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论文开题报告
“风干杏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物流论文开题报告,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物流论文开题报告,欢迎您能喜欢,也请多多分享。
篇1:物流论文开题报告
物流论文开题报告
一、立题意义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立题的意义:
物流作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企业运营管理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想准确的掌握物流活动的运行情况,就必须对物流活动进行有效地绩效评价,从而正确诊断各个不同物流系统的实际经营水平,全面监督企业资源,实现合理配置,以提高物流系统的运行效率。排队论(queuing theory)是专门研究因随机因素而产生拥挤的学科,曾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运输系统,任务分配中。
在物流过程中,排队论具有广泛的应用,例如机场跑道设计和机场设施数量问题,如何才能既保证飞机起降的使用要求,有不浪费机场资源;又如码头的泊位设计和装卸设备的购置问题,如何达到既能满足船舶到港的装卸奥求,而又不浪费港口资源;再如仓库保管员的平庸数量问题、物流机械维修人员的聘用个数量问题,如何达到既能保证仓储报关业务和物流机械的正常运转,有不早城热力浪费,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运用排队论方法加以解决。
2、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物流产业的逐渐升温,对物流系统这个被企业界视为“经营上的黑大陆”、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迫在眉睫。而排队论主要研究各种系统的排队队长,排队的等待时间及所提供的服务等各种参数,以便求得更好的服务,它的研究目的是要回答如何改进服务机构或组织被服务的对象,使得某种指标达到最优的问题,可以有效克服物流系统中的制约关系。因此,有不少国内外的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BURKE P J.等国外学者将物流生产库存系统中的库存理论与排队论结合,得到较优的库存策略。 倪志伟从排队论的角度对物流订单处理系统排队规则进行研究,并对订单处理系统排队规则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王宏勇,朱翼隽利用排队论来研究自动化立体仓库这种物流系统的性能及相关的概率特性。
(2)存在的问题:
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包括连线的的建设以及节点与方式的现代化。
2)物流系统的效率不高,由于物流设备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
3)虽然排队论的理论知识很成熟,并在物流领域中的'很多方面都有实用性,可现行许多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并没有重视排队论的实际应用,理论归理论,遇到实际问题时许多还是凭几个管理者的主观臆断,并没有运用相关的知识加以科学的计算、论证、辅助决策。
4)当排队系统的顾客到达时间和服务时间的概率分布很复杂时,或不能用公式给出时,需要恰当选择求解方法,选择合适的应用模式。
(3)拟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1)根据顾客到达时间间隔和服务时间的经验分布的确定。
2)提高系统服务效率,提高服务水平的措施。
3)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标准化建设。
3、参考文献:
[1] 钱颂迪等. 运筹学(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 A Synthetical model of Queuing Theory and Inventory Theory[A]Proceedings of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s[C], .
[3] BURKE P J.The output of a queueing system[J].Operations Re-search,1956,4(6):699-704.
[4] 倪志伟. 基于排队论的订单处理系统建模与仿真[D]北京交通大学, .
[5] 王宏勇,朱翼隽. 生产—库存模型中多服务台排队系统性能分析[J].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2009, (02) :204-207.
[6]张政. 排队论在高速公路收费系统中的应用[J].西安航空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24(15):49—50.
[7] 曾勇, 峰. 基于JMT的排队论实验专题设计[J]. 计算机教育, 2009, (20) :124-127 .
[8]桥, 李建国, 郭佑民, 张志. 基于排队论的立体车库堆垛机效率分析[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 (03) :62-64.
[9] 颜薇娜. 基于蒙特卡洛模拟的商业银行排队问题研究[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01) :20-22.
[10] 吴锦标, 刘再明, 尹小玲, 付延冰. 基于排队论的一个物流模型[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 (09) :78-83.
[11] 张莉,霍佳震. 基于仿真模型的集装箱码头排队系统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43(35):235-238.
[12] 胡运权等. 运筹学教程(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二、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步骤和预期的目的:
(一)主要研究内容:
1、物流系统发展的现状。
1)物流系统是社会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或组成部分,涵盖了全部社会产品在社会上与企业中的运动过程,因而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领域。而正是由于物流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对其研究显得更加困难。
2)在物流过程中存在许多效益背反的现象,这是影响企业物流系统运作的主要因素。
2、选定物流仓储作业系统为对象,运用排队论对其运行效率及其服务水平进行研究。
3、建立所选系统的排队模型。
1)确定排队系统进程的主要因素:输入过程、服务机构、排队规则。
2)排队系统分析。
4、优化分析,得到改进物流仓储系统的措施。
(二)研究目的:
建立排队系统模型并优化,以改进系统运行效率。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模型建立和优化分析。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工作总体安排及具体进度:
第一阶段:(1月1日--3月25日): 资料收集 、课题调研和毕业实习。
第二阶段:(3月26日--4月10日): 导师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和写作。
第三阶段:(4月10日--4月16日): 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中期检查。
第四阶段:(4月16日--5月5日): 导师继续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研究和写作。
第五阶段:(5月6日--5月20日): 指导教师审阅论文初稿,学生修改论文。
第六阶段:(5月21日--5月25日): 指导教师和评阅人对毕业论文(设计)进行评审。
第七阶段:(5月26日--5月31日): 各系组织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及评选优秀毕业论文(设计)。
第八阶段:(6月1日--6月6日): 毕业论文(设计)资料整改及资料整理归档。
篇2:物流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与设计
1、选题依据与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近几年来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但是,由于我国的第三方物流起步较晚,而且加上内外部环境一些影响因素的存在,导致第三方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自中国加入WTO以后,越来越多的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使得我国物流业的国际化竞争更加激烈。因此,做为无论是对于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企业而言,为改变现状,赢得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地分析现状,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革与创新,以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根据相关理论结合实际,分析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2、设计实施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文献资料收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并给出建议的的相关资料。
(2)研究内容
引言:本文研究的意义
一、第三方物流的综述
(一)第三方物流的概念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总体规模小,发展潜力巨大。
(二)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
(三)行业集中度较低。
三、我国第三方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不完善
(二)企业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低
(三)缺乏现代化物流知识和专业物流管理人才
(四) 国家在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四、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二)对于企业规模较小,服务水平低这一瓶颈,可以发展战略同盟关系,合理利用社会存量资源。
(三) 重视人才的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四)有关部门应健全法律法规
五、结束语:
我国第三方物流业的兴起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存在着诸多的困难,既有物流供需双方经营观念、经营模式的问题,又有物流发展环境和法律制度方面的'障碍问题。但是在面对这些问题时需要政府、企业和相关中介组织的有机协同,政府政策真正满足企业需求,企业的外部环境得到优化,中介组织发挥应有的作用,改进和完善企业的内部管理,形成相关组织的合力作用,只要这样不断的自我改进第三方物流企业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3、预期结果和完成进度
(1)201X年1月中旬 确定论文题目
(2)201X年3月 初—201X年3月15日 准备完成开题报告
(3)201X年3月16日—201X年3月23日 完成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
(4)201X年3月 24日—201X年4月3日 完成毕业论文的初稿
(5)201X年4月3日—201X年4月25日 修改毕业论文初稿,并最终定稿
(6)201X年5月9 日—201X年5月10日 进行毕业论文评审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篇3:物流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选题依据与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全社会对快递业发展的要求,如今,民营快递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是在通过对xx快递的实际了解和研究其基本情况之后,提出其公司业务操作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具体分析了造成问题的原因之后,立足根本,统筹兼顾,提出一系列用以解决xx快递企业业务操作问题的观点、方法。旨在通过改进,调整,更新整个操作流程和操作方式,来促进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2、设计实施的方法与主要内容
(1)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观察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同时查阅有关书籍、文献资料收集现代物流企业仓储管理系统的相关资料。
(2)研究内容
引言:本文研究的意义
一、我国快递业总体发展水平分析
(一)我国快递业的发展概述
(二)我国快递业务操作的基本情况
(三)我国快递业务操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xx快递公司业务简介
(一)xx快递公司简介
(二)xx快递公司业务简介
三、xx快递公司业务操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xx快递公司业务操作的现状
(二)xx快递公司业务操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四、解决xx快递公司业务操作问题的建议
(一)制定业务操作规范标准
(二)改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设备投入
(三)采用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
(四)引进专业型人才,增强核心竞争力
(五)借鉴外来优秀经验,积极改善自身不足
(六)加强客服部门处理问题件能力
五、总结
范文二:苏宁电器区域配送中心仓储管理内容及其优化
一 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仓储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物流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企业研究和规划的重点。高效合理的仓储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加快物资流动的速度,降低成本,并可以实现对资源有效控制和管理。苏宁电器在全国电器销售行业处于龙头地位,拥有它自己物流系统,具有代表性!可以反映国内的电器仓储管理的现状。
二 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和计划:
基本内容
(1)苏宁电器配送中心仓储管理的现状 (2)分析实际中的问题情况
(3)根据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分析并提出可实施的方案 课题计划
(1)了解苏宁浙江配送中心仓库管理,学习其基本作业流程
(2)在仓库管理员岗位上实习,实际体会物流作业流程。对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做好 记录。
(3)认真思考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和仓库其他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探讨。 (4)提出实际的可行性方案,提高仓库管理的效率。
三 完成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及拟解决的办法
重点和难点
(1)需要短时间对仓储管理有全面了解
(2)相关理论知识的查阅不全面,实际经验不丰富。
(3)许多问题理论和实际联系,需要考虑很多的客观因素。 解决的办法
(1)深入实际岗位,学习研究
(2)向岗位的师傅学习,多与指导老师沟通。 (3)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再实际和理论的集合。
四 课题进度安排
201x年12月确定论文课题
201X年1月查阅相关资料,在老师指导下编写开题报告。
201X年1月到3月在苏宁配送中心实习,收集相关资料,构思论文大概, 形成初稿。
201X年4月到5月撰写论文正稿
201X年5月到6月将论文交予指导老师批阅修改,最后确定,准备答辩。
篇4:物流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选题的意义
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物流是制造业发展的加速器。同时,物流业与制造业具有反作用,没有制造业的物流业是无本之木,没有物流业的制造业是无轮之车。因此,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江苏是一个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随着近几年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江苏省的制造业得到了强势的发展,而且结构不断完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现如今制造业的价值正在迅速向产前、产后的研发、分销和服务等领域转移。常州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经济大市, 其制造业占据了全省经济的较大部分且发展水平位居前列。20XX年常州市拥有制造业企业6345家,工业总产值达73641810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达970114人,其中利润总额为4081519元,实现利税总额613元。由此可见,制造业对于常州的就业拉动以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环节,是当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物流业是商品经济发达以及科技和管理飞速发展前提下提高综合效益的知识型产业,是继资源、劳动力之后的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物流业为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物流业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20XX年,全市物流业运行情况良好,物流需求显著增加,运行效率有所提高,行业继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10552.96亿元,同比增长20.01%。
