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战胜利湖南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
“anni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纪念抗战胜利湖南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纪念抗战胜利湖南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篇1:纪念抗战胜利湖南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
纪念抗战胜利湖南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
为响应团中央的全国大学生抗战纪念胜利70周年寻访活动并结合团中央每年推行的大学生“青春三下乡”活动。7月15日,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赴湖南韶山实践队来到了著名的山水洲城——长沙。在长沙进行社会实践的一天内,我们攀登了岳麓山,游览了湖南大学和橘子洲。
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南岳72峰之一的岳麓山。抗战时期,岳麓山“与长沙城隔江相望,对长沙有瞰制之利”,使其成为长沙战场极其重要的一个军事制高点。一山、一城,在那段异常惨烈的战史中,曾如此唇亡齿寒、存亡相依。刚踏入山脚,便感受到暑气削减,满目翠绿,清风蝉鸣,神奇地将我们带人了一个平和宁静的世界。我们沿着蜿蜒的山道一路向上,又走过了一级一级的青石板台阶,来到了陆军73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抗日战争期间的三次长沙会战,由三湘子弟组成的陆军73军于长沙围抗日军,该军在激烈的战斗中,伤亡重大,其第5师师长及将士,还有其他几个师及军司令部直属部队众多官兵壮烈殉国。1946年春,最后一任军长韩俊指令专人督修公墓于此。站在这些墓碑前,尽管隔断着几十年的时空,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们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以及勇往直前、不惧牺牲的精神。
从岳麓山下来便进入了湖南大学的校园内。湖南大学是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著名高校。被誉为“千年学府,百年名校”。湖大校园风景秀丽,大量近代的红砖黑瓦述说着她的古朴历史。我们着重参观了湖大的新老图书馆,老图书馆现在作为一个景点来开放,馆中收藏了大量的各界人士捐赠的文艺作品,使得这座红楼更具文艺气息,新图书馆颇具现代化,方正的大楼直指青天。
路过岳麓书画院,几根断裂布满青苔的花岗岩大门柱静默的立在草坪上,这些都是日军轰炸留下的伤痕,告诫世人战争的残酷,在湖大风光绮丽下也掩盖着饱受战火侵袭的沧桑,她几度迁址,几经受创,损失了大量珍贵的仪器和文物。同时校园内的建筑设施也被摧毁,使得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开展。即便如此,当时的湖大并没有被吓倒,而是以英、德、法、日四种文字向中外文化界发表宣言,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极大地鼓舞和激励学生们的抗日热情和士气。回想我们西工大的先辈们,同样是在日军轰炸的威胁下,“七星灯火、坝上长夜”的`故事是他们航空报国的最美诠释。
来到橘子洲,远眺湘江北去,仰望岳麓青翠,大家都情不自禁朗诵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流露出他的风华正茂。字字千万重,其中的豪气与壮志仿佛在宣告世人,他毛泽东来了!忆往昔思今日,如果没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这一代人的努力,中国的今天我们无法预料。他们在面对日寇钢铁洪流下,带动着身边一批又一批的爱国者为民族存亡而战。恰同学少年,此时的我们心潮澎湃,恨不得回到那个时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白天的行程结束的很快,但大家都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不舍,虽然有很多未能做的,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但是大家感触颇多。这一天里,我们在岳麓山上缅怀英魂,驻足于那些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牺牲的前辈先烈的墓前;走在湖南大学的校园内,感悟那个年代留下来的那种大学生的豪情;在橘子洲头,我们意气风发,忆往昔峥嵘岁月。夜色下的星城愈发的美丽,我们漫步在湘江江畔,享受着这夜间难得的静谧和清风带来的凉爽,大家不免沉醉于此。
历史并未离我们远去,历史也并没有被我们的国人遗忘,曾经我们民族所遭受的不幸一切一直在被缅怀、一直在被反思。我们走过了多个抗战遗址和纪念馆,每一个地方都是人来人往,每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驻足认真聆听的游客,这都足以说明,我们国民的爱国热情是高涨的。而且,不论是在网络还是报纸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湖南人民是多么在意和看重这段抗战历史,不断地寻访、不断地纪念,把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融入到这片土地上人民的骨血中去了。
短短的七天,我们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了一起,大家共同经历着一切,大家互帮互助,这种感情是无法被别的东西超越的。我们这次的主题是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寻访活动,我们在各地的寻访、参观,就是像重走当年的抗战路线,去体会感悟他们经历的一切,去体会感悟他们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清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我们的人生价值在于何处。我们只有不断壮大自己,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壮大,不让历史重演。一个国家、民族要富强、复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我们就是国家的储备力量。
