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用文>教你如何使用OS X 系统内置FTP工具

教你如何使用OS X 系统内置FTP工具

2022-05-28 13:21:5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swim”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教你如何使用OS X 系统内置FTP工具,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教你如何使用OS X 系统内置FTP工具,希望大家喜欢!

教你如何使用OS X 系统内置FTP工具

篇1:教你如何使用OS X 系统内置FTP工具

在 Mac OS X 系统下,有不少优秀的 FTP 工具,如 Cyberduck、Transmit,

教你如何使用OS X 系统内置FTP工具

。但是你是否知道除了这些第三方应用,系统已经为你准备好了一个内置的 FTP 工具。

从 Finder 菜单栏中进入“前往 - 连接服务器...”(快捷键 Cmd + K)

输入 FTP 服务器地址(如:ftp://ftp.mozilla.org)

点击地址栏右侧的 + 号按钮可以将当前地址加入“个人收藏服务器”

点击“连接”按钮,按照提示进行身份验证成功后即可连接到 FTP 服务器

P.S. 如果需要连接的 FTP 服务器支持 SSL,你可以修改协议前缀 ftp 为 ftps,

服务器连接成功后,就可以在 Finder 中像浏览本地文件夹一样对远程 FTP 服务器目录进行操作。当然内置 FTP 工具只能给你这些简单的操作,如果需要更丰富的功能还是建议借助前面介绍的第三方 FTP 应用。

因为 Mac OS X 是基于 Unix 的操作系统,对于熟悉命令行模式的朋友也可以在终端(Terminal)应用内键入:ftp 进入 FTP 模式进行操作。具体的命令就不一一列出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学习一下。

篇2:Word中使用内置工具列算式

你正在使用Word编辑一篇介绍四则运行的文稿,需要在文档中列出算式及结果,为此,你或许会拿出计算器或者求助于“开始”菜单“附件”中的“计算器”。其实,不必如此,因为Word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一个“计算”工具。

一、请“计算”出山

虽然Word 2007提供了“计算”工具,但似乎因为功能简单而有点羞于见人的味道,所以“计算”深藏不露。如欲使用,需先行将其请出山,方法如下:

1.右键单击快速访问工具栏,然后从快捷菜单中单击“自定义快速访问工具栏”。

2.在“从下列位置选择命令”框中,单击“不在功能区中的命令”,然后在下面的命令列表中,找到并单击“计算”,再单击“添加”按钮,

3.“确定”按钮。至此,“计算”按钮就出现在快速访问工具栏中了。如果以后不再需要这个“计算”按钮了,可以右键单击该按钮,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单击“从快速访问工具栏删除”将其删除。

二、“计算”的作用

在Word2007文档中,“计算”工具将所选内容看作一个数学表达式并计算其结果,然后在状态栏显示结果,同时将结果复制到“剪贴板”中。“计算”工具仅能够进行简单的四则运行,其支持的运行符按优先级别排列如下:

1.――括号,支持嵌套。

2.^――乘幂运算,如(3^2)。

3.*、/――乘法、除法运算,如3*3、3/3。

4.-、+――减法、加法运算,如3-1,3+1。

篇3:系统内置的四种网络测试工具

作为一个网管,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网络故障的困扰,然而一个庞大的网络,节点有时是四处分布,遍布整栋甚至于几栋或几个不同的地方,如没有网络测试工具那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当然肯定有专门的测试工具,一般是硬件,价格也相当昂贵,一个中小型企业或家庭一般是不太可能花如此巨资就为了解决这些网络故障。其实在我的操作系统中也内置了一些非常有用的软件网络测试工具,如果能使用得当,并掌握一定的测试技巧一般来说是完全可以满足一般需求的,有的甚至被 作为 工具哩!这些工具虽然不能称之为专业的 工具,其实有许多 工具软件也是基于这些内置的网络测试软件而编制、改写的。下面就这几个工具结合实例作一简介,希望对那些还未掌握这几种工具的朋友有一些帮助!

一、Ping

相信玩过网络的人都会对“Ping”这个命令有所了解或耳闻。Ping命令是Windows9X/NT中集成的一个专用于TCP/IP协议的测试工具,ping命令是用于查看网络上的主机是否在工作,它是通过向该主机发送ICMP ECHO_REQUEST包进行测试而达到目的的。一般凡是应用TCP/IP协议的局域或广域网络,不管你是内部只有几台电脑的家庭、办公室局域网,还是校园网、企业网甚至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当客户端与客户端之间无法正常进行访问或者网络工作出现各种不稳定的情况时,建议大家一定要先试试用Ping这个命令来测试一下网络的通信是否正常,多数时候是可以一次奏效的。

1.Ping命令的语法格式

ping命令看似小小的一个工具,但它带有许多参数,要完全掌握它的使用方法还真不容易,要达到熟练使用则更是难下加难,但不管怎样我们还得来看看它的真面目,首先我们还是从最基本的命令格式入手吧!

ping命令的完整格式如下:

ping [-t] [-a] [-n count] [-l length]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 list] | [-k Host-list]] [-w timeout] destination-list

从这个命令式中可以看出它的复杂程度,ping命令本身后面都是它的执行参数,现对其参数作一下详细讲解吧!

-t—有这个参数时,当你ping一个主机时系统就不停的运行ping这个命令,直到你按下Control-C。

-a—解析主机的NETBIOS主机名,如果你想知道你所ping的要机计算机名则要加上这个参数了,一般是在运用ping命令后的第一行就显示出来。

-n count—定义用来测试所发出的测试包的个数,缺省值为4。通过这个命令可以自己定义发送的个数,对衡量网络速度很有帮助,比如我想测试发送20个数据包的返回的平均时间为多少,最快时间为多少,最慢时间为多少就可以通过执行带有这个参数的命令获知。

-l length—定义所发送缓冲区的数据包的大小,在默认的情况下windows的ping发送的数据包大小为32byt,也可以自己定义,但有一个限制,就是最大只能发送65500byt,超过这个数时,对方就很有可能因接收的数据包太大而死机,所以微软公司为了解决这一安全漏洞于是限制了ping的数据包大小。

-f—在数据包中发送“不要分段”标志,一般你所发送的数据包都会通过路由分段再发送给对方,加上此参数以后路由就不会再分段处理。

-i ttl—指定TTL值在对方的系统里停留的时间,此参数同样是帮助你检查网络运转情况的。

-v tos—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tos”指定的值。

-r count—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传出和返回数据包的路由。一般情况下你发送的数据包是通过一个个路由才到达对方的,但到底是经过了哪些路由呢?通过此参数就可以设定你想探测经过的路由的个数,不过限制在了9个,也就是说你只能跟踪到9个路由。

-s count—指定“count”指定的跃点数的时间戳,此参数和-r差不多,只是这个参数不记录数据包返回所经过的路由,最多也只记录4个。

-j host-list —利用“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可以被中间网关分隔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k host-list —利用“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不能被中间网关分隔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w timeout—指定超时间隔,单位为毫秒。

destination-list —是指要测试的主机名或IP地址

2.Ping命令的应用

(1)、测试网络的通畅

我们知道可以用ping命令来测试一下网络是否通畅,这在局域网的维护中经常用到,方法很简单,只需要在DOS或Windows的开始菜单下的“运行”子项中用ping命令加上所要测试的目标计算机的IP地址或主机名即可(目标计算机要与你所运行ping命令的计算机在同一网络或通过电话线或其它专线方式已连接成一个网络),其它参数可全不加。如要测试台IP地址为196.168.1.21的工作站与服务器是否已连网成功,就可以在服务器上运行:ping -a 196.`68.123.56 即可,如果工作站上TCP/IP协议工作正常,即会以DOS屏幕方式显示如下所示的信息:

Pinging cindy[196.168.1.21]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ply from 196.168.1.21: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196.168.1.21: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196.168.1.21: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Reply from 196.168.1.21: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Ping statistics for 196.168.1.21: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0ms, Maximum = 0ms, Average = 0ms

从上面我们就可以看出目标计算机与服务器连接成功,TCP/IP协议工作正常,因为加了“-a”这个参数所以还可以知道IP为196.168.1.21的计算机的NetBIOS名为cindy。

如果网络未连成功则显示如下错误信息:

Pinging[196.168.1.21 ] with 32 bytes of data

Request timed out.

