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汇报报告>桥梁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参考

桥梁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参考

2024-08-16 07:46:04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胡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桥梁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参考,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桥梁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桥梁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参考

篇1:桥梁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参考

桥梁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参考模板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目的及现状

我国的桥梁具有悠久的历史,自西周、春秋开始,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创始时期。此时的桥梁除原始的独木桥和汀步桥外,主要有梁桥和浮桥两种形式。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多数只能建在地势平坦,河身不宽、水流平缓的地段,桥梁也只能是写木梁式小桥,技术问题较易解决。而在水面较宽、水流较急的河道上,则多采用浮桥。

到了秦、汉时期,包括战国和三国,是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灿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的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战国时铁器的出现,也促进了建筑方面对石料的多方面利用,从而使桥梁在原木构梁桥的基础上,增添了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不仅如此,它的重大意义,还在于由此而使石拱桥应运而生。石拱桥的创建,在中国古代建桥史上无论是实用方面,还是经济、美观方面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石梁石拱桥的大发展,不仅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桥的使用时间,还提高了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因此,秦汉建筑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术的出现,实际上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故从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约莫在东汉时,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一大批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桥梁相继建成,标志着我国的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近几年建成的特大桥梁,不少在世界桥梁科技进步中具有显著地位。诸如重启朝天门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刚拱桥,并创造了该类桥梁十余项世界第一;苏通大桥以主跨1088m为世界第一跨度斜拉桥,同时成为世界上连续长度最大的双塔斜拉桥。

一座座桥,实现了天堑的跨越,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美化了秀美山川,为我国疆域的沟通和经济的腾飞起着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在桥梁设计阶段采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有效的快速优化和仿真分析,运用智能化制造系统在工厂生产部件,利用GPS和遥感技术控制桥梁施工。目前,我国桥梁建设正在与国际接轨,开始向大跨、新型、轻质和美观方向发展。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桥梁事业还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1.2 意义

题目所涉及的桥梁位于黑龙江省逊克县境内,逊克县与俄罗斯阿穆尔州“三市五区”遥相呼应,是国家一类口岸,该地区农产品丰富,盛产鳊花,逊克金南瓜, 逊克玛瑙,水獭皮等山林中有马鹿、黑熊、犴、狍子、林蛙等野生动物。森林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桦树、椴树、杨树等,林中盛产蕨菜、老山芹等山野菜。同时逊克大平台雾凇景观也是旅游的的好地方,该桥的建成,将河两岸之间的交通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两地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给两地以及周边辐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起到积极作用。

2 文献综述

2.1.1连续梁桥的特点

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的梁桥,属于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有卸载的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因而梁高可以减小,由此可以增大桥下净空,节省材料,且刚度大,整体性好,超载能力大,安全度大,桥面伸缩缝少,并且因为跨中截面的弯矩减小,使得桥跨可以增大。连续梁桥是中等跨径桥梁中常用的一种桥梁结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其主要结构形式,它具有接缝少、刚度好、行车平顺舒适等优点,在30-120m跨度内常是桥型方案比选的优胜者。而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T型梁、箱型梁、空心板桥三座常规跨径简支梁桥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为拓宽横张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将其应用到更大跨度的连续梁桥中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2.1.2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预应力桥梁中的一种,它具有整体性能好、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特别是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桥面伸缩缝少,行车舒适等优点。加上这种桥型的设计施工均较成熟,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能得到控制,成桥后养护工作量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适用范围一般在150m以内,上述种种因素使得这种桥型在公路、城市和铁路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采用。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有强大的竞争能力,主要的因素有:

(1)预应力混凝土充分发挥了高强材料的特性,具有可靠的强度,刚度及抗裂性能。结构在车辆运行中噪音小,维修工作量少。

(2)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方法已达到很先进的水平,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已使它的施工周期大大缩短,显示出巨大经济效益。

(3)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适用于各种结构体系,而且还在不断创新出体现预应力技术特点的新型结构体系。

(4)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可充分利用材料可塑的特点,在建筑上有丰富、多采的表现潜力。

2.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2.2.1连续梁桥简介

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的梁桥,属于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有卸载的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因而梁高可以减小,由此可以增大桥下净空,节省材料,且刚度大,整体性好,超载能力大,安全度大,桥面伸缩缝少,并且因为跨中截面的弯矩减小,使得桥跨可以增大。

2.2.2简支转连续桥发展

简支转连续梁桥作为一种特殊的连续梁桥,综合了简支梁桥与连续梁桥的优点,具有造价低、整体性好、桥面接缝少、工期短等优点,已在高速公路上广泛使用。近年来,由于预应力体系的不断更新,新技术的应用,新的施工工艺的完善,吊装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简支转连续梁桥更经济适用。该结构较之于简支梁桥具有变形小、刚度大、伸缩缝少、行车平顺等特点,能适应高速公路的行车要求,而且桥墩上由两排支座减少为一排,结构中的钢束数基本相当;较之于现浇连续梁具有受力明确,受混凝土收缩徐变、支座沉陷等影响较小的特点,施工简便,不需搭脚手架,施工质量容易控制,而且可以不阻断桥下交通。其主梁可以在下部结构施工的同时进行预制、成批生产,缩短施工周期,有效提高建桥速度。因此,简支转连续施工的桥梁在高速公路中等跨径的桥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结构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快速已得到工程界的认可。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大量中等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方案常常作为优胜方案而被采用。为了适应中等跨径长桥的建设需要,出现了全跨径长度的梁或板的预制构件,形成了将整跨梁或板架设于支座就位后“拼装“成连续梁的逐孔施工方法。这种整跨梁预制、架设就位后,在支座处通过现浇接头、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值后张拉预应力实现结构连续的施工方法,即是我们常说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法。为了与常规的施工方法形成的连续梁结构体系区分开来,我们把这种施工方法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随着中等跨径桥梁建设的需要,和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法所固有的优点,因而受到了设计者和施工者的欢迎。

2.3先简支后连续梁桥

采用预制装配施工的连续梁桥,同其它体系的桥梁相比,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在实际工程中它具有许多优点:

(1)由于采用预制构件,因而可以在预制场内批量生产,这样则便于统一生产管理并严格控制预制构件的尺寸。采用标准构件时更有利于技术操作、提高预制速度、节省模板费用。

(2)由于在下部结构施工的同时便可进行上部构件的预制,因而节省了施工时间,加快了施工速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整片梁的吊装就位仅需要吊装设备,简支梁的预应力筋张拉可在工厂进行,而负弯矩的布置或张拉可在梁上进行,因而减少了旌工设备,又可避免造成地面障碍,在拥挤的市区或风景区以及城市立交桥等一些要求旌工中不能中断交通的工程中特别适用。

(4)避免采用大量的脚手架,可保护环境,节省费用。

(5)同其它方法施工的连续梁一样,这种方法施工形成的连续梁同样具有刚度大、收缩缝少、变形小的优点,可提高车速,使行车舒适。

(6)由于是在工厂预制,首期预应力的`张拉至浇筑接缝、后连续预应力的张拉时己有相当的龄期,因而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对结构体系的影响,而简支梁的预应力筋对结构不产生次力矩,可使结构设计简便。

(7)基础沉降对结构的影响小。由于这种结构体系是梁的恒载按简支梁传力,而仅仅是活载和二期恒载(桥面铺装、栏杆、安全带)是按连续梁结构传力,因而结构的受力性能优越,适合于软土上的建设。

近几年国内所修建的高等级公路的大、中桥几乎都是采用此方法施工的。在交通运输工程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推广此方法必将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使标准化桥梁设计前进了一大步。

2.4 箱梁的优点

我国公路建设近年来发展迅速,大跨径梁桥、吊桥、斜拉桥的设计、施工水平不断提高,但中等跨径桥梁的设计、施工水平发展相对缓慢,结构形式仍然以简支空心板和简支T梁为主,一些中小跨径大桥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箱梁和支架现浇连续梁。简支梁桥设计、施工简便,工期短。但桥面伸缩缝较多,行车条件差;跨中弯矩大而墩顶弯矩为零,结构受力不合理;梁高仅受跨中截面弯矩控制,其它截面材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在中小跨径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中多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箱梁和支架现浇连续梁,但这两种形式都有一定的不足。装配式连续梁桥是将预制梁与现浇梁相结合的全新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综合了其他两种形式的优点,弥补了它们的不足,是中等跨径梁桥设计与施工的新理念、新方法。 简支箱形截面梁以其优良的力学特性-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大的抗扭性能和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节省材料、架设安装方便,跨越能力较大、桥下视觉效果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桥梁和高等级公路立交桥的上部结构中。建筑高度较低,易保养和维护,桥下视觉效果好。受力明确等截面形式,可大量节省模板,加快建桥进度,简易经济。构造简单,线形简洁美观桥梁的上、下部可平行施工,使工期大大缩短;无需在高空进行构件制作,质量以控制,可在一处成批生产,从而降低成本。适用于对桥下视觉有要求的工程,适用于各种地质情况;用于对工期紧的工程;对通航无过高要求的工程。

