀里。然后,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亲一见明珠,就问他是从哪儿得到的。他把经过一五一十地向父亲讲述一遍。父亲听了说:好险哪!这颗价值千金的明珠是长在黑龙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时候黑龙必定是睡着了。它要是醒着,你可就没命了。
篇2:古代寓言故事
张良与老人
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臣,在他年轻时,曾有过这么一段故事。
那时的张良还只是一名很普通的青年。一天,他漫步来到一座桥上,对面走过来一个衣衫破旧的老头。那老头走到张良身边时,忽然脱下脚上的破鞋子丢到桥下,还对张良说:“去,把鞋给我捡回来!”张良当时感到很奇怪又很生气,觉得老头是在侮辱自己,真想上去揍他几下。可是他又看到老头年岁很大,便只好忍着气下桥给老头捡回了鞋子。谁知这老头得寸进尺,竟然把脚一伸,吩咐说:“给我穿上!”张良更觉得奇怪,简直是莫名其妙。尽管张良已很有些生气,但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干脆帮忙就帮到底,他还是跪下身来帮老头将鞋子穿上了。
老头穿好鞋,跺跺脚,哈哈笑着扬长而去。张良看着头也不回、连一声道谢都没有的老头的背影,正在纳闷,忽见老头转身又回来了。他对张良说:“小伙子,我看你有深造的价值。这样吧,5天后的早上,你到这儿来等我。”张良深感玄妙,就诚恳地跪拜说:“谢谢老先生,愿听先生指教。”
第5天一大早,张良就来到桥头,只见老头已经先在桥头等候。他见到张良,很生气地责备张良说:“同老年人约会还迟到,这像什么话呢?”说完他就起身走了。走出几步,又回头对张良说:“过5天早上再会吧。”
张良有些懊悔,可也只有等5天后再来。
到第5天,天刚蒙蒙亮,张良就来到了桥上,可没料到,老人又先他而到。看见张良,老头这回可是声色俱厉地责骂道:“为什么又迟到呢?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说完,十分生气地一甩手就走了。临了依然丢下一句话,“还是再过5天,你早早就来吧。”
张良惭愧不已。又过了5天,张良刚刚躺下睡了一会,还不到半夜,就摸黑赶到桥头,他不能再让老头生气了。过了一会儿,老头来了,见张良早已在桥头等候,他满脸高兴地说:“就应该这样啊!”然后,老头从怀中掏出一本书来,交给张良说:“读了这部书,就可以帮助君王治国平天下了。”说完,老头飘然而去,还没等张良会过神来,老头已没了踪影。
篇3:古代寓言故事
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苏代对惠文王说:
“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篇4:经典古代寓言故事
在一个非常古老的年代,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里的小溪旁,有一棵粗壮的大树,这棵大树已有几亿年的历史了,但到现在都没有倒下,于是这棵树就有了心灵,变成一棵愿望树,它能感应到动物们所有的愿望,并且帮助善良的人实现愿望。可是森林里的动物都不知道这棵树具有超能力,它们一直以为这只是一棵普通的树。