Request timed out.

Request timed out.

Request timed out.

Ping statistice for 196.168.1.21:

Packets:Sent=4,Received =0,Lost=4(10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0ms,Maximum=0ms,Average=0ms

为什么不管网络是否连通在提示信息中都会有重复四次一样的信息呢(如上的“Reply from 196.168.1.21: bytes=32 time<10ms TTL=254 “和”Request timed out”),那是因为一般系统默认每次用ping测试时是发送四个数据包,这些提示就是告诉你所发送的四个数据包的发送情况。

出现以上错误提示的情况时,就要仔细分析一下网络故障出现的原因和可能有问题的网上结点了,一般首先不要急着检查物理线路,先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检查:一是看一下被测试计算机是否已安装了TCP/IP协议;二是检查一下被测试计算机的网卡安装是否正确且是否已经连通;三是看一下被测试计算机的TCP/IP协议是否与网卡有效的绑定(具体方法是通过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来查看);四是检查一下Windows NT服务器的网络服务功能是否已启动(可通过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服务”,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找到“Server”一项,看“状态”下所显示的是否为“已启动”)。如果通过以上四个步骤的检查还没有发现问题的症结,这时再查物理连接了,我们可以借助查看目标计算机所接HUB或交换机端口的批示灯状态来判断目标计算机现网络的连通情况。

(2)、获取计算机的IP地址

利用ping这个工具我们可以获取对方计算机的IP地址,特别是在局域网中,我们经常是利用NT或WIN2K的DHCP动态IP地址服务自动为各工作站分配动态IP地址,这时当然我们要知道所要测试的计算机的NETBIOS名,也即我们通常在“网络邻居”中看到的“计算机名”。使用ping命令时我们只要用ping命令加上目标计算机名即可,如果网络连接正常,则会显示所ping的这台机的动态IP地址。其实我们完全可以在互联网使用,以获取对方的动态IP地址,这一点对于 来说是比较有用的,当然首先的一点就是你先要知道对方的计算机名。

(3)、上述应用技巧其实重点是Ping 命令在局域网中的应用,其实Ping命令不仅在局域网中广泛使用,在Internet互联网中也经常使用它来探测网络的远程连接情况。平时,当我们遇到以下两种情况时,需要利用Ping工具对网络的连通性进行测试。比如当某一网站的网页无法访问时,可使用Ping命令进行检测。另外,我们在发送E- mail之前也可以先测试一下网络的连通性。许多因特网用户在发送E-mail后经常收到诸如“Returned mail:User unknown”的信息,这说明您的邮件未发送到目的地。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所以建议大家在发送E-mail 之前先养成Ping对方邮件服务器地址的习惯。例如,当您给163网站邮件用户发邮件时,可先键入“ping 163.com”(其实163.com就是网易的其中一台服务器名)进行测试,如果返回类似于“Bad IP address 163.com”或“Request times out”或“Unknow host 163.com”等的信息,说明对方邮件服务器的主机未打开或网络未连通,

这时即使将邮件发出去,对方也无法收到。

二、Ipconfig/Winipcfg

与Ping 命有所区别,利用Ipconfig和Winipcfg工具可以查看和修改网络中的TCP/IP协议的有关配置,如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等。这两个工具在Windows 95/98中都能使用,功能基本相同,只是Ipconfig 是以 DOS的字符形式显示,而Winipcfg则用图形界面显示,也就是其实两个工具是一个工具,只不过一个是DOS下的版本,另一个为WINDWOS下的版本,但要注意,在Windows NT中只能运行于DOS方式下的Ipconfig工具。

1.Ipconfig命令的语法格式

Ipconfig[/all][/batch file][/renew all][/release all][/renew n][/release n]

all--显示与TCP/IP协议相关的所有细节信息,其中包括测试的主机名、IP地址、子网掩码、节点类型、是否启用IP路由、网卡的物理地址、默认网关等。

Batch file—将测试的结果存入指定的“file”文件名中,以便于逐项查看,如果省略file文件名,则系统会把这测试的结果保存在系统的“winipcfg.out”文件中。

renew all—更新全部适配器的通信配置情况,所有测试重新开始。

release all—释放全部适配器的通信配置情况,

renew n—更新第n号适配器的通信配置情况,所有测试重新开始。

release n—释放第n号适配器的通信配置情况,

2.Winipcfg命令

Winipcfg工具的功能与Ipconfig基本相同,只是Winipcfg是以图形界面的方式显示。在操作上更加方便,同时能够以WINDOWS的 32位图形界面方式显示。当用户需要查看任何一台机器上TCP/IP协议的配置情况时,只需在Windows 95/98上选择“开始→运行”,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命令“winipcfg”,将出现测试结果。单击“详细信息”按钮,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可以查看和改变TCP/IP的有关配置参灵敏,当一台机器上安装有多个网卡时,可以查找到每个网卡的物理地址和有关协议的绑定情况,这在某些时候对我们是特别有用的。如果要获取更多的信息,可单击图中的“详细信息”按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可以相看到比较全面的信息。

3、ipconfig/winipcfg的应用

上面我讲了一下这两姊妹TCP/IP测试工具的一些用法,下面我就来谈她们的一些用途。

(1)、查找目标主机的IP地址及其它有关TCP/IP协议的信息,方法如下:按「开始」菜单执行「运行」菜单项,输入 winipcfg,就会出现一个 IP 组态窗口,这里会显示有关于你目前网络 IP 的一些详细设置数据。或者,你也可以在 MS-DOS 模式下,输入 ipconfig,也是一样可以显示详细的 IP 信息,只不过此画面是在 DOS 下而已。

(2)、 ipconfig/winipcfg应该说是一款网络侦察的利器,尤其当用户的网络中设置的是DHCP(动态IP地址配置协议)时,利用Ipconfig /winipcfg可以让用户很方便地了解到所用IPconfig/winipcfg机的IP地址的实际配置情况。因为它有一个“/all”这个参数,所以它可侦查到本机上所有网络适配的IP地址分配情况,比ping命令更为详细。如果我们在机房winda客户端上运行“Ipconfig/all /batch winda.txt”后,打开winda.txt文件,将显示如下所示的内容,非常详细地显示了所有与TCP/IP协议有关的配置情况。当然与ping相比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就是它只能在本机上测试,不能运用网络功能来测试。

