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合同>如何避免装修合同陷阱

如何避免装修合同陷阱

2022-09-28 08:38:15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LE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如何避免装修合同陷阱,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如何避免装修合同陷阱,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如何避免装修合同陷阱

篇1:如何避免装修合同陷阱

关于如何避免装修合同陷阱

如何避免装修合同陷阱?昆山装修公司有办法,在消费者和装修公司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注意合同中的每一个细节,装饰公司口头承诺的也一定要在合同中体现,但是也有很多消费中对合同格式不熟悉,有个别装饰公司利用这一点从中设置了一些模糊的条款,用来逃避责任,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消费者应该怎样避免呢?

首先要来确定承包方式

这种承包方式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确写清包与不包的内容;双方的.权责清楚,避免内容遗漏,权责不明而引发纠纷。

预算项目的明确化

施工预算项目是否齐全;每个项目的材料是否写明材质、等级、品牌、计量方法;合同中应当明确竣工后的决算按实计算;消费者应当主动提出使用在行业协会登记备案的居室装饰装修示范合同;合同语句清晰、明确、无歧义。

合同附件的材料清单上详细写上材料的名称、品牌、规格、型号、质量等级、单位、数量、单价、合价。

施工工期需敲定

在装修合同中应该对施工工期做详细约定,以便按时收房。但是专家提醒,消费者在签订装修合同时,还是不能忽略这个内容。

总之,在签订合同时还应该明确违约责任,如果不能按期竣工,装修公司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篇2:装修合同陷阱

装修合同陷阱曝光――常见陷阱

陷阱1:故意增加装修项目

有些设计师在设计中故意增加装修项目,不需要做梁的地方加个梁,没必要吊顶的地方非要吊顶。这样一来,装修报价就要高很多,设计师的提成也就会增加很多了。

对付这种陷阱,消费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居住需求。如果在设计中出现了造价较高,又没什么实用价值的项目,您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要求。

陷阱2:舍低就高捞取回扣

有一些设计师和建材商私下约定,只要在设计中使用了他们的材料,最后由建材商给设计师回扣。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就故意使用这些有回扣的材料。即使有其他价格比较便宜、装饰效果更好的装饰材料,设计师在设计中也不会采用,结果让消费者花冤枉钱。

对付这种陷阱,就要求您对目前的装饰材料市场有个大致的了解。到海城建材市场看下什么材料适合自己的新居,这种材料大致的市场零售价等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哦,或者自己直接在选购装饰材料。

陷阱3:虚报面积增加预算

如果消费者在设计中坚持自己的想法,删去了多余的设计,而且选择的材料又比较便宜,设计师仍有办法来增加预算。即在测量时,有意多报、谎报,加大工程量。例如在计算涂刷墙面乳胶漆时,没有将门窗面积扣除,或将墙面长宽增加,都会导致装修预算的增加。

如果出现这种问题,您对工程的实际发生量又不太清楚,您可以在合同中注明,装修费以实际发生额计算,多退少补。这样您在工程验收时,可以将工程实际发生面积再仔细丈量一次,并依据这个数据来付工程款。陷阱4:口头承诺难兑现

在签订合同之初,设计师口头答应给业主免费加做一个壁橱和玄关,但完工后,装饰公司以材料不够为由,拒绝加做壁橱和玄关。双方因此而引发纠纷。

装饰公司却振振有词地说:“合同中并未有壁柜和玄关项目,拒绝赠送。”而业主因拿不出证据,只能作罢。

现在很多设计师都爱打“亲密牌”,就是说,设计师为了吸引业主签单,在前期沟通中,会与业主频繁接触,处处为业主着想,减弱业主的戒备心,同时,口头答应一些赠送项目博得业主的好感,在与业主建立亲密的关系后,业主就会对设计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感,甚至言听计从,往往纠纷隐患就会在这个时候埋下。建议业主,无论与哪家装饰企业打交道,都要有一定的戒备心,尤其是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在合同中写明具体、详细的装修项目,装修的具体要求以及关键项目施工工艺,口头承诺也应在合同中有文字体现。若日后发生纠纷,消费者就可以凭以上书面证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陷阱5:文字游戏多算费用

一家装公司与消费者王先生签订的合同有一条内容是:各种橱柜、低柜、吊柜等高度不足1米的家具均按延米计算,工程量少于1米的按1米计算,超过1米按延米据实计算。

相信大多数消费者都会跟小编有相同的理解,即不足1米时按1米计算,超过一米就按实际长度算。但完工后的结算却不是这样,

家装公司的所谓“延米”计算,是不管长度是多少,尾数不足1米时均按1米算。如主卧大衣柜2.47米以3米计、电视柜3.2米以4米计……仅这个“延米”算法装修款就让业主们多支付了一大笔费用。建议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若发现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仔细询问,切勿理所当然的以为,必要时,应要求设计师将解释写到合同备注中,以防后患。