3.设计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1.1.桥面布置

路基宽28m,桥面净宽27m。2×[0.5m(防撞墙)+12.25m+0.75m(护栏)]+1.0m(中间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荷载,跨径40m,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连续箱梁。梁距4.5m,梁高1.8m,一跨6片梁。

3.1.2.计算阶段

1、确定计算图示

2、内力计算

(1)恒载内力计算

(2)活载内力计算

(3)附加内力计算

(4)结构次内力计算

3、内力组合,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4、配筋设计

5、应力验算

6、强度验算

3.1.3下部结构设计

3.1.4施工图绘制

3.1.5.设计计算书编写过程

通过以上五部分的设计内容,使得新立农场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基本完成。

3.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预应力钢筋的计算与布置;

2、连续梁桥恒载状态下内力、位移的计算;

3、本次设计采用电算,应用桥博软件建模;

4、各部分验算

3.3解决措施

按时并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设计,关键是要按照进度和老师的指导开展工作。因为设计经验匮乏,设计过程中保持与老师的联系,经常与老师进行沟通,并积极搜集与专业相关的资料,例如规范、学术论文、设计案例等,从而做到对设计任务的全面系统把握。对软件的使用,要向老师请教并经常练习达到所需熟练要求。

4 技术路线

本设计根据给定的桥位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特点,通过对桥位原始资料的分析,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等交通部最新颁发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及相关施工技术指南,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依次进行桥梁总体设计、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施工方案设计,撰写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施工图纸,由此完成一座桥梁施工图设计。

4.1总体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书给的历年年最大流量资料,在海森机率格纸进行经验频率曲线、理论频率曲线的绘制,根据设计洪水频率计算设计洪水流量。根据河段特征按经验公式计算满足水文要求的最小桥孔净长,计算满足不通航要求的最小桥面标高,计算最低冲刷线标高。最后将计算结果绘在桥孔布置图上,要求纵横比例一致。

4.2结构设计

在桥梁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之后,须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包括受力分析计算,配筋计算及结构验算。用计算结果验证所选的结构尺寸及材料性能、配筋量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不满足规范要求则必须对设计进行修改。

4.3施工方案设计

本阶段的施工方案设计,仅对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进行宏观考虑.

4.4设计说明书编写,施工图绘制

须对设计计算内容做全盘的系统整理,设计说明书按学校有关规定格式书写,图纸应根据工程制图标准与规定绘制,最后正式装订成册。

5 进度安排

1、领取毕业设计任务书 .12.19

2、提交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并答辩 .3.14~2013.3.25

3、毕业设计时间 2013.26~2013.6.15

毕业设计进度时间分配表

序号 工作内容 时间安排 有效工作天数(天)

1 结构选型 3月26日~3月28日 3

2 总体设计 3月29日~4月03日 4

3 施工方法设计 4月04日~4月06日 3

4 尺寸拟定内力计算 4月07日~4月16日 8

5 上部配筋设计及验算 4月17日~5月13日 16

6 下部结构设计 5月14日~5月21日 7

7 绘制施工图 5月22日~6月01日 9

8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月02日~6月12日 7

9 上交毕业设计资料 6月13日~6月14日 2

10 毕业设计评阅 6月15日~6月15日 1

合 计 3月26日~6月15日 60

4、毕业答辩时间 2013.6.18~2013.6.21

6 参考文献

[1]Wei-xinRen,Hong Hao,Xin-Qun Zhu.Structuaral Condition Assessment Monitoring and Improvement [M].Beijing:Science Press,.

[2]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J]. American::July.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规范(JTG D62-)[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S].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准.公路桥涵通用技术规范(JTG D60-2004)[S].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规范(JTG D62-2004)[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2004)[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准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9]颜东煌,田仲初,李学文.桥梁结构电算程序设计 [M].北京: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10]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1]范立础,顾安邦.桥梁工程(上、下册)(土木工程专业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2] 肖争荣.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5).

篇2:道路桥梁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

2.2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

2.2.1连续梁桥简介

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的梁桥,属于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有卸载的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因而梁高可以减小,由此可以增大桥下净空,节省材料,且刚度大,整体性好,超载能力大,安全度大,桥面伸缩缝少,并且因为跨中截面的弯矩减小,使得桥跨可以增大。

2.2.2简支转连续桥发展

简支转连续梁桥作为一种特殊的连续梁桥,综合了简支梁桥与连续梁桥的优点,具有造价低、整体性好、桥面接缝少、工期短等优点,已在高速公路上广泛使用。近年来,由于预应力体系的不断更新,新技术的应用,新的施工工艺的完善,吊装能力的不断提高,使得简支转连续梁桥更经济适用。该结构较之于简支梁桥具有变形小、刚度大、伸缩缝少、行车平顺等特点,能适应高速公路的行车要求,而且桥墩上由两排支座减少为一排,结构中的钢束数基本相当;较之于现浇连续梁具有受力明确,受混凝土收缩徐变、支座沉陷等影响较小的特点,施工简便,不需搭脚手架,施工质量容易控制,而且可以不阻断桥下交通。其主梁可以在下部结构施工的同时进行预制、成批生产,缩短施工周期,有效提高建桥速度。因此,简支转连续施工的桥梁在高速公路中等跨径的桥梁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结构的合理性和施工的快速已得到工程界的认可。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大量中等跨径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方案常常作为优胜方案而被采用。为了适应中等跨径长桥的建设需要,出现了全跨径长度的梁或板的预制构件,形成了将整跨梁或板架设于支座就位后“拼装”成连续梁的逐孔施工方法。这种整跨梁预制、架设就位后,在支座处通过现浇接头、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值后张拉预应力实现结构连续的施工方法,即是我们常说的“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法。为了与常规的施工方法形成的连续梁结构体系区分开来,我们把这种施工方法形成的结构体系称为“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随着中等跨径桥梁建设的需要,和先简支后连续施工方法所固有的优点,因而受到了设计者和施工者的欢迎。

2.3先简支后连续梁桥

采用预制装配施工的连续梁桥,同其它体系的桥梁相比,先简支后连续结构体系在实际工程中它具有许多优点:

(1)由于采用预制构件,因而可以在预制场内批量生产,这样则便于统一生产管理并严格控制预制构件的尺寸。采用标准构件时更有利于技术操作、提高预制速度、节省模板费用。

(2)由于在下部结构施工的同时便可进行上部构件的预制,因而节省了施工时间,加快了施工速度,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3)整片梁的吊装就位仅需要吊装设备,简支梁的预应力筋张拉可在工厂进行,而负弯矩的布置或张拉可在梁上进行,因而减少了旌工设备,又可避免造成地面障碍,在拥挤的市区或风景区以及城市立交桥等一些要求旌工中不能中断交通的工程中特别适用。

(4)避免采用大量的脚手架,可保护环境,节省费用。

(5)同其它方法施工的连续梁一样,这种方法施工形成的连续梁同样具有刚度大、收缩缝少、变形小的优点,可提高车速,使行车舒适。

(6)由于是在工厂预制,首期预应力的张拉至浇筑接缝、后连续预应力的张拉时己有相当的龄期,因而减少了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对结构体系的影响,而简支梁的预应力筋对结构不产生次力矩,可使结构设计简便。

(7)基础沉降对结构的影响小。由于这种结构体系是梁的恒载按简支梁传力,而仅仅是活载和二期恒载(桥面铺装、栏杆、安全带)是按连续梁结构传力,因而结构的受力性能优越,适合于软土上的建设。

近几年国内所修建的高等级公路的大、中桥几乎都是采用此方法施工的。在交通运输工程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推广此方法必将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使标准化桥梁设计前进了一大步。