三、Netstat

与上述几个网络检测软件类似,Netstat命令也是可以运行于Windows 95/98/NT的DOS提示符下的工具,利用该工具可以显示有关统计信息和当前TCP/IP网络连接的情况,用户或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得到非常详尽的统计结果。当网络中没有安装特殊的网管软件,但要对整个网络的使用状况作个详细地了解时,就是Netstat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它可以用来获得你的系统网络连接的信息(使用的端口和在使用的协议等),收到和发出的数据,被连接的远程系统的端口等。

1、Netstat命令的语法格式

Nbtstat 格式:netstat [-a] [-e] [-n] [-s] [-p protocol] [-r] [interval]

参数解释如下:

-a—用来显示在本地机上的外部连接,它也显示我们远程所连接的系统,本地和远程系统连接时使用和开放的端口,以及本地和远程系统连接的状态。这个参数通常用于获得你的本地系统开放的端口,用它您可以自己检查你的系统上有没有被安装木马,如果您在你的机器上运行Netstat,如发F诸如:Port 12345(TCP) Netbus、Port 31337(UDP) Back Orifice之类的信息,则你的机器上就很有可能感染了木马。

-n—这个参数基本上是-a参数的数字形式,它是用数字的形式显示以上信息,这个参数通常用于检查自己的IP时使用,也有些人使用他是因为更喜欢用数字的形式。

-e—显示静态太网统计,该参数可以与 -s 选项结合使用。

-p protocol—用来显示特定的协议配置信息,它的格式为:Netstat -p xxx,xxx可以是UDP、IP、ICMP或TCP,如要显示机器上的TCP协议配置情况则我们可以用:Netstat -p tcp。

-s—显示机器的缺省情况下每个协议的配置统计,缺省情况下包括TCP、IP、UDP、ICMP等协议。 -r—用来显示路由分配表。

interval—每隔“interval”秒重复显示所选协议的配置情况,直到按“CTRL+C”中断。

2、netstat的应用

从以上各参数的功能我们可以看出netstat工具至少有以下向方面的应用:

(1)、显示本地或与之相连的远程机器的连接状态,包括TCP、IP、UDP、ICMP协议的使用情况,了解本地机开放的端口情况;

(2)、检查网络接口是否已正确安装,如果在用netstat这个命令后仍不能显示某些网络接口的信息,则说明这个网络接口没有正确连接,需要重新查找原因。

(3)、通过加入“-r”参数查询与本机相连的路由器地址分配情况;

(4)、还可以检查一些常见的木马等 程序,因为任何 程序都需要通过打开一个端口来达到与其服务器进行通信的目的,不过这首先要使你的这台机连入互联网才行,不然这些端口是不可能打开的,而且这些 程序也不会起到入侵的本来目的。

四、nbtstat

NBTSTAT命令:用于查看当前基于NETBIOS的TCP/IP连接状态,通过该工具你可以获得远程或本地机器的组名和机器名。虽然用户使用 ipconfig/winipcfg工具可以准确地得到主机的网卡地址,但对于一个已建成的比较大型的局域网,要去每台机器上进行这样的操作就显得过于费事了。网管人员通过在自己上网的机器上使用DOS命令nbtstat,可以获取另一台上网主机的网卡地址。我们还是先来看看它的语法格式吧:

NBTSTAT [ [-a RemoteName] [-A IP address] [-c] [-n] [-r] [-R] [-RR] [-s] [-S] [interval] ]

参数说明:

-a Remotename—说明使用远程计算机的名称列出其名称表,此参数可以通过远程计算机的NetBios名来查看他的当前状态。

-A IP address—说明使用远程计算机的 IP 地址并列出名称表,这个和-a不同的是就是这个只能使用IP,其实-a就包括了-A的功能了。

-c—列出远程计算机的NetBIOS 名称的缓存和每个名称的 IP 地址 这个参数就是用来列出在你的NetBIOS里缓存的你连接过的计算机的IP。

-n—列出本地机的 NetBIOS 名称,此参数与上面所介绍的一个工具软件“netstat”中加“ -a”参数功能类似,只是这个是检查本地的,如果把netstat -a后面的IP换为自己的就和nbtstat -n的效果是一样的了。

-r—列出 Windows 网络名称解析的名称解析统计。在配置使用 WINS 的 Windows 计算机上,此选项返回要通过广播或 WINS 来解析和注册的名称数。

-R—清除 NetBIOS 名称缓存中的所有名称后,重新装入 Lmhosts 文件,这个参数就是清除nbtstat -c所能看见的缓存里的IP。

-S—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会话表中只显示远程计算机的IP地址。

-s—显示客户端和服务器会话,并将远程计算机 IP 地址转换成NETBIOS名称。此参数和-S差不多,只是这个会把对方的NetBIOS名给解析出来。

-RR—释放在 WINS 服务器上注册的 NetBIOS 名称,然后刷新它们的注册。

interval—每隔interval 秒重新显示所选的统计,直到按“CTRL+C”键停止重新显示统计。如果省略该参数,nbtstat 将打印一次当前的配置信息。此参数和netstat的一样,nbtstat中的“interval”参数是配合-s和-S一起使用的。

好了,关于nbtstat的应用就不多讲了,相信看了它的一些参数功能也就明白了它的功能了,只是要特别注意这个工具中的一些参数是区分大、小写的,使用时要特别留心!另外在系统中还人置有许多这方面的工具,如ARP命令是用于显示并修改Internet到以太网的地址转换表;nslookup命令的功能是查询一台机器的IP地址和其对应的域名,它通常需要一台域名服务器来提供域名服务,如果用户已经设置好域名服务器,就可以用这个命令查看不同主机的 IP地址对应的域名……在此就不多讲了,另外还要说明的一点就是不同的系统中的相应命令参数设置可能有不同之处,但大体功能是一致的,希望大家在应用时稍加注意,本文所列的这些工具软件参数用法全是针对Win9xWinMe,在NT和UNIX、LINUX系统中有一些不同之处。

篇4:Linux系统怎么安装FTP和登陆使用?

Linux系统怎么安装FTP和登陆使用?FTP无形中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日常生活中的文件上传和下载很多时候就是依靠FTP去实现的。无论是Window还是Linux,FTP都有其发挥的作用,在windows我们可能可以通过可视化的界面去操作ftp

对于一个经常接触电脑的人来说,FTP无形中出现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日常生活中的文件上传和下载很多时候就是依靠FTP去实现的。

专业的说,FTP 是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的英文简称,而中文简称为“文传协议”。用于Internet上的控制文件的双向传输。同时,它也是一个应用程序(Application)。基于不同的操作系统有不同的FTP应用程序,而所有这些应用程序都遵守同一种协议以传输文件。在FTP的使用当中,用户经常遇到两个概念:“下载”(Download)和“上传”(Upload)。“下载”文件就是从远程主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上传”文件就是将文件从自己的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主机上。用Internet语言来说,用户可通过客户机程序向(从)远程主机上传(下载)文件。

无论是Window还是Linux,FTP都有其发挥的作用,在windows我们可能可以通过可视化的界面去操作ftp。但是在纯命令行的Linux下,我们要如何操作。

1、在安装好的Linux,当我输入ftp的时候,提示我没有找到ftp的指令,在网上查看,说是要去安装一个vsftpd。先将权限设置为root,或者指令前加sudo。指令如下:

yum install vsftpd

或者

sudo yum install vsftpd

2、然后安装好后,输入/sbin/service vsftpd restart去重启vsftpd.