陷阱6:替换材料质量悬殊

多数家装公司的协议上就有这样的条款:装修中如原品牌材料缺货时,乙方可临时更换相同型号的材料。若甲方坚持使用原品牌材料,造成工期延误由甲方负责。

:这项条款给一些不规范企业留下了偷换材料的好借口。细心的业主都应该注意到,合同中的这个“同”并未注明是同等质量、同等材料、还是同等价格,这样一来,一些低价劣质的材料就会轻而易举地混进工地,危害业主的健康。

建议消费者,在签订合同中,如遇到类似情况,务必要求装饰公司将更换的材料的品牌、型号、规格都注明清楚,消费者可以根据此凭证监工、维权。

陷阱7:增减项目不签合同

业主XXX的签订的合同中预付款是近四万元,但到中期付款时,总费用已经超过四万元,遂找装饰公司理论时发现,合同报价中漏掉了一些必要的项目,如果不加价,整个工程就没办法施行,同时,合同中有一条款明确注明,按实际发生计算,要求据实结算工程款,否则停工。

律师点评:装修公司漏填、增填,漏报工程量,已构成合同欺骗,因此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对某些装修项目有所增减,就一定要将相关的“工程洽商单”作为附件列入装修合同书中。并在合同中注明增减项目双方必须以“工程洽商单”的形式签字确认,否则一律不予认可。另外,如在装修中消费者如果认为装饰公司有欺诈现象和计算工程量、装饰费用有误差,可直接找有关方面申请公正的计算、测量。建议业主,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反复查看项目约定,最好多找几个已经装修完成的朋友的项目单来看看,以免遗漏。

如何避免掉进合同陷阱

装修合同越细越好

1.签订合同时,应要求装修公司使用正规的合同文本(正规的合同文本一般由建设部门和工商部门联合制定),记住要对方盖公司章。

2.在合同中,应详细注明施工工期、几次验收程序(包括材料、隐蔽工程、局部和整体验收等)、详细制作过程的说明、甲乙双方各自提供材料的明细表和日期等,同时还应约定好违约金的赔付比例。这也是装修公司容易“挖陷阱的”环节,其中的隐蔽工程由于不好检查或利用消费者不懂行随意偷工减料提高成本。

3.找装修公司要详细的设计图,尽可能找专家预算价格。若委托装饰公司挑选建材,一定要保存好材料样品,以便日后检查;在验收工程的方式可在合同上约定由具有资质的质检站来验收。最后,必须约定对装修合同内容,

包括施工期限、合同标的、施工项目、预算项目等需作出变更时,双方需重新签订协议。对于合同附件的施工材料报价单,材料的规格、型号、品牌、单价等都应有具体标示。

只要消费者多细心研究装修合同就一定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掉进装修公司的陷阱中。

篇3:如何才能避免遭遇装修的合同陷阱

如何才能避免遭遇装修的合同陷阱

家庭装修如何签定合同

签订家庭居室装修合同,必须在装修公司办公室内进行。业主及其代理人、装修公司法人代表及其委托代理人必须参加。 装修公司先出示装修合同文本,业主要仔细阅看装修合同文本中所列各条款内容。信为条款内容齐全,可以接受,再逐条填写。

现将上题所示家庭居室装修合同文本,逐条介绍填写方法及要求:

(1)甲乙双方发包方(甲方)是指发包装修施工任务的业主方。承包方(乙方)是指承包装修施工任务的装修公司。

(2)概况

①装修施工地点是指业主所需要进行装修施工的住房地点。施工地点要详细写清楚。

②住房结构:住宅楼是砖墙承重、钢筋混凝上楼者为砖混结构;住宅楼是钢筋混凝土或钢材构成的框架承重,钢筋混凝土楼板者(上)为框架结构。

③装修施工内容:装修施工内容列表说明。表中室别栏填写客厅、卧室、厨房、顶棚等。装修内容及要求栏填写铺地砖、刷涂料、贴墙纸、做吊顶等。备注栏填写必要说明的事项。

④承包方式:根据甲、乙双方协议,可选择包工又包料、包工包辅料、包工不包料三种承包方式之一。

⑤总价款:总价款及其中的人工费、材料费接装修公司所编制的装修工程预算(经甲方认可)所列各项费用填上。

⑥工期:工期由甲方提出,乙方表示同意后填上。一般两室一厅住房装修需一个月左右,三室一厅的住房装修需一个半月左右。

(3)材料供应:甲方提供材料,应逐个将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单位、数量、质量等级、抵达现场时间等填入材料提供表内。甲方提供的材料是指装修主要材料,如地砖、木地板、壁纸、涂料以及卫生设备、厨柜等。乙方采购的'材料,也应将材料品种、规格、型号、生产厂商(品牌)、单位、数量、单价、总价等填写入材料采购表内。除甲方提供的材料外,其它装修用的各种材料均属于乙方采购的材料。

