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个人简历网!永久域名:gerenjianli.cn (个人简历全拼+cn)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读后感>《三十六记》读后感

《三十六记》读后感

2024-10-14 08:17:01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yaomingyaom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三十六记》读后感,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三十六记》读后感,欢迎阅读与借鉴!

《三十六记》读后感

篇1:《三十六记》读后感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兵书有两个经典:《三十六计》、《孙子兵法》,其中关于《三十六计》的谚语有: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意思就是败局已定的情况下,退却是上策。但内涵最丰富的应该是《孙子兵法》,因为我年龄太小的原因,现在只能看懂《三十六计》,它文字简练,含有朴素的辩证道理。

三十六计中有一计:空城计,是第三十二计,意思就是在自己兵力虚弱的时候,显示出更虚弱的样子,让敌人更加迷惑,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会产生奇效。在中国历有真实的例子。

春秋时期,楚国进攻郑国,郑国国力弱小,很快溃败到了首都,在马上就要亡国的时候,郑国的相国想出一个计策:让士兵都藏起来,老百姓正常的生活,打开城门,放下吊桥,让楚国人都看到。楚国的军队后非常迷惑,不敢进攻。正在犹豫的时候,齐国援助郑国的军队赶到了,楚国人赶紧撤退了。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让敌人做出错误的判断。

三十六计中还有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美人计等等精彩的故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好好汲取养分,大家可以多看看古代经典的著作。

篇2:《三十六记》读后感

从小到大我读过很多书,开始我是坐在椅子上听妈妈读书,然后我开始看图画书,上小学之后我读有字的书,现在我已经能读所有我喜欢的书了。在我读过的书里我最喜欢读《三十六计》,它一计一集,计计相扣,在展现中国古代兵法和东方智慧的同时,浓彩重墨地描绘出一幅两千年前中国战国时的历史画卷。

三十六计有:空城计、苦肉计、反间计等……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空城计。故事是这样的: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发起进攻,当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二千五百名士兵,诸葛亮想:火速调兵已经来不及了,硬拼是必败无疑,坚守不出也难保万无一失。于是,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让大竞价士兵藏起来,打开所有城门,每个城门只留二三十名老弱病残的士兵,扮作老百姓在街上洒水扫地。司马懿越看越怀疑有埋伏,最后下令撤兵。后来他了解到西城内的真实情况后,后悔不已。空城记属于一种心理战术,主要是利用敌人多疑的心理弱点,在兵力空虚时,故意做出不加防守的样子,让敌人产生疑惑,不敢作进一步进攻,从而化险为夷。

我身边也有很多人使用了一些小计策,比如说:我爸爸周末经常说要去看奶奶,可他却是去打牌,这叫“暗度陈仓”。还有一次是同学A打了同学B一拳,同学B却叫同学C去打同学A一拳,这叫“借刀杀人”。

俗话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我要读更多的书,明白更多的道理。

篇3:妈妈的三十六记

妈妈的三十六记_700字

同学们,我搞诉你们一个秘密,我的妈妈有三十六记,这三十六记分别是:批评记,反对记,搞笑记,说服记......

一、批评记

一次,我和妈妈去逛商场,我看见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便哀求妈妈给我买下来,可是我求的嘴都酸了,妈妈还是一句话,:“你有那么多衣服了,在买衣柜就放不下了。"我说:“这个衣柜放不下了,可以在买一个衣柜嘛。"可妈妈就是不给我买,还把我拉回家去。

回到家,妈妈就把我骂的狠不的找个地逢钻进去,妈妈说:“你这个孩子怎么这样呀!都是我把你宠坏了,让你没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我小时后家里很贫穷连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奶奶的衣服改小了的,有时还吃不饱饭,回家后还得帮奶奶干家务,那像你们现在这样,一天的生活那么清闲。"我什么话也没说,可妈妈还是那么批评我,到最后把我骂头破血流。

二、反对记

一次,我正在上网,忽然妈妈走来就把电脑关了,我很生气就对妈妈说:“你为什么要关我的`电脑。"妈妈说:“报纸上说许多孩子迷上电脑上的游戏,就几天几夜在网吧玩,所以你以后也少上网。"我说:“不能只把电脑往坏处想,电脑可以查资料,可以看到我们不知道的知识,还可以交朋友呢!"可妈妈说:“不管好不好以后少玩。"哎!没办法,父母的命令儿女不能不尊呀!