2.4 箱梁的优点

我国公路建设近年来发展迅速,大跨径梁桥、吊桥、斜拉桥的设计、施工水平不断提高,但中等跨径桥梁的设计、施工水平发展相对缓慢,结构形式仍然以简支空心板和简支T梁为主,一些中小跨径大桥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箱梁和支架现浇连续梁。简支梁桥设计、施工简便,工期短。但桥面伸缩缝较多,行车条件差;跨中弯矩大而墩顶弯矩为零,结构受力不合理;梁高仅受跨中截面弯矩控制,其它截面材料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目前,在中小跨径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中多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箱梁和支架现浇连续梁,但这两种形式都有一定的不足。装配式连续梁桥是将预制梁与现浇梁相结合的全新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形式综合了其他两种形式的优点,弥补了它们的不足,是中等跨径梁桥设计与施工的新理念、新方法。 简支箱形截面梁以其优良的力学特性-具有较大的刚度和强大的抗扭性能和结构简单,受力明确、节省材料、架设安装方便,跨越能力较大、桥下视觉效果好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城市桥梁和高等级公路立交桥的上部结构中。建筑高度较低,易保养和维护,桥下视觉效果好。受力明确等截面形式,可大量节省模板,加快建桥进度,简易经济。构造简单,线形简洁美观桥梁的上、下部可平行施工,使工期大大缩短;无需在高空进行构件制作,质量以控制,可在一处成批生产,从而降低成本。适用于对桥下视觉有要求的工程,适用于各种地质情况;用于对工期紧的工程;对通航无过高要求的工程。

3.设计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3.1.1.桥面布置

路基宽28m,桥面净宽27m。2×[0.5m(防撞墙)+12.25m+0.75m(护栏)]+1.0m(中间带),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荷载,跨径40m,上部结构采用装配式连续箱梁。梁距4.5m,梁高1.8m,一跨6片梁。

3.1.2.计算阶段

1、确定计算图示

2、内力计算

(1)恒载内力计算

(2)活载内力计算

(3)附加内力计算

(4)结构次内力计算

3、内力组合,包括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4、配筋设计

5、应力验算

6、强度验算

3.1.3下部结构设计

3.1.4施工图绘制

3.1.5.设计计算书编写过程

通过以上五部分的设计内容,使得新立农场桥两阶段施工图设计基本完成。

3.2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预应力钢筋的计算与布置;

2、连续梁桥恒载状态下内力、位移的计算;

3、本次设计采用电算,应用桥博软件建模;

4、各部分验算

3.3解决措施

按时并保质保量的完成毕业设计,关键是要按照进度和老师的指导开展工作。因为设计经验匮乏,设计过程中保持与老师的联系,经常与老师进行沟通,并积极搜集与专业相关的资料,例如规范、学术论文、设计案例等,从而做到对设计任务的全面系统把握。对软件的使用,要向老师请教并经常练习达到所需熟练要求。

4 技术路线

本设计根据给定的桥位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特点,通过对桥位原始资料的分析,依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公路桥涵通用设计规范》等交通部最新颁发的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及相关施工技术指南,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依次进行桥梁总体设计、上部结构设计、下部结构设计、施工方案设计,撰写设计说明书,绘制设计施工图纸,由此完成一座桥梁施工图设计。

4.1总体设计

篇3:道路桥梁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

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 目的及现状

人类的生活及发展必离不开衣食住行,而随着历史车轮的滚滚向前,出行逐渐成为人们的必然成为,这就自然的要求道路和桥梁的建设要跟上历史的脚步,桥梁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桥梁是用于跨越障碍物(如河流、海峡、山谷、道路等)而使道路保持连续的人工构造物,俗称道路咽喉,它便利了两岸的往来,又不阻挡山间水上的原有交通。桥梁既是一种交通功能性的构造物,也是一座立体的造型艺术工程。桥梁往往是一个城市或国家(地区)的象征。

我国的桥梁具有悠久的历史,自西周、春秋开始,包括此前的历史时代,这是古桥的创始时期。此时的桥梁除原始的独木桥和汀步桥外,主要有梁桥和浮桥两种形式。当时由于生产力水平落后,多数只能建在地势平坦,河身不宽、水流平缓的地段,桥梁也只能是写木梁式小桥,技术问题较易解决。而在水面较宽、水流较急的河道上,则多采用浮桥。

到了秦、汉时期,包括战国和三国,是古代桥梁的创建发展时期。秦汉是我国建筑史上一个璀灿夺目的发展阶段,这时不仅发明了人造建筑材料的砖,而且还创造了以砖石结构体系为主题的拱券结构,从而为后来拱桥的出现创造了先决条件。战国时铁器的出现,也促进了建筑方面对石料的多方面利用,从而使桥梁在原木构梁桥的基础上,增添了石柱、石梁、石桥面等新构件。不仅如此,它的重大意义,还在于由此而使石拱桥应运而生。石拱桥的创建,在中国古代建桥史上无论是实用方面,还是经济、美观方面都起到了划时代的作用。石梁石拱桥的大发展,不仅减少了维修费用、延长了桥的使用时间,还提高了结构理论和施工技术的科学水平。因此,秦汉建筑石料的使用和拱券技术的出现,实际上是桥梁建筑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故从一些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约莫在东汉时,梁桥、浮桥、索桥和拱桥这四大基本桥型已全部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迅猛发展,作为公路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桥梁建设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我国大跨径桥梁的建设进入了一个最辉煌的时期,一大批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桥梁相继建成,标志着我国的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近几年建成的特大桥梁,不少在世界桥梁科技进步中具有显著地位。诸如重启朝天门大桥是世界最大跨度刚拱桥,并创造了该类桥梁十余项世界第一;苏通大桥以主跨1088m为世界第一跨度斜拉桥,同时成为世界上连续长度最大的双塔斜拉桥。

一座座桥,实现了天堑的跨越,缩短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美化了秀美山川,为我国疆域的沟通和经济的腾飞起着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在桥梁设计阶段采用高度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手段,进行有效的快速优化和仿真分析,运用智能化制造系统在工厂生产部件,利用GPS和遥感技术控制桥梁施工。目前,我国桥梁建设正在与国际接轨,开始向大跨、新型、轻质和美观方向发展。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桥梁事业还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1.2 意义

题目所涉及的桥梁位于黑龙江省逊克县境内,逊克县与俄罗斯阿穆尔州“三市五区”遥相呼应,是国家一类口岸,该地区农产品丰富,盛产鳊花,逊克金南瓜, 逊克玛瑙,水獭皮等山林中有马鹿、黑熊、犴、狍子、林蛙等野生动物。森林资源种类繁多,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桦树、椴树、杨树等,林中盛产蕨菜、老山芹等山野菜。同时逊克大平台雾凇景观也是旅游的的好地方,该桥的建成,将河两岸之间的交通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两地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给两地以及周边辐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对促进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起到积极作用。

2 文献综述

2.1.1连续梁桥的特点

两跨或两跨以上连续的梁桥,属于超静定体系。连续梁在恒活载作用下,产生的支点负弯矩,对跨中正弯矩有卸载的作用,使内力状态比较均匀合理,因而梁高可以减小,由此可以增大桥下净空,节省材料,且刚度大,整体性好,超载能力大,安全度大,桥面伸缩缝少,并且因为跨中截面的弯矩减小,使得桥跨可以增大。连续梁桥是中等跨径桥梁中常用的一种桥梁结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其主要结构形式,它具有接缝少、刚度好、行车平顺舒适等优点,在30-120m跨度内常是桥型方案比选的优胜者。而横张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在T型梁、箱型梁、空心板桥三座常规跨径简支梁桥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为拓宽横张预应力技术的应用范围,将其应用到更大跨度的连续梁桥中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2.1.2 预应力混凝土梁桥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是预应力桥梁中的一种,它具有整体性能好、结构刚度大、变形小、抗震性能好,特别是主梁变形挠曲线平缓,桥面伸缩缝少,行车舒适等优点。加上这种桥型的设计施工均较成熟,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能得到控制,成桥后养护工作量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适用范围一般在150m以内,上述种种因素使得这种桥型在公路、城市和铁路桥梁工程中得到广泛采用。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有强大的竞争能力,主要的因素有:

(1)预应力混凝土充分发挥了高强材料的特性,具有可靠的强度,刚度及抗裂性能。结构在车辆运行中噪音小,维修工作量少。

(2)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的施工方法已达到很先进的水平,现代化技术的应用已使它的施工周期大大缩短,显示出巨大经济效益。

(3)预应力混凝土桥梁适用于各种结构体系,而且还在不断创新出体现预应力技术特点的新型结构体系。

(4)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可充分利用材料可塑的特点,在建筑上有丰富、多采的表现潜力。

篇4:道路桥梁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

根据设计任务书给的历年年最大流量资料,在海森机率格纸进行经验频率曲线、理论频率曲线的绘制,根据设计洪水频率计算设计洪水流量。根据河段特征按经验公式计算满足水文要求的最小桥孔净长,计算满足不通航要求的最小桥面标高,计算最低冲刷线标高。最后将计算结果绘在桥孔布置图上,要求纵横比例一致。

4.2结构设计

在桥梁总体设计方案确定之后,须对结构进行分析计算。包括受力分析计算,配筋计算及结构验算。用计算结果验证所选的结构尺寸及材料性能、配筋量等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不满足规范要求则必须对设计进行修改。

4.3施工方案设计

本阶段的施工方案设计,仅对施工方法和施工顺序进行宏观考虑.