(4)工程价款及结算:采取包工包料承包方式的,合同签订后,首付总价款的30%,进度到一半时,再付总价款的20%;接近工程竣工时,再付总价款的40%;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付总价款的10%结清,如工程质量不合格,从这10%的总价款中扣除其质量罚款。采取包工包辅料承包方式的,合同签订后,首付全部辅料款及人工费的50%;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再付人工费的50%,如工程质量不合格,从这50%的人工费中扣除其质量罚款。

(5)其它:

①甲方应在开工前7天,向乙方提供装修施工图纸或做法说明2份。

②乙方应提出某某人作为乙方驻工地代表。

③乙方在其装修施工范围内,保修期自本工程竣工后甲验收合格之日起12个月。

(6)违约责任:

①由于甲方原因造成乙方停工、窝工造成的损失,每停工或窝工一天,甲方支付乙方在岗人员的日工资,一般不超过200元。甲方未按合同的约定付款,每逾期一天,按逾期未付款的1%支付违约金。

②由于乙方原因逾期竣工的,每逾期一天,乙方按甲方累计付款额的1%支付违约金。逾期30天以上的,乙方应将甲方已支付的全部款项如数退还给甲方(这一点实际上办不到,甲方只能扣其未付款项)。

(7)其它约定:写明除合同各项条款以外的各项约定内容,其它约定应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而定。

(8)合同份数: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9)签署:甲方应签业主及委托代理人姓名、业主的住址、电话、邮编均应写清楚。 乙方应签法定代表人及委托代理人姓名、盖装修公司的公章,写明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的地址、电话、邮编以及单位的开户银行、户名、帐号等。签订日期写甲、乙双方签署合同的日期.

篇4:怎样避免签订装修合同中的陷阱

怎样避免签订装修合同中的陷阱

签订新版家装合同贵在细节,消费者要从主体资格、费用构成、材料进场、工程验收4个方面着手,搞清这4个方面的细节问题,这对避免一些不该发生的纠纷,防患于未然有利。

发包人必须“有权装修”

新版合同把装潢过程中涉及的所有人员全部作了明确细致地要求。

1、发包方:合法拥有

在明确发包方对要装修的住房是“合法拥有”的基础上,要求发包方承诺有权对该住房进行装饰,否则由此而产生的一切后果由发包方承担。这里的发包方,一般应该是房屋的产权人。如系非产权人,在装修房屋之前应该取得产权人的书面同意。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发包方的这些权利证书或者证明往往难以提供。

比如在国外的哥哥想委托国内的弟弟把自己名下的房子进行装修,好让自己在回国以后有房子住。作为弟弟找到装潢公司时,可能无法提供产权证和哥哥委托其装修的公证委托书。装潢公司碰到这种情形,一般情况下不会因为这个原因而放弃这项工程。所以,新版合同实际上增加了发包方承诺“有权装修”的义务。

2、承包方:企业资质

新版合同规定承包方必须是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的企业,并且要求有装修的.相应资质。值得注意的是,新版合同在使用说明中,提示发包人,在签订合同前,应验看承包方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和企业资质证书。与分公司(分部)签订合同,除验看其《营业执照》及企业资质证书外,合同应加盖该分公司(分部)的上级公司(具有法人资格单位)的合同专用章。

3、施工代表:负责合同履行无权变更合同

关于施工代表问题,新版合同规定承包方(乙方)应指派人员作为驻工地代表,全权负责合同履行,按要求组织施工,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如更换人员,乙方应及时通知甲方。但是对于施工代表的权限问题,往往容易产生争议。

律师提醒,施工代表仅仅局限于合同履行中的施工环节,也就是施工代表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装修施工任务。但是对于合同履行中的其他环节比如工程款支付,或者合同变更事宜,如设计变更、项目增减等内容,施工代表应该无权代表装潢公司。发包方认定的应该是装潢公司的公章或者法定代表人签字。

4、施工人员等无权代表公司:防“下出笼”

新版合同规定,凡甲方(业主或发包方)私自与施工人员或其他管理人员商定更改施工内容、增加施工项目所引起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自负;给乙方(装修公司)造成损失的,甲方应予赔偿。这对于遏制员工“下出笼”,保护装潢公司和消费者的利益都将更加有利。

封杀“低价钓鱼”