篇2:抗战胜利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抗战胜利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报告
作为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最重要的三大老革命根据地之一,沂蒙山被无数革命后代誉为“两战圣地,红色沂蒙”。“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山精神在被革命后人代代传承的同时,也影响着该地区人民的思想理念,对其经济发展状况同样起着一定的作用。7月24日至28日,我校土建学院赴临沂暑期社会实践队(以下简称实践队)在牛玉玺老师的带领下在沂蒙山地区瞻仰革命先烈、领略沂蒙精神、调查其经济状况。
厚积薄发,出征前充分准备
7月21日下午,实践队于西院东教二楼会议室举行暑期社会实践出征仪式土木系辅导员韦宇老师、牛玉玺老师和实践队全体队员参加仪式。
仪式伊始,实践队队长李玉龙向带队导员牛玉玺和其他队员做活动计划报告,计划包括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参观当地龙头企业山东新银麦啤酒厂、走访村民、发放调查问卷等。紧张而又丰富的工作不容出错,队员们认真倾听并记录活动计划。
“社会实践离不开其现实意义,本次社会实践的主题是沂蒙精神与当地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那么这次活动我们该如何得出结论呢?”牛玉玺老师这一实际问题引发了队员之间的讨论。最后,队长李玉龙做出总结:“从旅游业着手,通过实际走访调查、发放问卷等形式了解当地居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同时对当地某些企业进行调查,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最终得出结论。”
最后,队长李玉龙再次明确了各项分工,提醒队员对自己负责的部分做好准备。牛玉玺导员也认真强调了安全问题:“安全是第一位的,避免一个人单独行动,防止有队员掉队的情况出现。”至此,实践队出征仪式圆满完成。
缅怀先烈,纪念馆偶遇老兵
7月26日上午,实践队一行人来到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缅怀为党为国的革命烈士、聆听感人肺腑的支前故事、感受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馆内共分5个展厅,分别为门厅、战役厅、支前厅、英烈厅和双拥厅,其中包括粟裕将军与陈毅将军的雕像、当年作战时缴获的坦克等等。展厅参观完毕后,实践队一行人来到粟裕将军墓前祭拜,墓地正中是粟裕将军骨灰撒放处,两侧是2800多名烈士的墓碑,其中还沉睡着很多无名烈士。缅怀结束,实践队恰遇一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于将军墓前深深鞠躬,他虽年岁已高,但是表情庄严,军姿站立。经询问,老人叫石殿久,已86高龄,16岁入军,曾作为孟良崮战役第三道防线支援部队士兵参战。
在石殿久老人的提议下,实践队重回情景体验厅,听老人讲述“过去的故事”。老人认为,情景体验厅较好地重现了战争时的情景,在他的印象里,战时的沂蒙就是这样战火连天却又充满着希望。“那时,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的战死,但是听说沂蒙山区的人民努力支持前线,也让我们燃起了希望。”他看着将军洞和士兵们欢呼“胜利”的雕塑缓缓说道。对于在战役中无私奉献的沂蒙山区人民,他表示,沂蒙人民是真的为了国家为了广大的中国人付出了很多,战争中他们经常为部队送来一些急需的物资,为前线战斗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他们当时的战役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临行之际,他与队员们一一握手,并感谢队员们的祝愿。
上午十一点,实践队结束此次旅程,实践队成员王雪飞说道:“这次孟良崮之行让我们更加了解了战争的残酷,但更多的是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与感谢,也对烙印在沂蒙人民灵魂深处,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沂蒙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走进银麦,调研经济发展
沂蒙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地人民的就业创业观,为具体了解,7月26日下午,实践队一行来到当地著名企业青岛新银麦啤酒有限公司参观调研。
银麦啤酒厂创始人为几名下岗员工,本着“艰苦创业,开拓奋进”的沂蒙精神,他们因地制宜,带领啤酒厂大步向前,最终啤酒厂发展为当地的纳税大户。营销部经理公丕顺认为,沂蒙精神在公司的“崛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故在每年销售淡季,企业均会展开以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沂蒙精神为主题的军训,届时所有员工均需参与。公经理说:“沂蒙精神是我们建厂初期最艰难的那一段时间支撑我们走下来的动力,正式这种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才可以让我们从当初的月产5000瓶达到今天的日产两千多吨。”作为龙头企业,啤酒厂对周边的一些纸箱包装厂、塑料薄膜厂以及当地金银花种植农户在经济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带动。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企业的现代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地的就业率,导致颇多当地人外出务工。