在森林里的柳树上住着一只丑陋的小鸟。但是,它非常善良,因为它长的丑,所以没有朋友。百合花上,住着一只美丽的蝴蝶,但这只蝴蝶因为爱美,所以总是歧视别人,瞧不起别人。在池塘里有一片荷叶,这片荷叶的叶子绿的似碧玉,但比碧玉要光滑,它绿的似草坪,但比草坪要鲜嫩,荷叶听到人们的赞扬,就傲慢起来。于是蝴蝶和荷叶就每天和伙伴针对小鸟。每当蝴蝶遇到小鸟的时候,小鸟路过池塘的时候,它们总得说:“真难看!真难看!从没见过这么难看的鸟,快离我远一点。”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小鸟走在草地上,突然发现蝴蝶昏倒在草地上,非常着急,它连忙飞回家,提着水桶去小河里打水,然后又来到草地上,把水扑在了蝴蝶身上,这时,蝴蝶立刻就醒了,它醒后,看见是小鸟,连忙起来,离它远远的,大声说:“走开,走开,丑八怪,不要把我那美丽的翅膀弄脏了。”小鸟听到这句话,心里伤心极了,于是,它叹着气离开了。这时小鸟又来到了池塘边,看见一个小孩子要把荷叶摘下来,又看看荷叶害怕的表情,心里想:“要是那个小孩子把它摘下来,那荷叶不就没有生命了吗?不行,我得救它。”于是,它立刻飞过去,战在那个小孩子的头上,用爪子紧紧的抓住小孩子的头发,小孩子想把它赶走,可是甩也甩不掉,小孩子连忙跑回家去。这时,小鸟又从小孩子头上飞了下来,荷叶发现是鸟儿,尖叫着说:“快滚开,快滚开,别把我的裙子给弄得皱巴巴的。:小鸟听了,垂头丧气地回家了。
一天又一天的过去了,一年一度的选美比赛又要开始了,动物们听到了,纷纷前来报名,蝴蝶和荷叶也来报名了。小鸟也想参加选美比赛,可是它丑的实在没法见人了,它多么希望自己变得漂亮,去参加选美比赛。愿望树听到了小鸟的愿望,于是就实现了它的愿望,小鸟想照照湖面,看看自己有多丑,这时从镜子里居然出现了一只身穿花裙的小鸟,它惊呆了,傻傻地站在那,它惊讶地说:“这······这是我吗?”小鸟越看越高兴。它立刻去报名选美比赛,结果得了第一名,蝴蝶气的慢慢变老,荷叶伤心的心都要碎了。
小鸟兴奋的来到小溪旁,这时,愿望树终于开口了,“嗨,你好小鸟,我是愿望树,其实外表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心里美,如果你心地善良,你的心灵最美的,希望你能继续帮助别人。
是啊,只有善良的人,才能实现愿望。
篇5:古代寓言故事
我们在形容某些技术娴熟的人时,总会有些词语会非常形象地表现出这个人的技术高超,比如鬼斧神工,比如巧夺天工。而“运斤成风”也是其中之一。
这个成语见于《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而不失容。”
这个寓言故事的大意是:楚国的郢[yǐng]都有个勇敢沉着的人,他的朋友石(只说了这个人叫石,但是姓石,还是叫石,就不知道了。)是个技艺高明的匠人。有一次,他们表演了这样一套绝活:郢人在鼻尖涂上像苍蝇翅膀一样薄的白粉,让石用斧子(古人把斧子就叫做斤)把这层白粉削去。只见匠人不慌不忙地挥动斧头,呼地一声,白粉完全被削掉了,而郢人的鼻尖却丝毫没有受到损伤,郢人也仍旧面不改色,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
这件事被宋国的国君知道了,他非常佩服石的绝技和郢人的胆量,很想亲眼看一看这个表演。于是,国君就恭恭敬敬地把匠人石请来,让他再表演一次,石说:“我的好友已经去世,我失去了唯一的搭档,再也没法表演了。”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将“运斤成风”引为成语,比喻手法熟练,技艺高超。又说技巧熟练,大胆、快捷而有力。有时也用于形容自信。亦可以写作“ 运斤如风 ”。
这段话是庄子为惠子送葬的时候说的。惠子是庄子的好友,也是辩论对手。他们最著名的辩论,便是“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了。可是惠子去世之后,又有谁能够了解庄子呢?