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8159.48亿元,同比增长19.15%,占社会物流总额的77.32%;进口物流总额454.88亿元, 同比增长58.06%,占社会物流总额的4.31%;农产品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和外市商品购进额分别同比增长8.29%、11.06%和18.06%物流论文开题报告物流论文开题报告。由此可见,物流业的发展为常州市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单纯的企业之间或企业内的部门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的竞争,是企业内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以及企业与外部供应链之间的整体合作的内外一体化合作竞争。而物流正是企业之间衔接的重要一环,更是供应链上重要的一环。要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就需要加强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协作。
然而,传统的制造业历来都是重生产, 轻服务。制造业在服务上的缺失, 使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不高, 导致了大而不强的现状。现如今制造业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阶段,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合理优化资源、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愈发密切,两者的协调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促进常州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问题已经摆在了面前物流论文开题报告 作为一个重要经济子系统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 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服务效应、促进制造业升级、达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目前对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问题受到了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学术界对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所以到目前为止研究的系统性不强, 实证的不多, 大多只是定性的提出一些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粗略建议, 而对于两者在具体地区协调状况的具体研究则很少,因此本文从定量角度研究两业协调程度非常必要。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引起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现今物流业物流成本高、第三方物流尚未形成规模、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种类比较单一,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
只有重视并落实物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业运作效率和效益的同时,制造业才能同样得以提升;对常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政府、企业以及高校共同努力,才能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强力支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于生产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有着很深的研究。
在服务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方面,Riddle 认为服务业能够推动生产的发展,是刺激制造业发展的推动力;Quinn(1988)给出了制造业与服务业间的主要作用途径,认为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依赖、相互作用,服务业可以开辟市场、降低生产成本且能够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在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作用方面,Coffey &Bailly 提出,将服务类业务外包可以减少风险,企业能够将主要资源集中到最有竞争力的环节,以此来提高核心竞争力;根据古典经济学派的分工理论,生产服务外包是分工深化、专业化程度高的表现。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一些学者从交易成本理论角度,分析了生产服务外包问题,指出在规模效应的作用下,外部交易成本低于内部组织成本, 因此认为原单位选择生产服务外包是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服务业与制造业关系方面,李冠霖 运用投入产出法,提出随着制造业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服务业向制造业提供的服务会增加;叶茂盛 认为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影响、关系密切。制造业为物流提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制造业释放了物流需求,物流业推动制造业的技术升级。 在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研究方面,路甬祥 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制造业中的资源浪费问题,就业压力和人员短缺矛盾加剧;刘一霖 以第三方物流业为例,研究了第三方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创新理论,讨论了两者的协调创新的动机、机制和过程,并通过了案例进行分析物流论文开题报告工作报告。
在区域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方面,方晓昌 在分析了辽宁制造业发展总体趋势后,结合有关战略理论,提出了辽宁省制造业物流供应链发展战略。从管理角度,提出了辽宁制造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并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了具体实施对策;王晓艳,李道芳 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相关理论分析和讨论了制造业与物流业有机融合、联动发展的机理,并分析了安徽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最后提出联动发展的策略建议。
在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实证研究方面,袁克珠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从定量的角度研究了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制造业的相关性,并就分析结果得出的长三角区域物流与制造业发展不相匹配提出了长三角区域物流联动发展的建议;高传胜 从降低区域交易成本、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与泛化、新型资本深化等角度分析了生产服务业支撑长三角制造业集聚与发展的机制。
综述:总结国内外与本文研究相关的文献,主要是研究物流业与制造业发展现状并确定发展阶段以及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宏观或微观角度进行两
业联动发展机理分析,提出物流业与制造业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战略。对于区域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区域发展模式提出粗略的建议,而常州该领域的研究较少,研究方法上也少有利用数据模型对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度进行分析的。因此,本文通过对常州物流业、制造业发展的具体现状,基于DEA模型对常州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结论,以期望引起对物流业及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的重视。
参考文献
[1] Riddle.Service-led Growth:the Role of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World Development [M].Praeger, New York,1986.
[2] Illeris S.Proximity between Service Producers and Service Users [J],Tijdschriftvoor Economische en Sociale Geografie,1994,(85):294 302.
[4] W.J. Coffey. A. S. Bailly. Producer Services and Flexible Production:An Exploratory Analysis[J].Growth&Change.1991 (1):80-85. [5] Shugan S. M.Explanations for the growth of services in Rust R T,0liVer R T,Editors Service Duanlity:new direction in theory and practice thousand oaks [M].C A:Sage Publication,1994.
[6] 李冠霖.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7] 叶茂盛.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升级互动关系探析[J].市场周刊、新物流,2015(10):62-63.
[8] 方晓昌.辽宁制造业物流供应链发展战略与管理模式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0] 王晓艳.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15,28(7):6-8.
[12] 徐鹏等.基于委托模式融通仓的银行对第三方物流激励和监督[J].管理评论,2015,21(1):108-114
[13] 仝新顺,吴宜.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1(7):11-13.
[14] 王茂林,刘秉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15(3):59-61.
[15] 丁俊发.中国物流[ M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15(2):330-331.
篇5:物流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1、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中小企业在我国现行经济体制下发展速度迅猛,是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增 长的重要力量,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做出了重要贡 献。但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资金力量薄弱,内部控制程度较差,生产效率 较低, 使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较弱的竞争地位。尤其是在目前严峻的经 济形势下, 大多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
因此, 在外部经济形势相同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是非常重要。所以,中小企业应引进先 进的成本控制理念、采用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历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多数中 小企业经营者无暇或者无意识顾及企业的成本控制建设。而在企业管理中,成 本控制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 上探索中小企 业成本控制的建设方案, 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目标; 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探索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方案对 于实现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从成本控制的意义入手, 描述了当前中小企业对成本控制中存在的 问题及表现, 并简要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并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问题上做的更好, 促进中小企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 展。
2、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成本控制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提出,后来,美国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提出了 运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内部价值链)进行成本控制分析的一般 方法。
美国管理会计学者杰克桑克和戈文德瑞亚等人在迈克尔.波特研究成果的 基础上,通过对成本信息所起的作用进行研究,将成本控制定义为“在战略管理 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对成本信息的管理性运用。”
1995年, 欧洲的克兰菲尔德工商管理学院提出了一种控制模式,该模式认为 成本控制工具应包括如下主要内容:行业态势分析;成本动因分析;评估组织面 临的挑战,确定自身的目标。,英国教授罗宾.库珀提出了以作业成本制 度为核心的成本控制模式, 这种模式的实质是在传统的成本管理体系中全面引入 作业成本法。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团体,追求的是经营利润最大化,开展各 项活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进行成本控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 手段。
对于经营较为困难的中小企业来说,成本控制更是企业获得利润乃至关乎 生存的关键因素。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明确指出:成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 生的各种耗费中的概念表明了生产成本的产生方式。而根据会计恒等式“利润= 收入—支出”, 及生产型企业生产成本占支出比重大的特点,可以推出生产成本 对企业的巨大影响。作为生产型企业,主要收入来源就是产品销售收入,而目前 企业大多处在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 取得高销售收入实在不易, 要取得经营利润, 降低成本更为合理。因此,着重研究企业成本控制问题、方法的研究,才能使企 业达到利润的最大化。
3、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绝不只是简单的削减成本,而是个系统工程。单纯地削减 采购成本同样会给公司带来很多的风险,如质量风险、及时供货风险、技术风险 等。
因此, 采购成本管理必须综合考虑公司的战略及长期可持续核心竞争力的发 展。
本文将着重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一、相关理论综述 (一)国外对采购成本的研究分析 (二)国内对采购成本的研究分析 二、我国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发展历程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企业采购成本发展历程 (二)我国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购批量小,缺乏规模优势 (二)采购制度不规范 (三)采购方式落后 (四)市场起伏剧烈,价格波动大 (五)采购经验不足 (六)企业的采购规划设定的不科学,没有满足企业的需求 四、加强我国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对策研究 (一)实行规模化采购从而降低单次采购成本 (二)合理运用电子商务,降低采购成本 (三)谨慎采购,减少资金占用 (四)构建严格规范的采购制度 (五)开展第三方采购 (六)实施战略成本管理进行采购成本控制五、结束语
4、主要参考文献
(1)吴悠.零售企业如何控制采购成本. 企业管理出版社 ..3
(2) (英)泰勒(David Taylor).生产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精益方法.2019.3
(3)张静;魏国辰;刘沈艳.中小企业采购成本控制问题研究.2019.04.10
(4)芮建斌.IT 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研究.2019.02.01
5、完成措施及进度安排