众所周知,装修市场竞争激烈,为了揽到生意,一些装潢公司不惜以超低价作为诱惑,只要签下单子,就不怕业主到时不付账。因此,“低开高走”几乎成了装修行业的公开秘密。而业主面对与预算相比差距极大甚至是翻了一番的结算单,也只得无奈接受。而旧版合同对这种“低价钓鱼”并未作出相应规定。新版合同的规定,意味着对装潢公司“低价钓鱼”的报价方式下了“封杀令”,新版合同在装修费用的构成方面也非常注意细节,主要体现在下面几方面内容:

1、总价款包含六个部分,①材料费②人工费③拆除费④清洁、搬运、运输费⑤其他费用⑥管理费⑦税金(3.41%)。

2、根据装饰装修企业提供的管理服务水准不同,管理费可上下浮动,但一般不超过装修总价款(税金除外)的10%。

3、“总价款”是甲、乙双方对设计方案、工程报价确认后的金额,在一般情况下,竣工结算的上下增减幅度在没有项目变更的情况下不超过预算价的5%。

4、合同签订生效后,如变更施工内容、材料,这部份的工程款应当按实计算。在实际生活中,没有项目变更的工程几乎没有可能,因此新版合同对实际结算价上下增幅不得超过预算报价5%的规定,消费者还须作出补充约定,方能产生预期约束力。比如约定,项目变更的内容单独结算,除此之外的项目结算价不得超过报价的5%。

篇5:装修合同陷阱总结

在签订标准的家装合同时,由于条款既多且杂,其中不仅有很多有关装修的专业内容,而且还包含了不少法律方面的内容,稍不注意,就会掉入陷阱,所以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这些都是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

装修合同陷阱曝光常见陷阱

在签订标准的家装合同时,由于条款既多且杂,其中不仅有很多有关装修的专业内容,而且还包含了不少法律方面的内容,稍不注意,就会掉入陷阱,所以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这些都是容易出现纠纷的问题:

装修合同陷阱曝光——常见陷阱

陷阱一:故意增加装修项目

有些设计师在设计中故意增加装修项目,不需要做梁的地方加个梁,没必要吊顶的地方非要吊顶。这样一来,装修报价就要高很多,设计师的提成也就会增加很多了。

对付这种陷阱,消费者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居住需求。如果在设计中出现了造价较高,又没什么实用价值的项目,您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要求。

陷阱二:舍低就高捞取回扣

有一些建材商和设计师私下约定,只要设计师在设计中使用了他们的材料,最后由建材商给设计师回扣。所以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就故意使用这些有回扣的材料。即使有其他价格比较便宜、装饰效果更好的装饰材料,设计师在设计中也不会采用,结果让消费者花冤枉钱。

对付这种陷阱,就要求您对目前的装饰材料市场有个大致的了解。什么材料适合自己的新居,这种材料大致的市场零售价等内容,您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陷阱三:虚报面积增加预算

如果消费者在设计中坚持自己的想法,删去了多余的设计,而且选择的材料又比较便宜,设计师仍有办法来增加预算。即在测量时,有意多报、谎报,加大工程量。例如在计算涂刷墙面乳胶漆时,没有将门窗面积扣除,或将墙面长宽增加,都会导致装修预算的增加。

如果出现这种问题,您对工程的实际发生量又不太清楚,您可以在合同中注明,装修费以实际发生额计算,多退少补。这样您在工程验收时,可以将工程实际发生面积再仔细丈量一次,并依据这个数据来付工程款。

陷阱四:口头承诺难兑现

在签订合同之初,设计师口头答应给业主免费加做一个壁橱和玄关,但完工后,装饰公司以材料不够为由,拒绝加做壁橱和玄关。双方因此而引发纠纷

装饰公司却振振有词地说:“合同中并未有壁柜和玄关项目,拒绝赠送。”而业主因拿不出证据,只能作罢。

某装饰刘工:现在很多设计师都爱打“亲密牌”,就是说,设计师为了吸引业主签单,在前期沟通中,会与业主频繁接触,处处为业主着想,减弱业主的戒备心,同时,口头答应一些赠送项目博得业主的好感,在与业主建立亲密的关系后,业主就会对设计师产生强烈的依赖感,甚至言听计从,往往纠纷隐患就会在这个时候埋下。刘工建议业主,无论与哪家装饰企业打交道,都要有一定的戒备心,尤其是在签订合同时,必须在合同中写明具体、详细的装修项目,装修的具体要求以及关键项目施工工艺,口头承诺也应在合同中有文字体现。若日后发生纠纷,消费者就可以凭以上书面证据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陷阱五:文字游戏多算费用