所以在有的时候,一个人的对手正是自己的知音。匠人能够运斤成风,需要胆大的郢都人配合。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伯牙正在弹琴的时候,忽然想到了山岭,在一边听着的钟子期就说:“你的琴声仿佛是巍峨的高山。” 伯牙忽然又想到了河流,钟子期就说:“你的琴声仿佛是潺潺的流水。” 钟子期死后,伯牙把琴砸了,说:“我再也不弹琴了,因为我再也找不到钟子期这样的知音了。”
三国时候,蜀国大臣李严犯了罪,丞相诸葛亮将他撤职,流放到边远的地方。诸葛亮死后,李严嚎啕大哭,说:“诸葛亮虽然撤了我的职,但是他了解我,知道我的才能,如果他活着,说不定哪天就会重新重用我。现在他死了,还有谁能够了解我呢!”在李严的心目中,诸葛亮始终是他的知音。
篇6:古代寓言故事
西汉末年,刘秀在为期间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以安定民生。他下诏恢复了西汉景帝时期三十税一的旧制,并把公田借给农民耕种,提倡垦荒,发展屯田,安置流民,赈济贫民。这样一来,东汉初年的封建租赋徭役负担,比西汉后期和战争期间都大大减轻。农民安居乐业,生产得到了大大恢复。他还多次发布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除此之外,刘秀还积极兴修水利。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刘秀裁并了四百多个县,精简了官吏,在地方废除了掌握军权的都尉。
光武帝统治期间,东汉的农业、手工业都得到了大大发展。铁制农具的改进,牛耕的普及,水利工程的广泛修建,使生产技术大大提高;冶铁技术的改进,使铁的产量大为增加;精美的铜器、漆器、丝织品反映出高超的手工业工艺;通都大邑商业繁荣,商人的足迹远至西域和国外。
经过几十年的经营,东汉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历史上称之为“光武中兴”。
刘秀的勤奋工作,感动了文武大臣,也感动了他的儿子。有一次,皇太子怕那样下去会影响父亲的健康,便劝道:“陛下有禹汤之明,而失黄老养生之福,愿颐养精神,优游自宁。”大意是:陛下,你像夏禹、商汤一样的英明,却不能像黄帝,老子那样善于养身之道。我们希望你注意身体健康,抽出时间安静地休息一下。
刘秀微笑说道;“我自乐此,不为疲也!”根据这个故事,人们从刘秀的话中引申出了“乐此不疲”这句成语,形容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知道疲倦。
故事点评:
沉溺在对某种事物的喜爱之中无法自拔不知疲倦,小朋友们有如此喜欢的东西吗?是零食还是玩具还是电视机啊,哈哈,如果哪个小朋友对学习乐此不疲,那我一定奖你一朵大大的红花,不过,比起学习,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使劲儿去做吧,只要开心快乐就好了。
篇7:经典古代寓言故事
从前有一位神射手,名叫后羿。他练就了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立射、跪射、骑射样样精通,而且箭箭都射中靶心,几乎从来没有失过手。人们争相传颂他高超的射技,对他非常敬佩。
夏王也从左右的嘴里听说了这位神射手的本领,也目睹过后羿的表演,十分欣赏他的功夫。有一天,夏王想把后羿召入宫中来,单独给他一个人演习一番,好尽情领略他那炉火纯青的射技。
于是,夏王命人把后羿找来,带他到御花园里找了个开阔地带,叫人拿来了一块一尺见方,靶心直径大约一寸的兽皮箭靶,用手指着说:“今天请先生来,是想请你展示一下您精湛的本领,这个箭靶就是你的目标。为了使这次表演不至于因为没有竞争而沉闷乏味,我来给你定个赏罚规则:如果射中了的话,我就赏赐给你黄金万两;如果射不中,那就要削减你一千户的封地。现在请先生开始吧。”
后羿听了夏王的话,一言不发,面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慢慢走到离箭靶一百步的地方,脚步显得相当沉重。然后,后羿取出一支箭搭上弓弦,摆好姿势拉开弓开始瞄准。
想到自己这一箭出去可能发生的结果,一向镇定的后羿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拉弓的手也微微发抖,瞄了几次都没有把箭射出去。后羿终于下定决心松开了弦,箭应声而出,“啪”地一下钉在离靶心足有几寸远的地方。后羿脸色一下子白了,他再次弯弓搭箭,精神却更加不集中了,射出的箭也偏得更加离谱。
后羿收拾弓箭,勉强陪笑向夏王告辞,悻悻地离开了王宫。夏王在失望的同时掩饰不住心头的疑惑,就问手下道:“这个神箭手后羿平时射起箭来百发百中,为什么今天跟他定下了赏罚规则,他就大失水准了呢?”
