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个人观后学习心得有感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个人观后学习心得有感

2023-02-11 08:40:48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KonKookiee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个人观后学习心得有感,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个人观后学习心得有感,希望大家喜欢!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个人观后学习心得有感

篇1: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精选

5月15日,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联合北京大学举办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此次报告会力求见人见事见思想、有滋有味有温度,让广大学子切实感受广大英勇奋战的医护工作者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先进事迹、感人故事,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将总书记回信精神作为自己的思想指引、行动自觉、实践坚守。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坚守阵地,冲锋在战疫的最前线。他们是最勇敢的战士,用行动守护着万灯火。当情报响起,他们毅然决然地勇往直前,放奔了体假,放奔了安逸,放弃了团圆,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坚持,选择了与病魔对抗。因为,他们是不怕困难,不惧扰战、不畏艰险的,最可爱的战士。

在他们身上,体现着医者的初心、党员的责任、使命的传承。在疫情蔓延,很多人避而不及时,队员们深知疫情严重,前方危险,但他们无怨无悔,义无反顾地冲在战“疫”最前线。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到达病区后,来不及适应,便开始了高强度的工作。他们几乎整日整夜奔波,夜以继日地救治感染病患。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限度节约防护服,他们可以持10小时水米不进。为了胝御寒冷,他们依在一起,为了对抗病毒,他们团结在一起,“我们现在多拼一分,对情的控制就多一分保障。”他们身上,展示了医护人员的坚强与伟大。

篇2: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精选

看了援鄂医疗队员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同样身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我,感受到自己肩膀上的重担重了一些,却又好像轻了一些。“重”在我们青年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那么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轻”在于我们都明白,这份重担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新生青年一起担任的!在这场战役中,那些90后,00后的医护人员以及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青年不再是大众眼中的孩子,他们承担着责任,在一夜间长大,为中国顶天立地,完成了青春的蜕变。他们展现出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爱国的责任与担当。在这场浩大的疫情面前,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从不存在一个人的桃花源,我们团结一致,众志城成,发扬几千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必然能赢来温暖的春天,相聚笑颜,把酒言欢。同时,在这次挑战中,我看见了中国力量,我们与国家唇齿相依,生死与共,全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同生死,共患难。

篇3: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精选

春节,应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一场疫情,像一个巨石砸入我们原本平静有序的生活,一时间,全国上下巨浪翻涌。

在观看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后,我从中了解到北医三院医疗队137中有75人是90后,是一支最年轻的队伍,我深深的钦佩这群自愿报名的青年。在大年初二作为第一批的援鄂医疗人员就离开家人出发,并且不畏前路艰险,不畏生死,战斗在疫情的前线。在与疫情的战斗中,这群青年医者仁心、加踏实地的工作,担负起医者的责任与坚持。

医院就是他们的战场,医疗工作平凡又伟大,他们舍小家保大家,日日夜夜的辛苦工作,带着无私伟大的医者精神,在隔离病房中对病人寒嘘问暖,呵护病人的健康,挽救每一条珍贵的生病!

篇4: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精选

为弘扬援鄂抗疫精神,发挥榜样作用,凝聚青年力量,5月15日上午,由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办,北京大学关工委承办的“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在线举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沈宁,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内科主治医师董锦沛作为北大援鄂医疗队代表进行主题报告。

直播开始前,播放了《等你回家》《致敬!逆行者》两首北大师生原创的歌曲MV,感人而又温馨。

沈宁首先作了“初心与使命”的报告。此次抗疫中,北医三院先后有137人组成医疗队逆行驰援武汉,始终奋战在危重症救治一线。

董锦沛分享了新冠肺炎战役的经历和感悟。此次疫情防控中,北大第一医院先后分3批派出援鄂医疗队135人,接管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的重症病房。

英勇奋战、不畏艰险,让青春 篇章在行动中书写。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穿上白大褂,我就是战士!”无数的“90后”在疫情防控中的铮铮誓言证明,他们不愧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他们如今已经长大是懂得感恩的。这些“90后”青年表现出的勇敢与坚强、责任与担当,令人动容,也令人振奋。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在守正大讲堂的分享,让我从医护人员的视角再次感受到什么叫做‘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他们是此疫中的‘逆行者’,更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我们身兼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责任,要充分认识到我们的国家强大了,现在的中国再也不是1前的中国,一次次的磨难只会让我们团结、让我们成长。作为民族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勇于承担责任,才能破茧成蝶,战胜疫情!成就未来!”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精选范文