在啤酒厂的帮助下,实践队面向全体员工发放了近100份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啤酒厂大部分员工认为沂蒙精神在蒙阴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思想上的引领作用,甚至是该企业的精神文化内涵,但其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小。
探访蒙山,对话当地居民
7月27日上午,实践队全体成员到达蒙阴县蒙山脚下,往日的硝烟弥漫早已被郁郁青青的树木代替,崎岖的山路向队员们诉说着战士们的艰辛。站在山下,队员们禁不住发出感叹,“我们可能无法真正体会到革命战士们的艰辛,但是我们希望能在他们走过的路上领会他们的革命精神。”经过简单的交流队员们正式踏上了“重温革命道路”之旅。
沿着山路走了没多久,队员们便来到了红嫂洞。“送子送郎上前线”,“用乳汁救护伤病员”,“舍弃亲骨肉,养育革命后代”,“摊煎饼、做军鞋”,一群女子用柔弱的肩膀与男人们共同撑起了战争的胜利。
下午,全体实践队在蒙山脚下向村民分发问卷,对村民的经济情况、就业情况以及沂蒙精神进行调查。
篇3: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地道战,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此时此刻听到熟悉的旋律,内心非常激动。”东北大学信息学院赴河北保定铭记抗战红色足迹寻访团的同学们走进位于河北省清苑县冉庄地道战遗址时兴奋地向CCTV-7套节目组的采访记者说。
“电影《地道战》中的高家庄就是如今的冉庄,当年冀中人民就是在这里展开了神出鬼没、出奇制胜的地道战。”电影《地道战》林霞原型王霞的后人王彦军向寻访团成员和记者们生动讲述着冉庄人民英勇抗日,保家卫国的感人事迹。
今年夏天,从北京卢沟桥到河北白洋淀,从沈阳满洲省委旧址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从革命圣地延安到流亡办学东北大学旧址四川三台,东北大学铭记历史·红色足迹寻访团的成员们不辞辛苦,用实际行动,去追忆,去讲述,去还原那一幕幕充满血泪的抗战历史,去完成自我成长的`蜕变与历练。
,东北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以“践行八字真经投身四个全面”为主题,按照教育部、团中央、团省委、团市委关于暑期实践活动有关部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围绕“理论之光深化改革调研团”、“铭记抗战红色足迹寻访团”、“聚焦时政理论政策宣讲团”、“百园千企创新创业考察团”、“一线建功博士硕士帮扶团”、“智惠社区助力振兴服务团”等九大重点主题开展立项。
通过实施“参观考察、专题调研、志愿服务、专业提升”四类按年级、分类别的组队参与方式,建立起了“校级重点+学院重点+学生自筹+个人实践”的派遣模式,全校共组建各类实践团队562支,个人实践1500余人,总计参与6900余人,参与规模有效覆盖了一届本科和研究生,构建起了学生普及性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新机制。
其中,东北大学学生干部骨干“星火之旅”实践团、“印象辽宁”助力辽沈振兴考察团两支团队获批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重点团队;有12支团队被确立为辽宁省和沈阳市重点培育团队,有16支团队获得远洋之帆公益实践奖、青年中国行、调研中国等专项基金资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暑假,东大学子们奔赴祖国各地,用行动践行八字真经,将青春投身到四个全面的伟大中国梦之中。
篇4: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_【1】
20第十三届百团百题社会实践,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会以“庆抗战胜利70周年—论计算机技术对现代部队发展的作用”为主题,进行实践。团队成员赴江浙沪皖,分工合作,采集资料进行问卷调查,最后汇总所收集的材料并及时进行总结完成此次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淮海战役在解放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团队部分成员在7.14号早晨乘车前往位于徐州的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参观,纪念馆共展出珍贵文物、历史照片及油画、国画、雕塑等2200余件,包括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手稿,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作战用的电台,韩联生等86名烈士的遗像、遗物等。战役实施部分以大量翔实、珍贵的历史照片、革命文物和艺术作品,真实再现了淮海战役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央军委和总前委的卓越指挥才能,形象反映了我军指战员英勇无畏、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
成员们首先参观了缅怀先烈厅。缅怀先烈厅陈列了86位烈士的生平事迹,遗像和遗物,陈列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参观纪念馆,缅怀先烈的珍贵图片。战役中,3万多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当中,有身经百战,屡建战功的军事指挥员;有以身作则,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工作者;有视死如归,冲锋陷阵的战斗员,有不畏艰险,保证供给的后勤人员……他们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建立了不朽功勋,他们的光辉业绩将永载史册,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壮丽事业中奋勇前进。烈士英名录中记载着31006名烈士的英名。
随后成员们来到了国防教育厅,深入学习了国防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通过学习,我们明白了,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建设强大国防的重要前提;科学技术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动力;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力量源泉;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