3、然后安装ftp。

yum install vsftpd

4、然后输入ftp后,尽可以进入ftp的控制界面。

5、现在如果你想登陆一个FTP,就可以通过open指令去进入该FTP。

例如:open 127.0.0.0

如果FTP设置权限,可能在输入后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这样就可以直接进入FTP去操作了。

操作指令

1、FTP的操作指令其实和Linux很相似,如下:

1)ls 列出远程机的当前目录

2)cd 在远程机上改变工作目录

3)lcd 在本地机上改变工作目录

4)ascii 设置文件传输方式为ASCII模式

5)binary 设置文件传输方式为二进制模式

6)close 终止当前的ftp会话

7)hash 每次传输完数据缓冲区中的数据后就显示一个#号

8)get(mget) 从远程机传送指定文件到本地机

9)put(mput) 从本地机传送指定文件到远程机

10)open 连接远程ftp站点

11)exit退出ftp,

2、例如:下载文件

下载文件之前要先设置好本地的目录,用来存放下载的文件

lcd /home/123/web ##设置本地存放目录 默认为 /home/usr

get 123.txt  ##下载123.txt文件到 /home/123/web 中

get -c 123.txt ##断点续传下载

mget *.txt  ##批量下载所有txt文件

mget -c *.txt ##断点续传

mget -c ./123/aaa/*.txt ##断点续传、批量下载ftp端aaa目录下的所有txt文件

pget -c -n 10 file.dat

##以最多10个线程以允许断点续传的方式下载file.dat

##可以通过设置 set pget:default-n 5 的值而使用默认值。

mirror aaa/

##将aaa目录整个的下载下来,子目录也会自动复制 本地自动建立目录

3、例如:上传文件

put 123.txt  ##同下载

mput *.txt  ##同下载

mirror -R aaa/ ##同下载

4、例如:查看ftp端文件

ls *.txt ##查找当前目录下的所有txt文件

ls ./123/ ##列出123目录下所有文件

find . -name “*.txt” ##递归查找站点上所有的txt文件

find ./xx -name “*.txt” ##查找xx目录下所有的txt文件

附1:ls第二次读取的是本地缓存,可以用 rels 代替 ls 或者catch off / catch on 来开关catch,catch flush清空本地catch

附2:浏览本地目录的命令可用!ls, 如 !ls /usr/local/bin/

注意事项:安装FTP的时候,权限设置为root。

篇5:Linux如何使用内置的跟踪工具last命令

last命令的功能是什么

last显示的是自/var/log/wtmp文件创建起所有登录(和登出)的用户。这个文件是二进制文件,它不能被文本编辑器浏览,比如vi、Joe或者其他软件。这是非常有用的,因为用户(或者root)不能像他们希望的那样修改这个文件。

last会给出所有已登录用户的用户名、tty、IP地址(如果用户是远程连接的话)、日期-时间和用户已经登录的时间。

如何运行last

你只要在控制台中输入last即可。这是个例子:

$ last

leni pts/0 10.0.76.162 Mon Dec 2 12:32 - 13:25 (00:53)

pungki tty1 Mon Dec 2 09:31 still logged in

reboot system boot 2.6.32-358.23.2 Mon Dec 2 09:20 - 13:25 (04:05)

这里是如何阅读last信息:

第一列告诉谁是用户

第二列给出了用户如何连接的信息

pts/0 (伪终端) 意味着从诸如SSH或telnet的远程连接的用户

tty (teletypewriter) 意味着直接连接到计算机或者本地连接的用户

除了重启活动,所有状态会在启动时显示

第三列显示用户来自哪里。如果用户来自于远程计算机,你会看到一个主机名或者IP地址。如果你看见:0.0 或者什么都没有,这意味着用户通过本地终端连接。除了重启活动,内核版本会显示在状态中。

剩下的列显示日志活动发生在何时。括号中的数字告诉我们连接持续了多少小时和分钟。

日常操作中last的一些示例

限制显示行的数目

当你有很多行要显示时,你可以限制你想看到的行的数目。使用 -n 参数来这么做。

$ last -n 3

leni pts/0 10.0.76.162 Mon Dec 2 12:32 - 13:25 (00:53)

pungki tty1 Mon Dec 2 09:31 still logged in

reboot system boot 2.6.32-358.23.2 Mon Dec 2 09:20 - 13:25 (04:05)

-n 参数会使last显示从当前时间到以后的3条记录。

不显示主机名

使用 -R 参数来这么做。这里是例子 :

$ last -R

leni pts/0 Mon Dec 2 12:32 - 13:25 (00:53)

pungki tty1 Mon Dec 2 09:31 still logged in

reboot system boot Mon Dec 2 09:20 - 13:25 (04:05)

如你所见,现在在也没有关于主机或者IP地址的信息了。

最后一列显示主机名

要这么做,我们使用 -a参数

$ last -a

leni pts/0 Mon Dec 2 12:32 - 13:25 (00:53) 10.0.76.162

pungki tty1 Mon Dec 2 09:31 still logged in :0.0

reboot system boot Mon Dec 2 09:20 - 13:25 (04:05) 2.6.32-358.23.2.el6.i686

现在主机信息诸如10.0.76.162 会放在最后一列。

显示完整登入登出时间日期

对于此,你可以使用 -F 参数。这个是个示例:

$ last -F

leni pts/0 10.0.76.162 Mon Dec 2 12:32:24 – Mon Dec 2013 13:25:24 2013 (00:53)

打印特定的用户名

如果你想要追踪特定的用户,你可以特别打印它。在last命令后面输入用户名。

$ last leni

leni tty1 Mon Dec 2 18-42 still logged in

leni pts/0 Mon Dec 2 12:32 - 13:25 (00:53) 10.0.76.162

或者你想要知道reboot何时完成,你也可以这样显示它:

$ last reboot

reboot system boot Mon Dec 2 09:20 - 16:55 (07:34)

reboot system boot Sun Dec 1 04:26 - 04:27 (00:01)

reboot system boot Wed Nov 27 20:27 - 01:24 (04:57)

reboot system boot Tue Nov 26 21:06 - 06:13 (09:06)

打印特定 / pts

last同样可以打印特定tty/pts的信息,

只要在last命令后面输入tty名字或者pty名字。

这里有一些例子:

$ last tty1

pungki tty1 Mon Dec 2 09:31 still logged in

pungki tty1 Mon Dec 2 04:26 – down (00:00)

pungki tty1 Mon Dec 2 04:07 – down (00:00)

pungki tty1 Sun Dec 1 18:55 – 04:07 (09:12)

$ last pts/0

leni pts/0 10.0.76.162 Mon Dec 2 12:32 - 13:25 (00:53)

pungki pts/0 :0.0 Wed Nov 27 20:28 – down (04:56)

当你看到 down 的值 - 比如上面的第二行,它意味着用户从某个时间登录直到系统重启或关机。

使用另一个文件而不是 /var/log/wtmp

默认上,last命令会从/var/log/wtmp中解析信息。如果你想要last命令从另外一个文件解析,你可以使用-f 参数。比如,当日志切割后,让我们假设切割后,之前的文件名变为/var/log/wtmp.1。那么last命令会像这样。