篇5: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精选

为弘扬援鄂抗疫精神,发挥榜样作用,凝聚青年力量,我在5月15日星期五在北京教育系统观看了由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举办在线事迹报告会,由队长沈宁、“90后”党员代表董锦沛主讲。我从中充分感受到了这份使命的沉重和艰巨,在武汉72天的工作里,每位同志都坚持奋斗在一线,同时也是从新冠病毒中国防控中看到了祖国的伟大,不管是防控模式、理念和政策,都是十分正确以及强有力的,也是为我们打赢疫情攻坚战奠定了基础。我们也学习到了那些青年人的故事,他们都是勇敢的、无畏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榜样,也带给了我深深的感动。观看了这次报告会后,我更坚定了中国战胜这次疫情是必然的信念,经历过这次磨难,中华民族会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篇6: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

习总书记说:“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

在援鄂抗疫的战斗中,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北大医学援鄂医疗队奔赴前线的400多位白衣战士中有142名党员,在老党员带头奋战的激励下,先后有28名医护人员火线入党,在援助队伍中就有34名“90后”党员。王晶、燕占飞、周雅薇都是典型的人物,为抗疫奉献青春,为祖国贡献力量。他们是年轻一代的榜样,我们身边其实也有这样的人,在社区做志愿者的同学,在网络上积极配合宣传的同学,还有捐赠物资的同学。我们看到这些榜样,看到身边的同学,就要努力的向它们学习,积极的为祖国做贡献。

篇7: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

疫情阻击战的中流砥柱就是这些医疗天使。他们英勇无畏、脚踏实地、仁心仁术、创新活力的精神和无私的奉献感召了非常多的人。不仅为病人提供专业的救治,还担负起照顾病人喂饭、剪指甲的事,为病人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抚慰他们的精神。但是他们并没有以此为傲,而是秉持医者仁心,认真做好工作。这支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是一支非常年轻的队伍,有60后2名、70后名、80后56名和90后72名。这些年轻人虽然并没有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但是他们并没有叫苦叫累而是脚踏实地地做好本职工作,创新创造地一心为病人救治。这些年轻人义无反顾地冲锋在前,体现了中国青年的希望。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青年人要以这些青年人为榜样,让青春为祖国绽放!

篇8: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20_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人们笼罩在了病毒的阴霾中。人们的心情或悲观、或难过、或害怕;但每一条从抗疫前线冲破病毒阴霾不断传出的好消息都振奋着人心,鼓舞着人们生活下去、同疫情战斗到底的斗志。最终,我们才看到了国内疫情渐渐平息。而这场报告的主人公——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正是千千万万援鄂医疗队中一颗闪耀的星,在72天的工作中,他们始终在第一线战斗着:整建制接管一个重症病房、院感防护培训、建立国家医疗队会诊中心、建立隔离病房管理体系、病例讨论、多学科合作、护理“三米阳光”……在每一天对疫情的斗争中,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始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对生命的重托,最终圆满完成了医疗任务。在这批医疗队中,90后队员有75人,占到了整个队伍的半数以上,他们的事例给了我很大鼓舞和感动,他们是真正体现北大青年勇敢无畏、脚踏实地、仁心仁术、创新活力精神的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他们用奋斗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认可和称赞,是我们新一代青年学习的榜样。

篇9: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

今天我观看了守正大讲堂--守正大讲堂邀请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举办在线事迹报告会,观看过后,我有了许多感想和体会。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在湖北支援期间,他们冲锋在前,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新时代中国人民的责任和担当,时刻挺着坚实的臂膀,在人民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为我们青年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我们青年要向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学习,像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所说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我们未来也要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在自己的岗位上拼搏奋战,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篇10: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

