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xiaojun520600”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小学生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小学生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 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今天我和全校同学一起观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节目,片子讲述了十一名少年的爱心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深深地刺痛着我的心,让我看到了生活中的不同。
颁奖仪式开始了,大屏幕上出现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大树上结的不是果子,而是一位位孝心少年那激动人心的话语。又是一次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他们怀着一颗赤子之心,来到了这里。爱的指引,带我们众里寻你;孝的承诺,温暖了你我的心。
推着铁皮车,带着父亲四处寻医的黄凤,把骨髓献给自己的妈妈的邵帅,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的何秀巡姐弟……是这次颁奖典礼的主人公。他们用自己的行为诠释了孝这个字该怎样写得更好。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个叫高雨欣的女孩。她的爸爸妈妈离婚后,她跟着妈妈一起卖烧烤。虽然她总是害怕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了会嘲笑她,但她却坚持了下来。她从来没有尝过烤香肠的味道,因为她知道,多吃一串,就少赚了一分钱。在家里,做饭、洗衣……都得她来干。这些家务琐事压在她身上,让她的学习生活只有1~2个小时。但是她的成绩却在班里名列前茅。她说,只要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完成,多做些课外练习就好了。这让我不禁想到,有些人的家庭条件比高雨欣的家庭条件富裕多了,但他们的成绩却总在倒数之间徘徊,可见优秀的成绩要靠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得来啊!
看到最美孝心少年领到奖杯和奖金后那兴奋激动的表情,我觉得他们应该在想:爸爸妈妈,你们看到了吗?
相比之下我是多么的无知和不懂事。身边的人为我付出的太多太多,我要心存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实际行动去报答他们,我也要做最美孝心少年。
篇2: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众里寻你——20_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大型公益活动颁奖典礼在中央电视台录制完成。
白岩松和欧阳夏丹担任了颁奖典礼的主持人,颁奖嘉宾包括航天英雄杨利伟、表演艺术家吕中、歌词作家任卫新、主持人李修平、鞠萍姐姐、金龟子,以及孩子们生活中的“偶像”等。两个半小时的录制过程,10位年度“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让现场的所有人一次又一次地热泪盈眶。
向小康,11岁。母亲患间歇性精神分裂症,父亲打零工赚钱。妈妈发病时,她一遍遍深情呼唤;妈妈病情稳定时,她给妈妈唱歌,陪妈妈看电视,给妈妈讲学校的开心事。 她成了妈妈的最佳护理,成了家里的核心。乐观的她,她还被选入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成为杨钰莹的学员。
迟凯琳,14岁。7岁时母亲因车祸去世、父亲重伤失去劳动能力,姐姐先天失明。8岁时,同情这个家遭遇的继母来到了这个家。迟凯琳一直喊继母“姨”,为了给继母分忧,她不仅做家务,还一手带大了今年4岁的弟弟。晚会现场,工作人员请来了继母田薇上台为迟凯琳颁奖。平生第一次,她对着“姨”喊出了“妈妈”。俩人相拥而抱的一幕,看哭了现场的很多人。
周蕊,16岁。父母离异,母亲到外地谋生,她几乎从小被舅舅带大。小时候,做体育老师的舅舅最爱抱起小周蕊投篮,但现在,舅舅患上运动神经元病,成为一名“渐冻人”。于是,周蕊成了舅舅的依靠。她给舅舅买菜、做饭、洗衣,抱着舅舅康复训练,还在每个周末送外卖挣钱,给舅舅治病。今年高二的她,希望报考中国医科大学。
