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观后感>超硬气的正能量国产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超硬气的正能量国产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2022-11-06 09:06:22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not五壮士”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超硬气的正能量国产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超硬气的正能量国产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超硬气的正能量国产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篇1:超硬气的正能量国产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10月9日,二刷《湄公河》达成。

这是我近几年来第二次二刷的片子,第一次是《大圣归来》,刷了三遍,至于这部,我会不会三刷还是个未知。

说实话,其实并不是很喜欢看所谓的“主旋律电影”,不是说不爱国,只是不喜欢被套路。很早之前,看过《士兵突击》,应该是我看过的第一部与特种兵有关的电视剧,后来的《我是特种兵》也拍得还不错,再后来,这一系列的电视剧就落到了同一个套路里:被拖去当兵的菜鸟男主或女主,因某项特质被特种兵队长看中,然后接受特种兵选拔,经历各种磨难进入特种部队,再然后就是各种做任务解救人质,中间一定会遇到反派大boss,最后大boss被捕或被击毙,特种部队会死一个高层或者队长,以证明战争的残酷性,证明国家公仆的不容易。

每次看到这种剧情都忍不住发笑。我们当然知道军人警察的辛苦不易,也知道中国日益强大的背后,其实有很多人都在默默奉献甚至牺牲,所以这种骗鬼的剧情能不能pass掉啊,打敌人的时候子弹永远都打不完,敌人枪法永远差劲到死,主角永远一枪爆头,动不动就扔个雷出来炸成西兰花……我不是军事迷,但是从普通剧情上已经这么多bug了,真正的军事迷看见武器估计会哭出来吧。所以这种槽点满满的剧可不可以禁掉啊。爱国教育真的不是这么玩儿的啊喂。

其实我们这个国家经历了五千多年,尤其是近现代磨难重重,这些东西我们没有办法逃避和掩饰。历史本来就是需要铭记的。满清末期我们就是因为弱,所以才会有八国联军入侵,火烧圆明园。抗日战争时期我们也是因为国力不够强,武器装备不先进,所以打仗只能靠人去顶,毕竟中国人比日本人多这么多,但是真的是没有办法才会使用这种“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办法。所以抗日战争能够胜利也并不想抗日神剧里那样:日本人都像傻子一样被国共两党耍的团团转,战争坚持到最后我们几十人甚至十几个人全歼敌军几百人。如果现实真的是这样,抗日战争又怎么会打了八年这么久。现实中很多战争死守阵地的结果就是全军覆没,或是为了给大部队撤离的时间,又或是为了掩护普通百姓,所以就算打到最后一个人也要守,因为他们是这个国家的最后一道屏障,所以他们不能退。

所以哪里有这么多的英雄呢,很多人其实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他们也都是普通人,但是他们对于这个国家来说,在那个困难重重的年代里,他们就是英雄。诚然,这个时代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因为和平,所以更应该记得和平之不易。但是英雄不能被妖魔化,因为守住我们国家的英雄们,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普通人,不是隔壁美帝的超级英雄无所不能。他们会受伤,会牺牲,不是所谓的“子弹丛中过,片弹不沾身”,他们也有无奈,有哀伤,但是他们必须坚持,就算身死,也要守住国家的'土地和尊严。正是因为普通人的这种选择,才值得我们感动和敬畏。

所以所谓的“主旋律”真的不用刻意美化和夸大,切切实实的把战士警察的日常拍出来,就足以感动很多人了。至少这一点上,《湄公河》做到了,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片子可以逆袭的原因。

片子中的每一个缉毒警都是普通人,高刚看着女儿的视频笑的慈爱,一句“我离婚了,孩子跟她妈住”却无比心酸,因为离开,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方新武抓到害死他女朋友的犯人,没有喊出那句“要让你受到法律的制裁”,而是选择一枪爆头,让犯人用和他女友同样的死法,祭奠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但他同样是挣扎与痛苦的;他们生气的时候会互飙脏话,审毒贩的时候会以暴制暴。。。。。。不同于以往人民警察伟光正的形象,他们会有挣扎,也会有暴怒,不可置信,甚至害怕惶恐这些情绪,我们虽然称他们是国家机器,但毕竟,他们也是普通人。他们不是圣母,也不是万能的,所以行动会有失败,行动中会有受伤甚至牺牲,但就算千难万险,也要把毒贩活着带回中国受审,因为十三个无辜生命的清白,大国的国威,比他们的生命更重要。哪怕他们牺牲后,墓碑上甚至不能刻下姓名。