2019 年 11 月 15 日—2019 年 12 月 08 日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19 年 12 月 09 日—2019 年 04 月 27 日撰写论文初稿。
2019 年 04 月 28 日—2019 年 05 月 06 日修改论文,完成论文终稿。
2019 年 05 月 06 日—2019 年 05 月 10 日进行论文答辩。
指导教师意见
篇6:物流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物流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由于中小企业经营规模小,资金力量薄弱,内部控制程度较差,生产效率 较低, 使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处于较弱的竞争地位。尤其是在目前严峻的经 济形势下, 大多中小企业面临着生存危机。
因此, 在外部经济形势相同的情况下, 中小企业如何在市场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是非常重要。所以,中小企业应引进先 进的成本控制理念、采用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历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目前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多数中 小企业经营者无暇或者无意识顾及企业的成本控制建设。而在企业管理中,成 本控制是现代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从理论和实践 上探索中小企 业成本控制的建设方案, 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目标; 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探索中小企业成本控制方案对 于实现整个社会效率的提高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首先从成本控制的意义入手, 描述了当前中小企业对成本控制中存在的 问题及表现, 并简要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
并针对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从而帮助中小企业在成本控制问题上做的更好, 促进中小企业更加健康快速的发 展。
成本控制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西蒙兹提出,后来,美国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在《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两本书中提出了 运用价值链(纵向价值链、横向价值链、内部价值链)进行成本控制分析的一般 方法。
篇7:大学物流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物流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的意义、目的:
课题来源于对电子商务理论的学习,以及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现实需要。主要分析电子商务环境下现代物流的发展的现状以及如何更好的为电子商务企业提供支持。有实际价值较高。电子商务是21世纪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产物。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在电子商务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仍处在较为困难的成长阶段,其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研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发展现状及思考,在充分解决物流配送发展瓶颈的同时,寻求一条更为完善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之路。
设计(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案:
1.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的发展现状
2. 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发展的影响
3. 物流配送在今后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及解决方案
方案:1. 电子商务是21世纪信息化和网络化的产物。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物流在电子商务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仍处在较为困难的成长阶段,其中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研究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发展现状及思考,在充分解决物流配送发展瓶颈的同时,寻求一条更为完善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之路。2. 物流服务功能不断扩展 基于电子商务的现代物流除了满足传统物流的基本功能外,主要是提供的广阔的'增值服务功能。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包括:①增加便利性的服务,一切能够简化手续、简化操作的物流服务都属于此类,如自动订货、传递信息和转账等;②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在需求方对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快速反应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动力之一;③延伸服务,向上可以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可以延伸到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等;④降低成本的服务。电子商务发展的前期,物流成本将会高居不下,有些企业可能会因为根本承受不了这种高成本退出电子商务领域,或者是选择性地将电子商务的物流服务外包出去,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发展电子商务,一开始就应该寻找能够降低物流成本的物流方案。 物流的全球化趋势 电子商务发展打破了时空限制,经济全球化特点日益明显,在现代企业产品跨国界流通的形势下,物流企业的服务范围也相应地从区域向全球扩展。全球化战略的趋势,使物流企业和生产企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产企业致力于制造产品、降低成本、创造价值的同时,物流企业要集中精力提高物流服务需求,做好物流服务。例如,在配送中心,对进口商品的代理报关业务、储存、搬运和配送,必要的流通加工,从商品进口到送交消费者手中的实现一条龙服务。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物流业是时代所趋,要正确认识电子商务对物流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合理地选择电子商务成本的投入,从而增加我国物流行业的竞争力。3. 在电子工具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支持下,信息流、商流、资金流通过点击鼠标瞬间就可完成,而对于物流,只有少数商品和服务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输的方式进行配送,如电子出版物、软件等,大多数商品和服务的物流过程必须通过物理活动才能完成。而没有一个高效率的企业或社会物流配送系统对商品的转移提供低成本、适时、适量的转移服务,成了物流配送的最大问题,而且配送成本过高、速度过慢是参与电子商务的买方最为不满的问题。3. 解决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提高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服务质量,最终促使电子商务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必然有一段持久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物流模式,在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的同时,灵活运用自营物流、物流联盟模式或者多种模式共同发展,使企业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工作进度安排(具体):
4月5日前学生上交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同时上交论文提纲,要求写到三级标题),由指导教师批阅。4.7-6.22撰写毕业论文。其中:5月26交初稿;5.26-6.18修改论文(第1稿-第n稿);参加毕业论文答辩。
篇8:物流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一、 课题目的和意义
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配送明显滞后。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因此,对物流配送中心的研究成为了企业日益关注的问题。
通过对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研究,从我国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重点讨论新型物流中心在中国的建设情况,完善物流配送中心市场,早日将其发展成有中国特色的具有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二、 物流配 送中心研究现状
1、 传统物流配送中心的介绍
(1)、单纯配送 形式
配送中心根据客户的要货计划,即何时、向何处送货等要求,制定出详细的送货计划。包括客户所需要的商品的品种、规格、数量及运输路线等。然后对符合要求的商品进行分货及配货,并进行适当的.包装,且详细标明客户名称、地址、到货时间和商品明细后,交司机或随车送货人。车辆按指定的路线运达客户、并由客户在回执上签字,配送工作完成后,通知财务部门结算。在此阶段,由于配送规模不是很大,且配送中心的劳动力过剩,因此,分拣工作主要由人力完成。
(2) 配送规模较小,发展不平衡。
(3) 增加人手、增加设备、无限扩大仓库空间。
2、 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研究现状
3、相关的研究
与物流配送中心有关的知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广泛的研究:
三、 研究的基本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实现我国物流中心的不断完善,向着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发展。
基本内容为:
1、
2、
3、
4
5、
6、
四、 实施方案所需的条件
计算机、资金、资料、相关物流配送中心企业的案例
五、预期能达到的目标
六、研究的总体安排及进度
五月——20六月:收集相关资料,确定总体方案
年七月——2010年八月:社会调查相关企业
2010年八月:整理调查资料,编写论文
2010年九月:修整论文
七、主要参考文献
篇9:物流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一、 选题背景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但电子商务快捷购物的需求,也对物流配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物流业发展相对缓慢,没有一个有效的物流配送体系支持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
但是在我国,由于人们对物流的研究起步较晚,水平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因此目前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配送研究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这种认识和研究的落后不仅导致我国的现代物流理论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甚至使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受到了负面影响。因此,针对这一情况,建立一个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配送体系就成了当务之急。
二、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模式的概述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就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它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针对社会需要,严格地、守信用地按用户的定负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理货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度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除了具备传统配送的特点以外,还具备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等特点。 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模式有自营配送模式,协同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综合配送模式。
(1)自营配送模式。自营配送模式是指企业物流配送的各个环节由企业自身筹建并组织管理,实现对企业内部及外部货物配送的模式
(2)协同配送模式。协同配送模式是指在在城市里,为使物流合理化,在几个有定期运货需求的合作下,由一个卡车运输业者,使用一个运输系统进行配送。
(3)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也就是社会化、专业化的物流配送模式,通过为一定市场范围的企业提供物流配送服务而获取盈利和自我发展的物流配送组织形式。
(4)综合配送模式。综合配送模式是指企业以供应链管理为指导思想,全面系统地优化和整合企业内外部物流资源、物流业务流程和物流管理流程,对生产、流通过程中的各种环节实现全方位综合配送,充分提高产品在制造、流通过程的时空效应,并为此形成的高效运行的物流配送模式。
三、国内外对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观点
(一)国内研究状况 国内对电子商务下物流企业配送模式的研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模式的重要性研究。例如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管理科技与工程硕士刘海波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研究》一文中指出,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必须具有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柔性化特征。我国物流业经过多年的建设虽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日益渗透到现代经济活动中,我国传统物流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化势在必行。安徽财贸学院市场营销系刘从久也在《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中提出,近年来,人们讨论电子商务时都十分强调信息流、资金流、网站、网上支付等技术实现手段,却忽视了物流的实现过程。物流配送则是发展电子商务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的陈岗,刘亚彬在《改进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能力》中提出,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中商品和服务的最终体现,是实现电子商务的根本保证。随着电子商务的推广与应用,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的影响日益明显,已成为电子商务企业的生命线。
(2)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模式体系研究。物流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最终保证,突破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配送瓶颈,建立高效快捷的物流配送体系,在当今显得尤为重要。 江苏科技情报所的严军在《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体系研究》这一文章中具体介绍了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的概念和特点,阐述了中外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现状,对物流配送体系加以研究分析,利用电子商务的特点,实现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 舒宁在《浅论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配送》中提出,如何实现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有效配送“是个系统工程,既要加强对传统配送设备和技术的改善和改进,也需要利用新兴的信息和网络技术来提高配送的功能和效率。其总体思路是加强传统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及物流配送的标准化体系,加强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避免传统条件下的物流配送存在功能单一,企业间相互自闭,网络信息化程度滞后的弱点!