田应志,17岁。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田应志8岁就开始每天照顾剩患有癫痫手脚残疾的哥哥,帮助93岁的奶奶操持家务、下地干农活。在他的坚持下,哥哥也上了学,和他成为同桌和室友。今年,他又以年级第三的成绩,考上了省级示范高中。兄弟手足情,艰难有爱心,他说:一家人就是要相互扶持,这才是一家人。
李佳,14岁。爱美的小姑娘偷偷开始猛吃猛喝,在几个月里胖了20斤,这才告诉患白血病的妈妈原因:“医生说干细胞移植的供受双方,体重不能相差太大,妈妈,我的体重和你一样了,我要和你做骨髓配型。”今年5月,李佳和妈妈配型成功,但是由于病痛,妈妈的体重降到103斤,为配合手术,李佳又开始了减肥历程。
曹胤鹏,8岁。为了给爸爸移植骨髓,挽救患白血病的爸爸的生命,8岁的曹胤鹏两个月里让自己胖了20斤,终于达标。5个小时的抽血,从小爱哭的他一声没吭。这个可爱的小胖子,像小大人一样“教育爸爸”要好好吃饭,每天想办法给妈妈跳舞、讲笑话,逗妈妈开心。小小的他,成为爸爸妈妈最强大的支柱。
任芳芳,13岁。汶川地震震毁了任芳芳家的房子。为重新盖房,家里贷了款,身体虚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妈妈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选择了离开。懂事的芳芳和奶奶相依为命。尽管日子很苦,但是任芳芳却想方设法成为奶奶的开心果,用自己的孝心,让家里时常充满了笑声。
张钊,13岁。张钊出生前,父亲在一次意外中丧生,出生后不久母亲离家出走,奶奶因为失去儿子精神恍惚。张钊在爷爷的抚养下长大,也慢慢地成为爷爷最好的帮手。他不仅帮爷爷干完地里的活,还会去采草药补贴家用。爷爷查出冠心病,他又主动跟着镇里的医生学会了拔火罐。13岁的男孩儿,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
余虽,13岁。从母亲过世起,10岁的小余虽就承担起了母亲的角色,那时,弟弟只有一岁多,妹妹半岁。她给弟弟妹妹洗衣、做饭、剪头发,背着弟弟妹妹去上学,同时还照顾着生病的父亲。她被同学们称为“13岁的小妈妈”。站在晚会的舞台上,余虽显得有些紧张。小编却觉得:不善表达的她,内心里住着一个善良的天使。
姜沅昊,11岁。姜沅昊的父母是军人,时常加班。外婆有帕金森综合症,生活无法自理;外公患白塞氏综合症,经常打针输液,只能吃流食。小沅昊每天帮助外婆翻身按摩,清洗床单秽物,代替父母照顾起了外公外婆。曾经抵触学钢琴的他,只因为外婆说了一句好听,就变成了每天坚持练习。在他的心里,让外公外婆开心,自己就很快乐。
世界上最美好的就是一个“家”字,世界上最动情的就是一个“爱”字。这十位少年,在他们最美好的童年,遭遇的是突如其来的不幸,挑起的是家庭的重担,经历的是童年的苦难。
篇3: 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模范树榜样,少年争学习。――题记
黄凤、赵文龙、许沁烨、林章羽、何秀巡、高雨欣、路雨婷、龙花……一个个闪光的名字,一段段感人的事迹,带领我们认识中国黄最美的孝心少年。“孝,乃百行之本,众善之初也。”他们的孝心令神州大地为之骄傲,令炎黄子孙为之感动,更值得我们新一代的青少年学习。其中一个叫龙龙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今年才十一岁,却独自照顾妈妈三年之久。正是贪玩的年纪,却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做饭、洗衣、带妈妈做透析、为妈妈按摩,为了减少饭菜中对妈妈的病不利的成分他不仅要细心挑选,要还在做饭一小时前浸泡蔬菜;为了让妈妈吃上一顿荤菜,在垃圾筒里找塑料瓶卖钱。我们在生活中,总是被父母宠爱,父母一丝不苟地照顾着我们。我们比龙龙幸福了一万倍,为父母做过些什么?为父母担忧过什么?
还总是惹父母生气,龙龙比我们小,却树立起高大的榜样。我们为之感动,更应该引起反思。路玉婷也是一名初三的学生,每天中午放学后,我是慢悠悠地回家,然后吃上父母为我精心准备的饭菜,再美美地睡上一觉。可是她却要一打下学的铃声,就匆忙的往外跑,骑上自行车去送票。自从妈妈得了尿毒症,为了一家的生计,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雷电交加,她天天如此穿行在成都的大街小道。没有热腾腾的饭菜,没有放松的午间时光。她比同年龄的我们付出了更多,也收获了更多。我深知初三学业的紧张,为了在妈妈病重时能照顾她,主动放弃了学业。在妈妈好转时,去上学和送票。为了尽一份简单的孝心,她做了不平凡的事情,如此美德怎能不令人动容?回想自己,不用说照顾父母,我们稍有不满就会顶撞父母,嫌弃父母给予我们的所有,孝心何在?