20_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席卷中国,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爆发,蔓延速度极快,肆虐着华夏大地。万家灯火背后,有一群人整装待发踏上了开往异乡的列车。迎着人潮而上,背影坚韧刚强,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借用钟老的一句话,“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过关的,中国是能过关的。”在疫情蔓延之际有数万名白衣战士义无反顾、迎难而上、救援武汉、救援湖北、救援中国。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在大年初一,正是阖家团圆的时候,各地接到卫健委的通知,要支援武汉,帮助同胞。“医者仁心,治病救人”的职业精神在他们身上树立起了伟岸的丰碑,他们是最美的逆行者。

前钟老在抗击非典是就已经是家喻户晓,人人敬畏。17年后,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又给抗击疫情指出了方向。17年前他已经感动中国;17年后,他带着一大批院士、教授和数万名白衣天使,不仅再次感动中国,而且感动世界。

那些被防护用具磨出血的鼻梁,那些浸透汗水的衣服,那些出征前剪去的秀发,让人深深动容、敬佩有加。他们是拯救生命的天使,也是生活中的人妻人母、人夫人父。他们用的是最大的赌注,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别人的生命,他们在用生命拯救生命。

篇11: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

沈宁副院长和董锦沛大夫的讲述从微观到宏观,从一线医生的角度带我们看了这次疫情中武汉的医院里不一样的工作和生活。通过两位医生的讲述,我才知道原来他们不光要面对一个未知的病毒,超载的病人和感染的风险,而且在工作中的方方面面,许多琐碎又难以避免的问题——眼罩起雾,脸部压痕,污染物资的存放,病例和笔应该怎么携带等等。同时,面临的不光是病人的身体治疗,还有心理的疗愈。

问题很多,苦难也很多,但大部分由80后,90后组建的年轻医疗队伍并没有退缩,也没有畏惧,而是发挥乐观精神,创新精神,合作精神进行了许多改进创新,甚至还申请了不少专利。

“少年强,中国强”,报告会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沈宁副院长说到了当他们在查房时看到新闻里播出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他们的回信时,病床上一个老奶奶竖着大拇指对他们说“少年强,中国强”。这是病人对医护人员的的感激,是老一辈对新一代的鼓励,也是中国青年的真实写照。我们常常调侃“00后是废掉的一代”“当代废掉的大学生”等,但当磨难和困苦真正来临时,试看中国青年,为国分忧,用智慧与勇气,用吃苦耐热与创新合作征服世界。

报告会的开头,《大爱北大,等你回家》和《盼你,平安归来》两首歌一下子就将我带回到了疫情初期那种紧张又感动的氛围之中,让人忍不住满含热泪。也让我想起了我们学校广播站联合五所师范院校推出的战疫公益歌曲《有爱有你》,其实这次疫情中,不光医护人员,各行各界的人士都在为疫情做这些什么。而作为国家未来的我们,现在在不同的专业学习或者在不同的岗位工作,每个我们,每个少年,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国强大的根源!

篇12: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学习心得

20_年5月15日上午,我有幸观看了守正大讲堂的20_年第一讲——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

去年12月,武汉疫情突然爆发,全国震惊,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作为重灾区的武汉,医护资源、人员均告急,于是全国各省医院便临时组织起来,组成医疗队急援武汉,这才有了这次北大医疗队的登场。

医疗队先后三批,到达武汉后,便开始了72天辛苦的“战斗”。队员们虽然十分年轻化,大部分都是80、90后,但是他们却临危不惧,抗疫时集思广益,在治病时积极探索更成熟、更高效的救治模式,并推广开来,大大提升了救治效率。他们让我们看到了北大青年的勇敢无畏、脚踏实地和创新实力,是青年们的榜样,是祖国未来有力的医护工作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我要向他们学习!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个人观后学习心得有感】相关文章:

1.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2.观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

3.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观后感500字

4.守正大讲堂--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观后感精选

5.学习援鄂医疗队心得体会800字精选

6.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感想

7.援鄂医疗队抗疫工作心得体会精选

8.学习援鄂医生先进事迹心得总结

9.观看广西援鄂抗疫英雄事迹报告会心得体会

10.刘琼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心得

下载word文档
《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先进事迹报告会个人观后学习心得有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