怀着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成员们在展厅里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领略徐州市历史的古今变迁,那些抗战的事迹与精神以它传承的力量影响着这座城,最后在淮海战役纪念碑前合影留念。
徐州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此次徐州之行既是计科院学生会团队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推动淮北师范大学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科学化、规范化、课程化建设做出了有效探索和积极贡献
另一边,团队成员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庆师范学院和安徽大学。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夏令营期间听取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黄如花教授以“如何利用信息提升研究生学习与研究质量”为题做报告。她以大学生必备的专业素养和信息素养开场,从拓展课堂学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确保选题前沿、学科前沿探测等多方面,结合各种数据资源和网络工具,介绍了信息资源在科研中的应用。
成员们通过详细了解了科学岛的发展历程和总体概况,并与围棋机器人、街舞机器人等进行互动,亲手在激光演示仪上进行实验模拟。多种互动活动让同学们对科学岛有了全方位了解,在提升了科研兴趣的同时,更加深化了对社会实践主题的诠释与理解,希望可以努力将所学的知识与现代军事的关系更好的把握,更好的运用在日常的实践当中。
团队成员深入高校企业社区展开调研与访谈。调研不仅是发问卷,更是一种对话,在调研过程中,成员们坚持微笑访问,以最亲切的态度和受访对象交流。问卷的数量虽不庞大,但一份份微笑的力量都是同学们对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支持的源泉。通过调研,社会实践成员们了解了调查人群在计算机方面的了解,交流了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军事发展中的应用度,畅谈了计算机在军事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以及计算机对现代部队发展的影响与作用,升华了社会实践的主题与意义。
在上海复旦大学,通过参观与交流,社会实践成员们了解到复旦大学的计算机学院始终秉承复旦大学深厚的学术底蕴和人文传统,依托自身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面向国际前沿和学科发展趋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社会实践成员们与高校老师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了许多和计算机以及现代军事有关的内容;在互动中,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收获成长,高校间思想的碰撞,就在这不断的探索中星火相传。
在浙江,团队成员参观了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并获准进入位于第二教学大楼内的浙大航天科技高新技术开发中心,遵循保密原则,很遗憾的是未能拍到内部设施,通过对留校老师和学生们的问卷调查和谈话中,了解到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他们日常教学、科研生活的不可或缺的工具,尤其是在航空航天设计这样的高精尖领域。
不仅在大学,另一部分成员前往与计算机有关的社会企业进行调研。成员们有的走进有关企业车间公司参观,在员工们的带领下了解计算机在行业中的应用,有的`前往当地的电脑城科技城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调研计算机行业最基层从业人员对行业的看法和对计算机技术未来发展对的展望。在企业访谈过程中,每个公司都毫无例外地谈到了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问题。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大学生仅仅掌握已有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综合的能力。 用人单位很注意学生的持续学习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参加过项目或者实习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等。企业把学习成绩只是作为应聘者学习能力的参考来衡量和把握的,他们更看重一个人面对新事物的再学习能力以及面临新问题的解决能力有没有。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成功的实现了计算机从军用到民用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在军事方面的广泛应用,不仅大力的推动了军事领域的发展速度、增强了部队的战斗能力,而且也实现了部队进攻战略朝着争夺信息资源方向的转变。未来战场环境将变得异常复杂,军事领域中不断增长的复杂度使得军事指挥人员面临数据激增、信息超载的问题,传统的数据处理系统已经不能满足作战需求,新型的计算机技术以及计算机嵌入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军事装备的发展,时刻地影响着国际军事的进程和格局。
篇5: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大学暑期社会实践报告: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时间黯淡了刀光剑影的锋芒,远逝了马嘶鼓鸣的砍杀,吹散了狼烟滚滚的尘埃。那血与泪的抗争,已化为无声的图像,化为冰冷的文字,定格于展览窗口中,融化于残剑折戟中,呈现于我们眼前,重现着过往,让我们细细品味。