看了他们的故事,才深深地明白我们所犯的错误,我们应该学习他们。我们该怎样做,才算孝敬父母呢?其实很简单,尽孝心就在平常的一点一滴。空余时间,帮父母做些家务;下学回家,给爸爸捶捶腿,给妈妈揉揉肩;父母病了,及时端上水和药;父母累了,为他们洗洗脚“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三字经》中又有更为精确的诠释。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坚韧的毅力、顽强的精神以及勇于担当责任的品质。我们的父母为我们提供了比他们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为我们做了这么多,我们远远报答不了父母伟大的恩情。我们羽翼渐丰,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为自己的未来和父母的明天撑起一片湛蓝的天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孝敬父母,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争当最美孝心少年吧!
篇4: 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今天我在写作培训班里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我看了非常感动。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虽然生活在一个贫穷痛苦的环境中,但却总是挂着甜甜微笑的女孩――小梁蓉。
小梁蓉虽然只有五岁,但她却是家里的顶梁柱。她每天在家里照顾母亲,还做起了她本来不该承受的家务,但是多少苦累从不说一句。小梁蓉不仅是一个吃苦耐劳的好孩子,还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好孩子。她怕瘫痪的母亲不准时吃药,就在药上标上了1,2,3,它们分别表示上午、中午、晚上。还有一件事情令我十分感动,有一次吃饭时妈妈的土豆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她怕妈妈吃到灰尘,就把上面的一层全部吃掉,然后再把干净的那部分给妈妈吃,这让我看了不禁联想起自己……
我觉得自己完全不能跟小梁荣比,她非常孝顺父母,而我有时还惹父母生气,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这部电影让我回想起:夏天那一盘爽口的西瓜,冬天那一杯温热的牛奶,学习时那一句关心的问候,玩耍时那一声小心的叮咛,父母总是默默地做我们成长的基石,可是我却总是不能理解父母,我真是羞愧难当。
乌鸦能反哺,羔羊能跪乳,难道我们新时代的小学生,真的不如乌鸦和羔羊吗?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把孝心带回家,让父母沐浴最温暖的爱的阳光。
篇5: 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古时候,有句话叫做“百善孝为先”不错的,孝,的确是做人之本。如果你认为,孝,只存在于亲情之间,那么,你错了。
她,叫王芹秀,早在她很小的时候,她就知道,自己是被父亲捡来的。家里虽穷,但是她的父亲给了她全部的爱。从懂事起,芹秀就帮着家里干活,上山砍柴,下田插秧,照顾身体不好的奶奶……十三岁的她,几乎扛起全家人的重担。
同龄的我们,该如何与她比啊?十三岁的她,洗衣服,做饭做菜,上山砍柴,下田插秧,样样拿手,再想想自己,心中总会腾升起一股愧疚、一种钦佩还有一丝动荡。是啊,父母为我做了数不胜数的事,我又如何对他们的啊?因为不想干活而“闹”,因为要玩电脑而“争”,现在想想,心上就好像被针扎了一下,不会出血,却是最钻心的疼。
父亲节时,芹秀用攒的十五元钱,买了一双鞋送给父亲,还说:“要不是爸爸的话,我都饿瘪了。”看到这温馨的场面,我不禁热泪盈眶,里面有我的感动,也有我的愧疚。在父母亲过节或过生日的时候,我几乎是不送礼物的。虽然只是吝啬的一句“生日快乐”或“节日快乐”,但父母总是笑得合不拢嘴。
到现在我才发现,原来孝是如此的简单。不需要一沓沓厚厚的纸币,或是贵重的礼物,只需让父母安心、放心,毕竟,我们是他们的心头肉,是被捧得高高的掌上明珠啊!
孝,虽能说易,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人不能没有孝,因为,孝,是做人之本。
篇6: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百善孝为先,孝是每一个做晚辈应尽的义务。孝字当头:老在上,子在下,古人这哪是创造字啊!而是给我们立下了一个规矩呀!