三、降价记

一次,妈妈和我去逛商场,忽然,妈妈看见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就穿上拭了一下,很合身。就和卖衣服的阿姨降价,阿姨一口价130元。妈妈说:“早晨开门生意就便宜一点吧。"阿姨说:“那就100吧。"妈妈说:“还是太贵了,你着店里就剩下这一件这样的衣服了,就便宜买给我吧!"阿姨说:“那就95元吧!"妈妈说:“这件衣服虽然漂亮,但是有些地方都脏了,就80元买给我吧!"阿姨说:“这不行,这件衣服可是名牌衣服呀!"妈妈说:“那就算了,我去其它店里去买。"妈妈刚准备走,阿姨就说:“行行行,80元。"妈妈立刻转过身买下了那件衣服。我想:“妈妈可真厉害,130元的衣服80元就买下来了。"

怎么样,我妈妈的三十六记厉害吧!而且说也说不完。

篇4:打工三十六记散文

打工三十六记散文

印象中有本叫《三十六计》的书,我记得应该就是所谓的孙子兵法。可再仔细查看后,却又发现有人说原书至今无准确年代和作者可考。但这些又与我何干呢?现在天下太平,而且我与经商,为政无缘。我只是一个闲时爱看书喜写字的种田农民。

有人说:三十三,听听锲;三十六,撬一撬,咬牙切齿过难关。三十三岁时,我除了抽了几次血,打了好多的针,吃过不少的药,我却并没象以前自己的日记里说的那样可能会死掉。而且我现在也已经活过了三十六岁。人生有好多种活法,有人只勇往直前,即便不停的摔跤,也一心向前向前;也有人稳打稳扎,不时的回头总结,然后再重整旗鼓继续前行。人不同,个性不同,各种生活环境也不同,找对自己生存的方式,不断完善着自己的为人处世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在家乡在异地付出过不少的汗水,也遭遇了不少的'事情,这其中有过稀奇古怪的想法,也有过静送忘言愁一段的感悟。今天终于在柜台里找出那本《三十六计》,我突然想我是否也可以写本《三十六记》?反正就写写自己曾经在外打工的一些经历又何妨?

我看了看《三十六计》。书中全计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每套计又各分列为六计,总共三十六计。每计基本上都是用众所周知的成语定名,易懂易记。我想我们的人生是否也可以分六个阶段?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幼儿的时候,少年的时候,青年的时候,中年的时候,老年的时候。而每个时期又可以分六个小段:或者说这期间有六个最值得自己记住的人;或者说有六段最最让人感到的故事;或者说……呵呵。反正就是有东西写,有值得写的东西。而且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活上六个三十六岁的人不也不少吗?

但我现在还没资格这样去写整个人生的三十六记。如果能活上一百零八岁,那么到时我即便不写,我的所谓人生的三十六记也摆在那里,自己写不写,身边的人都已经看到。但这恐怕又行不通……我想我现在还是先写写眼前的,曾经拥有的那些事,那些感受吧。先写写《打工三十六记》,以后再写写《XX三十六记》……只要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热情的心,无所畏惧的心就能写好自己的《三十六记》。就会在某一天终于完成自己想要的《我的三十六记》。

突然有了上面的想法,突然有了再写传的冲动。可毕竟我现在是落雨背蓑衣——越背越重。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正值卖力赚钱的中年人。那么现在的《打工三十六记》暂且先选录我以前的三十六篇自认为有代表性的日记吧。