$ last -f /var/log/wtmp.1

显示运行级别改变

这里有个-x参数来显示运行级别。这里示例输出:

pungki tty1 Mon Dec 2 19:21 still logged in

runlevel (to lvl 3) 2.6.32-358.23.2 Mon Dec 2 19:20 – 19:29 (00:08)

reboot system boot 2.6.32-358.23.2 Mon Dec 2 19:20 – 19:29 (00:08)

shutdown system down 2.6.32-358.23.2 Mon Dec 2 18:56 – 19:20 (00:23)

runlevel (to lvl 0) 2.6.32-358.23.2 Mon Dec 2 18:56 – 18:56 (00:00)

leni tty1 Mon Dec 2 18:42 – down (00:00)

你可以看到这里有两个运行级别。运行级别to lvl 3的条目意味着系统运行在完整的控制台模式,而没在X window或者GUI中。同时,当系统关机时,实际上是切换为运行级别0,这就是为什么last会显示to lvl 0。

查看失败登录

last命令用了记录成功登录,而 lastb 命令记录失败的登录尝试。你必须拥有root权限才能运行lastb命令。这里有一个lastb命令的示例输出。lastb会解析/var/log/btmp的信息。

# lastb

leni tty1 Mon Dec 2 22:12 – 22:12 (00:00)

rahma tty1 Mon Dec 2 22:11 – 22:11 (00:00)

切割日志

因为/var/log/wtmp记录每次的登录活动,文件的大小可能会快速地增长。默认上,Linux会每月切割 /var/log/wtmp/。切割的策略放在/etc/logrotate.conf 文件中。这里是我/etc/logrotate.conf*文件的内容。

/var/log/wtmp {

monthly

create 0664 root umtp

minsize 1M

rotate 1

}

对于 /var/log/btmp, 这里是默认的倒换活动配置

/var/log/btmp {

missingok

monthly

create 0600 root umtp

minsize 1M

rotate 1

}

你可以根据需要自己修改。

总结

你可以结合这些参数来自定义last和lastb的输出。所有可以运行于last命令的参数都可运行在lastb命令上。更多细节,请通过在控制台输入man last来访问。

上面就是Linux使用last命令的介绍了,通过last命令,你能够限制显示行的数目,显示用户登入登出的时间日期,查看失败登录等。

篇6:ftp使用的内部命令(补完)Windows系统

ftp使用的内部命令如下(其中括号表示可选项): 1.![cmd[args]]在本地机中执行交互shell、exit回到ftp环境,如!ls*.zip, 2.¥macro-ame[args]执行宏定义macro-name。 3.account[password]提供登录远程系统成功后访问系统资源所需的补充口令。 4.appendlocal

ftp使用的内部命令如下(其中括号表示可选项):

1.![cmd[args]]在本地机中执行交互shell、exit回到ftp环境,如!ls*.zip。

2.¥ macro-ame[args]执行宏定义macro-name。

3.aclearcase/“ target=”_blank" >ccount[password]提供登录远程系统成功后访问系统资源所需的补充口令。

4.appendlocal-file[remote-file]将本地文件追加到远程系统主机,若未指定远程系统文件名,则使用本地文件名。

5.ascii 使用ascii类型传输方式。

6.bell每个命令执行完毕后计算机响铃一次。

7.bin使用二进制文件传输方式。

8.bye退出ftp会话过程。

9.case在使用mget时,将远程主机文件名中的大写转为小写字母。

10.cd remote-dir 进入远程主机目录。

11.cdup进入远程主机目录的父目录。

12.chmod modefile-name将远程主机文件file-name的存取方式设置为mode,如chmod 777 a.out。

13.close中断与远程服务器的ftp会话(与open对应)。

14.cr使用asscii方式传输文件时,将回车换行转换为回行。

15.delete remote-file删除远程主机文件。

16.debug[debug-value]设置调试方式,显示发送至远程主机的每条命令,如debup 3,若 设为0,表示取消debug。

17.dir[remote-dir][local-file]显示远程主机目录,并将结果存入local-file。

18.disconnection同close。

19.form format将文件传输方式设置为format,缺省为file方式。

20.getremote-file[local-file]将远程主机的文件remote-file传至本地硬盘的local-file。

21.glob设置mdelete、mget、mput的文件名扩展,缺省时不扩展文件名,同命令行的-g参数。

22.hash每传输1024字节,显示一个hash符号(#)。

23.help[cmd]显示ftp内部命令cmd的帮助信息,如help get。

24.idle[seconds]将远程服务器的休眠计时器设为[seconds]秒。

25.image设置二进制传输方式(同binary)

26.lcd[dir]将本地工作目录切换至dir。

27.ls[remote-dir][local-file]显示远程目录remote-dir,并存入本地local-file。

28.macdef macro-name定义一个宏,遇到macdef下的空行时,宏定义结束。

29.mdelete[remote-file]删除远程主机文件。

30.mdir remote-files local-file与dir类似,但可指定多个远程文件,如mdir*.o.*. zipoutfile。

31.mget remote-files传输多个远程文件。

32.mkdir dir-name 在远程主机中建一目录。

33.mls remote-file local-file同nlist,但可指定多个文件名。

34.mode[mode-name]将文件传输方式设置为mode-name,缺省为stream方式。

35.modtime file-name显示远程主机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

36.mput local-file将多个文件传输至远程主机。

37.newerfile-name如果远程机中file-name的修改时间比本地硬盘同名文件的时间更近,则重传该文件。 38.nlist[remote-dir][local-file]显示远程主机目录的文件清单,并存入本地硬盘的local-file。

39.nmap[inpatternoutpattern]设置文件名映射机制,使得文件传输时,文件中的某些字符相互转换,如nmap¥1.¥2.¥3[¥1,¥2].[¥2,¥3],则传输文件a1.a2.a3时,文件名变为a1、a2,该命令特别适用于远程主机为非U-NIX机的情况。

40.ntrans[inchars[outchars]]设置文件名字符的翻译机制,如ntrans1R,则文件名LL L将变为RRR。

41.open host[port]建立指定ftp服务器连接,可指定连接端口。

42.passive进入被动传输方式。

43.prompt设置多个文件传输时的交互提示。

44.proxyftp-cmd在次要控制连接中,执行一条ftp命令,该命令允许连接两个ftp服务器,以在两个服务器间传输文件。第一条ftp命令必须为open,以首先建立两个服务器间的连接。

45.put local-file[remote-file]将本地文件local-file传送至远程主机。

46.pwd显示远程主机的当前工作目录。

47.quit同bye,退出ftp会话。

48.quote arg1,arg2……将参数逐字发至远程ftp服务器,如quote syst。

49.recv remote-file[local-file]同get。

50.regetremote-file[local-file]类似于get,但若local-file存在,则从上次传输中断处续传。

51.rhelp[cmd-name]请求获得远程主机的帮助。

52.rstatus[file-name]若未指定文件名,则显示远程主机的状态,否则显示文件状态。

53.rename[from][to]更改远程主机文件名。

54.reset清除回答队列。

55.restart marker从指定的标志marker处,重新开始get或put,如restart 130。

56.rmdir dir-name删除远程主机目录。

57.runique设置文件名唯一性存储,若文件存在,则在原文件后加后缀。

58.send local-file[remote-file]同put。

59.sendport设置PORT命令的使用。

60.site arg1,arg2……将参数作为SITE命令逐字发送至远程ftp主机。

61.size file-name显示远程主机文件大小,如site idle 7200。

62.status显示当前ftp状态。

63.struct[struct-name]将文件传输结构设置为struct-name,缺省时使用stream结构。

64.sunique将远程主机文件名存储设置为唯一(与runique对应)。

65.system显示远程主机的操作系统类型。

66.tenex将文件传输类型设置为TENEX机所需的类型。

67.tick设置传输时的字节计数器。

68.trace设置包跟踪。

69.type[type-name]设置文件传输类型为type-name,缺省为ascii,如typebinary,设置 二进制传输方式。

70.umask[newmask]将远程服务器的缺省umask设置为newmask,如umask 3。

71.useruser-name[password][account]向远程主机表明自己的身份,需要口令时,必须输入口令,如user anonymous my@email。

72.verbose同命令行的-v参数,即设置详尽报告方式,ftp服务器的所有响应都将显示给用户,缺省为on.