一家装公司与消费者王先生签订的合同有一条内容是:各种橱柜、低柜、吊柜等高度不足1米的家具均按延米计算,工程量少于1米的按1米计算,超过1米按延米据实计算。

业主季先生:我相信大多数消费者都会跟我有相同的理解,即不足1米时按1米计算,超过一米就按实际长度算。但完工后的结算却不是这样,家装公司的所谓“延米”计算,是不管长度是多少,尾数不足1米时均按1米算。如主卧大衣柜2.47米以3米计、电视柜3.2米以4米计……仅这个“延米”算法装修款就让我多支付了一大笔费用。他建议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若发现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仔细询问,切勿理所当然的以为,必要时,应要求设计师将解释写到合同备注中,以防后患。

陷阱六:替换材料质量悬殊

多数家装公司的协议上就有这样的条款:装修中如原品牌材料缺货时,乙方可临时更换相同型号的材料。若甲方坚持使用原品牌材料,造成工期延误由甲方负责。

赵工:这项条款给一些不规范企业留下了偷换材料的好借口。细心的`业主都应该注意到,合同中的这个“同”并未注明是同等质量、同等材料、还是同等价格,这样一来,一些低价劣质的材料就会轻而易举地混进工地,危害业主的健康。

赵工建议消费者,在签订合同中,如遇到类似情况,务必要求装饰公司将更换的材料的品牌、型号、规格都注明清楚,消费者可以根据此凭证监工、维权。

陷阱七:增减项目不签合同

业主方先生的签订的合同中预付款是近四万元,但到中期付款时,总费用已经超过四万元,遂找装饰公司理论时发现,合同报价中漏掉了一些必要的项目,如果不加价,整个工程就没办法施行,同时,合同中有一条款明确注明,按实际发生计算,要求据实结算工程款,否则停工。

点评:装修公司漏填、增填,漏报工程量,已构成合同欺骗,因此消费者在装修过程中,对某些装修项目有所增减,就一定要将相关的“工程洽商单”作为附件列入装修合同书中。并在合同中注明增减项目双方必须以“工程洽商单”

的形式签字确认,否则一律不予认可。另外,如在装修中消费者如果认为装饰公司有欺诈现象和计算工程量、装饰费用有误差,可直接找有关方面申请公正的计算、测量。他建议业主,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反复查看项目约定,最好多找几个已经装修完成的朋友的项目单来看看,以免遗漏。

篇6:如何防范家庭装修合同陷阱

如何防范家庭装修合同陷阱

人们在进行家庭装修时特别注重家居的美观和舒适度,却往往忽视了家装合同的重要性。个别家装公司利用消费者对格式合同不熟悉的特点,设置了一些模糊、笼统的'条款,用以规避责任、损害消费者的利益。业内人士提醒装修者应防范家装合同陷阱。

一些家装公司故意在合同中设置一些模糊的概念,炮制一些不具体或含糊解释的条款,一旦发生纠纷便任由他们解释,借以减免、规避应承担的责任。有些装修公司少报装修预算,并在设计装修方案时故意隐报或少报工程量,让消费者觉得划算而痛快签约。等到最后结算时,房主才发现严重超支。

另外,部分家装公司和房主签合同时,故意埋下以次充好的“伏笔”,如规定“装修中若原材料没货时,乙方可临时更换相同型号的材料”,而更换的结果是同型不同质,价格差别很大。

业内人士指出,在和家装公司签订装修合同时一定要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房主应该在合同中尽量细化装修的具体要求,明确装修的工期;其次在装修合同中,对家装公司单独设立的补充条款要进行认真检查,搞清补充条款的权利和义务。第三,在装修过程中,房主如果对装修项目有所增减,一定要及时填写“工程变更单”,并列为合同附件进入装修合同书;第四,对装修时使用的装饰材料的具体品牌、型号都要最详细的规定,同时,合同中保修条款一定要完备。

篇7:不为人知的装修合同陷阱

不为人知的装修合同陷阱

在家居装修施工前,大多数业主已经比过去更为精明,为了防止事后麻烦,一般都会主动与装修企业签订合同。

一、家居装修工程施工合同是个套

一份装修合同,如果不仔细阅读,它也可能成为一个圈套,将所有责任推向消费者,而装修企业却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为了避免对方设下的圈套,在签订合同时应当小心。

装修工程施工合同一般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付款只有时间约定,没有付款的前提约定。因为家居装修工程基本上是业主先付款,后施工,而且是按施工进度支付,即然是按进度支付,那就是在前一工序完成合格后才能支付下一工序的工程款,而合同中没有这样的约定。