手下解释说:“后羿平日射箭,不过是一般练习,在一颗平常心之下,水平自然可以正常发挥。可是今天他射出的成绩直接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叫他怎能静下心来充分施展技术呢?看来一个人只有真正把赏罚置之度外,才能成为当之无愧的神箭手啊!”
患得患失、过分计较自己的利益将会成为我们获得成功的大碍。我们应当从后羿身上吸取教训,面临任何情况时都应尽量保持平常心。
古代寓言故事三:鹬蚌相争渔人得利
战国时,赵国、燕国都不是实力很强的国家,然而赵惠文王无视对赵、燕两国虎视眈眈的强大的秦国,打算出兵攻打燕国。
为了避免一场国破家亡的战乱,燕国的苏代跑到赵国去求见赵惠文王,以游说赵与燕两相和好、共同抗秦。苏代对惠文王说:
“大王您先别谈打仗的事,我且讲个故事给您听:一只河蚌好久没上岸了。有一天出了太阳,河岸上十分暖和,于是河蚌爬到岸上,张开蚌壳晒太阳。河蚌只觉得浑身舒服极了,它懒洋洋地打起瞌睡来。这时,一只鹬鸟飞过来,悄悄落在河蚌的身边,很快地用长长的尖嘴伸过去啄河蚌的肉。河蚌猛一惊醒,迅速用力把蚌壳一合,将鹬的尖嘴紧紧地夹住了。
鹬鸟对河蚌说:
“我看你能在岸上呆多久!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被干死、晒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蚌了。”
河蚌也十分强硬地说:
“我看你能饿多长时间!我今天不松开你的嘴,明天也不松开你的嘴,你就会在这里被饿死,到时候这岸上就会有一只死鹬了。”
两个小东西就这样对抗着,谁也不肯相让,真有要拼个同归于尽的架式。
这时,一位渔人走过来,十分轻易地就捡了个便宜,把蚌和鹬都捉住,满心高兴地赶回家去。
苏代的故事刚一讲完,赵惠文王幡然醒悟。他拍着自己的脑袋说:
“多谢先生的启发,如果我们小国间自相残杀,让秦国从中得利,那我们跟这故事里刚愎自用的鹬和蚌又有什么区别呢?”
于是,赵王取消了攻打燕国的念头。
从这则寓言我们应该认识到,有头脑的人不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全面、周密地思考一下,权衡利弊得失后再行动。否则,为了一点点恩怨、矛盾而互相争斗,必定会做出鹬蚌相争的蠢事来。
篇8:经典古代寓言故事
一次扁鹊经过虢[guó]国,听到虢国太子死的消息,扁鹊就到虢宫门下,向爱好方药的中庶子说:“太子患的是什么病,国内举行祭祷禳[ráng]灾比任何事都忙碌?”中庶子回答说:“太子患的是血气运行不正常的病。血气错乱而得不到发散,在外表突然发作,就造成了突然发病。精神不能抵御邪气,邪气聚积而得不到发散,因此,阳脉松弛,阴脉紧急,阴阳失调,所以突然晕厥,不省人事而死了。”
扁鹊问:“太子死了有多长时间了?”中庶子说:“鸡鸣到现在。”扁鹊说:“收殓了吗?”中庶子说:“还没有,太子死了还不到半天功夫。”扁鹊又说:“请你代我转告虢君,说我是齐国勃海的秦越人,家在郑地,以前没有机会仰望尊容,在他跟前侍候拜见。现在听到太子不幸而死,我能使他回生。”中庶子说:“先生该不会是骗我吧!凭什么说太子能够回生呢?我听说上古的时候,有个名医叫俞跗,治病不用汤药、药酒、石针、足乔引、按摩、药慰,一诊察就得知病的所在,顺着五脏六腑的穴道,就割开皮肤,分解肌肉,导通经脉,结扎筋腱,整治脑髓,触动膏肓,疏理膈膜,洗涤肠胃,修炼精气,改变形体。先生若能象他那样治疗,那么太子可以活矣!如果不能这样,想要使太子活过来,简直是哄骗三岁小孩。”