(3)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模式研究。张席洲,张小亮在《基于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的探讨》一文中指出,电子 商 务 条件下的物流配送应是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确切地讲,是指物流配送企业采用网络化的计算机技术和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严格地按用户的订货要求,进行一系列分类、编配、整理、分工、配货等工作,定时、定点、定量地交给没有范围限制的各类用户,满足其对商品的需求。配送模式是企业对配迭所采取的基本战略和方法。
(4)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的发展研究。安徽财经大学商务学院韦道菊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配送的发展》中指出,物流配送是完成电子商务完整交易过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最终保证。但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导致社会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也制约了物流的发展。
(5)传统配送与电子商务配送的比较分析。现阶段我国物流配送方式的发展与传统配送方式相比,已有了明显改善,但与我国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相比较,物流配送仍然滞后。舒宁在文章《浅论电子商务条件下的物流配送》中分析了传统物流方式的缺陷及电子商务条件下物流配送的优越性,提出了建立符合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道路。
(二)国外研究状况
(1)美国学者Haul.Lee,Seungin Whang在《Winning the last mile of E-Commence》一文中指出,物流配送能实现网上交易商品的末端配送,是整个电子商务活动的最后一个过程。
(2)C.L.Lai,W.B.A study of system dynamics in just-in-time logistics Lee.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指出美国物流成本虽然不是全世界最低(比日本略高),但近十几年来,一直稳中趋降,目前物流总开支占GDP的比重基本维持在10%.而物流配送开支对整个物流总开支有着巨大的影响。
(3)电子商务的提出。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电子商务的先驱IBM公司于提出了Electronic Commerce(E-Commerce)的概念,到了,该公司又提出了Electronic Business(E-Business)的概念。有人将E-Commerce称为狭义的电子商务,将E-Business称为广义的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E-Business是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E-Commerce集中于电子交易,强调企业与外部的交易与合作,而E-Business则把涵盖范围扩大了很多。广义上指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狭义上指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其对社会的影响,不亚于蒸汽机的发明给整个社会带来的影响。
(4)系统理论。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模式的构建主要的依据来源于系统理论。随着世界复杂性的发现。在科学研究中兴起了建立复杂性科学的热潮。贝塔朗菲指出,现代技术和社会已变得十分复杂,传统的方法不再适用,”我们被迫在一切知识领域中运用整体或系统概念来处理复杂性问题“.普利高津断言,现代科学在一切方面,一切层次上都遇到复杂性,必须”结束现实世界简单性“这一传统信念,要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建立复杂性科学。信息学家魏沃尔指出:19世纪及其之前的科学是简单性科学;20世纪前半叶则发展起无组织复杂性的科学,即建立在统计方法上的那些学科;而20世纪后半叶则发展起有组织的复杂性的科学,主要是自组织理论。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是: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内在动力;②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系统演化的外部条件;③随机涨落是系统演化的直接诱因。
四、初步设想
在完成论文过程中,结合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配送发展现状及自己所学知识,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努力做到体系完整,中心明确,材料翔实,理论系统。力图实现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质的认定与量化分析的统一。
五、突破点
第一次尝试用实证分析方法解剖一个具体的物流企业在配送方面的问题,在分析了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的配送模式后,发现了其中的不少问题。就这些问题,对原有的体制进行了一些突破。例如,在招聘人才上,以物流专业和电子商务人才为主,其他为辅;在考核和晋升上,要以”才“为平台,实行科学,合理,全面,透明的考核晋升管理制度。 由于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拥有着联想控股美国APLL的投资背景,为IT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所以决定了其与其他第三方物流企业有着不同之处。
六、理论和实践的意义及可行性论述
(一)理论意义:
在研究和分析过程中,本文借鉴从图书馆和网络中获取的资料,将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物流企业的实际操作中,检验已有理论成果。研究的最大意义在于,分析了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配送模式的价值,并提出存在问题。
(二)实际意义:
本文根据对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配送模式的分析,了解到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相关问题。进而跟据当今的研究理论,和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进行比较,提出了优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的建议,力图找出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可以提高综合实力发展道路和实际措施。
(三)可行性:
1、通过网络,书籍等搜集掌握了诸多的文献资料
2、学习过相关的理论知识
3、有相关的人脉资源
4、亲自参与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的实习工作
5、 时间方面。根据学校规定时间,在开题报告和中期检查与中期检查和最后答辩之间都有充足时间。
论文撰写过程中拟采取的方法和手段
访谈法
对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和调查,了解实际的情况,作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依据。
文献法
通过查阅图书馆一些论文所需要的相关方面的专着和教材文献、学术杂志、互联网、学术期刊等,收集国内外的相关信息资料。
比较法
通过对国内外的物流企业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配送模式的案例,与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优缺点。
问卷法
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在电子商务环境下配送的相关信息!
论文提纲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1.1 选题背景
第1.2 选题意义
第1.3 文献综述
第二章 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模式概述
2.1 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的含义与特点
2.2 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的关系
2.2.1电子商务对物流配送的影响
2.2.2物流配送对电子商务的重要性
2.3 电子商务下物流配送模式
2.3.1 自营配送模式
2.3.2 协同配送模式
2.3.3 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
2.3.4 综合配送模式
第三章 志勤美集在电子商务下的物流配送模式
3.1 志勤美集科技物流有限公司的背景
3.2 志勤美集的配送模式
3.3 志勤美集与国外物流公司配送模式的比较
3.4 志勤美集在电子商务下配送模式的不足
第四章 优化志勤美集在电子商务下配送模式的建议
4.1 优化物流配送线路问题
4.2 加强配送中心建设
4.3 配送与包装、运输、仓储等完美协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篇10:物流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企业不断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则以其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低廉的人力成本,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中国制造”风靡全球。随着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国内各企业纷纷从“手工作坊”、“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向“大规模生产”模式靠拢,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使企业在传统的“开源节流”措施之外,必须把成本的全面降低作为系统性的工程加以深入挖掘,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和成本管理体系,以发展的观念去研究成本管理方式,用战略的眼光去分析降低成本的途径,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式,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论文选题意义
我国传统降低成本的途径,从范围上看局限于生产领域,从内容上看局限于制造成本,从时效上看局限于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使管理者忽视了以全局的高度来审视企业成本,而真正的控制点是整个经济过程的成本,企业须清楚与产品有关的整个价值链中的所有成本。因此,公司需要从单纯控制自身的经营成本,转向与战略成本共同管理控制。
在降低成本途径方面,必须实行以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把影响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逐一的分析,使产品的成本效益最大化。尽管我国许多企业也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因而必须从控制整个价值链的视野去寻求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二论文思路、提纲及方法
降低企业物流运作成本写作思路
1.企业物流成本概述
1.1企业物流成本的定义
1.2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
1.2.1企业物流总成本构成
1.2.2企业物流成本的计算
2.中国企业物流现状的认识与分析
2.1 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社会物流的发展,而且整体水平不高.
篇11:物流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选题的意义
物流业与制造业互为依托,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制造业是物流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物流是制造业发展的加速器。同时,物流业与制造业具有反作用,没有制造业的物流业是无本之木,没有物流业的制造业是无轮之车。因此,推进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江苏是一个制造业大省,制造业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随着近几年来世界制造业的转移,江苏省的制造业得到了强势的发展,而且结构不断完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现如今制造业的价值正在迅速向产前、产后的研发、分销和服务等领域转移。常州市作为江苏省的一个经济大市, 其制造业占据了全省经济的较大部分且发展水平位居前列。20xx年常州市拥有制造业企业6345家,工业总产值达73641810元,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达970114人,其中利润总额为4081519元,实现利税总额613元。由此可见,制造业对于常州的就业拉动以及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物流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环节,是当代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而物流业是商品经济发达以及科技和管理飞速发展前提下提高综合效益的知识型产业,是继资源、劳动力之后的企业第三利润源泉;物流业为为生产的连续性提供了保障;物流业状况对生产环境和生产秩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20xx年,全市物流业运行情况良好,物流需求显著增加,运行效率有所提高,行业继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10552.96亿元,同比增长20.01%。从构成情况看,工业品物流总额8159.48亿元,同比增长19.15%,占社会物流总额的77.32%;进口物流总额454.88亿元, 同比增长58.06%,占社会物流总额的4.31%;农产品物流总额、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和外市商品购进额分别同比增长8.29%、11.06%和18.06%物流论文开题报告物流论文开题报告。由此可见,物流业的发展为常州市社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和保障。
未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是单纯的企业之间或企业内的部门之间的.竞争,而是一个供应链与另一个供应链的竞争,是企业内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以及企业与外部供应链之间的整体合作的内外一体化合作竞争。而物流正是企业之间衔接的重要一环,更是供应链上重要的一环。要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就需要加强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协作。
然而,传统的制造业历来都是重生产, 轻服务。制造业在服务上的缺失, 使整个产业链的附加值不高, 导致了大而不强的现状。现如今制造业发展到供应链管理阶段,为了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实施供应链管理可以合理优化资源、提高行业综合竞争力。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愈发密切,两者的协调问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对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促进常州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问题已经摆在了面前物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章物流论文开题报告出自。作为一个重要经济子系统的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 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服务效应、促进制造业升级、达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可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目前对于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问题受到了各个方面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由于学术界对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性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 所以到目前为止研究的系统性不强, 实证的不多, 大多只是定性的提出一些促进两者协调发展的粗略建议, 而对于两者在具体地区协调状况的具体研究则很少,因此本文从定量角度研究两业协调程度非常必要。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引起地方政府和企业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现今物流业物流成本高、第三方物流尚未形成规模、物流企业所提供的服务种类比较单一,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制造业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重视并落实物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业运作效率和效益的同时,制造业才能同样得以提升;对常州市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物流业与制造业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只有政府、企业以及高校共同努力,才能为物流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提高强力支持。