2、合同中很多只有验收办法却没有验收标准。

3、对施工方的违约约定很少或者不清等。

二、材料上虚高报价

在装修过程中,一些装修公司在开工前会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工程预算清单。而这些预算项目往往是装修方单方面的,消费者心中没有数。像这种看似详细的报价单,如在计算施工面积时有意加大面积数,该剔除的不剔除,或不规则处按最大尺寸计算面积。报价单上的材料与实际使用的不符,特别是基层采用伪劣材料,以降低成本,或有意加大材料损耗,或损耗之后加大工程量。有的还采用套餐报价法蒙骗消费者,看似科学,实际含糊,工程造价变相增高。

三、偷工减料暗牟利

由于消费者对家庭装饰装修行情的不断了解,一些家装企业尤其是家装“游击队”明来不行,暗中牟利。在招揽生意时故意低价签约,承揽业务。有的做得了则做,做不了拿钱一走了之。而有的则采取减少施工程序、降低材料等级等方式以伪充好,混等混级达到降低装修成本的目的。如本该刷6道漆的只刷3道,木质基层不作牢固处理,乳胶漆加水比例不对等。不仅降低了房屋装修质量,同时也抬高了装修造价。

四、买小零碎儿花不少银子

许多消费者都抱着“一步到位”的心理,部分装修公司便利用这一心理,采用“低开高走”的手段,暗射陷阱迫使消费者“就犯”。一些公司通常先开出较为低廉的报价,吸引装修户“掉进陷阱”,然后再施工过程中不断提高新的要求,增加新的项目。这时候人们往往会忽略了签订合同的同时,核查整体装修项目以及材料的使用。有些公司故意漏项或者报价中不包括某些物品,在施工中再增项,装修费用自然水涨船高。

五、条款不详细设置文字陷阱

一些装修公司会在合同中预先埋下“文字陷阱”。比如故意制定几条可有多种解释或正反都有理由的条款,这样一旦发生纠纷,公司马上解释以减免责任。

最常见的文字陷阱,不少消费者在签订装修合同时都会注意到在装修合同中约定使用某品牌的油漆,但装修验收后却发现,油漆质量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细一追究,原来合同中虽然约定了油漆的品牌,但同一品牌的产品有多种等级,用何等级却未在合同中约定。装修公司就是利用这种文字陷阱另消费者蒙受损失。此外,装修工程中有许多专业术语,而大部分消费者又是外行,一些装修公司故意在合同中罗列大量术语,制造陷阱,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被对方偷换概念。

六、明知故“漏”

建设部在《住宅室内装饰装修管理办法》中已经规定:进入小区承接家庭装修的装修公司必须具备相应的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但现在小区内的一些施工队伍是挂靠在有资质的公司下的,也就是公司并不对施工队伍的施工质量和服务负责。

而在合同中的“发包方和承包方”一项中,有“委托代理人”一栏。有些装修公司属挂靠、承包企业,却故意漏写“委托代理人”一栏,也不填写法人委托的代理人姓名及联系电话,以便出现问题后推卸责任。一旦装修期间或保修期内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的利益将得不到任何保障。

另外,一些不正规的装修公司为消费者提供装修方案时,仅仅是口头介绍,这很容易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和矛盾,消费者又无据可依。通常装修公司应提供一张平面户型图;两张效果图(一般为主卧室和客厅);如果有吊顶这一项,还应提供顶面图;一张水电路改造图;有木工制作的还应提供具体项目的`施工图,复杂工程的应该有节点图。在施工图纸中应该标明所使用的材料,以便和报价相对应。

七、故意埋伏笔

一些装修公司利用消费者的不内行,特别拟制了一些不具体或可做多种解释的条款。如很多装修合同上都有这样的条款:装修中如原品牌材料没货时,乙方(家装公司)可临时更换相同材料。

但实际上,这种“相同材料”却可有多种解释:是同质量的、同品牌的,还是同价格的均没有写明,弄假空间非常大。

八、打折陷阱

有些装饰公司在做合同时用打折来诱惑消费者。这些公司会在合同中附加很多条款,什么减项不减价,增项另算,改项重新付违约金等。例如,鲍先生和某装饰公司签了合同,总价打8折。当施工单位进入木工活时,鲍先生突然不想做吊棚的造型了,这时装饰公司说已经把材料都订完了,设计图您都签字了不能改,如果非改不可,也不减钱。因为合同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对增项、减项等都视为违约,那么打折自然取消。这里提醒消费者,一定要看好合同的附加项,天上不会掉馅饼。

既然装修合同中也存在这些隐含的问题,那么业主们在签订装修合同之前就要对合同的内容做详细的了解,避免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当然,除了这些问题之外,装修中还隐藏了其他一些陷阱,大家也要做充分的了解!