不论哪一个民族,定然都有过那么一段血和泪融成的不堪回首的过往。在那个战火遍地的年代,那个死亡的阴霾不散的年代,那个华夏民族饱受蹂躏的年代,一代代的中国人用血肉之躯抵挡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我们的先人用生命换来的新中国正处于高速发展的路上,因经历过灾难而愈发强大。
在中流砥柱馆,在川军抗战馆,在飞虎奇兵馆……在这些保留着历史的声音的地方,一张张图片定格了那时的艰苦环境,一段段文字诉说了那时的不屈抗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从来都不缺乏英雄,正是有了这些铁骨铮铮的汉子,有了这些柔韧坚强的女子,那刻板而又艰涩的历史才变得如此鲜活,如此生机勃勃。岁月苍老了他们的容颜,却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群雕广场,200多位全民族抗日将士英雄群体形象昂首挺立于天地之间,纵贯九州,气宇轩昂,仿佛建立了历史的他们,仍然守护在他们曾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
生于安定年间的我们对于那个年代的生疏有幸因这次的走访调研而消除。一遭走过,就仿佛经历了那一段艰苦的岁月,体验了那如火如荼的抗争。走过一座座展馆,战争的残忍让我们心痛,同胞的`鲜血使我们沉重,这次的经历让我们知道那些事情是不可以忘却的。
只愿战火烧过中华大地,时间抹不去我们的红色记忆。
红色之路——从南理工到建川抗战博物馆
为了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四院联合举办了走访红色抗战纪念地的活动,其中一处重要纪念地是四川成都的建川博物馆。四川籍同学们组成的抗战纪念小组,一同走访了位于成都大邑县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群。
15年7月23日,我们在成都站集合。走过弯路,问了近路,总结出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攻略可供分享。为了减少游客的盲区和误区,为使游客的行程路线更合理、更经济,下面就我们的参观体会谈一谈,仅供参考,希望对后面到民间抗战博物馆的驴友们有所帮助。
1.首先来看看建川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吧!
如何估算到建川博物馆的旅游时间?交通工具、旅游路线是其次,让我们先看下博物馆的地理位置。坐落在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的建川博物馆,位于广阔丽致的安仁古镇,以公交为主要交通工具。
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Jianchuan Museum Cluster),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博物馆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10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9件。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5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票价80元,学生证、军人证优惠打半折。
建川博物馆聚落25个博物馆2个主题广场分别由矶崎新、切斯特·怀东、邢同和、张永和、彭一刚、马国馨等国内国际知名建筑大师、雕塑大师担纲设计,创造国家级建筑、雕塑精品。建川博物馆聚落现馆藏珍贵文物超过10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329件,这在国内民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建川博物馆聚落匠心独具地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单纯的“博物馆”的概念,不仅超乎想象地在国内第一次将多达20余个博物馆汇集在一起,而且还进一步将各种业态的配套如酒店、客栈、茶馆、文物商店等各种商业等汇集在一起,让这些配套设施呈现亚博物馆状态,形成一个集藏品展示、教育研究、旅游休闲、收藏交流、艺术博览、影视拍摄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 新概念博物馆和中国百年文博旅游及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除夕当天闭馆一天,节假日不休息。同时,建川博物馆聚落与老街、老公馆群街坊构成的古镇旅游区、刘文彩和刘文辉公馆田园风光区形成了安仁古镇的三大旅游版块。
建川博物馆馆长樊建川曾说:“建博物馆、收藏文物是为了记录和还原历史,这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而是为了让每个人的心灵都直面民族创伤,让战争的记忆成为民族的思想资源.”并且,樊建川建馆的宗旨是让世人铭记历史:“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历史。
3.那些观览时的不容错过
建川博物馆群目前开放的博物馆包括四个馆藏系列:抗战系列、抗战故事、红色年代系列和民俗文化系列和两个主题馆:5.12汶川大地震馆和国防兵器馆。红色年代博物馆系列,设有瓷器陈列馆、生活用品陈列馆、章钟印陈列馆、宣传画陈列馆、票证陈列馆、镜鉴陈列馆、音像品陈列馆等分馆;民俗博物馆系列,设有老公馆家具馆、百年老照片陈列馆,喜文化陈列馆,精美笔筒陈列馆,三寸金莲文物馆、老七十二行馆等分馆。
下面郑重介绍一下我们走过的这些抗战系列展馆:
1、中流砥柱馆(已开放)
该馆规模居各馆之首,展厅面积为2435平方米,是一个橘红色的方形馆,位于主道路最前方,是游客参观的第一站。
它以历史照片、资料、实物、文献以及地道战、地雷战、青纱帐场景复原或实景景观等方式陈列,通过三个主题单元——“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生动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八年抗战情况,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光辉历史。