篇12:物流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企业不断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而中国则以其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低廉的人力成本,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中国制造”风靡全球。随着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国内各企业纷纷从“手工作坊”、“小批量”的生产模式向“大规模生产”模式靠拢,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也使企业在传统的“开源节流”措施之外,必须把成本的全面降低作为系统性的工程加以深入挖掘,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和成本管理体系,以发展的观念去研究成本管理方式,此时用战略的眼光去分析降低成本的途径,不断创新成本管理方式,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论文选题意义
我国传统降低成本的途径,从范围上看局限于生产领域,从内容上看局限于制造成本,从时效上看局限于事中和事后成本控制。使管理者忽视了以全局的高度来审视企业成本,而真正的控制点就就是整个经济过程的成本,企业须清楚与产品有关的整个价值链中的所有成本。因此,公司需要从单纯控制自身的经营成本,转向与战略成本共同管理控制。
在降低成本途径方面,必须实行以价值链分析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成本管理模式,把影响产品成本的每一个环节,进行逐一的分析,使产品的成本效益最大化。尽管我国许多企业也提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模式,而大部分企业把成本降低的着力点放在对生产成本的单一控制上,忽视了项目调研、工艺设计、产品设计对产品成本的影响,因而必须从控制整个价值链的视野去寻求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二论文思路、提纲及方法
降低企业物流运作成本写作思路
1.企业物流成本概述
1.1企业物流成本的定义
1.2企业物流成本构成与计算
1.2.1企业物流总成本构成
1.2.2企业物流成本的计算
2.中国企业物流现状的认识与分析
1,本课题中物流外包的定义及其特点:
物流外包就就是指即制造企业或销售等企业为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将其物流业务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运作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
2,研究本课题的实际意义:
首先,物流外包的产生与发展建立在其为制造或者销售企业提供了稳定而又长远的供应链的基础之上,也正就就是这个原因,它使得相关企业有了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而21世纪就就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企业之间的竞争开始转型,传统的资本竞争、技术竞争等受到了供应链竞争的强力挑战。为此,企业的决策者必须看到自己的供应链运转就就是否高效,供应链成本就就是否低廉。正就就是这种竞争因素的转变,物流外包的意义更加凸显。
此外,物流外包由于建立在了更专业更精细的信息技术优势之上,它为企业提供了质量更高风险更小的货源。这两种因素,都就就是决定一个企业荣辱兴衰的关键。不得不说,物流外包让生产加工所承担的风险更小,企业优化自身形象和提高利润的机会更多。
物流外包还为企业最恰当地配置资源提供了更大可能。企业不需要过分研究与自身核心竞争优势无关的资源配置。显而易见,这不仅使得社会资源得到更有效利用,也为企业大幅度减小了成本。
对于物流外包中的第三方物流,他们得到了稳定的客户和更多地与货物相关的采购和运输等经验,他们也相应会提高效率,减小成本和风险。
综上所述,物流外包就就是长期的、战略的、相互渗透的、互利互惠的业务委托和合约执行方式。在某些领域,研究它的相关问题就就是一个企业走向兴旺发达的过程中必须肩负的重要任务。
3,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数据统计表明:中国大中型企业试试物流外包的比重不足20%,这就就是很不正常的现象。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物流外包的种种益处,导致资本损耗过大,从而加大了成本。这对企业,对社会,对资源无疑都就就是很大的损失。为了使更多的企业增强物流外包意识,提高他们的运转效率,本课题的研究十分必要,也将为更多的制造或者销售企业提供准确而又实用的物流外包知识参考。
本课题介绍了如何让培养企业领导人的物流外包意识,为什么要开展物流外包,如何准确把握企业开展物流外包的时机,如何选择适合本企业的物流公司,如何与与之对应的第三方物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何建立建设物流外包的信息系统,物流外包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4,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正如上面所说,物流外包在中国并未在相关企业实现普及,更为严重的问题就就是,很多企业领导层的头脑中根本没有物流外包的整体概念。没有意识式发展的致命伤,企业还会长时间处于自营物流的低效率高成本的运作中发展。这就会使得企业走向更强大的过程中受到累赘因素的制约,不能毕其功发挥核心竞争优势。此外,我国的物流外包体制尚不健全,企业与物流公司之间的合作管理还比较混乱,很多企业
与第三方物流公司不能建立长期的、战略的合作伙伴关系。
所以,如何向企业决策者灌输物流外包意识,引导他们准确把我物流外包时机就就是本课题的重点。如何构建企业与物流公司建立行之有效的合作的基本模式,使保持他们长期合作,互相渗透,互利互惠的合作关系就就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在这两个点上,本课题将详细阐述物流外包一时的培养,实际的选择以及物流外包企业与物流公司的基本合作模式,为企业和第三方物流公司提供参考。
5,课题研究步骤:
第一步:实地参观部分大中型企业,通过问卷调查企业内部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该公司的物流供应状态。
第二步:将调查的企业分类:物流外包程度高的,物流外包程度较高的,没有开展物流外包的。
第三步:分别研究将他们的公司竞技状态,工作人员收入,内部工作管理秩序和工作气氛,从而推断他们的公司运转效率。
第四部:制定符合实际的宣传物流外包意识计划和物流外包的合作模型。
篇13:物流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物流发展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控制研究经历了:了解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物流成本实际核算、物流成本管理、物流收益评估、物流盈亏分析等五个阶段。虽然很多物流企业开始分析其物流体系,但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分析是根据经验和直觉进行的,分析过程中很少使用分析模型或工具。虽然西方学术界开发了许多有效的分析模型、工具和决策支持系统,论述这些工具、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的著作也很少,但是工业界还未真正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因而目前部分企业物流成本控制达到第四个阶段,而多数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还都处于第三阶段,还没有达到第四、第五阶段。虽然现在对物流成本构成有了更加全面的理解,但是由于许多会计核算方法不健全成为解决物流成本的障碍,现在对物流过程进行有效的成本管理控制仍然存在困难。
二、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现代物流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迎来了物流业的春天。近十年来国家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增长、电子商务的兴起、加入世贸组织等等,为我国物流业激起一个又一个的浪潮。目前由于政策环境与经济环境的改善,企业改革日益深化,为物流企业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宏观环境与微观基础,物流事业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
然而对于物流成本控制而言,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控制大多还处于了解物流成本实际状况的阶段,即对物流活动的重要性认知的阶段,只有少部分企业达到了物流成本核算,即了解并解决物流活动中存在问题的阶段(但核算水平很低,了解和解决问题的层次也不深),物流部门远远落后于生产部门,物流成本管理也远远落后于生产管理。对物流成本核算的相关理论和实务探讨非常薄弱,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没有明确规定,对物流成本的计算方法的研究大多是基于日本的
三、选题背景与意义
随着人们物流管理意识的增强,降低物流成本已经成为物流管理的首要任务。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物流技术与管理模式,最终的目的都不在与这种模式与技术本身,而是要通过物流系统的整体优化,在保证一定的物流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说,整个物流技术和物流管理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追求物流成本降低的过程。
同时伴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企业面对变化无常、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以及顾客需求多样化、个性化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其传统的、机械的采购、生产、物流模式己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企业必须快速把握市场的真实需求,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采购供应周期、生产加工周期、流通配送周期,全面降低企业作业链过程的成本,才能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在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模式下,企业往往过于强调通过产量的扩大来降低单位产品所分摊的固定成本,通过采用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等措施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获得预期的利润。但是,随着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单纯通过扩大产量来形成规模经济而不考虑市场对产品接受程度和竞争对手的策略的做法,己经被证明是行不通的,通过改进产品的设计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来降低成本的手段所能起的作用和降低成本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人们意识到,为保持企业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必须为企业寻找新的利润源泉。
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在企业物资的流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并不会增加顾客的价值,并且企业物流活动所发生的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例较大。由此引发了学术界对企业物流的研究,同时,实务界也在积极地研究如何规划和实施本企业的物流战略。另一方面,各国政府为搞活本国的经济,通过大流通促进大生产,希望对本国基础建设的投资来带动国家的经济发展,也迫切需要研究如何发展物流战略。通过几十年研究的积累,物流学界对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认识,形成了第三利润源、物流冰山、效益背反等理论。国内企业一般没有单独对物流成本进行核算,往往都是和企业其它成本一同核算,没有单独设立核算项目。即使有些企业将物流成本划分出来进行单独核算也往往应用比较传统的分步法或品种法等,导致物流成本核算的严重失真。
对于恩希爱这个外资企业,虽然在日本的市场已经完全打开,但对于中国这个陌生市场,要打开这个市场就必须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由于长期以来企业重生产和销售,轻流通,导致企业的物流成本偏高。目前,我国生产企业生产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到10%,而物流费用达到了40%。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下,物流成本的降低比销售额的提高更容易。这意味着在激烈的竞争中谁降低了物流费用,谁就降低了成本,谁就会在竞争中取胜。
从分析物流成本入手,进行物流成本管理,改善企业物流,具有重要的意义。物流成本计算是物流成本管理的基础,但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下,难以按照物流成本的内涵完整地计算出物流成本,而且按照传统成本法分摊出来的物流成本,也不能满足物流管理的需要。这种状况不仅打击企业进行物流成本计算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由于缺乏物流成本这一基础数据,影响了企业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再造等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从而制约了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竞争力的加强。
因此,开展企业物流成本计算研究,确定其成本构成,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提升企业竞争力。
篇14:物流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1研究背景
我国是世界上植物油消费最大的国家,食用植物油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也是食品工业、烹饪行业的重要基础原料。其生产供应状况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人民生活及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各国都非常重视食用油产业的发展。
我国粮油加工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战略是:壮大规模,优化品质,逐步与国际接轨;根据国家优势农产品区域化产业带的规划,在主产粮油的区域重组和建设一批年产农产品120-200万吨的大型龙头企业;严格实施HACCP规程,应对WTO的挑战,来满足国内各大城市和国际贸易的需求。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中一国的粮油企业必然进入高速兼并、重组阶段,将有一批大型粮油龙头企业涌现和成长,一大批技术与设备落后、产品质量低下的小厂将会倒闭破产,使中国粮油企业走上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并与国际接轨的发展之路,加工及制成品开始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优质化方向发展,综合利用水平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油脂工业加工能力大大提高,但我国依然是一个缺油的国家,粮食生产和消费关系到百姓的日常生活,是党和政府关心的第一件大事。特别是近几年来,油料作物的减产和出口贸易的波动引起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一系列问题。因此大力发展油脂工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党代会提出了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国的人民生活水平将有较大提高,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的食用油消费量也将会有较大增长。同时人们对食用植物油的质量要求也将有很大提高,高级精制油将取代传统品质产品,成为主流产品。这些产品需要有现代化的加工生产线来生产,建设这样的工厂是市场需求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该项目符合国家粮油安全的需要。
根据国务院《全国食品工业发展纲要》、《全国饲料工业发展纲要》等国家规划要求以及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意见,青岛渤海公司拟在山东青岛地区兴建一座辐射华东地区的粮油加工、蛋白饲料开发及生产的综合加工企业,实施植物油料仓储物流综合设施项目。该项目拟建地点位于青岛港内,海路运输条件得天独厚,计划年加工菜籽120万吨,生产菜籽油48万吨,粕69. 6万吨,磷脂8900吨。该项目对提高我国粮油加工业和植物蛋白饲料加工技术水平,促进地方饲料工业及养殖业的发展,丰富市场供应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对繁荣地方经济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渤海公司通过植物油料仓储物流综合项目的实施,会极大推进油脂加工行业的技术进步,其中涉及科研、加工及销售,使产业链不断延伸,将带动食品、机电、包装运输、广告、外贸、科技行业的发展。