观看了颁奖典礼,我深有感触。这十位孝心少年分别是:黄凤、赵文龙、吴林香、徐沁烨、林章羽、何秀巡、高雨欣、路玉婷、龙花、邵帅、王芹秀。等十位孝心少年为我们呈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
黄凤,六岁时父亲瘫痪,母亲也离开的家,家里还有双目失明的奶奶,黄凤每天除了要照顾爸爸以外,还要照顾奶奶。后来她听说上海的医疗技术有可能会治好父亲的病,黄凤找来村里的焊工,为爸爸焊了一张铁床,推着爸爸便走着去了上海。但是上海的专家也对爸爸的病没有办法,小黄凤仍然没有放弃,依然照顾着爸爸。
吴林香,父亲去世,母亲患有重病,家中还有年迈的姥姥,她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一边照顾妈妈和姥姥,同时还要照顾弟弟,也要上学,但是她也并没有因此退缩,也是选择了要把母亲照顾好,现在,母亲却永远的离开了小林香,在为小林香颁奖的时候,主持人问她,想不想再看一眼母亲的照片,小林香说想,当看到母亲照片的那一刻,小林香留下了眼泪,在那一刻,感动了全场的所有人。
看看他们,想想自己的,我觉得自己还是挺幸福的,有妈妈亲手为我们做的可口的饭菜,穿着妈妈给我们洗的衣服,同时还能无忧无虑的读书,这些都是我们比他们都要好的,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对父母以及对亲人的关心,对他们的爱。孟子曾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隋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欲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看了《最美孝心少年》这个节目,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与感悟,让我最终明白了一个道理:百善孝为先,孝敬父母是我们做善事的基础。这一些些响亮的名字回荡在我们的脑海中,时刻让我们别忘了孝心这两个字。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父母做事。我也为我们中华民族有这样的孝子感到骄傲!
篇7: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为人子,止于孝”,孝敬父母、热爱家庭,应该是一种无需提醒的自觉。近日,我校“包头市美德少年”高梓渊同学,被评为中央电视台“20X寻找全国最美孝心少年”十佳,他的善心和孝举值得每一位同学学习和践行。
高梓渊,现初三十一班学生,他阳光、开朗、活泼,是个关心班集体、团结同学的好孩子。从小学到初中,获得过多次荣誉称号,在学习上,他认真刻苦,一丝不苟,积极帮助同学;在生活中,他孝敬父母,为人和善,是同学们的好榜样,老师的好助手;课余生活,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积极帮助同学解决困难,是同学们的好同窗。
在家中,面对困难,他坚强乐观,他是温暖父母之心的一抹阳光。20X年底,高梓渊的妈妈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全家人如遇晴天霹雳,爸爸带着病重的妈妈去北京治疗,留下他和爷爷、弟弟独自生活,面对年迈的爷爷,幼小的弟弟,他变得更加懂事和坚强,主动承担起家务,买菜做饭,照料爷爷和弟弟的生活起居,自己上学、回家。
如今,妈妈的病情有所好转,但为了帮助妈妈尽早康复,梓渊每天都要保持家里的无菌状态,他知道灰尘对妈妈的病情不利,因此每天都要拖两遍地,给客厅、厨房、卧室消好几次毒,尤其是妈妈的卧室,更是时刻不忘消毒;除了日常的消毒工作,为了让妈妈在饮食上保持营养,他买新鲜的蔬菜,给妈妈单独做饭,现做现吃;在学习之余,他陪妈妈做康复训练,一起锻炼身体,他愿意一直陪着妈妈走下去。
在学校,他勤奋学习,团结同学,尊敬老师,重压之下,更是奋发图强,各科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在课堂上,高梓渊总是全神贯注的听讲,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高质量的完成各科作业。通过自己的努力,还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通过妈妈的事,高梓渊认识了包头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他想:自己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也应该把爱播洒出去,帮助比自己还困难的人。他主动参加爱心公益活动的捐助宣传活动,为需要的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难能可贵的是,高梓渊同学知恩感恩的行为感染了很多人,在照顾母亲之余,他常常和父亲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用自己的双手和力量点燃受助者梦想的火花。虽然力量微薄,但他却十分珍视。
高梓渊用自己的行动身体力行地演绎着新时代美德少年、孝心少年的好故事,他的身上,更有着千千万万优秀少年的影子,他们将“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校风融入到每件小事中,形成了乐学、善思、求真、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他们是九中的骄傲、也是昆区乃至包头的好少年。愿我们以榜样为力量,一路前行,无愧于心,成就自己。
篇8: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在电视前,静静地坐着,坐着。早已控制不足的泪珠在月光下分外晶莹。爱!这就是爱的力量!爱的伟大啊!