4.4设计说明书编写,施工图绘制

须对设计计算内容做全盘的系统整理,设计说明书按学校有关规定格式书写,图纸应根据工程制图标准与规定绘制,最后正式装订成册。

5 进度安排

1、领取毕业设计任务书 .12.19

2、提交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并答辩 .3.14~2013.3.25

3、毕业设计时间 2013.26~2013.6.15

毕业设计进度时间分配表

序号 工作内容 时间安排 有效工作天数(天)

1 结构选型 3月26日~3月28日 3

2 总体设计 3月29日~4月03日 4

3 施工方法设计 4月04日~4月06日 3

4 尺寸拟定内力计算 4月07日~4月16日 8

5 上部配筋设计及验算 4月17日~5月13日 16

6 下部结构设计 5月14日~5月21日 7

7 绘制施工图 5月22日~6月01日 9

8 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月02日~6月12日 7

9 上交毕业设计资料 6月13日~6月14日 2

10 毕业设计评阅 6月15日~6月15日 1

合 计 3月26日~6月15日 60

4、毕业答辩时间 2013.6.18~2013.6.21

6 参考文献

[1]Wei-xinRen,Hong Hao,Xin-Qun Zhu.Structuaral Condition Assessment Monitoring and Improvement [M].Beijing:Science Press,.

[2]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J]. American::July.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规范(JTG D62-)[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准.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S].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准.公路桥涵通用技术规范(JTG D60-2004)[S].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准.公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技术规范(JTG D62-2004)[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2004)[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准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S].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9]颜东煌,田仲初,李学文.桥梁结构电算程序设计 [M].北京:湖南大学出版社,2002.

[10]叶见曙.结构设计原理(第二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1]范立础,顾安邦.桥梁工程(上、下册)(土木工程专业用)[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2] 肖争荣.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15).

篇5: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模板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1、理论的渊源及演进过程

2、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国内研究的综述

4、本人对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二、

1、

2、

3、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篇6: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

课题名称:

姓 名: 年 级: 班 级:

成果形式: 完成时间: 指导老师:

1、研究的目的及其意义

2、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4、5、

3、研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

1、2、3、4、

4、实施的步骤

1、2、3、4、5、6、7、

表1—1 开题报告 (表格形式)

主题:

课题题目:

导师:

课题组成员:

组长:

班组:

简要背景说明(课题是如何提出来的):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活动计划:

1)任务分工:

实地调查:

上网:

查书面资料:

总结论文:

发倡议:

2)阶段步骤: 分阶段实施

阶段 时间(周)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1 周

2 周

3 周

3)计划访问的专家:校内 老师等

篇7: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包括选题的意义、可行性分析、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预期结果、研究进度计划等)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是现代刑事诉讼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也是直接言辞原则对刑事审判的基本要求。一般来讲,适格的证人只有亲自出庭作证,陈述证人证言,回答控辩双方的询问,参与质证过程,证人的证言、陈述、结论等才能作为法庭最后定案的依据。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证人具有独特的法律地位和作用,因此,如何建构并完善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成为我国修改刑事诉讼法无法回避的一个现实问题。

1。1 选题的背景

自我国实施新的刑诉法以来,在审判实践中不难发现,刑事证人作证制度并没有随着立法的确立而逐渐进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人口流动性的加大使许多案件的关键证人处于长期流动的过程中,很难及时取证。第二,证人不诚实作证的情况较多,或模棱两可,或借口搪塞,增加了案件的侦破难度。第三,翻供和串供行为时有发生。第四,证人拒绝出庭作证,是困扰审判工作和公诉工作的重要障碍。上述情况如果继续下去,必将导致新刑诉法确定的刑事庭审改革流于形式,最终导致改革失败,使法律得不到正确实施,难以达到惩治犯罪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刑事证人作证制度,意义重大。

1。2 国内外反腐朽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的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还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和缺陷:在作证制度方面,我国采取的是证人出庭作证和例外原则相结合的制度。孙长永教授认为,这种制度相对而言显得缺少灵活性和难以操作,弱化了证人作证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应发挥的作用。而在证人资格认定方面,我国法律确立的是以证人对案情能否辨别是非和正确表达为作证资格界定标准的。中国人民大学毕海毅认为,这一规定过于原则,难于确认最佳证人和最佳证据。在证人出庭作证的保障制度方面,我国法律规定显得空洞,不成系统,周璐怡就认为,我国缺乏证人出庭作证的相关配套制度,证人的权利义务得不到充分保障和履行。

相较于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严峻的立法与司法现实,汤维建教授研究国外的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后认为,两大法系国家基于不同的法律传统和法律文化所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与证人出庭作证制度息息相关的立法例有着明显的优势与先进之处,为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带来了崭新的思路。例如英美法系国家的证人保护制度、专家证人制度、传闻证据规则、污点证人作证豁免权制度等,都是十分有特色的立法例。而大陆法系国家的证人拒证制度、经济补偿制度等也值得我国借鉴,以完善我国的刑事证人作证制度。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刑事诉讼中最广泛、最普遍的证据,莫过于证人证言,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对刑事案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新刑事诉讼法修改完善了证人作证制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司法实践中仍然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基于实践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以刑事证人作证制度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首先对‘证人’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主体范围;其次剖析完善证人作证制度维护司法权威,实现实体正义、程序正义的重要作用;第三,在做好理论准备的前提下,研究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现状,从立法、司法、制度因素、社会因素等多个层面探寻原因;第四,借鉴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国家成熟的立法例,提出改革和完善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建议。

2。1 基本框架

1、引言

2、证人作证制度的理论准备

2。1、“证人”概念的界定

2。2、不同法系对证人的资格确定

2。3、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主体范围

3、证人作证制度的意义

3。1、维护司法权威

3。2、实现实体正义

3。3、保障程序正义

4、我国证人作证制度的现状

4。1、立法上过于模糊

4。2、司法上困难重重

4。3、制度上的缺失

4。3。1、证人保护制度

4。4。2、证人补偿制度

4。4、公民作证观念缺乏

篇8: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格式

课 题 名 称 学 生 姓 名

入 学 年 月 导师姓名、职称 所 在 院、系 学 科、专 业

20xx年

9月

30日

说 明

一、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是学生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重要环节,开题报告一般于第八学期进行,完成时间最迟不能超过第八学期第五周。

二、开题报告评议小组由3-5名讲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评议小组设秘书一人,协助组织和处理评议事宜,并做好详细记录,记录由各系部作为原始材料保存备查。

三、本开题报告第1—3部分均可另加附页。

四、本开题报告一式三份,学生、指导老师、系部各留一份。

篇9: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这部分如果要做得好,可以参考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的格式和要求,我们做的是本科论文,没有那么高的要求,但是需要了解并适当概括相关的研究现状。

一般专业术语的规范格式为:XXX研究了……(内容概括),认为……(结论),或者通过对……的研究,得出……(结论)等内容,注意言简意赅,不要啰嗦,主要列示研究内容和结论就行了。

研究现状一般分为国外和国内两部分分开写作。

参考文献阅读是论文写好的关键前提,所以要认真阅读参考文献。由于我们开题报告表格较小,所以一般不需要详细写清晰,只需要进行归纳总结即可,具体详细内容在正文中。

二、本课题研究目的

这部分重点强调本课题研究针对研究现状出发,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什么作用。如:教育投资者,增加对新准则的理解、认识和运用,提出解决方案,设计思路等等。

这部分写作时一定要结合论文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探讨,说明本课题研究预期的目标。

写作专业术语格式为:通过本课题研究,以期达到增进对……的了解和认识,全面认识理解……,加强对……的认识理解,提升……,增加……,提出了……,期望对……

三、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这部分重点强调说明课题研究达到了什么结果,可以解决什么实际问题,提出了什么理论思路,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等等。它是针对研究目的的进一步升华和解释说明。注意不要和研究目的雷同。