也正是因为这些普通人的信念与坚持,我们才能站在阳光下迎接每一天新的开始,不用遭受毒品与战争的困扰,安然的长大。所以谢谢你们啊,每一个放弃内心的挣扎,坚持在前线的普通人。你们才是这个历经磨难的国家里,足以感动我们的存在。

篇2:超硬气的正能量国产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惊到我的第一幕是方新宇刑讯那个人,在他的腿上割了一道。觉得特别残忍,这个世界上,确实有阳光找不到的地方,不同的规则适用于不同的地方,从影片的种种可以看出在那个黑暗的世界把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演绎的淋漓尽致。坏人不是一直做坏事,好人脸上没有字。因为之前看过这一题材的书,许多画面都似曾相识,呈现在大荧幕上还是直戳人心窝。在那一个遥远的地方,寻常人的不可想象、某些人无可避免的直面,很多人的日常。

关于湄公河惨案,当时新闻报道漫天,隐约记得有这么回事儿,却没想到短短的新闻背后有这么多人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想想自己想法也是搞笑,毒贩怎么会觉得自己做错事情乖乖束手就擒?影片中关于国家关系、国际政治、国家内政方面,我知之甚少。只是,说到底,冲突不过是一方既得利益受到威胁而对此采取的行动,和平是各方力量的平衡与拖鞋,而“战争”在这地球上从未停止。

“毒品”离我们遥远么?我想起幼时在长途火车车厢连接处拿着针管在小臂相互注射的青年男女;蹲在火炉边吞云吐雾的壮年劳力。听说苗苗邻居搬家时遗落的针筒被小孩子捡回来玩,邻居是个有七岁小孩的妈妈,后来因杀人入狱。上学期法学老师说的:“这两年人们不知道是因为有钱了还是沿海南方打击严了,呼包鄂地区现在也是毒品泛滥。”毒品离我们远么?想起参加禁毒大赛的题库,毒品一次成瘾,千万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自制力。

这种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片子,看的人心里堵得慌。“它的每一个镜头都在提醒你我,荧幕后面连接的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这是宇哥昨天看完后发的票圈,配图是小孩赌博拿枪指着自己的画面。这些孩子不是出厂就是坏的,只是他们从小所在的环境就是这样,他们被毒品控制着,也许他们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在做什么,好像拉开手榴弹的保险就跟丢手绢一样,但是他们确实被改变了人生轨迹。影片里要说演的自然,我服非亚裔的演员,尤其是这些小孩子,看得人一阵揪心。他们为什么成了这样?那个国家究竟是怎样的?

我们做不到人人平等,甚至连缩小这种差距都做不到。固有的上层不会满意(容忍)任何变化,权力(特权)是那么美好、让人沉醉。于是一个头死了会有另一个,都沉醉在“这里我是王”里。最无力、最无辜的还是普通百姓或者是底层的一些人,那十三名船员、那些被砍了手脚的人们,他们的人生轨迹因为另一些人的“一时兴起”或“蓄谋已久”而被改变,他们却无力反抗,采取有效的行动捍卫自己的权利。权力让人沉迷,能让人受尽委屈也只能如此。

看完之后还有就是感激投胎的自己,落到了“中国”。虽说中国的人权问题一直被国际社会说事儿,但是西方国家就像他们宣称的那么好吗?所有有青少年的西方校园影片里,都或多或少会出现“奇葩”被孤立被“整”的情节,比如《暮光之城》里女主刚转学过去,比如《第六感》小男主遭遇的不公平对待,我并不觉得那样的校园充满着“自由”“和谐”,“法律”和“权威”也不能给我应有的庇护。国情不同,行为不同,包容度的方面和度不同,相同的语言环境容易相互理解。

影片中出现的佛像与拿金枪的糯卡的穷凶极恶出现在一个画面里,普遍信奉佛教的地方,这些人烧着香,抹着枪上的血,“神啊,我自深渊向你哭喊。”可你是否从未庇佑?现世要让人多难以承受,才要一个虚幻的世界自我安慰?想起印度的种姓制度,都信奉佛教,姓氏决定地位,地位低说明你上辈子干了坏事,可是,权力越大能影响到的人越多,坏起来就更坏,神的好坏,是不是也是某些人意志的固化?