然我失态的不是第一个为父亲彻夜不眠的黄蜂,也不是最后一个受到辛酸的孩子。是他,一个普通的孩子,他叫赵文龙。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为同龄人吗?我想。
他,父母被迫离异,随父生活几年,不知何时得到消息,飞一般地赶往医院,从此,他,选择了贫苦。但我坚信,上天让他再做选择时,他定会毫不犹豫的去照顾下肢瘫痪的母亲。七岁时,他,开始做饭。医生说的每一句不起眼的而又看似随意的关于他母亲健康的话,他都默记在心。为了母亲的康复,他特意买了食物搭配表,来配合他母亲的病情好转。当我听到他从小不买衣服,不买好吃的零食的时候,我呆掉了。我,是怎么干的?一个小时之前,我还拿出一包薯片津津有味的嚼着,感觉有点腻,就丢到垃圾桶里,衣服想穿什么有什么,可他呢?只和我同岁啊!我呆住了,以至于后面几段听得不真切,但也听到了他一吃西瓜,母亲就馋,就要吃点,就不利于病情好转,所以六年没吃一口西瓜。他试了塑料瓶之后卖给回收站,只卖了四元钱,只是为了给他母亲买四两的肉回家。他妈妈一边康复,他的成绩一边下降。最后老师知道了,主动租房来给他补课。我记得他最后说:“妈妈你的胳膊好温暖啊。”更是把我震住了。我想:这就是他给妈妈的那份爱的承诺吧!我恍然大悟,原来感动我的不是同龄的那些事迹,而是事迹中渗透的浓浓的爱啊!是啊,多么伟大的爱的力量啊!我想。
爱,有三条路,一条,别人温暖你;另一条,你温暖别人;最后一条,你既温暖着别人,别人反过来也温暖着你。你说,你选哪条呢?
篇9: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在中国的汉字当中,“孝”这个字,“老”在上,“子”在下,这一个结构,就说明了“孝”的内涵。它是一种承担,当初古人创造的何止是一个字啊,简直是给中国人定下了一个规矩,“孝”就成了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而今天,我们将要结识的这些孩子,会告诉我们“孝”这个字,如何写得更美,如何写得更棒”伴随着主持人白岩松的开场白我和妈妈不知不觉的看完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这个节目——我们几乎是流着眼泪看到结尾的其中使我最深有感触的是孝敬长辈、阳光向上的赵文龙,自强不息的吴林香。赵文龙20xx年他原本因患脊椎裂而残疾的妈妈又得了尿毒症,巨大的治疗费用让龙龙爸爸不堪重负,妈妈不想拖累他,最终决定分手。龙龙被判给了爸爸,但面对病情日渐加重的妈妈,龙龙做出了他平生第一次选择,回到了妈妈身边。于是8岁的龙龙就要担起这个家。要买菜、煮饭……“妈妈,我愿付出所有只为看到你的微笑”。这是赵文龙对妈妈的誓言。
有时把垃圾卖掉的4元钱买了一点肉藏在妈妈的的碗底看到他们母子互相推着肉圆让我不禁有些惭愧。我很喜欢吃肉圆所以妈妈经常做但是我还挑三拣四这个太淡那个太咸……吴林香6岁时父母离异,外公手有些残疾,外婆全身瘫痪她的妈妈20xx年被查出是癌症晚期经过手术后生活上不能自理继父应为要养家留下5岁的弟弟外出打工小林香就担任了家里所有的劳力。
这对小吴林香是不公平的当别人都在父母的怀抱中撒娇时她却要干着大人所需干的活。在母亲面前吴林香总是扬起甜蜜的微笑,她知道不能在妈妈面前哭。最后妈妈还是离开了自己去了另一个地方。赵文龙、吴林香从小就会做饭、买菜这是我们都不能做到的。面对父母无微不至的关心,我们却总还是不满足。赵文龙、吴林香……的孝心感染了我,打动了我他们让我知道了要珍惜父母对自己的爱,长大后好好孝敬他们不能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风和日丽的晴天里永远不会有美丽的彩虹出现,气候宜人的温室里永远不会有圣洁的雪莲盛开;艰苦的环境才能磨练人的意志!