论文将现代成熟的项目财务评价理论体系和方法应用到该项目中,论证了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以及不确定性,并最终得出财务可行性结论。
研究目的及意义
该项目投资额大、建设周期长,决定了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可遇见因素。论文以渤海公司植物油料仓储物流综合设施项目为例,通过对该项目进行的财务评价,分析了该项目财务能力,这对渤海公司进行投资决策有重大参考价值。首先,通过论文对该油脂项目的财务评价研究工作,能获得该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指标数值,从而分析出投资的回收期及项目收益率等;其次,通过项目的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找出对项目影响的关键因素,能降低该项目投资风险带来的损失,将对项目的决策、实施和运行产生重大的影响;最后,论文的研究结果能作为政府审批项目以及商业银行放贷的参考依据。
总之,通过论文的研究工作,极大丰富了财务评价理论体系和方法在我国油脂工业项目的应用,会为我国今后油脂工业投资项目的财务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2.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项目财务评价体系的产生与发展最早源于西方国家,最初投资者为了获得投资利润及了解投资风险,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指标计算,并依此进行了简单评价,这就是项目财务评价的萌芽。但当时项目财务评价的没有完整的'理论支撑,也没有实践经验的借鉴,更没有经验去估算财务评价的相关数据,因此项目财务评价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是这奠定了财务评价体系的基础〔t〕。一般认为,西方国家项目财务评价的理论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 20世纪30年代一60年代
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国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重振经济,一些西方国家大量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以期拉动内需。这阶段中,标志性文献是《洪水控制法案》,它是美国在1936年颁布的,该法案规定了必须遵从效益大于所耗费用的原则〔z},首次运用了简单的成本一效益分析方法,以此法案为代表的此阶段,项目财务评价方法单一,未形成理论体系。但是,该法案被认为是项目经济评价的开端。
(2) 20世纪60年代一70年代
通常认为,此阶段为古典效益分析时期。此时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项目财务评价应用开始推广到发展中国家。60年代初,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教授推出了影子价格理论,主张使用影子价格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推动了古典效益分析的发展,应用范围也得到极大拓展,使项目财务评价不仅仅应用到工程领域,而且还推广到其他经济部门;从发达国家推广到发展中国家。英国Ritter学者和Mirrlees学者(1968)共同发表了《发展中国家工业项目评价手册》,该文献极大推动了项目财务评价理论体系在发展中国家的推广〔3]。
(3) 20世纪70年代一80年代
通常认为,此阶段为现代效益分析时期。此时期涌现了诸多研究成果。此时期标志性文献是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1972 )出版的《项目评价准则》,该文献被认为是现代效益分析的开端。世界银行经济学家恩夸尔等(1975)发表了《项目经济分析》,推出了有关项目财务分析的一些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等闭,这些著作对财务评价的应用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4) 20世纪80至今
这一阶段,人们对项目财务评价普遍高度重视,获得了极大的推广和应用。伴随着信息技术变革与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利润与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为主的项目财务评价体系己显得不适应,于是许多新的财务评价理论、模型与方法便应运而生。在这期间,美国Stem Stewart公司(1991)提出了EVA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是基于税后营业收入、所需的资产投资和资产投资成本的财务评价方法〔5];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S卡普兰教授和美国复兴方案公司的总裁诺顿 (1992)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的新财务评价方法,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进行评价,有效克服了传统的财务评估方法的滞后性、偏重短期利益和内部利益以及忽视无形资产收益等诸多缺陷。
进入新世纪后,世界经济的发展推动着项目财务评价体系的继续完善,推出了诸多更加关注项目风险的项目财务评价新理论、新模型,大大地推进与完善了项目财务评价的发展。John M. Nicholas 提出,一个项目存在诸多风险,但只有一小部分的重要风险需要多加重视,把各种风险予以量化,并计算各种风险结果,根据结果将它们排序,需要对中高风险给予特别重视〔7];黄兴锡()发表了多属性评价模型〔8〕:肯赫()提出实物期权法,该方法引出了机会价值概念。
在西方国家,项目财务评价理论体系从产生到发展大约经历了将近百年的时间,从以静态指标为主发展到以动态指标为主,各种理论、模型和方法不断涌现,极大完善了该领域的发展。目前,西方国家依然引领着项目财务评价领域的前进步伐。
2. 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新中国建国初期,在前苏联的援助下,我国对部分重大项目实行了财务评价,这对当时的项目投资决策起到了一定有益的作用,但是所使用的评价方法简单,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无法适应项目决策的要求,通常认为这是财务评价体系在我国的初次应用。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驶入了快车道,各地项目如雨后春笋的上马,国家部委和科研机构也开始着手研究、制定我国项目财务评价理论与应用。1981年,国务院有关部委制定了可行性研究以及经济评价的课题,这标志着我国开始了由政府主导的包括项目财务评价体系在内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研究工作。1983年,国务院有关部委颁布了《工业建设项目企业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整的项目财务评价领域的文献;1985年,国务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与国家科委颁布了《建设项目企业经济评价方法》[ 1987年,国务院有关部委颁布了有里程碑意义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一版),标志着我国进入了项目投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新阶段。至此,我国已初步建立起适合中国国情的项目财务评价理论与方法体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为了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我国在1993年和分别推出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l9]和《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第三版《方法与参数》的问世,标志着我国项目财务评价领域迈入一个新台阶,是当前我国项目财务评价领域的重要手册。
除了政府主导层面的研究工作之外,部分学者的研究成果也极大推动了项目财务评价理论体系的完善,涌现出许多优秀研究成果。如:李刚()提出在使用净现值指标评选投资方案优劣时,应视基准折现率为随机变量,国内学者开始对净现值的风险调整问题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l5]郭信松()推出了动态盈亏平衡模型,充分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l7];陈东升、陈明璨()撰写了《投资项目经济效益评价模型研究》,提出了模糊评价方法〔l8];王宗房()发表了《粮食仓储项目的经济评价》,首次将财务评价理论体系应用到粮油仓储项目中[l9];徐淑雨、贾元华()完善了灰色系统理论,并应用于项目财务评价实践中侧;杨晓(()将Vapnik等人提出的智能优化算法应用到项目财务评价理论[z}]。项目财务评价有关指标数据计算量是非常大的,为此,部分学者提出了许多新工具和新的理论,如:朱庆须、李艳艳()提出了基于excel项目评估模型〔22];李岚()提出了项目财务评价几个经济指标并非独立,而是互相关联,具有同一性,节省了大量计算时间。
改革开放后,在政府主导下我国项目财务评价理论体系有了较大发展,相关领域的学者也极大完善与丰富了财务评价体系,但是目前国内项目财务评价的理论和方法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我国的项目财务评价研究起步晚,底子差,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三、论文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3. 1论文主要内容
论文主要分为七个章节:
第一章节为引言,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等;
第二章节为基本原理阐述,重点介绍了当前成熟的项目财务评价理论体系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第三章节为项目简介及市场需求分析,结合行业特点并根据目前市场特点分析的未来市场需求,分析了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节为项目财务评价有关数据估算与相关报表编制,主要是根据项目所处行业本身特点估算了该项目财务评价所需的相关数据,并编制了现金流量表、损益表等相关财务报表;
第五章节为项目财务评价指标计算与分析,根据第四部分相关财务报表的相关数据计算了项目财务评价指标数值。
第六章节为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主要通过项目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来研究项目的不确定性,并分析项目的风险及其规避风险措施;
第七章节为结论与展望,主要是做出结论,并就项目财务评价理论体系的发展做出展望。
3. 2论文研究方法
(1)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
论文首先概述了当前项目财务评价成熟的理论与方法,并将理论应用到渤海植物油料仓储物流综合设施的实践项目上,理论分析与实践相结合。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研究方法
论文对渤海植物油料仓储物流综合设施项目的设计产能、产品价格等信息给出了较为完整的定性分析;另一方面,对该项目的财务数值估算及不确定性给出了较为严谨的定量分析。
(3)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方法
论文的研究工作既考虑了国家保障食用植物油安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需要,也考虑了渤海公司扩大经济效益的需要,因此,论文采用了宏观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四、论文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本论文将财务评价通用的理论体系应用到渤海公司植物油料仓储物流综合设施项目的实践上,使用众多指标对该项目进行财务评价,考察研究了该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分析和确定了项目的不确定性因素,为该项目的成本管理提供信息和数据支持,为投资决策提供财务评价支持。同时,论文结合油脂项目的特点,在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油脂项目的财务评价,具有一定的创新。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一定量的实测和实际分析工作,因此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和可借鉴之处,能为今后类似的项目和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篇15:农产品物流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农产品物流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选题依据:
当全国上下涌现出一股物流热的时候,有一个物流的“角落”却没有被足够地重视,那就是农产品物流。按行业来分农产品物流只是物流中的一个分支,但是因为农产品自身的特点使得农产品物流形成有别与其它行业物流的特征。虽然中国现在号称是“世界工厂”,工业蓬勃发展,但是8亿农民的存在昭示着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解决好农业的问题无论是对于民生还是对于执政党都有重要的意义。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问题,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在农业领域“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较严重,理论界对农产品物流的'研究也相对落后,这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研究我国农产品物流问题成了当前的紧迫任务。
2.选题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因此,通过研究农产品物流,逐步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将有效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地区封锁与货畅其流的矛盾、农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提高我国农产品的流通速度与效益,从而大大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打下坚实基础。
3.研究目的:
农产品物流的研究正在兴起,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关注。由于农产品物流的特殊性,由于农产品物流研究具有复杂性的特点,目前农产品物流的理论和实践研究都比较贫乏,目前的研究只是分散的研究。同时,目前的农产品物流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产品物流的概念、性质及物流体系建设,还没有从物流理论的角度进地深化研究。本文试图通过进行我国农产品物流与国际农产品发展现状的对比,以及对我国现代农产品现状的深入挖掘,尝试进行实践可行性上的进一步探讨,希望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健康、快速发展。
引言
一、 农产品物流概述
(一) 物流基本含义和内容
(二) 农产品物流基本含义、基本特征和分类
(三) 发展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巨大意义
二、 国内外农产品物流发展对比分析
(一) 经济全球化后对我国农产品产生的影响分析
(二) 国外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阐述
(三)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阐述
三、 促进我国农产品物流健康发展的几点建议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进度计划、阶段目标:
总体安排:
首先与导师商定论文选题,之后就此选题到图书馆和网上进行资料收集,拟出论文提纲,再根据提纲完成论文初稿,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论文修改,最后定稿。
具体安排:
第七学期第3周至第7周,拟论文大纲、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20第七学期第8周至第13周 ,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初稿;
年第七学期第14周至16周,结合实践,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修改稿并抄正;
第七学期第17至第19周抄写完毕并交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农产品物流虽然现在在我国属于热门的研究对象,但是研究范围还不是很宽泛,研究程度还不够深入,故在寻找相关论据论证时对比工业化物流等其他物流而言资料略显缺乏;而且在参考相关资料时,发现大多资料在论证这一课题时,只有片面的论述,缺少系统的分析,因此,本文会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物流企业基本情况进行论证,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 王新利.论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特点与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4,(4):30-31.