本馆建筑设计师:邢同和(上海现代集团总建筑师)。代表作:上海博物馆、邓小平纪念馆等。
2、中流砥柱馆(已开放)
该馆位于共产党抗日军队博物馆旁,取意国共合作抗击日军之意,建筑面积1299平方米,是一座素白色的方形建筑。该馆通过文物、图片、历史资料再现当年抗日战场。
第一单元“抗战缘起”,简要介绍1931年至1937年国民政府政府从避战到抗战这段历史,重点介绍国民政府部分爱国将领的局部抗战。第二单元“正面战场”,主要以国民政府军队在抗日战争中的二十二个重大战役为主要展示内容,真实地重现中日军队对决场景。第三单元“空中御敌”,展现了当时空中战场的艰难残酷,和我空军敢于以小搏大、以弱战强的无畏精神。
篇6: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重走抗战路
20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重走抗战路
“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铜壁铁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
太行山下,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XX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赴武乡史实地寻访实践团在校团委副书记马耀斌带领下一行八人在山西省武乡县开展了弘扬太行精神,寻访抗战老兵系列活动。
七月的太行山景色迷人,地处太行腹地,山西武乡县城的八路军纪念馆显得更加庄严肃穆,高大宏伟。人们通过解说员生动的讲解,通过对太行革命老区的走访观察,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脚下这片土地的神奇壮丽,更加深切地缅怀那些长眠于此的革命志士和英烈,缅怀那些为太行山今天的幸福生活而为之奋斗,不惜流血流汗的老一辈革命家。抚今追昔,此次将社会实践目的地选择在山西武乡,翻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和中国革命史,武乡这个名字出现频率颇高。武乡之所以成为华北抗战的指挥中心,是由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和山西地区在抗战历史的重要地位决定地。一是山西是八路军出师华北抗日前线的落脚点,并且在山西初步完成了八路军部署的调整和实行了战略展开。二是山西是八路军向整个华北地区实行战略展开和创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出发地,日军大量入侵华北平原地区后,冀中、冀南、冀鲁豫等根据地也非常需要八路军去最前线抗日,所以说由山西必须向整个华北发展。三是山西是华北敌后抗战的军事指挥和政治领导的中枢所在地,也可以说是战略依托。在中国抗战中,应该说山西是发挥了特别巨大的作用。正是这样,我们才慕名来到山西武乡这片红色的土地,来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为什么选择这里,我想,正是因为这个纪念馆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和华北各根据地八年抗战史实的大型军事专题纪念馆,也是因为这里是八路军总部的所在地。所以希望在这里能够全面系统的了解有关抗战胜利及八路军的历史。
走进八路太行纪念馆,一首气势磅礴的抗日歌曲把你引向那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随着讲解员的讲解,一个个英姿勃勃的八路军战士,一位位英勇顽强的革命先烈,一幕幕血火连天悲壮感人的往事,一次次刀光血影的激战都清晰地浮现在你的眼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组大型铜制雕像,一共有十一人,他们就是新中国的十大元帅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XX同志。他们都曾参加过抗日战争,领导过八路军同日本侵略者的战斗。每个人都神态庄严,气势宏伟,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雕像的背后便是纪念馆,纪念馆共分上下两层,白砖青瓦,样式很像故宫的太和殿。正门的上方便是XX同志亲笔题写的“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馆名。
走进馆内,“太行精神,光耀千秋”四个金色大字便展现在我们面前,顿时觉得这个地方充满了正能量。这里展品众多,囊括了从抗战初期一直到胜利结束期间所有重要的时期。分为日本全面侵华、八路军出师抗日、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等六个展厅,全景式介绍了八路军的形成,结构,领导,发展等各个方面。通过导游的介绍,图片、实物的展示及全景模拟的再现,系统的了解了各个阶段的.发展状况。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八路军115师平型关战役的烽火硝烟,感受到了将士们为取得抗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的喜悦和激动的心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为了转移群众壮烈牺牲的感人事迹,感受到了八路军全体指战员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危,舍生忘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日军残忍实行“三光”政策所造成的万人坑,感受到了当时人民群众的无助与悲恸。
我边走边看,边走边听,仔细的了解每幅图片,每件实物背后的故事。在左权同志的雕像前,我停下脚步,望着他那挺拔的脊梁和深邃的眼眸,听着导游介绍着他不平凡的一生。顿时我的眼眶湿润了,一位八路军的副总参谋长为了群众的安危,亲临前线,将生死置之度外,最后壮烈牺牲。这就是人民军队啊,这就是为人民更好的生活而奋勇杀敌的八路军啊!在平型关战役的模拟实景面前,看着115师的将士们埋伏在山沟的两侧等待坂垣师团出现的时候,我的心也紧张了起来;在将士们拿起大刀冲下山与日本侵略者展开白刃战的时候,那种扣人心弦让我的内心被一股强大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所震撼。这就是英勇顽强的八路军,这就是拥有民族精神和马列思想信仰的人民军队所迸发出来的强大力量!