篇10: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最近,班级组织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视频,看着这些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我被深深地感动着。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和“孝心”。他们中有的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扛起整个家庭,有的要照顾残疾的父母。他们渴望学习,对生活没有任何抱怨。在为这些孝心少年颁奖的时候,很多人都哭了,其中有两位孩子的母亲不幸已经去世了,她们在台上也流下了眼泪。看到这里,我终于忍不住了,一向坚强的我在真情面前被感动了,泪水充盈着我的眼睛。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这些少年用自己稚嫩的肩膀过早的承担起生活的重担,勇敢地面对生活,坚强而有孝心,回报父母养育之恩。他们用爱与感恩,诠释着内心的强大与坚韧。
“在人们特别急速地向前奔跑的时候,当你迷茫或疑惑甚至不确定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感动突然告诉你:别急,别慌,不至于……能为别人,为这个世界,心一热,心一动,它会让你觉得更有定力,甚至是一种支撑。”“最美孝心少年”给了我们更多的感动,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爱心与孝心。
孝是每个人的职责,孝心无价!
别爱的太迟,孝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篇11: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观《找寻最美丽孝心少年》观后感在中国汉字当中,孝这个字,老在上,子在下,这一个结构,就说明了孝的內涵。它是一种担负,当时古代人造就的何止是一个字啊,真是是给我们中国人定好了一个规定,孝就变成中国传统文化关键的一部分。
而今日,大家即将结交的这种小孩,会告知大家孝这个字,要怎么写得更好看,要怎么写得更棒随着着节目主持人白岩松的开场词我与妈妈不经意间的看完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这一综艺节目大家基本上是流着泪水见到末尾的在其中使我非常感触颇深的是孝敬长辈、太阳往上的赵文龙,自立自强的吴林香。赵文龙20xx年他本来因患脊椎裂而残疾的母亲又得了糖尿病,巨大的医药费让龙龙爸爸承受不起,母亲不肯拖累他,最终管理决策明确提出提出分手。龙龙判刑给了父亲,但应对病况日渐加剧的妈妈,龙龙作出了他平生第一次挑选,返回了妈妈身旁。因此8岁的龙龙就需要担起这一家。要买菜、做饭妈妈,我愿投入全部只求见到你的微笑。它是赵文龙对妈妈的承诺。
有时候把废弃物卖出的4块钱买来一点肉藏在妈妈的的碗底见到她们母子相互之间推着肉圆要我禁不住一些愧疚。我喜欢吃肉圆因此 妈妈常常做可是我都挑三拣四这一太淡哪个太咸吴林香六岁时父母离婚,外公手一些残废,姥姥全身瘫痪她的妈妈20xx年被查出来是癌症晚期历经术后生活上不可以自立继父应是要养家糊口留有五岁的侄子外出打工小林香就出任了家中全部的劳动力。
这对小吴林香是不合理的当他人都会父母的怀里中卖萌时她却要干着成年人所需干的活。在妈妈眼前吴林香一直扬起甜美的笑容,她了解不可以在妈妈眼前哭。最终妈妈還是离开自身来到另一个地区。赵文龙、吴林香自小便会煮饭、买菜它是大家都不可以保证的。应对父母体贴入微的'关注,大家却总還是不符合。赵文龙、吴林香的孝心感染了我,触动了我她们让我明白了要爱惜父母对自身的爱,长大以后好好地孝顺她们不可以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风和日丽的大晴天里始终不容易有美丽的彩虹出現,气候宜人的温室大棚里始终不容易有圣洁的雪莲绽放;艰难的自然环境才可以磨炼人的信念!