[2] 赵黎明,徐青青.我国区域现代农业物流体系发展探要[N].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3-1
[3] 张卫星. 物流学[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2-15.
[4] 桥本雅隆. 物流入门(中译本)[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1:5-7.
[5] 王新利,张襄英. 构建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4):263-266
篇16:物流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江苏法尔胜公司库存管理的研究
1.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贸易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广泛和自由化,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如何才能保证本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同行业中取得领先地位,这就需要公司时刻保持工作的高效率,跟上时代的步伐。
安全库存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现有的库存不能满足这些不确定需求和由于补货提前期发生意外而设置的。一般来讲,未来的需求是不确定的,需求是有一定的波动性的,较高的需求和较低的需求在未来某个时间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只是发生的概率有所不同。库存对企业来说无疑非常重要,是企业保证生产得以继续的基础,企业维持一个恰当的库存水平既能节约成本也能降低缺货损失,而如何更准确的确定一个恰当的库存水平,使企业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是企业的成本降低,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及关键问题
从近几年物流的发展来看,控制物流成本无疑成为了许多企业的头等大事,而库存成本就是物流成本中的重要部分。而对于库存成本中的安全库存的水平,则将直接影响到客户满意度和物流成本。本文以江苏法尔胜企业的安全库存为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安全库存进行研究,并对法尔胜企业的安全库存提出改进意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论文在开始阶段通过对大量的物流库存管理相关资料的`查找和学习,初步掌握库存管理概念和目标;对库存管理内容也进行了解,为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文章在第一部分还讲述了ABC分类管理法、定期订货系统、定量订货系统等理论的学习
其次,文章在第二章节主要是通过介绍仓储对来料的接收、出库、退货等流程,将原材料的库存管理和安全库存的管理方法进行阐述,将文章中将要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述。
接下来,文章在这一章节从现实的库存管理出发,对法尔胜公司的安全库存管理中将要用到的管理策略进行阐述并引入新形势的安全库存管理方法。
然后,文章用一个章节的内容对法尔胜公司的安全库存管理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安全库存管理模型。
接着,文章将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模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针对企业本身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最后,总结全文,分析本论文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相应的展望。
3.本课题调研情况综述
通过对江苏法尔胜企业安全库存量的建模和计算,建立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有效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减少资金的占用。在研究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对安全库存量一般计算公式的推导和演变,立足企业产品市场的特性,同时与公司的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因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公司的库存数据安全问题,将通过与公司员工的谈话,对库存数据的波动给了一定的范围,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最终进行安全库存的计算,并将得出的结果与公司现有的安全库存水平进行对比,使安全库存量降低,并且在理论上能够保持公司的客户服务水平维持稳定的状态。
4.本课题的方案论证
本课题通过采用ABC分类法、定期订购方法。定量订购方法等对江苏法尔胜公司进行库存预算,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及通过和师傅等老员工探讨等途径进一步加深了对法尔胜库存管理中各部门业务流程的了解。
首先,论文在开始阶段通过对大量的物流库存管理相关资料的查找和学习,初步掌握库存管理概念和目标;对库存管理内容也进行了解,为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文章在第一部分还讲述了ABC分类管理法、定期订货系统、定量订货系统等理论的学习
其次,文章在第二章节主要是通过介绍仓储对来料的接收、出库、退货等流程,将原材料的库存管理和安全库存的管理方法进行阐述,将文章中将要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述。
第三,文章用一个章节的内容对法尔胜公司的库存管理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库存管理发现的问题,,针对企业本身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通过对江苏法尔胜公司库存管理的方案论证,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到在库存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及其实施过程遇到的不足,为以后改进提供了帮助和借鉴。
篇17:物流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物流管理专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江苏法尔胜公司管理的研究
1.本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在当今世界经济快速发展,贸易活动的开展越来越广泛和自由化,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如何才能保证本的竞争优势,在同行业中取得领先地位,这就需要公司时刻保持工作的高效率,跟上时代的步伐。
库存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保障现有的库存不能满足这些不确定需求和由于补货提前期发生意外而设置的。一般来讲,未来的需求是不确定的,需求是有一定的波动性的,较高的需求和较低的需求在未来某个时间段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只是发生的概率有所不同。库存对企业来说无疑非常重要,是企业保证生产得以继续的基础,企业维持一个恰当的库存水平既能节约成本也能降低缺货损失,而如何更准确的确定一个恰当的库存水平,使企业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是企业的成本降低,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及关键问题
从近几年物流的发展来看,控制物流成本无疑成为了许多企业的头等大事,而库存成本就是物流成本中的重要部分。而对于库存成本中的安全库存的水平,则将直接影响到客户满意度和物流成本。本文以江苏法尔胜企业的安全库存为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安全库存研究,并对法尔胜企业的安全库存提出改进意见。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论文在开始阶段通过对大量的物流相关资料的查找和学习,初步掌握库存管理概念和目标;对库存管理内容也进行了解,为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文章在第一部分还讲述了ABC分类管理法、定期订货系统、定量订货系统等理论的学习
其次,文章在第二章节主要是通过介绍仓储对来料的'接收、出库、退货等流程,将原材料的库存管理和安全库存的管理方法进行阐述,将文章中将要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述。
接下来,文章在这一章节从现实的库存管理出发,对法尔胜公司的安全库存管理中将要用到的管理策略进行阐述并引入新形势的安全库存管理方法。
然后,文章用一个章节的内容对法尔胜公司的安全库存管理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安全库存管理模型。
接着,文章将对研究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模型所反映出来的问题,针对企业本身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最后,总结全文,分析本论文的成果和不足之处,并对下一步研究工作进行相应的展望。
3.本课题调研情况综述
通过对江苏法尔胜企业安全库存量的建模和计算,建立合理的安全库存水平,有效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减少资金的占用。在研究分析的过程中,通过对安全库存量一般计算公式的推导和演变,立足企业产品市场的特性,同时与公司的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因论文撰写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公司的库存数据安全问题,将通过与公司员工的谈话,对库存数据的波动给了一定的范围,对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最终进行安全库存的计算,并将得出的结果与公司现有的安全库存水平进行对比,使安全库存量降低,并且在理论上能够保持公司的客户服务水平维持稳定的状态。
4.本课题的方案论证
本课题通过采用ABC分类法、定期订购方法。定量订购方法等对江苏法尔胜公司进行库存预算,并通过上网查阅资料和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及通过和师傅等老员工探讨等途径进一步加深了对法尔胜库存管理中各部门业务流程的了解。
首先,论文在开始阶段通过对大量的物流库存管理相关资料的查找和学习,初步掌握库存管理概念和目标;对库存管理内容也进行了解,为论文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文章在第一部分还讲述了ABC分类管理法、定期订货系统、定量订货系统等理论的学习
其次,文章在第二章节主要是通过介绍仓储对来料的接收、出库、退货等流程,将原材料的库存管理和安全库存的管理方法进行阐述,将文章中将要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述。
第三,文章用一个章节的内容对法尔胜公司的库存管理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方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对库存管理发现的问题,,针对企业本身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
通过对江苏法尔胜公司库存管理的方案论证,从而更进一步认识到在库存管理方面的经验介绍及其实施过程遇到的不足,为以后改进提供了帮助和借鉴。
篇18: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题目:论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随着信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B2C电子商务市场交易活跃,B2C电子商务企业随之而崛起,网上购物成为了百姓购物的新方式。随着新生购物方式的诞生,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发展存在一定的障碍。
纵观全球,国外在物流以及物流配送研究方面起步相对较早,目前己取得了不小的成就,美国、日本和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现已基本上构筑起了不同层次的物流配送体系。相比之下,我国物流体系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其规模还比较小、发展水平也比较低,导致了电子商务高效快捷的优势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来。
在电子商务的几种模式当中,物流对B2C电子商务模式的影响和制约最大,这是因为在B2C模式下,由于分散客户所需商品较少,且所购商品一般为低价小件商品,这样物流费用所占比例相对较大,这导致B2C的配送相比B2B更难做。并且绝大部分B2C商家都没有与第三方物流建立完善长期的合作关系,缺乏规模优势,无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本该比起C2C应成为优势的物流效率和物流成本没有体现出来,有时还因为企业自身的问题,变为了劣势。