写作专业术语格式为:通过本课题研究,可以对……有借鉴意义,有利于促进……,有助于帮助……,对……有明显的作用等等。

四、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研究内容不是写作题纲,不是将论文标题罗列下来,而是本文需要研究解决的中心问题,每个中心问题可以分为1-2个小问题。问题阐述言简意赅,每个问题阐述不得超过50个字。

最近几年其他各系和学院也有部分学生直接罗列写作标题,我们也默认可以。

五、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是主要写作过程的总结,一般由以下几个过程组成:

1、前期准备:开题准备、查找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参考文献

2、写作阶段:题纲写作、一稿、二稿、三稿

3、定稿装订:

4、论文答辩:

围绕上述过程适当展开主要工作即可。一般是写作一段内容,字数不超过300字,主要写出自己如何写作的思路和过程总结。

六、写作进度安排

分步骤列示说明,主要围绕每一个写作阶段和大致预计时间列示即可。注意写作进度安排要和任务书一致。

七、参考文献

按照格式要求列示即可。详见格式规范。

八、敬请各位同学注意将各种表格的各项内容填写完整。

1、标题内容和指导教师等内容必须打印;

2、手写签名地方一定手写;

3、各项表格内容完整的全套内容上交,特别是初稿和定稿后的格式规范内容;

4、各项表格内容齐全完整,标注每一次写作后的名称,依次以1、2、3……顺序号命名,如袁本春开题报告1、2、3;袁本春论文初稿、袁本春论文二稿等;

5、所有表格内容原则上不得打断,打乱,也不得重编页码。不得重加封面,页眉页脚等;

6、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也就是一个学习过程,包括专业知识、规范要求、word排版等,所有这些对大家将来参加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希望大家认真对待。

范文:

物流开题报告毕业论文

研究背景眼科最常见致盲眼病有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黄斑病等,其中青光眼是继白内障后的第二致盲原因,物流开题报告毕业论文。我国青光眼的发病率为0.52%,患病人数约为700万。资料显示世界青光眼发病人数到将达到7000万,双眼盲目人数达到840万(Quigley et al.,)。众多的青光眼患者和青光眼盲者,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身心痛苦,而且还造成社会和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预防、控制及治疗青光眼十分重要且迫切!青光眼是一种由于病理性眼压增高导致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结构损伤和视野缺损为表现的神经性退行性视神经病变,其最终的结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视功能逐渐丧失(Buckingham et al.,)。目前已有大量保护RGCs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改善视乳头微循环、谷氨酸途径抑制剂、神经营养因子,诱导热休克蛋白表达及抗氧化治疗等。然而,青光眼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信号转导、受体通道研究在RGCs损伤与保护中的作用近年来正得到关注。最新的研究方向和靶点之一是关于能感受压力的受体通道可能参与传递病理刺激造成神经损伤(Quigley et al.,2006)。

TRPC6(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C6)是一个新发现的、压力敏感、参与神经元存活与凋亡的钙离子通透膜通道蛋白。本人曾参与课题“TRPC6通道在视网膜缺血再灌模型中对视网膜神经节的保护作用”的研究,并获得了有价值的前期研究结果:较为全面而精确的定位了TRPC6通道基因和蛋白在SD大鼠视网膜、尤其是RGCs上的表达和分布,TRPC6在RGC层上有选择性的高表达;探讨了TRPC6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过程中的表达变化,TRPC6基因和蛋白在视网膜缺血损伤中的再灌注后24小时,出现一过性的表达升高;在体的药理学实验结果显示,其激动剂OAG具有保护视网膜IR模型诱导的RGCs免受损伤,而拮抗剂SKF96365则促进了RGCs凋亡的发生,本研究拟进一步探讨TRPC6的作用机制。

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与TRPC通道在信号转导、调控细胞存活的过程中有密切的联系。4月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王以政研究员课题组在Nature Neuroscience上发表论文,首次证实过表达TRPC6/TRPC3可保护小脑神经元对抗因血清剥夺而导致的细胞死亡,且发现BDNF位于TRPC3/6介导的细胞保护信号通路的'上游(Tai et al.,2008a;Jia et al.,)。本课题拟探讨BDNF介导TRPC6通道蛋白保护视网膜跟模型诱导的RGCs免受损伤的作用机制,对深入阐明青光眼的发病机制,为临床干预治提供新的思路和药物干预靶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课题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二部分:

第一部分视网膜IR模型中调控TRPC通道时BDNF的表达变化

一、研究目的

在SD大鼠视网膜IR模型中检测bdnf基因不同再灌注时间点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抑制TRPC通道时BDNF蛋白水平变化、探讨其表达类型对RGCs凋亡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1、在视网膜IR模型中检测bdnf基因的表达。采用视神经血管钳夹法建立视网膜IR模型,夹闭视网膜血供60分钟,分别于再灌注后3小时、24小时、48小时、7天处死大鼠,摘取眼球,显微镜下剥离视网膜,提取视网膜总RNA,利用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测定bdnf基因表达变化。

2、抑制TRPC通道时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建立大鼠视网膜IR模型,于视网膜缺血术前30分钟,右眼通过玻璃体腔注射TRPC拮抗剂SKF96365为实验组,左眼注射溶剂PBS为阴性对照组,分别于再灌后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处死大鼠,摘取眼球,显微镜下剥离视网膜,提取视网膜总蛋白,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BDNF在视网膜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水平。

3、抑制TRPC通道时检测bdnf基因的表达。将SD大鼠分为4组,分别进行如下处理:第一组,对眼球进行假手术,只行视神经分离术,不行视网膜缺血手术;第二组,建立视网膜IR模型;第三组于视网膜缺血术前30分钟,通过玻璃体腔注射PBS溶液,然后再建立视网膜IR模型;第四组于视网膜缺血术前30分钟,通过玻璃体腔注射注射SKF96365,然后再建立视网膜IR模型。所有大鼠于再灌注后24小时处死,摘取眼球,显微镜下剥离视网膜,提取视网膜总RNA,Real-time PCR测定bdnf基因表达变化。

三、研究结果

RT-PCR及Real-time PCR结果显示bdnf mRNA在再灌注后3小时开始出现升高,24小时出现表达高峰,是对照组的1.4倍(p<0.05,N=6);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应用SKF96365抑制TRPC通道后,BDNF的前体蛋白(precursor for BDNF,proBDNF)表达量升高,并于再灌注后24小时达到高峰,是对照组的1.4倍(p<0.05,N=6),而成熟型BDNF(mature BDNF,mBDNF)在整个再灌注过程中未见明显变化。缺血再灌注24小时,IR+SKF96365组bdnf的基因表达水平分别是假手术组、IR组、IR+PBS组的2.7、1.7、1.4倍,与IR+PBS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N=6)。

四、小结

在IR模型中,bdnf基因的时间表达谱早于trpc6(trpc6的mRNA水平在再灌后是12小时开始升高),提示BDNF可能位于TRPC6介导的细胞保护作用的上游。当TRPC通道受到抑制时,bdnf的基因水平和proBDNF蛋白水平都升高,表明bdnf的转录和翻译水平都有提高,但mBDNF没有变化,提示TRPC通道反馈性影响BDNF翻译后修饰的过程。

第二部分ProBDNF-p75NTR信号通路在视网膜IR模型诱导的RGCs损伤中的作用

一、研究目的。探索p75NTR信号通路在视网膜IR诱导的RGCs损伤中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使用荧光金(fluorogold,FG)通过上丘注射对活体SD大鼠RGCs进行逆行标记,在充分标记后(7天),建立视网膜IR损伤模型,于视网膜缺血术前30分钟通过右眼玻璃体腔注射p75NTR信号通路拮抗剂TAT-pep5进行干预,且同时左眼注射溶剂DMSO为阴性对照,分别于再灌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7天处死大鼠,常规心脏灌流取视网膜,平铺后荧光显微镜下行RGCs计数,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在再灌注后48小时,玻璃体腔注射p75NTR信号通路拮抗剂TAT-pep5组较之注射溶剂DMSO对照组显著增加RGCs的数目(p<0.05,N=6)。

四、小结

在IR模型中proBDNF-p75NTR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抑制TRPC通道诱导的促进RGCs死亡的过程。结论本研究提示BDNF可能是TRPC6通道蛋白保护视网膜IR模型诱导的RGCs免受损伤的上游通路,当TRPC通道受到抑制时,能反馈性影响BDNF转录后翻译修饰的过程,导致proBDNF量的累积,提高与p75NTR受体结合率,从而诱导促进RGCs死亡。这一发现有助于增进我们对青光眼发病机制的认识和研究,并为临床上进行药物干预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篇10: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