过了一会儿,扁鹊抬头望天,感叹地说:“你研究医学的方法,好像从管子里看春天,从缝隙里看花纹。我研究医学的方法,不用切脉、望色、听声、观察病人的形态,就能说出病根。只要知道病的阳分,就能推出它的阴分;反之,只要了解病人的阴分,就能推出它的阳分。如果你以为我的话不可信,不妨进去诊察太子,一定可以了解到他的耳鸣和鼻子胀塞的情况,沿着他的两腿到阴部,一定还是温暖的。”中庶子听了扁鹊的讲说,目瞪口呆,感到十分惊讶。遂进宫把扁鹊的话向虢君作了禀报。
虢君听了中庶子的话后,大为吃惊,连忙出来在宫门外接见扁鹊,说:“我听到你崇高的医德很久了,但是无有机会拜会与请教于你。先生路过小国,这是看得起我,我和我的国家都感到非常荣幸。有先生在,我儿就能活了,如果没有先生,只好将吾儿的尸体去填山谷,永远不能复活了。”话还没说完,就哭得气闷郁结,精神散失,不断流泪,泪珠滚滚挂在睫毛上,悲伤得难以控制,连容貌也变了样。扁鹊安慰虢君说:“象太子这样的病,叫做‘尸厥’证,太子没有死!”说完,扁鹊就叫学生子阳在磨刀石上磨针,以针刺太子百会穴。少顷,太子苏醒了过来。扁鹊又叫学生豹用五分的慰药,用八减之剂合起来煮,将此药来回地敷在太子两肋下。不久太子就能坐起来了,再进一步调整阴阳,只服了二十天汤药就恢复了健康。扁鹊说:“我并不能使人死而复活,虢太子本该没有死,我只是使他恢复健康罢了。”
篇9:经典古代寓言故事
郑国时候,夏季天气炎热。热的叫人喘不过气来。一个人在一个大树下乘凉。这棵大树很大,好象要把整个太阳给遮住似的。树下的阴凉处放着一卧席。郑人就在这卧席上坐着,很是精神。从表面上看一点也看不出有疲惫的样子,这大树还真的起作用了呢。
他躺在树下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睁开眼睛一看自己被太阳晒着了,于是就把凉席又移动到阴凉处,躺下了又想:为什么树阴会移动呢。他又偷眼瞧瞧太阳。奥原来太阳移动了,是这么回事呀,原来是树阴随着太阳动呀!对呀!对呀!他觉得自己明白了,脸上出现了满意的微笑。本来不太长的胡子也微微地抖动起来,看上去好象年轻了很多。于是他闭上眼睛又睡着了。
他睡的鼾声如雷,不觉已经到了日落的时候,天渐渐地暗下来了,觉得有点凉,郑人醒来看到月亮已经慢慢地升起,他把卧席又铺到了树下,也是树阴随着月亮的移动而移动吗?他在想。郑人又把卧席移动了好多次,渐渐地树阴越来越小了。郑人的身上有一些部位已经湿了。他醒了看到露在树阴外的身体湿了而其他部位的没有湿。他不能把腿全伸开了,可最后也免不了身上有露水。于是他只能坐起来,思考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篇10:古代寓言故事
砗磲属软体动物双贝类,但砗磲与众不同,一般双贝蚌蛤只有20多厘米长,而砗磲却长达1米多,宽0.8米。
砗磲个头虽大,但在贝类中却不被尊重。
蚌贝们常讥讽他:“大是够大了,但有什么用?”“徒有其表,内里空虚。”“山大无柴呢!”
砗磲听到非议,却不予以理睬,整天蜗居在海藻旁,吃饱了睡,睡够了再吃,非常悠闲。
老海葵看到后,叹道:“砗磲啊砗磲,你的个头是贝类中最大的呀,就这样荒废掉,不觉得可惜吗?”