“你们活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这是朱德同志的一句话,它被醒目地刻在纪念馆烈士英名录的一栏上方。其实在太行八年抗战历史当中,涌现的革命前辈,革命人物远不仅仅这些,还有不少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没有载入史册,他们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却默默无闻,正是这些英雄的八路将士,英雄的太行人民用自己的鲜血和汗水创造出战争史的奇迹,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太行山不会忘记抗战期间在这里战斗和生活过的老一辈革命家,不会忘记在这里浴血奋战,艰苦创业的八路军将士和太行人民,他们英名永垂青史,光辉业绩万古流芳,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我们将踏着先辈的足迹,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奋勇前进。
八路军纪念馆在雄伟壮丽的太行山区、如诗如画的漳河水畔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整整两个半小时,我都沉浸在震撼和感动之中,震撼于日军的残暴,感动于八路军的英勇无畏。纪念馆的609幅照片、1091件文物以及大量油画、雕塑、历史场景、视频影像资料,全景式展现了八路军及华北根据地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光辉历史,反映了八路军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所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使我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对于八路军的认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记得央视七套的《百战经典》里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因为珍爱和平,我们回首战争”。XX总书记也曾说过:“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展望未来”。作为青年学生的我们,更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党和国家重视和强调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今天。
我们应该牢记像“太行精神”这样的伟大抗战精神,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继承和发扬抗战精神,将这种精神与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把八路军将士战胜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当今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相结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篇7:纪念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纪念抗战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范文一】
7月20日,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致远传承寻访团一行10人在海口市人民公园开展抗战七十周年问卷调查活动。活动期间突下暴雨,避雨之时偶遇爱国且博学的孙老先生。
孙老先生大约六十出头,头戴一顶白色圆形凉帽,身穿一件白色T恤,外加一条黑色短裤,脚着一双运动鞋。红润气色倍显年轻,给人特别的亲切感。尤令在场学生深受启发的当属同孙老先生的交谈言论。
孙老先生以爱国开篇,讲述了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并遭受侵略的根本原因乃是儒道精神的缺失。他还勉励当代大学生要了解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古代圣贤及其著作。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孔子的《论语》等都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奉为经典之作。随即生动形象的为大家讲述了孔子《论语》第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的'具体内涵。老先生说:我们理解古文不能像苏轼诗中所写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把握要义,扎实学好文化知识。
通过和孙老先生的交流学习,寻访团各位成员都受益匪浅。并且也深深意识到当代青年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只有努力学习,积极实践,争做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者,才能有利于自己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国家繁荣富强。
【范文二】
207月20日,海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致远传承队”在雨天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寻访活动。
这一站,寻访团来到位于琼山区云龙镇的玉仙村,走进云龙,走近村民,探寻当年那一战的记忆。寻访团分组寻找抗战老兵及其家属。雨中,我们通过村民的指引,来到了沈因明老先生家中,沈老先生是“潭口渡口第一枪”烈士的家属(堂侄子),曾经为当地的老师。沈老先生提到,当年的潭口渡口是主要交通站,潭口渡口第一枪足足打了一天,随后在此地建立了琼崖地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随后也建立了琼崖地区第一个党支部。另外,沈老先生极为生动地描述了当时全村人民热情迎接招待中国共产党战士们的情景,拆门铺浮桥帮助战士们渡南渡江,后山盖茅房解决战士的住宿等具体情况。热情淳朴的沈老先生为我们讲诉了他所经历并了解的故事,并在寻访团返程前送上了自家种的瓜果。