基于SWOT分析的湖南新晃黄牛肉出口营销策略研究

一、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相关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

选题目的: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对各种肉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牛肉以其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等优点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可和青睐。12月28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新晃黄牛肉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晃以独特丰富的草山资源为依托,以新晃黄牛肉入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为契机,将全力整合牛肉资源精深加工,以推动牛肉产业化建设。打开国际市场,以出口带动发展是新晃牛肉产业做大做强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新晃黄牛肉出口的现状分析入手,再通过SWOT分析了新晃黄牛肉出口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在这两个部分的基础上构造新晃黄牛肉出口的营销策略。

选题意义:

1、我国是世界第三大牛肉生产国,但出口量低,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使我国牛肉产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但我们也应该抓住我国牛肉产业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这对推动我国牛肉产业的发展壮大以至加快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解决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全面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新晃县政府已将牛肉产业作为全县的重点工作,积极促进牛肉产业的发展,这有效地调整了新晃县的农业结构,发展了地域优势特色经济。同时,对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稳定,促进全县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3、新晃县牛肉产业的发展壮大可以为该县乃至整个湖南省经济注入活力。培育发展新晃牛肉出口品牌,扩大新晃牛肉出口,将有力地带动地方经济,带动农业科技等相关产业链的技术进步以及相关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

相关研究动态:

我国牛肉业是从八十年代以来才开始快速发展,牛肉产量和所占份额的增长速度较高。目前,国内对我国牛肉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牛肉整体生产与发展方面的研究。乔娟分析指出1980―中国牛肉产量年平均增长率达14.6%,高于世界年平均增长率,更高于中国肉类总计、猪肉、鸡肉和羊肉产量年平均增长率,使牛肉占中国肉类总计产量比重从1980年的1.8%增加到20的9.2%。翟印礼,孔媛(2003)对我国牛肉生产与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牛肉生产大幅度增长,牛肉进口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虽然我国牛肉出口有价格优势,但却没有竞争优势。张梅(2008)认为我国牛肉产量总体上虽然不断的上涨,但是单产却呈下降的趋势。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得出,我国除了牛肉制品出口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外,其他牛肉产品都不具有比较优势。吕品()运用灰关联和GM模型分析也得出,与其他肉类相比,我国牛肉产出量的增加幅度和增长速度都没有明显的优势,但是我国牛肉生产的技术效率总体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二是对牛肉产业化发展战略和对策的.研究。王爱国()浅析了我国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若干经营模式。王明利、潘庆杰()等人认为我国牛肉产业化发展战略应是: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在规模化、专业化和区域化的基础上,重点突出规模养殖、加工储运、市场营销,将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连接起来,提高产业整体素质。张梅(2008)认为我国的牛肉产业发展的战略在于产业的国际化之路,她提出应该要通过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以及树立品牌等方式促进我国的牛肉产业的发展壮大。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对牛肉产业分析主要集中于现状和产业化发展等方面,而对我国牛肉产品如何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合理的出口营销策略研究较少。新晃黄牛肉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可塑性很强,所以本文拟从新晃黄牛肉如何走出国门,并立足于国际市场为角度,为其设计出口的营销策略,希望找出一条提升新晃黄牛肉产业实力的道路。

二、课题的主要内容:

文章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引言部分,提出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且对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接着对新晃黄牛肉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运用SWOT法,对新晃黄牛肉出口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综合的分析。最后,在前面二个部分的基础上,针对新晃黄牛肉出口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促进新晃黄牛肉出口的营销策略。

三、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或论文撰写提纲:

研究方法:

实地调查法、文献检索法、比较分析法、SWOT分析法

撰写提纲: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二、新晃黄牛肉产业发展概况

三、新晃黄牛肉出口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二)劣势分析

(三)机会分析

(四)威胁分析

四、新晃牛肉出口营销策略设计

(一)新晃黄牛肉出口的市场细分及目标市场选择

(二)产品策略

(三)价格策略

(四)渠道策略

(五)促销策略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二)

现在正是大学生们忙着写毕业论文和做毕业设计的时候,查字典范文大全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任何专业技能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基础知识学习之上,范文之开题报告:师范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艺术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技能教育,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眼中的热点。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现在许多艺术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基本知识掌握较差,再加上艺术院校在录取生源时比较看中学生的艺术能力,对文化基础知识要求比较低,所以造成艺术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为了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不出现瘸腿现象,加强艺术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显得比较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学者普遍关注艺术教育从生涯规划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完满性发展,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从情感、意志、情绪、伦理各方面对学生的人格做全面的规划和引导,使之在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进而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人。这体现了艺术教育应从过去培养单纯的专业人才转变为培养专业人文者。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必然引起艺术教育一系列课程的改革与整合。学者认为崇尚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应该是艺术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离不开人文教育。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艺术院校是文化艺术的摇篮,是一片弘扬人类文明的沃土,更应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但遗憾的是,我们一直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片面强调实用技术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可能会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技术纯良的工具人。有学者认为,人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也有学者认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搞清楚它的发展方向和基本任务。艺术学科建设不能是粗放式的,而应该讲究精品效应。单科艺术院校培养艺术家,综合大学则要致力于培养艺术理论研究者,在这样的双轨制下全面发展,深入研究,进行改革,注重交叉学科,从宏观的角度对艺术教育进行整体研究,确立艺术学科的地位。要清晰的认识到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应该是:向在校的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提高整个大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南开大学文学院的杨岚博士认为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应更突出其心育、情育、美育的功能,发挥其作为文化平衡和文化创新因子的作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她认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大众性普及性的艺术理论、艺术历史、艺术鉴赏教育,着力点放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放在对专业化教育、机械性文化、技术性理性构成强有力的文化制衡上。

自己的见解: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中重视文化素质无可厚非,因为任何技能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基础知识和文化密不可分,艺术教育也是建立在基础文化知识之上的,开题报告《师范类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但是,目前学者们的研究只盯在论理上,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和论证。()其实,从实证的角度更能说明艺术教育中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地位更应如何。所以,作者对艺术教育需要哪些文化知识进行了分析和重构,也愿更好的为艺术教育中渗透文化素质建言献策。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艺术教育中文化素质缺失及其表现

(一)历史文化知识缺乏,吸收借鉴人类先进文化的自觉意识不强,文化底蕴支撑薄弱

(二)哲学知识不足,创新思维迟钝,思想僵化

(三)文学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平不高,人文情怀不足,人格影响力欠缺

(四)心理学伦理学知识欠缺,精神意志不够坚定,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不强

二、艺术教育中增强文化素质的思考

(一)将审美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二)突出审美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正确审美观的作用

(三)强化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社会责任感相联系

三、结语

主要研究方法:访谈法、调查法、归纳法、演绎法、经验总结法等。

1、以定性研究为主,辅以定量分析

2、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

3、理论研究与实际运用相结合

研究进度计划:

第一周最后确定选题、交中英文题目

第二周--第三周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译文

第四周开题报告答辩

第五周--第六周论文初稿完成

第七周--第八周第一次修改

第九周--第十周第二次修改

第十一周第三次修改定稿

第十二周一般毕业论文答辩

第十三周优秀毕业论文答辩、二次答辩

第十四周成绩评定、总结

第十五周DD第十六周装订成册、归档

主要参考资料:

1、俞剑华:《中国书论类编》(上下卷)[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7年

2、杨卫东:《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意义及如何实施艺术教育》[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03期

3、吴炜:《论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不可替代作用》[J],《民族艺术研究》02期

4、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3号)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6、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7、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

8、缪合林:《把握素质工作创新的立足点和着力点》,光明日报7月4日。

9、燕国材:《再论主体教育》,《中学教育》20第12期。

以上是由查字典范文大全为大家整理的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和相关材料,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大全。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三)

1.本课题的目的及研究意义

研究目的:

张爱玲与电影有过长期亲密的接触,在小说写作中创造性地化用了电影化技巧,使她的文字组合带有丰富的视像性和表现力。文本以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为切入口,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意义:

本文通过对张爱玲中短篇小说出现的恐怖电影式镜头进行解析,试图在体会张爱玲语言的“现代性”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1种独特的审美方式,从不同的视角解读张爱玲小说的表现手法。

2.本课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表现手法的研究主要从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电影造型、电影化技巧等角度切入,考察了张爱玲作品对电影艺术手法的借鉴技巧:

(1)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画面感:《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何蓓)等;

(2)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造型:《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何文茜)等;

(3)研究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申载春);《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张江元);《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屈雅红)等;

(4)研究张爱玲小说的死亡意识: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等

国外研究现状:

海外研究对张爱玲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1阶段1957-1984年夏志清,唐文标等人对她作品的介绍与评述”“第2阶段1985年至今,辐射面波及北美等地的华文文学的影响研究分析和评价”。1995年9月后,她在美国辞世后,海外学者多运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来剖析。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张爱玲的小说映照了1个阴阳不分、鬼气森森的世界,恐怖镜头繁复缤纷,在她的作品里以人拟鬼,她笔下的人物均飘荡在凄冷荒凉的宿命轨道上。本文尝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根据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在学术界既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张爱玲小说、相关的研究书籍及其评论等出发,分析整理资料,从场景造型、人物造型、以及道具造型等角度入手,对张爱玲小说当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研究、阐释。

4.本课题的实行方案、进度及预期效果

方案、进度:

月―202月初:收集资料。重读作品,确定论文题目,查阅相关资料。

2007年2月―2007年3月中旬:在老师的指导下,拟定写作提纲和开题报告。

2007年3月―2007年4月:论文修改。听取老师意见,撰写论文初稿,并交指导老师评审。

2007年4月――:定稿。

预期效果:

本文结合恐怖电影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对张爱玲小说中出现的恐怖镜头进行阐释,尝试更近距离地感受张爱玲艺术感觉的细微独特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揭示张爱玲小说所蕴涵的悲剧感和死亡意识。

5.已查阅参考文献:

书籍:

1、张爱玲,《张爱玲全集》【M】。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金宏达,《华丽影沉》【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月第1版。

3、张新颖,《20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M】。北京:3联书店,12月第1版。

4、宋家宏,《走进荒凉――张爱玲的精神家园》【M】。广州:花城出版社,年10月第1版。

5、李稚田,《第3类时空》【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6、吴战垒,《电影欣赏》【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7、陈卫平,《影视艺术鉴赏与评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8、聂欣如,《类型电影》【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9月第1版。

学术论文:

1、何文茜《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技巧》,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第5卷第4期第51页。

2、李祥伟《“丑”趣―――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象》,学术论坛,20第6期第140页。

3、李祥伟《论张爱玲小说中的死亡意识》,广州广播电视大学报,第4期第38页。

4、张江元《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手法》,涪陵师范学院学报,第26卷第4期,第54页。

5、屈雅红《张爱玲小说对电影手法的借鉴》,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6卷第6期,第33页。

6、何文茜《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造型》,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期,第39页。

7、何蓓《犹在镜中―论张爱玲小说的电影感》,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30卷第4期第40页。

8、申载春《张爱玲小说的电影化倾向》,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5期第12页。

9、吴晓,封玉屏《电影与张爱玲的散文写作》浙江社会科学报,2004年第1期第204页。

网络资料:

1、《恐怖情节心理分析》

2、《绽放在暗地里几个唯美的惊惶意象》

3、陈文珊《女性・月亮・鬼气――试论《聊斋志异》对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影响》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

年月日

院(系)审查意见

院系(公章):

年月日

篇1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课题名称:

钢筋混凝土多层、多跨框架软件开发

2.项目研究背景:

所要编写的结构程序是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的设计,建筑物指各种房屋及其附属的构筑物。建筑物结构是在建筑物中,由若干构件,即组成结构的单元如梁、板、柱等,连接而构成的能承受作用(或称荷载)的平面或空间体系。

编写算例使用建设部最新出台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XX,该规范与原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89相比,新增内容约占15%,有重大修订的内容约占35%,保持和基本保持原规范内容的部分约占50%,规范全面总结了原规范发布实施以来的实践经验,借鉴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

3. 项目研究意义:

建筑物中,结构是为建筑物物提供安全可靠、经久耐用、节能节材、满足建筑物功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建筑物材料、制品、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密切相关,对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由于结构计算牵扯的数学公式较多,并且所涉及的规范和标准很零碎。并且计算量非常之大,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更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物不断的被建造。这些建筑物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劳动量上,都客观的需要计算机程序的辅助设计。这样,结构软件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栋建筑物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取决于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件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等级以及主要机构构造是否合理。这些问题已经正确解决,结构计算、施工图的绘制、则是另令人辛苦的具体程序设计工作了,因此原来在学校使用的手算方法,将被运用到具体的程序代码中去,精力就不仅集中在怎样利用所学的结构知识来设计出做法,还要想到如何把这些做法用代码来实现,

4.文献研究概况

在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中有些内容是一样的,做框架结构设计时关键是要减少漏项、减少差错,计算机也是如此的。

建筑物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该标准是为了合理地统一各类材料的建筑物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结构荷载规范、钢结构、薄壁型钢结构、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木结构等设计规范以及地基基础和建筑物抗震等设计规范应遵守的准则,这些规范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制定相应的具体规定。制定其它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时,可参照此标准规定的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物物(包

括一般构筑物)的整个结构,以及组成结构的构件和基础;适用于结构的使用阶段,以及结构构件的制作、运输与安装等施工阶段。本标准引进了现代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分析确定,即将各种影响结构可靠性的因素都视为随机变量,使设计的概念和方法都建立在统计数学的基础上,并以主要根据统计分析确定的失效概率来度量结构的可靠性,属于“概率设计法”,这是设计思想上的重要演进。这也是当代国际上工程结构设计方法发展的总趋势,而我国在设计规范(或标准)中采用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是迄今为止采用最广泛的国家。

结构的作用效应 常见的作用效应有:

1.内力。

轴向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正截面上的法向拉力或压力;

剪力,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切向力;

弯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内力矩;

扭矩,即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某一截面上的剪力构成的力偶矩。

2.应力。如正应力、剪应力、主应力等。

5.变形。作用引起的结构或构件中各点间的相对位移。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6.应变:如线应变、剪应变和主应变等。

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两类: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的极限状态:

(1)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2)结构构件或连接因材料强度被超过而破坏(包括疲劳破坏),或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3)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4)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如压屈等)。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结构或结构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1)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2)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包括裂缝);

(3)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4)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

结构设计的基本任务,是在结构的可靠与经济之间选择一种合理的平衡,力求以最低的代价,使所建造的结构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满足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要求。为达到这个目的,人们采用过多种

1.定值设计法。将影响结构可靠度的主要因素(如荷载、材料强度、几何参数、计算公式精度等)看作非随机变量,而且采用以经验为主确定的安全系数来度量结构可靠性的设计方法,即确定性方法。此方法要求任何情况下结构的荷载效应s(内力、变形、裂缝宽度等)不应大于结构抗力r(强度、刚度、抗裂度等),即s≤r。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我国和国外主要都采用这种方法。

篇12: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岩土工程中治理边坡不稳定性的技术研究

一、论文背景和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多元化、国际化发展,岩土工程建设一直以上升趋势增长,国家重点在对西部道路开发的基础上,以岩土工程、公路建设为主,在这些工程的改建、投资中,由于所在地质地貌的不同情况,气候影响,自然条件、生态等因素给工程带来的重重困难,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可见国家对此工程的重视程度。岩土工程的开发过程中,高填深挖的现象不计其数,工程投资大、工期长,给质量的保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挑战;在开挖的过程中,岩质边坡的现象时有发生,恶劣的环境中难免会导致水土的流失,将大量植物淹没、破坏,同时诱发各种不同的地质灾害。因此,对于岩土边坡的防护已经成为国家及有关部门考虑的重点问题。要想有很好的防护措施,就必须在技术方面和科技方面不断地创新、引进,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一些成功实验,开展科研活动,对我们今后的岩土工程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然而,在岩土边坡的分析、治理、防护等过程中,对其稳定性进行有效的分析、评价、合理地采用已经成为当下挑战、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在研究中,对岩土边坡的破坏成因与工程地质地貌相结合进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对其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合理的稳定性指标参数;在稳定性的研究、计算中,分析不同条件中的稳定指标,并对其进行评价;另外,在治理边坡不稳定、防护的同时,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找出更适合于岩土边坡的治理方法,从而进行合理、有效、经济的施工。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岩土工程建设中,对于岩土边坡的不稳定性进行有效防护、合理经济治理是岩体力学中的一部分研究、学习的重点内容。此学科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与工程活动等息息相关,是一门较为独立的工程力学学科。边坡的不稳定与岩土的地质地貌有关,与人为的各种因素紧密相连,在边坡结构与造型的影响中,导致边坡的不问性多样化。因此,边坡的不稳定造成、发生是时有发生,对其进行计算、评价已经成为研究的重点。