73.?[cmd]同help。

doffinee 回复于:-04-29 16:04:41其实如果简单的后台下载,直接用wget -b简单多了。不光是ftp、还可以是http的呢--我经常用wget 拉ISO。。。

keigopan 回复于:2003-04-28 16:14:08那么如何应用这些命令提高效率呢?下面我举一个例子,如何利用fttp进行后台下载,假设你的ISP给你提供了shell并且可以用nohup,你想由fttp.download.com/pub/internet/下载一个30M的程序aaa.zip具体步骤如下: 1.用notepad做一个文件如aaa1内容如下 open ftp.dwonload.com user anonymous zyz@cenpok.net cd /pub/internet/ i get aaa.zip close bye 2.拨号登录到你的ISP上。用telnet 或netterm登录到shell,一般都在你的home 子目录里bbs~/ 3.用fttp上传aaa1到ISP服务器你的子目录。 4. 执行nohup fttp -invd aaa2& 这样这个进程就被放在ISP服务器的后台进行了,如果你想知道情况如何,可以more aaa2就可以知道情况如何了。这时你可以断线了或干点别的,估计时间到了(time约=30M/(33.6K/9)s)拨号上去,more aaa2如果显示成功下载aaa.zip就表示aaa.zip已经被下载到ISP的服务器上了,你再由ISP的服务器拉回来就相当与点对点了,记得下载完成后del掉你的文件(aaa.zip),免得浪费ISP资源,它会关掉shell的。

answer 回复于:2003-04-28 16:22:51今天,有上了一课

好好学习~~~

keigopan 回复于:2003-04-28 16:24:59偶是边看便学,边学边贴

answer 回复于:2003-04-28 16:25:15还有没有,等你一起写完了~~~

keigopan 回复于:2003-04-28 16:27:55偶还在学呢,还有我就在这篇续下去吧

muzx 回复于:2003-04-28 16:28:47我等着!

keigopan 回复于:2003-04-28 16:31:12为了方便使用命令,现列出具体步骤如下:

(假定用户名为anonymous,密码为12345)

c:homepage>ftp www.wxgb.com

Connected to www.wxgb.com

220 wuxi_gbserver1 Microsoft FTP Service (Version 4.0).

User(www.wxgb.comnone)):anonymous   <----此处改为你的FTP帐号名

Password:   <---- 此处输入你的密码

如果用户和密码都正确的话将会出现下面的提示:

230-WELCOM WUXI CHINAGBN

230-~!~

230- __________________

230-|                                    |

230-|__________________|

230 User anonymous logged in.

ftp>                 <----这时你已经成功地连上了服务器

现在就可以开始下传文件了!

ftp>bin         <--------设置为二进制传输

ftp>mget *.* <------------得到主机上的多个文件(get filename为得到一个文件!

mget file1?y         <------------此处输入y

mget file2?y

ftp>bye           <--------- 退出,当文件下传完时,就可以在本地硬盘上修改!

当修改完成后要上传文件时

连上主机,输入密码同上!

ftp>bin

ftp>mput *.*<------------上传多个文件到主机(ftp>put filename 上传一个文件到主机)

mput file1?y         <------------此处输入y

mput file2?y

ftp>bye         <-----------上传完毕,退出FTP操作!

keigopan 回复于:2003-04-28 16:58:05非交互方式文件传输

FTP命令可以交互方式使用,也可以非交互方式使用,

交互方式的使用较简单,命令执行时系统会逐步提示,非交互方式的实现虽然复杂,但大大方便使用者,因为FTP会自动完成所有的操作。我们在使用FTP命令时,为了操作方便,往往会按非交互方式使用,下面就介绍在SCOUNIX下FTP实现非交互方式的处理。

在UNIX系统下,使用RCP命令可以实现远程文件传输,但双方都必须为同一种系统,如果远程为其它系统,则RCP就无能为力了。使用FTP命令不但可以实现非交互方式传输方件,而且在双方使用不同系统时也能使用。UNIX下的FTP命令的使用与WindowsNT有所区别,通过UNIX的帮助系统可以知道,FTP命令格式为:

ftp[-v][-d][-i][-n][-t][-g][host]

从命令格式中可以看出,其命令参数基本和在WindowsNT系统下差不多,但是没有[-s:FILENAME]参数,也就是说,不能通过编辑一任意文本文件来实现非交互方式传输文件,不过值得高兴的是,ftp命令在执行时会去寻找一文件名为.netrc的文件,如果此文件存在并且其中有FTP命令行中指定的主机名,则会执行.netrc文件中命令行。.netrc文件中放有远程主机名、注册用户名、用户口令和定义的宏,其格式如下:

machine主机名

login用户名

password用户口令

macdefinit(定义宏)

binary

hash

get远程主机文件名本地文件名

bell

close

bye

在命令提示符下运行“ftp主机名”命令即可自动实现文件的传输。另外在UNIX下使用FTP命令应注意下面的事项。

1、在.netrc文件中,如果使用password命令,其用户口令在文件中没有被加密,所以必须对.netrc文件设置权限,可以在命令提示符下使用“chmod0600.netrc”命令设置权限,即只有其文件主有读写权限,而其组成员及其它用户均不可有任何权限,否则password命令无效,导致注册过程中断。

2、在.netrc文件中,如果使用macdefinit命令,则在其下一行可以输入FTP命令,系统会自动执行这些命令且直到遇到一空行,也就是说在文件尾必须有至少一行空行,否则会出现错误信息“Macro definition missing null line terminator”。

3、如果在UNIX系统下使用超级用户注册,则.netrc文件必须放在根目录下,如果使用一般用户注册,则.netrc文件必须放在“/usr/用户名”目录下。

4、在UNIX系统下所有命令均为小写,包括FTP命令。

keigopan 回复于:2003-04-28 17:09:131 创建一个组,用groupadd命令,一般可以就用ftp组,或者任何组名.

-----相关命令: groupadd ftpuser

-----相关文件: /etc/group

-----相关帮助: man groupadd

2 创建一个用户,如testuser,建立用户可用adduser命令.如果你已在先前建立了testuser这个用户,可以直接编辑/etc/passwd文件,把这个用户加入到 ftpuser这个组中.

-----相关命令: adduser testuser -g ftpuser

-----相关文件: /etc/passwd

-----相关帮助: man adduser

3 修改/etc/ftpaccess文件,加入guestgroup的定义:

guestgroup ftpuser

我是这样改的,加的是最后5行

compress yes all

tar yes all

chmod no anonymous

delete no anonymous

overwrite no anonymous

rename no anonymous

chmod yes guest

delete yes guest

overwrite yes guest

rename yes guest

guestgroup ftpuser

除了加 guestgroup ftpuser 这行,其他4行也要加上,否则用户登陆后,虽然 可以达到用户不能返回上级目录的目的,但是却只能上传,不能覆盖、删除文件!