我挤牙膏似的会要整理以前的日记,于是写下了这一段话。

篇5:读《三十六记》有感

读《三十六记》有感

[size=font-size:14.0pt,14.0pt]暑假里,我读了《三十六记》这本书,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三个故事,它们分别是:美人计、空城计、借尸还魂。[size=font-size:14.0pt,14.0pt]

[size=font-size:14.0pt,14.0pt]美人计讲述了东汉末期,尚书令王允用自已府里的一名歌女,拆散了太师董卓和他的义子吕布之间的关系,借吕布的手除掉了董卓这个迫害百姓和大臣的.坏太师的故事。读完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要是一个大官只想着自已,不顾百姓和大臣的感受,是一定没有好结果的。[size=font-size:14.0pt,14.0pt]

[size=font-size:14.0pt,14.0pt]空城记讲述了三国时期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一场没有打起来的战争。诸葛亮只带了两千五百人的军队守卫西城,而司马懿带了十五万大军来攻打西城,是诸葛亮军队的六十倍。诸葛亮却故意在城楼上焚香抚琴,大开城门,利用司马懿的疑心,让司马懿主动退兵,取得了胜利。这篇故事中,双方都很害怕,而诸葛亮面对强大的敌人,用了空城记这样的心理战术,不心虚,勇敢面对。[size=font-size:14.0pt,14.0pt]

[size=font-size:14.0pt,14.0pt]借尸还魂讲述了春秋早期,秦国和晋国使用联姻的方式,结成秦晋之好的关系。读完这个故事,我领悟了要是你对别人不讲信用,别人也不会相信你的道理。[size=font-size:14.0pt,14.0pt]

[size=font-size:14.0pt,14.0pt]《三十六记》这本书中描写了很多古代战争中发生的故事,让我从中领悟了很多的道理。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所有的同学。[size=font-size:14.0pt,14.0pt]

篇6:三十六变优秀周记

三十六变优秀周记

我们家呀,有一个人他多才多艺,什么都会,棒!棒!他的三十六变最奇特。

三十六变嘛,这第一变,变成大厨,什么只要我喜欢吃的菜,对他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举例来说吧。麻婆豆腐,只见他熟练的用手控制着手里那锋利的菜刀,先把豆腐横着切几刀,在竖着切几刀,一块块豆腐一个个从大体上散落下来,小巧玲珑,十分可爱,有的'头上凸出一块,像是头碰了个大包;还是准备长“头发”只不过和身子融入一体罢了。可谓出于“神圣”人之手。就听见厨房里噼哩啪啦一阵响,出锅了,色彩鲜艳,香飘万里,吃起来十分水嫩,津津有味,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

三十六变嘛,这第二变,变成老师。“这题怎么写呀?真是让人头疼。”我冥思苦想,皱起了眉头,嘟起了小嘴,眼睛骨碌碌乱转,不时的挠着脑袋。他看出了我的心思,走到我身边,耐心的给我讲解,一步步深入,一遍不行两边,直到我完全会为止,他耐心快赶上老师了。

三十六变嘛,这第三变,他变成了教练,滑板车我一直不敢自己上,因为摔了好几次,我产生了胆怯心理。是他手拉手一遍遍的教我,鼓励我克服胆怯,让我变得勇敢。在他的言传身教下我战胜了自己。

三十六变嘛,这第......变......

他就是我老爸,是我成长中的“三十六变”朋友。

篇7:贪吃小猫三十六记小学生作文

贪吃小猫三十六记小学生作文

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猫。它长着一身雪白的毛,它尽管不胖,但是它的毛很长,让人看起来十分肥胖,就像一个白色的雪球在地上滚动。圆圆的`小脑袋上嵌着一双琥珀色的大眼睛,薄薄的尖耳朵近乎透明,连细小的血管都看的一清二楚。它经常翘着根毛茸茸的长尾巴,昂首挺胸,神气地在屋里到处巡视,那但是是只威风凛凛、帅气的猫啊!