潭口渡口第一枪,吹响了琼崖纵队抗战革命的号角。英勇战士们为保护人民、保卫国家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英雄故事将永远留存。本次寻访活动意在走近抗战人物,触摸抗战历史,通过进一步的调研与宣传,唤醒当代学子珍爱和平,强我中华的情怀。抗战英雄是我们心中一座晶莹的丰碑,为当年战斗的英雄先烈们致敬。
篇8:毛概暑期红色抗战社会实践报告
毛概暑期红色抗战社会实践报告
弘扬中国梦,实践走基层。日前,管工学院“红色之旅”社会实践队来到革命老区泾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理想信念教育、专业实践,义务支教、社会调研等。志愿者们的活动得到了当地干群和小学生的广泛好评,社会实践队员们通过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实现全面成长。
追寻红色足迹
该院社会实践队冒雨重走新四军革命道路,追寻红色足迹,重温红色历史。通过追寻红色足迹,队员们的身心都受到了洗礼,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所走过的苦难辉煌历程,领会了无数革命先烈为理想和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高尚情怀,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勤奋学习和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
爱心支教助学
社会实践队深入到由全国第二届道德模范王直老先生创办的王直助教中心开展义务支教活动。他们深入到留守儿童的身边,和留守儿童做知心朋友,并向孩子们介绍大学的生活,指导他们的学业,鼓励留守儿童好好学习,将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大学。义务支教活动得到了王直老先生的认可和留守儿童的欢迎。
在王直助教中心支教的过程中,我校社会实践队还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暑期实践队进行了探讨和交流,青年之间通过交流互动实现了共同成长,结下良好的友谊。
深入工厂一线
社会实践团队还深入到管工学院产学研合作单位---安徽皖南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参观学习。实践队员在公司技工的带领下深入工厂一线了解电机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通过参观和学习,实践队员充分感觉到实践的意义和课堂学习的重要性,并表示要在以后的学习做到学以致用,理论与实际结合。同时也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领导做了交流,对大学职业发展空间等问题做了全面的了解。通过就业见习活动,进一步加强与产学研单位的联系,深厚了社会实践的内涵。
生活幸福度调研
社会实践队在泾县还进行了有关幸福度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实践队员深入工厂一线员工、社区居民、留守儿童进行调查问卷和访谈。在调研过程中,同学们与当地群众拉家常、话发展,对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调研中接受了教育,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实践队员还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调研材料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和研究,并形成综合调研报告。
社会实践期间,院党委书记xx和院学生工作负责人xx一行专程前往泾县看望慰问社会实践队员,勉励队员们要珍惜实践机会,多观察、勤思考,在服务基层群众的过程中提升综合素质。
篇9: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重走革命路,追忆革命先烈
7月25日,寻访团到达山东威海刘公岛。刘公岛上主要是纪念甲午中日战争与北洋水师的,当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就发生在其东部海域。在邓世昌的雕像下,我们显得如此渺小。
如今的刘公岛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观光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纪念甲午中日战争的纪念馆、北洋水师提督署和丁汝昌寓所旧址、北洋水师铁码头和古炮台等等。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我们走遍了每一个角落,重温了每一丝记忆,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对于我们而言,刘公岛早已不是一座简单的'岛屿,是曾经一切辉煌的象征。他所带来的是无数的感叹与崇敬。
就在这短短一天的时间当中,我们恰巧赶上在刘公岛举办的“纪念中日甲午战争120周年全国书法大赛颁奖典礼”并且观看了此次颁奖盛宴。没能看到那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但能见识到这种活动已经是很大的荣幸,在这一天中,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感动,更是欢乐。
寻访先烈故乡,重温历史印记
实践活动第二天我们来到了王尽美烈士的故乡——山东诸城。王尽美是山东党组织早期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站在这里,用崇敬的心去重温每一份记忆。
看着队员们怀着无比崇敬激动的心认真观摩每一件历史文物,想必每个人都会感动,今天的幸福是先烈们用多少汗水与鲜血换来的,而我们能做的只有珍惜与学习。
我们不会忘,永远坚信着
短短的寻访活动很快就结束了,这次实践活动让每个成员都获益匪浅。不管是拥有很多博物馆、纪念馆的刘公岛,还是充满历史感的烈士纪念馆都让成员们感受到了先烈们的伟大,体会到了中国人的顽强不灭精神,不管是那是备受欺凌的我们,还是如今渐渐强大的我们,永远不变的是深埋在心底的永不言败的灵魂。想要真正的了解抗战的深刻精神,仅仅几天是远远不够的,今后,寻访团会更多地参加实践活动,更多地寻访红色足迹,将铭记抗战传达到每个人的心中。
【纪念抗战胜利湖南红色景点社会实践报告】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