砗磲说:“我也这么想,但我长成这样子,还能做什么呢?”
老海葵说:“贝类中,有不少种类是很突出的,走上市场,都很有价值。如文蛤,贝壳很光滑,很闪亮,被人们当做欣赏品;鲍鱼,肉质非常地清甜,被列为海味的八珍之首;牡蛎,能长出人见人爱的珍珠呢!你何不向他们学学呢?”
经老海葵一点拨,砗磲便决定到蛤蚌聚集的海域去观摩取经。
砗磲首先去找文蛤。他看到娇小玲珑的文蛤,总在沙堆里钻出钻进,贝壳不停地磨蹭在沙砾上,立即明白文蛤的贝壳为什么总是晶光闪亮了。他想,自己长得五大三粗,文蛤的本事是学不来的。
砗磲又去找鲍鱼。发现鲍鱼定居在水流湍急的海沟中,专食这里的浮游生物和海藻,在礁石林立的湍急中定居,是须有很强粘附力的,这对躯体庞大的砗磲来说,根本是不可能的。
离开鲍鱼,砗磲去找出产珍珠的牡蛎。看了生产过程后,砗磲才知道,珍珠的产生,原来是由分泌物凝结练成的。
砗磲说:“我干别的可能干不好,但练珍珠,也许能练出来!”
一只红螺听到后,说:“什么?你说什么?你能出产珍珠?你也不照照镜子,你长的什么模样?”
砗磲说:“我知道珍珠很美,我长得不美,但练珠者并不一定要长相美。我也是贝类,凡贝类的肌体都会产生分泌物的。”
红螺说:“不错,凡贝类都有分泌物产生,但却有个多与少,快与慢的问题,看你那么庞大迟钝,是很难有出色表现的。”
果然不幸被红螺言中,砗磲造练珍珠,虽长期闭门不出,但三年过去了,却产不出一颗珍珠来。而牡蛎呢,每两年,便可以出珠一次。
砗磲出不了珠,但仍坚持练珠。牡蛎知道后,很想打击砗磲的积极性,使他丧失信心而减少对手。为了与砗磲有个对比,原来是两年出一次珠,后来便提前 到每年出珠一次。再后来,牡蛎干脆提前到每半年就出珠。
砗磲却无动于衷,仍坚持自己的“闭门造车”。三年出不了珠,五年出不了珠,到了第十年,砗磲产珠了,砗磲产出了一颗又大又圆又结实的巨型珍珠。砗磲产出的珍珠比牡蛎的珍珠足足大出几十倍。
牡蛎半年期出产的珍珠,不到二三年,便皮破化水了。而砗磲产出的巨珠,三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也不褪色,成为了一颗永久性的珍珠。
红螺问海葵:“他们出品的珠,谁是真正的珍珠?”
海葵说:“珠的价值在于其是否大而圆,而没有生命力的珠,又何谓其珍?谁是真正的珍珠,就不言而喻了。”
篇11:古代寓言故事短篇
鲁国有个人扛着根又粗又长的毛竹进城。到了城门口,他把毛竹竖起来拿,被城门卡住了,他把毛竹横着拿,又被两边的城墙卡住了。他折腾了半天,累得气喘吁吁,还是进不了城。旁边有个老头儿边看边乐:“你可真是个大草包!脑袋瓜里就只有一根弦!我这一大把年纪,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怎么不请教请教我呢?”卖毛竹的人连忙向他打躬作揖:“您老多指教吧!”老头儿捋(lǚ)着白胡子说:“这事儿简单。你把毛竹锯为两段, 不就进去了吗?”“毛竹锯断了就不顶用了。”“那总比你卡在城外强吧!”卖毛竹的人就借了把锯子,把毛竹锯断,拿进城去了。
【古代寓言故事高二】相关文章:
2.古代幼儿寓言故事
3.古代寓言故事摘选
4.来自古代寓言故事
8.古代成语故事
9.古代诗词
10.古代成语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