但是是,你不要被它的“帅猫计”所迷惑,这但是是一只表里不一的猫。它是天下第一馋嘴猫,总是想尽“三十六计”,来偷吃我家的好东西。

第一计---“浑水摸鱼”。每当妈妈在厨房烧菜,正忙得不可开交时,它就趁机溜进去“浑水摸鱼”,跳上灶台想偷点菜吃。被妈妈发现后,就是一阵追打,可小猫总能“金蝉脱壳”,逃之夭夭。

最佳之计---“苦肉计”。我们吃饭时,它会睁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可怜巴巴地望着我们,还凄惨地叫着,好像在说“你们好自私,好残忍,我好饿……”。当妈妈上当,去往猫盆里放好吃的时候,它随即以最快的速度吃完刚放的东西,又比妈妈抢先一步回到饭桌边,好一招“调虎离山“之计。

瞧,这就是我们家的超级贪吃鬼,我有时候怀疑,它的脑袋瓜子怎么这么聪明呢?

篇8:饭桌前的三十六记三年级作文

饭桌前的三十六记三年级作文

表弟贝贝抢菜有妙招“三十六招”样样行。什么?你不信?等你领略了他的计策后就知道了!

计策一:“先发制人”

菜做好了!我欣喜地端着热气腾腾的菜,向饭桌走去。贝贝呢?鬼鬼祟祟地跟在我后面,居然把我的鞋踩掉了,我连忙蹲下来穿鞋。没想到他突然一推,我顺势向后倒,香甜可口的菜稳稳地“落入”他的手中。再看看贝贝,只见他正大口大口地往嘴里“灌”菜呢…

计策二:“出其不意”

“噹噹噹…开饭了,大馋猫,小馋猫们”舅妈做一了桌的“美味佳肴”贝贝早已迫不急待地想要吃了。但我可是他强而有力的对手呦!我拼命地夹菜,脸上尽是得意。瞧!贝贝正瞪着我,咬着牙呢!突然,他看了看门外,拉了拉我的.手,对我说:“姐,快看,你同学来了!”我二话不说,像风一样向门外冲去。可当我到了时,一个人影也没看到。正当我气势汹汹地想审问“犯人”—贝贝时,他不仅不认错,还吃光了盘中的菜,真是“攻我于不备”啊!

计策三“苦肉计”

我又被表弟骗了一次,决不能再被骗!我夹起筷子,“吧嗒吧嗒”地向菜“进攻”。我看了看贝贝,他正在玩小刀,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突然,他“哇—”地一起哭了,我一看,呀!流血了!便马上放下手中的筷子,飞一般地向舅妈那里禀告“军情”。舅妈听到后,连忙下楼,当我再到餐厅时,贝贝正得意扬扬地吃着菜哩!“原来…你的手没有破。”“那当然,是用西红柿汁涂的,还有,这菜味道好极了!”可恶,又耍我,他这招“苦肉计”,我怎么没识破呢?

贝贝的招数还有很多:什么“暗渡陈仓”啊,“欲擒故纵”啊…数不胜数。唉,这家伙可真是抢菜高手啊!

篇9: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三十六记指导

中考语文必背文言文三十六记指导

1.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

3.由,诲女知之乎?《论语》

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5.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6.数至八层,裁如星点。《山市》

7.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

8.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9.满坐寂然,无感哗者。《口技》

10.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口技》

11.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1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1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14.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核舟记》

15.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核舟记》

1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17.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大道之行也》

18.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19.瀑未尝不奇,而游者皆暴日中。《峡江市飞泉亭记》

20.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

26.病幸已,馔酒食,持其资去。《越巫》

27.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

28.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

29.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30.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31.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鱼我所欲也》

32.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隆中对》

33.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34.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送东阳马生序》

35.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送东阳马生序》

36.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出师表》

附答案:

1.强通“僵”,僵硬。

2.说同通“悦”,喜悦,愉快。

3.女通“汝”人称代词,你。

4.最后一个知同通“智”,聪明,智慧。

5.乌同通“无”,没有。

6.裁通“才”。

7.扳通“攀”,牵,引。

8.帖通“贴”,贴上。

9.坐通“座”,座位。

10.少通“稍”,稍微。

11.止通“只”。

12.要通“邀”。邀请。

13.有通“又”,用于连接整数和零数。

14.诎通“曲”,弯曲。

15.衡通“横”,横着。

16.简通“拣”,挑选。

17.与通“举”,推举。

18.反通“返”,返回

19.暴通“曝”,晒。

20.见通“现”,出现。

21.畔通“叛”,背叛。

22.曾通“增”,增加。

23.衡通“横”,梗塞,不顺。

24.拂通“弼”,辅佐。

25.具通“惧”,全,皆。

26.资通“资”,资财,钱财。

27.不通“否”,吗,表疑问。

28.辟通“避”,躲避。

29.辩通“辨”,辨别。

30.得通“德”,感激。

31.乡通“向”,从前。

32.已通“以”。

33.信通“伸”,伸张。

34.被通“披”,披着。

35.支通“肢”。

36.阙通“缺”,缺点。

篇10:《学记》读后感

很早就明白“玉不琢,不成器”、“学,然后知不足”等说法,但从未探寻过它们的来源,直到读到了《学记》才恍然大悟,原先这些说法的根源在那里。随着阅读的'深入,才发现这些只是《学记》给予人的豹之一斑。

《学记》以微言写大义,千字略略有余的文章论述了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的大问题,每一点都能够与实际相结合衍生出许多供人思考的资料。目前自己有些资料读得还不够通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小学语文课怎样上?此刻有很多争议。我选取与自己的教学关联紧密、感触最深的两点来浅谈我个人的读后感。

《学记》第三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是的,教学相长,是学生在促我们“长”,学生即我们身边最可宝贵的资源。

学生是鲜活的、富有新意、永远不能完全预期、充满张力的资源。从某种好处上讲,他们是我们的老师。

学生的质疑时时冲击着老师已有的知识储备,是促进老师不断学习的外部力量。古人云:“学贵有思,思起于疑。学贵有疑,疑者,觉悟之机也。”学生质疑约有三种状况:一是有疑而问。二是意见分歧。学生中常有不盲从者,这十分可贵。如果对问题的认识从一开始就整齐划一,恐怕是一种悲哀。即便大家最终达成的是共识,那由异到同的争辩之路也是最美的。三是为师纠错。

二、学生的独到理解为教师大脑吹进一吸清风,启发着教师思维。

有时,我们常常以为对某个问题思考得比较全面了,已成定论,无可质疑。但学生以小朋友的敏锐、独具的慧眼还是会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视角。学生们常常打破常规看问题。有时,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答案,虽不必须正确,但因其观点不同,能够启发一些不同的思考。

三、学生习作为育人工作带给了宝贵的素材,使以课堂为载体的育人活动更为有效。

说教,为学生所不愿理解,但又是教育学生时最常用的方式。说教本身无过,流于刻板则无效。有时,学生习作带给了以学生之言教育学生的契机。

半年的教学实践令我常常深思。教与学双向的付出与收获,使自己受益颇丰。所谓“教学相长教中知困学解困,师生互动师亦获长生补长。”

读《学记》,常读常新,永读永获。《学记》值得所有从事教育的人慢慢研读。有人说,中国教育理论在世界教育理论空间中“群众失语”,只有西方教育理论在“独白”,这今人感慨。以我浅见的视野,不明白《学记》是否已经成为世界教育的通用读本,但我相信,它必须是!