面对如此的形式,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应如何提出对策,抓住机遇,寻找出路,逐渐走向成熟,稳定电子商务企业的地位,本课题以制约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因素进行浅析,并为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管理运作提供有效的经验参考。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的历史、现状和研究目标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众多的B2C电子商务企业的崛起,物流配送的重要性逐渐被认识,越来越多的文献就关于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的研究做了不同观点的阐述与分析。如莫翠梅在她的《浅析我国电子商务中的物流瓶颈与对策》一文中介绍了电子商务的活动现状:人们对物流缺乏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观念陈旧、商业环境相对落后、物流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落后,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和物流人才严重缺乏。更提出我国“物流瓶颈”形成的原因包括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网络无法解决物流问题;目前呈现出重商流、轻物流,重信息网、轻物流网的倾向比较严重;物流基础设施还不能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和管理体制和服务水平的落后,以及物流人才的匮乏。针对以上种种莫翠梅提出建立与完善法规政策,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树立物流信用体系,提高科技含量的对策。长期以来“物流瓶颈”问题一直都是电子商务企业的主要问题之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都能在高速发展的网络上完成,唯独是物流,它是商品的物理移动过程。
分析电子商务的物流瓶颈,更有的.学者深入的着重于我国B2C电子商务模式企业的物流配送瓶颈问题进行分析。包立军、章扬、李旺彦在《我国B2C物流配送瓶颈问题及分析》一文中认为B2C模式下物流配送的最大特点就是用户分散且距离远近不同,面对庞大和分散的消费者,电子商务运营商要想抓住每一个客户,除了要提供物美价廉的商品外,更要能让消费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享受到商品或服务带给他们的乐趣和福利。概括B2C企业主要有邮政体系配送(特别是EMS体系)的物流模式、网站自建配送的物流模式和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模式以及网站与传统商业结合的模式。并指出了B2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应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加快发展物流行业联盟及信息交流、适当发展自建物流和充分利用邮政物流的配送方式的相应对策。文献主要观点是支持B2C企业发展第三利润源,将企业的物流配送外包。毕竟就现阶段我国B2C企业在B2C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物流配送需面对的顾客数量极多,要做到具有快速及时、准确无误、安全优质高效、低成本是极为复杂的。我国B2C企业,大部分着重于在网站上的销售业绩,能有效的进行电子商务经营,为实现最大利润化目的在资金的问题上企业不得不考虑将物流配送外包,将物流配送系统的各大问题交由第三方物流来完成,从而专注于商品的销售。
无可厚非发展第三利润源对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来说是一条不错的物流配送经营模式,但陶海蓉在她的《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研究》中却有独特的见解。她提出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要取得长期的发展,必须要有灵活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与之相匹配,提出B2C物流配送体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物流管理柔性化、物流服务系列化、配送流程自动化和物流配送信息化。阐述B2C电子商务的物流体系水平不一,经营模式各不相同,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企业自营配送模式、外包给第三方的物流配送模式、自营和外包相结合的配送模式以及共同配送模式。着重提出B2C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企业规模、行业特点选择合适的配送模式。比如企业自营配送模式适合与A企业,并不代表它就适应于B企业,或许B企业更多的适应于外包给第三方的物流配送模式。每个企业都有自身的经营特点,选择适合的配送模式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对B2C企业物流配送探讨的文献大致分为三类:对现阶段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的剖析优化物流体系、在“物流瓶颈”剖析的基础上支持发展第三方物流以及针对企业的自身经营选择相适应模式的研究。B2C企业要能长期发展就要把住消费者这一关,为零散客户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是我国B2C企业物流配送的当务之急,必须从物流配送这一关做起,毕竟网上购物能与客户面对面的就只有配送这一关,能使消费者对企业的初步认知也在这一点上。增加便利性的服务是旗下B2C电子商务企业的当务之事。
国外的文献对B2C电子商务的探讨要更丰富和深入,但更多的文献只是着重于分析B2C电子商务企业的销售业绩和市场的开发,对B2C企业的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细述,而极少的文献会就关于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做专题的论述。纵使有有关于物流配送的文献,但主要是结合其本国、本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论,各国的经济发展不一,物流配送模式的建立与运作也不同。从20世纪60年代起,货物配送的合理化在美国就已经普遍得到重视,发展至今,物流配送体系已相对的成熟。如美国的亚马逊书店是世界上销售量最大的书店,物流是亚马逊促销的手段、开源节流是亚马逊促销成功的保证、完善的物流系统是亚马逊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在欧洲诸国,尤其是德国,近10年来德国的物流配送己经摈弃了商品从产地到销地的传统配送模式,基本形成了商品从产地到集散中心,从集散中心(有时通过不止一个集散中心)到达最终客户的现代模式。各国的物流配送模式都结合了其本国的国情,故此论述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配送亦要从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国外较为成熟的物流体系对我国B2C企业物流配送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启示。
与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是建立在高效的现代物流的基础上不同,我国的电子商务是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发展的道路上。因此,本文尝试以从现实的约束为条件建立理论,从B2C配送模式选择、物流配送等基层作业实施以及物流配送的系统化三个方面着手提出增值性的物流服务,从而引出:“第四方物流”,并且结合国内各大B2C企业网站案例进行分析说明,以及国家政策对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便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在现行约束条件下的选择以及这个选择给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现状带来的影响,为我国B2C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经验参考。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本课题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现状,包括对B2C电子商务与物流配送概述、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发展史与现状;
第二部分,介绍了制约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物流配送因素分析,包括对现阶段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阐述、现阶段电子商务物流配送问题剖析、B2C企业物流配送的外包分析、B2C企业物流配送模式的选择分析和B2C物流配送基层作业分析;
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B2C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瓶颈”的解决对策,包括B2C物流配送基层作业效率、增值性物流服务和第四方物流;
第四部分,总结全文。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法,通过书籍、期刊、网络等途径,收集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分析资料
2、归纳法,通过收集资料,归纳出各个文献中的观点和类别
3、引用分析法,引用文献中的方法和工具,对研究的内容进行阐述
4、案例分析法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进度安排
1、20xx.11.12-20xx.11.20:深入企业调研,收集相关的一手和二手资料。尽可能多的收集与论文题目相关的已发表的论文,在掌握相关研究现状的同时为开题报告做好准备。
2、20xx.11.12-20xx.1.4:在指导教师指导下撰写好开题报告,并经过反复修改过程,掌握论文开题报告写法。
3、20xx.1.5-20xx.1.15:开题报告修改并定稿。
4、20xx.1.15-20xx.3.20:在占有尽可能多的论文写作材料的基础上撰写并完成论文初稿,并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
5、20xx.3.21-20xx.4.5:配合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论文指导和写作工作的中期检查,完成二稿和三稿的修改。
6、20xx.4.6-20xx.4.19:论文定稿并进行规范化审核。
7、20xx.4.20-20xx.4.30:学生将完成的论文按要求整理装订成册,和有关的参考资料、宿舍笔记、社会调查记录、实验数据原始记录等超过材料交给指导教师,并提出答辩,指导教师对论文形式及内容进行审核。合格的论文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后报到系论文工作(答辩)委员会,送交主审教师初审,不合格的在一周内完成修改。
8、20xx.5.4-20xx.5.15:经过系论文指导小组审阅通过后做好论文定稿和印刷、装订工作
9、20xx.5.16-20xx.5.17:进行答辩。
10、20xx.5.18-6.3:按答辩意见进行修改并定稿。按指导教师要求收集相关的需要上交毕业论文资料
五、课题的成果形式
论文
六、其他有关问题或保障机制
本课题主要论述的是物流配送,前提是我国B2C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不比传统实实在在的买卖企业,它是网上虚构的一个买卖平台,信息的交流、物品的买卖、金钱的支付,一切的买卖手续都在网上进行,由始至终买家和卖家都是没有正面交流。正因是网上虚构的买卖场所,并不能像论写某企业、某公司的经营状况调查一样能到实地去调查,从而深入收集一手资料,B2C模式下的电子商务企业大部分的只能在网上寻找二手资料,资料的正确与否、可信度都有待再斟酌,这是本课题写作的一大难点;同时我国B2C电子商务企业都是一些新型的企业,他们的经营历史都不长,相关的经典的案例不多,能拿到文章中分析的寥寥无几;而且在众多的有关于电子商务的文献当中,论述B2C模式的同时又是论述物流配送的相对较少,能拿来借鉴的文章不多,这也给本课题的写作也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尽管难度重重,但电子商务活动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是迅猛的、日新月异的,昨日的观点可能到了今日已不再适合。在借鉴文献的同时,应更多的应融入目前B2C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形式状态,以增加文章的时效性;网络是一种很方便的信息媒介,借此能从中了解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电子商务信息,用以充实本课题的写作,这是文章写作的一有利条件。
综述只要细心收集,仔细发觉,能供此课题的写作的文献资料还是有的,本课题的写作也并不是想象中困难。
【物流论文开题报告】相关文章:
2.物流管理开题报告
4.论文开题报告
6.旅游论文开题报告
9.足球论文开题报告
10.法学论文开题报告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