篇8:常见的装修合同陷阱

关于常见的装修合同陷阱

现在的装修公司有很多家装设计师在设计的时候故意增加一些装修项目,如,不需要做梁的地方增加一个梁,不需要的地方非要吊顶。这样一下来整个房屋的装修报价就高出了很多,相对来说装修的报价也就高出了很多。设计师这样做的目的是如果提高了装修报价,那么设计师所获取的提成也就高了很多。

这里艾逸装修网小编提示,我们业主在装修房屋的时候一定要明

确自己的居住需求。如果在装修设计的中发现造价较高,有没有很大的实际价值的项目,在装修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要求。现在很多建材商家都和设计师是私下约定好了的吗,只要是装修设计中使用了建材商家的材料,那么建材商家就会给设计师一定的回扣。很多设计师在设计装修的时候就会故意使用这些有回扣的.材料。即便有其他价格比较便宜、装饰效果更好的装饰材料,设计师在设计中也不会采用,结果让消费者花冤枉钱。

小编提示,我们在装修的时候要对目前的装饰建材市场有个大致的了解。那种材料合适我们的房屋,这些材料的零售价等等,我们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消费者在设计中坚持自己的想法,删去了多余的设计,而且选择的材料又比较便宜,设计师仍有办法来增加预算。即在测量时,有意多报、谎报,加大工程量。例如在计算涂刷墙面乳胶漆时,没有将门窗面积扣除,或将墙面长宽增加,都会导致装修预算的增加。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合同中注明,装修费以实际发生金额来计算,多退少补,这样您在工程验收时,可以将工程实际发生面积再仔细丈量一次,并依据这个数据来付工程款。

篇9:装修合同需注意的陷阱

装修合同需注意的陷阱

据了解,哈尔滨市部分家装公司利用人们对格式合同既信任又不熟悉的特点,预先埋下陷阱。

一、价格陷阱。

消费者装修房子,常抱着“一步到位”的心理,部分装修公司便利用这一心理,采用“低开高走”的手段迫使消费者“就范”。这些公司通常先开出较为低廉的报价,吸引装修户“上钩”,然后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增加新的项目。这时候

人们往往忽略了签订合同的同时,核查整体装修项目以及材料的使用。有的公司故意漏项或者报价中不包括某些物品,在施工中再增项等等,最后的装修费用会高于当初的报价。例如,王先生在国土资源局的家属区有一套90多平方米的房子,他选择了一个报价最低的公司来装修,结果边干边加项,结算工钱时比原先高报价公司的价格还要多出3000元。后来,他回忆说,是一些五金件上花了他不少钱,当初这些都没有写进合同里。本来请装修公司是为了省心,没想到在我们还要为厨房多加两块隔板争论不休,真憋气!

二、打折陷阱。

有些装饰公司在做合同时用打折来诱惑消费者。这些公司会在合同中附加很多条款,什么减项不减价,增项另算,改项重新付违约金等。例如,鲍先生和某装饰公司签了合同,总价打8折。当施工单位进入木工活时,鲍先生突然不想做吊棚的造型了,这时装饰公司说已经把材料都订完了,设计图您都签字了不能改,如果非改不可,也不减钱。因为合同上明明白白地写着,对增项、减项等都视为违约,那么打折自然取消。这里提醒消费者,一定要看好合同的附加项,天上不会掉馅饼。

三、瞒天过海,蒙混过关。

对于装修中使用的材料,施工者往往不按规定通知消费者验收其品质,或是以次充好。装修公司在开始报价时,其中材料这部分的费用他都按照较好的材料价格来定价,但在实际施工中却使用低价材料代替。这些水分比较大的材料主要是水管件、电线管盒;其次是五金件、油漆、涂料等,而一般消费者对看见的材料比较注意,对隐蔽工程和细节都忽略了。

四、合同“缩水”。

目前,不少装潢企业,甚至部分规模较大、名气较响的企业都存在着利用消费者法律知识的欠缺,故意不使用规范合同文本、合同附件及明细表等问题。如何签一份放心合同

签订家装合同,首先必须在合同中写明装修的具体要求和完工日期;其次,在合同中必须注明使用装饰材料的具体品牌或型号,以防装饰公司以次充好;第三,如果消费者在工程进行中,对某些装修项目有所增减,就一定要填写相关的“工程变更单”,并作为合同的'附件并入装修合同书中;第四,合同中有关保修的条文是必不可少的,而且要分清责任。

专家提醒:装修之前应与装潢企业签订合同时,看报价高低一定要在同一标准的情况下比较,不要只看价格,不看细节。消费者在选择装修公司时应仔细核对其装修资质和营业执照,并应让其出示原件,看装饰公司的营业执照“经营项目”中,必须有“承揽室内装饰装修工程”这一项。消费者还要留意公司有无正规的办公地点,是否能出具合格的票据等。