篇11:《学记》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与学生和女儿一起背诵蒙学经典,在课外还经常读同事们推荐的教育经典书籍。后来, 我读了《学记》,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但要好好读它、品它、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尽管初读《学记》时,感觉苦涩难懂,连有些字音也读不对。于是,边读古文边读译文,越读越觉得有味、实用。下面我与大家一起分享读后的感想。

在研读的过程中,这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其大意是“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知道它的甘美。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通之处。知道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是啊,这世间的知识学问自己又能知道多少呢?那么多的精神食粮我为什么不去吸取?会不会有一天我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会不会有一天因为不学习根本跟不上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这些问题在我读完后一遍遍问自己。确实,还可以利用很多的时间来读书学习,我还可以学习更多知识,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这一点至关重要。现在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新的很快,我们必须常学习,多学习,来适应学生的要求,适应社会的要求。

《学记》更多的是研究教学并揭示了教学的基本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正确指导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例如:“禁于未发”,重视预见性。为了防止一些可能干扰教学正常进行的不良现象发生,所以教师要有预见性。这让我想到两个方面,一是备课,教师要了解学生现有知识水平,并要预测学生通过这堂课能够达到的目标,充分备课,为上课做好准备。另外一方面是在管理教育学生方面,例如安全教育,要提前发现问题,如果能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我们的工作会事半功倍。

“相观而善”,取长补短。师友之间互相观摩切磋是古人教学的重要手段。因为有句话就叫做“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这一点对于现在教育十分有指导作用,教孩子学会与别人合作,如现在我们在课堂上实施的小组合作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更长远一点,为培养孩子在将来工作中有很强的团队精神打下基础。

读完学记,让我真正明白了两个字,教、学。一句很老的话,但很有哲理,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增加生命的深度和宽度,我想与书为伴的人生是充实的、精彩的,做老师的首要任务就是教,怎样教?在学中教。

篇12:《学记》读后感

仔细读完《学记》,感触颇深。作为教育行业的我们,应该更早一点读这篇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先人的智慧,短小精悍,句句都值得我们斟酌,这些经典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未来。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记》这段话谈的是“长善救失”的教育思想。长善救失说的是:教育和教师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优长和潜能,并克服其缺点,弥补其不足,使人走向完善。往更深一层挖掘:长善救失的前提是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所谓“教者必知之”“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讲的就是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教育和教学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许多教师研究教材有余,研究学生不足,因此教学缺少针对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也需学会“比物丑类”,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也需多思考,从学到的扩展思考开来,应用在其他学习和处理事情上,从而可以更有效的学到更多。书本交给我们的远远不止那些文字,我们需开阔我们的头脑,看到更广的知识,如果只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不利于我们学习了。

另外,要做一位教师,需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要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要让学生学会悟与思。最近,我们也在学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我觉得这思考的过程,就是隐性知识的学习。教师不能代替他们去思考,这个过程很重要,他们会从中学习与成长很多。

我们也要树立学生的志向,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学习,这样才有学习的动力。而现在“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们厌烦,觉得学习的沉重。我们需留给他们一点空间去思考,也要在精神上引导他们树立志向,这样学生才会更轻松也更主动的去学习。

《学记》也交给了我们教育的方法,要使教育成功的方法是“豫”“时”“孙”“摩”即要防患于未然,教育合乎时宜,循序渐进,切磋琢磨。“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注重方法,把握度的大小。学生可能有的四有过失为“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作为教师需“知其心,然后能就其失也。”所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很重要,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纠正他们的过失。

《学记》中的教育内容是丰富的,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教育也是要不断的探索的。我读的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实践的经验,我想这《学记》时常在看看,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十六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1.废弃物管理词汇对照(三十六)

2.三十六变猪八戒四年级作文

3.学记读后感

4.琐记读后感

5.《琐记》读后感

6.黄雀记初中读后感

7.鲁宾逊流浪记读后感

8.窃读记 读后感

9.鸭子骑车记读后感

10.窃读记读后感

下载word文档
《《三十六记》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评级1星 评级2星 评级3星 评级4星 评级5星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 返回顶部