篇12: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昨晚,我观看了中央电视台“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颁奖典礼,我被一个个懂得感恩、懂得孝顺的美德少年深深感动!我一直在流泪听着他(她)们的故事,他们面对苦难时用只黁的肩膀坚强地撑起整个家,用实际行动孝敬长辈,孝敬父母,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因为孝心是从古到今我们都应该具备的一项美好品德。十名最美孝心少年,都用行动表达着对父母执着的爱。这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捐髓救母”的邵帅了。
小小年纪的邵帅,在不到一岁时与父母就分开了,他一直与妈妈、姥姥和姥爷相依为命。当他得知妈妈病重时,毅然决然地请求姥爷去徐州教育局申请特批了休学一年的手续,赶赴北京做骨髓配型,他要救妈妈。而这,就连医生都未曾敢想过。“我要救妈妈”,就是这样一个念头,支撑着小小年纪的孩子。他与姥姥轮流守护妈妈,他对照菜谱学着给妈妈做饭,而自己只吃馒头、饼干和水充饥,他要省点钱给妈妈治病。为了照顾妈妈,他不再害怕黑暗,常常赶夜路从医院到租住的房子,来回奔跑;为了救活妈妈,他苦苦央求医生,如果配型成功,他一定要献出骨髓,因为是妈妈给了他生命……
可能是邵帅的孝心感动了老天爷,他的骨髓竟然捐赠成功了!虽然曾经是母亲给了他生命,但是他“捐髓救母”的事情感人至深,这个善良懂事的儿子又给了母亲第二次生命。邵帅你太伟大,你的孝心感天动地,你是我学习的楷模。
“乌鸦反哺,羔羊跪乳”,“施惠勿念,受恩莫忘”,邵帅用他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孝”,该如何去“孝”。看着荧屏上充满稚气的邵帅我已泣不成声,想想自己的生活,再看到邵帅面临的困境,我庆幸自己是幸福的,但在庆幸之余我又感到羞愧,羞愧自己这些年对于父母的索取远大于回报,羞愧自己时常惹父母生气,羞愧自己的任性与不恭……因此,在今后的生活中我要以邵帅为榜样我们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听父母的话,让他们为我少担心。
篇13: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11月8日晚,我和儿子如期守在电视机旁,等待着中央少儿频道直播的《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晚会,晚8点整晚会毫无悬念如期而至。带着无比激动和内心的颤动观看了晚会,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和洗涤。虽然隔着屏幕,可那一幅幅感人肺腑的画面早已定格在记忆的最深处,触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我和现场的观众一样擦干了一茬一茬还未曾来得及凝固的眼泪。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华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翻开《三字经》吟诵古人灿烂的篇章和飞扬的文字:“首孝悌,次见闻”,古人把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长放在学习知识的前面。《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同样把孝放在首位,弟子规的精髓在于,孝是做人,闻为学业,做人是根,根深才能叶茂。可见古人把孝看得有多么重要,无疑孝蕴涵着神圣的感召力,他们是这样说的,同样也是这样做的。“香九龄,能温席”,每当我们再度提及它,依然能打动我们内心深处最为柔软的那根肋骨,但仅仅有感动是不够的,那更是鞭策和责任,是为人子女的一份承担。我们不需要感动,我们需要付出;我们更不相信眼泪,我们只相信眼睛。我们只有踏着这个民族前辈走过的印记一路走下去。
孝心并不遥远也不在大小,更不需要宏伟。那怕一句关心的问候,一声稚嫩的我爱你,都能让父母受宠若惊绽放最美的笑容。或许只需要一个拥抱,或者一杯热茶,都能让父母感动好久好久。陪父母聊聊天说说话,帮父母揉揉肩捶捶背,都值得父母回味炫耀很久很久。是呀,只要我们心存孝心,哪怕最简短的话语或者是最微不足道的小事,都会让“中华美德”这颗耀眼的星辰熠熠生辉。
“找点空闲,抽点时间,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就让这首歌再度唱响大江南北,镌刻在你我心田;就让我们带着这首歌把“孝”文化扛在肩上,继续发扬光大;让我们唱着这首歌使“孝”文化在华夏沃土上蓬勃发展,源远流长。
篇14: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孝”字,老在上,子在下,这个字表示做儿女的都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自己的亲人,孝敬自己的长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的祖先一代一代的传下来的品德。“孝”这个字虽然很容易写,但是做起来就很难了。