-----相关命令: vi /etc/ftpaccess

-----相关文件: /etc/ftpaccess

-----相关帮助: man ftpaccess,man chroot

4 向这个用户的根目录下拷贝必要的文件,拷贝ftp server自带的目录,把 /home/ftp/下的bin,lib两个目录拷贝到这个用户的根目录下,因为一些命令(主要是ls)需要Lib支持,否则不能列目录和文件.

-----相关命令: cp -rf /home/ftp/lib /home/testuser;cp -rf /home/ftp/bin /home/testuse r

5 另外可别忘了关掉用户的telnet权,否则就白做了噢. 怎么不让用户telnet呢?很简单:

在/etc/shells里加一行/dev/null ,然后可以直接编辑/etc/passwd文件, 把用户的shell设置为/dev/null就可以了.

-----相关命令: vi /etc/passwd

这一步可以在步骤2 创建一个用户时就先做好.

-----相关命令: adduser testuser -g ftpuser -s /dev/null

小经验:只要把/home/ftp下的bin和lib目录cp到/etc/skel目录里,以后新建用户都会自动把bin和lib目录CP到用户目录里,当然你也可以加上 public_html目录和cgi-bin目录. 有的资料说建用户的时候把设置的目录为如下格式:/ftp/./incoming ,我在REDHAT6.0中未做此设置,使用正常,其他版本我未试过. (详见man ftpaccuss) 是不是繁了点,也许你你使用其他FTP软件能更简单些,如proftpd

keigopan 回复于:2003-04-28 17:09:36系统是FreeBSD2.2.7 用户名为:testuser 另外前提是你已经建了anonymous ftp server,这需要装系统时选择安装.

1 创建一个组,用/stand/sysinstall命令,在Configure的User Management 里可以加用户或组,这次我们建一个ftpuser,如果用户testuser还没有建立, 同样你可以用/stand/sysinstall命令建立,并且把他放入ftpuser组.

-----相关命令: /stand/sysinstall

-----相关文件: /etc/group

2 创建一个用户,如testuser,建立用户除/stand/sysinstall外,还有adduser 和pw命令.如果你已在先前建立了testuser这个用户, 则你需要用chsh命令来 把他把这个用户加入到ftpuser组,FreeBSD里直接编辑/etc/passwd文件是无效的.

-----相关命令:/stand/sysinstall

-----修改命令:chsh testuser

-----相关文件:/etc/passwd, /etc/master.passwd

-----相关帮助:man adduser, man pw

3 编辑一个/etc/ftpchroot文件,通常系统里可能没有这个文件,需要你新建,内容就一句,如下: @ftpuser 然后保存下来,ftpuser就是你需要chroot的组,你也可以加进其他组.

-----相关命令:vi /etc/ftpchroot

4 向这个用户的根目录下拷贝必要的文件,拷贝ftp server自带的目录,把 /var/ftp/下的bin目录拷贝到这个用户的根目录下,否则不能列目录和文件.

-----相关命令: cp -rf /var/ftp/bin /home/testuser

5 关掉用户的telnet权, 用命令:chsh testuser ,把用户的shell设置为 /sbin/nologin就可以了. 也可以象Redhat6.0里一样,在etc/shells里加一行/dev/null,把用户的shell设置为/dev/null,这一步可以在步骤2创建一个用户时就先做好.

小经验:把/var/ftp/bin目录cp到FreeBSD2.2.7的/usr/share/skel,以后就省事了.相关选项可在/etc/adduser.conf里修改.

lsw 回复于:2003-04-28 18:58:43不错呀

gqywf 回复于:2003-04-28 19:55:18佩服,我第一次看见这么多ftp命令

htldm 回复于:2003-04-28 20:48:14确实不错!keigopan朋友,向您提个建议,换个别的签名如何?

dfangyang 回复于:2003-04-29 16:48:26Good good study

Up up day.

Thanks.

angel518 回复于:2003-04-29 17:59:00好,收了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篇7:教你在OS X系统Dock上显示CPU占用率

有时候想知道自己的 Mac 的 CPU 占用率,那么要如何操作才能在桌面随时显示 CPU 的占用情况呢,今天的 Mac 基础教程会告诉大家,

打开 Mac 的系统自带软件 “活动监视器”(找不到的点击屏幕右上角放大镜按钮搜索),把它最小化到 Dock 上,右击 Dock 图标,选择 “显示 CPU 使用率”,这样就能随时看到苹果电脑 CPU 情况了,而且是分核心显示的。 当然你也可以让活动监视器的 Dock 图标显示内存、硬盘、网卡等硬件的工况,不过大多数人在意的应该是 CPU 占用率。    除了监控 CPU 占用率,当你发现 CPU 狂飙的时候,也可以退出狂占资源的进程。点开活动监视器,点一下顶部的 “CPU” 标签,让进程按 CPU 占用率排序。针对那些占用 CPU 较高的项目,选中然后点击左上角的 “退出进程” 就行了。

篇8:系统之家一键重装工具怎么使用?系统之家一键重装工

软件名称:系统之家一键重装 v2.0.3 官方免费安装版软件大小:20.3MB更新时间:-07-08

1、双击运行系统之家一键重装重装工具,并进入软件主界面。选择Windows8 64位操作系统,点击立即重装进入下一步

2、点击立即重装按钮后,会出现资料备份界面,提示您是否对我的文档、收藏夹和桌面资料等重要资料备份,

点击立即备份后,您就可以在下面的进度条中看到备份的进度和备份文件数量,待备份完成后自动进入下一步

3、接着是Windows8.1 32位系统自动下载过程,您只需慢慢等待即可。Win8 32位系统安装是完全自动的过程,你不需要任何操作

4、win8.1系统下载完毕后,会弹出一个提示框,提醒您软件即将重启计算机自动完成系统安装,您只需点击立刻重启即可进行一键重装系统win8 32位了

5、点击立刻重启后,电脑自动重启进入启动项选择菜单。默认选择系统之家一键还原

6、下面是一键重装系统win8 32位的安装过程了,如果出现以下界面就说明系统安装正常,您只需耐心等待即可,系统安装过程大约10-30分钟就完成了

篇9:Linux如何安装使用dstat监控工具以监控系统

dstat可以让你实时地看到所有系统资源,Dstat的默认输出是专门为人们实时查看而设计的,下面为大家介绍下Linux系统监控工具dstat的使用

dstat可以让你实时地看到所有系统资源,例如,你能够通过统计IDE控制器当前状态来比较磁盘利用率,或者直接通过网络带宽数值来比较磁盘的吞吐率(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

dstat将以列表的形式为你提供选项信息并清晰地告诉你是在何种幅度和单位显示输出。这样更好地避免了信息混乱和误报。更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你更容易编写插件来收集你想要的数据信息,以从未有过的方式进行扩展。

Dstat的默认输出是专门为人们实时查看而设计的,不过你也可以将详细信息通过CSV输出到一个文件,并导入到Gnumeric或者Excel生成表格中。

特性

结合了vmstat,iostat,ifstat,netstat以及更多的信息

实时显示统计情况

在分析和排障时可以通过启用监控项并排序

模块化设计

使用python编写的,更方便扩展现有的工作任务

容易扩展和添加你的计数器(请为此做出贡献)