对公司工作人员应该让其出示相关证件,如电工证、施工管理人员资格证等,并核对该公司营业场所的地址、电话是否真实有效。由于目前承接家庭装修服务的公司,许多都是没有申请国家颁布的装修“资质等级”的中小型公司,所以消费者一定要仔细考察,以免吃亏上当。

篇10:装修合同里的陷阱

装修合同里的陷阱

315消费者权益日的作用不仅在于揭露商家欺诈行为,而且在于一年一年致力于提升消费者自己的维权意识。目前国内的家装市场并不规范,是一个亟需消费维权的领域。而家装维权最重要的是装修合同,值此之际,准备装修的朋友都来看看关于装修合同的各种潜在猫腻吧。

陷阱一:工艺说明模糊不清

装修公司或工头报价时由于业主更多地会关注单项的价格,而经常忽略工艺说明,尤其是用什么材料、什么规格、什么等级以及应有的说明。一业主诉说亲身经历:当时啥也不懂,装修公司和工头给的报价单上就是用了模糊字词,例如:柜体、柜框用大芯版,实木收边,水泥,刷界面剂,纸面石膏板封面等等,都是一道道陷阱。

陷阱二:单项面积上做手脚

一般业主也是关注单项的价格,至于实际的面积一般是大致估计,实际上这一块也是装修公司或工头做手脚的地方,如果每项面积都稍微增加一些,单项价格又高,那么少则几百,多则几千就出去了。单项价格谈定了以后,一定要和装修公司或工头一起把单项的面积尺寸丈量一下,并记下来落实到纸面上,以免到时就面积和尺寸的大小扯皮。

陷阱三:在最后提供的报价单上做手脚

一些奸诈的装修公司或工头就会在工艺说明或面积上做些手脚,简化一些工艺或者说对某些材质进行偷换。在签定合同时,一定要亲自逐项比较和核对相应的条款,是否跟装修公司或工头谈妥的最后条件一致,不能忽略任何细节,不给留下任何可乘之机。

陷阱四:材料进场时提供劣质产品

虽然在合同上和报价单上写得很清楚,该用什么材质、什么规格、什么等级的产品,但一些抱有侥幸心态的装修公司或工头总会铤而走险,改头换面来个以假蒙真,如果业主不细心、不关心的话,劣质材料就这样偷偷进场了。材料进场的时候,最好要自己亲自到场,带上合同和报价单,并请懂行的人或监理到场一起验收。

陷阱五:材料陆续进场时先进部分好的材料蒙骗过关

材料陆续进场时先进部分好的材料让你验收以求蒙骗过关,趁业主不在进劣质材料。工人进场的时候工头肯定会进一部分材料,并要求业主到场验货。有一开始就按合同规定来的,但也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黑心的.工头,先进一些好材,趁业主不在偷换一些劣质材料,有的干脆不先告诉业主装修进程,先让劣质材料使用在隐蔽工程里。

专家提醒,现在很多装修纠纷都是源于一开始的装修图纸、预算和合同没有约定好。所以,如果业主没有把握,可以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协助。

哭诉无门?看纠纷如何解决

业主遇到无良装修公司,出现装修合同纠纷应该如何解决呢?是打碎牙齿自己咽下去?还是勇敢站出来去尽力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部分人应该都会选后者吧,但是大家知道出现这种情况有哪些方法解决么?

针对装修纠纷,有关部门制订了一些规定。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建设部[997]60号《建设工程质量投诉处理暂行规定》、建设部[997]9号文《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试行办法》等法规。《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试行办法》第十五条规定,发生了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纠纷,可以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指定的机构进行投诉,也可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此外,行业规定对纠纷的解决也提供了诸多方法。如一些家居装饰市场规定,解决纠纷按下述流程进行:投诉——调解部受理——质检部根据合同及图纸进行现场核查——调解部、质检部依核查结果进行调解——若双方达成协议则进行维修或返工;若未达成协议或不履行协议,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万一出现了纠纷,只要双方心平气和地协商,承担该承担的责任,纠纷便能解决。自己协商不成,一般也只要行政部门出面就可以顺利加以解决。但如果涉及的标的较大或其他对生活影响甚大的纠纷且协商不成,最正规、最有权威和有效的方法只能是打官司了。

【如何避免装修合同陷阱】相关文章:

1.如何防范家庭装修合同陷阱

2.如何避免陷入求职陷阱

3.求职陷阱应该怎么样避免

4.大学生应该如何避免求职陷阱

5.卡巴教你如何避免网络购物陷阱

6.酒店装修合同

7.银行装修合同

8.装修合同注意事项

9.工装装修合同

10.装修合同样本

下载word文档
《如何避免装修合同陷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