在《寻找最美孝心少年》中,组委会选出了十位最美孝心少年,二十位特别关注孝心少年。在孝心少年中,赵文龙就是其中一个,赵文龙还不大,却承受了父母离异的悲痛。但是他为了照顾患有尿毒症的妈妈,放弃了父亲那边宽裕的生活,做起了家里的顶梁柱。尤其是那段视频,赵文龙炸了几个肉丸子,他自己只吃了一两个,其它的他都给了他的父母,母子两人在互相给对方肉丸的“争夺”中,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还有奔跑女孩路玉婷,他的母亲得了重病,需要用钱,她只有每天送票卖钱,别人都是与时间赛跑,她却在与母亲的生命赛跑!还有邵帅为了不让妈妈死去,捐出自己的骨髓。尤其是那句“妈妈你看我一眼”那句话让人感到感动!林章羽,吴林香,徐沁烨等等。他们每个人都是以实际行动来给我们展示“孝”这个字该怎么写,该怎么做。
的确,“孝”不是那么容易做出来的,因为那时要用很长的时间来维护,但是“孝”已经被我们的祖先延续了五千多年才把这个传统美德传到这里,我们有义务去把这个传统传下去。“乌鸦反哺,羊跪乳”连动物都知道的品行,为何连我们都不知道,连动物都做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人类却做不出来呢?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一切物质都在上升,科技发达了,可是我们传承了五千年的传统美德,非但没有发扬,还有人根本就不当回事。现在的人把孝行看成是一个笑话,别说去做连说都不想说,难道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在我们这一代就没有了吗?
不,我们不能再要这样的思想萌生,应该好好的教育下一代,让我们中华民族的有五千年历史的传统“孝”继续发扬光大。
篇15: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
周五晚我观看了《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的节目,他们的经历令我不禁潸然泪下。在十位最美少年中,令我最敬佩的是王芹秀,因为,她的“孝”,是与众不同的。
王芹秀并非父亲亲生女儿,她只是父亲从路旁捡回的弃婴。然而,她却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父亲和奶奶。
王芹秀的父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奶奶则体弱多病,年仅十几岁的她挑起生活的重担。她每天要很早起床,烧火做饭,上山拾柴火,放学后还要帮父亲干农活,直至很晚才能写作业。父亲平时会给她一点零用钱,可她从来不舍得在自己身上多花一分钱,而是把钱都攒起来,为父亲买了一双新鞋。
平时我们的父母也会给我们一些零用钱,然而,我们多半是用于买零食,玩具,却从未想过为父母买些什么。可能大家都会认为父母自己有钱,若有需要自己可以去买,但是我们都忘记了,父母是否需要和我们是否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我们用自己攒下的零花钱买东西送给父母时,父母得到的不只是一件物品,更多的是欣慰!
王芹秀所孝顺的人并非给予他生命,然而对她却有养育之恩,因此就算是报答这份恩情,她也要尽自己所能照顾父亲。我们的父母都是生我们养我们的比单纯的养育之恩更多了一份血肉相连,可是,我们有尽自己的能力照顾他们吗?可能会有人说:父母并不需要我们照顾,或许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这样的。可是即便不用像王芹秀那般,我们也没有尽自己的孝道啊。
父母生养我们并不是为了当一个摆设来耗费自己的精力,尽管他们在孩子面前往往很坚强,但是他们也需要关心。
知道“孝”字是怎么写的吗?有人说是一个孩子驮着一个老人,而我认为,“老”字下面的“匕”字在古代是勺子的意思,当父母年迈拿勺子的手颤抖时,孩子就喂父母吃饭,于是将“老”字下面的“匕”换成“子”便成为了“孝”。总而言之,“孝”就是要我们照顾父母,像小时候父母照顾我们一样,他们走不动了,我们来驮;他们的手拿不住碗了,我们来喂。
看完节目后,我感触颇多。每位最美少年都有他们特殊的高贵品质,但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他们都是石缝中钻出的一棵顽强的小草,峭壁上绽放的一朵倔强的小花。他们在逆境中成长,经历无数坎坷折磨,却始终乐观向上,毫不畏缩,始终如一地守护着他们的至亲。
让我们向这些最美孝心少年学习,积极面对人生中的坎坷,没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
【小学生观《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有感】相关文章: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