现实是复杂的,缉毒警和与毒贩做斗争的人们他们面临的情况更复杂凶险。电影有“主角不死”,现实却不是次次庇佑带有英雄光环的人们。“英雄”的光环不需要我们赋予,因为那是他们的工作,是他们的选择,是他们的使命。无数的边防军人、数不清的方新宇,他们编织的安全网,保护着我们每个人。我是军痴,觉得青年穿上军装简直帅到不行。但是在迷彩下,他们也是人,也是血肉之躯。以前觉得他们带着圣光,现在却带着心疼。诚然,养兵千日的投入是很大,也不是所有的兵都会上“战场”,但是,确实,当需要有人牺牲时,出现的必然他们。军装就意味着牺牲。影片里“神兵天将”的功夫也不是一朝一夕练出来的,荧幕上的“好看”是他们背后的艰辛。方新宇帅到不合格,身怀绝技总要深藏不露,不能突出到让人一眼记住。环境不同规则不同,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这类型的影片,让我有点不成熟的小想法,他们就这么演出来,犯罪分子不会长一智?披露出来的永远是冰山一角。

国家,是依靠,是指望。想起看过的小说,放出去的人(比如方新宇)都是与自己的上级单线联系,组织信不信任个人,组织什么时候会舍弃个人,个人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做的事情,不能暴露,没有军功章,可能不会有人理解,你的父母只能当你死了。这是小说里的情节,我不能不相信,确实有人做着这样的牺牲。电影里,糯卡说了一句话,“反正不是第一次有中国人死在湄公河上。”,为什么这次会这么大动作?之前发生的事情是怎么处理的?这次是在什么背景下国家决定采取行动?为这十三个人讨回公道?还是还有更大的意图?

崇高背后也许是赤裸的简单,一个社会的运转一个国家的建立太复杂了,总是想起金字塔分布,决定规则的总是塔尖的人,延续、运转、弄于掌上?牺牲的为什么要牺牲?

篇3:超燃缉毒宣传大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曾几何时,中国电影一旦搭上“主旋律”三字,注定要变众矢之的。《湄公河行动》能凭自身实力成功突围,实乃吐气扬眉。作为一部国庆献礼,不少人心甘情愿为其埋单,算是电影市场的一记强心针,就如去年的《寻龙诀》。兴许之于好莱坞,难卸行货水准。但国内尚处混沌的电影体系,犹如嗷嗷待哺的雏鸟,最缺技艺纯熟的行货推动,又凭何不珍惜这种立群之鹤,特别是在周边国家层出不穷的佳作冲击下。至少就类型片而言,《湄公河行动》完全可比肩被过誉的《釜山行》,同级较量下,叫唱衰国产片的人缄舌闭口,无疑为中国电影扳回一城。

反派同样是基于真实人物,考虑到电影叙事空间不及两季《毒枭》,未曾指望该片复制埃斯科巴之气焰,但林超贤对金三角大毒枭糯康的刻画仍远低于我的期待值,距尔冬升《门徒》都逊色不少。林超贤仅拍出糯康的毒辣,却照旧免不了拉低智商之嫌,如同《复仇者联盟2》里的奥创,之所以能和正义一方势均力敌,全因人数占据优势。不过通过弱化糯康,大大降低了剧情发展至三方角力的难度。至于涉案的第三方,糯康背后的“老板”,片中没有言明是谁,看似暗指泰国军方,从他们全副武装的军备便可知一二。归根结底,真实的湄公河惨案牵扯多国,探究起来错综复杂,改编时定要做出相应的取舍,这已经是在审查制度下所做出的最大程度还原了。

简化刑侦流程及政治信息,等于过滤了敏感素材,更能明确主线,换取刚好的电影结构。故与单纯的军旅片《战狼》不同,香港的警片依然是《湄公河行动》的魂,比方说活捉糯康实为捍卫中国法律不啻于《寒战》树立的香港法治精神,而高刚假扮买毒品的富商则与《毒战》异曲同工。其余像营救、追车、卧底、线人、谈判等经典元素屡见不鲜,无非是把舞台转换到“主旋律”上,本质未变,娱乐效果不减。也因此有人吐槽该片艺术性差之同题材的《边境杀手》,我却难接受其甚是拖沓的繁琐铺设,只为设计与众不同的切入点,不惜消耗节奏来感渲染令人昏昏欲睡的冷峻气氛,欲盖弥彰了原本乏善可陈聊的复仇故事。商业片唯求张本继末便够,《湄公河行动》并无罗杰·迪金斯的摄影加分,剪辑、特效又中规中矩,搭配单调乏味的配乐,再学人家故弄玄虚,无疑自取其辱。换言之,《湄公河行动》的制胜点正在于风格明快,节奏紧凑,故事张力套用了规范的动作片节拍,即《勇闯夺命岛》般的线性套路。用松弛有度形容,其实全片松少弛多,有时甚至三段动作戏串联在一起,跟踪戏挑起肉搏战后紧接商场枪战,好在回落点即文戏的穿插大都恰到好处,而其中娃娃兵拿命对赌,方新武复仇抉择等情节,又充分调动了观众情绪,扣人心弦。