1、国外研究现状

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的计算分析,很早以前,瑞典学者彼得森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法对岩土边坡的不稳定性治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他的研究中,提出圆弧法,即如果某边坡滑动面受到严重破坏,将可以通过此滑动面的平衡条件计算出其稳定指标、系数。1936年,瑞典学者费伦在前者学者的基础上,研究出瑞典条分发,此种方法的研究中,注重忽视条间之间的作用力。学者戴利却在研究条间作用力的方案中,得出精确度极高的条分法。在此后的不断钻研中,国外各类学者詹布等人假设条间侧向力的位置、方向,推算其安全、稳定系数,直到1980年以后,此种方法已经较为成熟。1987年后,学者布鲁斯等人在各条间侧向力的位置、方向的推算中,逐步推算出总的稳定、安全指标参数。

2、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在岩土工程边坡的治理、防护等研究相比国外较晚。1952年,著名工程师学者李金成等人采用极限分析法对岩土边坡进行分析、计算,在满足平衡且不违背规则的情况下,大胆假设破坏负荷的下限,通过流动法则计算上限。

1975年,学者陈惠发在假定边坡裂面的同时,将其作为对数螺线,依据线性的不同特点以及岩土边坡的稳定特点对其进行极限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上限数值。1977年,著名学者潘家铮等人极大值与极小值原理上的分析中,尽可能的对传统分析法中的漏洞进行弥补。1984年,学者孙君实在极限理论的模糊特点中,构建其模糊极限理论,得出一套双层复形计算方法。直到后,著名学者陈祖阳对前者的结论进行有效的论证。学者林红勋在岩土边坡的非线性研究中,假设滑移线数为对数螺线,利用反分析的思维方法将其进行简算,并进一步计算出材料的强度指标。在对岩土边坡的治理分析中,诸多学者也采用随机理论分析法对其进行分析、计算、研究,早在1983年,学者朱玉雪等人利用计算机构建其系统软件,运用系统软件对岩土边坡的稳定性、安全性进行有效、可靠的分析、计算。虽然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晚,但后来在诸多学者的钻研、探究中,不断地做出了一次又一次的成果,值得后人欣慰、借鉴。随着社会经济、科技、教育等的多元发展,大量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中又提出了一种数值分析法,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三、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根据上述的了解中,本文在岩土工程中,对于边坡的不稳定性进行研究,其研究思路、综合治理方法具体有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在收集、阅读、了解关于岩土工程建设中,边坡不稳定性的防护措施、合理经济治理的相关大量国内外参考文献基础上,对岩土边坡的不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并将个人观点及其对问题的存在、处理上进行了探析;此工程的建设中,岩土边坡的失稳性分析,采用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此种方法的缺点是无法对岩土材料的非线性应力全面考虑。因此,本文在研究中,加入弹塑性有限元法进行分析、模拟,并对其理论性的相关知识进行了解,同时,为了工程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实用的效果,将降低材料强度,并用此方法分析、计算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并得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在工程的实际应用中,为了确保边坡的失稳,灾害的发生,公路的正常运行,本文在分析边坡稳定性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其不良现象,究其原因,寻求合理、经济有效的防护、治理措施。为了进一步正式本研究的真实、可靠、可行性,本文将采用实例的方法进行实验事实论证,并进行模拟分析、计算,找出其总体的安全系数,寻求最佳的治理、防护措施方案。

四、论文研究提纲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背景和意义

1.2研究状况

1.3发展趋势

1.4创新与不足

1.5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工作

第二章岩土边坡失稳破坏形式与机制

2.1基本概念

2.2破坏形式与影响机制

2.3影响因素的分析

2.3.1岩土边坡岩体结构因素的影响

2.3.2力学因素的影响

2.3.3水因素的影响

2.3.4其它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边坡稳定性的分析计算方法

3.1分析计算方法

3.1.1定性分析法

3.1.2定量分析法

3.1.3瑞典条分法

3.1.4非确定性分析法

3.1.5毕肖普条分法

3.1.6现场监测分析法

3.2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边坡弹塑性有限元理论

4.1弹塑性的基本理论

4.1.1概述

4.1.2岩土塑性力学基础

4.2常用的弹塑性模型

4.3有限元基本理论

4.3.1概述

4.3.2平面八结点等参单元数学分析

4.4弹塑性有限元的程序实现

4.5强度折减法计算安全系数

第五章边坡的综合治理

5.1概述

5.1.1岩土边坡治理的原则

5.1.2滑坡模式

5.2岩土边坡的浅层治理

5.2.1地面排水

5.2.2截水沟设计

5.2.3坡面防护

5.2.4冲刷防护

5.3岩土边坡的深层治理

5.3.1排除深层地下水

5.3.2土钉支护

5.3.3锚固技术

5.4深浅层结合的治理

5.4.1挡土墙

5.4.2抗滑桩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工程实例

6.1工程实例

6.1.1工程地质条件

6.1.2水文地质条件

6.1.3不良地质条件

6.1.4岩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试验

6.1.5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6.1工程实例

6.2.1岩体综合强度指标

6.2.2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6.2.3高边坡稳定性分析

6.2.4预应力锚索格子梁加固边坡有限元分析

第七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五、论文研究进度安排

1、选题:20xx年8月20日――20xx年3月9日

2、开题报告:20xx年3月10日――20xx年3月24日

3、收集资料及实施研究:20xx年3月25日――20xx年3月31日

4、完成初稿:20xx年4月1日――20xx年4月10日

5、完成修改稿:20xx年4月11日――20xx年6月16日

6、完成定稿:20xx年6月17日――20xx年6月21日

7、答辩:20xx年6月22日――20xx年6月25日

六、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1]荣冠,王思敬,王恩志,等.强降雨下元磨公路典型工程边坡稳定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xx,27(4):704-711.

[2]董建华,董旭光,朱彦鹏.随机地震作用下框架锚杆锚固边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xx,30(2):41-47.

[3]赵尚毅,郑颖人,王建华,等.基于强度折减安全系数的边坡岩土侧压力计算方法探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xx,29(9):1760-1766.

[4]尹宏磊,徐千军,李仲奎.膨胀变形对膨胀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J].岩土力学,20xx,30(8):2506-2510.

[5]杜太亮.岩质边坡智能化位移反分析及工程应用[D].重庆:重庆大学20xx

篇13: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011-01-07|Tag:设计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记录一下时间,怕自己到时候忘记。实在记性一直不是很好,所以就让网页帮我往记忆吧。

今天上午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大家在一起分享了自己这一学期为自己的毕业设计所做的预备。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气氛就已经相当的凝重,大家一个接着一个站在讲台上,对着下面的指导老师和亲爱的战友们讲解着自己毕业设计的具体方案、关键技术、技术难点及实验的终极要达到的一些技术指标。作为战友,我们见证的是他们的成过,我们需要做的是给予掌声,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付出得到了认可;作为导师,他们见证的是我们的长大,他们需要做的是对我们的方案进行讨论,并提出他们的疑问,通过他们的题目,让我们的设计变得更加顺利。究竟姜还是老的辣,他们对问题的分析能力比我们强。

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设计任务,每个人的`任务都不尽相同。这就是一次见证自己成长的机会,这也一次见证团体合作能力的机会。

在整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学到了人要细致,每一个东西都要考虑,抗干扰性问题、功效问题、热效应问题、本钱问题等等;学到了条理性,设计文档、流程图一个不能少;学到了思维的扩展,问题的解决方案不止一种,哪种才是最好的,只有经过了比较,才有发言权。

我知道我的问题还有很多,我是一个大大咧咧的人,考虑问题从来都是丢三落四的;还比较的懒惰,有了一种方案后就不会往想其他的方案。实在这是不对的。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毕业设计就要结束了。我会慢慢地去克服自己的这些缺点,用笔记本记录下来每一需要留意的事项,每一需要解决的问题,每一需要达到的指标。

实在一直很庆幸自己是学工科的,我知道固然我的能力不够,但是我很享受我们学习的每一个过程。学工科其实并不是挑战,人可以切时亲身的体验到每一个实验成果。这就是所谓的实时性,哈哈。当一个个分立元件,通过组合就能用于控制,成就感油然而生啊;当把一块块的集成块组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系统,人能不开心吗。假如可能,我希看能够一直坚持搞设计研究,由于发现自己无法自拔。

历史上的今天:

手机应用程序设计浅谈2011-01-07设计师必往十大中文网站2011-01-07

【桥梁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参考】相关文章:

1.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2.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最佳

3.毕业设计 开题报告范文

4.数学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5.数控技术专业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6.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园林专业)

7.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8.机械类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范文

9.土木工程毕业设计优秀开题报告

10.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下载word文档
《桥梁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