包含的许多扩展插件充分说明了增加新的监控项目是很方便的

可以分组统计块设备/网络设备,并给出总数

可以显示每台设备的当前状态

极准确的时间精度,即便是系统负荷较高也不会延迟显示

显示准确地单位和和限制转换误差范围

用不同的颜色显示不同的单位

显示中间结果延时小于1秒

支持输出CSV格式报表,并能导入到Gnumeric和Excel以生成图形

安装方法

Ubuntu/Mint和Debin系统:

本地软件库中有相关安装包,你可以用下面命令安装:

# sudo apt-get install dstat

RHEL/CentOS和Fedora系统:

你可以在romforge软件库中添加有相关安装包,参照指导,使用如下命令很简单就能进行安装:

# yum install dstat

ArchLinux系统:

相关软件包在社区资源库中,你可以用这个命令来安装:

# pacman -S dstat

使用方法

dstat的基本用法就是输入dstat命令,输出如下:

这是默认输出显示的信息:

CPU状态:CPU的使用率。这项报告更有趣的部分是显示了用户,系统和空闲部分,这更好地分析了CPU当前的使用状况。如果你看到“wait”一栏中,CPU的状态是一个高使用率值,那说明系统存在一些其它问题。当CPU的状态处在“waits”时,那是因为它正在等待I/O设备(例如内存,磁盘或者网络)的响应而且还没有收到。

磁盘统计:磁盘的读写操作,这一栏显示磁盘的读、写总数。

网络统计:网络设备发送和接受的数据,这一栏显示的网络收、发数据总数,

分页统计:系统的分页活动。分页指的是一种内存管理技术用于查找系统场景,一个较大的分页表明系统正在使用大量的交换空间,或者说内存非常分散,大多数情况下你都希望看到page in(换入)和page out(换出)的值是0 0。

系统统计:这一项显示的是中断(int)和上下文切换(csw)。这项统计仅在有比较基线时才有意义。这一栏中较高的统计值通常表示大量的进程造成拥塞,需要对CPU进行关注。你的服务器一般情况下都会运行运行一些程序,所以这项总是显示一些数值。

默认情况下,dstat每秒都会刷新数据。如果想退出dstat,你可以按“CTRL-C”键。

需要注意的是报告的第一行,通常这里所有的统计都不显示数值的。

这是由于dstat会通过上一次的报告来给出一个总结,所以第一次运行时是没有平均值和总值的相关数据。

但是dstat可以通过传递2个参数运行来控制报告间隔和报告数量。例如,如果你想要dstat输出默认监控、报表输出的时间间隔为3秒钟,并且报表中输出10个结果,你可以运行如下命令:

dstat 310

在dstat命令中有很多参数可选,你可以通过man dstat命令查看,大多数常用的参数有这些:

-l :显示负载统计量

-m :显示内存使用率(包括used,buffer,cache,free值)

-r :显示I/O统计

-s :显示交换分区使用情况

-t :将当前时间显示在第一行

–fs :显示文件系统统计数据(包括文件总数量和inodes值)

–nocolor :不显示颜色(有时候有用)

–socket :显示网络统计数据

–tcp :显示常用的TCP统计

–udp :显示监听的UDP接口及其当前用量的一些动态数据

当然不止这些用法,dstat附带了一些插件很大程度地扩展了它的功能。你可以通过查看/usr/share/dstat目录来查看它们的一些使用方法,常用的有这些:

-–disk-util :显示某一时间磁盘的忙碌状况

-–freespace :显示当前磁盘空间使用率

-–proc-count :显示正在运行的程序数量

-–top-bio :指出块I/O最大的进程

-–top-cpu :图形化显示CPU占用最大的进程

-–top-io :显示正常I/O最大的进程

-–top-mem :显示占用最多内存的进程

举一些例子:

查看全部内存都有谁在占用:

dstat -g -l -m -s --top-mem

显示一些关于CPU资源损耗的数据:

dstat -c -y -l --proc-count --top-cpu

如何输出一个csv文件

想输出一个csv格式的文件用于以后,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

# dstat –output /tmp/sampleoutput.csv -cdn

上面就是Linux监控工具dstat的用法介绍了,通过监控工具dstat,你能实时监控系统的性能状态,把握CPU性能损耗,让系统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篇10:询问。用ftp工具,能登陆小型机,就是看不到文件。Windows系统

我的是hp小型机,在 windows 下可用ftp上去,并且能看到文件。 但是,我用cuteftp工具,能登陆主机,就是看不到根下的文件。用root用户登陆的。 什么原因??请高手指点。 powerbat 回复于:2004-03-15 00:29:27 cuteftp与HPux有兼容问题,好像是hpu

我的是hp小型机。在windows下可用ftp上去,并且能看到文件。

但是,我用cute ftp 工具,能登陆主机,就是看不到根下的文件。用root用户登陆的。

什么原因??请高手指点。

powerbat 回复于:2004-03-15 00:29:27cute ftp 与HPux有兼容问题,好像是hpux少启动一个进程!

建议用别的ftp软件,比如leapftp或者refex的ftp都可以

Janson-Chen 回复于:2004-03-15 08:55:251。inetd -c or

2。inetd stop , inetd start 试一试。

jzstorm 回复于:2004-03-15 17:26:05谢谢上面各位。我来试试。

yaosj 回复于:2004-03-16 22:53:13上次我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解决方法如下:

用ROOT登陆 然后到/sbin/init.d/运行inetd -k 和inetd -b

即可正常显示。

这个问题是因为ftpd的运行环境是中文,而ftpd的运行环境是从inetd继承下来的,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是修改/sbin/init.d/inetd文件,在如下一行(start函数中):

[ -x /usr/sbin/inetd ] && /usr/sbin/inetd INETD_ARGS

的前面添加一行:

unset LANG

重起inetd即可(以后系统再次启动就不用重起了)

albert 回复于:2004-03-16 23:00:24这个问题好像很常见,谢谢yaosj.

freekiss 回复于:2004-03-17 09:33:17又学到一招,有收获,

jzstorm 回复于:2004-03-17 11:55:26谢谢。

chenpl 回复于:2004-04-13 17:31:38inetd文件坏了怎么办

朽木可雕 回复于:2004-04-13 20:44:12我用的是leapftp,结果有的文件能显示,有的不能。

chenpl 回复于:2004-04-14 10:08:52我用leapftp也是。。。

chunguang_jia 回复于:2004-04-14 10:26:11感谢yaosj,我改完脚本,果然OK了

朽木可雕 回复于:2004-04-14 22:24:49我有两台HP-UX,两台都没有unset LANG

这一句,为什么有一台FTP过去没问题,而有一台却有问题呢?

原文转自:www.ltesting.net

【教你如何使用OS X 系统内置FTP工具】相关文章:

1.Word 计算工具(内置工具)

2.defgen工具使用

3.Word内置工具帮你进行四则运算

4.瑞星杀毒软件工具使用技巧

5.Win8使用内置地图应用查看路线教程

6.教你如何巧妙设定匿名FTP的安全

7.Win7系统使用ftp的dir或ls命令无法查看文件列表解决

8.chkdsk工具修复怎么用 chkdsk工具修复功能使用教程

9.教你如何使用百度“偷”别人收藏夹

10.世界上最“绿”的系统垃圾清理工具

下载word文档
《教你如何使用OS X 系统内置FTP工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