好的商业之作正带着一种“输出”魔力,可作弘扬正能量的突破口,真正为观众喜闻乐见,才能扎根于人心击退种种洪水猛兽,迎来明智的醒觉,树立正确价值观——坚决抵制病民害国的毒品是每个人的己任,所有作恶多端的毒贩必该遭制裁,而所有奔波前线缉毒的警察更该值得歌颂。

篇4:超燃缉毒宣传大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2016年10月5日,“湄公河惨案”五周年祭。晚上,一个人跑到影院刷了《湄公河行动》,第二遍。巨幕厅,几百个座位,爆满。一直看到最后,影院的灯亮了,身边的人走了,我站在那里看着字幕上出现13位遇害同胞的名字,看着字幕旁滚动着的照片:对亲人同胞的悼念,对残忍毒贩的`抓捕,对惨案凶手的审判……这些真实的画面记刻着五年以来的悲痛和力量、决心和坚持。“绝不放过你”,是国家对国土和国民安全的有力维护,“以武制武”的魄力和能力;“绝不放过你”,是警察对职责和真相的坚定信仰,不惜牺牲的追查和抓捕。从“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到“犯我国民者,虽远必诛”,感受到的是日益强大的祖国和身为国民的安全感。电影里的警察硬汉、激烈枪战,不必说,亲临观赏最好,不会说,反正军迷都点赞,只根据两次观影体验多说一句,有巨幕就别看普通的了。

作为一个事事要想孩子的母亲、一个天天和学生打交道的老师,不可避免,为电影中同龄孩子的不同生活唏嘘不已。一边是被毒枭、毒品控制的“娃娃兵”,一脸病态的可怜,对待生命的冷漠,举枪射击的淡定,充当炸弹的无畏,每一个镜头都直逼人心,除了身形,看不到半点儿“儿童”的影子,生命轻贱,摇摇欲坠;另一边是幸福、平安中生活的小女孩,时而扮成可爱猫咪讨人喜爱,时而化作复活节“小鬼”吓唬老爸,天真调皮中透露着岁月静好,虽然身为缉毒警的爸爸不在身边(离婚了,对孩子是不是也是一种保护?)。是百般呵护,还是极尽摧残,是种下善的种子,还是埋下恶的祸根,不同的选择长成了不同的“儿童”,小女孩或者“娃娃兵”,只是这选择往往身不由己。看到了毒品泛滥成灾的危害、恐怖主义的灭绝人性,也明白了所谓的茁壮成长,在于父母的守护、养育,也离不开国家的安宁、强大。

和去年看过的一部《解救吾先生》有些类似的是,都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因而结局几乎没有更大悬念,这部片子涉及更广,故事讲得好,还巧妙地避过了不可言说的种种,令人佩服,从另一个角度说,也就不怕剧透,不怕刷两遍。对我来说第二次除了同样被感动、震撼之外,更发现或是看懂了不少细节,比如方新武追捕、击毙毒贩刑登时用的枪弹,比如从未出场、只出现在别人口中的影射现实的“Boss”,再比如为什么反复强调对那些凶手一定要“活捉”……网友们扒出了更多的细节,并据此认定了这部影片的诚意与良心。 并没有完美之说,但如果“主旋律”都是如此“成色”,相信会少很多抵触和讽刺,会留下更多感动和感染。与电影无关的一点小小遗憾,两次观影,种种原因,都没能和我家警察蜀黍同往。

不管是赶上档期去影院,还是下线以后在家看,都要再陪他刷一遍,听听曾经也在禁毒战线工作的他会有怎样的观后感。

【超硬气的正能量国产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相关文章:

1.湄公河行动观后感

2.湄公河行动观后感550字

3.湄公河行动观后感600字

4.电影《湄公河行动》观后感400字

5.电影《湄公河行动》的个人观后感

6.观看国产片秋菊打官司观后感600字

7.正能量广播稿

8.正能量文案

9.正能量作文

10.正能量读书笔记

下载word文档
《超硬气的正能量国产片《湄公河行动》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